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痰流聚皮下证脾虚痰湿的症状状与治疗

皮下的硬颗粒物是什么_百度知道
皮下的硬颗粒物是什么
提问者采纳
皮下脂肪颗粒在中医学上是属于湿痰流聚皮下证,是指气机不畅,痰湿停结于皮里膜外诸症的概称,多因情志内伤,脾虚失运所致。主要临床表现是皮下结核,大小不一,多少不等,不硬不痛,软滑活动,皮色如常,皮温不变,终不溃破。多发生于颈项、下颌部、腋间、四肢及背腹部。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2条回答
您好;多考虑毛囊炎或者皮脂腺囊肿,注意医院皮肤科检查确定啊.
皮下结节的出现与高滴度血清类风湿因子、严重的关节破坏及类风湿活动性病变密切相关,应该查查类风湿因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痰核 _百度百科
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痰核[tán hé]声明百度百科公开招募三甲医院副高职称医师或医学博士,加入国家卫生计生委“”,撰写医学词条。
症&&&&状皮下肿起如核的结块记&&&&载《医学入门》
指皮下肿起如核的结块多由湿痰流聚而成结块多少不一不红不肿 不硬不痛用手触摸如同果核状软滑而能移动一般不会化溃破痰核大多生于颈项下颔部亦可见于肩背生于身体上部的多 兼风热生于身体下部的多兼湿热痰核病名 ①见医学入门卷六泛指体表的局限性包块该病多因脾弱不运湿痰结聚于皮下而成症见皮内生核多少不等包块不红不热不痛不硬推之可移多发于颈项下颏及背部等处治宜以清痰和气为主生于身体上部者多挟风热生于下部者则多挟湿热可用开郁清痰丸加味②即见明慎斋遗书卷九有痰核即也少阳经所结可参见条 ③舌疾之一见医宗金鉴卷六六因痰火邪热循心脾二经上炎所致症见舌上生疮舌体活动不灵强硬而痛治宜用温胆汤加减或以刺破出血患处吹即可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人的痰多说明什么?该怎么解决?_百度知道
人的痰多说明什么?该怎么解决?
提问者采纳
何必长篇大论痰多属肺少抽烟 多呼吸新鲜空气多吃点洋葱 大蒜(不要怕口臭 好处多呢)加强跑步锻炼问题不严重 应该已经能解决了
其他类似问题
痰多的相关知识
其他2条回答
去痰,今作祛痰。茶的去痰功效在文献中,系以从功效言者为主,占18条之多。称“去疾”者有《千金翼方》、《新修本草》和《三方图会》;称“除痰”者有《本草拾遗》、《茶经》(张氏)和《茶谱》(毛氏);称“解痰”者有《食疗本草》;称“逐痰”者有《本草纲目拾遗》;称“化痰”者有《本草纲目拾遗》和《中药大辞典》;称“消痰”者有《本经逢原》。 称“去疾热”者有《神农食经》和《饮膳正要》;称“吐风热痰诞”者有《本草纲目》;称“凉肝胆涤热消痰”者有《随息居饮食谱》;称“人肺清痰”者有《本草求真》;称“涤痰清肺”者有《本草纲目拾遗》;称“去寒澼”者有《本草纲目拾遗》。 从主治言、称“痰诞不消”者有《本草求真》;称“痰热昏睡”者有《中国医学大辞典》。总计20条有关去痰。 方剂方面,以《瑞竹堂经验方》所记一则最佳:“痰咳,喉声如锯,不能睡卧,好条末一两、白僵蚕一两为末,放碗内,倾沸汤一小盏,用盏盖定,临卧温服。又米白糖一斤,诸板油四两,雨前茶二两,水四碗。