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咋回事呢?为什么会有痛风的病因啊。。是不是饮酒的缘故的意思呢????

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相信不少痛风病友饱受着痛风石的困扰,那么得了痛风石到底该怎么办呢?想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痛风石,「我大脚趾头上那个硬邦邦的东西到底是不是传说中的痛风石呢?」什么是痛风石?痛风石,也叫做痛风结节,是由于人体内血尿酸过度升高,血液里溶解不下了,进而在关节及皮肤结缔组织中析出黄白色、大小不一的尿酸盐结晶,数量一个到多个不等。在未经治疗的病友中,痛风首次发作后 20 年会有 70% 的患者出现痛风石。知道了痛风石的概念,那么痛风石一般都长在哪呢?痛风石容易长在哪些部位?常出现在耳朵、大脚趾头(第一跖趾关节)、手指关节、掌指关节、腕关节、肘部等部位,很少累及身体上的大关节,如脊柱关节(颈、胸、腰、骶)及骨盆等,不累及肝、脾、肺及中枢神经系统。痛风石有哪些检查方法?1. X 线检查首选 X 线检查,经济实惠,当然也有缺点。比如单纯尿酸结石也称「软结石」,X 线能透过,所以不能在普通 X 线平片中发现,只有结石中含有钙盐才可以通过普通 X 线检查到。因此不能由于在普通 X 线片中未发现结石,就否定痛风石存在。2. 彩超、双能 CT还有报道提到过彩超及双能 CT 在痛风石的诊断中也有所应用,不过目前临床上应用得还不多,而且绝大多数痛风的诊断根据临床表现、既往病史、化验等就可以基本确诊。当然诊断痛风石的金标准是要有在显微镜下能观察到尿酸结晶的病理学支持,这属于有创伤的检查,临床中很少应用。对号入座了之后,这下大家大致应该知道自己身上那个是不是痛风石了吧。那么有了痛风石怎么办呢?有的病友会说,这还不简单,上医院开刀切掉不就得了。你以为就这么简单吗?那么你就错啦!这就好比下雪天造成交通拥堵,如果单单疏通拥堵的车辆而不清除积雪的话,不久还会出现交通阻塞。得了痛风石该怎么办?因为形成痛风石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尿酸的严重升高,所以降尿酸成为治疗痛风石的重中之重。以下是具体的处理原则:1. 大量饮水大量饮水可以稀释尿酸浓度,也有利于尿酸的排泄,建议痛风的病友每日饮水量一定要大于 2 升。首选白开水,也可以是淡茶,不建议喝果汁,更不能喝各种酒类。2. 碱化尿液碱化尿液有助于尿酸的溶解和排泄,这也是为什么医生给痛风患者开碳酸氢钠片口服的原因。但要注意的是,一定要联合其他降尿酸药物,光用碳酸氢钠可不够!而且,不是尿液越偏碱性越好,其实尿液过酸过碱都不利于尿酸的排泄,尿 pH 维持在 6.2~6.8 左右是最佳的。怎么知道尿 pH 多少呢?一个尿常规轻松搞定。更多关于碳酸氢钠的内容,可以点击右侧链接:3. 降尿酸药物治疗目前市面上降低尿酸的药物不外乎两大类,一类是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如苯溴马隆;一类是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如别嘌醇和非布司他。有研究表明,血尿酸控制在 300 μmol/L 以下有利于痛风石的溶解。至于药物怎么选,这其中有很多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建议广大病友还是把这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交给有经验的医生吧。4. 手术治疗其实如果痛风石不大,不影响关节及脏器的功能,不必手术治疗。因为手术切除痛风石并不能根治本病。而且即使切除了痛风石,如果不好好控制尿酸水平,还会有新发的痛风石再次出现。那么是不是可以说手术在痛风石的治疗中就没有用武之地了呢?当然不是啦,手术也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什么样的情况需要手术治疗呢?痛风石影响关节或脏器功能或者压迫周围神经:比如我的手指关节上的痛风石,因为这个石头的存在导致我的手不能屈伸,不能拿东西,那就必须要切除,即使有多个痛风石也可以切除;严重影响美观:最常见的就是耳轮上的痛风石;痛风石体积巨大或者形成时间过长的:其实提到这点主要是想说明并不是所有的痛风石都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消除的。而这一类的痛风石如果同样没有相应的功能、外观的影响,也可以不予手术切除。手术最好选择在血尿酸正常或接近正常的情况下进行,在手术前后需要积极应用一些药物,以预防手术诱发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发作。手术后同样需要控制好血尿酸的水平,避免痛风石的复发。攻击是最好的防守、预防是最好的治疗。只要我们积极控制尿酸,把尿酸维持在一个比较正常的水平,就可以避免出现痛风石及其他一系列并发症,这远比得了痛风石后再考虑怎么处理这个石头要简单、有效得多。丁香园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图片来源:.cn 正版图片库
责任编辑:
不只是科普 更是健康工具可以使用以下方式登录
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您所在的位置:
为什么痛风“偏爱”男性?
