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宝宝十个月辅食不会站,而且有点外八字,该

当前位置:&&>&&
宝宝外八字怎么办?
登录育儿网
记住登录 |
合作登录:
好奇金牌妈妈答人团
用专业的育儿知识和丰富的育儿经验为新手妈妈答疑解惑,给宝宝更多呵护,是每个好奇金牌答人妈妈义不容辞的责任!2...
婴幼儿护理
情商与品德
赏识与挫折
感知觉训练
行为与习惯
艺术潜能开发
儿童常见病
玩具游戏运动
玩具游戏运动
发育关键期
发育关键期
宝宝外八字怎么办?
悬赏:10分
我家宝宝6个月零几天,很喜欢站着,每次扶他起来站着他都高兴的又叫又跳,挺好玩的,不过我一看到他的脚就头疼,两脚外八字很厉害,都快成一字型了,这是不是有问题啊,他4个月的时候家人就扶他起来站,是不是和这有关,听说太早让宝宝起来站会O型腿,这样的话需要怎样纠正他?
O型腿(俗称八字步,罗圈腿)
“O”型腿的矫正方法具体如下:
(1)直立,两脚并拢,两手扶膝做两膝向正前方的下蹲
起立运动,做 20~3O次。
(2)弯腰,两手扶膝做向左的和向右的绕环运动,做20
(3)两脚开立稍大,弯腰,两手扶膝做两膝向内相靠停
耗练习,每次停耗10秒钟,做5~10次。
(4)两脚平行站立。先以脚跟为轴,做脚尖外展和内旋
运动;再以脚尖为轴,做脚跟外展和内旋运动,各做20~30次。
(5)坐在椅子上,尽力用小腿夹住书,坚持一定时间。如果用橡皮带将两膝捆住做,效果更加显著。
(6)跪坐在腿上,塌腰,两脚慢慢向外向前移动,腰部随之也逐渐直起来。做 15~20次。
如何矫正O型腿
稍微改变一下站立姿态,便可运用腿部肌肉不同的部位,这是下蹲运动的最大特点。下蹲时膝盖和大腿靠拢,对于矫正 O型腿很有效。尽可能的下腰深蹲效果会更好。
方法:双手叉腰,上身保持直立,双腿张开 15— 20厘米,脚尖略微向外,吸气时两膝靠拢慢慢下蹲,尽可能深蹲并停留片刻,感到腿部肌肉紧绷。呼气时慢慢打开双膝,伸直站立,重复 10次。
简易运动矫正“O”型腿
作者:胡铭
1.弓步侧压腿,一腿压30次,交替各进行2次。
2.杠铃夹腿深蹲。肩负中等重量的杠铃,两腿分开约同肩宽,慢慢下蹲至全蹲(膝角小于90度),然后快速夹腿直立,1组做8~10次,共做4~6组。
3.并腿蹲起。两脚及两腿并拢,俯身站立,双手扶膝,做往里推夹的动作(两腿不要分开),接着做下蹲与起立动作1次,再做向左与向右转动膝盖的练习1次,如此反复,每15次为1组,共做3组。
4.两腿做外摆和内夹练习,每15次为1组,共做4组。
5.两腿夹书本,坐在椅子上,两腿伸直、夹紧,在踝关节上部(小腿下部)夹一本厚薄适宜的书,坚持在数分钟内不让书本落下。练习时可在膝关节下部扎一根绳子,效果更好。
6.两人对抗腿屈伸练习,8次为1组,共做4组。
如何预防儿童O型腿、X型腿?