先将茶煎至二碗半,再将板油去膜切碎,连苦茶、米糖同下,熬化听用。白液汤冲数匙服之,消痰止渴”。 流痰 发生于骨与关节间的结核性化脓性疾病。因其成脓后,可流窜于病变附近或较远的空隙处形成脓肿,破损后脓液稀薄如痰,故名。流痰见于清代余景和《外证医案汇编》一书。好发于儿童和青年,患者常有肺结核病史。发病部位以脊椎、髋关节为多,次为膝、踝、肩、肘关节。故因患病部位不同,又有龟背痰、鹤膝痰、附骨痰、环跳痰等。其病因多为先天不足,或久病肾阴亏损,骨髓不充,外邪乘虚而入,痰浊凝聚;或跌扑损伤,气血不和而诱发。病证初起局部酸胀微肿,不红、不热、不痛;久则漫肿疼痛成脓,周围肌肉萎缩;后期可伴有潮热、盗汗、乏力等阴亏火旺之证,且局部溃破流清稀脓液及败絮样物,久则形成窦道,不易收口。治疗初宜补肝益肾、温经化痰为主,用阳和汤加减,中期宜扶正托毒;后期疮溃脓成,当重扶正,气血亏损者,用人参养营汤;阴虚火旺者,用大补阴丸等。若窦道形成,应配合外用药如七仙条等,亦可采用手术治疗。护理上,注意增加营养,配合固定制动,以协助治疗。 指皮下肿起如核的结块,多由湿痰流聚而成,结块多少不一,不红不肿 ,不硬不痛,用手触摸,如同果核状软滑而能移动,一般不会化脓溃破。痰核大多生于颈、项、下颔部,亦可见于四肢,肩背。生于身体上部的多 兼风热,生于身体下部的多兼湿热。 提要 本文用自然界水循环及水的状态作比,阐述痰的生成过程,痰的分布,痰的寒热,以及痰与湿,痰与饮的关系,并提出治痰的方法。 关键词 痰 痰气 湿 脾 三焦 肾 痰者,其本在肾;其源在脾;其标在肺。《经》曰:“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其言甚善。古之圣人,夜观天象,俯视地理,历四时之更替,察万物之变迁,乃有所悟。于医者一事,更加取象于天地万物。阴阳之平调,脏腑之配属,正邪之纷争,五行之乘侮,六运之更代,莫不属于此。予且效颦,以取象之法论痰。 “脾为生痰之源”,太阴脾土,喜燥恶湿,取象为土。“肺为贮痰之器”,调水道,主治节,为人一身之簟龠。带龠者,风箱也。肺且为天,为风。然痰为何者也?痰若天之云也,云之本为水,痰之本亦为水,为体内正常之津液。津液之输布全在于脾,脾若不运则津液反滞,聚而成湿。脾喜燥恶湿,于脾阳温煦之下,湿气上蒸,凝而成痰,贮于肺。此过程犹地之湿气受阳热而上蒸于空中,凝而为云。“空中”即“簟龠”也,应于人则为肺。云在空中犹痰贮于肺中也。风动云涌而布四方,于人则肺运痰于四肢百骸,既而云化为水,痰化为饮,遂有支饮,悬饮,溢饮也。若云不化水,止于一处,则痰不化为水痰化为饮,遂有支饮,悬饮,溢饮也。若云不化水,止于一处,则痰不化饮,滞于四肢百骸,怪病生也,故有云“怪病多从痰治”;若公成云而不降雨,则天地之水气皆不可输布,犹体内炼津为痰,虽渴而不欲也。云多,壅塞空中,风不能布时,若遇天地阴阳之骤变,则生电闪雷鸣,在人则肺失宣降,复加外感内伤,阴阳失调,为咳喘矣。 或曰:“以云喻痰,然祛痰之法何也?”予曰:祛痰之法可效云消之法也。云消之法有二,一曰:逆其性而散之;二曰:从其性而降之。云,本为水也,遇冷则降而为雨,终复归于水,此为从其性也。然予观天气,亦有阴云密布,待日出而阴霾自散,终致万里无云之景象,此可谓逆其性而散之。故予疑祛痰之法;亦有二,一曰:甘温大热使之散,发之于外;二曰:适调寒热使之降,自下而利。一逆其性,一从其性。观古之圣人医家,从其性治之者多,逆其性治之者少。逆其性,则用甘温大热之药,化痰为痰气,使之发散于外,犹离照当头,阴霾自散之意,又如炎炎夏日,烈日当头,万里无云之象。