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侧隐窝变窄

侧隐窝狭窄什么时候做手术
男 | 33个月
来自黑龙江
时间: 12:55:23
健康咨询描述:
开始尾椎骨痛 二个月后出现两侧胯骨疼痛 坐时间长臀部不适
站时间长脚后跟不适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去医院坐CT说是腰间盘突出侧隐窝狭窄 医生建议坐手术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晚一些时候坐手术行不行
病情能不能恶化 能到什么程度
什么时候坐手术好(感谢医生为我——该。)
十大相似问答推荐
医生答案显示区
帮助网友:109171称赞:10957
病情分析:这种情况还是以保守治疗为主,如椎管内注射,小针刀,按摩理疗等等.指导意见:如经过正规的非手术治疗无效或复发,症状较重影响工作和生活者.再就是椎间盘突出物巨大,病情进行性恶化;有大小便功能障碍者等等情况,需要考虑手术
帮助网友:908称赞:151
病情分析:现在刚刚三个月时间保守治疗还有机会,建议先保守治疗一段时间,实在不缓解或者加重再手术指导意见:目前最主要的是能卧床休息,最好不下地,如下地时带腰围保护,避免弯腰负重和引起疼痛的动作,腰部可以热敷理疗,疼痛严重可以甘露醇脱水治疗.症状消失后锻炼腰背肌.
我和你情况相似,现在正在犯愁,不知道有什么积极资料的方法
百度智能推荐
骨痛是指全身或某一局部骨骼由于各种病原导致疼痛不适。是临床上各种原因如急性损伤、风湿、慢性劳损、感染、肿瘤等引起的骨周围疼痛的临床症状。......
其他信息专家观点、医患问答、经验分享
祛风除湿,活络止痛。用于风湿骨痛,手足麻木,腰痛腿痛,跌...
参考价格:2500
祛风除湿,活络止痛。用于风湿骨痛,手足麻木,腰痛腿痛,跌...
参考价格:15800
活血行气,温经通络,消肿止痛。用于血瘀寒凝膝关节骨质增生...
参考价格:2500
温阳散寒,益气活血,消肿止痛。本品主要用于阳虚寒湿型颈椎...
参考价格:2790
网友最关注
治病成功案例/我的经验分享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祛风除湿,活络止痛。用于风湿骨痛,手足麻木,腰痛...
参考价格:¥25
祛风除湿,活络止痛。用于风湿骨痛,手足麻木,腰痛...
参考价格:¥158
如何收藏问题?
方法一:同时按住Ctrl键和D键收藏问题。
方法二:点击浏览器上的收藏按钮收藏问题。按标题搜索
按作者搜索
对腰椎管侧隐窝狭窄症的再认识作者:侯树勋(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304医院))&
&&&& &腰椎管侧隐窝狭窄症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和影像学检查,其中CT在该病的诊断中起重要作用。对此国内外学者在测量方法及诊断标准方面已有共识。作者自1982年以来手术治疗200余例该病患者,其中大多数病人的临床症状、CT检查结果及术中病理观察是一致的,但有相当一部分患者(27%)的CT检查结果与临床不符,有些CT显示侧隐窝绝对狭窄的患者无相应的临床症状;而一些侧隐窝宽度正常的患者却有极典型的间歇性破行及神经根压迫症状。带着这些问题,作者对153例因腰痛伴下肢放射痛的患者进行了脊髓造影CT(CTM),并对其影像学结果与患者术前症状和术中病理情况进行了对比研究。1&.资料及研究方法1.1& & 一般情况&&&&&& 153例患者中男性97例,女性56例,术前单侧肢体症状者130例,双侧同时有症状或双侧交替出现症状者23例。患者拍X线片和CT平扫后常规脊髓碘水造影,1小时后作CTM检查术,CTM常规平扫侧隐窝狭窄症多发节段 L3~S1节段,平扫角度为-25”~25“,层厚为4mm,每一间隙连续平扫 5个层面,实践中发现L3、L4椎管以圆形、三角形居多; L5、S1、椎管及侧隐窝形态变化较大,为增强可比性,本研究选择通过骶1椎体上缘,且与椎体平面平行的层扫为分析平面,此层面亦为侧隐窝入口平面,正处于椎弓根的上半部。术后近期观察,症状缓解或消失率达99.2%。术后诊断为腰椎间盘膨出50例,腰椎管侧隐窝狭窄症52例,全椎管狭窄症12例,腰椎间盘膨出合并侧隐窝狭窄症39例。