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氏综合症图片孕中期三联分析(14周—20周

我怀孕18周查出唐氏综合症高危怎么办?_育儿问答_宝宝树
我怀孕18周查出唐氏综合症高危怎么办?
当时年龄:
来自:网页;
亲所讲的的结论准确率不高,亲可以在孕五六个月时做大排畸检查,或者做无创的dna检查。唐筛是排畸检查的一种,不进一步检查不放心的。
最佳回答者:
唐筛查出是高危的话建议出大医院再坐下排查确认下不是误诊,如果真是高危宝妈要听医生的,看医生有什么好的建议,有些高危也是没有什么危险的
医生一般会建议羊穿或无创,我是做的羊穿,虽然羊穿有3‰的流产率,但准确率是最高的,你考虑一下。我的指数当时是1/110,所以我肯定要复检,不过还好,复检结果正常。
唐筛的准确率不高,担心可以去做羊水穿刺,那个准确率更高。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血片法中孕期唐氏综合症筛查的初步研究.pdf63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免费全文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22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
博士学位论文
血片法中孕期唐氏综合症筛查的初步研究
姓名:刘娜
申请学位级别:博士
专业:妇产科学
指导教师:边旭明
北京协和医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血片法中孕期唐氏综合征筛查的初步研究
1.探讨血片法唐氏综合征 DS 筛查的可行性,并对其行方法学的初步评
2.比较血片法及血清法检测的精确度和相关性,选择合适的中孕期DS筛查
方案以开展血片法的大规模临床应用。
3.获取实验人群生化指标的孕周特异性血片法中位数值,并初步探讨血片
法中孕期DS筛查风险的计算及筛查体系的建立。
妇幼保健院产前筛查中心,收集符合入组及排除条件的孕妇末梢血及血清样本共
503例,登记相关I临床信息。
2 血片法技术路线的探索。研究血片洗脱、打孔及温度稳定性等。
3 选取其中的106例标本,分别行血清学与血片法AFP、Total
FreeB HCG检测,对血片法进行方法学评价的同时,比较血片法与血清学方法
的相关性。
4 临床应用研究部分,在孕妇临床进行血清学DS三联筛查的同时,应用
血片法AFP+FreeB HCG筛查方案完成对全部503份末梢血样本的检测,并获取
实验人群生化指标的孕周特异性血片法中位数值。将检测值和孕妇信息输入风险
计算软件得孕妇MoM值和风险值,将筛查结果与血清学方法对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宮喜双大夫本人发表
当前位置:
& 大夫个人网站
& 文章详情
国内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及诊断(转载)
国内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及诊断研究文献计量分析陈云香1,王书平2,王 坤3,惠 文1,李 雪1,吴华章1摘要: 目的 系统分析国内关于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研究的文献,为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产前筛查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以“唐氏综合征”或“DS”、“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为主题词,对中国期刊全文专题数据库等的文献进行检索,检索年限为 1987 -2012 年。并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数据提取和统计分析。结果 检索到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 90 篇。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我国产前筛查的策略主要是孕中期的血清学二联筛查,产前诊断的取样方法主要是羊膜腔穿刺,诊断方法主要为染色体核型分析。结论选择合适的筛查策略及截断值目前产前筛查的重要研究方向,增加筛查指标及采用孕早期联合筛查将是我国未来产前筛查的趋势。关键词: 唐氏综合征; 产前筛查; 产前诊断; 文献计量分析中图分类号: R714. 55 文献标志码: ABibliometic analysis on the prenatal screening and diagnosis of Down’s syndrome in China. CHEN Yun-xiang,WANG Shu-ping,WANG Kun,HUI Wen*,LI Xue*,WU Hua-zhang*.*Faculty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Sciences,China Medical University,Shenyang110001,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systematically analyze the domestic articles about prenatal screening and diagnosis of down'ssyndrome and provide basis for formulating new prenatal screening plan suitable for current conditions in China. MethodsWe searched the full text databases of China with subject terms containing “down 's syndrome”/“DS”,“prenatalscreening”and“prenatal diagnosis”and defining the published year between 1987 and 2012. After that,the data fromthe articles meeting the criteria was extracted and analyzed statistically. Results Totally 90 articles were included in