来源:凤凰中医
栏目关注:
患有的患者,在相互交流时,往往惊讶的发现。在患有痛风的病友中,男性朋友竟然居多。在所有患痛风的总人群中,也是男性的比例要远远高于女性,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按照西方神学思想,上帝按照自己的样子,创造了世界上第一个男人&&亚当,又用亚当的肋骨,创造了第一个女性&&夏娃。男人、女人,两者的关系十分微妙。按照我们国家的阴阳思想,。男人属阳,女人属阴,男女的结合,就是阴阳互补。那么痛风为什么&偏爱&男性,其实这跟男女间的差异有很大关系。 从生理上来看,男性的&阳&体现在第二性征、男性激素上。与之对应的,女性的&阴&,也是如此。男性的雄激素,对痛风并无什么积极因素,而女性女性的雌激素,却等促进尿酸排出,同时抑制关节。 从生活习惯上,男性主外,工作生活中的应酬,明显多于女性。痛风的原因,大部分是饮食上的不合理导致。因此,高蛋白、量,特别是高嘌呤的食物,一定摄入超标,就会形成痛风。此外,男性的饮酒、吸烟,明显高于女性,因此,痛风&偏爱&男性,也就不无道理了。 中医是如何解释痛风病因的?(责任编辑:jbwq)
实验室检查,对于痛风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尿酸 盐的发现,是确诊的依据。
一、血,尿常规 和血沉
1.血常规和血沉检查 急性发作期,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升高,通常为(10~20)&109/L,很少超过20&109...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外科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各种心血管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腔镜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透表豁痰。用于急性惊...详情
[功能主治]用于气血不足。心悸。失眠。食少乏...详情
[功能主治]清血败毒。消肿止痛。用于脏腑毒热。...详情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北京市东城区帅府园1号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北京东城区东四十条南门仓5号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北京市海淀区西八里庄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玖玖叁玖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当季多发症状
当前位置: &
痛风(高尿酸血症)
发病部位:
就诊科室:
疾病用药:
疾病自测:
  痛风原因  血液中尿酸长期增高是痛风发生的关键原因。人体尿酸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  (1)人体细胞内蛋白质分解代谢产生的核酸和其它嘌呤类化合物,经一些酶的作用而生成内源性尿酸。  (2)食物中所含的嘌呤类化合物、核酸及核蛋白成分,经过消化与吸收后,经一些酶的作用生成外源性尿酸。  尿酸的生成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需要一些酶的参与。这些酶大致可分为两类:促进尿酸合成的酶,主要为5-磷酸核酸-1-焦磷酸合成酶、腺嘌呤磷酸核苷酸转移酶、磷酸核糖焦磷酸酰胺转移酶和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尿酸合成的酶,主要是次黄嘌呤-鸟嘌呤核苷转移酶。痛风就是由于各种因素导致这些酶的活性异常,例如促进尿酸合成酶的活性增强,抑制尿酸合成酶的活性减弱等,从而导致尿酸生成过多。或者由于各种因素导致肾脏排泌尿酸发生障碍,使尿酸在血液中聚积,产生高尿酸血症。  高尿酸血症如长期存在,尿酸将以尿酸盐的形式沉积在关节、皮下组织及肾脏等部位,引起关节炎、皮下痛风结石、肾脏结石或痛风性肾病等一系列临床表现。  本病为外周关节的复发性急性或慢性关节炎,是因过饱和高尿酸血症体液中的单钠尿酸盐结晶在关节,肌腱内及其周围沉积所致。
痛风相关信息
问题描述:请在此提交你的问题,医生将为你免费解答
关注疾病排行痛风怎么办啊?有什么特效药物又比较便宜的?可以喝吗?
1、确诊为痛风后该怎么办?
一旦被确诊为痛风,首先应该到综合性相关信息的痛风专科就诊,做适当的检查,来找出痛风的原因及是否有相关疾病。临床上痛风可以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继发性痛风原因去除之后尿酸值通常会回复正常。而原发性痛风则找不到原因,并且占绝大多数。
其次是与医师讨论何时开始使用降尿酸药物,只要长期耐心接受专科医师的治疗,预后是良好的。即使痛风发作也不用担心,目前已有效果非常好的药物治疗痛风。关键是要坚持正规治疗和坚持随访,千万不可迷信电线杆上的“医生”。
痛风是一种比较容易治疗的疾病,但这是建立在有专科医师指导和合理治疗的基础上的。如果长期误诊或不正规治疗,可能会发展为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痛风石广泛形成、关节畸形和功能障碍、痛风性肾病、肾功能不全和尿路结石等多种并发症。疾病晚期往往失去了痛风治疗的最佳时期,治愈的难度会大大增加,有时甚至临床症状也难以控制。但如果早期进行合理治疗,一般均能得到良好康复,极少发生严重的并发症。发达国家痛风己很少发生严重并发症,但国...
1、确诊为痛风后该怎么办?
一旦被确诊为痛风,首先应该到综合性相关信息的痛风专科就诊,做适当的检查,来找出痛风的原因及是否有相关疾病。临床上痛风可以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继发性痛风原因去除之后尿酸值通常会回复正常。而原发性痛风则找不到原因,并且占绝大多数。
其次是与医师讨论何时开始使用降尿酸药物,只要长期耐心接受专科医师的治疗,预后是良好的。即使痛风发作也不用担心,目前已有效果非常好的药物治疗痛风。关键是要坚持正规治疗和坚持随访,千万不可迷信电线杆上的“医生”。
痛风是一种比较容易治疗的疾病,但这是建立在有专科医师指导和合理治疗的基础上的。如果长期误诊或不正规治疗,可能会发展为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痛风石广泛形成、关节畸形和功能障碍、痛风性肾病、肾功能不全和尿路结石等多种并发症。疾病晚期往往失去了痛风治疗的最佳时期,治愈的难度会大大增加,有时甚至临床症状也难以控制。但如果早期进行合理治疗,一般均能得到良好康复,极少发生严重的并发症。发达国家痛风己很少发生严重并发症,但国内巨大痛风石还很常见,甚至发生残废,这种情况的发生除了误诊漏诊和不正规治疗外,无其他原因可解释,也使我们专科医师感到痛心。
2、治疗痛风的总体原则与目的是什么?
痛风治疗的总原则是:合理的饮食控制,充足的水份摄入,规律的生活制度,有效的药物治疗,定期的随访复查。
痛风治疗的目的是:(1)减少尿酸合成,促进尿酸排泄,纠正高尿酸血症。(2)阻止痛风急性发作,最大限度地减少发作次数。(3)防治痛风石、痛风性肾病与痛风性尿路结石。(4)防治与痛风相关的疾病,包括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肥胖症、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等。(5)科学地进行健康指导,提高生活质量。
3、痛风的治疗措施主要有哪些方面?
