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苦脑的父亲的脑提问:就是我宝宝现在3周岁

主讲人:妈咪Jane(黄静洁),中西合璧育儿专家,被全国妇联、中国家庭教育学会评为全国百名“好妈妈”。本文系黄静洁在2016上海市家庭教育高峰论坛的演讲,由朱颖婕整理。孩子在我们身边长大,我们认为他们和我们是一体的,可实际上他们很快就要离开,他们很快就不再会让我们拥抱他们、牵他们的手。我同时在上海工作,也在纽约生活,我记得一个月以前回纽约时,移民官问我:“你离开美国多久了?”我回答说:“两个月”,他觉得太久了,问我在干嘛,我说,我的生活就是这样,有一个孩子在美国,一个孩子在中国,我就来来回回。于是他又说,为什么要一个留在中国、一个留在美国,我说:“我希望他们既是中国人,又是世界人。”最后,他讲了这么一句话:“你是个好妈妈”,让我很欣慰。我想做母亲的日子都是匆匆忙忙的,一个家庭就是一个团队,我们把孩子养大非常不容易,很多人跟我说:“你的孩子18岁了,你已经过了关了,你好幸福!”但其实,我对我的小儿子说:“你现在11岁,再过两年我就要哭了。”为什么?因为孩子在我们身边长大,我们认为他们和我们是一体的,可实际上他们很快就要离开,他们很快就不再会让我们拥抱他们、牵他们的手。所以我今天要分享的是18年来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得来的点点滴滴,记在心头的很多感悟、很多故事、很多经历。孩子,你快乐吗?“亲”就是血缘、亲人,可是大家有没有发现,在我们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很多时候我们和他们容易变成“敌对”关系,我们恨铁不成钢,我们要打,我们要骂,我们真是爱你,可是我们真是很焦虑,有的时候巴不得说:“你不是我的孩子就好了”,甚至看别人家的孩子都比自己的孩子好。这个问题很焦虑,所以我要谈的第一个问题是:孩子,你快乐吗?我们对孩子的爱该怎么实现?爸爸妈妈真的很矛盾,又想让孩子快乐,又想让他们学会吃苦。我有一个闺蜜来找我,她的女儿5岁,正在读幼儿园,她说明年要上小学了,我们想要报市重点。我一听那个学校,就说:“能考进去很好,但是你们要想好考进去之后孩子能不能应付。”她说:“我们一定要考进去,因为爸爸说现在的幼儿园太快乐,让孩子吃点苦!”我听了以后很纠结,在我看来,孩子的童年应该快乐,上学怎么可以叫“吃苦”呢?我在网上搜了4张图,讲的是孩子还没出生,我们就开始胎教,因为害怕他不聪明;孩子还没有说话,但我们想让他超前;他不吃某些饭、菜,不行,因为营养不均衡。这样的孩子最后进入学校,会快乐吗?有多少家长是这样:一边喊着要让孩子快乐,一边却用最不快乐的方式把他们养大。可怕吗?其实我们都知道很可怕,但我们也是这么长大的,所以我们告诉自己,不快乐的方式可以让他以后快乐,拿今天和以后赌,可以,但是对于童年来说,我觉得不可以。我今天戴了一个戒指,这里面有一个故事。我的大儿子12岁的时候刚搬来上海,进了一所双语学校,有一天晚上吃饭的时候他和我讲了一件事情,我特别不高兴,然后我们开始拌嘴,最后我的“威严样子”出来了。其实我没打过孩子,但那一天我一巴掌拍在圆桌上,结果这个戒指打到了我自己,手痛得那一下把我惊醒了,我们都不知道打到自己会痛,那你们想过没有讲的话会不会让孩子不高兴、会痛?