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长期服用的长期避孕药怎么使用

数据显示中国每年平均有800余万例人工流产,重复流产率更是高达50%。对于女性来说口服避孕药是非常有效的避孕方式,而中国仅有49.5%的受访者认为有效。但在欧洲多数国家,有40%-60%的育龄女性使用口服避孕药,口服避孕药的普及使用,使北欧成为“全球意外怀孕率最低”的地区,因而口服避孕药也成为目前全球最为推崇的避孕措施之一。
以男用避孕套、女用短效口服避孕药为佳。由于新婚妇女阴道较紧,不宜上环和阴道膈膜。想在半年后怀孕的,不宜用长效避孕药(针),因为用后要停药后半年方可怀孕,否则对胎儿不利。
以男用避孕套、女服探亲避孕药片为佳,不宜采用安全期避孕法,因为两地分居的夫妇相逢,情绪激动,往往会“即兴排卵”或“提前排卵”,安全期推算不准,很容易导致避孕失败。
以女性宫内节育器为佳,如需要再生,取出宫内节育器即可。子女幼小,男女双方不宜行结扎术,以防子女意外,虽然男女都能够再通,但毕竟有一定的难度。若不再想生育,则以结扎术最佳。
以避孕套、避孕膜、避孕栓为佳,不宜用口服或注射避孕药。因为更年期妇女,卵巢功能已逐渐衰退,这时往往表现为月经紊乱,而那些口服或注射避孕药物,会加重经期的紊乱。
英国一名30岁男子雷德和妻子露拉一直想要
有个宝宝,四处寻求名医半年,老婆肚皮仍
没有好消息,最后到医院详细检查才发现因
长期在大腿上用电脑,精子被煮熟造成不育
消息一出,就有人调侃这是最佳避孕方式,
网络玩笑一笑而过,千万不能当真。
这类是指在无防护性生活或避孕失败后的一段时间内,为了防止妊娠而采用的药物避孕方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事后”避孕药。这类药物的原理与短效避孕药类似,但含有大剂量激素,作用更快更强,同时由于剂量大副作用更多,不适合长期使用。
女性在遭受意外伤害或因其他原因进行了无防护性生活,或避孕失败如安全套破损、滑脱以及错误计算安全期等,可考虑服用紧急避孕药物,房事后72小时内有效,如果在服药期间又有性生活那时间要重新推算。越早服用效果越好,超过72小时失败率较高。
虽然在日常生活中紧急事后避孕药应用非常广泛,但是以下8类女性是不适宜服用的:重大疾病患者、血液病及内分泌疾病患者、妇科肿瘤患者、精神病患者、月经稀少者、年龄在45岁以上者、年龄在35岁以上但是吸烟的妇女、哺乳期妇女。
紧急事后避孕药会有恶心、呕吐、不规则子宫出血、月经改变等副作用,但不同药物副作用发生率不尽相同,有时还会并发乳房胀痛、头痛、头晕、乏力等,这些症状一般较轻微,持续时间不超过24小时,并可以通过止痛之类的对症处理缓解。
在月经周期内不同时期服用紧急避孕药,可产生三种不同的作用:抑制排卵;干扰受精过程;或阻止受精卵在子宫内着床。当受精卵在子宫内着床,怀孕便正式开始,这时再吃紧急避孕药也不能产生避孕作用。因此,紧急避孕药一定要在72小时内服用,服药时间越早,效果越好。
事后紧急避孕药的原理是利用了孕激素的负反馈作用,一片事后紧急避孕药的孕激素含量相当于6片常规避孕药的剂量,会把人体内的孕激素含量先一下子提高到相当于正常水平的六倍以上,然后又猛然下落到远低于正常水平。当孕激素下降到远低于正常水平时,子宫内膜得不到孕激素的支持就脱落出血,从而使胚胎不能着床,相当于小流产。
紧急避孕药只是一种临时性补救办法,绝对不能作为常规避孕方法反复使用。一个月内最好不服用第二次,否则不仅损害健康,而且可能会使药失效。一年内最好控制在三次以内,过量服用对女性危害性大,可导致月经紊乱(实际上已经间接地影响了以后的正常怀孕)等副作用,还潜在有致癌危险。
探亲避孕药是一种速效避孕药,它不受月经周期的限制,在探亲前一天或当天开始服用,即可起到速效的避孕效果,目前,常用的探亲避孕药有18甲探亲药和53号探亲药两种。不同种类的探亲避孕药对输卵管蠕动的影响可能不同,但无论是加快卵子运行或是减慢卵子运行都会影响受精卵与子宫内膜同步,而不易着床。在月经周期较早服药时,探亲避孕药还可能有抗排卵的作用。