痛风治疗要个体化和分阶段,在痛风的不同阶段治疗方法也不尽一样,包括:
(1)一般治疗:饮酒必须限制,
尤其是啤酒和葡萄酒。应采取低嘌呤和低脂饮食。多饮水增加尿量,促进尿酸排泄。碱化尿液可选用苏打片。适当锻练,避免超重与肥胖。
(2)初期关节炎发作的治疗:在痛风发作时,治疗目的是控制发作。所以止痛为主。可采取的措施有让受累关节停止活动和服用医生建议的抗痛风药。最快在24小时内可以控制痛风发作,最迟一般来说不超过2周。但有广泛痛风石者治疗难度较大。有关节炎发作先兆时即可用药治疗,痛风关节炎发作时可选用能迅速控制炎症的药物,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有英太青、芬必得、瑞芝利、戴芬等)、秋水仙碱和强的松等。例如服0.5mg~1mg秋水仙碱或1~2片非甾体类抗炎药。如果有关节炎严重发作,药量可适当增加。若进入恢复期,可减为小剂量。关节炎发作完全控制后即停用止痛药。
(3)控制尿酸的初期治疗:约需3~6个月。痛风性关节炎平息后,进入间歇期,此时就要控制高尿酸血症。但为了防止开始治疗时血尿酸的突然下降诱发转移性痛风关节炎发作,先用较小剂量,逐渐增加到足量,血尿酸达理想水平后再减到维持量。
(4)控制尿酸的终生治疗:控制尿酸的初期治疗6个月以后。由于高尿酸血症不用药物治疗一般不会下降的,只有坚持服用才能血尿酸保持在正常水平,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需要终生治疗。但随着长期的治疗,体内尿酸池也会不断减少,此时药物剂量需由专科医师的指导。
(5)慢性关节炎期及痛风石的治疗:进入慢性期的病人大多数是没有得到早期治疗或不正规治疗造成的。治疗效果相对较差。治疗原则仍然是避免关节炎反复发作和保护关节功能。
(6)痛风性肾病与痛风性尿路结石的治疗:控制高尿酸血症是关键,避免有害肾脏的不利因素,防治尿路感染,治疗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等合并证。
4、饮食控制很重要吗?能否作为治疗的主要手段?
痛风饮食控制是治疗痛风的基本治疗措施,这一点医学界没有人怀疑。饮食控制的理论依据是减少饮食中嘌呤摄入量,可以减少体内嘌呤的负荷,有利于血尿酸的降低。严格的饮食控制能使血尿酸下降60unol/L左右,24小时尿中尿酸排泄量减少1/4左右,可见饮食控制可使血尿酸不同程度的降低。但它不能作为痛风的主要治疗手段。因为血尿酸的升高主要来源于内源性生成过多,由外源性食物产生的尿酸只占少部分。一个正常人每日嘌呤摄入总量大约为150mg~200mg,而每日体内代谢产生的嘌呤总量大约为600mg~700mg,远远超过了食物中的来源。大多数情况下,饮食控制并不能完全纠正高尿酸血症。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嘱病人无嘌呤饮食是不可能和不必要的。总的来说,饮食控制只能作为一项辅助治疗手段。
饮食控制效果较药物治疗差,是否可以放弃,答案同样是否定的。因为长期的高嘌呤饮食会使已经存在的高尿酸血症更加严重,会加重和促进痛风的病情进展。另外,如果暴饮暴食会使血尿酸在短期内突然升高,这种血尿酸在短期内的显著波动是引起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适当的饮食控制是合理的,也是必须的。比较恰当的做法是在适度饮食控制下,同时服用降尿酸药物。
我们遇到的情况是患者对饮食控制的态度各不相同,有的人过分饮食控制导致营养失衡,反而加重痛风。有的人对饮食毫无顾忌,肉照吃,酒照喝,结果痛风进展特别快。笔者认为根据不同的情况应给予不同的饮食控制。例如痛风发作时,应严格控制饮食。如果经过较长时期的降尿酸治疗,血尿酸一直能保持在较理想的水平,饮食控制不需太严格,当然如果有营养医师或专科医师的指导则更好。
5、痛风病人饮水应注意哪些事项?
痛风病人要求多饮水,以便增加尿量,促进尿酸排泄。适当饮水还可降低血液粘度,对预防痛风合并症(如心脑血管病)有一定好处。但要讲究科学饮水,合理饮水。以下几点可供参考:
(1)饮水习惯:要养成饮水习惯,坚持每日饮一定量的水,不可平时不饮,临时暴饮。
(2)饮水时间:不要在饭前半小时内和饱食后立即饮大量的水,这样会冲淡消化液和胃酸,影响食欲和妨碍消化功能。饮水最佳的时间是两餐之间及晚上和清晨。晚上指晚餐后45分钟至睡前这一段时间,清晨指起床后至早餐前30分钟。
(3)饮水与口渴:一般人的习惯是有口渴时才饮水,痛风病人应采取主动饮水的积极的态度,不能等有口渴感时才饮水,因为口渴明显时体内已处于缺水状态,这时才饮水对促进尿酸排泄效果较差。
(4)饮茶:我国有许多人平时喜欢饮茶,痛风病人可以用饮茶代替饮白开水,但茶含有鞣酸,易和食物中的铁相结合,形成不溶性沉淀物,影响铁的吸收。别外,茶中的鞣酸尚可与某些蛋白质相结合,形成难以吸收的鞣酸蛋白。所以如果餐后立即饮茶,会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和易造成缺铁性贫血等。较好的方法是餐后1小时开始饮茶,且以淡茶为宜。
6、体育活动对痛风病人有益吗?如何选择锻炼方式?
痛风患者完全可以适当运动。痛风病人大多数有肥胖、超重、高血压、高脂血症和动脉硬化,许多病人年龄己在50岁以上,心血管功能不是十分健全,故应该参加适当的体育活动,以增强体质,改善心血管功能。体育运动还有利于维持理想的体重,防止肥胖。所以应将它作为痛风有益的辅助治疗措施。
体育运动分无氧运动与有氧运动。无氧运动主要是剧烈的运动,不能长时间持续进行,不能像想象的那样消耗大量热能,消耗的主要是糖份,几乎不动用脂肪。有氧运动是通过运动中的呼吸,有效地吸入和利用氧气并产生热量的运动。有氧运动的特点是持续时间长,能增强耐力,消耗多余的脂肪,而不积累疲劳。
目前还没有专门降低血清尿酸值和预防痛风发作的运动,只能推荐几种最能达到减肥和增强全身耐力的运动。痛风适宜有氧运动,而不适宜做无氧运动。具体的方法如:散步、快步行走、慢跑、健身操、健身舞、自行车运动、游泳等。
7、正在用降尿酸药物治疗,为什么还会有关节炎发作?