thestudy. Statistical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strategy of prenatal screening in China is mainly in the second-trimester with se-rological double marker screening,prenatal diagnosis sampling method is mainly amniocentesis( AC) ,diagnosis methodsmainly the analysis of the chromosome karyotypes. Conclusions Choosing appropriate screening strategies and truncationvalue are currently important research directions of prenatal screening,increasing the screening indexes and screening inthe first-trimester will be the trend of prenatal screening in the future in China.Keywords: Down’ bibliometic analysis唐氏综合征( Down’s syndrome,DS) 是新生儿最常见的染色体异常疾病。其主要特征为严重的先天性智力障碍、特殊的面容,并常伴有各种先天性畸 形。其 分 娩 率 占 活 产 新 生 儿 的 1/800 ~1 /600,按目前的出生率我国平均每 20 min 就有 1例 DS 患儿出生,全国每年出生的 DS 患儿达 26000 例左右[1]。近年来,为了降低 DS 患儿的出生率,越来越多的产前筛查方法应用于临床。然而,我国目前还没有统一的 DS 产前筛查策略,同时也缺乏基于大样本人群筛查指标参数。另外,产前诊断尚不能像筛查一样普及,无法完全避免 DS 患儿的出生。为此,本文从这两方面对近 20 年的相关文献进行计量学分析,总结和评价我国现有 DS筛查方案,为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 DS 筛查方案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1 资料与方法1. 1 文献检索 以“唐氏综合征”或“DS”、“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为主题词,对中国期刊全文专题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中国学术会议讨论文的全文数据库等1987 -2012 年的文献进行检索。1. 2 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1. 2. 1 纳入标准 ( 1) 期刊论文。( 2) 文献中必须报告筛查和诊断的策略和结果,并且要具备筛查人数、
诊断人数、筛查结果、诊断结果等内容。1. 2. 2 排除标准 ( 1 ) 重复发表。( 2 ) 非研究类。( 3) 缺少 4 项以上主要提取数据( 策略、方法、截断值、DS 筛查人数、筛查 DS 阳性人数、接受产前诊断人数、确诊 DS 人数、漏诊 DS 的人数、诊断技术) 。1. 3 数据提取与统计学分析 用 Epi Data 3. 1 建立数据库,由两位研究者采用统一的表格对纳入文献进行数据提取,并由第 3 人校正。提取内容包括筛查的地点、时间、孕期、策略、方法、截断值、DS 筛查人数、筛查 DS 阳性人数、接受产前诊断人数、确诊 DS 人数、阳性者拒绝诊断但分娩 DS 的人数、诊断技术、随访情况等信息,若意见不一致,进行讨论,必要时请教相关专家。使用 SPSS18. 0 软件进行计量分析。2 结果根据上述检索策略共检索出 478 篇文献,其中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共有 90 篇。2. 1 筛查指标 文献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纳入文献中有56 篇产前筛查的指标为孕中期( 14 ~21 周) 血清学二联筛查: 甲胎蛋白( alpha fetal protein,AFP)和 β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free beta 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free β-HCG) ,占纳入文献量的比例高达 62. 22%; 其次为孕中期血清学三联筛查:AFP + β-HCG + 游离雌三醇 ( free estriol,uE3) ,以及孕早期( 7 ~13 周) 血清学二联检查: 妊娠相关性血浆蛋白 A( pregnancy associated plasma protein A,PAPP-A) + free β-HCG,比 例 分 别 为 7. 78% 和6. 67% 。采用单一指标: 如 PAPP-A、超声测量颈项透明层( nuchal translucency,NT) 等来进行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研究的文献则较少。见表1。表 1 唐氏综合征筛查指标统计结果文献量( 篇) 构成比( %)孕中期二联 56 62. 22孕中期三联 7 7. 78NT,孕中二联 4 4. 44PAPP-A,孕中期二联 4 4. 44NT + PAPP-A + free β-HCG 5 5. 56PAPP-A,孕中期三联 2 2. 22孕早期二联 6 6. 67AFP + HCG 2 2. 22PAPP-A 3 3. 33NT 1 1. 112. 2 筛查技术 我国 DS 产前筛查的技术主要包括金标法、化学发光法、酶联免疫吸附法、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分析结果显示,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的比例最大,为 56. 67%,其次为酶联免疫吸附法,为 33. 33%。见表 2。表 2 唐氏综合征筛查技术统计结果文献量( 篇) 构成比( %)金标法 2 2. 22化学发光 7 7. 78酶联免疫吸附法 30 33. 33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 51 56. 672. 3 产前诊断的取样方法 DS 产前诊断取样的方法有绒毛膜取样、羊膜腔穿刺取样、腹脐静脉穿刺取样 3 种。