问下,如果把健康人的心和不健康人的心人民币对换欧元了,会怎么样

你好,我想问下长期不午睡,人会怎么样呀,
时间: 20:34:17
健康咨询描述:
你好,我想问下长期不午睡,人会怎么样呀,会劳累成怎么样呀,对人的身体有影响的吗
感谢医生为我快速解答——该
十大相似问答推荐
医生答案显示区
帮助网友:5873称赞:111
病情分析:你好!午睡上1~2小时,可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和休息,午睡过程中,人体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作用正好与原来相反,从而使机体新陈代谢减慢,体温下降,呼吸趋慢,脉搏减速,心肌耗氧量减少,心脏消耗和动脉压力减小,还可使与心脏有关的激素分泌更趋于平衡,这些对于控制血压具有良好的效果,有利心脏的健康,降低心肌梗死等心脏病的发病率。指导意见:
午睡还可提高机体的免疫机能,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睡眠不足会引起机体的疲劳,如果长期如此就会进入恶性循环,虽无明显器质性病变,但机体的免疫功能减弱,抵抗力下降,导致产生疾病的因素增多。
百度智能推荐
心肌梗塞(myocardialinfarction)是冠状动脉闭塞,血流中断,使部分心肌因严重的持久性缺血而发生局部坏死。临床上有剧烈而较持久的胸骨后疼痛、发热、白细胞增多、红细胞沉降率加快、血清心肌酶活力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可发生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一部分糖尿病患者或者和老年患者可能出现...
挂号科室心血管内科
常见症状、、
检查项目红细胞沉降率、血清酶测定、测定
并发疾病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室壁膨胀瘤
常用药物、、
其他信息治疗费用、是否传染、好发人群
本品用于治疗高血压,心绞痛,心肌梗死,肥厚型心肌病,主动...
参考价格:1280
本品冠心病的长期治疗;心绞痛的预防;心肌梗死后持续心绞痛...
参考价格:200
1.作为二级预防,降低心肌梗死死亡率。
2.高血压(单...
参考价格:3600
本品适用于需长期持续抗凝的患者:
1. 能防止血栓的形...
参考价格:1000
网友最关注
治病成功案例/我的经验分享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本品用于治疗高血压,心绞痛,心肌梗死,肥厚型心肌...
参考价格:¥12.8
本品冠心病的长期治疗;心绞痛的预防;心肌梗死后持...
参考价格:¥2
如何收藏问题?
方法一:同时按住Ctrl键和D键收藏问题。
方法二:点击浏览器上的收藏按钮收藏问题。适量饮酒真的有益健康吗? | 科学人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适量饮酒真的有益健康吗?
少量饮酒真的对心血管好吗?喝酒有什么好处?
图片来源:Shutterstock
“适量饮酒有益健康”这个说法不仅仅在酒类营销中经常强调,许多医学、营养和科普界人士也经常提到——而且,他们还真能摆出许多科学研究文献来支持这种说法。这种说法真的靠谱吗?
适量饮酒的确对心血管有益
这个说法大致起源于1991年。在美国的一个电视节目中,有人提出了一个“法国悖论”——法国人的饮食、运动等生活方式并没有多健康,他们的心血管发病率却不高。节目中给了一个解释:法国人喝葡萄酒多,葡萄酒可能有利于心血管健康。
为了解释“法国悖论”,各国科学家们进行了大量研究,总共调查过的人数加起来超过百万,时间长的可达一二十年。在流行病学调查领域,这可以算得上数据最丰富的研究之一。
在这些研究中,科学家们把心血管疾病发生率以及它导致的死亡率与喝酒的量对比,发现“适量饮酒”的人群中二者都比完全不喝酒的人群要低。当然,喝酒比较多的人群中,这二者又升高了。而且,不仅仅是葡萄酒,啤酒和白酒也有类似的结果。
当然,作为流行病学调查,往往会受到其他“混杂因素”的影响。比如,经常喝葡萄酒的人,收入往往比较高,因而医疗条件等也要好一些。而是否喝酒可能还伴随着其他的生活方式,比如蔬菜、水果、锻炼身体等等。在大型调查中,可以用统计工具剔除这些因素的影响,而尽可能得到“适量饮酒”对心血管健康的影响。
一般的结论是,在剔除了科学家们能够想到的混杂因素之后,“适量饮酒”对心血管健康的积极作用减小了,但并没有完全消失。也就是说,比起不喝酒的人,每天喝一点酒的人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以及它导致的死亡率依然要低一些。
为了解释这一现象,有学者提出了一些假说。比较有名的一个是葡萄酒中的抗氧化剂比如白藜芦醇。不过,动物试验又发现,要通过喝葡萄酒来达到白藜芦醇起作用的剂量,人会先被撑死。另一种著名的假说是酒精有助于增加血液中的“好胆固醇”,而好胆固醇的增加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有一些试验证据似乎支持这种假说,“适量饮酒有益心血管健康”也就得到了比较多的认同。
饮酒无论多少,都有致癌风险
但是,心血管疾病并非危害健康的唯一因素,“适量饮酒”会不会对于其他的健康因素也有影响呢?
