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感染导致体温过高有什么护理措施

&&&&&&&&&&&&&&
您所在位置:
&& 文章详情
维持手术病人术中正常体温的研究进展
日 12:04:54 Thursday&&
作者:田昕玉,郑 瑾&&&&作者单位:110001,中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
【关键词】& 手术;体温;护理
  体温是人体重要的生命体征之一,体温的恒定是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的基本保证。人体体核温度(core temperature)的正常范围在36.5 ℃~37.5 ℃[1]。然而在手术过程中,病人普遍存在体温下降的现象[2],尤其常见于大手术、老年及婴幼儿。Sessler[3]将体核温度在34.0 ℃~36.0 ℃定义为轻度低体温(mild hypothermia),其发生率为50%~70%[4]。传统观念认为,在低灌注情况下轻度低体温可使病人增加对手术的耐受性,是必要的保护手段,但术中体温降低的问题常常被忽视[5]。这种低体温可影响机体的凝血功能、增加心血管并发症、增加切口感染率及寒战发生率等[3]。因此,除非有低温的特殊指征(为了保护机体各种重要脏器,避免发生缺血),术中体核温度应该维持在36 ℃以上[4]。维持手术病人术中正常体温是预防和降低围术期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1 术中低体温的发生原因及机制
  手术病人所处的低温环境(20 ℃~25 &C),经静脉大量输入室温下的液体或血液,手术时间长、手术切口大导致体腔长时间暴露,使用室温下的冲洗液冲洗体腔,腹腔镜手术人工气腹时输入大量二氧化碳(CO2)室温气体,均可引起机体热量散失,导致低体温的发生。术中轻度低体温的发生机制是麻醉剂以剂量依赖方式抑制体温的调节,所有的挥发性麻醉药、静脉麻醉药、麻醉性镇痛药及腰麻和硬膜外麻醉都可使体温调节整合中枢的体温调节阈值增加0.2 ℃~4.0 ℃,并且损害体温调节反应;肌松药使骨骼肌麻痹,丧失增加肌张力的产热作用,这样环境温度决定着病人的体温,体核温度的变动范围在4 ℃以内[4]。全麻开始的1 h内,由于冷反应阈值降低,体温降低未能及时得到冷反应调节,热量从机体核心向外周转移,导致体核温度降低1 ℃~1.5 ℃[6]。大约麻醉1 h后,体核温度降低速度变慢,体核温度降低的原因是热量的丧失超过了代谢产热,体内热量此时才真正的减少[4]。由于手术室的低温、开放的体腔蒸发及冷的静脉输液,体内热量进一步丢失,体核温度达33 ℃~35 ℃,为保持体温的外周血管收缩反应受损,机体不能随环境的温度变化调节体温,出现围术期病人的低体温[7]。麻醉术后3 h~4 h,体核温度通常会停止降低,形成新的温度平台,这个温度平台可能仅反映机体产热和散热达到新的平衡状态[4]。在体温降低和复温过程中可以刺激糖皮质激素和儿茶酚胺类激素的释放,放大对手术的应激反应[8],这将对病人产生许多不良影响。
  2 术中低体温对病人的影响
  2.1 凝血系统
  有研究表明,体核温度下降2 ℃就能损害凝血功能,使病人出血倾向增加[9]。低体温可使血小板减少并抑制其功能,降低凝血因子活性,激活纤维蛋白溶解系统,从而导致出血时间延长,严重低体温可导致弥漫性血管内凝血[10]。轻度低体温可使血液丧失量增加30%,并显著增加异体输血量[3]。
  2.2 循环系统
  低体温可抑制心肌收缩力,使心输出量降低;导致血儿茶酚胺水平升高,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加、血液黏稠度升高,增加心脏做功,可能导致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3];使血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增高,可能是术后早期血压升高和心肌易激性增加的原因[8]。如果体温低于30 ℃,可出现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甚至室颤[11]。
  2.3 切口愈合
  轻度低体温就可损害机体免疫功能,抑制中性粒细胞的氧化杀伤作用[10];低体温使外周血管收缩,减少皮肤血液供应,抑制组织对氧的摄取[12],这些均可使病人术后切口感染增加、切口愈合时间延长。在择期大肠手术期间发生低体温的病人切口感染率增加3倍,住院时间延长20%左右[3]。
  2.4 药物代谢及寒战