这枚我非常心爱的戒指是在奥地利买到的,一个星期后再戴它的时候,我发现上面有一个很大的裂痕,而且一大块水晶没有了,这似乎就是上天给了我一个忠告和警示:别打人,尤其不要打你的孩子,你打他痛在你的心里,问题没有解决。于是这枚戒指就变成一个“紧箍咒”,如果我要打骂孩子的时候就戴上他,它会提醒我不要情绪失控。很多时候我们打了一次孩子,孩子一个星期不理你;我们逼孩子做功课,孩子跟你躲躲闪闪。所以,当孩子晚上睡觉睡得不好的时候,你得想一想为什么,当孩子不爱和小朋友在一起的时候,你再想一想是不是做错了什么事,当孩子对新的事物新的人都回避的时候,你们更要重视起来。因为孩子生来就对新鲜事物抱有特别大的热情,“十万个为什么”就是这样来的。在父母眼中,孩子吃的苦是什么?我们通常认为没有给他好吃的、好玩的就是吃苦,再有,去做运动是吃苦,比如在学校跑了800米长跑,有些奶奶就心疼:“今天吃苦了,一回来马上炖鸡汤给他吃。”还有父母认为,让孩子刻苦读书、分担劳动和家务也是吃苦。这些想法很恐怖,如果孩子从来没有做过一份家务,怎么到大学里照顾自己?这其中,父母做错了什么?错在物质上不让孩子吃苦,可是精神上让他特别孤单。有张图很有意思:孩子的脑子里长出来一棵草和一棵树,这时我们会跟他说,你不要胡思乱想,想什么浪费时间,接着就拿把剪刀剪掉了,我们经常跟他们说,你只要记得一件事,好好读书,一切都会有的,可是真是如此吗?如果我要让孩子快乐,就要给他经营三件事——第一,快乐感,我要让他感到快乐,这个快乐不是给他好吃的和玩具,快乐是一个正面的情绪。第二,安全感,没有安全感,孩子就不会觉得那个快乐可以和自己有太多关系,现在快乐了可是下一秒钟父母就让他到桌子上做300道题,他没有安全感。第三,平衡感,就是来自于他们内心的平衡:我是不是接受了这份快乐,我是不是感受到了这份安全,这个平衡感在孩子手中。我们怎么让孩子快乐?那么,孩子正面的情绪从哪里来?我想,第一,父母的好情绪会传染给孩子。我今天心情特别坏,孩子的情绪一定不会好,因为孩子的敏感度比我们要大,成长好像觉得自己已经经受了各种风雨,风来了,我们就知道可能雷要来了,雷来了,我们就想象可能暴雨要来了,但是孩子没有,孩子只能靠他最敏感和细微的“天线”来接收到各种各样的信息。第二,我们要重视跟孩子的沟通方式。你又打又骂,孩子的情绪一定不好,你打过一次情绪也会不好,因为他有记忆,你打过一次他就很怕你再打他,所以情绪好坏跟沟通有关。第三,我们要宽容对待孩子在学校和家里的表现。孩子每天回来你就问:“今天做错什么事了?老师有批评你吗?老师有表扬你吗?”其实无论你怎么问,在孩子听起来都是你对他的责备。我们太苛求了,但是如果孩子不犯错还叫孩子吗?所以,如果有一份好态度,其实就可以化解一切。第四,我们要仔细、耐心聆听孩子情绪的表达。孩子和我们一样,有时候无缘无故会有情绪,就是小朋友之间打闹,回家后他也有情绪,这时妈妈会说什么?“你真没出息,打回去!”这句话好吗?不好,因为你根本不听他讲完。有时候宁愿跟他们说等一等,晚上再告诉我,我现在很忙,孩子反而会理解。重要的是,孩子遇到困难或者犯错的时候,我们有没有举动支持他。第五,要相信孩子具有自我安抚能力。孩子从婴儿起,我们就背着他、抱着他,最后要学走路了,母婴医生或者专家第一个忠告就是,用双手扶着他的下腋,既安全又能够让他平衡,如果接下来还在摇摇摆摆,这个时候我们可以拿一根绳和一块毛巾,让他拿着那头,我们拉着这头,哪怕这条绳子或毛巾其实已经拿走了,可是它依旧能给孩子一份安全感。