探亲避孕药虽然使用方便,但每片药所含的剂量比避孕1号及2号都多,因此副反应较多,所以只能短期使用。如果同居时间在1个月以上,最好改用短效避孕药。
一般来讲,探亲避孕药的副作用较少,发生率也低,常见的副作用有以下4方面:(1)类早孕反应:多无需处理;(2)突破性出血:可用炔雌醇治疗,每天晚上服0.015毫克,每天1-2次,连服3天。如发生在月经周期后半期,可口服短效避孕药1号或2号,每晚1次,每次1-2片,连服4-5天。
(3)少数女性服药后可能使月经周期延长或闭经。有月经周期延长者,可服甲地孕酮25毫克及炔雌醇0.015毫克,有催经作用。如用药后出现闭经,可口服短效避孕药2号,每次2片,每天2次,连服3天,停药后月经即会来潮。也可用氯酚胺治疗。(4)哺乳期妇女服药后可使乳汁分泌有所减少。
短效口服避孕药的作用机理是:抑制排卵;并使宫颈粘稠度增加不利于精子穿透;抑制子宫内膜的生长,糖原分泌减少,抑制孕卵着床,同时,还能够减少月经的出血量,使很多女生的贫血得到缓解。
一般生活规律,夫妇长期同居,而且身体健康,没有高血压、心脏病、急慢性肝炎、肾炎、需用胰岛素的糖尿病、恶性肿瘤及血栓性疾病的妇女,都可以服用短效避孕药。使用此药的优点在于容易控制,如果想怀孕,停药后很快即可妊娠。
40岁以上或有以下之一:肝炎;肾炎;月经不规则;高血压;心功能不全;糖尿病;生过巨大婴儿(4000克以上);乳房肿块;子宫肌瘤;精神病患者;血栓栓塞性疾病(如脑血栓、心肌梗塞、脉管炎等);甲亢;哺乳期;慢性头痛;手术前、后1个月。
1.恶心:一般持续不超过24小时;2.呕吐:与食物同服或睡前服药可以减少其发生率;3.不规则子宫出血:有些女性会有阴道点滴出血,一般无需处理;4.月经提前或延迟;5.乳房胀痛、头痛、头晕、乏力等,症状一般较轻微,持续时间不超过24小时。
不管到时月经是否干净,必须在来月经的第5天开始服,否则就不能抑制排卵,影响避孕效果。养成定时服药习惯,不漏服不中断,必须连服22天,当天晚漏服时第二天早晨必须补服。并注意观察药效,如果服完22片短效避孕药。如连续两个月不来月经,应停止服药,查找原因,并采取其他避孕措施,以防怀孕。月经恢复后仍然可以继续服用短效避孕药。
大量临床经验表明,服用短效口服避孕药本身并不会导致血栓。但任何避孕药(无论口服还是注射还是皮下埋植)都含有孕激素,而一些种类的合成孕激素被认为有增加血栓发病率的风险。因此,在服用短效口服避孕药期间应尽量多饮水,多运动,以减少患血栓的风险。通过多饮水和增加运动量可将血栓的风险抵消。
短效口服避孕药通过抑制排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卵巢癌。但短效口服避孕药是否会增加乳腺癌的风险尚没有定论。多吃新鲜蔬菜和增加运动量可以降低乳腺癌的风险。绿茶有一定的防癌作用。故在服用短效口服避孕药期间应尽可能多摄入新鲜蔬菜,养成饮绿茶的习惯,以预防乳腺癌。
长效避孕药含人工合成孕激素和长效雌激素。药物进入人体储存在脂肪组织内,以后缓慢地释放出来,抑制排卵,起长效避孕作用。长效避孕药的孕激素剂量是短效避孕药的几十倍,雌激素剂量是短效避孕药的近百倍,因此副作用较大。不可突然停药,必须改服短效避孕药三个月后再停药,使体内激素水平缓慢下降,避免大出血。
适用于不能放置宫内节育器,又不愿采用其他避孕方法,且长期同居的夫妇。其优点是高效,长效,可逆,不须每日服药,易于使用和发放,且不影响性生活。缺点则是对部分女性可能引起经量增加,经期延长,严重者还有可能引起闭经。
1.新婚女性,2.哺乳期女性;3.流产后尚未恢复正常月经周期的女性;4.患有急、慢性肝炎或肾脏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及肥胖症的女性;5.患有生殖器官肿瘤、乳房肿瘤及其他部位的肿瘤患者;6.患有血栓栓塞性疾病及严重静脉曲张的妇女。
可表现为类早孕反应、月经周期期间阴道不规则出血、月经周期周期缩短、月经周期量过多或过少、乳房肿胀、心悸、潮红、腰酸、腹痛、头痛、白带增多等。服药后如导致月经周期量过多或过少及白带增多症状一般不需治疗,如出现其他症状后最好就医。