  低体温可导致肝脏代谢率降低,使麻醉药物的代谢速度减慢,并增强其抑制作用,使病人麻醉恢复期和拔管时间延长[13]。在麻醉恢复期,人体为了调节产热与散热之间的动态平衡,产热开始增加,表现为肌紧张增加,出现寒战[14]。苏醒病人对寒冷最敏感,寒战可引起全身不适,不少病人认为寒战、寒冷是手术后记忆最深和印象极差的回忆[15]。
  3 预防术中低体温的护理措施
  Sessler认为在手术过程中,90%的热量是通过皮肤散失的,因此,在保证病人安全的前提下,对皮肤进行保温的效果是可以肯定的[3]。刘瑞莉等[13]对全身麻醉下行肺癌手术的病人进行了术中保温,包括输液输血采用电子液体加温仪保温、冲洗液用水浴箱加温到37 ℃、风热毯机保持体表温度等多种保温措施,与常温组相比,保温组病人气管拔管时间、苏醒时间缩短,寒战、躁动、心律失常、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等发生率明显减少,因此他们认为术中采取保温措施可以明显缩短病人麻醉恢复期,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13]。赵小红等[16]对库血加温进行了研究,将库血在输血前置37 ℃水浴箱10 min,取回后10 min~15 min内输入,而对照组的库血在室温下放置10 min~15 min后再输入,两组病人麻醉后各时间点的腋温比较和寒战发生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因此他们认为库血加温输注可以预防病人术中体温下降及寒战的发生,提高手术耐受性。谢小玲等[17]在术中保温干预对婴幼儿凝血功能及出血量影响的研究中,观察组采取提高室温(24 ℃~26 ℃)、患儿躺在升温毯上(38 ℃~39 ℃)、输入液体(39 ℃~40 ℃)及冲洗液加温(37 ℃)等保温措施,对照组不作任何加温处理,结果表明观察组手术前后体温及各凝血指标均无明显变化,且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刘秋秋等[18]在其对老年病人术中体温变化的研究中,观察组使用加温垫、充气暖被、加温输液和输血(35 ℃~37 ℃)、37 ℃冲洗液等措施,结果表明观察组低体温的发生率、失血量、术后气管拔管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在徐梅等[19]的研究中,他们对比了使用被动式保温的双层纯棉线毯与使用主动式保温、温度持续为42 ℃~46 ℃的电加温毯对腹部手术病人体温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后者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可预防病人体温的下降。Wong 等[20]认为在腹部手术病人术前2 h、术中、术后2 h采取系统性保温措施(使用保温垫)较单纯术中保温可以更有效地降低病人的体温波动,明显减少腹部开放性手术术中失血,对减少术后并发症有积极意义。陈筱静等[14]研究认为应重视妇科腹腔镜术中的体温改变,操作时尽量减少二氧化碳外泄导致的用量增多,可考虑使用气体加温器,尤其应避免腹腔冲洗的同时高流量二氧化碳灌注。
  综上所述,目前常用的保温措施包括:提高手术室环境温度(室温控制在24 ℃~25 ℃为宜)、手术床上铺电热保温毯(37 ℃~39 ℃)、在病人非手术部位加盖毛毯、温盐水(37 ℃)冲洗体腔、机械通气过程中安置湿热交换过滤器、加温输入的液体和血液(35 ℃~37 ℃)、加温腹腔镜手术人工气腹时的CO2(37 ℃)等。
  4 小结
  术中低体温的现象虽然引起了一些医务工作者的关注,并且尝试了很多的保温方法,取得了肯定的效果,但推广这些方法依然困难,原因可能是保温仪器费用高、病人有灼伤的危险、医务人员没有意识到术中低体温对病人的危害等,因此希望医务人员从病人的安全角度出发,对低体温问题给予足够重视,加大保温设备的投入,尤其对老年病人、婴幼儿或手术创伤大等高危因素病例,更应使用确实有效的保温措施。
【参考文献】
&   [1] Guyton AC.Body temperature regulation and fever. In:Guyton AC, Hall JE. Textbook of Medical Physiology [M]. 9th ed. Philadelphia: W.B.Saunders,1996: 911922.
  [2] Sessler DI.Mild perioperative hypothermia [J]. N Engl J Med, 1997, 336: .
  [3] plications and treatment of mild hypothermia [J]. Anesthesiology, 2001, 95 (2): 531543.
