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t细胞淋巴瘤细胞瘤

快速上手指南:中国恶性淋巴瘤的诊疗
作者:月下荷花
恶性淋巴瘤是我国最常见的十大肿瘤之一,由于病理类型复杂,治疗原则各有不同,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制订了常见病理类型恶性淋巴瘤的诊疗规范。本文整理了恶性淋巴瘤诊疗的精华内容。淋巴瘤分期 Ann-Arbor 是通用分期系统,但某些原发淋巴结外的 NHL,如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皮肤T 细胞淋巴瘤和原发胃、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等通常有专属的分期系统。霍奇金淋巴瘤(HL)1. 病理 、临床表现及治疗2. HL 常用化疗方案3. 不良预后因素
非霍奇金淋巴瘤(NHL)
1. 弥漫大 B 细胞淋巴瘤(DLBCL)(1)临床表现:初多为无痛淋巴结肿大,淋巴结外病变可达 40%-60%,侵袭性,可有 B 症状、LDH 升高。(2)病理诊断及分类:大的、弥漫性生长异常淋巴样细胞增生破坏淋巴结结构。通常 CD20(+)、CD79a(+)或 PAX5(+)、CD3ε(-),为进一步明确细胞起源,应加做
GCET1、FOXP1、CD10、Bcl-6、MUM-1、CD5、CD30、CD138、ALK 等,年龄>50 岁者加做 EBV?EBER
。此外双重和三重打击 DLBCL 应加做 BCL-2、BCL-6、c-myc 检测。(3)国际预后指数(IPI)(4)治疗原则
(5)特殊原发部位 DLBCL2. 滤泡性淋巴瘤(FL)(1)临床表现:多发淋巴结肿大,原发结外者少见,晚期病变多见。(2)病理:滤泡中心细胞和中心母细胞增生,根据母细胞数量将 FL 分为3级。常规免疫组化标记包括 CD19、CD20、CD79a 或
PAX5、CD3ε、CD10、Bcl-2、Bcl-6、CD23 和 Ki-67,还包括鉴别诊断标记物 CD5、cyclin D1。FL
常存在 t(14;18) 易位及 Bcl-2 蛋白过表达。(3)治疗(4)国际预后指数(FLIPI)3. 边缘区淋巴瘤(MZL)为惰性淋巴瘤,分为3种亚型:结外 MZL(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 淋巴瘤)、淋巴结 MZL 和脾边缘区 MZL。MZL 的病理诊断是排除法。4.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CLL/SLL)惰性 B 细胞淋巴瘤,CLL 和 SLL 是同一种疾病的不同表现。国际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工作组对 SLL
的定义:有淋巴结肿大,无骨髓受侵导致的血细胞减少和外周血 B 细胞数<5 × 109/L 。(1)临床表现:大部分患者无症状,部分可出现乏力、自身免疫性贫血、感染、肝脾淋巴结肿大、骨髓侵犯。(2)病理诊断:单一弥漫性的细胞浸润,免疫组化:CD5(+)、CD23(+)、CD43(+)或(-)、CD10(-)、CD19(+)、CD20 弱(+)、sIg 弱(+)。鉴别诊断时可加做 cyclin D1 和 Bcl-6 等。(3)分期:SLL 参考 Ann?Arbor 分期系统,CLL 参考 Rai 和 Binet 分期系统。(4)治疗与预后注:FCR 方案(氟达拉滨+环磷酰胺+利妥昔单抗)、FR 方案(氟达拉滨+利妥昔单抗)5. 套细胞淋巴瘤(MCL)(1)临床表现:70% 为 Ⅳ 期,骨髓受侵率 50%~100%,下消化道受侵率 80%~90%,上消化道受侵率 40%,消化道受侵内镜下常表现为多发性息肉样。(2)病理:肿瘤细胞为形态一致、小至中等的淋巴细胞。需与
CLL/SLL、FL 和 MZL 鉴别,CD5(+)、Cyclin D1(+),t(11;14)易位对鉴别诊断有意义。(3)治疗与预后6. 伯基特淋巴瘤(BL)(1)临床表现:高度侵袭性 NHL,结外受侵常见。流行型 BL 多累及颌骨,EBV 阳性率>95%;散发型 BL
主要发生在儿童和青年,腹部受累多见,EBV 阳性率<30%;免疫缺陷相关型 BL 多发生于艾滋病患者,常累及淋巴结和骨髓。(2)病理诊断:弥漫浸润、较单一、中等大小肿瘤性 B 细胞,细胞核分裂象及凋亡都很明显,常见星空现象。肿瘤细胞起源于生发中心,免疫组化
sIgM(+)、单一轻链(+)、CD19(+)、CD20(+)、CD22(+)、CD10(+)、Bcl-6(+)、Bcl-2(-)、CD5(-)、CD23(-)和 TdT(-),Ki-67(+)近 100%。必需检测 MYC 易位和 EBV?EBER 。(3)治疗:以化疗为主,高剂量强化治疗可提高疗效,联合利妥昔单抗可改善长期生存。应行中枢神经系统预防性治疗,充分预防肿瘤溶解综合征发生。化疗方案包括:
CALGB10002 方案、CODOX-M/IVAC 方案、剂量调整的 EPOCH 或 HyperCVAD 方案。(4)预后:散发型、成人、分期晚、LDH 高、骨髓受侵和 HIV 阳性为 BL 不良预后因素。7. 淋巴母细胞淋巴瘤(LBL)高度侵袭性淋巴瘤,分为T 细胞 LBL(T?LBL)和 B 细胞 LBL(B?LBL)。LBL
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属于不同临床表现及不同发展阶段的同一种疾病,WHO 分型将骨髓中原始和幼稚淋巴细胞< 25% 定义为
LBL,≥ 25% 定义为 ALL。(1)临床表现:T?LBL 的典型表现为前纵隔巨大肿块所致的咳嗽、气短,可伴有胸腔积液、骨髓及中枢神经系统受侵常见。B?LBL 表现为淋巴结肿大,皮肤或骨受侵常见。(2)病理诊断:中等大小肿瘤细胞弥漫性生长,免疫表型以 TdT(+)为特点。B-LBL 免疫表型 sIg(-)、cIg(+)、CD10(+)、CD19(+)、CD20(-)或(+)、PAX5(+);T-LBL 免疫表型 CD3ε(+)或(-)、CD2(+)、CD4(+)、CD8(+)、CD1a(+)或(-)和 CD7(+)。需要鉴别胸腺瘤、急性粒细胞白血病。(3)治疗:无论是 Ⅰ 期还是 Ⅳ 期均按全身性疾病治疗,采用 ALL 治疗方案。年轻成人/儿童 ALL
