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孩子身心健康是否健康

如何判断孩子的成长发育是否正常
  专家指出:智力低下是一种发生在儿童发育期的疾病,在不同时间段会表现出不同的症状表现,临床中一般情况下是通过动作和声音来判断孩子的成长发育是否正常。
  家长及时发现孩子智力低下症状,避免漏诊误诊
  (一)新生儿的正常发育情况
  新生儿期动作极不规则也不协调,孩子经常会紧握拳头,头稍微能抬起;
  两个月时孩子能简单的发出咿呀声,会微笑;6~7个月时,孩子会坐,会在床上翻身打滚
  8个月时孩子会爬,会经常在家里爬来爬去;11个月时可以独立站立,可以推着东西走;
  1岁时几乎可以平稳的走路,会习性玩耍;2岁时能蹦能跳,并且能说简单的句子和话语。
  (二) 相对于这些正常的发育情况,父母可判断出孩子出现问题时的症状表现
  不会笑或很晚才会笑:孩子的主要表现不明显,在2个月以后还不会微微笑,没有下意识发音和平时的咿呀声。
  对周围的事物或人没有过多的兴趣,也不会因为特殊的声音而进行关注,通俗讲就是没有好奇心,对身边的事不关注。
  在平时也不会哭,正常的新生儿都会时不时地发出哭声,在遇到事情的时候只会尖叫,即使听到&怪声&也不会表现出兴趣,对外界很淡漠。
  6个月后还不会自己玩,或是在玩玩具时也没有什么喜悦的心情;慢慢长大后会发出动作笨拙或是粗鲁。
  (三)1周岁以后,孩子冲动、攻击、自伤行为,家长要注意了
  智力低下儿童的异常行为冲动、攻击行为男孩较女孩多见,重度以上学生较轻、中度学生多见,表现为易激惹、冲动、破坏物品、踢打袭击他人或者辱骂别人;幼小者则表现咬人、咬物、好打人,以发泄自己的情绪。
  他们的攻击行为往往找不出明显原因,行为发生突然,常带有破坏性。有些智力低下儿童的异常行为则内向攻击,表现为自伤,如达不到要求或者愿望受到约束时出现捶胸、打头、咬自己的身体、撞墙等伤害自己的行为,以发泄自己的不满。
  患智力低下的孩子与正常发育的孩子在生长发育方面存在着差别,家长可根据发育生长标准对孩子进行观察,一旦发现孩子出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
  选择高效的治疗方法,把握最佳治疗时间
  孩子的科学治疗,不能耽误,家长朋友在发现孩子有异常表现的情况时,可能因为担心孩子急于治疗,容易相信民间的偏方、土方或是容易采用传统的药物治疗,但往往花了钱没有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如何判断孩子的成长发育是否正常》摘要:正常。 家长及时发现孩子智力低下症状,避免漏诊误诊 (一)新生儿的正常发育情况 新生儿期动作极不规则也不协调,孩子经常会紧握拳头,头稍微能抬起; 两个月时孩子能简单的发出咿呀声,会微笑;6~7个月时,孩子会坐...: ◇
&? &? &? &? &? &? &? &? &? &? &? &?
 | 
 | 
 | 
 | 
 |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9:00-17:00)
电话:010-儿童自闭症
我的小孩是不是儿童自闭症的表现?
我的小孩是不是儿童自闭症的表现?