由表 3 可见,国内 DS 产前诊断取样的方法主要是羊膜腔穿刺,占 63. 33%,其次为羊膜腔穿刺或腹脐静脉穿刺,占 24. 44%。表 3 唐氏综合征产前诊断取样方法统计结果文献量( 篇) 构成比( %)腹脐静脉穿刺 6 6. 67绒毛膜穿刺 5 5. 56羊膜腔穿刺 57 63. 33羊膜腔穿刺或腹脐静脉穿刺 22 24. 442. 4 产前诊断技术 DS 产前诊断的方法有染色体核型分析、荧光原位杂交(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 方法、扩增 PCR 方法及原位 DNA合成法等。由表 4 可见,目前我国采用的方法主要是染色体核型分析,占 95. 06%。而其余 3 种方法的使用则较少。表 4 唐氏综合征产前诊断技术统计结果文献量( 篇) 构成比( %)原位 DNA 合成方法 1 1. 23PCR 诊断 1 1. 23PCR 或者 FISH 法 2 2. 47染色体核型分析 77 95. 062. 5 截断值 DS 筛查中的截断值是判断孕妇的筛查结果是否具有高风险的一个参考标准,若筛查结果大于截断值,则判断为高风险,医生会建议做进一步的诊断。约 80%的纳入文献选取的截断值≥1∶ 300,其中以 1∶ 250 和 1∶ 270 为主。见表 5。表 5 唐氏综合征筛查截断值统计结果文献量( 篇) 构成比( %)1∶ 250 24 30. 381∶ 270 23 29. 111∶ 275 8 10. 131∶ 300 8 10. 131∶ 500 5 6. 331∶ 280 3 3. 801∶ 350 2 2. 531∶ 380 2 2. 531∶ 385 1 1. 271∶ 274 1 1. 271∶ 260 1 1. 271∶ 170 1 1. 27注: 其中有 11 篇文献无相关数据2. 6 产前诊断的接受率 产前诊断的接受率均由纳入文献中接受产前诊断的人数与产前筛查的高危人数相比计算得出。统计分析显示,约 50%的文献其 DS 筛查高危人群的产前诊断接受率在50% 以下。见表 6。表 6 唐氏综合征高危人群产前诊断接受率文献量( 篇) 构成比( %) 累计构成比( %)< 10% 1 1. 22 1. 2210% ~ 30% 18 21. 95 23. 17> 30% ~ 50% 22 26. 83 50. 00> 50% ~ 70% 19 23. 17 73. 17> 70% ~ 90% 12 14. 63 87. 80> 90% 10 12. 20 100. 00注: 其中有 8 篇文献无相关数据3 讨论3. 1 国内 DS 产前筛查策略及诊断方法的现状3. 1. 1 筛查策略 目前我国 DS 的产前筛查时间主要集中在孕中期,并且以孕中期血清学二联筛查为主要策略,一般假阳性率在 5. 8% ~8%,检出率为 66. 7% ~75%[2-3。国外相关研究表明,若将血清学二联指标和超声筛查联合起来,检出率可提高到 88. 9%。孕周不同,检出率也不一样,据报道,二 联 筛 查 的 检 出 率 在 17 周 以 前 较 高( 70. 5% ~80%) ,之后则较低( 33% ~ 56. 7%) 。然而,也有学者认为孕 14 ~ 35 周期间检出率、假阳性率并无明显区别。3. 1. 2 筛查技术 筛查技术则以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为主。前者是一种在荧光免疫分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非放射性配基分析技术。该技术灵敏度最高,具有标志物制备技术简便、有效期长、无放射污染、应用范围广、标准曲线工作范围宽、可进行双标记甚至多标记等优点。极其适合在大中型医疗机构中进行大范围的 DS 产前筛查,应用前景广阔。国内有学者应用此方法对 2886 例孕妇进行 DS 产前筛查,并对高危孕妇羊膜腔穿刺后进行染色体检查,最后共检出 11 例 DS;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 也是目前筛查 DS 应用较为普遍的方法,检测特异度可达到 95%,敏感度达到 75% ~85%。该方法的试剂稳定易保存、操作简单、检测成本低、特异性强、重复性好; 然而本身受固相反应的制约,同时环境温度和酸碱度变化对酶标显色的稳定性有影响,在应用中受到一定的限制。3. 1. 3 诊断技术 对于 DS 的产前诊断,其取样的方法主要是羊膜腔穿刺或腹脐静脉穿刺,利用上述方法所取得的羊水细胞或绒毛,常规培养后进行核型分析,用于妊娠早期遗传病的产前诊断。但这些侵入性检查存在约 0. 5% ~1% 的风险会导致胎儿流产[4]。因此,这项检查只限于高危人群。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国外有研究通过模型对羊膜腔穿刺术的后续影响做了分析,结果显示羊膜腔穿刺术对孕妇的流产率几乎没有影响,而对胎儿出生时体重的高低有明显的影响[5]。此外,染色体核型分析仍是当前 DS 诊断的金标准,也是应用最多的诊断方法。但近年来随着聚合酶链反应诊断技术、引物介导的原位标记等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及引入,为产前诊断带来了新的突破。另外,20 世纪 80 年代兴起的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可用于间期细胞核,能对未培养的羊水和绒毛进行染色体数量异常的诊断,由于此方法诊断快速、特异性强,很快用于 DS 产前诊断。但目前国内应用的还较少,仅有 1. 23%。3. 2 亟待建立一套完善的 DS 筛查和诊断信息监测体系 文献研究表明,国内大部分筛查策略的敏感度与实际的敏感度差异悬殊,有的甚至高达100% ,有的低至 0,假阳性率亦是如此[6-8]。这除了筛查人员的技术规范和质量控制水平等原因外,主要是因为缺少检测流产儿是否为 DS 的信息以及对筛查孕妇的随访记录,从而使文献中的指标值与实际情况不符。实际上无论筛查结果如何,跟踪随访都是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特别是对假阴性患者的调查具有重要的作用[9]。因为筛查结果分为高风险和低风险,与临床检验上的阳性和阴性结果有区别。高风险表示孕妇分娩患儿的可能性较高,要引起警觉,但也没必要过分恐慌,更不能说已经确诊;低风险表示孕妇分娩患儿的可能性较小,可以继续妊娠,但不能完全排除分娩 DS 患儿的可能。故只有与患者保持良好的沟通,才能不断地修正筛查的临界值,提高实验的检出率和结果的准确性。另外有特殊情况发生时,也能及时对患者采取补救和保护措施。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 DS 筛查和诊断信息监测网络体系是非常有必要的。3. 