孩子的自我安抚能力就在这块“毛巾”,他知道妈妈在,我有了问题可以有人问、有人帮,这就是安全感。第六,就是让孩子少生病,拥有一个强健的体魄。少生病为什么跟安全感有关?很多家长给我留言说,孩子生完病就粘我了,生完病又没有安全感了,这是真的。我们以前一直把体育、运动、安全、健康想象成孩子茁壮成长、身体成长的重要因素,只和身体健康有关,其实不是的,跟他们的心理成长也很有关系。如何塑造他们的性格?就像父母的情绪会影响孩子一样,孩子的性格养成也跟父母的性格、行为息息相关。其中有一样很重要,就是帮助他们创建一个良好的社交环境。我之前去参加一个10岁“小寿命”的生日派对,我发现他坐在正中间,周围是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剩下来全部是爸爸妈妈的朋友,他居然是唯一一个小孩!这中间发生了什么事情?这个孩子从睁开眼睛看外部世界的时候,生活里就缺少同龄朋友,以及比他大一点的成人朋友。我一直提倡孩子需要学会和其他成人沟通、交往,因为有些孩子进了学校怕老师,连憋尿因为不敢开口和老师说“我想去厕所”,碰见好朋友的爸爸妈妈,也不知道怎么开口说话。所以我特别把这点列出来,就是强调我们要给他提供社交环境。父母自我性格的展示就不用多讲了,性格内向的妈妈的孩子,尤其是男孩子很难变得外向,而一个非常自我的爸爸,孩子很有可能会复制你。父母是他们眼中成人世界的唯一代表,他们从小看着你,你们的性格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孩子的性格。最后一个,父母的价值观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很简单,价值观就是两件事,一个是你怎么看待身边的人事物,另一个是你做一件事的目标、目的是什么。有人读书是为了光宗耀祖,有些奶奶会说:“好好读书,我们都靠你了”,这就是价值观。我一直告诉我的孩子,妈妈给你创造的世界就像一个小屋子,这里面的世界很纯净。但是孩子迟早要离开父母和家,他们一生中更多时间要和外面的世界打交道,如果他出去面对的社会不好,他一个人纯净、好有什么用?所以我总结一下,读书不是吃苦,请大家忘了“吃苦”这个词,不要把吃苦跟读书挂钩,否则你的孩子一定厌学。没有一个人天生愿意去吃苦,尤其在孩子还不懂事物因果关系的时候,你说现在吃苦,明天就有甜,孩子怎么理解?同时,剥夺运动即剥夺快乐的成长,我们的孩子不动就没有快乐感,要给他们空间去感受快乐。而当他有了心灵的自由和身体的自由之后,就能探索看不见的东西和看得见的东西,这个时候他会找到兴趣,接着就会有激情和热情,找到喜欢做的事他还会怕苦吗?不会。所以孩子一定会吃苦的,但是吃苦的条件是他们爱这件事。我的孩子不是学霸怎么办?“你考试考了第几名?”这个问题永远是我们要问的,不止是爸爸妈妈问,我们带着孩子去过年,爷爷奶奶拿着准备好的一个红包,也要说一句:“告诉我你今年考第几名?妈妈有打你吗?”你说孩子得有什么情绪?一方面我们给他快乐,给他大红包,另外一方面,随时一个耳光就上去了。我们必须意识到一个残酷的现实:我们大多数孩子都不是学霸。