基本信息:男&&3岁
发病时间:不清楚
病情描述及疑问:我小孩3岁了,到现在还不会说话。这学期开始上幼儿园,不听老师的使唤,我行我素,像一匹野马,叫他好像没听到,眼睛不和你对视,喜欢会转动的东西,每次吃饭时都要看电视广告,固定使用便器,打他的手和屁股本来会哭,他却没反应,如果有蚊子叮到皮肤,过一天就会出现一个小浓包,皮肤擦伤结疤后就经常抓那个疤,喜欢危险动作,比如:站在椅子上跳下来。记忆力很好,只要第一次带他到过的地方买吃的,第二次从那里经过就会拉你去那个地方买。有时候会叫爸爸妈妈,但是那是无意识的叫,不是冲你叫。喜欢坐到你椅子后面用身体压住他,经常翻箱倒柜,像是家里来了贼!晚上带他出去玩,他会满大街的乱窜。
您输入的回答少于20个中文字,请补充输入。
擅长:儿科
网友满意:
回答速度:
考虑与自闭症没有必然联系,建议到医院检查看无其他异常。
擅长:针对失眠、抑郁症、躁狂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神经衰弱症、心理障碍、精神障碍、神经官能症、强迫症、疑病症、恐惧症、自闭症、更年期综合症、网络成瘾症等精神疾病的治疗有其独到见解。
网友满意:
回答速度:
北京军颐中医医院&&&
如果孩子在生活中会沉默不语或较少使用语言,倾向于用手势或其他形式来表达他们的愿望和要求时,家长就应该小心了。很多孩子还会有兴趣范围狭窄以及刻板、僵硬的行为方式对环境,倾向于要求固定不变或不正常反应等或者智力和认知缺陷约有3/4的患儿智力落后的,家长应该及时带着孩子到正规的医院进行诊断。
擅长:武增萍,主任医师、教授,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从事儿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三十余年,对儿童发育行为病症的诊断与治疗具有深厚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在儿童多动症、抽动症等儿童发育行为疾病的诊疗领域享有很高的声誉,是中国儿科发育行为领域不可多得的专业技术型人才。
网友满意:
回答速度:
济南106医院&&&
你所描述的情况是自闭正典型的症状,基本上可以断定为自闭症了!!自闭症是一类神经系统发育障碍性疾病,随年龄增长,不仅不会好,还会错过最佳治疗时间。严重的自闭症患者不仅不能像正常孩子一样上学,生活上也将无法自理,终身依靠别人照顾。BNP数字生物神经修复技术通过EFG-II脑神经递质综合检测,利用生物基因蛋白,对中枢及周围神经元功能进行调控,提高组织细胞的功能和再生能力,平衡人体阴阳,改善人体内环境,促进儿童全身系统正常发育。与其他治疗方法相比,无创伤,无痛感,是一种科学、安全、有效的全新技术
擅长:擅长各类精神障碍的诊断和治疗:精神分裂症、躁狂症、失眠症、抑郁症、焦虑、强迫、恐惧、神经衰弱、疑病症、心理生理障碍、儿童心理精神障碍等各类精神障碍和心理障碍。
网友满意:
回答速度:
西安新城军海医院&&&
  自闭症的症状发展方面  1、大约有百分之三十的智力发展正常,百分之七十智能发展迟缓或者智商会在七十或以下。  2、在各方面能力的发展不平均,而且发展过程和一般儿童有差别。  沟通方面  1、语言发展迟缓和有障碍,说话内容,速度,及音调异常。  2、对语言理解和非语言沟通有不同程度的困难。  3、可能欠缺口语沟通的能力。  4、由于沟通上有困难,加上未能适应转变,所以比较容易受情绪或环境因素刺激,表现冲动或有伤害性的行为。
擅长:全科
网友满意:
回答速度:
铜川市第二附属医院&&&全科
这个不好确定,也有可能是宝宝不爱说话,是不是一直这样呢,还是最近才这样的,如果要确诊还得去医院做个鉴定。
擅长:全科
网友满意:
回答速度:
铜川市第二附属医院&&&全科
儿童孤独症是广泛性发育障碍的一种亚型,以男性多见,起病于婴幼儿期,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言语发育障碍、人际交往障碍、兴趣狭窄和行为方式刻板。约有3/4的患者伴有明显的精神发育迟滞,部分患儿在一般性智力落后的背景下某方面具有较好的能力。该症患病率3~4/万。但近年报道有增高的趋势,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精神健康研究所(NIMH)的数据,美国孤独症患病率在1‰~2‰。国内未见孤独症的全国流调数据,仅部分地区作了相关报道,如2010年报道,广东孤独症患病率为0.67%,深圳地区高达1.32%。