从化学成分来说,长效避孕药与短效避孕药类似,可分为雌激素、孕激素及雌孕合剂三种。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长效药物需要一次性放入体内,量比较大,停药后可能有一定的蓄积。所以在一般情况下,建议没有生育过的妇女最好不要服用长效避孕药。如果服药后想生孩子,应当停药3个月至半年。
口服避孕药是否会影响胎儿的发育或致畸形,至今尚无定论,但如果想怀孕呢,应当在停用此药3个月至半年,同时改换其它避孕方法后再受孕。使用长效避孕药时应定期体检,包括乳腺、肝功能、血压和宫颈刮片,发现异常者应停药。哺乳妇女至少生产6个月后才能开始应用,不哺乳妇女产后至少6个星期才可使用。
由于长效避孕药是长效的雌激素与孕激素配合制成的,服药后雌激素会被吸收并储存在脂肪组织中再缓慢释放出来发挥作用。长期服用后体内会存留一定量的雌激素,使子宫内膜增殖与不规则脱落导致阴道出血。故停药时最好在月经来潮的第5天换服短效避孕药,共2-3个周期,以防阴道不规则出血。
39健康网药品中心出品→ 什么样的避孕药能长期服用
什么样的避孕药能长期服用
健康咨询描述:
不想用避孕套了,听说妈富隆挺好的不知道还有没有其他的长期避孕药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长期服用避孕药有什么好处和坏处,有副作用吗?吃什么样的长期避孕药好呢?
其他类似问题
医生回复区
擅长: 糖尿病甲状腺心恼血管肛肠疾病心里疾病.
帮助网友:63328称赞:4149
请下载APP直接与我沟通已扫411次
&&&&&&病情分析:&&&&&&女士你好,你的心情我非常理解,正常情况下如果长期服用避孕药来避孕.这样时间长了都会有副作用的.&&&&&&指导意见:&&&&&&你最好还是用节育环来避孕.这样既安全可靠又简单方便而且还没有副作用的.长期服用也没有什么影响的.
您可能关注的问题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本品用于湿热瘀滞所致的带下病。...
参考价格:¥28
本品用于跌打损伤,跖骨、趾骨骨折,瘀血肿痛,吐血...
参考价格:¥17.5
下载APP,免费快速问医生女性长期服用避孕药有什么危害
当前位置: >>
女性长期服用避孕药有什么危害
更新时间: 17:15:54  来源:整理  阅读:loading次
核心提示:长期服用避孕药,体内的雌激素会越积越多,月经容易受影响,甚至会出现不规则阴道流血、乳房胀痛,以及助长原有的子宫肌瘤,诱发子宫内膜癌、宫颈癌等。
  尽管现在的避孕方式多种多样,然而面对这些时,依然让很多人觉得异常麻烦。所以,多数女性都会选择操作简单、疗效好的口服避孕药。但是,避孕药对于40岁以下的女性,是个不错的选择。但年过40岁的女性,选择避孕方式时则要留个心眼,可能造成内分泌失调。
  长期服用避孕药的危害
  避孕药主要成分是雌激素和黄体素,而中年女性,因为马上要进入更年期了,身体内的雌激素常常忽高忽低。如果此时服用避孕药,将人为地增加雌激素含量,容易造成雌激素水平紊乱。长此以往,体内的雌激素越积越多,月经容易受影响,甚至会出现不规则阴道流血、乳房胀痛,以及助长原有的子宫肌瘤,诱发子宫内膜癌、宫颈癌等。
  尤其是紧急避孕药,40岁以上的女性更是不要碰。因为,紧急避孕药的用药剂量明显高于常规避孕药,如每片毓婷含孕激素0.75毫克,而短效避孕药含孕激素0.125毫克。可见,服用一次紧急避孕药量相当于6次的短效避孕药量。如果短期内多次重复使用,显然会增加雌激素紊乱。
  通常情况下,服用短效避孕药6~7年,长效药避孕药3~4年就应该考虑更换避孕方式了。服用期间,最好在每次月经结束后做乳房自我检查,每一年接受子宫颈抹片检查。所以,在选择避孕方式上面,丈夫一定要多替妻子着想。而避孕套是较好的选择,除了避孕外,还能阻断夫妻间易交叉感染的病菌。你还可以选择带有果味的避孕套,如草莓味、苹果味、桔子味等,让性爱充满甜蜜的味道。另外,上节育环避孕也是中年女性不错的选择,目前节育环材质发生了改变,不仅质量好,创伤也比较小。
  哪些药物不能与避孕药同时服用?