治疗方案疗效优于成人方案。初治高危和复发难治患者,可选择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无骨髓受侵患者,可考虑 AHSCT。(4)预后:儿童 LBL
预后明显优于成人;其它不良预后:白细胞高、中枢神经系统受累、获得完全缓解的时间长和诱导化疗结束后有残存病变;t(9;22)、t(4;11)、
t(8;14)t(
9;22)、复杂核型、亚二倍体或近 3 倍体。t(12;21)易位预后较好。8. 外周 T 细胞淋巴瘤(PTCL)一组起源于胸腺后成熟T淋巴细胞的淋巴系统恶性肿瘤,外周T 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PTCL?NOS)。(1)临床表现:常见于中老年人,中位发病年龄 55 岁。多表现为浅表淋巴结肿大,半数伴 B
症状。结外常累及皮肤及皮下组织、肝、脾、肠道、甲状腺及骨髓等。诊断时多为Ⅲ- Ⅳ期。(2)病理诊断:丰富的血管增生、上皮样细胞增生及炎性细胞浸润的混合性背景,瘤细胞形态多样且变化大。免疫表型为 CD3(+)、CD4(+)、CD5(+)、CD45RO(+)、CD7(-)、CD8(-),存在T 细胞克隆性增殖的证据。(3)治疗和预后9. 蕈样肉芽肿和 Sézary 综合征(MF/SS)MF 是惰性的原发皮肤的成熟T 细胞淋巴瘤。SS 是侵袭性的红皮病性白血病 MF 变异型,以明显的血液受侵和淋巴结肿大为其特征。(1)临床表现:MF 表现为多发性皮肤红斑、斑块和瘤样结节,伴皮肤瘙痒。病程长,反复性进展,晚期发生淋巴结和内脏受侵。SS
表现为广泛性红皮病伴外周血受侵(循环中异常细胞占淋巴细胞比例>5%),在皮损组织、淋巴结和外周血中可见到 Sézary 细胞。诊断 SS 应符合以下条件: Sézary 细胞计数绝对值 ≥1×109/L, CD4(+)/CD8(+)细胞的比值 ≥ 10,肿瘤细胞免疫表型为 CD3(+)、CD4(+)、CD5(+)、CD45RO(+)、CD7(-)、CD8(-)和存在T 细胞克隆性增殖的证据。(2)病理诊断:MF 诊断困难,需要经年多次活检才能确诊。小的、多形核淋巴细胞聚集在表皮或表真皮交界处,有向表皮浸润性,形成
Pautrier 微脓肿是特点。SS 的特征与 MF 类似。MF 免疫表型为成熟T 记忆细胞表型,CD3ε(+)、CD4(+)、CD45RO(+)、CD8(-),偶见 CD4(-)、CD8(+)的成熟T 细胞表型,存在T 细胞克隆性增殖的证据。(3)分期:参考皮肤T 细胞淋巴瘤分期标准。(4)治疗与预后:尚无根治性方法。早期皮损不宜采用强烈治疗,以局部治疗为主;Ⅲ、Ⅳ
期和难治性病变是全身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法包括局部药物涂抹(皮质激素、氮芥、卡莫司汀等)、电子束照射、光疗法、生物治疗、全身化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等。MF
预后较好,SS 预后通常不佳。10. 结外 NK/T 细胞淋巴瘤(ENKL)(1)临床表现:是我国T细胞淋巴瘤之首。病变多原发鼻腔,常局限于上呼吸道和消化道,也可发生或播散至鼻外部位,如皮肤、睾丸、胃肠道等。常见症状为鼻塞、鼻出血和面部肿胀,有时伴恶臭,B 症状常见。(2)病理诊断:弥漫性淋巴瘤细胞浸润,呈血管中心性、血管破坏性生长,导致组织缺血坏死以及黏膜溃疡。免疫表型为 CD2(+)、CD3ε(+)、CD56(+)、TIA-1(+)、granzyme B(+)和 EBV?EBER(+)。(3)分期:采用 Ann Arbor 和 Cotswolds 分期系统对 ENKL 患者进行分期,分为 Ⅰ、Ⅱ 和 Ⅳ 期,Ⅲ 期病变归入
Ⅳ 期。(4)治疗:原发鼻腔的Ⅰ期、无不良预后因素可单纯放疗、序贯化放疗或同步放化疗;原发鼻腔的Ⅰ期、有不良预后因素和 Ⅱ
期可同步化放疗或序贯化放疗;原发鼻腔的 Ⅳ 期和原发鼻腔外的 Ⅰ、Ⅱ 和 Ⅳ 期可同步化放疗或以左旋天门冬酰胺酶(或培门冬酶)为主的联合化疗±放疗。方案包括左旋门冬酰胺酶联合吉西他滨、甲氨喋呤、异环磷酰胺、铂类、依托泊苷和皮质醇激素等。自体或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可考虑用于初治高危和复发难治的患者。(5)预后:不良预后因素包括: 年龄 ≥ 60 岁;B 症状; ECOG 评分 ≥2 分;区域淋巴结受侵;局部组织受侵,如骨或皮肤;LDH
升高;高 Ki-67 指数;EBV DNA 滴度 ≥ 6.1 × 107/mL。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非霍奇金淋巴瘤相关文章
淋巴瘤相关文章
霍奇金淋巴瘤相关文章
近期热门文章
下载医学时间
每天10分钟成学霸
手机扫一扫
关注丁香园微信号
关于丁香园【淋巴细胞肿瘤】_肿瘤_治疗措施_怎么解决_治疗措施-大众养生网
当前位置: >>
淋巴细胞肿瘤如何治疗
HD的放射治疗已取得显着成就。60Co较为有效,但最好应用直线加速器。用高能射线大面积照射HD的ⅠA至ⅡB的方法有扩大及全身淋巴结照射两种。扩大照射除被累及的淋巴结及肿瘤组织外,尚须包括附近可能侵及的淋巴结区,例如病变在膈上采用斗篷式,膈下倒“Y”字式。斗篷式照射部位包括两侧从乳突端至锁骨上下,腋下、肺门、纵隔以至膈的淋巴结;要保护肱骨头、喉部及肺部免受照射。倒“Y”式照射包括从膈下淋巴结至腹主动脉旁、盆腔及腹股沟淋巴结,同时照射脾区。剂量为30~40Gy,3~4周为一疗程。全身淋巴结照射即膈上为斗篷式并加照膈下倒“Y”字式。
