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塞电子有中国医院吗

中国援埃塞俄比亚首位病理学家:若需要会再回非洲
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客户端,发送短信“大河”到12114或登录点击下载。
2013年将迎来河南省派出援外医疗队40周年,7月23日上午,作为中国援助埃塞俄比亚的第一位病理学专家,郑州大学教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病理室主任、主任医师申培红接受了大河网视频采访。
郑州大学教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病理室主任、主任医师申培红。
  记者 尚国傲/文图
  核心提示:
  抛家舍子远赴非洲,以“中国速度”“中国技术”一举征服多国专家,在动荡政局中提前写下遗嘱依然坚持工作,直接帮助埃塞俄比亚建立第一个病理实验室……作为中国援助埃塞俄比亚的第一位病理学专家,郑州大学教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病理室主任、主任医师申培红在援非两年多的时间里,赢得了世界同行的尊重、埃塞俄比亚人民的信任和埃方卫生部门的高度评价。
  她说,自己就像候鸟,只要祖国需要、埃塞俄比亚人民需要,就会飞回非洲再尽使命。
  “幕后英雄”走向非洲
  2013年,我国将迎来向发展中国家派遣援外医疗队50周年,也是河南省派出援外医疗队40周年,7月23日上午,作为中国援助埃塞俄比亚的第一位病理学专家,郑州大学教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病理室主任、主任医师申培红接受了大河网视频采访。
  申培红介绍,病理学是探讨疾病发生发展的病因、机理,研究疾病规律的一门科学,主要“任务”是为疾病的性质做出明确诊断,指导临床手术方式和用药。
  “比如一个急腹症患者,简单的检查不能明确诊断病因,大夫需要急诊剖腹探查,在手术台上送一块组织到病理科。是炎症?是机械性梗阻?还是肿瘤?如果是肿瘤的话,是恶性还是良性?病理科需要在20到30分钟内做出明确的病理诊断报告,指导手术大夫制定手术和治疗方案。”申培红说,因此病理学又被称为“幕后英雄”,是科学治疗的基础和前提。另外,在医疗纠纷、保险赔付、医保、特别是新农合报销时,病理诊断报告都是重要依据。
  一个“幕后工作者”,为什么离家万里远赴非洲?申培红说,当时她偶然听说援非医疗队伍需要一个病例专家,而自己是国家综合三甲医院病理学科带头人,有这个技术实力,也想为河南争光,就毅然“争”到了这个名额。
  那时候,她的儿子刚上小学二年级。为了争取儿子的支持,申培红给他看了那张著名的照片——秃鹫和非洲饥饿儿童,问他“愿不愿意让妈妈去援助这个非洲小朋友”。儿子一把撕掉照片上的秃鹫,把非洲儿童那一半塞给了申培红:“妈妈你去吧,我支持你!”
  “中国速度”征服国际专家
  2005年元旦过后,申培红作为我国首位援助埃塞俄比亚的病理学专家,踏上了非洲大地。
  开局并不顺利。申培红被安排到埃塞俄比亚亚里斯雅贝巴大学医学院黑十字医院病理科。这是埃方最大的公立医院,这个病理科承担着大学的病理学教学和全国的病理诊断工作,拥有英国、瑞士、印度、古巴等多国外教,号称“小联合国”。面对申培红这个当时只有30多岁,资质只是病理诊断副主任医师的“Chinesegirl”,病理科主任当时就说“我们不需要中国病理医生”。
  在院长的协调下,科室同意让申培红第二天上班。一进门,迎接她的是一场特殊的“考试”——让她把前一个大夫的片子验完,古巴教授(主考官)掌握多头显微镜主镜头的视野和速度,由她做出一个明确的病理诊断,其他外教和科主任就在旁边。
  “当时我马上就明白了,他们还是不信任我。我就下决心,一定要用中国速度,让他们见识一下中国病理医师。”申培红说。上午10点左右,“考官”们开始欢呼,伸出了大拇指;上午11点,所有的片子全部验完,这下连走廊上的外教也开始欢呼。就这样,申培红用自己的技术和速度,在这场“多国部队联合对中国专家进行的摸底演习”中,打了一场漂亮仗。
  写下遗嘱坚持工作