  1、镇静类药物:镇静类药物(如安定、利眠宁、眠尔通、苯巴比妥、卡马西平等)都具有酶促作用。这类药物可促进肝粒体酶催化药物的代谢活性,加速口服避孕药在女性体内的代谢,从而降低避孕药的药效。
  2、抗风湿类药:此类药物也具有酶促作用,可以加速药物代谢,使避孕药效力降低而导致避孕失败。所以,与抗风湿类药同用时,应该加大避孕药的剂量,或者停用避孕药,采用其他避孕方法。
  3、降压类药:含有雌激素的口服避孕药,具有增强利血平、甲基多巴刺激泌乳素分泌的作用,可引起乳腺增生和泌乳症状。
  4、抗凝血药:此类药物可抑制体内凝血酶原和凝血因子的合成,而避孕药可使凝血作用增强,从而降低双香豆素类药物的效果,故不宜在使用抗凝血药期间口服避孕药。
  5、胰岛素:避孕药能促进糖尿病的恶化,提高患者对胰岛素的需要量,而且有可能增加糖尿病病人并发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生率。所以,糖尿病病人不宜采用口服避孕药避孕。
  6、皮质激素类药物:口服避孕药能增加皮质激素类药物(强地松、地塞米松等)的功效,延缓其代谢,使其作用和副作用均有所增强。因此,两者同时服用时,必须减少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使用剂量。
  7、抗生素类药物:避孕药是在肠道细菌的帮助,利用水解酶进行分解后才被人体吸收并发挥作用的,而抗生素会杀灭或抑制肠道内的细菌,令水解酶减少,从而影响避孕药的分解,使避孕药的药效降低或失效。因此,最好在服用抗生素治病期间采取别的方式来避孕,以防意外怀孕。此外,女性若将灰黄霉素与避孕药同服,可改变其体内肝微粒体酶的活性,使其体内甾体激素的浓度下降,从而大大地降低避孕药的药效。
  8、抗癫痫药:目前常用的抗癫痫药(如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卡马西平、扑痫酮等)均与避孕药有拮抗作用。患有癫痫病的女性若同时服用避孕药和抗癫痫药,其肝细胞内的药物代谢酶就会增加,从而加快避孕药在其体内的代谢速度,破坏避孕药的药效,进而导致避孕失败。此外,患有癫痫病的女性若同时服用抗癫痫药和避孕药,还会增加体内的球蛋白与孕激素结合的几率,使游离的孕激素的浓度降低,从而导致避孕失败。
  9、抗结核药:利福平是常用的抗结核药物。若将利福平与避孕药同服,可加快口服避孕药中炔诺酮和炔雌醇的代谢速度,降低血液中避孕药的浓度,从而易导致避孕药的药效降低或失效。此外,同时服用这两种药物还可导致女性子宫内膜部分脱落,出现点滴流血或流血淋沥不尽的症状。
与“女性长期服用避孕药有什么危害”相关的文章
很多女性虽然知道避孕药能够避孕,但是避孕药什么时候吃却不清楚,专家提醒避孕药只有在规定的时间内服用才能更好的起到避孕的功效。对于避孕药什么时候吃的问题,不同种类的避孕药其服用时间也是不同的。
很多女性选择使用避孕药来避孕,但使用避孕药也是有禁忌的,有些人是不适合用的。
避孕药分很多种类,口服避孕药需要在正确服用的前提下才能达到保护女性避免怀孕的目的,如果错过吃药的时间可就不好说了。下面一起了解下吃避孕药的一些常识吧。
避孕药分很多种类,口服避孕药需要在正确服用的前提下才能达到保护女性避免怀孕的目的,如果错过吃药的时间可就不好说了。下面一起了解下吃避孕药的一些常识吧。
避孕药是一种女性吃完后可以免于怀孕的激素药物。里面含有雌激素雌二醇和孕激素。在正确服用的前提下它可保护女性避免意外怀孕。避孕药的用量是有着它自己的准则和方法的,因此在服用前我们一定要了解避孕药的服用方法。当前位置:>>
避孕药能长期服用吗?盘点用药误区 90%的人都中招