对其他方面的影响也有过许多研究。虽然不象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那么深入,但汇总起来也不少。2004年,意大利学者发表了一项荟萃分析,汇总了过去三十多年中发表的喝酒与肿瘤等14种疾病以及受伤情况的流行病学调查。
这项荟萃分析在科学文献数据中找到了几百项研究,其中有156项质量较高,被汇总起来进行统计分析,涉及到的总人数超过了11.6万人。
在这些研究中,饮酒量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与通常的结果很一致:与不喝酒的人相比,每天喝20克酒精的人冠心病的发生率低大约20%。
但这是“适当饮酒”唯一降低的疾病发生率。在其他疾病中,即使是每天喝25克酒精这个“适量”,也会导致多种疾病的风险明显增加,比如口腔癌和咽癌的风险增加82%,食道癌增加39%,喉癌增加43%,乳腺癌增加25%,原发性高血压增加43%,肝硬化增加1.9倍,慢性胰腺炎增加34%。其他的结肠癌、直肠癌、肝癌也有小幅增加。
如果饮酒更多的话,那么这些疾病的风险就大大增加。比如,如果每天喝50克酒精(大致相当于2两50度的白酒),那么口腔癌和咽癌的风险将增加2.1倍,食道癌、喉癌和原发性高血压的风险都会增加一倍左右,乳腺癌增加55%,肝硬化增加6.1倍,慢性胰腺炎增加78%,出血性中风增加82%,而肝癌的增加也有40%。
与饮酒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研究相比,饮酒与其他疾病风险的研究还比较有限。虽然这项荟萃分析中涉及到的人数超过了11万,但具体到许多疾病上,研究数与涉及的人数也都不算多。这就使得结论的代表性比较有限,有很多调查甚至可能只对具体的地区与人群有效。
由此可见,第一,饮酒对健康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不应该仅仅考虑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虽然酒类营销很喜欢这样宣传;第二,饮酒对癌症风险的影响,是只要喝了,就会增加风险。
本文已发表于《瞭望东方周刊》
相关的果壳网小组
你可能感兴趣
以适量饮酒有益健康为借口灌酒的,一般都不会只停留在"适量"的范围来自
引用 的话:章看完,是不是觉得都不应该喝酒了?我要提出些反对意见:首先,我觉得这些研究都没意义,人类医学在这几十年里根本没有实质性突破,比如癌症,如果治疗癌症像感冒一样,那喝酒又有什么关系呢?就这喝酒本...大多数人看到“人类医学在几十年里没有实质性突破”这一句就不会再往下看了…。这篇文章本身仅仅讨论饮酒与健康的关系,并不是要得出一个“要不要喝酒”的结论。
文章看完,是不是觉得都不应该喝酒了?我要提出些反对意见:首先,我觉得这些研究都没意义,人类医学在这几十年里根本没有实质性突破,比如癌症,如果治疗癌症像感冒一样,那喝酒又有什么关系呢?就这喝酒本身来说,喝酒到底影响了什么呢?不喝酒的人就比喝酒的人长寿吗?从情感方面来讲,大家吃饭不喝酒,饭局是没气氛的(不是指往死里拼酒那种喝法),特别是过年过节,适量的饮酒是更家人朋友间的一种情感文化交流,而且饮酒文化在世界各国都有,意义都很相近。如果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不通过这些方式和朋友交流,那活着又有什么意义呢?虽然喝酒不是唯一的交流方式,但是,相信大家在社会生活中总会碰到这种情况的,烟可以不抽,酒,建议大家还是适量可以喝一点。果壳,是为数不多的在我收藏夹里的网站,希望多一些积极向上的文章,这篇文章,太消极,毕竟果壳不是一个纯学术网站
显示所有评论
全部评论(173)
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
在那些具有成瘾性的食品饮料之中,还有哪些是在一定范围内对健康无害的。。。
饮酒适量 是极好的~
“每天喝20克酒精的人冠心病的发生率低大约20%。却会导致多种疾病的风险明显增加,比如口腔癌和咽癌的风险增加82%,食道癌增加39%,喉癌增加43%,乳腺癌增加25%,原发性高血压增加43%,肝硬化增加1.9倍,慢性胰腺炎增加34%。其他的结肠癌、直肠癌、肝癌也有小幅增加。”--------这么严重呀?