1.2& & 骨性腰椎侧隐窝的分型&&&&& 根据CTM显示的腰椎横断面,将腰椎管分为6型,其中容积最大的圆形因无明确的侧隐窝故不计人侧隐窝分型,其余5型如下:(1)三角型,即整个椎管呈倒三角形,其侧隐窝完全开放。(2)猫耳型,因后关节和椎体后缘轻度增生,形成底宽顶尖的侧隐窝,整个椎管如同猫头,侧隐窝为猫耳,基本开放。(3)牛角型,因关节突向椎体方向过度增生使侧隐窝呈横向伸开的带状,中央椎管不窄,横断面形如牛头,侧隐窝为牛角,严重者侧隐窝可近于闭塞。(4)三叶草型,双侧后关节及椎板内聚并伴有关节突极度增生再加上向后正中突入的椎体后缘使整个椎管呈三叶草状,侧隐窝和中央椎管均狭窄。(5)混合型,多为上述形状的混合或两侧侧隐窝发育不对称。经过测量和统计,本组153例中三角型33例,猫耳型51例,牛角型39例,混合型14例。1.3& 侧隐窝狭窄症与侧隐窝分型的关系狭窄的侧隐窝压迫神经根是侧隐窝狭窄症的主要病理基础,在CTM影像中则表现为神经根不显影(无碘水充盈)。不同类型的椎管其侧隐窝狭窄的发展率也不同,本组病例的发生分布如附表。附表& & 153例患者椎管形态分布分型&&&&& 三角形猫耳型&&&&牛角型&&&&三叶草型&&&混合型&&合计单纯间盘膨出331420450侧隐窝狭窄+间盘膨出32291439侧隐窝狭窄015284552全椎管狭窄00011112合计3351391614153&&&&&表中所示,三角形椎管者不易产生侧隐窝狭窄症,除非合并有椎间盘膨出;而猫耳型和牛角型椎管产生侧隐窝狭窄症的比例较高,特别是后者多为单纯性侧隐窝狭窄症。本组12例全椎管狭窄中有11例发生在三叶草型椎管。1.4 影响神经根受压的因素&&&&&& 按目前通用的侧隐窝测量标准,即侧隐窝矢状径小于3mm即可诊断侧隐窝狭窄症。本组有18例患者CT检查结果与临床症状不符,经CTM检查,此类患者有下述情况:(1)黄韧带肥厚(4例),CT测量侧隐窝矢状径均不狭窄,但病人有症状,CTM显示其黄韧带明显肥厚,据郭世绂报告国人黄韧带在该间隙平均值为3.59~3.65mm,本组最厚可达4.8mm,并伴有椎间盘轻度膨出,致使神经根受压。(2)神经根增粗(5例),CT测量侧隐窝不狭窄,病人有单侧神经受压症状,CTM显示其双侧神经根直径不同,有症状侧神经根增粗,其直径大于侧隐窝的矢状径,形成卡压,其中1例神经根不显影,其余4例神经根显影,但其靠近侧隐窝段受压。(3)神经根“逃逸”(9例), CT测量侧隐窝绝对狭窄(< 3mm),但患者无神经根受压症状, CTM显示神经根未被卡在侧隐窝内,而是“逃到”其内侧的中心椎管内,无任何受压征象。我们将这种现象称为神经根“逃逸”。部分患者其神经根从硬膜囊内分出的平面较低,在侧隐窝狭窄处未完全离开硬膜囊,神经根不受压,也划归此类。2&.讨论2.1&CTM在影像学诊断中的地位&&&&&& 近年来影像学诊断技术发展很快,特别是CT和MRI应用于临床后大大提高了脊柱外科疾病的诊断水平。然而,最复杂最昂贵的检查技术并不一定是对一切疾病的诊断都是最有价值的。侧隐窝狭窄的基本病因是骨性狭窄,由于MRI不是以被检对象的密度而是以氢核质子浓度来决定成象信号的强弱,因此骨组织特别是皮质骨和增生的骨赘,因含水量很少,在MRI影像中呈现低信号,很难与其它组织区分。因此在诊断骨肿瘤、椎间盘变性等疾病中具明显优势的MRI,在骨性侧隐窝狭窄的诊断中并不比CT优越。CT平扫虽可准确显示骨性狭窄的程度,但对椎管内软组织的辨别能力较差,当神经很周围有脂肪组织时,尚可判断神经根的轮廓,如果椎管内被膨出的间盘组织、黄韧带、硬膜前静脉丛等组织充填,神经根夹在其间时,就很难判断神经根的受压情况。CTM解决了这一难题,由于新型碘水造影剂的良好充盈能力,可以清楚地显示神经根,特别是能显示某些已受压的神经根,这样就大大提高了侧隐窝狭窄症的诊&&&>当前位置: >
腰椎管侧隐窝狭窄症的治疗
腰椎管侧隐窝狭窄症绝大多数采用非手术治疗的保守治疗原则:
①卧床或骨盆牵引;
②物理疗法:电疗热疗及磁疗;
③椎拿按摩点穴疗法;
④中医中药及抗炎止痛药(详细措施参照有关章节)。永久性嵌压型有粘连压迫,其中有一部分患者需要手术治疗。
Getty及Burton等强调术前注意三点:
①避免探查性手术;
②手术只能缓解神经根嵌压引起的腿痛,至于小关节病变引起的腰痛难以完全缓解;
③严格掌握手术指征:腰腿痛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经积极非手术治疗无效,并经电诊断或肌电图证实神经功能损害者,下肢神经有进行性功能损害者及作过腰椎髓核摘除或椎板节除减压术效果不佳者。