  [4] 刘小颖,吴新民.围术期低体温[J].中华麻醉学杂志.):712714.
  [5] Frank SM, Beattie C, Christopherson R,et al.Unintentional hypothermia is associated with postoperative myocardial ischemia [J].Anesthesiology, 1993, 78:468475.
  [6] 赵晶,罗爱伦.麻醉与围术期体温调节[J].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887888.
  [7] Scherer R.Intraoperative heat conservation.A lot of hot air? [J]Anaesthesist, 1997, 46:8190.
  [8] Frank SM,Higgins MS, Breslow MJ,et al.The catecholamine, cortisol, and hemodynamic responses to mild perioperative hypothermia.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J]. Anesthesiology, 1995,82: 8393.
  [9] Schmied H, Kura A,Sessler DI,et al.Mild hypothermia increases blood loss and tranfusion requirements during total hip arthroplasty [J].Lancet,7):289~292.
  [10] 陶永红,孙荣,王倩.系统性保温措施对减少腹腔手术后并发症的效果观察[J].中华护理杂志,2008, 43(8):700701
  [11] Stephen J,Thomas MD.Manual of cardiac anesthesia.2nd ed[M].New York: Churchill Livingstone, .
  [12] Sheffield CW,Sessler DI,Hopf HW,et al.Centrally and locally mediated thermoregulatory responses alter subcutaneous oxygen tension[J].Wound Rep Reg , 945.
  [13] 刘瑞莉,蔡树云.保温对全麻下肺癌手术麻醉恢复期病人的影响[J]. 南方护理学报, ):45.
  [14] 陈筱静,高兴蓉,曾葵等. 妇科腹腔镜术中体温变化[J].四川医学,):481483.
  [15] 杭燕南,庄心良,蒋豪,等主编.当代麻醉学[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82.
  [16] 赵小红,赵红,宗媛等.库血加温输注对术中病人体温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 ):467.
  [17] 谢小玲,黄小红,祝妍华. 术中保温干预对婴幼儿凝血功能及出血量的影响护理学杂志):810.
  [18] 刘秋秋,李思,谢伏娟.老年病人术中体温变化的研究[J].解放军护理杂志,):35.
  [19] 徐梅,何仲,谭刚等.两种不同保温措施对开腹手术病人体温变化影响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7457.
  [20] Wong PF,Kumar S,Bohra A,et al.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of perioperative systemic warming in major elective abdominal surgery[J].British Journal of Surgery,1426.
  (本文编辑 郭海瑞)
&&订阅登记:
请您在下面输入常用的Email地址、职业以便我们定期通过邮箱发送给您最新的相关医学信息,感谢您浏览首席医学网!
论文写作技巧豆丁精品文档: 外科护理工作总结 普外科护理工作总结 外科护理学 外科护士年终总..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外科护理总结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所在位置:
肝脓肿病人标准护理计划
更新时间: 02:37:46 | 文章来源:有问必答健康社区