这是一个转移性关节炎的问题,降尿酸药物治疗初期血尿酸水平的急剧下降,可使关节组织释放出不溶性针状尿酸钠盐,使关节腔内的尿酸浓度显著升高,从而激发炎症反应。
一般来说,关节内外尿酸浓度的平衡需要1~3个月,待这种平衡基本建立后,继续用降尿酸药,关节炎极少再发生。很多病人因为用降尿酸药物治疗初期有急性关节炎发作而误以为降尿酸药无效,甚至怀疑或否定痛风病的诊断而终止治疗,以致延误病情。
8、当血尿酸降至正常后,是否就可以停用降尿酸药物?
痛风第一发作以后,如果不治疗会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以后经常发作,病情越来越重。二是以后虽有发作,但不是很频繁。三是以后很少再发作。前二种情况较多见,占极大多数。另外,关节炎发作与内脏损害并不一致,有时关节炎较轻,但内脏损害可能会很重。所以只要有高尿酸血症的存在,就需要坚持降尿酸治疗。而对原发性痛风而言,由于病因未明,引起血尿酸升高的病因难以去除,可以说是终生存在,只要停用降尿酸药物,大多数病人血尿酸又会升高,这对彻底控制病情很不利。合理的措施是血尿酸降至正常后,继续服用维持量的降尿酸药物。还需定期检查血尿酸以及注意有无肾脏损害和尿路结石,因为痛风肾损害往往是不知不觉的,很容易被忽视,发展为肾功能衰竭就为时已晚了。
9、秋水秋碱能预防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吗?
对这个问题有二种不同的看法,一种意见认为在平时服用小剂量的秋水仙碱(0.5mg~1mg/日),可以预防痛风性关节炎发作,另外一种意见认为它不能有效地防止痛风急性关节炎发作。笔者认为,在降尿酸药物治疗早期,秋水仙碱可以预防转移性关节炎发作,使用时间最多1~2个月。除此之外,用秋水仙碱预防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弊多利少。而且秋水仙碱必须在专科医师的指导下使用。
10、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时,需要作局部处理吗?
痛风的发作是白细胞?资赡蛩嵫挝⒔峋??辗⒌募毙匝字ⅲ?胫送庵魏途植坷浞蟆⑷确蟮榷钥刂仆捶缧怨亟谘装镏?淮螅??镁哂邢?字雇醋饔玫囊└嗤夥笥兄?谘字⒌目刂疲?庥绕涫视糜诓灰擞媚诜?┗蚨阅诜?┯薪?芍⒄摺?
民间医生采用针刺破痛风石挤出尿酸盐结晶的方法不可取。因为痛风石的治疗在没有形成包裹前,用降尿酸药物治疗可望使痛风石消退,但这需较长时间。如果已形成包裹,则需手术才能清除。由于尿酸结晶沉积是弥漫性的,针刺皮肤,挤出尿酸结晶的方法是不能彻底清除痛风石的。
11、痛风石破溃后应如何处理?
痛风石破溃后,如果不进行适当的处理,则很难愈合,而且易发生细菌感染。治疗措施包括:(1)保持局部创面的清洁,每日用生理盐水和消毒液清洗创面,尽可能将结节内的尿酸盐清除干净,可加快伤口的愈合。(2)因较大的痛风石破溃,范围广、破溃时间长者,很难自行愈合,需给予手术切除治疗。(3)如已并发感染,有发热、白细胞升高时,应入院治疗,以免延误病情,造成不良后果。对局部有脓性液体者需取之作细菌培养加药敏试验,以指导选择使用何种抗生素。
12、痛风性肾结石可以用激光碎石治疗吗?
激光碎石治疗具有损伤小、无痛苦和简便经济的优点,只要病例选择适当,效果是很好的。激光碎石治疗的适应证主要包括:(1)结石直径在20mm以内,太大的结石不易被激碎。(2)结石数量以单个为最适宜,数量太多,接受激光量较多,容易造成肾脏损害。(3)肾功能应正常。
13、痛风病人如何检测与调节自已尿液的酸碱度?
了解尿液酸碱性,简单的方法是用pH试纸,可选用pH精密试纸5.0~7.0,上海试剂三厂生产。标准色带pH值分别为:5.4以下、5.4、5.8、6.2、6.4、6.7、7.0、7.0以上。用法:将少量尿液放入试管或其他器皿内,然后取试纸一条,浸入欲测之溶液中,半秒钟后取出与标准色版比较之,即得pH值。一般控制在6.2~6.8之间为宜。如果尿液偏酸性,可口服碱化尿液的药物。常用的有小苏打片和10%的枸椽酸钾溶液。从小剂量开始,根据尿液的酸碱度来调整用量。
14、促尿酸排泄药物能否使肾内结石排出和溶解消失?
促尿酸排泄药物主要作用是促进肾脏排泄尿酸,使尿中尿酸含量增加。所以对已存在痛风性肾病和痛风肾结石的病人是不利的,服用促尿酸排泄药物常需碱化尿液和多饮水,以增加尿中尿酸的溶解度。如果有尿路梗阻和肾孟积水,或饮水量不足造成尿量减少,尿液呈酸性,则促尿酸排泄药物反而有助于肾结石的形成和使痛风性肾病加重。所以使用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需有一个先决条件,就是病人肾功能必须正常。如果有以下三种肾功能异常的情况,不宜使用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1)病人有氮质血症;(2)肌酐清除率低于30ml/min;(3)肾小球滤过率低于20ml/min。在这种情况下,只能以别嘌呤醇作为主要治疗手段。
15、痛风病人如何预防肾脏损害的发生?