然此法有一大弊耳,虽可化痰为痰气,此痰气仍处肺中,肺为橐龠,可布痰气于四方。上则扰清窍,痰气既而凝为痰,蒙清窍;下则停脘胁,或为症瘕;外可滞于肌肤;内可凝于脏腑。故有“皮里膜外之痰”一说。若使痰气发散于外,祛出人体,此事难也。无怪乎前世医家鲜用此法也!然焉知后世贤者无应对之策耶?逆其性,则适调寒热使之降。此法取象于云化为雨,雨降于地而成湿,湿由地层下渗,合而为地下之水,终归于江河湖海。湿聚为水,积水成饮,饮凝成痰。治痰之法亦可化痰为水,使水归膀胱,气化而出水湿于地中层下渗,并无有形之渠道,而终能渗出以归江少,此渗透过程之场所,当为三焦。《经》曰:“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是谓此也。渗出之水,为肾所主,导入膀胱,气化乃出。《经》曰:“膀胱者,洲都有之官司,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天地之水湿由地渗出,而归江少:人身之水湿经三焦渗出,而入膀胱,此天人相应也。故祛痰之法,概而论之,一曰化痰,二曰渗湿,三曰气化。此三环节,缺一则痰不能尽除,反复为患,此痰之难治者一也。 化痰之法,应视其寒热而定。痰之本为水。天地之水因寒热不同,而有三态,可成冰,可成水,可成云,成气。冰、云、气,此三者皆不可由地而下渗也,故应还其原状。与水相若,痰亦有寒、热、平三态。由此可见,寒痰,犹水之成冰者也,遇冷而愈固难化。故寒痰用温法,如冰遇热则化为水,方可渗也。辛,姜,五味可用也,小表龙汤,苓甘五味姜辛汤皆此意也。仲景有言“病痰饮者,当为温药和之”。盖因痰饮阴邪也,温乃使之化。非寒非热之痰,若水之成云者,不凝而成雨,亦不因热散而成痰气,燥湿化痰可矣,如布催雨之剂使云消也,二陈汤可用也。热痰,若水之成气者也,热象重乃化为气,清热化痰之法可用。重用寒凉之药,使气凝而成云,云凝而为雨。胆星、竹沥、贝母、瓜蒌此之属也。由此而见,痰之多变犹水之多变也,此痰之难治者二也。 化痰为湿,湿归于脾而后经三焦渗出,脾又最恶湿,因此运脾渗湿为首要。故祛痰之剂皆有运脾渗湿之药,茯芩上选也。湿过三焦,聚而成水,为肾所主,导入膀胱,司开合。肾不温则气化无力。故虽曰气化,实虽曰气化,实则温肾。肾若不温,有如江之下游冻结,倘上游水至,焉有出路?故曰“阳虚水泛”。又治寒痰时,脾、肾、三焦皆需温之。君不见冬日冻土,坚哽如铁,水安能渗?或渗之少许,于冻土之中又凝而为水,其害大矣!犹痰结三焦,水道壅塞,泛而成灾。故脾、肾、三焦之阳若虚,则寒凝,寒产则水结,下游水结,上游则水泛。实脾散、苓桂术甘汤、真武汤,温此三者之旭也。然温则温矣,勿使过热,过热则水湿化气,气又结痰,贮于肺中,有如江海之水又上蒸为云,循环往复,难排体外。此痰之难治者三也。 或曰:“治痰者,先治乞,何解?”予曰:盖因痰贮肺中,肺病主气,为人身之橐龠。气若风,痰若云,气乱则痰散布,气不行则痰滞,气可导痰归正道而不致散乱,气治则痰治。枳实、陈皮皆治气而治痰也。双肝主疏泄,影响气机,故治普应视肝、肺之气机变化。 痰之本,水也,痰之多变犹水之多变,天地间水之循环可喻为人体内痰之生成消逝。世上难找无痰之人,若真无痰,便无水矣,液竭津亏,人命安在?治痰者,当审其状态,辨其寒热,利而导之,使归其源,气化而出。平时甸使阴阳平调,气机调畅,寒热得当,则痰不易生矣。上火. 你可以睡觉前多喝水, 尽量少喝咖啡,少抽烟.