NHL对放疗也敏感但复发率高。由于其蔓延途径不是沿淋巴区,所以斗篷和倒“Y”字式大面积不规则照射野的重要性远较HD为差。治疗剂量要大于HD。目前仅低度恶性组临床Ⅰ及Ⅱ期及中度恶性组病理分期Ⅰ期可单独应用扩大野照射或单用累及野局部照射。放疗后要否再用化疗,意见尚不统一。Ⅲ及Ⅳ期多采用化疗为主,必要时局部放疗为姑息治疗。
淋巴细胞肿瘤如何治疗?首先要结合患者的病情判断,良性肿瘤的早期治疗可治愈,术后要做好护理预防,以避免病情复发。其实通过上述的讲解与答疑,我相信大家对淋巴肿瘤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呢?生病不可怕,只要充满希望,坚持活下去的希望。
3739阅读4677阅读3627阅读4048阅读4082阅读3675阅读4313阅读
3657阅读3318阅读3243阅读4008阅读3830阅读4450阅读3953阅读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微信扫一扫什么是皮肤淋巴细胞瘤
专辑:皮肤淋巴细胞瘤
扫描二维码获取播放地址
什么是皮肤淋巴细胞瘤
郑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皮肤科
视频摘要:皮肤淋巴细胞瘤主要是指原发于皮肤淋巴细胞的恶性肿瘤,根据细胞学的类,分为两大类,一是皮肤T细胞淋巴瘤,二是皮肤B细胞淋巴瘤,其中,皮肤T细胞淋巴瘤占到所有的皮肤淋巴瘤的四分之三以上,高发年龄为50到60岁,中年人发病占多数,且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皮肤B细胞淋巴瘤好发于70岁以上老人;皮肤淋巴细胞瘤由于病因未明,尚不能做到很好的预防。淋巴细胞的恶性淋巴瘤_百度知道
淋巴细胞的恶性淋巴瘤
我有更好的答案
HD的Ⅰ、Ⅱ期和部分Ⅲ期A及NHL的Ⅰ、Ⅱ期病人以放射治疗为主.baidu。HD又分为淋巴细胞为主型、结节硬化型、混合细胞型和淋巴细胞耗竭型(此型预后最差)等4种类型、消瘦和全身淋巴结及肝脾肿大为本病主要表现,确诊要靠淋巴结病理检查,胸片。而NHL尚无统一的分型、免疫学标志和恶性程度相结合分为低、中、高恶性3组,每组又分若干型。临床根据病变的范围分为4期,一般说Ⅰ~Ⅱ期低度恶性者疗效和预后较好。本病在中国并不少见,死亡率居恶性肿瘤的第11位,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可望治愈。<img class="ikqb_img" src="http://g.hiphotos.baidu。根据病理学特点的不同,分为何杰金氏病(HD)和非何杰金氏淋巴瘤(NHL)两大类。一般治疗原则是,适当加联合化疗,HD发生率明显低于欧美国家://g、Ⅳ期病人应以联合化疗为主,辅以局部放疗,多按形态学。发热、盗汗.hiphotos.baidu.com/zhidao/pic/item/7dd98df0b8fc17cec54e737d196c7,以青少年多见,以NHL居多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xe675;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xe6b9;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T细胞淋巴瘤
医学百科提醒您不要相信网上药品邮购信息!
这是一个重定向条目,共享了的内容。为方便阅读,下文中的恶性组织细胞病已经自动替换为T细胞淋巴瘤,可点此恢复原貌,或使用备注方式展现目录1 概述(malignant histiocytosis,MH)是及其前体细胞异常增生的恶性疾病。临床以、脾肿大及细胞减少为主要特征。全国均有发病,南方多见,以20~40岁年龄组发病居多,男性多见。T细胞淋巴瘤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现采用的主要措施是抗癌的联合化疗。
T细胞淋巴瘤在20世纪30年代曾采用过许多不同的名称,如、;。1939年Scott及Robb-Smith首先报道4例,根据病理及临床表现认为是一种的疾病,有别于。由于本病在髓质部有局灶性组织细胞增生,当时认为该细胞来源于故命名为。1951年Israels报告了6例,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于1953年提出5种临床表现类型:淋巴结肿大型、型、型、型、型。此后本病的特殊临床表现逐渐被临床医生所重视。1956年Marshall文献并结合个人观察的8例,对本病的特征作了较详细的描述(将细胞分成三型)。国内田鸿(1957)以同名提出首例报告。由于过去大多数病例是在尸检时始确诊,1959年郁知非等总结了4年内所见的18例,并提出骨髓对本病临床诊断具有重要价值,使之生前确诊成为可能。1964年在天津召开全国第一次学术会议上,决定将本病改称为,并定出临床诊断标准。20世纪60年代初由于组织的进展,国外学者应用表面标记法对的研究,认识到原认定的网状细胞实为组织细胞而非真正的网状细胞。组织细胞起源于骨髓的,经原、幼单核细胞到单核细胞。单核细胞为一种中间细胞,进入外周血后即移居到实体组织,并在组织最终成为的组织巨噬细胞。因此,将有活跃的、单核细胞及其幼稚细胞作为一个,称之为单核-巨噬统,替代了旧称为网状系统。1990年Foucar等建议采用单核巨噬细胞和调节系统(mononuclear-phagocyte and immunoregulatory effect system,M-PIRES)。1966年Rappaport认为本病增生的细胞为异常的组织细胞及其前身细胞,故称为。其后通过、及超微的研究确定本病的恶性细胞来源于组织细胞,20世纪70年代后国内学者也逐渐将恶性网状细胞病改称T细胞淋巴瘤(malignant histocytosis,简称)。但是在20世纪80年代后,由于某些表型手段应用于本病,1985年以来国外不少学者又提出本病的恶性细胞来源于,有些作者已明确指出恶组不是组织细胞来源,而应称为恶性组织细胞病。有关本病的新争议有以下三方面不同的认识。