痛风病人最易损害的内脏器官就是肾脏,严重者可发生尿毒症,甚至导致死亡。所以积极地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肾脏至关重要。具体方法主要有:(1)控制高尿酸血症。(2)积极防治泌尿系统感染。(3)有高血压者,应将血压控制在正常水平。(4)避免有损肾脏的药物及造影剂。
16、判断痛风治疗是否有效的指标有哪些?
经过积极的综合治疗,如能达到以下指标,说明治疗效果良好。(1)痛风性关节炎不再发作,关节功能及形态均保持正常。(2)无痛风石和泌尿系统结石。(3)常见合并症(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糖尿病、动脉硬化和冠心病)能得到有效控制。(2)血尿酸长期稳定在正常范围(最好达在360umol/L以下),尿常规和肾功能正常,关节X线检查正常。
17、如何预防痛风发作?
得了痛风病以后,应采取措施,积极预防痛风的再次发作。具体方法有:(1)首先要节制饮食,避免大量进食高嘌呤食物,严格戒酒,多喝碱性饮料。(2)要多饮水以助尿酸排出。(3)防止肥胖。(4)保持精神愉快,避免过度劳累、精神紧张、寒冷潮湿、关节损伤等诱发因素。(5)不宜使用抑制尿酸排出的药物,如双氢克尿塞、速尿等。(6)接受药物治疗以降低血尿酸,并积极防治合并症。(7)接受定期随访和定期复查血尿酸。(8)继发性痛风的预防主要是积极治疗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慢性肾病等原发病。
18、青霉素等抗生素治疗痛风有效吗?
青霉素或其他抗生素对痛风没有治疗作用,但为什么许多患者多有有效的经验呢?这是早期痛风发作常有自限性的缘故。早期痛风发作即使不治疗也会在数日内缓解,这就易误为是抗生素有效,其实这仅仅是一种巧合而已。随着痛风发作时间的延长,青霉素也就不再“有效了”。但如果有痛风石破溃并发感染,可酌情使用抗生素治疗,这与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是不一样的。痛风病人选择抗生素时,应尽量选用对肾脏没有副作用的制剂。
19、中医能治愈痛风吗?
中医对痛风作为一个疾病的认识只是近代的事,虽然经笔者统计近十年有数百个学者报告了治疗痛风的中药配方,但这种配方无一例外是缺乏前瞩性研究和有效成分的提纯,这种经验性的用药要得到现代医学界和患者的广泛认可无疑是困难的。笔者也希望中医在痛风的治疗方面有所突破以至于能打入国际市场,可惜至今为止没有一个具有知识产权的提纯的中药能用于痛风的治疗。我们注意到有学者在中医药治疗痛风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例如药理学研究和动物实验等,但进一步大样本的临床研究不得而知。值得鼓舞的是,近年贵州高原彝药痛风灵,己批准正式生产,可供临床选用,标志着中医中药在治疗痛风方面所具备的潜在开发价值。我们也有痛风的中药煎剂系列可供临床应用,并正在做一些基础研究工作。目前不管中医还是西医,没有国际公认的治愈痛风的标准,所以治愈痛风也就无从谈起。其实追求所谓的“治愈”毫无价值,痛风三年不发作算治愈还是永远不发作算治愈?从发病机制上看应孩是嘌呤代谢紊乱完全纠正或从遗传学角度考虑多基因遗传缺陷纠正才算治愈,这是个世界性的难题,医学界还没有人能说完全“攻克痛风”,而广告的宣传和报纸的报道以及个别医师的承诺当不属于真正的可算数的治愈标准。
另外小报宣传中医“祖传秘方”在我国是比较常见,笔者也曾遇到多例。这些“祖传秘方”大多是发明者个人“钻研古籍,试用百草”的“成果”,其药效的可信度很成问题,难以经受科学的考验。为弥补这一不足,宣传只好“注水”,结果越传越“神”。更有甚者将激素类西药研成粉加入中药便成为“偏方”和“秘方”,并申称纯中药不含激素来欺骗患者,结果长期服药造成依赖,一停药症状又加重,并出现体重增加和脸发胖等情况。所以这类“祖传秘方”不可信,不能再吃下去。
20、痛风病人的预后如何?
痛风病人一般预后比较乐观。只要没有明显的肾脏病变功能损害,没有严重的合并症,没有明显的关节破坏与畸形,痛风病人完全可以过正常人一样的生活,其预后是良好的。即使有多个皮下痛风石,只要不发展,对预后也无多大不良影响。但如有以下情况者,预后不佳:
(1)降尿酸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或因不良反应不能使用降尿酸药物,高尿酸血症得不到有效控制者。
(2)痛风性关节炎频繁发作,一年内发作5~6次以上者。
(3)痛风石不断增多、增大和有破溃者。
(4)有严重的痛风性肾病、肾功能减退和双侧广泛的痛风性肾结石者。
(5)同时有多种合并症者,如心脑血管病(脑动脉硬化、中风和冠心病等)及其他代谢紊乱性疾病(如肥胖、高脂血症和糖尿病等)
痛风患者一般没有生命危险,但如有下列情况者,可能会导致死亡:
(1)痛风性肾病发展为尿毒症者。
(2)痛风石破溃并发败血症或脓毒血症等严重感染者。
(3)痛风性肾结石、膀胱结石和肾孟积水等引起顽固性泌尿系统感染者,尤其是肾孟肾炎。
(4)有严重的合并症者。
其他答案(共3个回答)
医院风湿科副主任医师 王玉明
《家庭医药》2003年1月号
痛风虽然与遗传有着密切关系,但后天的一些因素对痛风的发生有着重要作用,一旦注重预防,我们就会让痛风无隙可入。
首先,饮食与痛风的发生关系很密切。很多人把大吃大喝作为一种享受,乐此不疲。殊不知美味佳肴多为高嘌呤食物,过多摄入高嘌呤食物是诱发高尿酸血症的重要原因,是痛风的罪魁。因此,人们要管住自己的嘴,调整饮食结构,合理选择饮食。
按嘌呤含量的高低,人们把饮食一般分为高嘌呤、中嘌呤和低嘌呤三类。
高嘌呤食物,即100克食物中含有150~500毫克嘌呤。这些食物主要有:动物内脏、海鲜、沙丁鱼、凤尾鱼、带鱼、蚶、蛤、鸡汤、肉汤等。痛风患者尽量禁食这些食物。
中嘌呤食物,即100克食物中含有50~150毫克嘌呤。这些食物主要有:家禽家畜肉、鱼...