如果学霸就是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你想,一个班如果有40个人,只有3个可以称为学霸,那还有37个人怎么办?日子怎么过?我的孩子在上海念初中的时候不是学霸,但还算德智体全面发展,初中毕业典礼的时候,每个班都要颁两个奖,一个数学奖、一个语文奖,喊名字上台,喊到他的班叫的不是他,儿子就跟我说:“我总是不是老三,就是老四。”等到颁奖结束,校长说现在要颁一个最重要的奖——领袖奖,表彰作出特别贡献的学生,我当时心想,一定是女孩子,又乖又好又体贴,没想到他叫出的名字是我家儿子。我当时眼泪就下来了,因为我想通了,不做学霸还有很多别的好处,他有时间做其他事情。后来他考到美国的高中,回来和我说:“妈妈,不要再以为我是好学生了,我在那里是谁都不是”,所以说你在这个班是学霸,不一定到了全校是学霸,你在全校是学霸,到了另外一个学校不一定是学霸,一定要争这个学霸是没有意义的。所以,当我们发现孩子不是学霸的时候,可以想一想有什么东西是可以改变的,我起了一个名字叫“后天补优”,要补情商。我认为情商不难理解,就讲两件事,你自己怎么控制自己,以及你怎么认识自己。哈佛大学有位博士叫丹尼尔·戈尔曼,他做过一个调研,发现有三种能力对事业成功很重要,第一是专业技术,第二是认知能力,最后一个就是领导力、沟通力、同理心,他给这些称为“高层次的稀有能力”。我想告诉大家的是,我们要给孩子一个特长,首先要找到他的兴趣和热情,然后要明确,特长要带给孩子三样东西:品格、特质和精神。我的小儿子今年11岁,他从6岁开始喜欢唱歌,学校里有表演的时候,大幕还没拉开,旁边总是有个脑袋出来,那个就是我儿子,于是我发现他有喜欢表现自己的特质,所以我就让他去唱音乐剧,他真的上台唱了主角,这是特长。但是很多父母到这个时候,就希望他把这个特长变成考试的特长,或者功利心太重,一定要让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这是不对的。我要挖掘这个特长能够带给他的第一个是品格,因为他在音乐剧里演的是主角,所以基本上都是正直、善良、阳光的形象,演了5年就沉淀下来,自己也习惯堂堂正正,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他也具备了不怯场,敢于说、唱的特质和敢于挑战自己的精神。所以今天说要让孩子练钢琴,千万不要只想到考级,学奥数,不要只想得了第几名,而是要挖掘这些东西可以带给他的特质、精神、品格,做不到这一点,要特长干嘛,不就是跟学习争时间吗?我的大儿子就是这样,从很小的时候,幼儿园老师就告诉我说,你的孩子心很大,喜欢帮助人,到了初中,老师说我们班上只要有任何事,第一个站起来帮助别人的就是他,这是他的特质,最后变成了他的品格、他的精神,最后他得到了荣誉。有温度地来看待分数大家都知道最近的“罗尔事件”,在国外有一个例子,有个叫杰西卡的孩子也是罹患重症,她父亲把孩子特别痛苦的样子用照片记录下来了,叫“一个癌症孩子的真实面目”,他想用这个唤醒大家对于这个疾病的关注,倡议所有人捐款给癌症研究所,让更多的孩子不要再受折磨。罗尔事件还没有定论,但是我想告诉大家,这两个爸爸给孩子带来的影响绝对不一样。那组照片会永远激励所有人,杰西卡永远活在大家心里,而且靠着这组照片捐来的款会让很多患者以及癌症研究所和研究工作者受益。优质人是什么?不仅仅是学霸就可以做优质人,我们都把进入“常青藤学校”作为成功的标志,那么常青藤怎么选人?