作者:SAYYES
怀孕的时候,胎位位置、羊水多寡、胎次、胎儿本身大小、压胎现象等,都可能会对胎儿腿型异常有影响,宝宝出生后,“内翻变化、外翻足”则是最为常见的腿型异常。
一般所谓的O型腿是指两侧对称的膝内翻。儿童成长到一岁半至三岁间,会逐渐腿型的发育会逐渐转变为外翻(外观看起来为X型腿)。宝宝一出生他的腿型可能因为长期的弯曲,所以一出生就有呈现O型腿的现象。
其实除了弯曲的角度真的过大,否则都可以视为生理上的异常,随着他年龄的增长,会趋于正常的,家长可以不用过于忧虑,不过,有些家长还是很担心,很怕小朋友因为不好看的腿型会影响日后的走路姿势,也怕衍生出其它腿部上面的疾病。若真的要知道小朋友的O型腿是否真的严重到需要治疗的程度,可以带至医院做一些检测,如利用X光检查他的膝盖角度弯曲的角度是否过大,否则只需持续观察即可。
若宝宝腿部弯曲的角度没有变大,但是当小朋友随着年龄增长,合并出现其它的问题,例如七坐八爬较一般正常宝宝还要落后许多,或是到了2岁走路还是常跌倒等等现象,可能就需要考虑宝宝是否在粗大动作上的发展较为落后。另外,少部分有O型腿的宝宝是因为家族遗传的因素所致。医师强调,如果爸爸妈妈自己本身的腿型就有点内八或O型腿的现象,若小孩子有出现类似的状况,属于正常状况,不需过于惊慌。
内八、外八并不是一个症候群,有时候会合并很多问题,除了生理性的问题之外,也有可能会出现其它病理性上的问题,”很多宝宝刚出生时,他的脚可能呈现内八的姿势或整个足部翻到身体中心内侧的情形。有时候宝宝的脚会自动回复到正常位置,或利用手指头轻轻一拉,也有可能因此回到正常的位置,若可以轻易回到正常位置的,就是属于生理性的内、外翻足。一般只要有经验的医师,当宝宝刚出生,一看到他的腿型有些微的异常,通常会实时处理,轻轻的推一下,以确定利用外力矫正,可以帮助宝宝的脚回复到正常的位置。
家长注意随时注意儿童的腿行,“自然观察比一切都重要,才能第一时间了解是否有异常的情形,”除了依靠医师的专业检查之外,要注意几个重点,掌握首要时机矫正宝宝腿型:
一、 主观的感受:宝宝叫痛的时间是不是很频繁。
二、 外型上的变化:走路姿势很奇怪等。
三、功能上的表现:宝宝常常跌倒、走没几步路就喊腿酸等,都是家长平日可以观察的,只要发现不对,还是带至小儿专科检查,才是最正确的做法。
医师小叮咛
了解小朋友的整体发展及变化,这才是最重要的,很多腿型异常及疾病,对孩子的整体发展来说,只是一个过渡期,重要的是,家长是否可以了解小朋友应有的发展及变化。
想要让宝宝有个强壮的身体及骨骼,均衡营养、运动,是永远不变的方法,很多家长买了许多加强骨骼功能的营养品、补给品,效果却不如多运动及补充充分的营养。专家特别建议家长,舍弃昂贵的营养品,回归到最自然的方式,就可以得到健康的体魄。
一、尽量避免趴睡。虽然趴睡不一定直接证明会对宝宝的腿型造成不良的影响,但是当宝宝趴睡时,会让小朋友的脚踝呈内翻或外翻状,长时间下来,也可能影响他的腿型。
二、避免跪坐。一些正在学爬或是学走路的小朋友,可能会爬一爬就坐起来的状况,小朋友跪坐时,他的脚大多成外翻状,这时候家长们最好尽量帮宝宝移动脚型,帮他回复到正常的状态,不过还是尽量避免让他跪坐比较好。
正确坐姿与错误坐姿:
1. 很多小朋友喜欢跪坐,会让腿型成W型,这样是错误的坐法。
2. 应让宝宝盘腿坐即可。
O型腿”和“八字腿”的矫正