3 加大健康教育力度是关键 纳入文献中超过 1/2 文献表明: 目前我国筛查阳性者产前诊断的接受率不足 50%。这主要是因为孕妇缺乏孕期的保健意识,尤其是一些偏远或经济不发达地区。故应加大对孕妇进行优生优育健康教育的力度。有研究表明对高危产妇实施产前健康教育可以明显缩短产程时间,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10]。3. 4 选择合适的筛查策略及截断值是产前筛查的重要研究方向 DS 产前筛查在临床上常用的筛查方法主要是血清学筛查,超声测量 NT 及胎儿鼻骨也可作为筛查手段。几项联合进行筛查也越来越常见。相关文献研究表明,目前我国产前筛查方案、正常值范围以及计算软件大多是基于国外统计数据,大部分医院采用欧洲( 芬兰开发) 的产前筛查软件,这种软件主要是针对欧洲高加索人,把这种软件应用到中国黄色人种,准确率大大降低[9]。因此,如何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 DS 产前筛查策略及合适的截断值就成为了当前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3. 5 增加筛查指标及采用孕早期联合筛查将是我国未来产前筛查的趋势 综上所述,文献计量分析结果表明,我国 DS 产前筛查的策略与国外相比还处于较低的水平,仍以孕中期二联筛查为主要选择,而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的 DS 筛查主要采取孕中期四联、孕早期联合筛查以及孕早期和孕中期联合筛查等策略[11]。美国 15 个中心通过大规模人群的前瞻性研究表明,孕 11 ~12 周进行孕早期联合唐氏筛查明显优于孕中期二联或三联筛查,孕早期和孕中期逐步序贯筛查和整合筛查有较高的检出率和较低的假阳性率,如果 NT 测定有良好质量控制,其对唐氏筛查是非常有力和必备的工具[12]。相关研究也表明,如果将孕早期筛查与孕中期超声结果结合,可进一步提高检出率[13]。国内相关文献也显示,妊娠早期将血清标志物AFP、β-HCG、uE3进行联合筛查,再结合孕妇年龄、体质等因素,能显著提高 DS 的筛查率[14]。而且,一般认为该组合加孕妇年龄是孕早期最佳筛查策略[15]。因此,随着产前筛查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提高,增加筛查指标及采用孕早期联合筛查将是我国未来产前筛查的趋势。参 考 文 献[1] 刘世芳,孙怡香. 招远地区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与诊断临床分析[J].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 41.[2] 周剑英,廖灿,孙茜,等.5225 例唐氏综合征孕早期筛查数据分析[J]. 热带医学杂志,) : .[3] 王南飞,孙迪,张羽,等. 牡丹江地区 4316 例孕妇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结果分析[J].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 126-127.[4] Roper EC,Konje JC,De Chazal RC,et al. Genetic amniocente-sis: gestation specific pregnancy outcome and comparison of out-come following early and traditional amniocentesis[J]. PrenatDiagn,3.[5] Garrouste C,Le J,Maurin E. The choice of detecting Down syn-drome: does money matter? [J]. Health Econ,2011,20 ( 9 ) :1073-89. doi: 10. 1002. 1762.[6] 王雪方,施云凤. 8516 名孕中期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J]. 浙江预防医学,) : 46-47.[7] 魏瑗,杨孜,杨池荪,等. 孕期血清学筛查唐氏综合征[J].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 24-25.[8] 马瑞芝,姜丽霞,路晓燕,等. 东营地区 1207 例孕中期母血清标志物产前筛查的结果分析[J].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 64-65.[9] 杨灿锋,朱云霞,王峻峰,等. 关于降低唐氏筛查假高风险率的方法和几点建议[J].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67-69.[10] 钱亚忠. 产前健康教育对高危产妇分娩状况的影响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8-979.[11] 马京梅,杨慧霞. 唐氏综合征国外孕期筛查技术管理借鉴[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 892-894.[12] Malone FD,Canick JA,Ball RH,et al. First-trimester or sec-ond-trimester screening,or both,for down’s syndrome[J]. NEngl J Med,( 19) : .[13] Benaeerraf BR. The history of the second—trimester sonograph-ic markers for detecting fetal Down syndrome,and their currentrole in obstetric practice[J]. Prenat Diagn,4-652.[14] 张宁娟,张俭. 唐氏三联综合征筛检在优生优育中的重要意义[J]. 实用医技杂志,) : 745-746.[15] 梁黎. 2226 例先天畸形与染色体病关系的研究[J]. 浙江预防医学,) : 15-16.( 2012 -08 -02 收稿 2012 -11 -03 修回)· 210·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13 年 3 月 第 29 卷 第 3 期· 208·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13 年 3 月 第 29 卷 第 3 期
发表于: 20:47
暂无评论,我来发表第一篇评论!