常青藤绝对不找学霸,他们会先看学习成绩,就是在校成绩和SAT成绩,第二,就是看综合素质和能力,第三看价值观,学习成绩反而是最不重要的,只是一个门槛,而且他们不喜欢“满分学生”,一般这样的孩子他们会“扔掉”,因为他们认为这样的孩子没有时间再去做别的事。价值观怎么来衡量?我有一个故事,几年以前,宾州大学为了招一个暑期交换生,到北京做一个面试,北京有一个非常好的高中,里边有一个奥数的尖子去面试,面试官问他,你这么厉害读完书想做什么,他说,读完书后想挣钱,面试官说很好,那么挣钱以后做什么,他说旅行,面试官觉得这个也很好,接着又问旅行完了以后做什么,他说,买房子给爸爸妈妈住,面试官的脸就一步一步落下来,最后这位孩子就是没有进入暑期的交换班。问题出在哪里?藤校只要能够回馈学校和社会的人,但这个孩子只想着自己和家人,没有社会责任心。所以,只有当父母把世界带给孩子面前,只有当孩子是世界财富的时候,他们才更有出息。如果你的孩子跟世界没有关系,只跟你家有关系,来一场风暴,你家什么都没了,只剩下一个会读书的儿子,可能还啃老。第2名可以和第1名拼一拼,第13名拼的话,你要扔掉很多东西,软实力就是我刚才说的“补优”,用补优补他先天的不足,先天的不足和我们有关,要骂要打你自己心里把自己打一遍,做孩子一生的好伙伴,比造就学霸更重要。我想告诉大家,造就一个孩子要离得开妈妈,还知道感恩妈妈再回来的孩子,千万不要把一个孩子推出去,他不再认你了,因为你太可恶了,所以我强调要有温度地来看待分数。当孩子考砸我们怎么做?接受现实,但是我们可以聚焦学习的态度和习惯。我大儿子进入高中以后发生了很大变化,本来在上海读书的时候,学校有校车,车子来了后家里有人会叫他,校车也会等你,但是到了美国高中是没人叫你的,他喜欢晚上做作业做到一两点钟,早上不起来,但是他们学校迟到15分钟就算旷课,三次旷课这门课就是零分,四次挂课就直接开除。这个过程培养了他内在的纠错能力,所以我们当孩子发生考砸的事情,如果他学习态度很好,我建议温暖一点,保护他的尊严,给他留一点余地。中国家庭的家长总是觉得,没有分数我怎么知道孩子学得好还是不好,但是作为家长,我们要给孩子撑起保护伞,让他们跟昨天比,今天能够变得更好,把时间花在补优上,把马力加快要靠发动机,而发动机在孩子的肚子里。用“第三种力量”教化孩子中国家长还有一个矛盾就是,我们又要孩子听话,又让孩子有出息,其实有时候,有出息就是不能听妈妈的话,可是我们说不听话的孩子就是不乖。有一年我带两个孩子回美国,那边下雪他们很兴奋,都要出去玩雪,我说可以,穿上衣服,大儿子照做了,但小儿子说妈妈我走啦,就出去了。出去以后他才会体验到,真的冷,要穿衣服,所以我跟他讲话的时候,他并没有理解冷需要穿衣服,他要感到冷才能想到妈妈说的话,所以对年级小的孩子来说,我们要反复告诉他同样的道理。那么,大孩子怎么办?怎么让他们听我的话?这个很难。6岁往上基本上他们就要和你对着干,到了11岁他基本上可以跟你“叫板”了,到了14岁你再打他绝对不可能,我大儿子18岁现在已经1.86米,我再打他,他就要把我举起来了,所以我我自己发明了一个词“第三个力量”。第一种力量是家长,原生家庭,第二种力量是知识的力量,就是学校,这两种力量就是我们今天孩子们赖以生存的力量。第三种力量,来自其他人。第一个例子,就是“孩子人生的辅导员”。