“O型腿”俗称罗圈腿,医学上称为膝内翻,外八字腿又称“X型腿”,医学上称之为膝外翻,是国内常见的畸形。尤以青少年发病率较高。男女青年如果得了这种下肢畸形,不仅失去了体型美,行走不利,有时还会影响参军、工作以致影响恋爱,有些入精神压抑,甚至悲观厌世。
造成“O”型腿和“X”型腿畸形的员主要原因是小儿的佝偻病。有少部分是因软骨发育障碍,骨折、外伤、骨瘤等引起的后遗症。小儿患佝偻病时,因钙盐不足,骨骺增生的软骨不能正常地骨化,原有的骨质又出现脱钙和吸收,因而骨质软化,不能耐受重力作用,加之膝关节周围韧带松弛,失去对骨的支持和保护作用,遂发生小腿骨的弯曲变形,造成“O”型和“X”型腿。
这种腿部的畸形不仅仅影响体型与健美,对人体健康也有很大影响,人们对其危害往往也认识不足。膝内翻或外翻破坏了膝关节正常力的分布,使关节一侧所受的生物应力增大,对侧相对减少。天长日久,还会引起膝关节行走时疼痛,关节活动也受影响,进而易导致骨性膝关节炎。对这种畸形进行矫正,不仅能增进体型健美,而且还能改善膝关节应力分布不平衡的状态。
近年国内采用外固定器加胫骨结节倒U形截骨术对“O”型及“X”型腿进行整形治疗,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
这种新疗法的优点主要有:截骨术操作简单、安全、骨愈合快,不容易出现延迟愈合,采用外固定器便于掌握整形矫正时的角度,可使骨愈合角度准确,调整也方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以下地活动,下肢肌肉不会出现萎缩。据统计,畸形完全矫正率可达96%以上。
这种新方法还具有截骨处愈合快的优点,缩短疗程。它还可能性使整形者手术后增加身高,一般术后可增加2厘米左右,所以受到患者的欢迎。
共有2条回答
小孩子不宜站得太早,骨骼还没发育成熟呢,纠正也要等到10个月左右,他真正能站时,还要他能听懂你说的话,这样纠正才有效果,不过不要急,我记得我有个同学,高中军训时教官说他是内八,后来他自己硬是板过来了。
相关未解决
高悬赏问题
育儿网 版权所有
苏公网安备号我家宝宝十个月开始学走路,左脚有点外八字
女 | 10个月
健康咨询描述:
我家宝宝十个月开始学走路,左脚有点外八字,外侧着地,内侧不着地,这是什么原因啊?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想知道有无疾病(感谢医生为我快速解答——该如何治疗和预防。)
附件:点击查看大图
时间: 08:57:21
十大相似问答推荐
医生答案显示区
帮助网友:13389称赞:876用微信添加“快速问医生”,就加我为好友了,快速帮您家人远程诊断和指导用药。
病情分析:您好,孩子的情况首先可以父母帮助矫正,通过摆正脚的位置以及鞋子的矫正等方法。指导意见:如果以上方法都无法矫正过来的话,需要考虑是脑部发育问题了,需要就诊结合检查确诊,1岁以前先观察也是可以的,希望能帮到您。
感谢温医师的回复,还有想问鞋子矫正的话是,应该买什么样的鞋
11:28医生回答:
不客气!这个最好是先去儿科看过之后再说,自己购买很容易矫正反了。
百度智能推荐
治病成功案例/我的经验分享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本品用于湿热瘀滞所致的带下病。...
参考价格:¥28
本品用于跌打损伤,跖骨、趾骨骨折,瘀血肿痛,吐血...
参考价格:¥17.5
亲:您现在哪里不舒服?
如何收藏问题?