青霉素类药物必须先做皮试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指出,青霉素类药物无论是采用肌注、点滴还是口服给药途径,用药前都必须先做青霉素皮肤试验。需要长期注射青霉素药物的患者,在更换同类药物或不同批号或停药三天以上,都需重新做皮试实验。建议在每次注射青霉素类药物前都做一次皮试,以确保安全。阿司匹林双刃剑 过量乱服有危害有着100多年历史的阿司匹林除了作为解热镇痛抗炎药外,还可用于预防和治疗某些心血管疾病。但有几类人是不宜服用阿司匹林的:如患有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病人服用阿司匹林可导致出血或穿孔;部分哮喘患者在服用阿司匹林后可出现荨麻疹、喉头水肿、哮喘大发作等过敏反应;孕妇在怀孕三个月内服用,会引起胎儿异常;长期服用,可致分娩延期,并引起出血危险,在分娩前2~3周也应禁用。阿司匹林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功能,但长期过量服用,也有可能损伤胃肠道黏膜,导致溃疡、出血或穿孔,严重者可导致酸碱平衡失调甚至危及生命。正确分辨避孕药 避免不良反应据统计,全球约有1亿妇女在使用口服避孕药。避孕药可分为长效、短效、紧急三种,长效避孕药每次服用可避孕1月左右,不须每日服药。但这类药物激素含量大,副反应较多,且在体内会有一定蓄积作用。建议停药6个月再考虑怀孕。短效口服避孕药经过长期研究发现,没有致畸的相关报道,且代谢迅速,一般停药次月就可以怀孕,至今没有发现影响子代生长与发育的证据。但也不是所有女性都可以使用短效避孕药:乳腺癌,宫颈癌,血栓、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肝脏肿瘤,肝炎等患者禁用。如果随着服药产生的身体不适持续存在,应当尽早就医,更换药物或者采用其它避孕方式。紧急避孕药是一种补救性质的避孕药物,可在事后72小时内服用以避免意外怀孕,但使用越晚效果越差。目前市售大部分紧急避孕药的主要成分为大量孕激素,使
用一次所摄入的激素量,与8天常规短效口服避孕药中的含量相当。大剂量激素容易造成女性内分泌紊乱,月经周期改变,长期服用对身体伤害很大。因此,建议紧
急避孕药每年使用不要超过三次,每月最多使用一次,不适合作为日常避孕手段。建议长期服用避孕药着,要适当补充叶酸,维生素C及B族维生素。服药方法有讲究 不当服药影响疗效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还强调,一些光敏药物、以及有些药物的服用方法上,都有需要注意的地方,若使用不当,不仅会降低疗效,还有可能会发生意外甚至导致死亡。部分药物或致光敏反应 注意防晒有些药物服用后,在光照的刺激下,会出现红斑、水肿等过敏反应,同时伴有瘙痒、灼痛或出现色素沉着,这类药物叫光敏药物。许多光敏药物都是常用药,比如喹
诺酮类抗菌药,是光毒性发生率比较高的一类,代表药物有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洛美沙星。四环素、氯霉素、维生素A这些药物也会引发光敏反应。此外,部分抗结核药、心血管类药、抗抑郁类药、利尿降压药、消化系统药、磺脲类降糖药、降压药,以及含雌激素、孕激素的口服避孕药等也会引起光敏反应。专家提示:在使用光敏药物期间及停药后至少5天内,不要晒太阳,避免接触阳光或紫外线。其次,在使用该类药物时,如外出应注意皮肤防护。涂擦防晒霜,遮阳伞。如出现皮疹后应立即停药,及时到医院就诊。多数药物服用时需直立或端坐大部分患者服药时,比较注意药物剂量和服药次数,但很少有人知道服药姿势的不同也会影响药效的发挥。专家指出:一般而言,对于大多数口服剂型的药物,服用时最好采用直立或端坐姿势。这样的姿势服药,可使药物顺利通过食管进入胃肠道。仰卧服药或引发不良反应卧病在床的患者,如果仰卧吞服片剂或胶囊,一则药物有可能会贴附于食管壁,刺激食管黏膜,引起炎症和溃疡,二则药物可能延迟进入胃肠道,也将会影响疗效。因此,患者最好自己或在他人帮助下,采取坐位服药,并随后稍做轻微活动再卧床休息。部分药物需按特定方法服用有些药物必须采取直立姿势服用。如治疗骨质疏松的双膦盐酸类,阿仑膦酸钠等,可引起食管炎、糜烂、溃疡。为将药尽快送至胃部,必须以直立姿势服用,同时在服药之后仍须保持上身直立半小时以上,同时饮水200毫升以上。缓解心绞痛的硝酸甘油舌下含片,若患者站立含服,可能因产生直立性低血压,头部一时缺血而昏倒,因此最好采取半卧位含药。服用起效快的安眠药如咪达唑仑、唑吡坦等,应在临睡时坐位服药后躺下,以免发生意外。
相关新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长期服用优思明的危害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