看来最好是滴酒不沾啊
说起来每天喝20克酒也不好坚持啊!而且真的不少了!回想一下日常生活中除了每日喝的水比这个数多以外。还真没有一种食物我们能保证每天吃或喝20克的!来自
以适量饮酒有益健康为借口灌酒的,一般都不会只停留在"适量"的范围来自
你说谎,你不喝酒,你就不得癌症吗?科学,你不要骗人类了,不需要啊!没有创造力的科学,只会骗人,忽悠人。科学你要干什么?
20克很少的吧,再说这里没说清20克酒精含量多少的酒,度数不一样的酒应该影响也不一样的,只说20克不太严谨。来自
生物信息学硕士
引用 的话:20克很少的吧,再说这里没说清20克酒精含量多少的酒,度数不一样的酒应该影响也不一样的,只说20克不太严谨。来自这里说的是是20克酒精,比如50度酒的话40克酒约含20克酒精。
不喝最好。
文章看完,是不是觉得都不应该喝酒了?我要提出些反对意见:首先,我觉得这些研究都没意义,人类医学在这几十年里根本没有实质性突破,比如癌症,如果治疗癌症像感冒一样,那喝酒又有什么关系呢?就这喝酒本身来说,喝酒到底影响了什么呢?不喝酒的人就比喝酒的人长寿吗?从情感方面来讲,大家吃饭不喝酒,饭局是没气氛的(不是指往死里拼酒那种喝法),特别是过年过节,适量的饮酒是更家人朋友间的一种情感文化交流,而且饮酒文化在世界各国都有,意义都很相近。如果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不通过这些方式和朋友交流,那活着又有什么意义呢?虽然喝酒不是唯一的交流方式,但是,相信大家在社会生活中总会碰到这种情况的,烟可以不抽,酒,建议大家还是适量可以喝一点。果壳,是为数不多的在我收藏夹里的网站,希望多一些积极向上的文章,这篇文章,太消极,毕竟果壳不是一个纯学术网站
引用 的话:章看完,是不是觉得都不应该喝酒了?我要提出些反对意见:首先,我觉得这些研究都没意义,人类医学在这几十年里根本没有实质性突破,比如癌症,如果治疗癌症像感冒一样,那喝酒又有什么关系呢?就这喝酒本...大多数人看到“人类医学在几十年里没有实质性突破”这一句就不会再往下看了…。这篇文章本身仅仅讨论饮酒与健康的关系,并不是要得出一个“要不要喝酒”的结论。
饮酒与健康的关系是多方面的文章只是阐述了这一观点而已酒鬼们和酒厂销售代表们,就不要拼命洗白了。
引用 的话:大多数人看到“人类医学在几十年里没有实质性突破”这一句就不会再往下看了…。这篇文章本身仅仅讨论饮酒与健康的关系,并不是要得出一个“要不要喝酒”的结论。我去,我还真是看到这句发现下面还有一堆,我就看下一楼你的了。。。
引用 的话:你说谎,你不喝酒,你就不得癌症吗?科学,你不要骗人类了,不需要啊!没有创造力的科学,只会骗人,忽悠人。科学你要干什么?看着这种评论,我更好地理解了这篇文章:人家说的是风险上升,没说滴酒不沾风险就是零啊!! 真替你的语文水平捉鸡。
程序员,科幻控,历史控
问题在于 这些研究是否有考虑那些每天饮酒的人是否有别的嗜好可能导致癌症呢? 比如吃点咸菜什么的毕竟科学家并不可能像研究白鼠那样控制一群人的饮食做定量分析吧
