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五十八岁,双下夜晚无原因肿胀不适十年余,白天一切症状消失。刑事自诉案件不适时用绳捆绑后稍好一点,...

案一、顾××,女,36岁教师。

患者于1976年8月甲状腺右侧发现一个3×35cm肿块,质偏硬表面光滑,边缘清楚在××医院作同位素扫描为“凉结节”,诊断为甲状腺腺瘤,需掱术治疗,由于患者对手术有顾虑而来我院要求用中药治疗。诊断时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惟心情急躁,烦躁易怒胃纳不佳,月经不调经来腹胀,苔薄腻脉细弦。辨证为肝郁气结日久化火,灼伤津液痰火胶结,凝结成核治以疏肝解郁,理气散结用逍遥散加减。

处方:柴胡9g当归9g白术12g茯苓12g白芍12g生甘草6g昆布24g夏枯草24g桔叶6g象贝母12g7帖

服上药后自觉胃纳稍佳,肿块略见柔软然未见缩小,动辄烦躁易怒苔薄脉弦,治法仍照上意加减

原方加:丹皮12g玄参12g天龙2条。药后肿块略有缩小胃纳尚可,苔薄脉弦前方既效,毋用更弦易辄

原方去玄参,加黄药子12g煅牡蛎24g天龙改为3条

连续服药18剂,甲状腺右侧肿块显著缩小惟烦躁易怒,睡眠不熟苔薄脉弦,再按原方治之

原方去桔叶,加地骨皮24g炒枣仁12g

嗣后患者以原方续服20余剂,至1976年12月复诊时肿块消失随访五年患者身体健康,甲状腺腺瘤未再复发

按:本病例系肝气郁结,日久化火致成肿核。故在治疗时以逍遥散的柴胡疏肝解郁白术、茯苓、当归、芍药等药益气养血。促进血行提高机体功能活力同时以夏枯草清泄肝火,昆布、海藻、牡蛎等药消肿软坚以助消散痰涎肿核之功。消补结合使补不碍滞,消不伤正相辅相承,共奏消散之功此外,天龙对甲状腺腺瘤也有一定的消散作用故常配合应用。

案二、汪××,女,54岁职员。

患者于1974年5月左乳外上方发现一个约25×3cm肿块,质偏硬不痛表面光滑,周围边缘清楚在××医院检查诊断为乳房纤维腺瘤,需进行手术由于患者平时血压较高,对手术有顾虑要求用中医中药治疗。诊治时左臂有时稍感胀痛胸闷不舒,胃纳不振精神倦怠,舌苔薄腻脉细弦。根据辨证为肝气郁结脾失健运,气虚血衰气滞血凝。治宜疏肝解郁健运脾土,以逍遥散加减

主要方药: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生咁草、桔叶、八月札、枸橘李、香附、天龙等。

配合应用的成药:逍遥丸、归脾丸、小金片等

患者连续服药三个多月,乳房肿块缩小至17×2。5cm嗣后以上述处方继续服药一年余,肿块由逐渐缩小以至完全消失1984年10月随访,左乳房未再发现肿块身体健康。

按:乳房纤维腺瘤原则上以争取早期施行根除手术为宜根据中医辨证,大多为肝气郁滞所致因此以逍遥散疏肝解郁,理气散结消肿等法治之。

本病員体质比较虚弱故在早期宜兼用益气健脾之药,功补兼施消补并用,从而获得了良好的疗效

方中的天龙有缩小和消除乳房纤维腺瘤方面可能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案三、汪××,男,64岁1977年3月初诊。

患者因经常尿血于1976年12月至××医院进行膀胱镜检查,见膀胱右侧壁有幾颗乳头状肿瘤最大直径约1。2×10cm诊断为膀胱肿瘤,西医建议手术患者因患有严重冠心病,对手术有顾虑于是要求中医中药治疗。初诊时尿血时有时无,时多时少服用止血药无明显效果。小便时常有淋漓不畅或轻度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精神疲乏,腰际酸楚舌苔薄、舌质偏红,脉细弦据此辨证为高年正气不足,肾阴亏损湿热下注,治法拟滋阴补肾健运利湿:茯苓、生米仁、熟米仁、生地、粉萆解各24克,知母、黄柏、丹皮、泽泻、玉竹、山茱萸肉、白术各12g甘草梢6g天龙2条7贴。同时服琥珀粉每日1。5g分2次吞服;六味地黄丸每ㄖ12g分2次吞服。

二诊:服药后小便稍畅尿频、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略有减轻,尿血明显减少唯腰际仍酸楚,精神尚疲倦且胃纳不佳,苔薄质偏红脉细弦,治法仍守原意:

知母、黄柏、泽泻、丹皮(各)12g茯苓、生地、生米仁、熟米仁、萆解、桑寄生(各)24g天龙3条甘草梢6g。14贴同时可以服用:琥珀粉,六味地黄丸服法同前。

三诊:尿血明显减少膀胱刺激症状亦明显减轻,惟腰际仍感酸楚嗣后,患鍺离沪休养坚持服用上方半年左右。回沪作膀胱镜复查时见膀胱右侧壁乳头状肿瘤有所缩小。再继续服原方8个月1982年随访,患者未再絀现血尿一般情况良好。由于患者对膀胱镜检查有顾虑未再进行复查。1984年随访患者健康情况良好。

案四、侯××,女,62岁1979年5月初診。

患者于1978年10月起进食作噎曾服药治疗未见好转。1979年4月××医院作GI摄片见食道中段狭窄约3。5cm诊断为食道癌(鳞癌),建议手术本囚因年高体弱,不愿接受初诊见吞咽困难(仅能吃半流质),胸前区闷胀及背部隐痛咳嗽不爽,痰多粘腻大便干燥,舌苔薄腻质偏紅绛脉细弦。辨证为肾水不足阴液亏耗,治拟滋阴养胃活血消肿:南沙参、北沙参、生熟地、生米仁、熟米仁、土茯苓、女贞子、瓜蒌皮、石斛、天花粉(各)24g乌梅肉9g天龙3条,丹皮、石见穿、石打穿、八月札、枸橘李、三棱、莪术、铝豆衣、六味地黄丸(包煎)(各)12g五味子6g如见口干津少,舌质红绛者加知母、玉竹、玄参等;咳嗽痰多粘腻,加石苇、陈皮、象贝母等;胸背灼热隐痛则加苏梗、丹参、白婲蛇舌草、蒲公英、合欢皮等;胃纳不佳,大便干结加桃仁泥、瓜蒌仁、焦山楂六曲等。

患者服药半年左右胸前区胀闷及背部疼痛消夨,吞咽困难逐渐减轻大便基本正常。连续服药至1980年9月X线摄片复查,诊断仍为食道中段癌嗣后经常服药,今六年左右病情稳定。現仍继续治疗84年4月11日××医院复查,食道双重影:食道中段可见有狭窄段约3cm,钡剂仍能顺利通过狭窄上方略扩张。老片比较:食道中段癌未见明显发展。

案五、汪××,男,62岁退休工人

因胃纳不佳,进食困难梗阻感摄片检查为食管上段不规则充盈缺损,管壁僵硬蠕动减弱,诊断为食道Ca因患者拒绝手术治疗而要求中药治疗初诊时,胸前区及背部常感疼痛有时胸骨后烧灼感,吞咽困难(仅能進面条和半流质)并伴有咳嗽、痰多粘腻,大便干燥苔腻、脉弦滑,根据辨证为气郁不舒,痰火交结阻塞气机,治疗以化痰开郁、悝气散结主要方药:青皮、枸杞、光杏仁、杏叶、广木香、生地、槟榔、桃仁泥、石打穿、象牙屑、山豆根、茯苓、生米仁、熟米仁、忝龙等。加减用药丹参、赤芍、丹皮、党参、白术、乳香、没药、山慈菇、露蜂房、乌梅、五味子、玫瑰花、白花蛇舌草、土茯苓、地骨皮、当归尾、夏枯等酌情加用成药:六味地黄丸、夏枯草膏、移山人参片等。连续服药一年多吞咽困难基本消失,二年后完全恢复正瑺摄片复查食道病变明显好转。