1.认为恶组确实存在但极为罕见& 过去报道的恶组(称所谓的恶组)实际上大多数为外周恶性组织细胞病。Stein等于1985年应用免疫方法对原诊断为恶组的45例进行研究,发现恶组细胞ki-1(CD30生要于活化T、及里-施细胞)也,而且同时一部分病例带有标记。因此,认为所谓恶组是淋巴细胞来源的,应命名为ki-1阳性,退行发育的大细胞(anaplastic large cell lymphoma)或称间大细胞淋巴瘤。Isaacson等于1985年再次对其已明确报道(1978)是组织细胞来源的恶组4例重新研究后(有CD45RO表达及TCR-β重排)改变了原来的观点,认为小肠恶组实际上应属肠黏膜的恶性组织细胞病。1986年Wilson等对曾在1975年报道的恶组29例中15例材料重新复查,以一组和(CD3,CD20,CD30,CD43,CD45 RC,CD45 RB及CD68)进行,并应用通用的概念重新分类。结果9例表型符合T细胞系(其中6例ki-1阳性);2例属B细胞系;3例未显示属系特征(其中2例有ki-1表达);1例为的(IAHS)。值得的是无一例有CD68(单核-巨噬细胞抗原)表达。因此作者提出除非免疫表型和免疫结果支持来源于单核-巨噬细胞系,否则应放弃恶组此一名称而代以有利于描述性名称,如:窦状隙大细胞淋巴瘤、大细胞淋巴瘤或ki-1阳性T细胞或B细胞淋巴瘤。1992年Omvold也重新研究了诊为所谓恶组的病例6例的组织形态学特点,5例为退行发育的大细胞淋巴瘤;1例为多形性大样细胞组成;6例免疫表型均为T细胞型并有ki-l表达。作者认为真性恶组在儿童年龄组是极为罕见的(过去认为多见),而过去诊为恶组实为T细胞型ki-1阳性的退行发育的大细胞淋巴瘤(在最新的Kiel淋巴瘤分类中已被认可为一独立的类型)。国内徐天蓉等(1994)复查了7例()为小肠恶组的活体组织,以CD15,CD20,CD45,CD45 RO,Mac387,al-进行分析,并作光镜下形态及电镜观察,结果5例为T细胞型淋巴瘤,2例为组织细胞淋巴瘤。
2.仍有坚持恶组的恶性细胞是来源于组织细胞的& 1988年Kamesaki等报告一例恶组,根据其不典型细胞形态学和细胞化学(呈弥漫性;非阳性能被;-D萘酚酯酶、酶及PAS染色均),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有高度特异的髓细胞样,如:CD4,CD13,CD14,部分CD11及阳性,而无T细胞、B细胞、、交错细胞、树突细胞标记)。此外,用重链技术检测恶性细胞,有重链重排,但无轻链或TCRβ链基因重排。由于仅仅出现(结合区重链)重排,因此也可在非淋巴组织样中检测到。基于上述发现,作者认为此例不典型细胞来源于单核-巨噬细胞系,而且具有肿瘤性质。1990年Sonneveld复习12例恶组()病例,检测免疫球蛋白重链和轻链以及T细胞标记(CD4,CD8)。结果12例恶性细胞均为阴性,其中9例又加作CD9,CD25及ki-1抗原分析亦阴性。国内1990年姬亚友等以溶菌酶、al抗胰及al抗,对尸检病例诊为恶组者36例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三者阳性率分别为97.1%,91.7%和77.8%。此两种酶是存在于组织细胞、及单核细胞的,而淋巴细胞及网状细胞均阴性。根据此三种蛋白酶在恶组细胞分布的特点,从角度证明了恶组瘤细胞来源于组织细胞。1991年李佩娟等对儿童病理诊断为恶组的31例尸检材料进行了临床和病理的复查,并选择了对组织细胞、单核细胞、T和B系淋巴细胞起反应的九种抗体进行免疫酶标染色。对过去的诊断重新估价的结果,有3例形态符合淋巴瘤和(但对九种抗体均呈阴性反应),免疫酶标检查与Wilson等的结果不同,仍提示组织细胞来源的可能性大。作者提出Wilson的材料多数是活检材料,在一张中必须具有大量分化极差的巨型恶组细胞才能决定诊断,因此容易和恶性淋巴瘤混淆。1990年何如昆等对恶组()尸检材料29例复习临床病理、免疫组化及电镜检查,结果支持恶组细胞起源于单核-巨噬细胞系。并对6例小肠伴有者加作全T全B染色亦均为阴性。1991年Goqusev等用人类恶性组织CD30
DEL研究,认为恶组DEL的细胞株来自粒-单核系而非淋巴细胞系。
3.有发现某些恶组有双表型性质& 1992年Oka等报道3例(5岁,38岁及44岁)伴有高热、淋巴结及肝脾肿大,全血细胞减少,骨髓及淋巴结病理可见不成熟样细胞、吞噬的细胞以及里-施细胞和霍金奇样细胞,诊为恶组。入院后3个月内均死亡。作者以CD3、CD15、CD20、CD30、CD43、CD45、CD45RO、CD68、Mac387、溶菌酶、al抗胰蛋白酶、S100蛋白析。结果三例均有Mac387 、CD68 、溶菌酶 、CD3 (有单核、巨噬细胞及表型)。因此,作者认为至少有些恶组有双表型性质,也就是T细胞和吞噬细胞。国内李维华等(1991)根据恶组尸检材料21例进行免疫、组化T细胞和组织细胞标记,结果有的同时表达两种细胞的标记;有的病例仅有T细胞标记,或仅有组织细胞标记;有的两者均不表达。
有关目前的争议我们的观点是:从国内报道的情况,恶组在临床上并非罕见,由于本病临床表现及病理上有别于恶性淋巴瘤(见后临床及病理特点),本病在半个多世纪来一直用形态学标准来进行诊断(国内目前大多数单位仍如此),有些病例在所难免。20世纪80年代以后用于肿瘤细胞抗原分析的单克隆抗体不断出现,家应用高的免疫组化技术可检出细胞表型标记,但最大的困惑是不同实验室所得的结果有时差异较大。一方面瘤细胞其也会紊乱,另外值得提出的一些肿瘤常有许多T细胞增生性反应。目前新抗体还在不断问世,但尚未发现一种标志物是肿瘤性T细胞所特有的,任何抗体也只具有相对的。有学者提出在肿瘤病理诊断中,免疫组化技术检查只是对诊断手段的一种补充,而不能将两者对立起来。我们同意这种观点,目前对恶组细胞来源国学者尚未统一认识,暂保留恶组的原有含义范围,待更明确及统一认识后再作必要的更正。恶组是组织细胞及其前体细胞呈系统性、进行性浸润的恶性疾病。主要的临床表现有、、苍白;肝脾及淋巴结肿大以及不同脏器不同程度受累表现,在病情加重的过程中可出现、及全血细胞减少等,少数病例晚期可合并组织细胞白血病。及各种治疗均无效。病情凶险且病程较短,未经化学治疗者大多数病例在起病6个月消耗衰竭、肝肾衰竭、胃及颅内出血而死亡。其主要病理特点是在肝、脾、淋巴结、骨髓等造血组织以及一些非和组织中有分化不同阶段的异常组织细胞呈灶性或弥漫性浸润,异常组织细胞可有吞噬血细胞现象。本病病变在早期既不像急性白血病呈全身弥漫性浸润,又不同于恶性淋巴瘤出现单个或多个。由于、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无特异性,目前国内诊断本病仍主要依靠临床表现,骨髓细胞形态及(或)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早期诊断较困难。2 疾病名称T细胞淋巴瘤3 英文名称malignant histiocytosis