方法一:同时按住Ctrl键和D键收藏问题。
方法二:点击浏览器上的收藏按钮收藏问题。宝宝十个月了。怎么还不能自己站立啊,宝宝几个月可以开始走路啊_育儿问答_宝宝树
宝宝十个月了。怎么还不能自己站立啊,宝宝几个月可以开始走路啊
当时年龄:
还没有宝宝
来自:网页;
一般是要到一岁多的时候才会自己走路的。宝宝还不能自己站立也是正常的,我宝宝也有快了,偶尔才会站一下的呢。亲还是可以选择给宝宝多锻炼的呢。宝宝冬天的时候穿得太厚了,才会走路学得慢了。春天到了,都会飞一样的了。
最佳回答者:
别急,都是不一样的,急不来
平时可以多跟宝宝一起
这个说不准的,有的宝宝走得早的,十个月就走了,有了晚点一岁半了才走的都有,所以平时要多训练宝宝的腿力,可以把他靠墙站,这样慢慢的了,就可以独立站立了,那就离走路不远了。
不要着急,我家宝宝独站的时间迟,过后才会自己站,不会会迈步的时间还可以,一周时会自己迈步,13个月时就走的很好了
你别担心,我了才会站,一岁四个月才会走,走的也挺好的,可稳当了,你要让孩子多爬,爬是锻炼平衡能力的,每个人都不一样的。自己能独立站稳很快就会走了
给宝宝检查个微量元素看宝宝缺什么 不。。。我家自己站,,不过有的宝宝走得是 迟些
一般宝宝在1岁左右学习走路的,有些宝宝会更早些的,有些会晚点的,你家宝宝可能会在一岁之后才能会走路的,宝宝路,就让他多爬,多爬也是很好的
这个要看宝宝自身的情况了,以后就差不多了
呵呵,妈妈别着急,有些宝宝要一岁多才路的,平时可以耐心教下宝宝走走
每个宝宝的体质不同的,有的宝宝快有的慢,我家宝是11个月多就能自己独立走路的,算是比较快的吧,有的要到一周二左右才会走,宝妈不要着急,宝宝很强的。
1共2页 直接到页&>女儿七个月了,近来发现走路时外八字,求解决的方法&
提问者:09-08-05 19:41提问时期:1岁
&已解决的相关内容
14-03-23 15:19
14-03-22 23:10
14-03-23 14:27
14-03-23 17:52
14-03-23 15:17
&帮助其他妈妈
在养育宝宝的过程中,你会严格参照各种权威标准吗?
  判断孩子“长势”如何,不是简单地跟同龄孩子比一比就得出结论了。有时候,孩子明明比别人个子大,长势却不乐观;而看着比别人小的孩子,生长发育却十分健康。
  小儿一天喂多少奶合适?
  不同的婴儿吃奶量差异较大。即使同一个孩子每天甚至每次吃奶量也不尽相同,生病时吃奶量将有所减少,病愈后吃奶量略有增加。只要孩子体重增长速度正常(生长曲线与标准曲线平行),睡眠好,觉醒时精神状态好,表明奶摄入量合适,孩子发育正常。
  人工喂养儿应防止过度喂养造成肥胖,原则上每天摄人量以不超过1000ml、每次不超过200ml为宜。一般情况下出生头几周的奶量大约等于体重的1/5,2~4个月时大约等于体重的1/6,6个月时大约等于体重的1/7,7~12个月时大约为体重的1/8。
  生长发育曲线:最好的观测工具
  那么,怎么知道孩子生长发育是否正常,怎么掌握孩子的自身生长发育规律呢?这就要利用生长发育曲线了。
  生长发育曲线是通过检测众多正常婴幼儿发育过程后描绘出来的,整个曲线由若干条连续曲线组成,最下面的一条曲线为3%,意思是将有3%的婴幼儿低于这一水平,可能存在生长发育迟缓;最上面的一条曲线为97%,意思是将有3%的婴幼儿高于这一水平,可能存在生长过速。这两种情况都应该引起关注。中间的一条曲线为50%,代表平均值;另外,还有15%和85%等曲线,提示在正常曲线中的不同水平。我们经常谈及的正常值,应该是3%~97%涉及的范围。
  家长需要注意的是,任何时候,都会有近50%的孩子生长发育指标高于正常值,50%左右的孩子低于正常值,刚好在平均水平的孩子为数极少。所以,千万不要以“平均值”作为自己心中可以接受的最低限度。
  生长发育曲线:找出后面的原因
  其实,将孩子某一时刻的生长发育数据与生长发育曲线进行比较,找出孩子生长发育的百分位意义并不大。