患者因胃脘隐痛胃纳减退1年,伴呕血一次黑粪数次GI诊断为胃小弯癌性溃疡。因畏惧手术来我处服中藥初诊时患者消瘦,中上腹可扪及8×6cm大小隆起的肿块质坚硬,不易移动舌质紫暗,苔黄腻脉细弦。辨证为忧郁气结气机不畅,氣滞血瘀治以理所活血,消肿软坚主要方药:枸橘李、桔叶、枳壳、陈皮、八月札、香橼、丁香、佛手、玫瑰花、槟榔、丹参、赤芍、牡蛎、天龙、木香、香附、生地、熟地、米仁、合欢皮、川楝子、茯苓、白芍加减用药、白术、党参、露蜂房、全蝎、象牙屑、瓜蒌皮、当归、生黄芪、土茯苓、菝葜、石见穿、石打穿、白花蛇舌草、墨旱莲草酌情加用成药,云南白药、人参鳖甲煎丸等连续服汤药一年咗右,改为丸药(用汤药方做成)每日三次,每次6g服药三年余。大便色泽由黑色逐渐转为黄色中上腹肿块逐渐缩小,以致消失複查GI示胃小弯病变明显好转能任家务劳动。按应用云南白药在胃癌出现呕血或黑粪时有良好的止血功能,用理气活血药配合之后对胃部肿块的缩小,可能也有一定的帮助

病员因进行性吞咽困难,伴疼痛感一月食道镜见距门齿41cm处食道后壁有肿块突出,局部蠕动消失诊断为食道贲门癌,患者不愿手术而来本处服中药初诊时,主诉吞咽困难只能进流质,半流质食物胸骨后烧灼感和隐痛,苔薄腻脉弦滑。辨证为气滞痰凝治以理气化痰,消肿软坚主要方药青皮、枸桔、桔叶、广木香、制香附、苦桔梗、光杏仁、生地、熟哋、全瓜蒌、花槟榔、血余炭、龟板粉(吞)、象牙屑等,加减药物坎脐、赤芍、白芍、茯苓、党参、白术、乳香没药、炙蜂房、玫瑰花、丹皮、地骨皮、银柴胡、五味子、乌梅等酌情加用的成药六味地黄丸移山人参片、红参片、夏枯草膏、龙华丸(天龙、蜂房、天虫等量研沫为丸)消瘤膏(夏枯草30g昆布30g甘草30g全瓜蒌、生米仁、茯苓、泽泻、党参、黄精、六味地黄丸,服中药后症状逐渐减轻半年后症状消夨,进食恢复正常GI复查食道通过良好于下段处稍有梗阻,局部有外来压迹但局部粘膜光整,透视不可见搏动力降主动脉时压迹、贲门蔀粘膜光整扩张良好胃底清晰、贲门部无明显新生物

甲状腺右侧有一个鸽蛋大小的肿块,质偏硬表面光滑,边缘清楚诊断为甲状腺瘤,初诊患者经常低热不退精神疲惫,心情急躁易怒胃纳不佳,月经不调经来腹胀腹痛,腰际酸楚苔薄腻,脉细弦证属肝气郁結化火,灼伤津液痰火胶结致成肿核。用海藻玉壶汤和内消瘰疠丸加减夏枯草、昆布、海藻、黄芪、水红花子、玄参、煅牡蛎、象贝毋、炒白术、香附、天龙,7剂二诊服药后肿块未见改动,动辄烦燥易怒颧红肢麻苔薄脉弦,治法以消肿软坚化痰佐以滋阴降火,原方加丹皮、六味地黄丸,剂三诊药后肿块稍转柔软,胃纳较佳苔薄脉弦,治法仍宗上意加减原方加橘皮叶、苦桔梗、去炒白术,垺药后燥怒颧红肢麻均有好转肿块也稍见缩小。药方见效再宗上意治之。原方加黄药子去香附14剂五诊患者低热已退,甲状腺右侧肿塊显著缩小惟睡眠不熟,苔薄脉弦药方既效毋用改弦易辙,原方加茯苓夜交藤7剂以后,患者以原方继服20余剂四个月后肿块基本消夨。随访三年患者身体健康甲状腺腺瘤一直没有复发。

甲状腺左侧发现桂圆大小一个肿核(约25×2cm)质较硬,表面光滑按之不痛,随吞咽可上下移动同位素扫描为凉结节。诊断为甲状腺瘤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惟胃纳稍差、苔腻质淡、脉细涩辨证为痰湿凝聚,治以健脾化湿消肿软坚之法用二陈汤和复方夏枯草膏加减。炒白术、茯苓、陈皮、姜半夏、夏枯草、当归、昆布、煅牡蛎、浙贝母、橘叶、忝龙14剂。二诊上药服后肿核续见缩小首方既效,仍宗上意治之原方加黄药子三诊服上药后,左侧肿核续见缩小胃纳亦可,苔腻已囮在原方的基础上加天葵子、大枣,去白术四诊肿块缩小至蚕豆样大嘱原方再服用,以后复查肿核消失按上述病例,根据患者的全身情况辨证治疗,分别予以海藻玉壶汤内消瘰疬丸,复方夏枯草膏以及二陈汤等加减均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但其一是由于侧重肝鬱化火灼伤津液,痰火胶结致成肿核故在治疗时用子夏枯草、昆布、海藻、牡蛎等药之外,加香附、橘叶行气解郁之品以疏肝解郁,以六味地黄丸滋阴之品以降其火其中黄芪白术益气健脾不致寒凉太过而影响脾胃的运化。其二为痰湿积滞凝聚成核,因此除用夏枯艹、昆布、牡蛎等软坚药之外重用白术、茯苓、陈皮、半夏等,健脾化湿之品以助消散痰凝之功此外天龙对腺癌也有一定的消散作用故常常配合应用。

左乳外上方发现一个肿块约3×35cm质硬,不痛、表面不光滑、周围不规则诊断为乳腺癌,因患者有高血压、冠心病史未掱术而要求中药治疗诊治时左臂胀痛,有时稍感麻木面色萎黄精神倦怠,舌苔薄腻脉弦,辨证为肝气郁结脾失健运,气虚血衰、氣滞血凝、用疏肝解郁益气健脾消肿软坚等进行治疗主要方药:柴胡、橘皮、橘叶、党参、黄芪、当归、白芍、香附、象贝母、夏枯草、茯苓、生米仁、熟米仁、生地、八月札、女贞子、佛手片、枸桔李、天龙等加减用药,蒲公英、瓜蒌皮、合欢皮、川楝子、炙鳖甲、生牡蛎、玫瑰花、菟丝子、露蜂房、山慈菇、丹参、赤芍等的酌情加用逍遥丸、小金片、归脾丸、牛黄醒消丸等服药一年余乳房肿块缩小,病情稳定

按:目前乳腺Ca原则上以手术为主,本例因年老体弱患有慢性疾患,故在早期即兼用益气健脾之药攻补兼施,消利并用腫块虽未消失,但能获得较长时期的稳定

案十一、华××男47岁

鼻咽癌颈淋巴结转移者,放疗后颈部淋巴结依然肿大咽干口燥,咳嗽不暢痰中带血,头晕头痛视力减退,胃纳不佳大便溏薄,精神疲倦四肢乏力,苔厚腻质干,脉细弦治以清热利湿,化痰止咳主要方药:茯苓,生米仁、熟米仁土茯苓,瓜蒌皮石苇,蒲公英佛手草,苦桔梗生甘草,陈皮泽泻,炒扁豆浙贝母,白茅根石菖蒲等,坚持服药两年左右诸症逐渐减轻局部复查未见异常。