4 T细胞淋巴瘤的别名恶性组织细胞病;恶性网状细胞病;;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恶组;非白血病网状内皮细胞增生症;淋巴网状肿瘤病;网状细胞白血病;组织细胞性髓性网状细胞增生症5 分类科 & 疾病
肿瘤科 & 血液系统疾病6 ICD号C96.77 流行病学T细胞淋巴瘤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被认为是罕见病,60年代以后报道逐渐增多,国外文献至1978年报告近200例,而国内在1980年前报告病例已达700多例。年发表在国内杂志的病例数已达2133例。尽管病例数有重复,但总的病例数增加不少。全国均有发病,以南方多见。目前未发现有流行情况,均为散发。本病可见于各种年龄组,以20~40岁年龄组发病居多。男性多见,男∶女约为2.7∶1。8 病因T细胞淋巴瘤目前尚不清楚。由于尸检中部分病例有增生现象有人认为是一种增殖变,初为过敏,渐转化为肿瘤。有人注意到恶组患者增高,怀疑本病与感染有关。已知是引起的病因,但在恶组病因中起何尚不清楚。有人注意到近年来恶组在中非地区发病率有所上升,推测可能与因素特别是与病毒因素有关。但目前尚缺乏有力的血清学和证据。Kobari等观察到1例慢性感染病人后恶组,通过法扩增,EBV定位于淋巴细胞膜的抗原,用原位杂交法(ISH)检测中的EBV,结果发现早期慢性感染时非恶性的组织细胞中存在的EBV颗粒与后来的恶组细胞中的EBV颗粒相同。由此推论可能原本正常的组织细胞受EBV感染后变成异常细胞,并发生性扩增,结果产生恶组。国内梁平(1984)对8例恶组骨髓标本做电镜观察,在2例恶组细胞内见到Ⅳ型,认为它是细胞曾受病毒作用的一个形态学标志。国外有人怀疑本病与因素有关,有父子先后发病的报道。国敏等(1990)报道有2例为同胞兄弟,且其家系中另有1兄弟患病,3兄弟均在婴时期发病,病情相同且均在发病后3个月内死亡。近年来国内学者发现恶组尸检中全身淋巴组织呈现重度,推测患者伴有缺陷。至于免疫缺陷是病因还是结果尚无定论。总之,病因至今仍不明确。
9 发病机制T细胞淋巴瘤发制目前不明。1969年Rodman报道了2例恶组有,即t(2;5)(p23;q35),此外尚有1号。Morgan等在1986年发现恶组细胞株中5号长臂一固定点的断裂(5q35断裂),并常伴有t(2;5)。另有报道1号、3号和6号染色体也有易位。Morris(1994)等证实t(2;5)可产生NPM/ALK融合基因。Shiota等(1995)指出,此融合基因一个(80kD)的高化蛋白(p80),NPM/ALK融合基因和p80见于所有t(2;5)的病例中,但能表达p80 NPM/ALK者是一个独立的病种。通过或p80表达的测定,5q35断裂目前可作为诊断CD30阳性肿瘤的前提。国内吴士琪等(1983)提出D组染色体丢失1条是本病较常见的。1989年Stephen等报道了3例“恶组”,均表达ki-1(CD30),皆有t(2;5)(p23;q35)易位,认为这种易位可能是具有恶组特点的一组病共有的特征。1990年Abe等研究了4例恶组的细胞遗传学,其中2例有17号染色体异常,断点在短臂13(17p13)。复习文献另有7例恶组亦有相同异常发现。现已有证明p53在人类的发生率较高,而p53()即定位于17号染色体短臂。1992年国内田虹等对2例恶组白血病型患者进行骨髓染色体分析,均出现1号部分三体(1qter-1p11)和1p11断裂易位。10 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表现根据恶组细胞浸润部位的不同,临床上可有不同的表现,从上述病理累及部位来看可累及造血组织(最常见),又可累及非造血组织,因此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国内作者曾提出不少分型意见,如按Israels分为5型,实则多数恶组病理、临床表现具有2型以上的特点。虽然Cazal将其简化为型、皮肤型、儿童型,但认为儿童与成人临床差异不大。有提出病变主要累及造血组织称普通型,主要累及非造血组织则称特殊型。有关特殊型更多,如,皮肤型、胃肠型、肺型、肾型、、多发性炎型、肠型、巨脾及脾自发破裂型、慢性复发型,等等。也有作者认为临床表现多样,难以某型概括,临床与病理对照也不尽一致,认为分型对预后意义不大。分型国内目前尚无统一意见。此外,有提出根据病程分急性和慢性(1年以上为慢性),由于慢性很少见,大多数病例发病急、病程短,故临床上未强调急、慢之分。1975年在福建三明市召开的恶组座谈会上对慢性型未作定论。现将国内文献报道(包括特殊类型)的862例综合分析如下,以了解临床表现的多样性。
10.1 首发症状见表1。
不论是何种类型的恶组,发热常是首发表现。热型以不规则高热居多(38.7%)、其次为稽留热(26.3%)、弛张热(21.2%),间歇热(10.8%)及低热(3%)少见。苍白、乏力是因所致,出血倾向在首发表现中亦不少见,尤其到病程晚期愈来愈重是致死原因之一。黄疸一般在早期常不明显多在较晚期出现,但也有部分患者以黄疸首发而住入医院。此外,国内报道不少例以发热、及反复首发,因常伴有肠穿孔而误为入手术探查。再有恶组侵犯肺部而误为、肺部肿瘤、的报道亦不断涌现。另有以、或为首发表现者有不少个案报道。值得提出的有的患者骨、痛常很显著,物常无效。10.2 体征见表2。