相似问题的解答:
擅长:针对失眠、抑郁症、躁狂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神经衰弱症、心理障碍、精神障碍、神经官能症、强迫症、疑病症、恐惧症、自闭症、更年期综合症、网络成瘾症等精神疾病的治疗有其独到见解。
网友满意:
回答速度:
北京军颐中医医院&&&
建议:您好,儿童自闭症的表现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就是社会交往的障碍,因为自闭症的儿童与正常的儿童不同,在社会交往方面会有明显的不足,很难与正常的儿童玩耍。第二类语言的障碍,有不少自闭症的儿童不爱说话,甚至不说话。也有语言的孩子也会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诸如重复性语言,分不清“你”“我”“他”,不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意思,或只是些常用语言表达清楚。第三类是兴趣或者行为失常,就兴趣方面,自闭症儿童存在明显的兴趣狭窄,只是喜欢某几种东西,而这几种东西往往还是我们不能接受的,比如地上的一根小树枝,或一张纸片能玩很久,有的小孩特别喜欢商标。
来自的回复
擅长:治疗各种脑瘤
网友满意:
回答速度:
宁波西和医院,浙江省宁波市&&&全科
建议:儿童孤独症有以下症状表现和体征:
  本症起病年龄大多在2-3岁,婴儿孤独症通常在生后第一年表现出来,不会晚于3岁发病,也有出生即起病者。主要临床表现如下:  1.病态依恋某些特殊物品  孤独症患儿通常会对某些物品发生特殊的兴趣,如积木、收音机、球等,以至于达到依恋的程度。他们对这些东西爱不释手,且能在玩耍中感到满足,如将这些物品拿走,则会引起哭闹、惊慌。患儿很少参加其他儿童的游戏,一个人玩耍反而高兴,常常自得其乐;  2.刻板重复动作  患儿常坚持重复刻板的游戏模式和生活活动模式,抵抗改变,缺乏变化和想象力,如反复给玩具排队;坐的位置不能改变;东西放的地方不能改变;生活内容的顺序必须保持原样等。顽固地保持原样不变是孤独症的重要症状之一;  3.人际交往障碍  患儿常常感到特别孤独,与人缺乏交往,缺乏情感的联系,如新生儿被抱起时不与母亲贴身;7-8个月时被亲人或其他人抱起时反应无差异;患儿对父母的归来和离去无动于衷,没有依恋之情;对亲人和对生人一样,与生人在一起时,他们也不感到畏惧。该类患儿缺乏与人眼对眼的凝视,常常回避与人的对视,与周围人缺乏情感的交流;  4.语言发育障碍  为本症最突出的表现之一。儿童患病后一般语言逐渐减少,严重时完全缺乏。患儿对语言的理解能力低下,常出现一些刻板、重复、模仿和代词错用(尤其是在指代自身时用"你"代替"我")等异常语言。患儿缺乏抽象概念,且思维过程趋向强迫性、局限性和贫乏性,缺乏幻想和想象力。患儿不会运用面部表情、躯体动作、姿势及音调与他人交往;  5.感知觉障碍  患儿对听觉、视觉刺激反应迟钝,好似“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对周围环境中出现的人或其他人物似乎没有看到,对他们的讲话也不予理睬;  6.智能障碍  孤独症患儿外貌无明显呆滞,但社会适应能力明显落后,日常生活不能自理,大多数有智力中、重度低下。极少数孤独症患儿在某一方面可显示出对音乐、计算机和机械记忆领域的特殊能力,极个别患儿可有岛状早熟或特异功能,即所谓“白痴学者”。部分患儿有癫痫发作。  7.其他症状  有大约20%-40%的患儿在青春期前会并发癫痫。有些患者到青春期或成人早期伴发精神分裂综合征,如出现妄想、幻觉等。
来自的回复
擅长:主要致力于多动症、抽动症、遗尿症、自闭症(孤独症)、智力低下(脑发育不全、发育迟缓)等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治疗和基础研究,是全国最早从事儿童多动症、抽动症诊疗和研究的专家之一。在40余年的医疗实践中,仅仅其个人就积累了数千例成功治愈的临床病例,在多动(抽动)症的病因、病理的研究以及临床治疗方面,从理论到实践均取得重大突破。
网友满意:
回答速度:
成都市青羊区中医医院(成都市青羊区第六人民医院)&&&
建议:自闭症是一种儿童神经系统疾病,在心理学上又称之为孤独症心理障碍,主要表现是患者不会说话,不爱说话,面无表情,不善于交流。现在的家庭大多都是独生子女,由于父母的忙碌,对子女不够关心,孩子们不得不面对没有玩伴的现实,这些都会促使孩子患上儿童自闭症。
来自的回复
擅长:全科
网友满意:
回答速度:
安阳市博大医院&&&全科
建议:自闭症学生与家庭背景和父母教养的态度无关,亦不是因后天环境造成, 自闭症可能是由生理因素形成,如神经机能发展,生化机能发展,遗传因素或脑部受损所致,自闭症可能是由生理因素形成,如神经机能发展,生化机能发展,遗传因素或脑部受损所致, 可能导致自闭症。
来自的回复
有关的更多问题,
有关的健康经验
与 有关的更多经验,
疾病百科(别名:小儿孤独症,儿童非典型发育,儿童孤独症,小儿孤独性情感交往紊乱,小儿广泛性发育障碍,幼年孤独癖,早期婴儿孤独症,童年孤独症)(别名:小儿孤独症,儿童非典型发育,儿童孤独症,小儿孤独性情感交往紊乱,小儿广泛性发育障碍,幼年孤独癖,早期婴儿孤独症,童年孤独症)  儿童孤独症(childhood autism)是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的亚型。是发生在儿童早期的以同外界接触(包括父母)障碍为特征的发育性障碍。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  儿童孤独症(childhood autism)是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的亚型。是发生在儿童早期的以同外界接触(包括父母)障碍为特征的发育性障碍。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人际交往障碍、兴趣狭窄和行为方式刻板。约有3/4的患儿伴有明显的精神发育迟滞,部分患儿在一般性智力落后的背景下具有某些方面较好的能力。男童多见。过去称为婴儿孤独症(infantile autism)、儿童自闭症与儿童感知、语言和思维、情感、动作以及社交等多个领域的心理活动有关,属于发育障碍。在分类学上目前归于心理发育障碍范畴,称为广泛发育障碍(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本病病因未明。双生儿研究提示在单卵双生儿中同病率高于双卵者。脑电图及脑影像检查均有较高的异常率,但不具特异性。神经系统软体征也较多。某些疾病,例如脆性X染色体综合征患者并发孤独症症状者也较多。就诊科室:精神病科 心理咨询典型症状: 多发人群:婴幼儿检查方法: 发病部位:颅脑 心理疾病自测:常用药品: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科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科
珠江医院&&&儿科
为保障患者权益,我们仅接受有资质的医学专业人士的回答,请您先认证为医生
十万名医在线答疑,千万网友问诊经验分享
5分钟回复,10万医生,免费在线咨询你的孩子“正常”吗?
问:我是个中学教师。怎样才不会误导孩子,怎样去启发他们?我想问问您对此的建议。我班上一半的学生都在服用利他林(Ritalin,一种抗精神失常药,能提高精神活动,可对抗抑郁症),因为这些孩子都被诊断患有ADD(注意力缺乏症)或者ADHA(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对此,您有没有什么建议?
有这么多五花八门的医生、名目繁多的精神病,我觉得我们已经没有“正常”孩子了。没有一个孩子是“正常”的,因为不管孩子做什么,他们总会被贴上标签。如果他们活泼好动,他们会被贴上“多动”标签---ADHA(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如果他们反应慢一点,也有对应标签。不管他们怎样做,都会被打上一个标签,这个标签将伴随他们一生。有些人健步如飞,有些人四肢不全,每个人都各不相同---这就叫正常。这就是人类存在的方式。如果我们试图把所有这些人塞进一个模子里,他们看起来当然反常了。