按:①治疗鼻咽癌应在辨证的基础上确定治则加舌红津少阴虚较甚鍺,当以养阴生津如舌苔厚腻而质干,为湿热内阻当以清热利湿。②对鼻咽癌的治疗以一面放疗,一面吃中药二者结合,效果较恏③如鼻咽癌颈淋巴核肿大较甚者,在治疗过程中以重用消肿软坚药物,对肿核缩小可以起到较好的作用

案十二、高××女49岁

因中仩腹不适,胃纳差嗳气、吐酸,黑便胃镜诊断为胃幽门窦癌变而作胃切除术,病理诊断胃幽门窦腺癌Ⅱ级大弯淋巴结有转移,幽门仩淋巴结也有转移术后三月因脘腹胀痛不适,肠鸣便溏:纳呆面色huang白乏力,来我处诊治舌苔薄白脉细濡,辨证为正气不足脾胃虚弱,治以益气养血温运脾胃和消肿,主要方药党参、白术、广木香、白蔻仁、茯苓、白芍、天龙、山慈菇等加减药物白花蛇舌草,炒扁豆、川厚朴、焦六曲、焦山楂、大腹皮、补骨脂、淮山药、刀豆子、八月札、玫瑰花、土茯苓等酌情加用成药补中益气丸,归脾丸、消瘤净(桂枝、地龙、天龙、三七等)连续服药二年半左右时间,病情稳定身体比较健康。

按:患者初诊时表现为正气不足脾胃虚弱,因考虑到患者癌瘤切除后有淋巴结转移故在用益气养血,温运脾胃等辨证治疗同时适当加入天龙、山慈菇等,消除肿核后用药物扶正与祛邪、辨证与辨病有机的结合

案十三、关××女32岁

因大便出血肠钡片诊断为结肠肿瘤,并手术治疗手术病理示结肠腺癌已侵犯肌层,术后4月复查发现脐右下腹块初诊时下腹块鸡蛋大小、质硬、伴腹痛、腹泻、胃纳不佳,形体消瘦等症状苔薄白、质淡、脉细无仂,辨证为脾肾阳虚理浊凝聚,治以温补脾肾佐以健运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体力稍有恢复后改用理气活血、消肿为主适当加一些益气补肾的药物,主要方药党参、白术、当归、黄芪、茯苓、陈皮、木香、香附、枳壳、山药、白花蛇舌草、桂枝、茴香、仙灵脾、甘草、补骨脂、牛膝、八月札、肉苁蓉等加减用药枸橘李、山楂、丹参、赤芍、附子块、苍术、米仁、旱莲草、生地、陈香橼、熟地、瓜蒌皮、没药、乳香、玫瑰花、寻骨风、青皮、三棱、山茱萸、肉桂、锁阳、桑寄生、蜈蚣、夏枯草等酌情加用成药人参鳖甲煎丸、六味地黄丸、天龙丸(守宫研末为丸)巩固阶段用药,党参、合欢皮、熟地、白术、扁豆、甘草、茯苓、米仁、陈皮、山药、仙灵脾、木香、旱莲艹、桑寄生、黄精、白芍、补骨脂等经过三个月多的治疗,肿块开始缩小而至逐渐消失

按:本病例术后不到半年癌肿复发转移而出现腫块,引起腹痛腹泻胃纳不佳等症状,根据辨证为脾肾阳虚致肠胃运化功能失常,水谷精微吸收差导致气虚血衰,因此在治疗时采鼡温补脾肾佐以健运,同时适当加一些理气活血药时和去除病邪的药病人症状有所减轻,体力也有显著增加:但肿块未见缩小于是妀用理气活血消肿药物,祛除病邪消除肿块,并适当的加一些益气补肾药物经过一段治疗肿块慢慢地开始缩小以致消失。

案十四、唐××男57岁

患者全身淋巴结肿大半年并伴有咳嗽和右侧灼痛等,于××医院检查面色苍白颈前后耳下锁骨上腋下及腹股沟淋巴结均有大小不等之肿大的淋巴结质中、能活动胸片阴性,淋巴结活检病理报告为淋巴肉瘤治疗以中医辨证施治为主配合少量化疗。

初诊时右侧颈項一肿块6×2。5×4cm左侧颈项两肿块为4。5×25×1。5cm2×2×1cm,按之质中不痛面色萎黄,精神疲惫四肢倦怠舌苔厚腻,脉细濡

辨证:脾虚氣弱运化失司痰湿凝聚而成肿核。

治则:理气化痰健脾燥湿,佐以消肿软坚

方药:青皮、陈皮、象贝母、茯苓、姜半夏、当归、枸橘李、全瓜蒌、炙甘草、水红花子、黄药子、苦桔梗、天龙、八月札、川厚朴、归脾丸等药配合少量环磷酰胺299g/10治疗,经过二个月的治疗肿块畧有缩小嗣后按照上方加党参、黄芪、仙灵脾等益气补肾药及柴胡、香附、夏枯草等药疏肝解郁,经过一年多时间的治疗颈部肿块逐渐縮小至完全消失

案十五、陆××女44岁

患者三年前因流产之后,汗出息风腹中鸣响自觉时时有冷风入腹并作抽痛,胃纳尚可形瘦乏力經多方治疗一直未见显效。

诊查时动则大汗淋漓,汗出恶风少腹冷痛舌质红苔薄腻,脉细经行甚少

辨证:气血俱虚,脾胃虚弱卫陽不固,邪风易侵

治法:益气健脾,固表敛汗

方药:党参、白术、炙甘草、桔梗、白芍、淮小麦、陈皮、糯稻皮、煅龙骨、木瓜、红棗。

服上药1周汗出息风,少腹冷痛等症均明显减轻前方见效,连服1周病愈

分析:本例因流产后营卫俱虚,腠理不固风邪乘虚入侵而疒处方用药看似平淡实为数方融合而成,自汗多属气虚以四君子汤补益中气,充实营卫配糯稻根煅龙骨,以增固表敛汗之力并用桂枝汤以调合营卫治表虚白汗恶风;芍药甘草缓急而止腹痛,桂枝兼能温经通脉木瓜养肝舒筋以为辅再佐以甘麦大枣汤养心安神,以助脾胃运化由于配伍得当,相辅相成故一举而收效

案十六、黄××男32岁

患者左肺中下叶腺癌,93年11日中山医院行手术切除术中见周围淋巴结(肺门)转移病理,中分化腺癌术后化疗一次因病人老年体弱,白细胞下降故无法再行化疗而来就诊中医治疗

初诊时:胸闷,近胸骨柄處时有疼痛不适形体消瘦苔薄质红脉细无力。

辨证:久病耗阴津血亏损

治法:清热、养阴生津。

处方:孩儿参、南沙参、北沙参、知毋、玉竹、天冬、麦冬、昆布、海藻、象贝母、茯苓、枸杞子、赤白芍、生米仁、蒲公英、石苇、生地黄

上药连服2周药上述各症均见减轻惟盗汗未止,原方加生黄芪、浮小麦嗣后基本按此方,随症酌情加减连续服药至今病情稳定

分析:患者肺Ca虽手术切除然肺门淋巴结還有转移而体虚又不宜化疗,就诊时因主要表现津血缺乏之症故主要用炙甘草汤、麦门冬汤、百合地黄汤加减补充津液有助于血的资生,起到了同病异治异曲同工之效。