、是常见的体征,常呈轻度度肿大,1例肝最大在右肋下10cm;1例脾最大入。但在胃肠型恶组约1/3病例肝、脾未触及,2/3肿大者为轻度肿大。表浅淋巴结一般似黄豆大、米大、最大如鸡蛋大。从尸检情况看,恶组主要侵犯深部淋巴结,浅表淋巴结不大并不能排除恶组。皮肤损害以和肿块最为常见(可形成肉芽肿或导致化,肉眼上形成结节,但镜下细胞彼此并不黏聚),并可伴有溃疡,尚可伴有非特异性损害,如、及等。皮肤损害在儿童恶组中较为多见,并被认为是其特征。肺部可有啰音伴有、。腹部触及肿块者多为肠型恶组之体征,有人统计53例以肠道症状首发者(除发热、腹痛、外),腹部触及肿块占41.5%,而发生肠穿孔者高达52.8%。11 T细胞淋巴瘤的并发症T细胞淋巴瘤常累及多个脏器,尤其是急性型,起病急,病程短暂且凶险,可出现发热、贫血、出血、肝、脾、淋巴结肿大,咳嗽、、、腹痛、等。这些即是它的临床表现,同是亦是它的并发症,在临床上很难加以区别。12 实验室检查12.1 外周血患者就诊时血象正常者仅约10%,其余均有各种血细胞不同程度的减少(少数病例可增高),随着病情的发展全血细胞减少愈趋明显,成为本病的突出表现之一。约有半数患者在外周血片末端边缘易找到异常细胞(特别是用浓缩法或在白细胞层)。
12.2 骨髓象在骨髓涂片中多数仍可见到各系正常造血组织。分析241例骨髓涂片,有66.4%骨髓呈活跃或明显活跃;33.6%呈增生减低或重度减低。由于病变呈灶性分布很不均匀,有时多次均未能找到恶性细胞。当各种恶性细胞混杂在骨髓涂片中出现时,可呈不等及多形性。细胞学形态的变化国内外描述并非尽同。1964年全国血液学术会议上,根据细胞形态特点,分成下列类型:
(1)异常“组织”细胞(恶性“组织”细胞):体积较大(20~40μm)外形规则或呈不规则圆形,胞质比一般原始细胞丰富,胞质深蓝或浅蓝色,深蓝者常无颗粒,浅蓝者可有少数或较多细小颗粒,可有数量不一的空泡。核可呈圆形或椭圆形,有时呈分枝状,偶有双核者,核细致或呈网状,显隐不一。
(2)淋巴样“组织”细胞:如淋巴细胞大小,外形和淋巴细胞或内皮细胞,可呈椭圆形、不规则圆形或狭长带有弯曲的尾巴。胞质呈浅蓝色、灰蓝色,含有较多细小颗粒,核常偏于一侧或一端,核染色质较细致,偶见核仁。
(3)单核样“组织”细胞:形态颇似单核细胞,但核染色较深或粗颗粒较明显。
(4)多核巨细胞:体积甚大,直径可达50μm以上,外形不规则,胞质浅蓝无颗粒或有少数细小颗粒。通常含有3~6个核或核成分叶状,核仁或隐或显。
(5)吞噬细胞:体积可以很大,单核或双核,椭圆形偏位,染色质疏松,核仁清晰,胞质中含有被吞噬的成熟或其碎片、幼红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等,一个吞噬细胞最多可吞噬20余个血细胞。
据我们观察,认为异常“组织”细胞及(或)多核“组织”细胞有特异性诊断价值,而淋巴样和单核样细胞在其他疾病中也可出现,无特异性诊断意义。至于骨髓涂片中有多少异常的“组织”细胞即可诊断,一直无明确,1959年郁知非等报道的18例,骨髓异常“组织”占有核细胞的10.5%,最多达88%。12.3 组织化学染色本病特殊细胞的细胞化学反应多表现为过氧化物酶染化物酶染色阴性,苏丹黑染色阴性或弱阳性,多为弱阳性弥散反应;多为中等度性反应能被酒石酸抑制,醛酸酶染阳性~中等阳性反应;阳性~强阳性反应,能被氟化钠抑制;α-氯乙酸萘酯酶和呈阴性反应,溶菌酶染色阳性,α1-抗胰糜蛋白酶和α1-抗胰蛋白酶阳性。
12.4 生化检查有62%增高;54.3%增高;亦有部分病例、碱性磷酸酶升高。蛋蛋白含量明显增高。12.5 血沉47.6%增快,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减低。13 辅助检查13.1 病理检查淋巴结皮肤、、骨髓等病理活检找到恶组细胞。13.2 X线胸部多有改变,如:弥漫性或间质性浸润、散在的粟粒状及小结节状阴影,或纵隔淋巴结肿大、等,但X射线表现一般为非特异性,而经常与并发症同时存在。13.3 CT、MRI检查发现头颅、腹部、肝、脾、后淋巴结及胸部等病变。13.4 B超肝脾淋巴结肿大、胸腔积液、等。14 诊断过去诊断本病主要仍依靠临床表现和细胞形态学或结果,近年来对本病的恶性细胞来源有了新的认识,甚至提出应当更改病名,但作为同一个疾病实体,它的临床表现和细胞、病理形态所见与过去的描述不应有差别,因而过去的诊断依据仍沿用,只是增加一些细胞标志、细胞和方面的指标以确定恶性细胞的来源,以便准确地对疾病命名。14.1 临床表现以发病急、长期发热,伴进行性肝脾淋巴结肿大、进行性肝肾功能衰竭、进行性全血细胞减少、进行性全身衰竭为特点,常伴黄疸、出血,可有皮肤损害和浆膜腔积液。14.2 骨髓涂片确诊必须找到一定数量的上述的异常细胞。由于骨髓不一定经常受累,且病变常呈灶性分布,因此骨髓1~2次检查阴性不能除外本病,需多次重查。国内有人提出阳性率高于髂骨(4例髂骨阴性改作胸骨穿刺均呈阳性,又有数例髂骨穿刺涂片异常细胞只占1%,换作胸骨穿刺则异常细胞占有核细胞的8%)。14.3 外周血浓缩涂片检查统计305例外周有152例(49.8%)找到异常细胞。血液浓集后找到异常细胞的机会更高些。血液浓缩涂片可与骨髓涂片相互补充参照。过去诊断为“恶组”的形态学依据见表3。
从表3看出,目前主要诊断恶组的方法是依靠骨髓穿刺涂片检查。骨髓1次确诊的成功率为69%,骨髓找到“恶组”细胞占有核细胞的2%~78%(其中占2%~20%为77.1%,占72%以上为22.9%)。有人提出通过5次的骨髓穿刺,98%的病例可以诊断。实际上生前未能确诊的仍有10.2%患者,而另有10.3%患者需依靠其他部位的活组织采取病理检查(表4)。关于其他部位活组织采取确诊的成功率:皮肤活检72.7%(24/33);淋巴结活检63.1%(70/111);骨髓活检39.7%(27/68);肝脏活检25%(5/25),此外有个别作,脾穿刺,,肺穿刺,及胸腹水找到“恶组”细胞。浅表淋巴结活检成功率低于皮肤活检是由于“恶组”多侵犯深部淋巴结,而骨髓活检及肝活检只能做辅助诊断是由于“恶组”常呈灶性浸润,穿刺不易抓到。