  拿前面提到的3个孩子来说,宝宝虽然每次监测的身高和体重发育指标似乎都略低于正常曲线的第50百分位,也就是低于平均水平,但是孩子体重/身高比值总是维持在第50百分位,说明孩子的生长发育非常正常,属于健康婴儿。即使孩子的身高和体重均高于平均水平,也不能说明孩子的生长发育正常。
  女儿被塞成了“小胖墩”
  Paul45岁IT高级经理
  或许本身是妇产科医生的缘故,太太自打从怀孕开始,就非常职业化地按照一整套“科学养育标准”要求自己。从胎教音乐的长短节奏到“坐月子”时婴儿的吃喝拉撒,似乎一切都有规矩严格对照。别的婴儿每个月才做一次身体检查,可她在医院工作,近水楼台请专家教授每周查一次,这样太太有时还觉得不放心。
  满月检查时,女儿的身高体重与沪版标准“略有差异”,太太就急得不行,一连好几个晚上睡不着觉。自己医院里跑上跑下地请教养育“高手”不算,还四处托人打听寻求育儿增肥的“民间秘方”,惟恐女儿营养跟不上会影响生长。社会上一有什么育儿培训和讲座,在周末或节假日就成了全家的必修课。小夫妻俩没时间,就把女儿的外公外婆“搭上”去做笔记,任何“权威标准”统统输入电脑形成资料库,时不时地拿出来作为下一步的“行动指南”。
  可能是我们太“忠诚”于那些权威标准拼命填鸭式地“硬灌”,女儿从5岁开始就“疯长”,还不知怎的得上了讨厌的哮喘毛病,三天两头往医院跑。小儿科医生对我们发出了“严重警告”,小胖墩的女儿该减肥了,否则营养过剩还会引发一些“成人化”的疾病。这时,我们脑子开始清醒起来,试行“标准”只能是养育宝宝的参考依据,每个家庭还得根据各自孩子不同的情况,研究并设计出个性化的养育方案!
  总是比标准慢一拍
  小咪29岁公司职员
  说到标准体重表,生完宝宝从医院回家时是有过这么一本手册,在宝宝刚出生的时候对照过一阵子,时间长了就忘记了。
  我身高1.7米,先生1.8米,按理说我家宝宝也应该属于大块头,可是他食量很小,又很皮,所以体重增加不快。现在已经20个月了,体重在11公斤左右,隔壁的宝宝5个月已经14公斤,坐在推车里像个小弥勒佛,我特地咨询过医生,我家宝宝还属正常,而隔壁宝宝则太胖了。
  宝宝的食量一直不大,我们用的奶瓶是130毫升的,到现在仍然只要这么大,宝宝一次吃一瓶豆奶或者奶粉就已经饱了。我看到很多小朋友一开始就在用300毫升左右的奶瓶,而且也能一次吃一瓶,显然胃口比我家宝宝好很多。我们一直奉行少食多餐主义,下午和晚上各添一次辅食,保证宝宝的营养。宝宝的体重不达标,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太皮,在家呆不住,一定要出去玩,不管在体育馆还是在公园里都能玩得满头大汗回来。他有三双鞋子轮流换,每天鞋子都是精湿,出了太多汗的缘故。
  在宝宝刚出生的时候,我的保健手册经常放在手头翻阅,时不时帮他量量身高体重的,后来发现,我家宝宝总是比标准慢一拍,医生认为是正常的,所以我们也就不再经常去对照标准体重表了。一周岁的时候拿出来看过一次,还是差了1公斤,到现在已经好久没看了。我觉得他现在还小,可能遗传基因还没发挥出来,我相信我家宝宝会越来越壮的。
  相信我们家的“老法师”
  许小姐28岁会计
  我们家宝宝已经十个月了,但是还没有出牙,我在网上查了很多资料,都说孩子的标准出牙时间是在5、6个月的时候,这可把我急坏了,我想办法托人预约了儿科医院的专家门诊,带我们家宝宝去看病。我们家保姆劝我不要太心焦,看看我们家宝宝,吃得香、睡得好、两只眼睛溜溜的,健健康康的,肯定没什么问题的。我们家保姆带过十几个孩子,自己生了两个小孩,可谓实际经验丰富。她告诉我她带的孩子比我孩子出牙晚的也有,后来都很健康的,那些标准不是对每个孩子都适合的,不符合标准就不健康了?不见得。我妈妈、阿姨也这么安慰我。但我还是不放心,天天都在焦虑这件事情。
  后来终于见到了专家,没想到专家的说法跟我们家保姆说的差不多,看看我们家宝宝,整体来说都很健康,指甲上的血色好,精神面貌也很好,眼神很灵活,一切正常,晚出牙的孩子很多,不用担心。医生告诉我太早出牙的孩子反而不好。这件事情之后,我们家保姆、我妈妈、阿姨们的话,我特别听得进。