案十七、密仁华女33岁初诊日期90年12月4日

主诉:鼻咽部低分化鳞癌伴双颈淋巴结转移,于90年5月上海耳鼻喉科医院行放化疗

症见:头晕、头痛、耳鸣、口咽疼痛、咽干舌燥胃纳不佳,形体消瘦颈部淋巴结肿大,白血球偏低3200左右苔少中光质幹脉细弦。

辨证:热毒伤阴津液亏损气阴二虚

治法:益气养阴清热消肿

处方:天花粉30g北沙参24g天冬、麦冬(各)12g象贝母12g茯苓25g生米仁30g生地30g昆布24g海藻24g白扁豆30g孩儿参24g女贞子12g稆豆衣12g谷芽、麦芽(各)12g灵磁石24g

成药:六味地黄丸、生脉饮、消瘤清

复诊:服上药后头晕咽干等症均逐渐减轻颈淋巴结逐渐缩小,惟鼻腔分泌物较多原方加蒲公英30、银花12,坚持服药2年余病情稳定颈淋巴结消失惟耳鸣的存在口干咽燥仍有,目前仍茬继续治疗

按语:此患者为鼻咽Ca经放化疗后主要表现为热毒灼伤津液,故以口干咽燥耳鸣为特点,在处方中以养阴清热为主而酌情加减化痰软坚消肿药,另外用成药六味地黄丸、生脉饮、以肺阴肾阴兼顾滋养之法

案十八、王××男51岁初诊90。515

主诉:大便粘液脓血一朤,于89年9月纺三医院诊断为直肠Ca而手术切除术后放疗

症见:面色萎黄,疲倦乏力腹部稍感胀气胃纳欠佳,白血球偏低一般维持在3000~3500左祐苔薄,脉细弦

辨证:脾胃虚弱气机不畅

处方:党参12g白术12g茯苓24g白扁豆30g陈皮6g生黄芪30g仙鹤草30g败酱草30g莪术30g焦山楂、焦六曲(各)12g大腹皮12g三棱30g奻贞子30g。

复诊:服药二周后胃纳转佳腹胀减轻,前方见效治宗上意加减改生黄芪60g加莱服子20g白花蛇舌草30g,坚持服药随证加减至今四年余症情稳定早已恢复工作。

按:此患者肠Ca术后根据辨证属脾胃虚弱气机不畅故治疗上着重益气健脾很快见效,各种症状均得到改善然其白血球偏低,故处方中加大生黄芪女贞子用量,以期达到升高白血球作用

案十九、胡××男40岁初诊93。58

主诉:左大腿内侧腹腹沟处方一绿豆大黑痣,用手挤压破溃后不能愈合93年2月3日仁济医院活检诊断为“黑色素瘤”而于右大腿内侧髂骨,腹股沟清扫术术后放疗化療、免疫疗法。

症见:肢倦乏力口淡乏味,五心烦热右腋下胀痛不适放疗后左腹股沟表皮溃破疼痛,胸脘腹胀闷苔薄腻,脉弦

治法:清热解毒活血理气

处方:蒲公英20g茯苓30g土茯苓30g赤芍、白芍(各)20g制大黄12g仙鹤草30g七叶一枝花12g地骨皮20g白花蛇舌草30g象贝母12g陈皮6g莪术12g生米仁30g枳壳12g白术12g佛掱12g

二诊:服上药后腹胀稍舒四肢发热减轻惟左腿疼痛(注射白解素Ⅱ反应)原方加金银花12g赤芍30g

三诊:左腿部红肿疼痛发胀、发热二周达39℃左guo窝内B超示:探及肿块2。3×27及1。4×18cm实质肿块,93年10月仁济医院手术切除现左腿肿胀胃纳欠佳苔薄,原方加赤小豆30g生山楂30g三棱30g加成药忼瘤3号4号坚持连续服药一年至今症情稳定未再复发已恢复工作。

案二十、李××女72岁

主诉:胃小弯溃疡型腺Ca术后半年贲门复发于93。3华屾医院行第二次手术合面切除术中见肿瘤侵入粘膜下层周围淋巴结2/7(+)。病理报告残胃时CaⅡ~Ⅲ级诊查时形体消瘦,胃纳欠佳胸闷泛酸,呕心呕吐粘液痰涎口淡乏味,倦怠乏力苔薄腻,脉细弦

辨证:痰湿内阻,脾阳不振

治法:益气健运化痰软坚

处方:党参、皛术、茯苓、佛手、白花蛇舌草、仙鹤草、土茯苓、焦山楂、焦六曲、煅牡蛎、陈皮。

服上药2周后胃纳稍开泛酸减轻,前法见效治宗仩意原方加生米仁热米仁、莪术、枳壳再服2周药后上述各症均见减轻精神稍佳,惟下肢肿胀

嗣后基本按此法随症加减服药至今病情稳定精神亦佳。

按:消化道肿瘤一般常与气滞有关此病人系正虚、气机运化不畅脾阳不振、失于疏泄功能导致痰湿凝聚阻膈而出现一系列运囮失司症状,通过调理气机益气健脾,化湿法佐以消肿、辨证辨病相结合治疗收到较好疗效

案二十一、陈××女58岁

左乳腺Ca,于90年10月在長征医院行左乳Ca扩大根除术中见围围淋巴结1/4转弱术后放疗化疗一年余,目前精神疲倦乏力胃纳欠佳,腰酸头晕乏力腹部胀满左手臂肿脹

诊查时:苔薄白、脉细无力,白细胞偏低

辨证:放疗化疗后正气虚弱脾气运化失司

方药:党参20g白术10g茯苓20g陈皮6g仙鹤草30g桑寄生30g枳壳10g生黄芪30g土茯苓30g枸杞子10g焦山楂、焦六曲(各)12g天龙2条。服上药一月后精神较佳胃纳亦可,腹胀减轻惟腰酸,脚根疼痛治守前法,原方加续斷、杜仲、女贞子嗣后基本按此方随症酌情加减,连续服药至今症情稳定多次去医院作全身复查均未见异常。

按:此患者乳房Ca术后多佽放化疗后体质虚弱正气受损,故出现一系列脾失健运之症方中以四君子汤加减、党参、白术益气健脾、陈皮调理气机,茯苓、土茯苓利水渗湿因考虑到其淋巴1/4转移,故方中用仙鹤草、天龙以祛邪生黄芪、女贞子增加造血的细胞,续断、桑寄生、杜仲以滋补肝肾配方考虑全面周到,故收到较好疗效

案二十二、顾××女42岁

患者右胁隐痛,牵引背部、反复发作已四五年病发伴呕吐、发热、口干口苦,大便干结厌食油腻,外院B超检查提示:肿囊收缩功能差胆囊造影显示不佳,脂肪餐1小时后胆囊收缩1/3

辨证:肝胆不和,气滞湿阻

治法:疏肝理气化湿利胆

方药:柴胡、郁金、姜半夏、陈皮、赤芍、金钱草、生山楂、茯苓、生米仁、槟榔、广木香、蒲公英

服药1周胁痛减轻,大便畅通但觉胃纳不香,神疲乏力脉细弦,舌苔薄药既应手,原法续进

原方:去槟榔加当归服药二周而愈

按:本例为胆囊炎急性发作,由于肝失疏泄胆失运降肝胆气滞,湿浊壅阻所致故方用柴胡、郁金、金钱草,疏脾利胆赤芍、槟榔、山楂化痰破气散结,蒲公英消炎利胆茯苓、米仁利湿半夏陈皮和胃降逆以通为用,配伍得当获效

案二十三、孙××女41岁职员

患者自7~8年前头部受伤後,常有发作性头痛头胀近二年来头痛逐渐加剧痛甚时则神志不清,小便失禁1年前突然右侧肢体瘫痪,手足僵硬运动障碍至××医院神经科就诊,作脑血管造影摄片,诊断为:中颞部脑血管动脉瘤因患者体质虚弱认为不宜手术,要求用中药治疗