总之,关于诊断必须强调临床表现的重要性,国内不少学者同意作者(1973)的观点,即临床怀疑本病又有形态学支持则可初步诊断;临床怀疑而无形态学变化不能排除本病,应反复进行多部位骨髓穿刺(胸骨穿刺阳性率可能较高)及可能的活组织病理检查;有形态学特点但与临床表现不符者,需与反应性及其他组织细胞增生性疾病相鉴别。为确定恶性细胞来源,应作多种细胞化学、免疫标志以及细胞和分子遗传学检查,Ki-30(CD30)阳性,t(2:5)(p23:q35)染色体移位,有融合基因NPM/ALK(p80)者,有助于确定为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其他标记物如上抗原(epithelial membrane antigen, EMA)和CD25(IL-2受体)也可能阳性。
15 鉴别诊断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且无特异性,因此单根据临床表现极易发生误诊,综合国内报道的669例初诊误诊率高达69.4%。国内文献报道的误诊病种多达70多种,常易误诊的情况:①因发热、出血、全血细胞减少而诊为、急性白血病等;②因发热、黄疸、肝脾大而误诊为黄疸性肝炎、、胆道感染等;③因发热持续不退伴有胃肠道症状而误为、、等;④因、腹泻或而考虑为肠道肿瘤、淋巴瘤、等;⑤因发热、咳嗽、气短、胸液而误为、肺肿瘤、肺结核等;⑥因发热、、而诊为、、甚至;⑦因发热伴截瘫、脑神经麻痹或而误为脑炎、、;⑧因发热伴有积液或胸而误为多发性浆膜炎;⑨因鼻咽部溃疡而误为;⑩因发热、皮肤结节溃疡或红斑而误为、非化脓性脂膜炎、蕈样病等。此外,有不少病例误为外科疾病而施行手术探察,故应提高对本病的警惕。
有骨髓的细胞形态学的支持,可以帮助诊断,但是许多非肿瘤性疾病也可引起反应性组织细胞增多,常与本病鉴别。15.1 反应性组织细胞增生的概念是指有明显的原发病存在,由于原发病的某些因素的而发生组织细胞增生,待原发病去除、刺激减轻后增生的组织细胞可消失。当原发病诊断明确而组织细胞反应性增生程度较轻时,后者易被忽视。但若重症患者,其组织细胞反应强烈,而原发病诊断不明时易误诊为“恶组”。已知某些感染性疾病如病、伤寒、、等可引起骨髓组织细胞增多,并有吞噬血细胞现象。过去对组织细胞增生的概念及分类混乱,20世纪70年代提出将反应性组织细胞增生分为3类:①感染性:继发于感染性疾病,包括上述疾病及肝炎,性单细胞增多症等;②性:继发于、、皮炎性淋巴结病及某些接种反应;③恶性肿瘤性疾病:在未到骨髓时亦可有组织细胞增生。
20世纪70年代初张之南等通过随访工作,发现原诊断为恶组的部分病例,经过数年之后仍存活,有的发展为典型的;有的以后查出为;有的发现为迁延型肝炎;有的无任何疾病迹象。重新复习这些病例、过去的临床表现及骨髓细胞形态,结果:临床上发病很像“恶组”,有高热、苍白、肝脾大、全血细胞减少,个别有出血倾向,其中1例当时已下降至80/57mmHg,自动出院。大多病情十分凶险。但骨髓细胞形态是单核样和淋巴样细胞,个别有异型细胞,但为数不多(不超过1%),仅有1例数量较多(约20%),血压下降自动出院,当时并无关节症状,多年节明显,实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由此可见,个别反应性组织细胞增生与“恶组”在初期较难鉴别。
1979年Risdal等报道19例因病毒感染引起组织细胞增生并有吞噬血细胞现象,其中14例发病前曾接受较长时间的治疗,病毒检查阳性,称之为病毒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virus-associated hemophagocytic syndrome,VAHS)。其后发现不仅病毒可引起,很多、、甚至近期、肿瘤播散等也可引起,有称感染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infection-associated hemophagocytic syndrome),有称噬血细胞性组织细胞增生症(hematophagic histiocytosis),此外有称噬血细胞综合征(hematophagic syndrome)者,都是从骨髓细胞学角度提出的,表现为组织细胞增生并活跃地吞噬各种血细胞。
已查明许多可引起噬血细胞综合征:①病毒,如EB病毒、、病毒、带状疱病毒、、微小病毒B19;②细菌,如肠道革兰阴性、流感噬血杆菌、、金黄色、布氏杆菌、肺炎支原体等;③伯纳特立克次体;④;⑤真菌,如组织菌、白色念珠菌、新型隐;⑥利什曼。噬血细胞综合征的临床表现随原发病的不同而不一,最常见的共同症状为发热,以高热居多,可伴有、、纳差、减轻及肝、脾、淋巴结轻度肿大,部分患者可有出血、皮疹、全血细胞减少、肝功能损害或功能障碍。VAHS尚可有症状,肺部浸润或肾功能衰竭等多脏器损害症状。VAHS常于病前2~6周有病毒感染症状。虽然噬血细胞综合征本质上属于一种反应性组织细胞增生,如无感染多在l~8周内自然缓解,但在严重病例,其临床过程极似“恶组”,死亡率可高达30%~40%,病情凶险程度几乎难于与“恶组”相区别。如Chen等1991年报道10例台湾儿童由EB病毒引起的爆发性VAHS,临床表现有发热、黄疸、肝脾肿大、全血细胞减少、凝血障碍功能异常。骨髓检查有非典型T淋巴样细胞及少数B免疫母细胞浸润,并有细胞增生伴吞噬血细胞现象。最初6例曾诊断为恶组,10例均迅速死亡,从发热到死亡平均生存期为16天,主要死因为凝血功能障碍伴和机会感染。应用血清学和印迹杂交实实为EB病毒急性感染。
15.2 反应性组织细胞增生的实验室检查(1)外周血细胞有不同程度减少:国内82例反应性组织细胞增生症就诊时已有贫血者占48.4%;全血细胞减少者占14.6%;其余为血小板减少或白细胞减少或三系中2系减少,少数为白细胞增高(7.3%);外周血涂片见到成熟组织细胞者占17.8%(1%~31%)。国外资料中有贫血、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者分别为9l%、80%和88%。
(2)骨髓涂片可见组织细胞增多:细胞大都是成熟型或单核样及淋巴样组织细胞,可伴有血细胞被吞噬。个别病例可见少量异常组织细胞或可见到1~2个多核巨细胞。目前认为全血细胞减少不都是组织细胞吞噬血细胞过多所致,而是感染抑制骨髓的结果。