&&& 肝脏受感染后,因未及时、正确处理而形成肝脓。常见的肝脓肿有细菌性和阿米巴性两种。在临床上都有发热、肝区疼痛和肝脏肿大,但两者各有特点:细菌性肝脓肿,继发于胆道感染或其他化脓性疾病,病情急骤严重,全身脓毒血症明显,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周身乏力、白细胞总数增高等;而阿米巴肝脓肿继发于阿米巴痢疾后,起病较缓慢,病程较长,症状较轻。其治疗原则:细菌性肝脓肿以全身性支持疗法和有效的抗生素治疗为主,但对单个较大的脓肿行手术治疗;阿米巴性肝脓肿以非手术疗法为主。其并发症可有急性腹膜炎、上消化道出血、膈下脓肿等。常见的手术途径为经腹腔切开引流、经腹膜外切开引流。常见护理问题包括:①疼痛;②体温过高;③焦虑;④有口腔粘膜改变的可能;⑤有体液不足的可能;⑥潜在并发症--腹腔感染。
相关因素:
1 腹腔内感染。
2 手术切口。
3 引流管摩擦。
主要表现:
1 病人主诉右上腹持续性钝痛或胀痛,右肩牵涉痛,或手术切口疼痛。
2 变换体位或活动时,引流管牵扯痛。
3 表情痛苦或强迫体位。
护理目标;
1 疼痛减轻。
2 能识别并避免疼痛诱发因素。
3 能运用减轻疼痛的方法自我调节。
护理措施:
1 观察、记录疼痛的性质、程度、伴随症状,评估诱发因素,并告之病人。
2 加强心理护理,给予精神安慰。
3 咳嗽、深呼吸时用手按压伤口。
4 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引流管来回移动所引起的疼痛。
5 严重时注意生命体征的改变及疼痛的演变。
6 指导病人使用弛术、分散注意力等方法,如听音乐、相声或默默数数,以减轻病人对疼痛的感受性,减少止痛药物的用量。
7 在疼痛加重前,遵医嘱给予镇痛药,并观察、记录用药后的效果。
8 教给病人用药知识,如药物的主要作用、用法,用药间隔时间,疼痛时及时用止痛药效果最好。
重点评价:
1 病人疼痛的程度有否缓解。
2 止痛药的作用效果及副作用。
3 病人能否掌握控制和减轻疼痛的方法。
二、体温过高
相关因素:
2 手术损伤。
主要表现:
1 病人多感到疲倦、乏力、肌肉酸痛。
2 口干、食欲不振。
3 头痛、头晕、烦躁不安。
4 体温高达39-40℃,畏寒,多为弛张热。
护理目标:
1 体温恢复至正常范围,或不超过38.5℃。
2 发热引起的心身反应减轻或消失,舒适感增加。
护理措施:
1 评估体温升高程度及变化规律,观察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变化及食欲情况,以便及时处理。
2 调节病室温、湿度,保持室温在18-20℃,湿度在50%-70%之间,并保证室内通风良好。
3 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鼓励病人多饮水或饮料。
4 嘱病人卧床休息,保持舒适体位,保持病室安静,以免增加烦躁情绪。
5 有寒战者,可增加盖被或用热水袋、电热毯保暖,并做好安全护理,防止坠床。
6了保持衣着及盖被适中,大量出汗后及时更换内衣、寝具,可在皮肤与内衣之间放入毛巾,以便更换。
7 物理降温:体温超过38.5℃,根据病情选择不同的降温方法,如冰袋外敷,温水或酒精擦浴,冰水灌肠等,降温半小时后测量体温1次,如降温时出现颤抖等副反应,应立即停用。
8 药物降温:经物理降温无效,可遵医嘱给予药物降温,并注意用药后反应,防止因大汗致虚脱发生。
9 高热患者给予吸氧,氧浓度不超过40%,流量2-4l/min,可保证各重要脏器有足够的氧供应,减轻组织缺氧。
10 保持口腔、皮肤清洁,口唇干燥时涂石蜡油或护唇油,以预防口腔、皮肤感染。
11 定时测量并记录体温,观察、记录降温效果。
12 向病人及家属介绍简单物理降温方法及发热时的饮食、饮水要求。
重点评价:
1 体温是否恢复正常。
2 高热致病人不适症状是否减轻。
3 降温效果。
相关因素:
1 环境改变。
2 不清楚疾病的预后。
3 病情危重。
主要表现:
1 有忧郁、压抑感,或心神不定,坐立不安,失眠。
2 激动、易怒、哭泣。
3 活动能力减退,疑问增多。
4 沉思,注意力不集中。
护理目标:
1 能说出焦虑的原因及自我表现。
2 能运用应对焦虑的有效方法。
3 焦虑感减轻,生理和心理上舒适感有所增加。
4 客观地正视存在的健康问题,对生活充满信心。
护理措施:
1 评估病人焦虑的表现,协助病人寻找焦虑的原因。
2 向病人解释情绪与疾病的关系,以及保持乐观情绪的重要性;总结以往对付挫折的经验,探讨正确的应对方式。
3 为病人创造安全、舒适的环境:
(1)多与病人交谈,但应避免自己的情绪反应与病人情绪反应相互起反作用。
(2)帮助病人尽快熟悉环境。
(3)用科学、熟练、安全的技术护理病人,以取得病人信任。
(4)减少对病人感觉的不良刺激,如限制病人与其他焦虑情绪病人或家属接触。
4 帮助病人减轻情绪反应:
(1)鼓励病人诉说自己的感觉,并让其发泄愤怒、焦虑情绪。