我们认识一位奶奶,跟我们没有血缘关系,她70年代、80年代到中国来教英文,后来做了纽约公立学校的校长,她来北京教书的时候,认识了我的先生,成了忘年交,我的大儿子从小在美国成长,那个时候他大概三四岁,她成了他的教母。她经常带他回家念书,念故事给他听,慢慢长大以后带他去各种各样的馆看各种各样的东西,这个奶奶后来又到航空公司做隐秘的试飞员,所以她去了全世界各个奇怪的角落,带回了各种各样奇怪的纪念品,我的孩子每次去她都要一件一件讲,她把世界带给了我的儿子,带到他的面前,她还教会他感恩,这是我没有做到的。我儿子在她身上学到了很多好品格,积累了很多的知识,她是我大儿子的第三种力量,让他得到了另一种情怀、另一种关怀,他们之间的这种情谊,在我们亲情之间不太有,亲情之间可以口误遮拦,要打要骂,他们没有,他们互相敬爱、互相怜惜,这都是好的素质。所以最后我得到一个启发:我们一定不要认为孩子只有我们能教,只有老师、知识能教,其实我们身边细小的人、事、物都能教孩子。生活难题也是第三种力量,我认识一个孩子有个弱点,怕黑,他不愿意自己一个人睡觉没有灯光,所以他永远要开一盏灯,他的爸爸妈妈很紧张,因为觉得孩子以后要去集体生活的时候,万一他同宿舍的学生同学不喜欢开着灯睡觉怎么办。这个孩子一直对环保有兴趣,所以父母说一直开灯浪费电,我们能不能做一个小发明,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结果,他用妈妈做饭的定时器和爸爸的小工具,和爸爸两个人花了3个月时间建了一个“安睡之星”。他觉得自己可以控制黑暗和自己的恐惧感,于是他变得越来越好。所以,当遇到生活难题时,我们不要去责备孩子,不要把它当做孩子无能的表现,如果你有智慧,有能耐,有耐心,那就帮助孩子去做一件事情,帮他制定一个计划,设定一个目标,做一次尝试,让孩子感受到学习不止是分数,学习可以改变自己的生活,让我变得更有能耐,更有信心,困难也是引导孩子学习的一个开始。我的大儿子从小就喜欢摄影,这又是第三种力量。我的朋友送了一个照相机,我嫌麻烦,但他喜欢我就给他了,他学会摄影就去校报当了一名摄影记者。在报大学的时候,我也想让他进藤校,有一次我带他去一所学校,他突然跟我说:“妈妈,我不想进去,你不要花这个力气了,我不会报这个学校的。”因为,他想报电影学院,他喜欢摄影。后来我们查到说纽约大学电影学院最好,其实这个时候已经很晚了,离开报大学还有三个月,这个时候我做了他最好的伙伴,支持他,帮助他把10分钟的电影慢慢地一个一个准备起来。最后当我听到他报喜的电话的时候,我哭了,因为这是他自己追求来的。有很多爸爸妈妈来问我,你的孩子为什么不报这个学校、那个学校?我的回答是,他很开心他很快乐,我相信他喜欢做的事会做得最好,如果他去了哈佛,他的自信心可能会受到打击,不一定会那么好,那么开心,他可能根本就不是学霸,他心里的苦可能是我们父母亲谁都不能体味的。最后我要提醒大家别忘了运动,运动是令孩子聪明的最重要的一个外力,运动会让人得到快乐感。科学研究发现适当的运动会促使身体分泌一种“快乐因子”,叫内啡肽,这个时候你的注意力、记忆力和正向行为能力都会加强,美国孩子都在做,但在中国不少人认为让孩子进行体育运动是浪费时间的,这个绝不是浪费。所以不要小看体育,这也是第三种力量。百度搜索“就爱阅读”,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就爱阅读网,您的在线图书馆!