防“风”于未然
北京相关信息医院风湿科副主任医师 王玉明
《家庭医药》2003年1月号
痛风虽然与遗传有着密切关系,但后天的一些因素对痛风的发生有着重要作用,一旦注重预防,我们就会让痛风无隙可入。
首先,饮食与痛风的发生关系很密切。很多人把大吃大喝作为一种享受,乐此不疲。殊不知美味佳肴多为高嘌呤食物,过多摄入高嘌呤食物是诱发高尿酸血症的重要原因,是痛风的罪魁。因此,人们要管住自己的嘴,调整饮食结构,合理选择饮食。
按嘌呤含量的高低,人们把饮食一般分为高嘌呤、中嘌呤和低嘌呤三类。
高嘌呤食物,即100克食物中含有150~500毫克嘌呤。这些食物主要有:动物内脏、海鲜、沙丁鱼、凤尾鱼、带鱼、蚶、蛤、鸡汤、肉汤等。痛风患者尽量禁食这些食物。
中嘌呤食物,即100克食物中含有50~150毫克嘌呤。这些食物主要有:家禽家畜肉、鱼、虾、蟹、鳝鱼、白鱼、扁鱼、鲢鱼,各种豆类及花生、芝麻等。痛风患者应尽量少吃这类食物。此外,一些蔬菜也含有较高的嘌呤,如韭菜、菜花、黄豆芽、豌豆苗、扁豆、菜花、紫菜、菌类等,最好不吃或少吃。
低嘌呤食物,即100克食物含有的嘌呤量小于50毫克。这些食物主要有:鸡蛋、鸭蛋、牛奶、奶酪等。这些食物可吃。水果,蔬菜中的萝卜、胡萝卜、番茄、白菜、土豆等,含嘌呤特别少,为痛风患者的推荐食品。有研究显示,进食无嘌呤饮食7天后血中尿酸浓度可降低度1.2毫克/升左右。
痛风病人的主食应以细粮为主,如精面粉做的面食,精大米等,不宜吃粗粮,因为细粮制品中嘌呤含量较粗粮少。避免饮酒,酒中的乙醇使体内乳酸增加,而乳酸可影响肾脏排泄尿酸易引起泌尿系统结石;乙醇还可使体内嘌呤合成增加,特别是啤酒,在发酵过程中可产生大量嘌呤,对痛风病人非常不利。
其次,保证足量的水分摄入,每天喝2000毫升左右的白开水,不包括牛奶、汤、稀饭等流食。因为人体70%左右的尿酸要从肾排除,每日尿量要达到1800毫升左右。夏季多汗饮水量还要增加。
再次,注意生活规律,按时作息,定时进餐,七分饱为宜。保持理想体重。避免劳累及精神刺激。适当锻炼,但不可剧烈运动,如踢足球、快跑、滑冰、游泳、登山等,它会使体内乳酸产生过多,抑制肾脏排泄尿酸的功能,使血尿酸增高,引起痛风性关节炎发作。
另外,要定期体检,争取早期发现高尿酸血症,及时采取措施防止痛风发生。
● 作者简介:
王玉明,1983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学院中医系,一直从事风湿病的临床及科研工作,曾经师从于全国著名风湿病专家王为兰教授,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各种风湿病及疑难痛症取得良好疗效,曾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在专业杂志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
控制痛风不再“吹”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医师 刘钢
《家庭医药》2003年1月号
痛风的常见表现形式为急性关节炎。在痛风急性发作时,常用药为秋水仙碱,每次均为0.5毫克,第1天口服3次,第2天和第3天均服2次,第4天及以后每天服1次,用至关节症状消失。
患者在刚开始接受痛风的治疗阶段,常会有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这时可将每日口服1次秋水仙碱的时期适当延长,以预防急性痛风关节炎反复出现。在症状刚出现时服用秋水仙碱,效果能达到最好。若出现明显炎症才用药,所需药物的剂量在允许服用的剂量范围内需增大,所用疗程也需延长。
此外,在急性关节炎发作时还可选用非甾体抗炎药,如扶他林、莫比可、瑞力芬、奈普生等,任选其中一种口服。若采用秋水仙碱联合非甾体抗炎药物止痛,抗炎效果比单用一种非甾体抗炎药物的疗效好。
在急性关节炎症状消退后,应该使用降低血尿酸浓度的药物。降低血尿酸的药物按作用机理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干扰尿酸的生成,另一类为促进肾脏对尿酸的排泄。若患者肾功能正常,则可以选用促进肾脏排泄尿酸的药物,如苯溴马隆等;或降低尿酸生成的药物,如别嘌呤醇;也可两者合用。若肾功能不正常,则只能选用别嘌呤醇,以防止尿酸在肾脏排泄量增加,加重肾脏负担而造成肾功能损害。由于别嘌呤醇亦通过肾脏排泄,此时要根据肾脏功能减退情况对它进行调整。此外,还可加用碱性药物小苏打,增加尿液酸碱度(ph值),提高尿酸溶解度,防止其结晶沉积、损害肾脏。
当痛风未得到及时治疗时,尿酸结晶将大量沉积,患者耳廓及关节周围会出现痛风石,急性间歇发作的关节炎也会演变成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这种关节炎的病程常迁延很久,间歇发作的特点已不明显。此时治疗的措施与急性关节炎有所不同,主要是运用降低血尿酸的药,并辅以非甾体抗炎药和小剂量秋水仙碱进行治疗。
有少部分患者就诊时,肾脏功能已明显受损,此时应使用别嘌呤醇以降低血尿酸。但需对别嘌呤醇减量。此外,还应使用改善肾脏功能的药,防止肾脏功能进一步减退。如果患者肾脏功能已经进入尿毒症期,则需要进行相应治疗。
● 作者简介:
刘钢,1954年生,1979年至1982年就学于华西医大硕士研究生班,获医学硕士学位。毕业后长期从事内科临床工作,并于1997年开始系统从事风湿病防治工作,曾师从我国风湿病学奠基人张乃峥教授及董怡、唐福林、张奉春、曾小峰等著名风湿病学家。作为第一作者在《中华风湿病学杂志》、《中华血液学杂志》、《免疫学杂志》、《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1999年,作为第一负责人承担四川省科委科技研究项目1项;作为副主编编写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风湿病诊治手册》。