(2)护士应理解、同情病人,耐心倾听其诉说,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分散病人的注意力,如听音乐、相声、默默数数、与人交谈等。
(4)消除对病人产生干扰的因素,如解决失眠等问题。
5 帮助病人正确估计目前病情,以配合治疗及护理。
重点评价:
1 病人焦虑的症状有无改善或消失。
2 病人是否正确运用应对焦虑的有效方法。
四、有口腔粘膜改变的可能
相关因素:
2 进食减少。
主要表现:
1 病人主诉口腔干燥不适。
3 口腔粘膜、舌面、牙龈充血、水肿等。
护理目标:
1 病人能够配合口腔护理。
2 口腔清洁卫生,无不适感。
3 口腔粘膜完好。
护理措施:
1 评估口腔粘膜完好程度,向病人宣教保持口腔清洁的重要性,使其接受。
2 向病人及家属讲解引起口腔粘膜改变的危险因素,介绍消除危险因素的有效措施,让其有意识地预防口腔感染。
3 保持口腔清洁、湿润,一般病人应鼓励进食后漱口,早、晚刷牙,用指定的含漱液漱口,必要时给予口腔护理。
4 鼓励病人进食、饮水,但温度要适宜,避免过烫过冷而损伤粘膜。
5 经常观察口腔粘膜情况,倾听病人主诉,以及早发现异常情况。
重点评价:
1 病人有无口腔不适感及口臭。
2 口腔粘膜是否完好。
3 病人是否采取预防口腔粘膜改变的措施。
五、有体液不足的可能
相关因素:
1 高热后大汗。
2 液体摄入不足。
3 引流液过多。
主要表现:
1 病人主诉口干、心慌。
2 大汗、引流液多。
3 血压下降,脉搏增快。
护理目标:
1 病人能描述体液不足的自我感觉。
2 病人体液平衡,无脱水现象。
护理措施:
1 评估出血量、出汗量、引流量、摄入量等与体液有关的指标。
2 准确记录出入水量,及时了解每小时尿量。若尿?30ml/h,表示体液或血溶量不足,应及时报告医师给予早期治疗。
3 鼓励病人进食、进饮,提供可口、丰富营养的饮食,增加机体的摄入量。
4 若有恶心、呕吐,应对症处理,防止体液丧失严重而引起代谢失衡。
5 抽血监测生化值,以及时纠正失衡。
6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及末梢循环情况。
7 告诉病人体液不足的症状及诱因,使之能及时反映并配合治疗、护理。
重点评价:
1 病人是否正确执行自我防护措施。
2 病人能否及时反映体液不足的不适感。
3 病人是否出现脱水症状。
六、潜在并发症--腹腔感染
相关因素:
1 脓肿穿破。
2 引流管滑脱。
3 引流不畅。
主要表现:
1 体温异常升高。
2 腹痛加重及范围扩大。
3 外周白细胞计数升高。
护理目标:
1 引流管通畅,体温、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正!?
2 病人能讲述引起腹腔感染的诱因。
3 病人掌握引流管固定法。
护理措施:
1 严密监测病人体温、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腹部体征,定期作引流液或血液的培养、抗生素敏感试验,以指导用药。
2 指导病人妥善固定引流管的方法,活动时勿拉扯引流管,保持适当的松度,防止滑脱入腹而使管内脓液流入腹腔。
3 保持引流管通畅,避免扭曲受压,如有堵塞可用少量生理盐水低压冲洗及抽吸。
4 观察引流液的量、性质,并做好记录。
5 注意保护引流管周围皮肤,及时更换潮湿的敷料,保持其干燥,必要时涂以氧化锌软膏。
6 在换药及更换引流袋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避免逆行感染。
7 告诉病人腹部感染时的腹痛变化情况,并应及时报告。
重点评价:
1 病人保护引流管的意识强度。
2 腹腔引流管的引流效能。
3 有无腹腔感染症状及体征。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的惊蛰。蛰是藏的意思...
  乳房的二次发育,即是熟女们动用了物理化学...
  对疥疮患者的护理。首先,应注意个人卫生 ...
  夏季,不少人往往在上身出现灰褐色或黑色的...
大家爱看 |
周点击排行
温馨提示:如果您有任何健康问题可到向在线专家提问!
Copyright &  fx120.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放心医苑网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编号经营性-]护理学基础习题集【有答案】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护理学基础习题集【有答案】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腹腔镜手术的危害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