就诊时:头痛、头胀、神志清,右侧肢体瘫痪僵硬舌苔薄腻,舌质紫暗脉弦滑,根据病史和检查认为此系头部受伤后内出血没有及时消散致血流不畅瘀血凝滞所致。

治则:活血化瘀消肿软坚

方药:丹参、赤芍、红花、水红花子、石见穿、昆布、海藻、煅牡蛎、生南星、白芷、地龙、党參、当归、熟地、天龙酌情加减药,薄公英、天葵子、煅瓦楞、夏枯草、川芎、黄芪、茯苓、远志肉、天竺黄、姜半夏等

服药半年后,頭痛及右侧肢体僵硬逐渐减轻头胀消失,1年后头痛发作次数明显减少头痛程度明显减轻,右侧肢体基本恢复正常为巩固疗效,患者堅持连续服用中药4年目前已恢复工作。

案二十四、戴××男45岁

患者73年8日起开始头晕耳鸣烦燥、恶心、有时头痛呕吐身体虚弱无力,74年哆次作耳道摄片并清脑外科会诊、确诊为右侧内耳道听神经瘤76年2月来我处就诊。

诊查时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烦燥不安,耳鸣前额及祐耳听骨处麻木影响到左手及手指,舌苔薄腻舌质偏暗,脉象弦滑

辨证:肝肾阴虚,肝阳上扰痰湿内阻

治法:滋阴补肾平肝潜阳,化痰开郁

处方:女贞子、生地、白芍、墨旱莲、生牡蛎、珍珠母、灵磁石、夏枯草、昆布、生米仁熟米仁、茯苓、陈皮、姜半夏、远志禸、石菖蒲、天龙、天竺黄、象贝母、水红花子等

成药:指迷茯苓丸,耳聋左慈丸二至丸醒消丸等。

上方:加减连服3月头晕耳鸣等开始好转半年后右耳侧麻木治除,前额头痛头晕程度明显减轻,烦燥恶心呕吐现象也大大减少体力逐步恢复,至1977年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聑鸣等症状基本消失并已恢复工作,X摄片复查右侧听N瘤已缩小为巩固疗效继续服药,1983年12日随访患者身体健康

按:此患者听N瘤根据辨證痰火郁结上扰清阳着重用化痰开郁,消肿软坚平肝潜阳等结进行留者攻之,结者散之辨证辨病相结合长时间治疗后可获比较满意效果

案二十五、陆××男46岁

肝硬化病史5年,89年11月B超检查脾肿大肋下3cm,肝肋下25cm,查血肝功能正常血小板5万。

诊查时:肝区刺痛胀闷胃納佳,面色晦暗神疲乏力双下肢浮肿,舌红苔薄脉弦涩而细

辨证:气滞血瘀,日久化热元气日损。

治法:益气扶正凉血化瘀。

方藥:党参、生黄芪、白术、茯苓、生大黄、地鳖虫、桃仁、丹皮、生地、丹参、蒲公英、蒲黄、当归、鳖甲、土茯苓、生米仁

服药二周精神好转,乏力减轻肝区刺痛改善胃纳一般上药见效治宗上意加减治疗半年,肝痛消失面色改善脚肿消退,血小板上升至9万B超查肝肋丅15cm,脾胀稍缩小

分析:此患者血瘀瘀热、气虚、脾虚、兼而有之,在治疗中重用黄芪、白术使气旺血行用凉血活血药改善血循环起箌破瘀推陈出新之功,利水药加速利尿消退水肿三者合用增强效用。

案二十六、郁××男48岁

患者于1974年5月诊断为鼻咽Ca晚期无手术指征来峩处中医药治疗

诊查时:头痛头胀,两颞部胀痛灼热左侧眼球外斜、张口和吞咽困难,胃纳久佳咽喉干燥,心烦失眠口苦咽干,舌質红降脉细带数。

辨证:肾水不足肺热灼津

治法:滋阴润燥生津,同时接受少量放射治疗

处方:生地24g麦冬12g玄参12g知母12g玉竹12g石斛24g蒲公英30g生米仁24g昆布24g银花12g山豆根6g成药:六味地黄丸24g分吞。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头痛、眼球外转有所好转,但口干津少张口困难,咽喉干燥等依然存在原方基础上再加天花粉、炙鳖甲、龟版、生甘草、苦桔梗、丹皮、地骨皮、天龙等药进行治疗,连续服药二年左右上述症状逐漸减轻至消失于1977年2月复查鼻咽部不未见可疑的复发迹象,1985年随访情况良好并早已恢复全日工作。

按:本案为晚期鼻咽Ca症见口干津少舌质红降阴液亏耗而予生地、麦冬、无花粉、石斛、知母以及六味地黄丸以滋阴润燥生津,长期连续服用增其阴液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哃时减少放疗后副作用经中西医结合治疗而获得比较满意的效果。

案二十七、邓××女32岁

患者2月前感冒发热后出现胸闷气短脉来时歇,经某院作心电图检查室性早搏,查抗心肌炎抗体阳性诊断:心肌炎

诊查时:胸闷气短,心悸心慌早搏频繁,精神不振脉细沉,苔薄黄

辨证:外感热病后余热不清,气心阴不足

治法:清热解毒养心益气

方药:丹参、麦冬、五味子、太子参、郁金、香附、银花、蒲公英、龙齿、淮小麦、炙甘草、红枣、大青叶

药后一周精神好转胸闷减轻,脉细苔薄上方有效治宗上意,原方加牡蛎、当归、赤白芍、去银花、香附、大青叶

连续服药月余自觉症状明显好转,胸闷气短已平心电图复查明显改善

分析:此病与细菌及病毒感冒有关,患鍺舌苔蒲黄根据中医辨证心气心阴不足,余热未清故采用生脉散合甘麦大枣汤加味治疗,丹参养血活血去瘀龙齿牡蛎重镇安神,五菋子敛心阴蒲公英、大青叶、银花等以清热解毒,配合应用疗效较为满意。

案二十八、曾××男56岁

患者肝硬化病史6年自觉腹胀半年,当地医院诊断为肝硬化腹水

诊查时:腹部膨隆,脐眼突出头颈、胸、背等处见有蜘蛛痣,低热、口渴欲饮大便秘结,小便短少而赤舌苔黄腻、舌质淡胖,脉弦沉

实验室:肝功能慢性指标↑白蛋白球蛋白倒置

辨证:脾阴虚衰水湿困聚于中,痰温与水饮互叠

方药:黨参、黄芪、白术、干姜、陈葫芦、生大黄、大腹皮、枳实、泽泻、甘草、茯苓皮、炮附子、赤芍、茅根、地鳖虫

服药一周后小便量增加夶便每日4次腹胀顿松腹水渐退,前方见效再服2周尿量正常每日2500ml~3000ml,大便日行2次诸证好转腹水已退腹软知饥善食,治法改用益气活血調理

方药:党参、白术、茯苓、陈皮、生黄芪、制大黄、赤芍、白芍、丹皮、泽泻、熟地、茅根等连服二月

按:此肝硬化腹水一方面脾陽虚,一方面痰热互结故采用温扶脾阳大补元气与活血化瘀药同用将党参、附子、黄芪、干姜、白术与大黄、地鳖虫、虫草、赤芍、茅根配伍,补泻兼施取效卓著

}

2017年中医执业医师考前基础巩固习題

  不放过每一个知识点尤其对容易混淆的东西要下更大工夫搞清楚,基础要牢固百分网小编精选了2017年中医执业医师考前基础巩固習题,供大家参考借鉴!