欢迎转载:
推荐:    十天内免登录
>>一个苦脑的父亲提问:就是我宝宝现在3周岁
一个苦脑的父亲提问:就是我宝宝现在3周岁
小男生 当时年龄:
一个苦脑的父亲提问:就是我宝宝现在3周岁了我总发现他老是用手打头和用头撞人刚开始的时候我没在意,这个现象从1周岁就开始到现在,我注意了一下就是打头和撞人的时候没有异常现象,我也带他做了微量元素检查就是轻微缺铁,我想问一下好心的医生告诉我这是怎么了。谢谢那位好心的医生告诉我。
你好,首先考虑缺钙造成的,建议及时补钙剂
您好,如果体温在37,5-38度之间,有一周以上,可能是有慢性炎症,需要检查确诊。建议:37-38.5度之间的建议多观察,进行物理降温。可通过多喝点水体温就会降至正常,一般不主张用退热药物,如果体温偏高超过38.5,则多喝水的同时,要服用退热药物。
您好,如果体温在37,5-38度之间,有一周以上,可能是有慢性炎症,需要检查确诊。建议:37-38.5度之间的建议多观察,进行物理降温。可通过多喝点水体温就会降至正常,一般不主张用退热药物,如果体温偏高超过38.5,则多喝水的同时,要服用退热药物。
您好,孩子的情况也不排除习惯问题的,三岁了,如果孩子有不舒服,应该是会告诉大人的,多提醒孩子,制止孩子吧。再一个检查有缺铁的现象,要补充的,服用四维亚铁口服液,平时要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的。
你好,首先考虑缺钙造成的,建议及时补钙剂
您好,如果体温在37,5-38度之间,有一周以上,可能是有慢性炎症,需要检查确诊。建议:37-38.5度之间的建议多观察,进行物理降温。可通过多喝点水体温就会降至正常,一般不主张用退热药物,如果体温偏高超过38.5,则多喝水的同时,要服用退热药物。
您好,如果体温在37,5-38度之间,有一周以上,可能是有慢性炎症,需要检查确诊。建议:37-38.5度之间的建议多观察,进行物理降温。可通过多喝点水体温就会降至正常,一般不主张用退热药物,如果体温偏高超过38.5,则多喝水的同时,要服用退热药物。
没有满意答案?看看相关问答
加入宝宝同龄圈,与宝妈宝爸交流孕育话题
没有合适您的话题?加入同龄圈与千万妈妈交流吧!
宝宝生日或预产期:
妈妈关注的知识
宝妈们看的最多的问题
孕育周刊(每一周适合您的孕育知识)
0-1岁是宝宝出生后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婴儿在这个阶段每周都有不同的变化和需求。新手父母只有学习和掌握 该阶段的养育知识,才能更好的陪伴宝宝健康、快乐的成长。
宝宝生日或预产期:
<option value="年<option value="年<option selected="selected" value="年<option value="年<option value="年<option value="年<option value="年<option value="年<option value="年<option value="年<option value="年<option value="年<option value="年<option value="年<option value="年<option value="年<option value="年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1日2日3日4日5日6日7日8日9日10日11日12日13日14日15日16日17日18日19日20日21日22日23日24日25日26日27日28日
问答难题榜,是高手就来挑战!
2周岁宝宝食谱
网友帮助了他人
用合作号登录:
5分钟测评,了解宝宝的测全面的发展情况
已有400万摇篮妈妈为宝宝做过测评
宝宝生日: <option value="年<option value="年<option selected="selected" value="年<option value="年<option value="年<option value="年<option value="年<option value="年<option value="年<option value="年<option value="年<option value="年<option value="年<option value="年<option value="年<option value="年<option value="年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1日2日3日4日5日6日7日8日9日10日11日12日13日14日15日16日17日18日19日20日21日22日23日24日25日26日27日28日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1.1&&var browVersion = parseInt(navigator.appVersion);if (navigator.appName==&Netscape& && browVersion&=4) document.write(&&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1.1\& SRC=\& /afp/door/;ap=598;ct=pu=4c451ece10ff899d0001;/?\& charset=\&utf-8\&&&\/SCR&+&IPT&&);&/SCRIPT&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1.1&&var browVersion = parseInt(navigator.appVersion);if (navigator.appName==&Netscape& && browVersion&=4) document.write(&&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1.1\& SRC=\& /afp/door/;ap=653;ct=pu=4c451ece10ff899d0001;/?\& charset=\&utf-8\&&&\/SCR&+&IPT&&);&/SCRIPT&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1.1&&var browVersion = parseInt(navigator.appVersion);if (navigator.appName==&Netscape& && browVersion&=4) document.write(&&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1.1\& SRC=\& /afp/door/;ap=674;ct=pu=4c451ece10ff899d0001;/?\& charset=\&utf-8\&&&\/SCR&+&IPT&&);&/SCRIPT&
一个苦脑的父亲提问:就是我宝宝现在3周岁
北京世纪摇篮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所有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京ICP证010534号
客服信箱: & 电话:010-
立即扫描二维码关注摇篮网微信
立即扫描二维码关注摇篮网论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父亲的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