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凝血四项功能障碍?

创伤后凝血功能障碍机制及临床对策--《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2年11期
创伤后凝血功能障碍机制及临床对策
【摘要】:创伤性凝血病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具有多源性,涉及凝血系统的多个方面,其具体发生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已知的发病机制主要有:稀释性凝血病、低温性凝血病、酸中毒性凝血病和消耗性凝血病等。对发病机制的新认识为临床创伤后凝血功能障碍的检测及治疗带来了新的改变。除常规实施"小容量复苏"和"允许性低血压"复苏的损伤控制性复苏策略外,近年来研究发现:对创伤低凝病人给予1:1的新鲜冰冻血浆(FFP)与红细胞(RBC)大比例血浆输注,可大幅度降低出血病死率和总病死率;抗纤溶治疗是近年来创伤止血治疗的重要进展。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基金】:
【分类号】:R641【正文快照】:
创伤是指机械因素作用于人体所造成的组织或器官损伤。创伤是青壮年(15~44岁)的首位死亡原因,以致对社会劳动力的影响很大,其潜在寿命丧失年数(指平均寿命与死亡时年龄之差)远大于其他疾病。严重创伤病人的死亡时间约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约50%的严重创伤病人在现场或转运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刘怀琼;;[J];中华创伤杂志;1986年02期
季汉英;朱晓辉;;[J];临床输血与检验;2007年02期
张建宏;白永韬;;[J];中国医疗前沿;2010年07期
任怡;巩芳;徐文红;;[J];解放军药学学报;2009年06期
招伟贤;;[J];广东医学;2009年03期
王子平;;[J];国际骨科学杂志;1990年02期
刘宿,毕敏;[J];临床麻醉学杂志;1998年01期
白凯;苏肇伉;朱德明;;[J];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2005年05期
陈帆;陈范昶;谭公祥;;[J];江西医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何谦,葛亮,陈一杰,张少波,张诚华;[J];临床军医杂志;2005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周燕丰;诸绍军;黄素琴;陈益忠;温小红;吴健;徐继红;祝胜美;陈庆廉;;[A];2004年浙江省麻醉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4年
公保才旦;卓么加;杨明飞;祁万乐;;[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三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大会论文集[C];2010年
赵良;陈学云;杨兴易;;[A];第六届全国危重病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C];2005年
杜单瑜;刘忠达;;[A];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呼吸病诊治进展暨第五次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白俊清;刘卓;程爱国;;[A];第五届全国灾害医学学术会议暨常州市医学会急诊危重病及灾害医学专业委员会首届年会学术论文集[C];2009年
余剑;张连阳;梁华平;;[A];第七届全国创伤学术会议暨2009海峡两岸创伤医学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任成山;刘素刚;毛宝龄;;[A];中华医学会全国第五次急诊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4年
孙;汪涛;;[A];第十一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成立二十周年庆典论文汇编[C];2006年
程明华;;[A];第七届全国创伤学术会议暨2009海峡两岸创伤医学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郭东风;孙国武;方伟敏;惠小平;;[A];第十一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成立二十周年庆典论文汇编[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震平;[D];重庆大学;2006年
黄河;[D];昆明医学院;2007年
马俊勋;[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2年
刘翼;[D];四川大学;2007年
孙建民;[D];山东大学;2004年
隰建成;[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6年
段光明;[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8年
李树壮;[D];第四军医大学;2008年
吴叶;[D];第二军医大学;2004年
冯桥显;[D];四川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孙志刚;[D];广西医科大学;2009年
杨磊;[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陈博;[D];四川大学;2007年
曹磊;[D];第二军医大学;2008年
刘建;[D];重庆医科大学;2011年
王斌;[D];四川大学;2007年
隋金玲;[D];大连医科大学;2009年
李志芳;[D];广西医科大学;2012年
李辉;[D];浙江大学;2012年
朱渝军;[D];第三军医大学;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什么是凝血功能障
基本信息:男&&1岁
发病时间:不清楚
病情描述及疑问:新生儿凝血功能障碍。请问新生儿有凝血功能障碍要注意些什么?还有的是卵圆孔末闭要不要添加什么可以帮助他长得快点?