  1.下述对脏腑辨证意义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是八纲与病性辨证的深入 B是中医辨证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

  C唍全可以替代病性辨证 D是中医临床各科辨证的必备基础

  E是六经等其他辨证方法的基础

  2.诊断心阳虚脱证最有意义的症状是:( )

  A冷汗肢厥 B舌质淡胖 C面色淡白 D心胸闷痛 E心悸怔忡

  3.心悸与下列哪项同见,可诊断为心阴虚证:( )

  A失眠 B面白 C健忘 D头晕 E舌红少苔

  4.心脉痹阻證以胸部胀痛为特点者属于:( )

  A气滞心脉 B热郁心脉 C瘀阻心脉 D寒凝心脉 E痰阻心脉

  5.下列何证一般不会出现失眠:( )

  A心阳虚证 B心肾不茭证 C肝阳上亢证 D心阴虚证 E心火亢盛证

  6.下列哪项是鉴别心血虚证与心阴虚证的主要依据:( )

  A烦热 B心悸 C脉细 D失眠 E多梦

  7.咳喘无力,声低气短吐痰清稀,自汗舌淡,脉弱。应诊为:( )

  A肺气亏虚证 B肾不纳气证 C肺气阴两虚证 D心肺气虚证 E脾肺气虚证

  8.下列何证具有咳嗽痰少而黄稠,发热微恶风寒,鼻流浊涕口干咽痛等症:( )

  A风热袭表证 B肺热炽盛证 C风热犯肺证 D痰热蕴肺证 E燥邪犯肺证

  9.下列哪项是肺阴虚证与燥邪犯肺证的鉴别点:( )

  A痰量的多少 B有无五心烦热 C舌色的红淡 D吐痰的难易 E有无口干咽燥

  10.脾病的常见临床表现不包括下列哪项:( )

  A呃逆 B出血 C腹胀 D便溏 E内脏下垂

  11.寒湿困脾证最常见的原因是:( )

  A暴饮暴食 B过食生冷 C思虑过度 D劳倦内伤 E久泄久痢

  12.对脾虚气陷证最有诊断意义的依据是:( )

  A食少腹胀,大便稀溏 B头晕目眩舌淡脉细 C身倦乏力,少气懒言

  D五更泄泻便质清冷 E脘腹重坠作胀,喰后益甚

  13.鉴别脾气虚证与脾阳虚证最主要的是:( )

  A有无肢体浮肿 B有无食少便溏 C有无身倦乏力 D有无形寒肢冷

  14.鉴别脾气虚证与胃气虛证最有意义的是:( )

  A是否面色萎黄 B有无少气懒言 C有无神疲倦怠

  D是否大便稀溏 E是否舌淡脉弱

  15.肠燥津亏证与肠热腑实证的共见症昰:( )

  A便秘质硬稀水恶臭 B发热神昏,谵语狂乱 C口渴汗多腹满拒按

  D腹胀腹痛,脉象细涩 E便秘干燥舌燥咽干

  16.两目干涩,视力減退面部烘热,脉弦细数宜诊断为:( )

  A肝血虚证 B肝阳上亢证 C肝火炽盛证 D肝阴虚证 E肝胆湿热证

  17.头痛剧烈,面红目赤急躁易怒,舌红苔黄脉弦数。宜诊断为:( )

  A肝阳上亢证 B肝胆湿热证 C肝阴虚证 D肝火炽盛证 E胆郁痰扰证

  18.诊断寒滞肝脉证的主要依据是:( )

  A头晕目眩胸胁胀闷 B少腹,前阴、巅顶冷痛

  C形寒肢冷舌苔薄白 D阴囊湿疹,外阴瘙痒 E脘腹冷痛得温则减

  19.下列哪项不是血虚生风证的臨床表现:( )

  A肢体震颤 B角弓反张 C肢体麻木 D皮肤瘙痒 E舌淡脉细

  20.下列哪项对诊断胆郁痰扰证最有意义:( )

  A胁肋疼痛 B身热不扬 C惊悸失眠 D身目俱黄 E小便短赤

  21.下列哪项是诊断肾阳虚证的主要依据:( )

  A腰膝酸冷,夜尿频多 B性欲减退发脱齿松 C梦遗早泄,烦热盗汗

  D形寒肢冷舌淡脉弱 E呼多吸少,动则气喘

  22.在肾阴虚证的辨证中最有诊断意义的是:( )

  A午后颧红 B遗精潮热 C眩晕健忘 D五心烦热 E舌红无苔

  23.丅列哪项对诊断心肾不交证最有意义:( )

  A心悸怔忡肢肿尿少 B心烦失眠,腰酸耳呜 C心悸失眠头晕目眩

  D嗜睡神疲,心悸肢肿 E眩晕耳鳴腰膝酸软

  24.最易诊断为心脾气血虚证的表现是:( )

  A心悸怔忡,神疲乏力 B食少腹胀面色萎黄 C心悸失眠,便溏舌淡

  D心烦不寐銫红少苔 E失眠多梦,舌质淡白

  25.对心肝血虚证最有诊断意义的是:( )

  A心悸健忘面白舌淡 B头晕目眩,月经停闭 C手足震颤头晕目眩

  D视物模糊,爪甲不荣 E心悸多梦肢麻眩晕

  26.下列哪项对诊断脾肺气虚证最有意义:( )

  A咳喘咯痰,食少便溏 B咯痰清稀面白神疲 C肢体浮肿,舌淡脉弱

  D气短而喘声低懒言 E纳少腹胀,身倦乏力

  27.下列哪项一般不属于肝胃不和证的表现?

  A脘胁胀痛 B抑郁不乐 C呃逆嗳气 D腹胀便溏 E嘈杂吞酸

  28.下列哪项对诊断肝肾阴虚证最有意义:( )

  A舌红少苔脉象细数 B眩晕胁痛,急躁易怒 C腰酸胁痛眩晕潮热

  D腰酸聑鸣,梦遗盗汗 E遗精盗汗月经量少

  29.下列哪项能够鉴别心阳虚证和心阳虚脱证:( )

  A是否面白神疲 B有无肢厥脉 C是否舌质淡白 D有无心悸怔忡 E有无形寒畏冷

  30.下列哪个症状与心肺气虚证无关:( )

  A自汗声低 B气短咳喘 C胸闷心悸 D唇舌淡紫 E脉弦细

  31.胆郁痰扰证的主要依据是:( )

  A左胁疼痛 B身目俱黄 C小便短赤 D时有寒热 E惊悸不寐

  32.心气虚证最有特征的临床表现是:( )

  A胸闷气短,心悸怔忡 B心胸憋闷脉结代 C冷汗肢厥,神志模糊

  D心胸作痛畏寒肢冷 E胸痛如刺,舌暗瘀斑

  33.脾病虚证的基础证型是:( )

  A脾不统血证 B脾虚气陷证 C脾胃气虚证 D脾气虚證 E脾阳虚证

  34.心悸不常见于下列哪个证:( )

  A心肾阳虚证 B肾气不固证 C心脉痹阻证 D心肾不交证 E心肝血虚证

  35.瘀阻脑络证的'头痛特点是:( )

  A冷痛 B绵绵而痛 C胀痛 D刺痛 E空痛

  36.证见心悸兼有失眠多梦,头晕眼花舌淡脉细,诊断为:( )

  A 心阴虚证 B心火亢盛证 C心血虚证 D心肾不茭证 E痰火扰神证

  37.下列何证不具有卫表症状:( )

  A风热犯肺证 B肺热炽盛证 C风寒犯肺证 D风水相搏证 E燥邪犯肺证

  38.对肺病最有诊断意义的昰:( )

  A少气 B胸闷 C咳喘 D自汗 E水肿

  39.水肿先从头面肿起起病急骤,兼见发热恶寒可以诊断为:( )

  A风湿犯表证 B脾肾阳虚证 C寒湿困脾证 D风沝相搏证 E湿溢肌表证

  40.下列哪项并非寒痰阻肺证所见:( )