宮喜双大夫的信息
网上咨询宮喜双大夫
在此简单描述病情,向宮喜双大夫提问
宮喜双的咨询范围:
1、妇科微创手术:腹腔镜,在妇科工作多年,工作经验丰富,手术技术娴熟 2.普通妇科:阴道炎、宫颈炎的治疗,宫颈癌的筛查,卵巢囊肿,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功能型子宫出血,更年期综合症的治疗。 3、产后康复、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围产期保健,产前分娩方式的选择。4、病理产科: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妊娠合并甲亢或甲低的治疗,多胎妊娠; 前置胎盘出血、胎盘早剥、急产、头位难产、瘢痕子宫孕足月分娩方式的指导等产科急危重症。Dr. gong is the leader of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subject .He engaged in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 work more than 9 years, has rich clinical
experience ,be good at rescue for all sorts of urgent danger weigh disease,especially in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and Minimally invasive gynecological operation.妊娠期血清标志物筛查唐氏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唐氏综合征 血清标志物
实验方法学
  唐氏综合征(Down’s
Syndrome,DS)是由于21号染色体异常而表现为智力中重度低下、特殊面容及各种先天性畸形的综合征,患儿的出生率约为1/600~1/800[2],在染色体畸变及与先天畸形有关的染色体疾病中位居首位,此病绝大多数是突发的,并非家系遗传而来,因此每个孕妇都有生出先天缺陷儿的可能。因患儿的出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众多不良影响,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故如何降低患儿的出生率,是人们所关注的焦点。经典的染色体核型分析是产前诊断唐氏综合征的金标准,它主要是对羊膜腔穿刺、绒毛活检或脐静脉穿刺获得胎儿细胞进行培养和核型分析,但该技术存在几个缺陷:(1)侵入性操作可能会造成胎儿羊膜束带综合征、截肢损伤等并发症。(2)手术感染造成1%~2%的流产率。(3)2~3周的培养及核型分析会增加孕妇及其家属的心理负担。(4)受孕20周左右时间孕妇才可接受羊水检测。(5)当细胞有限或受污染时,不能出诊断结果。(6)孕妇众多,技术的复杂难以普遍开展。&&&
  采用孕妇血清标志物进行唐氏综合征胎儿的筛查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查方法,现已成为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热点,本文介绍了用于筛查唐氏综合征的各种母体血清标记物、各类筛查方案、筛查方法、实验检测方法及影响因素。&&&
唐氏筛查的常用标志物&&&
甲胎蛋白(AFP)&&&
  甲胎球蛋白(AFP)是胚胎早期的主要蛋白质,来源于胎儿肝脏和卵黄囊。在胚胎第20天时开始合成,第14~16周,孕妇血中可测到AFP,胎儿血中的AFP经羊水通过胎盘屏障渗入母亲血。AFP是胎儿的一种特异性球蛋白,分子量6(道尔顿),在妊娠期间可能具有糖蛋白的免疫调节功能,可预防胎儿被母体排斥。AFP在妊娠早期1~2个月由卵黄囊合成,继之主要由胎儿肝脏合成,胎儿消化道也可以合成少量AFP进入胎儿血循环。妊娠6周胎血AFP值快速升高,至妊娠13周达高峰[3],此后随妊娠进展逐渐下降至足月,羊水中AFP主要来自胎儿尿,其变化趋势与胎儿血AFP相似,母亲血AFP来源于羊水和胎儿血,但与羊水和胎血变化趋势并不一致。妊娠早期,母亲血中AFP浓度最低,随妊娠进展而逐渐升高,妊娠28~32周时达高峰,以后又下降。正是由于胎儿产生大量的AFP而仅有微量AFP可以进入母体,因此AFP可以作为某些胎儿缺陷的指标。妊娠时母体血清中升高的AFP全部是从胎儿那里来的,大约有2/3是通过胎盘进入母体,1/3是通过羊膜进入母体。在孕妇怀有唐氏综合征胎儿时,母体血清AFP水平比正常妊娠低23%左右,但是目前还不知道唐氏综合征时AFP水平降低的原因。&&&
游离雌三醇(E3)&&&
  游离雌三醇(uE3)是由经胎儿肾上腺和肝脏最后由胎盘合成的一种甾体类激素。它以游离形式直接由胎盘分泌进入母体循环。在母体肝脏内很快地以硫酸盐和葡萄糖苷酸雌三醇的形式代谢。母体血清中uE3水平随着孕周的增长而增加。1988
年,Can ick