  离家万里的日子,并不好过。申培红说,刚到埃塞俄比亚时生活很艰苦,水土不服,她就自己在住地阳台上种菜。但最难过的是特别想家、想儿子。申培红刚去不久,埃塞俄比亚开始大选,政局动荡不堪,有关部门甚至通知医疗队员“可以写遗嘱了”。她白天坚持上班,晚上回去就忍不住落泪,“那时候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生离死别。”
  尽管如此,申培红还是尽最大努力,为当地的病理学技术进步做着工作。“虽然他们有先进的设施设备,但技术还是相对传统落后一些,只能出常规的病理报告。我就建议他们开展一些比较敏感的针对性免疫组化工作。”申培红说。她不仅自己发扬中国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用瓶瓶罐罐、塑料盒、玻璃棍自制器皿,自己配试剂,还动员瑞士外教“发挥特长”,援助了开展这些工作所需的抗体。
  2006年初,随着国家和河南省卫生厅援助的基本设施到来,这项工作得以进一步推进。2006年6月份,申培红第二次被邀请参加联合国在非洲联盟总部举行的医学年会。累坏了一台电脑之后,长篇专题《免疫组化在外科病理诊断中的应用》完成,并在年会上进行了宣讲。这篇文章,不仅展示了中国医生在免疫组化领域的技术水平,更直接促成了埃塞俄比亚最大的公立医院建成了该国第一座一定规模的病理实验室。
  愿做候鸟再回非洲
  在埃塞俄比亚两年多,申培红赢得了当地医疗机构和国际同行的认可,更赢得了当地患者和居民的信任,有了浓浓的“非洲情结”。
  有一个患淋巴瘤的女孩,每次从外地到亚里斯雅贝巴大学医学院黑十字医院穿刺,都指定让申培红来做,总是快乐地搂着她的脖子。众多患者的感谢,让申培红尝到了一生中最多的、最珍贵的各国土特产。
  申培红说,她从不后悔自己去过那个地方,自己在那里,尽到了作为一名医生救死扶伤的义务。临走时,她和医疗队员们向有关方面提议,在埃塞俄比亚建一座中国医院。“我会像候鸟一样,只要祖国需要,只有埃塞俄比亚人民需要,就飞回非洲,再尽使命。”
审核:郭俊华责任编辑:姜秋霞
来源于:360新闻
大河邦邦网中国驻埃塞俄比亚大使解晓岩:中埃塞合作走上“高速路”_新浪新闻
&&&&&&正文
中国驻埃塞俄比亚大使解晓岩:中埃塞合作走上“高速路”
  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至第二大城市阿达玛之间的公路,一直是埃塞国家物流运输的大动脉。每天有不计其数的货客车通过这条公路往返于亚的斯亚贝巴和吉布提港口之间,而这条公路因长年拥挤不堪,已成为埃塞外贸物流的瓶颈。令人欣慰的是,这一状况即将发生巨大转变:由中国企业承建的亚的斯亚贝巴―阿达玛(AA)高速公路刚刚竣工。
  这是埃塞首条、东非规模第一和等级第一的高速公路,不仅公路本身由中国企业设计、施工,而且沿途还有由中国公司联营建设的风力发电场,正由中埃塞两国建设者铺设的埃塞第一条现代化铁路――亚的斯亚贝巴至吉布提铁路,以及由中国民营企业投资兴建的埃塞首个工业园――东方工业园。这些大型基建项目和制造企业,不但反映出埃塞经济社会发展欣欣向荣的景象,而且是近年来中埃塞互利合作成果的缩影。
  尽管埃塞俄比亚还没有走出最不发达国家行列,但近10年来埃塞以年均两位数的经济增长率成为全球增速最快的10个国家之一。埃塞不仅要打造东非地区互联互通的枢纽,还要成为非洲制造业中心。在埃塞这样的非资源富集国,基础设施建设和制造业就像是经济发展这辆车上的两个轮子。中国和埃塞经贸合作的丰硕成果,则为这两个“轮子”增添了驱动力。
  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埃塞90%以上的公路、全国的通信网络、第一条铁路和城市轻轨、第一个风电场以及几个重要的水电站等,都是中国企业承建或参与承建的。2013年,中埃塞工程承包市场大幅增长,全年新签合同额约60亿美元,完成合同额近23亿美元。
  在制造业领域,中国作为埃塞最大贸易伙伴、埃塞最大外资来源国,近年来在埃塞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中资企业建设的东方工业园2008年被埃塞政府列为工业发展的优先项默目前已成为埃塞规模最大、设施最先进、条件最完善的招商引资平台。园区内有制鞋、汽车组装、水泥生产等多家制造业企业,员工总人数已达到3800多名,为埃塞创造就业岗位3400个。园中的华坚鞋城是埃塞最大的制鞋企业,该厂生产的女鞋占埃塞鞋业出口份额的50%以上,带动了当地皮革加工、运输、物流、农场等多领域发展。
  埃塞副总理德梅克曾说过,在埃塞的全球发展伙伴中,第一是中国!第二是中国!第三还是中国!