这就像带旅行包上飞机。在机场,会有人拿测量装置检查你的旅行包,看看它尺寸是否合适。如果不合适,有些航班就不让你带这个包上飞机。几乎没有包能符合那个精确的尺寸。肯定只有恐怖分子才有这么合适的旅行包了,正常乘客不会正好带着这么合适的包,因为人们去旅行的时候需要很多东西----要带这个,要塞那个,买东买西,把旅行包塞得鼓鼓囊囊,这样的旅行包哪里会符合规定的尺寸?所以,这些人就被判定为反常的人。
你见过长势完美的芒果树吗?同理,你见过完人吗?除非这些人是机器制造出来的,他们就能要多完美有多完美。我们对完美的定义太混乱了。如果每个人都符合统一的标准,我们才会认为他们是完美的。因为我们企图让所有人接受一样的学校教育,人人都该成为医生,成为工程师,成为----对孩子们来说是折磨、煎熬的某种职业。就因为这样,有人才觉得有些孩子患有ADD、ADHD。其实这些被诊断患ADD、ADHD的孩子都能有所成。有些孩子就算平平淡淡什么也不做,他们也能简简单单觉得很快乐。
我们无法在朝夕之间改变教育体系。但至少不必现在就给身边的人贴上标签。
你一定得看看森林里的鹿。每天大概八点半,它们会成群结对地来到这儿。它们什么也不做,只是吃草、嬉戏。正在拉车的阉牛看到它们,会说:“这些没用的鹿,一天到晚什么也不做。”能有什么办法呢?大象也什么都不做。大象不嬉戏奔跑,它看到什么就横冲直撞地走过去。但是这样没问题。这才是这些动物该有的样子。很不幸,我们处于工业化社会---工业化社会里,轮子里要有轮齿。我们的社会不再需要人,只需要能符合我们设计的体系的螺帽螺栓。我们现在有很多螺帽了,我们取得部分地成功了。
就因为这样,所有人都看起来不正常。你认为不正常的那50%的人也许才是正常人。剩下的50%是机器制造批量生产的。我不想一竿子打死一船人,但是很不幸这个社会正朝着这个方向发展。我们想的不是生活,而是生产力,所以我们想造能提高产量的机器。
就因为这样,如果有些机器不能产出它们本该生产的产品,你就会突然觉得这台机器很不正常。不是所有人都该具备同等能力。有人能走路,有人能爬行,有人能飞翔。为什么我们觉得一个这也能做那也能做的人才是正常人?这真是无稽之谈。给孩子贴上这样那样的标签,实在是罪过!孩子根本都还没搞清楚你在玩什么愚蠢游戏,就已经被贴上标签,你用这些标签把他和邻居家孩子比较来比较去,他余生都要扛着这个标签度过。
我们无法在朝夕之间改变教育体系,但至少不必现在就给身边的人贴上标签。如果其他人能做的事,你的孩子不能做到,这不要紧,因为你不知道他可能会做什么。我给你讲讲这件事吧。有几个从美国来的医生去了迈索尔,在我不知情的情况下,他们去拜访了我父亲。在我父亲眼里,成功就是必须成为一名医生。他一生的梦想就是做医生,并且他做到了。他希望他的四个孩子也都做医生。但是一个接一个,都让他失望了;我是他最后的希望。我十一二岁的时候,跟他讲:“我是绝不可能做医生的。”所以这些美国来的医生想知道,他们的古鲁在还没成为古鲁之前是怎样一个人。他们对我父亲说:“请给我们讲讲萨古鲁年轻时候的事吧。”父亲沉思了一会儿,说:“他那时候真的很笨。但是现在,他成了个天才。”
如果你让他对自己弄不明白的东西感到羞愧,那么他永远不会告诉你他能发现什么……
也许你班级里有一半的学生是天才,你全然不知。这些学生与你“A+B=C”的体系格格不入。他们搞不明白这个体系;这个体系在他看来一点都不合情理。A+B为什么等于C?很简单,因为有人这样说。他无法调整自己的头脑来适应这个框架,而你也不知道他的脑袋在想什么。你不知道他能发现什么。如果你让他对自己弄不明白的东西感到羞愧,那么他永远不会告诉你他能发现什么,你不知道你会因此错过什么。也许他能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东西。
一个人靠天分创造的东西,比通过受教育创造的东西要多得多。那意思是我们不需要教育了吗?不,重点不是这个。我们需要的是,让人的身体和思想发挥极致的潜能,实现二者平衡,并充分运用。运用来做什么?不需要指向具体的事。如果人类能够带着意识走路,带着意识生活,就已经足够。生活的目的就是生活。能从生活所有的维度去感悟生活,就是生活的圆满。只要你不盲信学校老师教给你的书本知识、牧师给你的布道、学者给你的讲义、或者经书给你的信条,只要你始终追寻真理,你就有可能让生活圆满。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关注孩子身心健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