等报道,唐氏综合征胎儿的母体血清中E3水平低于正常25%,此后将E3作为一项筛查指标得到广泛应用[4,5]。&&&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是由α和β二聚体的糖蛋白组成。α亚单位为垂体前叶激素所共有,β亚单位是hCG所特异的,完整的hCG全部是由胎盘绒毛膜的合体滋养层产生,现认为是由滋养层过渡型细胞和合体细胞产生的。在妊娠的前8周增加很快,以维持妊娠,在大约8周以后,hCG逐渐下降,直到大约20周达到相对稳定。孕妇血清中的hCG主要以完整形式存在,游离β-hCG占总hCG的1%~8%。唐氏综合征时母体血清hCG
升高[6],中孕期时约为正常的2倍。&&&
  1.4 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
(PAPP-A)&&&
  妊娠相关蛋白(PAPP-A)
是一种大分子糖蛋白,分子量为750000(道尔顿),碳水化合物占20%,其生物功能尚不完全清楚。PAPP-A由胎盘合体滋养层和蜕膜产生,属于α巨球蛋白,具有激活补体,起免疫抑制的作用,孕早期就可以在母体血清中检测到[7],而整个妊娠期间,胎儿血中测不到PAPP-A,这是因为PAPP-A分子量大,不能透过胎盘进入血循环。它具有以下优点:在早早孕阶段,母血中即可测到。当其它妊娠蛋白水平开始下降时,母血PAPP-A水平仍在升高,它是唯一的一种在母亲血中浓度最高,羊水中次之,胎血中不含有的妊娠蛋白。在正常妊娠过程中随着妊娠进展,母体PAPP-A水平继续升高到妊娠足月时达高峰。于孕6周在孕妇血清中即可测出,并随孕周增加而增多,但直至足月仍无峰值出现。唐氏综合征胎儿所有器官包括胎盘均发育不全,胎盘合体滋养层功能下降,合成PAPP-A减少。研究发现唐氏综合征的孕妇血清PAPP-A水平在早孕期比正常孕妇低,孕14周后与正常妊娠没有差异[8]。因此,在早孕期低水平的PAPP-A是筛查染色体异常胎儿的较好指标,尤其是唐氏综合征胎儿,检出率可达60%。&&&
抑制素-A(inhibin-A)&&&
  抑制素-A(inhibin-A)是由女性卵巢粒膜细胞及男性睾丸支持细胞连接复合体(又称塞托利细胞连接复合体)分泌的多肽类激素。成熟的抑制素由A和B两条肽链组成。B链有两种亚型BA、BB,根据与A链结合的B链亚型的不同,将抑制素分为Inh
ib in A (A2BA)和Inh ib in B (A2BB)。其中Inh ib in
B是男性体内分泌的主要类型,女性也能分泌Inh ib in B,但女性主要分泌Inh ib in
A。妊娠时母体血清中的大量抑制素来源于胎盘的合体滋养层。早孕时母体血清中不能检出抑制素B,抑制素A在孕10~12周时增加,并达高峰,在妊娠中期下降成一个平台,但到妊娠晚期时再一次升高,足月时达最高水平。唐氏综合征胎儿的母体血清抑制素A水平高于正常妊娠孕妇水平,且其血清浓度不依赖于hCG浓度的变化。&&&
筛查方案&&&
  单独使用一种血清标志物筛查唐氏综合征的检出阳性率较低,采用多项血清标志物筛查可提高检出率,降低假阳性率。一般认为,选择的筛查项目必须符合下列三点:①所选筛查项目必须是唐氏综合征比较常见和变化显著的标记物。②操作必须简单快速、成本低廉,同时假阳性率低(通常要求≤5%。③阳性结果应有利于实验诊断和随访。以下是常用的几种唐氏综合征筛查方案。&&&
AFP筛查法&&&
  1984年Merkatx,发现唐氏综合征胎儿的孕妇血清中AFP水平低于正常孕妇,妊娠中期时约低25%.虽用单一AFP水平来筛查唐氏综合征,其检出率(约20%~25%的检出率),但这是一个重要的进步,它首创使血清标志物的筛查方法为以后探索多项标志物筛查奠定了基础[9]。&&&
AFP+E3+hCG筛查法&&&
  即著名的三联试验(T rip letest)。该试验是1988 年W ald
首先提出后得到广泛应用,其后的许多筛查方案都是以该方案为基础进行改良或参考该方案的基本原理进行组合而成的。该组合适用于中孕期筛查(14~21孕周),其唐氏综合征胎儿的检出率可达
65%~80%,假阳性率为5%[10]。&&&
  2.3抑制素A筛查法&&&
  1995年发现早孕期唐氏综合征母体血清中抑制素A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孕妇。该发现具有重要意义,它可将筛查时间提前到早孕期(10~13孕周)。抑制素A筛查法比“三联”筛查法更简便、易行,且无需计算风险率,仅用浓度值即可较准确地筛查唐氏综合征。该法检出率为60%,假阳性率为4%。&&&
PAPPA+B-hCG筛查法&&&
  本组合属早孕期筛查法。在8~13孕周时测定母体PAPP-A及游离B-hCG水平,唐氏综合征的检出率为62%,假阳性率为5%。而在15~22孕周时检出率为59%。一般认为该组合结合孕妇年龄是早孕期最佳筛查组合,其效果相当于中孕期的标准“三联”方法。&&&
AFP+hCG筛查法&&&
  该组合适用于中孕期(14~20孕周)筛查,其唐氏综合征胎儿的检出率可达
65%,假阳性率为5%。&&&
AFP+hCG+PAPPA+E3筛查法&&&
  该组合适用于早中孕期筛查,通过检测孕妇血液中甲胎蛋白、非结合雌三醇、人体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和抑制素A,筛查检出率可达81%,假阳性率为7%。&&&
筛查方法及实验检测方法&&
  3.1 风险率&&
  计算多标志物筛查方法得出的最后结果不是诊断而是风险率,它所提供的只是胎儿患唐氏综合征的概率,通常以U 表示。U
越小,风险率越高。计算顺序是:检测结果→中倍数计算→体重校正→年龄风险→似然比计算→风险率计算,由于计算比较繁杂,通常用计算机完成。&&&
筛查方法&&&
  在孕早期(7~13孕周)β-