看了以上评论,感觉这个标题稍微有一点导向性啊……这个好不好呢
引用 的话:每天喝20克酒精的人冠心病的发生率低大约20%。却会导致多种疾病的风险明显增加,比如口腔癌和咽癌的风险增加82%,食道癌增加39%,喉癌增加43%,乳腺癌增加25%,原发性高血压增加43%,肝硬化增...其实只是表面上看起来很严重。但实际上,因为癌症的发病率很低而冠心病的发病率很高,比如某个癌症的发病率是10万人中10个,提高100%也不过增加了0.01%的发病率;而假定冠心病发病率是5%,那么降低20%就是降低了1%的发病率。(以上是假设的数字,具体情况需要去查。)所以,具体哪个对于健康更有利,还是需要进一步的评估。
记得以前那本古书上说酒是百药之首来着,可能不是原话
引用 的话:章看完,是不是觉得都不应该喝酒了?我要提出些反对意见:首先,我觉得这些研究都没意义,人类医学在这几十年里根本没有实质性突破,比如癌症,如果治疗癌症像感冒一样,那喝酒又有什么关系呢?就这喝酒本...即使癌症和感冒一样通常可以不治而愈,我也一样不会喝酒。还是说你会没事自找去感冒?气氛不能完全归结于酒的功劳很多国家未成年人都是禁止喝酒的,未成年人聚会时就一点氛围也没有么?想要敬的话,用饮料也一样。这是文化因素,可以随时间改变的。
好文章!建议所有热心于相信科学结论、宣传科学结论的科学爱好者们都看看,看看那些曾经的科学结论会经过什么样的变迁,下次再用科学家的结论作为证据时,悠着点。
肉还是要吃的,酒还是要喝的。不因脂肪有害健康就不吃肉,不因酒有害健康就不喝酒。只是,在喝酒的时候控制一下,明白喝太多了对身体不好,明白“适量”喝酒也不象想象中的那么好,就行了。人生在世,要享受生活,而不是仅仅为了活下去而这也不吃、那也不喝。如果看了这文章,就不再喝酒,那就是因噎废食的典型了。相信那样也不是作者的本意。
引用 的话:年轻人,从事的是IT工作吧,或者是学生吧在这个社会上,应酬是离不开酒的离开电脑,多出来接触下人类吧
前面说饮酒的统计结果没有排除被调查者的饮食,运动,医疗等因素。如果用统计学方法排除了之后,饮酒对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影响就很低。那后面也是通过调查得出的患癌风险呢?又考虑饮酒之外因素的影响了吗?文章关于患癌风险那部分就只是在说饮酒多少多少,XX癌风险就增加多少多少,仿佛就像通过单一变量实验得出的结果一样了
荟萃分析是什么?谁来解释一下。。。
引用 的话:章看完,是不是觉得都不应该喝酒了?我要提出些反对意见:首先,我觉得这些研究都没意义,人类医学在这几十年里根本没有实质性突破,比如癌症,如果治疗癌症像感冒一样,那喝酒又有什么关系呢?就这喝酒本...果壳也不是励志网站心灵鸡汤网站。。。我不觉得果壳发文前还要考虑一下是不是正能量以及聚会喝酒的风俗,我个人是很不喜欢的(很多都会发展成拼酒)
为什么讲心血管疾病的时候强调流行病调查的外部因素干扰,而后来讲癌症的时候丝毫不提干扰而言之凿凿呢?为什么?