鉴于本症的病理改变主要在小关节突,但切除关节突又会影响脊柱的稳定性,因此,Getty提出关节突下半部切除术,既可达到减压目的,又相对地保持脊柱的稳定性。有双侧下肢痛伴有严重间歇性跤行或有盆腔脏器(直肠与膀肤)功能障碍者,应行全椎板与部分后关节切除。对多种神经根或单神经根受损的病例,仅选择在有症状的节段水平行神经根管扩大术。术中发现受压的神经根固定,不活动,神经根袖外的脂肪机化硬膜外受压部位的静脉塌陷。当神经根一旦彻底减压后,静脉丛由塌陷转为充盈,神经根向内可活动l cm,向外可活动0.5cm。否则,应跟踪探索致压的病理因素。因神经根管在各个部位均可导致神经根压迫,所以对有症状的神经根有时应从神经根压迫自硬膜囊外的起点至出椎间孔离开椎管的全过程尤其对侧隐窝要仔细的加以游离松解以达到对神经根管的彻底减压。
影响疗效常有以下原因:
①侧隐窝减压不彻底,神经根未能充分松解;
②椎板及关节突切除过多,加重了脊柱的不稳;
③术前神经根有明显损害;
④术后I痕增生及神经粘连。
(1)老年人由于腰背肌肉松弛,脊柱关节退变僵直,应变能力较差,所以要养成良好姿势和体位,减少疲劳。
(2)适当的腰背肌锻炼,增强脊柱周围肌肉的外在活力,从而加强对内在因素及脊柱骨关节的稳定性。
(3)防止不合理的超量负荷,科学地安排劳逸活动。
(4)避免外伤因素和过多行走。
(5)防止腰部受寒受潮。
上一篇: 下一篇:
扩展阅读:
本文地址:
本周热点:
[ 腰部疾病 ]栏目最多关注
您可能会喜欢看:当前位置: >
腰推管侧隐窝狭窄症概述
侧隐窝狭窄症(亦称侧隐窝综合症Lateral Recess Sydrome, LRS)侧隐窝的前壁是椎体和椎间盘,外侧壁是椎弓根,后壁是上关节突,凡其诸壁中任何一方异常均可导致,而上关节突增生肥大为其主要原因。因为上关节突向前倾斜,所以椎弓上缘处侧隐窝的前后径最窄,一般认为侧隐窝的前后径小于3mm。
病因病理:1955年Schlesinge:第一次提出骨性侧隐窝的概念。郭世级等认为侧隐窝是根管最狭窄的部分。影响狭窄的主要原因是椎间隙塌陷使椎管侧方的黄韧带肥厚压迫神经根。Kirkaldy-Willis在149例腰腿痛患者的手术中发现神经根管狭窄所致的神经压迫占63%,1984年Kamol Bose指出,神经根管是一条&骨纤维性管道&,只存在于第4,5腰神经根和第一骸神经根。神经根于硬膜囊外侧进入管内,直至出椎间孔。根管内口呈漏斗状,背侧主要由黄韧带覆盖,而这一部分黄韧带恰好是椎板间黄韧带向外延续的最低点,它一直可伸人到上关节突的腹面,腹侧是椎间盘和推体的外缘。外口几乎完全是骨性笋构,即椎间孔。
根管有不同的长度,场为2.5cm, L5为3.0cm, Sl为3.5cm。由此可见,在这一段范围内,神经根易受三个因素的影响:增厚的黄韧带,前倾或肥大的上关节突,极外侧型间盘突出。由于腰部(主要是L4-5和L5-s间隙)承受的应力最高,活动量最大,不仅易引起此处的退行性变,而且也必然增加其外伤机会。本病程较长,从事重体力劳动者居多,X线表现80%的病例下腰多个椎体唇样变。可以推测本症的发病原因是下腰长期劳损,椎间盘严重退变及椎间不稳后的重复损害,导致神经根管内口背侧的黄韧带短缩,增厚,进而卡压神经根;久之,神经根营养障碍,局部的无菌性炎症引起根性腰腿痛。
黄韧带由弹性纤维组成,有抗张的机械性能,主要与棘上韧带一起来加强脊椎后关节的稳定性,但后关节活动的控制主要依赖于纤维环最外层的环形纤维。当下腰4-5椎间盘变性时,环韧带松弛,必然加大后关节的活动,为了保护后关节的稳定,黄韧带与棘上韧带亦随之作代偿性负载,因而在长期反复低应力的作用下,呈积累性的变性增生,将必然侵害腰5神经根管,这时可出现坐骨神经痛综合征。
上一篇: 下一篇:
扩展阅读:
本文地址:
本周热点:
[ 腰部疾病 ]栏目最多关注
您可能会喜欢看:双侧侧隐窝及椎间孔变窄用什么方法医?
基本信息:男&&32岁
发病时间:一年以上
病情描述及疑问:今天查出有L4L5椎间盘稍显周围膨出,硬膜襄稍受压,双侧侧隐窝及椎间孔变窄,请问这样的病严重吗?要用什么样的方法医呢?急啊医生。补充说明:无
您输入的回答少于20个中文字,请补充输入。
有关的更多问题,
为保障患者权益,我们仅接受有资质的医学专业人士的回答,请您先认证为医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侧隐窝注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