HCG+PAPP-A组合DS的阳性检出率最高。&&&
  在孕中期(14~21孕周)AFP+β-HCG+uE3是最先被使用的组合,也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的组合,被称为传统的三联标记组合。这一组合的最敏感时期为孕14~21周,唐氏综合征(DS)阳性检出率为65%~80%,其中用于高龄孕妇则检出率更高。uE3作为标记物存在争议,许多实验室已放弃这一指标。&&&
  在孕中期(14~20孕周)AFP+β-HCG称为二联标记组合,这一组合唐氏综合征(DS)阳性检出率为65%,目前国内采用较多的一种组合。&&&
  3.3 实验检测方法
  3.3.1放射免疫分析法[11]&&&
  放射免疫分析法进行DS产前筛查应用早而且应用时间也较长,其检测的特异性和灵敏度高,但由于此方法存在放射性污染,试剂稳定性不高及有效期短等问题,应用范围受到一定的限制。
化学发光免疫法&&&
  化学发光免疫法由于检测灵敏度比放射免疫分析法更高,化学反应简单、快速而无须催化剂使得它在产前筛查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固相酶联免疫分析法&&&
  固相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是目前产前筛查DS较为常用的检测方法,其检测特异性可达到95%,敏感性可达到75%~85%,而且其检测成本低,实验操作简单,重复性好,目前我国应用十分广泛。吴忠琴等[12
]应用此法对1149例妊娠14~20周妇女AFP和β-hCG两项指标进行检测,发现唐氏高危58例,对其进行羊水穿刺,羊水细胞染色体分析,发现唐氏综合征1例,其它染色体异常11例,证实该方法操作简便,安全性高。但固相酶联免疫分析法本身受固相反应的制约,同时酶标显色的稳定性易受环境温度和酸碱度变化的影响,故固相酶联免疫分析法并非理想的检测技术。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具有标记物制备简单、有效期长、无放射性污染、标准曲线工作范围宽、应用范围广以及可进行双标记、甚至多标记[13
]等优点,目前在我国应用广泛。刘俊涛等[14
]应用此法对2886例孕妇进行DS产前筛查,并对高危孕妇做羊膜腔穿刺、羊水染色体分析,最后共检出11例DS,证实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是目前筛查高危DS患儿比较可靠的方法。
磁性分离酶免疫法&&&
  磁性分离酶免疫技术是80年代中期瑞士Serono诊断中心发明的一种非同位素免疫检测的先进技术,称为磁性抗体免疫技术(magnetic
antibody immunoassay,MAIA)[15
]具有分离完全、快速、显色稳定、重复性好的优点。此方法筛查DS的检出率75%,假阳性率5.2%,温严[16
]等应用此法对青岛地区孕妇进行产前筛查,得出AFP、β-HCG中位数值曲线形态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
影响因素&&&
  不同的实验检测方法各有利弊,认真选择以避免实验误差,另外还需要注意下列孕妇的相关因素。(1)胎龄:出现假阳性最多见的原因是对胎龄的估算错误。通常用孕妇末次月经计算胎龄的方法误差较大,建议在妊娠8~14周用超声测量胎儿的头臀径,或在妊娠第14周以上用超声测量胎儿的双顶径来估算胎龄,准确性高。(2)特殊因素:比如是否患有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以前有无唐氏综合征胎儿妊娠史,孕妇体重、种族以及是否吸烟,单胎还是多胎等。如有这些情况,应进行校正,特别对于AFP中倍数值的校正是必要的。&&&
  国内外常用的组合有二联法或三联法,甚至有四联、六联、七联,但从卫生经济学和社会效益的角度看,选择最少的指标组合而达到最大的预测效果是最理想的选择[17
]。孕妇经过早孕期、中孕期的连续筛查,对高危(其唐氏综合征的则风险率&1/275)[18
]孕妇应提供遗传咨询,结合孕妇年龄、家庭史、生育史等进行综合判断。行羊水穿刺或脐血取样,作染色体核型分析确诊。&&&
  目前我院采用 AFP+hCG 二联标记组合筛查法开展唐氏综合征筛查[18
]。先筛查出高危孕妇,再进行产前诊断,这样既减少了盲目性,又降低了漏检率.具体方法是在孕中期(14~20孕周)时抽取孕妇血标本,采用酶联免疫法,将AFP、B-hCG标记物的检测值以及孕周、体重、年龄等资料输入到唐氏综合征筛查软件中,通过计算机应用系统进行生物统计学计算,估算出孕妇分娩
DS 患儿的风险率&1/275