  以前常常会上网查一些这个那个的标准,就怕我们家宝宝这个那个的出点什么问题。现在我不大上网去查这些东西了,这些标准太细节。就像保姆和医生说的那样,养宝宝要看整体,宝宝身体健康最重要。那些身高体重等标准,还不都是为测量健康服务的。注重去套标准,忽视宝宝的正常吃、睡需求,反而是本末倒置了。
  对自己严格,对宝宝宽松
  林小姐26岁公司职员
  虽然我和先生都偏瘦,可是,我家的宝宝却“负负得正”长得圆滚滚的,当然,在打疫苗的时候,我们咨询过医生,宝宝虽然偏胖了一些,但绝对属于正常的范围,所以我们并没有太多的担心。
  我原来的体重不到45公斤,怀孕的时候,亲戚朋友都劝我多补点营养,我也觉得两个人和一个人的时候不一样,再说了,现在都在说不能让宝宝输在起跑线上,要尽早地给他全面的营养。于是,药补食补齐头并进,看着自己日益增加的体重和日渐隆起的肚子,我仿佛看到了小宝贝在里面健康成长,心里很有成就感。
  等我去医院做检查的时候,医生不止一次告诫我,我的体重超标了,每周体重不能增加500克以上,而我则大大超过了这个标准。起先我还不以为然,可听医生讲了其中的利弊之后,我决定控制自己的饮食,并且增加一些运动,以控制自己体重的过度增加。生产的时候,我的各项指标都非常正常,顺利地自然分娩了宝宝,三天就出院回家了。
  宝宝先天条件还是不错的,出生后因为母乳喂养长得也很快,常常要补充奶粉才能够他吃的。现在8个月了,已经长到了9公斤,粉嘟嘟地非常可爱。对照医生发的标准体重表,虽然他总是比标准体重超前一些,但我也没有刻意去让他“减肥”,只要他吃得下,身体好,医生说稍微胖一些是不要紧的。
  网友有话要说
  ●我一直把标准体重表放在手头随时查阅的,可以控制宝宝的食量和营养的摄取。宝宝的体重一直都在标准范围之内,这让我很放心。新的标准出台之后,我还是会常常对照的。———暖暖
  ●当妈妈不久,孩子的事情成了我生活的重心,我觉得自己有点过分紧张,常常会考虑很多问题,宝宝吃饱了没有,会不会睡太多等。除此之外,我还把标准体重放在我自己的博客上跟很多妈妈一起讨论,听取大家的意见会让我对自己宝宝的情况更加了解,有问题也会及时发现。———小宝贝
  ●今年一月份我生了一个鸡宝宝,是个男孩,而我的同事比我早一天生了宝宝。我们经常交流心得体会。或许我是母乳喂养的关系,我家的宝宝总是比他们宝宝重。我每次都暗暗得意,关于那些权威标准,好像都不是很清楚,也不是很在意。每个月打预防针的时候都有医生帮我们检查,只要他说各项指标都好,我们也就放心了。———kelly
  ●我觉得这些所谓的标准只是个参照值。我们宝宝现在15个月,按照男婴的体重标准应该是9.8-12公斤,我们宝宝现在13公斤,如果严格按照标准比对,那就超重了,可是我看宝宝很灵活的,也不肥。所以我觉得这种所谓的标准,知道了也有好处,可以心中有数,不要离标准太远就可以
回答者:&|&09-08-06 08:29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小儿眼科主治医师,医学博士
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市中医儿科诊疗中心主任、主任医师
北京幼儿师范学校心理学高级讲师
北京儿童医院儿童保健中心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儿科主任医师、教授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儿童口腔科主任医生,中华口腔医学会会员,中国优生优育协会理事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精神科副主任医生、医学博士。
问题相关文章
问题相关视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十个月宝宝食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