(3)其他实验室检查:常有血清谷丙转氨酶升高、可有氮质血症、或血增加、原时原时间延长、低血症、血α2比例增高、乳酸脱氢酶升高等。VAHS患者血清中病毒抗体滴度可升高,病毒培养可阳性。其他原因的反应性组织细胞增生,可迟早出现原发病的征象及相应的实验检查所见。15.3 恶组与反应性组织细胞增生症的鉴别1994年冯云等报道年确诊的噬血细胞综合征与“恶组”病各13例的异同(表5)。
可以看出,从临床表现及细胞形态区别有时确有困难,而病原学检查及血清铁蛋蛋白检测对二者鉴别可能有帮助。有认为血清铁蛋蛋白在“恶组”明显高于反应性组织细胞增生症,但亦有报道两病的血清铁蛋蛋白均显著增高,二者并无显著差异。此外,中性粒细胞的碱性磷酸酶()在“恶组”的阳性率和积分极低,而反应性NAP大多数增高。有认为“恶组”差有较多的核分裂象,吞噬血细胞现象较少见,而反应性组织细胞分化较成熟,很少出现分裂象,而吞噬血细胞现象极为明显。我们过去的表明:在没有合并明显感染的情况下,可试用,反应性者用药2~3温可渐退并可在内停药。虽然有少数患者可再发热,但可有较长间隔,再用药仍可退,需视原发病是否已同时治疗而定。我们曾对38例反应性组织细胞增生症进行分析,其中16例原发病不能确定,9例未经特殊治疗体温自然下降,7例口服后热退,热退后肝脾及淋巴结缩小,血象及骨髓象逐渐恢复正常。而恶组对肾上腺皮质激素反应差,即使体温有下降,常不能降至正常或下降后短期又上升,且连续应用逐渐失效。有报道有些噬血细胞综合征应用(cyclosporin A)有效。需强调的是,骨髓发现有吞噬现象的组织细胞增多应首先排除反应性者,因为多见,约有半数以上的反应性者较易找到原发病。一般反应性组织细胞增多持续时间不长,多次重髓变化较大,消失较快。而恶组一旦骨髓出现异常组织细胞后,重复骨髓穿刺异常细胞会逐渐增多。16 T细胞淋巴瘤的治疗T细胞淋巴瘤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现采用的主要措施是抗癌药物的联合化疗。郁知非等报道用加、()、和泼尼松联合化疗恶组数例,多数病人获得完全缓解例已无病生存分别达10年和10年以上。1990年Sonneveld等报道12例恶组,4例治疗前死亡(生存期8天~2个月);6例用CHOP方案(环磷酰胺、、长春新碱、泼尼松)2例并做了脾切除,经多个疗程后,结果4例分别存活>11个月、>30个月、>83个月、>85个月。国内谢丽蓉等(1983)对1例有巨脾者行脾切除,术后采用CHOP方案,病情相对,提出巨脾切除可纠正脾功能亢进,除去大部分的肿瘤病灶,有利于化疗的进行。1993年姚达明报道以CHOP方案治疗5例恶组,3例完全缓解,其中1例已存活1年。此外,已有报道用同种异髓治疗恶组成功的病例。这些治疗方法与近年来国外采用的治疗方案都与治疗的化疗方案相近。16.1 国内疗效标准(1)完全缓解:症状及属于本病的不正常体征均消失。浓度≥100g/L,≥4.0×109/L,分类正常,血小板数≥100×109/L;骨髓涂片中找不到异常组织细胞。
(2)部分缓解:自觉症状基本消失,体温下降或稳定一段时间,肿大的肝、脾、淋巴结明显缩小(肝、脾最大不超过肋缘下1.5厘米)。血象接近但未达到完全缓解标准。骨髓液涂片中异常组织细胞基本消失或极少量。16.2 国外疗效标准根据Zucker及Tseng报道的资料综合如下。
(1)完全缓解:症状及体征消失,未在新的部位出现肿瘤性病变,骨髓涂片中未见恶性细胞。
(2)部分缓解:可供测定的病灶和肿大的组织的最大垂直直径减少≥50%,且不出现新的病灶。17 预后T细胞淋巴瘤大多发病急、病程短。Ishii等报道在14例恶组病,血清TNF浓度≥50pg/ml者病情严重,预后极差。而凝血状态和血清LDH、和IL-1的血清浓度与预后无关。综合国内报道病例808例,观察到死亡者669例,87.1%生存期<6个月;7.9%生存期为6个月~1年;仅有5%生存期>1年以上(最长1例14年)。在作者综合的1458例中有8例发生白血病(0.55%)。“恶组”死亡原因最多见为全身衰竭;其次为出血(主要是胃肠道,其次为颅内);再次为严重感染;少数由于肝肾功能衰竭或致死。单纯累及皮肤而无内脏器官侵犯者预后较佳,可存活10多年。侵犯内脏的病例,预后都很差,与年龄、性别、侵犯部位等因素无关。18 相关药品氟化钠、氧、溶菌酶、糜蛋白酶、胰蛋白酶、葡萄糖、、米托蒽醌、环磷酰胺、洛莫司汀、长春新碱、泼尼松、柔红霉素、19 相关检查特异性脂酶染色、溶菌酶、糜蛋白酶、胰蛋白酶、EB病毒抗体、白细胞计数、、糖原染色、酸性磷酸酶染色、血清谷丙转氨酶、尿素氮、血清铁、、血红蛋白相关文献浏览本页的人还关注了以下词条:
参与评价: ()
病理所见;
免疫组化B片:CD3(+)·CD5(+)·Ki-67(少量+)·CD20(-)·CD23(-)·CyclinD1(-)·BLC-2(-)·GFAP(-)·CD2(+)·CD4(+)·CD7(+)·CD8(少量+)·CD56(-)·CD30(-)·TIA-1(1)·GranzymeB(-)。
分子病理B片:EBER ISH(少量+)·TCR(-)。
病理诊断:
(右颞额内)考虑为EBV阳性T细胞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惰性。请指导有比较好的方式?是否有这方面专家指教? 抱歉,功能升级中,暂停讨论
特别提示:本文内容为开放式编辑模式,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
本页最后修订于 日 星期二 20:55:28 (GMT+08:00)
关于医学百科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链接及网站事务请与Email:联系
编辑QQ群:8511895 (不接受疾病咨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外周t细胞淋巴瘤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