呼吁禁酒根本就没用,酒和香烟还不一样,二手烟毕竟大家都不喜欢。但除了开车的人,恐怕大家对酒都不会抵触。想想当年美国的禁酒令就知道了,花了那么大的力气,结果黑帮到时赚大钱了。所以说宣传酒的危害根本没必要,不想喝的人不会喝,想喝的人你说再多也没用
显示所有评论
(C)2013果壳网&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基础教育承担提高全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的历史重任,正因此,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第十一章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原华东师大心理咨询工作室 11年历史品质保证
      │  
华东师范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全国最具人气的公益心理服务热线
中国应用心理学人才培训基地
您现在的位置: & 成功案例
成功案例 &
暑假,给心理健康搭搭脉
发表于《新闻晨报》 心理咨询师&&& 李惠敏
  漫长的暑假,有人选择给孩子补课,有人选择给孩子补觉,但近几年,选择通过心理咨询来给孩子补“心理营养”的家长逐渐多了,这是一个让人欣慰的现象。  【“心理健康”搭脉】  臻臻是一个笑容可掬的初中男孩子,身材微胖,显然从生理上看是属于“营养过剩”型。但“心理营养”是否也过剩?如何让孩子心理健康成长?臻臻妈妈就是带着这样的疑问走进华师大心理咨询工作室的。孩子一进入沙盘室,立即就被细腻柔软的沙子吸引住了,什么都顾不上,两手就开始抓捏起细 沙来。而优雅的妈妈则在一旁拿着纸和笔,邹着眉写下了几条关于孩子问题:不够自信,不太愿意与同学在一起,反而比较黏妈妈、或者黏像妈妈一样的老师。当我和妈妈在交流的时候,孩子一直时不时转头看看母亲。敏感的孩子都知道大人在讨论的是自己的事。于是我坐到孩子身边,先陪着他玩了一会儿沙子,待他放松下来,再尝试着进入他的心扉。  “放暑假了爽吧?”  “有好多作业……”(孩子小心翼翼地看了看妈妈)  “哦,那暑假有没有其他什么让你开心的事?”  “我超级喜欢《三国演义》,看过很多遍了”(孩子一下子有了神采,略略回头看看妈妈)  “里面有崇拜的人吗?”   “当然。我很喜欢刘备,还有诸葛亮”,看着我有些不解的眼神,他又补充到“诸葛亮很聪明,刘备很仁慈,在败走新野的时候,他不顾危险带着很多老百姓一起逃命” (眼睛瞟了下妈妈)……  我们天南地北地聊了一下,感觉得出孩子的善良和对大自然的喜爱,但在整个谈话中一个现象引起了我的注意:那就是孩子总是忍不住频频回首看妈妈,几乎每说一句话都要看一下妈妈的脸色。是希望得到妈妈的关注,还是想获得妈妈的首肯,亦或期待着妈妈的帮助?也许妈妈困扰的答案就在这里。  接下来,我请母子俩做了一个有趣的游戏:让他们共同来完成一个沙盘作品,规则是相互之间不能说话,每次放一样或一种类型的沙具,轮流上阵。孩子一上场就不断地建高屋,搭桥梁,而母亲则不断造绿、种树,与孩子如影随形,虽然不能说话,孩子还是不断用眼神和肢体语言跟妈妈进行接触。于是我又补加了一条规则,放好沙具的人先到门外回避,换另一人上场,美其名曰交换“沙具权”。妈妈立即明白了我的意图,非常配合地进入下半场的制作,并且将沙盘中一家三口里代表儿子的小人取出,放到一辆正在远行的列车上,妈妈的期望不言而喻。而孩子因为没有了妈妈在身边,在我的鼓动下,大胆地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了调整,比如在高楼前妈妈铺着的草坪上建了一条石头路,因为他不忍心进进出出踩踏小草;对于火车上的小人,孩子很清楚那是代表自己,所以给那个小人抱上了一颗大大的红色草莓。但让我没想到的是,当妈妈进屋后,这颗草莓被毫不犹豫地拿走了。于是我跟母亲有了一段问话:  “我看到您一进来就拿掉草莓?”  “是呀,因为草莓很容易烂掉的。”  “有没有想过孩子为什么要放上草莓?”  妈妈愣了一下,想了想放上了一颗樱桃,  “我确实没有想到孩子为什么放草莓,可能是他很喜欢吃草莓吧,但是我还是觉得草莓不够好,所以换上樱桃,樱桃没有草莓容易烂。”  