  中埃塞建立在互利共赢基础上的务实合作前景广阔,双方在基础设施、农业、制造业等领域的合作潜力将进一步得到释放,两国间深厚的传统友谊、不断增进的战略互信以及日益深化的治国理政经验交流将为双边合作提供更大助力,双方对此充满信心〃作者为中国驻埃塞俄比亚大使解晓岩)  (原标题:中国驻埃塞俄比亚大使解晓岩:中埃塞合作走上“高速路”)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埃塞中国工人遭袭9人死亡_新闻中心_新浪网
埃塞中国工人遭袭9人死亡
  北京消息 据中国外交部网站的消息,4月24日,一家中资石油公司设在埃塞俄比亚东南部地区的项目组遭200多名不明身份武装分子袭击并抢劫。据目前掌握的情况,袭击造成中方9人死亡,1人轻伤,7人被绑架,有关情况仍在核实中。项目组驻地的一些埃塞人员也在袭击中伤亡。
  中国政府强烈谴责这一武装袭击暴行,对中方和埃塞遇难人员表示哀悼,对其家属及伤者表示深切慰问。外交部、、中国驻埃塞使馆和有关企业等迅速启动应急机制,向埃塞方面提出紧急交涉,要求全力搜救遇袭中方人员,确保其安全获释,并切实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在埃塞的中资机构人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协助做好有关善后工作。据了解,埃塞政府已增派军队赶赴事发地点。
  索马里反政府武装所为
  据中原油田新闻发言人称,24日凌晨,中原油田一支物探队伍在塞国与索马里交界处施工时,因塞国支持索马里国现任政府,导致索马里反政府武装的反感。为实施报复,反政府武装突然袭击了位于交界处的一处中原油田施工现场,导致出现人员伤亡。事发后,中国驻埃塞俄比亚大使馆人员及时各塞国政府提出严重交涉。目前,善后事宜正在处理中。
  伤亡者是河南油田员工
  记者从中原油田一位人士那里了解到,中原油田在埃方正在打探井,因为是新探区,还未标出具体位置。这些伤亡人员为合作方河南油田员工。
  记者拨打河南石油勘探局地质调查处一位负责人的电话。这位负责人说,遇袭人员具体为地质勘探人员,具体地点发生在哪里,具体人员的名字等等正在核实之中。
  正通过外交进行营救
  中原油田宣传部新闻科有关人士说,事情出现得太突然,目前,正通过外交途径做营救工作,施工队伍是哪支还不清楚。
  记者在得到消息的第一时间向中国驻埃塞俄比亚联邦民主共和国大使馆、中原油田埃塞俄比亚公司经理李建军发送电子邮件,询问事件的最新进展,截止记者发稿至,均没有得到回复。
  记者拨打埃塞俄比亚联邦民主共和国大使馆电话,没有人接听。
  在埃中方人员共有五名
  目前,埃塞俄比亚市场的中原油田队伍已达到5支,服务领域涉及、钻井、固井、录井、测井等多个项目。据中原油田埃塞俄比亚公司公开的基本情况是:2004年5月,中原油田成功进入埃塞俄比亚市场,顺利中标马来西亚石油公司投资的甘贝拉区块的二维沼泽地震项目。
  中国外交部网站说,中国与埃塞俄比亚一直有着友好的交往。早在中、埃建交之前,总理于1964年就访问过埃塞。两国日正式建交以来,友好关系不断发展,2002年,中埃双边贸易额超过1亿美元。
  综合新华社、《郑州晚报》、《大河报》
【】【】【】【】
相关专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埃塞电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