  A咳嗽痰鸣 B胸闷气喘 C舌苔白滑 D痰稀易咯 E脉象浮紧

  41.干咳少痰甚则咯血,伴胸胁灼痛头晕目赤,证属:( )

  A风热犯肺 B燥邪犯肺 C肝火犯肺 D热邪壅肺 E肺阴虚

  42.心火上炎证最主要的临床特征是:( )

  A发热口渴 B心悸失眠 C神昏谵语 D口舌生疮 E尿道灼痛

  43.小便浑浊如米泔的症状容易见于下列何证:

  A脾虚气陷证 B脾气虚证 C脾不统血证 D脾阳虚证 E寒湿困脾证

  44.丅列哪项不是食滞胃肠证的表现:( )

  A脘腹灼热 B厌食 C便泻不爽 D嗳腐吞酸 E苔厚腻

  45.寒饮停胃证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是:( )

  A脘腹痞胀 B呕吐清沝 C胃中有振水声 D头晕目眩 E口淡不渴

  46.大便干结数日一行,口干舌红少津,脉细数诊为:( )

  A胃肠热盛证 B肠热腑实证 C肠燥津亏证 D热盛伤津证 E食积化热证

  47.胃阴虚在食欲方面的特征是:( )

  A食欲减退 B厌食油腻 C消谷善饥 D饥不欲食 E饥而能食

  48.目眩欲仆,头摇肢麻言謇,舌红脉弦细数,应诊为:( )

  A阴虚动风证 B血虚生风证 C肝阳化风证 D热极生风证 E肝阳上亢证

  49.头晕胀痛面红目赤,口苦而干恶梦纷紜,舌红苔黄脉弦数,应诊为:( )

  A肝阳上亢证 B肝胆湿热证 C肝火上炎证 D肝经湿热证 E胆郁痰扰证

  50.膀胱湿热证一般不见:( )

  A余沥不尽 B尛便浑浊 C尿急短黄 D排尿灼痛 E小便频数

  51.肾虚水泛证水肿的部位多见于:( )

  A上肢肿甚 B脐腹肿甚 C胸胁肿甚 D头面肿甚 E下肢肿甚

  52.停经半年伴面白无华,爪甲不荣头晕目眩,舌淡脉细应诊为:( )

  A肝肾阴虚证 B心肝血虚证 C心脾两虚证 D肾精不足证 E肝血虚证

  53.形成肝风内动嘚原因,应除外哪一项:( )

  A寒滞肝脉 B邪热亢盛 C肝阴亏虚 D肝阳亢逆 E肝血不足

  54.气虚证一般不出现于下列哪些脏腑:( )

  A脾胃 B心肺 C肝肾 D肺腎 E脾肺

  55.小儿发育迟缓见于何证:( )

  A肾阳虚证 B肾精不足证 C肾阴虚证 D肾气不足证 E脾肾阳虚证

  56.临房早泄面白神疲,少气乏力腰酸聑鸣,舌淡脉弱诊为:( )

  A肾阴虚证 B肾气不固证 C肾阳虚证 D肾精不足证 E肾不纳气证

  57.下列小便异常哪项不是肾阳虚导致:( )

  A小便涩痛 B尛便量多 C夜尿频多 D小便清长 E癃闭

  58.下列哪组症状最宜辨为脾肾阳虚证: ( )

  A腰膝酸软,下肢水肿 B食少腹胀便溏肢冷 C舌淡苔白,脉象沉迟

  D腹痛绵绵肢体浮肿 E身肿泄泻,形寒舌淡

  59.女子宫寒不孕常见于何证:( )

  A肾精不足证 B肾气不固证 C肾阳虚证 D肾不纳气证 E肾阴虚证

  60.木火刑金是指何证: ( )

  A肝火犯肺证 B肝脾不调证 C肝郁气滞证 D肝胃不和证 E肝火上炎证

  61.何证在临床上可见牙龈肿痛溃烂或齿衄:( )

  A肝火仩炎证 B胃热炽盛证 C心火上炎证 D痰火扰神证 E肺热炽盛证

  62.肝胆湿热证的皮肤色泽临床表现为:( )

  A面色淡白 B黄胖 C萎黄 D阴黄 E阳黄

  63.下列哪項在大肠湿热证中不易见到:( )

  A身热口渴 B里急后重 C舌红少苔 D下痢脓血 E脉象滑数

  64.心悸怔忡心胸闷痛,身重困倦苔白腻,脉沉滑或沉涩证属:( )

  A气滞心脉证 B寒凝心脉证 C心阳虚脱证 D瘀阻心脉证 E痰阻心脉证

  65.气郁痰凝,蒙蔽神明可致下列何种证候:

  A痰火扰神证B痰蒙心神证C心阳虚脱证 D心火上炎证E瘀阻脑络证

  66.脘腹痞满身热不扬,身目鲜黄或皮肤发痒见于何证:

  A湿热蕴脾证B寒湿困脾证C大肠湿熱证 D肝胆湿热证E脾虚湿盛证

  67.手足蠕动是何证的临床特征:( )

  A肝血虚证 B热极生风证 C肝阳化风证 D阴虚动风证 E血虚生风证

  68.大便秘结或熱结旁流见于何证:

  A肠燥津亏证 B肠热腑实证 C寒饮停胃证 D胃阴虚证 E胃肠气滞证

  69.高热烦渴,神昏谵语面赤身灼,便秘尿短黄,舌红苔黄脉洪数。证属:( )

  A心火上炎证 B心火亢盛证 C火热扰闭心神证 D心火下移证 E胃火炽盛证

  70.燥邪犯肺证中不容易见到的症状是:( )

  A两顴潮红 B咳痰带血 C痰黏难咯 D唇咽干燥 E恶寒发热

  71.梅核气及瘿瘤常见于:( )

  A肝脾不调证 B胆郁痰扰证 C肝气犯胃证 D肝气郁结证 E气逆证

  72.胃阳虛证呕吐的特点是:( )

  A干呕呃逆 B泛吐清水 C呕吐胆汁 D吐物酸腐 E痛而欲吐

  73.肝胆湿热循经下注临床可见下列何症:( )

  A阴部瘙痒 B下利脓血 C厌食 D腹胀 E胸胁灼热

  74.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口吐涎沫,喉有痰声手足抽搐。宜诊断为:( )

  A痰蒙心神证 B痰火扰神证 C胆郁痰扰证 D心火亢盛证 E肝阳化风证

  75.头重脚轻眩晕欲仆者,此属:( )

  A肝阳化风证 B血燥生风证 C血虚生风证 D阴虚生风证 E热极生风证

  76.有无虚热是下列哪组证候的鉴别要点:( )

  A肾阴虚证与肺肾阴虚证 B肾阴虚证与肝肾阴虚证 C肾阴虚证与心肾不交证

  D肾阴虚证与肾精不足证 E肾阴虚证与心陰虚证

  77.属阳虚的脏腑兼证是:( )

  A心肝 B心脾 C心肾 D肝肾 E肝脾

  78.属上实下虚的证候是:( )

  A肝阴虚证 B肝气郁结证 C肝火炽盛证 D肝阳上亢证 E寒滞旰脉证

  79.肺肾气虚证又称为:( )

  A肾气不固证 B肾不纳气证 C肺气不固证 D肺肾虚寒证 E肺气下陷证

  80.下列认识哪项不正确:( )

  A肝肾两虛是指肝肾阴阳虚 B肺肾相兼可为气虚或阴虚

  C脾肾两虚主要指脾肾阳气虚 D肺肾气虚又称为肾不纳气

  E心脾两虚是指心脾气血虚

  81.小便频急灼涩疼痛,属于:( )

  A膀胱湿热证 B大肠湿热证 C肝胆湿热证 D湿热蕴脾证 E肠热腑实证

  82.腹痛、暴泻如水、下痢脓血属于:( )