现代富贵病——痛风
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风湿科主任、教授 刘维
《家庭医药》2003年1月号
我们病房曾收治过一位姓张的患者,42岁,中等个子,是一个豪爽、热情、善交朋友的汉子,平时就喜欢与朋友一起喝酒聊天。也许正是这个缘故,他的身材明显发胖。一日,他与朋友开怀畅饮后,带着浓浓的醉意,回家倒床便睡。半夜睡得正酣时,突然被右脚大趾剧烈疼痛痛醒,只见大趾局部红肿,不可触摸。在家人的劝说下,来我院就诊。待到我院就诊时,他已不能行走,且右足不敢穿鞋。经化验检查,诊为痛风急性发作。
痛风是什么病
在我们身体里有一种名为嘌呤的物质,它分解代谢后形成一种产物——尿酸。正常情况下,尿酸能通过肾及大肠排出体外。
如果人体摄入含嘌呤物质过多,或者嘌呤代谢发生紊乱,或者尿酸排泄减少,血清及体液中的尿酸都会异常升高,出现高尿酸血症。尿酸若不及时排出,进一步积聚会形成结晶。这些结晶沉积于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皮下组织、肾脏组织等,从而引起痛风性关节炎、痛风石、痛风性肾病等。可见,痛风是一组代谢障碍性疾病,高尿酸血症是它的前奏曲,是诊断痛风的主要依据。
痛风可分为两大类:原发性痛风和继发性痛风。原发性痛风患者中,约10%~25%的患者有痛风阳性家族史;约1%~2%的患者有先天性酶缺陷,使嘌呤合成与分解代谢发生障碍;其他病因则至今不明。继发性痛风就是由某些疾病,如肾脏病、白血病、肿瘤等,或者由某些药物,如利尿剂、化疗药等,或者由肥胖症饥饿疗法等引起高尿酸血症所致。
痛风好发于30~50岁。早期的临床表现,往往是反复发作的急性关节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典型表现十分剧烈,多数起病急骤,且多在午夜突然因足痛惊醒。关节呈红肿热痛,痛不可触;疼痛在48~72小时内达到高峰。发作时呈“刀割样”、“咬噬样”或“烧灼样”剧烈,多数病人难以忍受,有的患者无奈之下只有“抱足痛哭”。70%以上的患者首发关节为足跖趾关节,其次累及踝、膝、 指、腕、肘关节等。每次急性发作时间约1周,其后自然缓解。
痛风的“升级版”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首发者,多数可以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缓解后感觉不到任何症状,但千万别以为万事大吉了。一旦不对其进行及时、系统地治疗和控制,任其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它将会象电脑一样不断升级换代——进入痛风慢性期。
慢性病程中,可出现痛风石形成。痛风石发生的典型部位在耳廓,也常见于拇趾、指、腕、膝、肘的弯处。痛风石在关节沉积逐渐增多,痛风发作也就越频繁,受累关节也就增多,乃至引起骨质侵蚀、缺损及周围组织纤维化。结节由软变硬,由少增多,使关节发生僵直畸形。关节也因此容易磨损、破溃形成瘘管,瘘管处有白色糊状物排出,并可查出尿酸盐结晶。瘘管周围组织呈慢性炎症肉芽肿,不易愈合。
另外,在痛风病患者中,约有30%的人可出现肾脏损害。主要表现为痛风性肾病和尿路结石。
痛风性肾病,早期表现为轻度浮肿,腰痛,中度血压升高,间歇或持续蛋白尿,是尿酸盐在肾脏沉积从而影响肾功能所致。如果肾病变加重,晚期出现肌酐清除率下降,尿素氮升高,进而发展为尿毒症,最后死于肾功能衰竭。
尿路结石,因患者尿呈酸性,致使尿中尿酸浓度增加而出现尿路尿酸结石。较小的结石可随尿排出,无不适感。较大的结石可梗阻输尿管而引起肾绞痛、血尿,甚至急性肾功能衰竭。也可继发感染成为肾盂肾炎。巨大结石可造成肾盂肾盏变形、肾盂积水。
痛风不再陌生
在这里,肯定有读者要问:痛风既然这么严重,为什么以前很少听说有这种病?
其实痛风病古已有之,只是以前在我国发病率较低罢了。而在西方国家则较多,以致很多人都认为,痛风只是西方国家的一种常见病,而东方民族较少见。
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之我国不科学的饮食结构、饮食习惯,人们摄入含嘌呤食物增多,痛风的发病率逐年增高。据一大样本调查显示,我国约5%的人患有高尿酸血症,其中约10%~20%的人将已患或发生为痛风。痛风的发病已证实与进食高嘌呤饮食有关,与经济发展、饮食结构的改变密切相关。所以人们把痛风称为现代“富贵病”,不无道理。
● 作者简介:
刘维,女,满族,生于1962年,1985年天津中医学院中医系本科毕业后留校任教,1990年天津中医学院研究生毕业,获医学硕士学位。为津门已故名老中医王云鹤的关门弟子,随师诊治多种内科疑难杂症,颇得真传。对痛风、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的诊治有较高的造诣。
痛风(解惑篇)
《家庭医药》2003年1月号
问:痛风病人需做哪些检查?
刘维教授:痛风患者应定期检测血尿酸水平,并检测尿尿酸排出量。对于急性痛风性关节发作的患者,还应检测血白细胞计数、血沉。严重的病人应做关节腔穿刺取滑囊液检查,可发现针形尿酸盐的结晶。对于一时无法确诊的患者,可行秋水仙碱的实验性治疗,患者多在服药后出现好转。
慢性痛风病患者还应行受累关节的X线检查,了解骨与关节的破坏程度;行肾脏的影像学检查,了解是否存在肾、输尿管结石。病程长者还应行肾功能的检测。此外,痛风石的活检可以证实尿酸盐结晶的存在。
问:长期服用秋水仙碱有何毒性作用?