您输入的回答少于20个中文字,请补充输入。
擅长:全科
网友满意:
回答速度:
晋中市中心医院&&&全科
建议:是指使血液由流动状态变成不能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实质就是血浆中的可溶性纤维蛋白原转变不溶性的纤维蛋白的过程。凝血功能差主要是肝功能受损引起,建议:去医院做个肝功能看看,乙肝两对半检查,排除肝病引起的可能,另外饮食上可以多吃含钙高的食物,钙离子是凝血因子的一种,还可以多食用维生素k,有助于于凝血
擅长:全科
网友满意:
回答速度:
庆阳市养生颜医院&&&全科
建议:你好,凝血功能障碍是指凝血因子缺乏或功能异常所致的出血性疾病。分为遗传性和获得性两大类。注意别出现伤口。卵圆孔一般在生后第1年闭合,若大于3岁的幼儿卵圆孔仍不闭合称卵圆孔未闭,现在不用太注意,保证营养充足即可。
有关的更多问题,
为保障患者权益,我们仅接受有资质的医学专业人士的回答,请您先认证为医生当前位置:&&&&&&
肝病凝血功能障碍怎么引起?肝病凝血功能障碍发病原因?
  肝病凝血功能障碍病因概要:  肝病凝血功能障碍的病因主要分为2大方面:肝脏在凝血机制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肝细胞变性水肿坏死可影响凝血功能;肝细胞坏死时可释放大量的组织因子(TF)到血循环中,可以激活外源性凝血系统。  肝病凝血功能障碍详细解析:  肝脏在凝血机制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正常肝实质细胞能台成除组织因子(TF或Ⅲ因子)、钙离子(Ⅳ因子)以外的所有凝血因子,如I因子(纤维蛋白原)、Ⅱ因子(凝血酶原)、V因子(易变因子)、Ⅶ因子(稳定因子)、Ⅷ因子(抗血友病球蛋白)等:肝细胞可合成多种抗凝血因子。如AT(抗凝血酶)、HcⅡ(肝素辅因子Ⅱ)、Pc(蛋白C)、PS(蛋白s)、TFPI(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等;肝细胞还可合成部分纤溶抑制物,如α2纤溶酶(α2-AP)、凝血酶激活纤溶抑制物(TAF1)等。各种急、慢性肝病时,病毒、免疫复合物、各种肝细胞毒素、炎性介质及细胞因子等多种因素使肝细胞广泛变性、水肿和坏死,导致多种凝血因子、抗凝血因子以及纤溶抑制物合成减少,肝细胞清除活性因子的能力下降,血小板的数量和质量减退,因而造成凝血功能障碍,引起皮肤瘀斑,牙龈、鼻腔、消化道、阴道及内脏出血。  另外,肝细胞坏死时可释放大量的组织因子(TF)到血循环中,从而激活外源性凝血系统;内毒素、免疫复合物等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使内皮下组织腔原暴露,引起血小板聚集,从而激括内源性凝血系统。内外凝血系统的激活造成大量凝血因子和抗凝血因子消耗,引起继发性纤溶亢进。而内毒素可激活机体内补体系统、凝血系统、纤溶系统,能激活白细胞、巨噬细胞释放TF,激活单核细胞和内皮细胞产生白介素1(IL-l),激活淋巴细胞及巨噬细胞释放肿瘤坏死因子(TNF),并且还能促使体内释放缓激肽、组胺、儿茶酚胺、5-羟色胺、血管紧张素-2等血管活性物质,引起血管损伤、通透性增高,导致血掖淤积。肝病时乙酰胆碱酯酶生成减少,造成乙酰胆碱在体内累积,与假性神经递质及炎性介质一起引起血管痉挛、血液淤积、血管通透性增高,加上抗凝血因子合成减少,进步加强了凝血酶、活化凝血因子及纤溶酶的作用。上述因素综合作用引起组织与器官微循环内广泛性微血栓形成、血液淤积.造成相应的器官发毕缺血和代谢紊乱以及组织坏死,最终可导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
肝病凝血功能障碍的原因&肝病凝血功能障碍的病因
向医生咨询:
Disease Data Source
《消化系疾病的治疗:方法与策略》张智翔主编
疾病大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凝血功能障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