(风险率截断值cut-off值)高危.对高危孕妇进行羊膜腔穿刺,抽取羊水培养后进行核型分析,以确诊是否患有唐氏综合征。采用二联标记组合筛查法阳性率接近三联标记组合筛查法,并可以减少患者30%检测费用.妊娠期母体血清多项血清标志物联合检测,对胎儿先天缺陷尤其对于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有效可行。因此,妊娠期母体血清学筛查应扩大筛查人群,尽可能早地发现染色体异常的高危情况,经产前诊断及时采取措施,能降低先天缺陷患儿的出生率。从卫生经济学和社会效益的角度看,选择最少的指标组合而达到最大的预测效果是最理想的选择。【提供第四军医大学研制的生物芯片临床诊断产品:医院生物芯片诊断工作平台、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检测芯片、优生优育TORCH抗体检测芯片、免疫性不孕不育抗体检测芯片、宫颈癌HPV的靶向性细胞检测、呼吸道病毒感染抗体检测芯片、性传播疾病抗体检测芯片、幽门螺杆菌Hp抗体谱检测芯片、心血管病感染因子抗体检测芯片、微生物芯片分析系统平台、高通量药物侦检系统(哈姆斯-HMTS)平台、心肌梗塞联检生物芯片、乙肝表面抗原及e抗原定量检测芯片。若加入向日葵爱芯医院行动计划,可免费获得60万元的生物芯片工作平台。】【提供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研制的科研和医学产品:生物芯片整体解决方案、兽药残留芯片检测系统、食品安全芯片检测解决方案,合作共建研究中心服务、生物芯片实验室建设服务、芯片平台建设,生物芯片扫描仪、芯片杂交仪等仪器,耳聋基因芯片、乙肝病毒耐药检测芯片、抗核抗体检测蛋白质芯片、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检测芯片、G+细菌鉴定与耐药检测基因芯片等,食源性致病微生物检测试剂盒、兽药残留芯片检测试剂盒等,HLA基因分型检测方案、血小板基因分型。】【请索取产品项目资料:虫洞(北京)卫生科技有限公司,戴天岩&经理,手机:,E-mail:,msn:,qq:,虫洞医学与生命科学网】
【参考文献】
邵敏杰,张颖.Down综合征产前筛查的研究进展.国外医学-计划生育分册,2004;03
  2 李 璞.医学遗传学[M].第2版.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3 王振英,张纪云.放射免疫分析与临床.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4 Ganick JA.Low second trimester maternal serum estriol in drown
syndrome pregnenices.Am J Hum Genet,1987;41A:269
  5 Ganick JA.Second trimester mater serum umconjugated aestrial in
pregnancies with Down’6s syndrome [J].Br J Ohstet
Gynaecal,0
  6 Bogart MH.Ahaormal maternal serum human chorionic gohadotropin
level in pregnancies with fetal chromosome ahnormalities.Prenat
  7 吴忠琴,郭敬.妊娠相关蛋白A在孕早期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中的应用.贵州医药,2003;08
  8 卓乐雯,廖灿.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研究.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4;07
  9 鲍培忠.多种血清标记物在产前筛查中的作用的综合评价.国外医学计划生育分册,):74~78
  10 Haddow JE.Prenatal screening for Down syndrome with the use of
maternal serum Member’s [J].N Engl Med,:588
  11 周琳,孙恒娟,李勇,等.孕妇血清标记物在中孕筛查中的应用.安徽医学,):11~12
吴忠琴,郭敬芝,梁雪雯,等.孕母血清标记物在唐氏综合征筛查中的应用.贵州医药,):221~222
  13 何江,王峥.血清标记筛查唐氏综合征实验方法综述.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118~119
刘俊涛,郝娜等.母血清生化二联、三联标记物筛查胎儿唐氏综合征.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156~159
  15 Rattle S.J,et al.New separation method for monoclonal
immunoradiometric assays and its application to assays for
thyrotropin and human
choriogonadotropin.ClinChem,57~1462
  16 温严,余东.磁性分离免疫法在唐氏综合症产前筛查中的应用.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44~46
  17 李军,陈洁.唐氏综合征产前诊断项目标准成本研究.中国卫生资源,2005,3
  18 龚波,李学华.产前筛查及数据微机分析的临床意义.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118~119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孕中期唐氏筛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