当孩子独自进屋的时候,他似乎对换上樱桃没有任何异议,而是不断地往沙盘里放入房屋,当我问他对草莓不见了有何想法时,他才神色有些凝重的说“无所谓”。  “如果你进来看到既没有樱桃,草莓也没有了时,你会是什么样的感受?”  “那我就吃草呗”  “但是现在沙盘权在你的手里面呢,你完全可以按照你的想法去做,想怎么放都行”  “真的吗?”孩子犹豫了一下,果断地将樱桃换掉,放了一个鸡翅,然后心满意足地拍拍手说“一个人远行有些孤单和害怕,有了我心爱的鸡翅就觉得不孤单了,不过如果再加上草莓,我会觉得很开心”。  【“心理营养”处方】  看得出母亲和孩子都意识到分离与成长的主题,但一个内心虚弱的人,或者说心理上营养不良的人,是没有力量真正分离和成长的。孩子需要补充的“心理营养”有:安全感、肯定和赞美。  先说安全感。人的一生有两次断乳,一次是生理性的“断乳”,发生在幼儿期。这时母亲停止给幼儿哺乳,幼儿自己完全是被动的。另一次是“心理断乳期”,发生在青春期,这是出自青少年的主动需求。心理学家把青少年的这种心理变化称为“第二次断乳”。孩子越有安全感,越能够轻松走过这个分离期。应该说妈妈最好的功能,就是给孩子安全感。如何给孩子安全感呢?一个情绪稳定的妈妈,自然就会给孩子安全感。甚至在安全感的建立上,妈妈的功能要大于爸爸,因为孩子的分离主要是跟妈妈的分离。但是没有安全感的妈妈会常处于焦虑和担忧中,会用自己认为最好最安全的东西不断为孩子人生加固,但这些是妈妈的需求,却不一定是孩子自身成长的需求。妈妈没有安全感,那么孩子就没有安全感。所以妈妈要学习让自己情绪稳定,如果妈妈自己有情绪的话,一定要想办法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再面对孩子。对于分离期的孩子,用不着再如影随形地跟随,但你要了解他什么时候需要什么,当他跑过来有需要,就满足他,满足了,他自然就会走开。孩子为什么老是会来黏你呢,那是因为他需要的时候,没有得到满足,所以他才会一直想要!在妈妈这儿要不了,又找另外的人去要。  再说肯定和赞美。这个部分,爸爸的重要性要大过妈妈。父亲对孩子的赞美和肯定,不管是对儿子还是女儿,它的份量都特别重,如果爸爸在这个部分愿意去欣赏孩子,并且用语言和行动表达出来,孩子就会充满自信。而臻臻爸爸的形象在孩子的心目中似乎比较模糊,孩子只是含糊的说爸爸爱做家务,家里的大事小事基本都是妈妈说了算。所以这个时候妈妈应该学会示弱,将爸爸推到重要的历史舞台,甚至还要想法帮助爸爸树立起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这是勇敢、力量、智慧、坚忍不拔等等品质的综合象征。让爸爸的肯定和赞美,引领孩子走向未来吧。&&&&
联系地址: 中山北路3663号(华东师大校内)干训楼128室
两种方式:
1、华东师大中山北路3663号(正门)――67、69、224、309、754、765、829、856、909、924至华东师大站;轻轨3、4号线至金沙江路站;
2、华东师大金沙江路135号(侧门)――67、136、567、739、754、765、766、846、947、216至金沙江路站
华大应用心理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严禁复制 2013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怎样保持心理健康长寿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1页¥0.502页¥1.009页免费6页免费1页免费1页免费2页免费5页2下载券2页免费3页3下载券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3页免费7页1下载券5页1下载券17页1下载券15页免费
怎样保持心理健康长寿|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民币对换欧元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