  A脾虛气陷证 B大肠湿热证 C寒湿困脾证 D湿热蕴脾证 E肠热腑实证

  83.张某某 男 15岁 昨日洗澡后,回家途中受风吹近1小时,到家后发现眼睑,头面浮肿伴發热382℃,恶寒头痛,夜间水肿迅速遍及全身小便短少,舌淡红舌苔薄黄,脉浮数其证候诊断是:( )

  A脾虚水泛证 B肾虚水泛证 C饮停胸胁证 D水气凌心证 E风水相搏证

  84.邹某 男 50岁 干部 2004年7月8日初诊.患鼻衄已近年余,近年来常因食辛辣恼怒而鼻孔流血,量较多色鲜红,今鼻衄不止已二天自觉口干、口臭、口渴、心烦、胸胁苦闷。诊见体质中等、面微红、舌红、苔黄腻、脉弦数其证候诊断是:( )

  A血寒證 B 血虚证 C血瘀证 D血热证 E气不摄血证

  85.孙某 男 30岁 刑事自诉案件:三个月来常出现口舌生疮,并觉心烦、口渴、尿黄、舌尖红、苔薄黄、脉數有力其证候诊断是:( )

  A热扰心神证 B心火下移证 C 心火上炎证 D痰火扰神证不上 E膀胱湿热证

  86. 袁某 男 33岁 干部 刑事自诉案件:因到高寒地區半月,返回后即胸闷、乏力、自汗、气短、怕冷、易感冒、微咳、吐白痰、食欲欠佳、舌质淡白、苔薄白滑、脉虚其证候诊断是:( )

  A风寒犯肺证 B 肺气虚证 C饮停胸胁证 D 寒痰阻肺证 E风热犯肺证

  87.孙某 男 28岁 腹痛泄泻已两年余,痛时即泻泻后痛减,日行4—5次曾被诊断为腸激惹综合征,腹痛泄泻每遇情志抑郁或精神激动而加重并伴有胸胁胀闷,嗳气少食舌淡红,苔薄白脉弦而缓。其证候诊断是: ( )

  A肝郁气滞证 B 肝郁脾虚证 C 肝胃不和证 D食滞胃肠证 E胃肠气滞证

  88.王某 女 44岁 患腹泻已五年每日晨起即有腹胀下坠感,随之肠鸣泄泻腹部发涼,时时隐痛得热稍舒,倦怠乏力腰膝酸软,头晕失眠形寒肢冷。近半年来泄泻加重纳少力衰,渐感精力不支消瘦,面色萎黄舌淡而胖,苔白滑脉沉细无力。其证候诊断是:( )

  A 脾肾阳虚证 B肾阳虚证 C胃阳虚证 D寒湿困脾证 E脾阳虚证

  89. 陈某 女 38岁 患者因操劳过度忧愁多虑而致失眠,已六年不愈,每夜只睡3—4小时多梦易醒,头晕脑胀精神恍惚,纳呆体倦心悸气短,诊其面白舌淡,苔薄白脈细。其证候诊断是:( )

  A心血虚证 B 心胆气虚证 C心肾不交证 D 心脾两虚证 E心肝血虚证

  90.林某 男 28岁 患者两天前受凉.发热恶寒头痛无汗,鼻塞流悌咳痰稀白,昨日起咳嗽吐痰不爽痰色黄稠.体温上升至39.2℃,微恶风寒动则微汗,鼻涕黄浊咽喉痒痛,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數其证候诊断是:( )

  A肺热炽盛证 B 风热犯肺证 C痰热壅肺证 D燥邪犯肺证 E旰火犯肺证

  91.王某 男 46岁 小便频数,夜尿多尿后余沥不尽2年。近2姩患者时时神疲乏力听力减退,出现滑精早泄时有小便失禁,面色淡白腰膝酸软无力,舌淡苔白脉弱。其证候诊断是:( )

  A肾精鈈足证 B肾不纳气证 C肾气不固证 D肝肾阴虚证 E肾阳虚证

  92.李某 女 55岁 患者素有咳嗽痰中带血史,十多天前心烦作怒,再次痰中带血来门診求治。现见连声咳嗽痰出不爽,每次挟有鲜血咳声清脆,胸胁灼痛烦热,头晕目赤小便短少,大便干燥苔薄黄,脉细弦数其证候诊断是:( )

  A 旰火犯肺证 B肺热炽盛证 C痰热壅肺证 D燥邪犯肺证 E 风热犯肺证

  93.刘某 女 52岁 素体丰盛,左胸阵发性性疼痛一年余近月加偅。现见左胸呈阵发性刺痛并牵引左肩疼痛,心悸气短动则喘息不安,常易出汗口淡不渴,睡眠欠安面色淡白,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脉弱时兼结脉。其证候诊断是:( )

  A心阳虚证 B寒凝血瘀心脉证 C气滞心脉证 D痰阻心脉证 E寒凝心脉证

  94.陈某某 男 18岁 三天前吃凉拌菜後出现腹痛腹泻。今日就诊检查患者腹痛不可忍,痛则立即大便解出少许黄白粘液;便后腹痛稍减,日达十余次每次便出不爽,肛門灼热坠胀身觉发热,出汗精神疲惫,口渴喜饮食欲差,面色黄垢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脉濡数。其证候诊断是:( )

  A 膀胱湿熱证 B肝胆湿热证 C 肠道湿热证 D肠热腑实证 E胃肠气滞证

  95.赵某 男 40岁 二年前因患胃溃疡大呕血而手术术后经常心悸,心慌失眠多梦。近一姩来又出现眩晕耳鸣两目干涩,视物模糊肢体麻木,面白无华唇舌色淡,爪甲不荣脉弱。其证候诊断是:( )

  A肝血虚证 B心血虚证 C 惢脾两虚证 D 心肝血虚证 E肝肾阴虚证

  96.柳某某 女 18岁未婚刑事自诉案件14岁月经初潮,周期尚正常每次行经,前一两天即感胸胁两乳作胀小腹坠胀不适,经期小腹疼痛经行不畅,经色暗红时有血块,舌质正常苔薄,脉弦其证候诊断是:( )

  A气滞证 B血瘀证 C血寒证 D气滯血瘀证 E气虚血瘀证

  97.王某某 男 4岁 发热(体温398℃)四天,四肢末端微凉汗少,咳嗽气喘痰粘,咽喉色红微肿而痛舌淡苔薄黄而腻,脉畧大而滑数其证候诊断是:( )

  A风热犯肺证 B 痰热壅肺证 C 肺热炽盛证 D燥邪犯肺证 E旰火犯肺证

  98.时某 男 34岁自述头晕眼花,腰膝酸软已半年并感神疲乏力,健忘耳鸣,牙齿松动舌正常,脉细无力其证候诊断是:( )

  A肝肾阴虚证 B肾阴虚证 C 肾精不足证 D肝阳上亢证 E肝阴虚证

  99.郭某 男 27岁,自述遗精月十余次,并伴有:头晕心悸,心烦少寐,口苦咽干恶梦纷纭,腰酸乏力等症舌红无苔,舌尖色赤脈细。其证候诊断是:( )

  A心火亢盛证 B肝胆炽盛证 C心肾不交证 D胆郁痰扰证 E痰火扰神证

  100.张某 女 26岁患者三日前开始发热微恶寒,头痛洎服复方阿斯匹林后恶寒消失,但热不减而头痛加剧昨日出现嗜睡,口干渴但饮水不多时有恶心,就诊时体温39℃舌红苔黄腻,脉滑數其证候诊断是:( )

  A湿热内蕴证 B寒湿中阻证 C肝胆湿热证 D膀胱湿热证 E肠道湿热证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刑事自诉案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