刘钢主任医师:秋水仙碱是一种细胞毒药物,对细胞浆内的微管功能有抑制作用,在痛风急性发作时,通过它抑制中性粒细胞的趋化性,减轻局部炎症反应。因此它是一个对急性痛风发作非常有效的药物。但是它的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相当接近,故患者按医嘱服药后,常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表现,这是秋水仙碱对胃肠道上皮细胞的毒性作用所致。此外,它对骨髓的造血功能有抑制作用,可导致血白细胞减少;还可引起脱发;对肝脏、肾脏、神经系统功能及精子的生成也有一定的毒性作用。所以不要大剂量长疗程使用秋水仙碱。对肾功能不全患者使用秋水仙碱宜用较小剂量,因为此时肾脏对它的排泄非常缓慢,容易导致蓄积中毒。
  
问:中医治疗痛风有何好办法?
刘维教授:中医最根本的治疗是辨证论治,突出治疗个体化特征。我们认为痛风发作多与体内湿、浊、淤邪相关。一般而言,急性期我们多采用清热解毒,活血通络,利湿泻浊的方法。稳定期则在祛淤通络的基础上,加用清热利湿化浊的药物。我们常用的有治疗急性发作的痛风止痛汤剂,控制高尿酸血症的痛风汤剂,以及化淤通脉汤剂等,临床疗效还是比较满意的。
问:痛风患者不宜服哪些药?
王玉明副主任医师:患了痛风的病人在积极服药治疗的同时,还必须注意有些药最好不用或慎用。这些药物有青霉素、四环素、利尿药、含有利尿药的复方降压药、维生素B1、B2、阿司匹林、烟酸、华法令、利福平、雷米封等药。因为有些药物影响尿酸的排泄,服后使体内尿酸浓度升高,可诱发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或加重痛风性关节炎的症状。另外维生素C和维生素D也应慎用,因其可促进泌尿系结石形成,加速痛风病人肾脏的损伤。
问:儿童容易患痛风吗?
王玉明副主任医师:儿童不容易患原发痛风。这是因为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尿酸水平开始上升,约3天后达到稳定水平,一直持续至青春期。青春期后血中尿酸值增加较快,然后维持高峰状态。中年以后血尿酸值逐渐增高,此后易患痛风。所以儿童患痛风很少见。但是有一些疾病,如肾功能异常、白血病化疗后、先天性代谢紊乱疾病等,可引起继发性痛风。对于患了这些疾病的儿童应预防痛风的发生。
问:痛风与类风湿关节炎有何不同?
刘钢主任医师:痛风与类风湿关节炎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疾病:
痛风是一组代谢障碍性疾病,类风湿关节炎属于弥漫性结缔组织病范畴。前者好发于男性,后者好发于女性。前者常呈急性发作,好发部位常为第一脚趾的跖趾关节,发作时局部红、肿、热、痛,疼痛难以忍受;后者呈慢性发作,好发于手的腕、掌指及近端指间关节,疼痛一般能承受。前者发作呈间歇性,缓解期可无关节症状,但长期反复发作,最终可出现关节破坏、畸形,肾脏受损者可进展到尿毒症;后者晚期可引起关节畸形、脱位。
当痛风病变位于手指关节时,它与类风湿关节炎的手指关节病变相似,都可有指间关节肿大。但检查中仍可发现痛风患者肿大的手指关节呈结节分叶状,有时在皮肤表面可见白色的痛风石沉积,部分患者局部皮肤溃破后,可流出“石灰石”样的尿酸结晶。而类风湿关节炎检查时,早期可见近端指间关节呈梭形肿大,病变具有左右对称性,受累的关节数目比痛风多,有时关节周围可见类风湿结节,X摄片检查可见关节周围骨质疏松,软组织肿胀;晚期可见关节间隙狭窄,关节面虫蚀样破坏;血清中常可查见高浓度的类风湿因子。
由于这两种疾病发病机理完全不同,治疗方法也各不相同。
痛风的治疗
1、治疗痛风的原则和目的
治疗痛风的原则是:合理的饮食控制;充足的水分摄入;规律生活制度;适当的体育活动;有效
的药物治疗;定期的健康检...
痛风发作时非常疼痛,严重时甚至连走路都有困难,但在疾病早期即使不治疗也会在数天内自然痊愈,来去如风,因此有人称之为痛风。
痛风发病的源头为高尿酸血症。
1.控制嘌呤药物
  由于是代谢障碍毛病,如果控制饮食也未见成效,必须要长期用药物控制. 常用药物分两类:-
  ——减少尿酸合成
  别嘌醇片(Al...
痛风对患者的危害是极大的,早期关节会出现剧烈的红肿热痛等关节炎症状,如果不及时治疗,还会引发如肾机能障碍、缺血性心脏病、糖尿病等严重的并发症。痛风非不治之症,关...
痛风(gout)是一种由于嘌呤生物合成代谢增加,尿酸产生过多或因尿酸排泄不良而致血中尿酸升高,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滑膜、滑囊,软骨及其他组织中引起的反复发作性炎性疾病...
痛风(gout)是一种由于嘌呤生物合成代谢增加,尿酸产生过多或因尿酸排泄不良而致血中尿酸升高,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滑膜、滑囊,软骨及其他组织中引起的反复发作性炎性疾病...
痛风(gout)是一种由于嘌呤生物合成代谢增加,尿酸产生过多或因尿酸排泄不良而致血中尿酸升高,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滑膜、滑囊,软骨及其他组织中引起的反复发作性炎性疾病...
痛风(gout)是一种由于嘌呤生物合成代谢增加,尿酸产生过多或因尿酸排泄不良而致血中尿酸升高,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滑膜、滑囊,软骨及其他组织中引起的反复发作性炎性疾病...
大家还关注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缘故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