正常人痰量很少。在吸烟者或呼吸道有病变时,痰量就增多。今介绍常见痰多的几种疾病: 1、慢性支气管炎遇寒凉后易犯咳、喘、痰多,经久不愈,可形成肺气肿及肺心病。在合并细菌感染时,痰黄黏且发热。 2、肺炎大叶性肺炎时有铁锈痰,并伴发冷发热。 3、肺结核发热、盗汗,形成肺空洞时痰量多,化验能找到结核菌,可伴有血痰。 4、支气管扩张 痰量很多,可分成稀、黏稠、特黏稠三层,也可伴咳血。 5、肺脓疡痰量特多而臭,伴发热。 6、绿脓杆菌感染痰呈绿色或黄绿色,较黏,伴发热。 7、肺癌 咳痰稀或稠,有时带血,晚期痰也臭。 为了查清痰多的病因,应到医院详细检查,针对病因积极的治疗 ================================== 51个治疗咳嗽痰多偏方 1、萝卜葱白风寒咳嗽 萝卜1个,葱白6根,生姜15克.用水三碗先将萝卜煮熟,再放葱白,姜,煮剩一碗汤.连渣一次服.宣肺解表,化痰止咳.治风寒咳嗽,痰多泡沫,伴畏寒,身倦酸痛等. 2、红糖姜枣汤治伤风咳嗽 红糖30克,鲜姜15克,红枣30克. 以水三碗煎至过半.顿服,服后出微汗即愈. 驱风散寒.治伤风咳嗽,胃寒刺痛,产后受寒腹泻,恶阴等. 3、芜荽汤平伤风咳嗽 芜荽(香菜)30克,饴糖30克,大米100克. 先将大米洗净,加水煮汤.取大米汤三汤匙与芜荽,饴糖搅拌后蒸10分 钟.趁热一次服,注意避风寒. 发汗透表.治伤风感冒引起的咳嗽. 4、白萝卜蜂蜜治风寒咳嗽 大白萝卜1个,蜂蜜30克,白胡椒5粒,麻黄2克. 将萝卜洗净,切片,放入碗内,倒入蜂蜜及白胡椒,麻黄等共蒸半小时趁热顿服,卧床见汗即愈. 发汗散寒,止咳化痰.治风寒咳嗽. 5、羊蜜膏治虚劳咳嗽肺痿 熟羊脂250克,熟羊髓250克,白沙蜜250克,生姜汁100毫升,生地黄汁500毫升. 羊脂煎,令沸;次下羊髓,又令沸;次下蜜,地黄,生姜汁,不住手搅,微火熬数沸成膏.每日空腹温酒调1匙,或做姜汤或做粥食亦可. 补虚润肺,祛风化毒.治阴虚发热,骨蒸劳热,虚劳瘦弱,咳嗽肺痿,还有润肺润肤的功效. 6、鲜梨贝母治咳嗽肺痈 鲜梨500克,贝母末6克,白糖30克. 将梨去皮剖开,去核,把贝母末及白糖填入,合起放在碗内蒸熟.早晚分食. 清热化痰,散结解表.用治咳嗽或肺痈,症见胸痛,寒战,咳嗽,发热,口干, 咽燥,痰黄腥臭或脓血痰等. 7、饮马乳清热止嗽 鲜马乳300毫升,白糖适量. 将马乳煮沸;饮时加白糖. 据介绍,马乳 “止渴疗热”,有补血生津,润燥止嗽的功效 肺结核的咳嗽,潮热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8、冰糖燕窝粥治肺虚久咳 燕窝10克,大米100克,冰糖50克. 将燕窝放温水中浸软,摘去绒毛污物,再放入开水碗中继续涨发.取上等大米淘洗干净后放入锅内,加清水三大碗,旺火烧开,改用文火熬煮.将发好纯净的燕窝放入锅中与大米同熬约1小时,加入冰糖溶化后即成. 滋阴润肺,止咳化痰.治肺虚久咳及咳喘伤阴. 9、燕窝梨大养肺阴 燕窝5克(水浸泡),白梨2个,川贝母10克,冰糖5克. 白梨挖去核心,将其他三味同放梨内,盖好扎紧放碗中,隔水炖熟.服食. 养阴润燥,止咳化痰.治多年痰咳,气短乏力. 10、萝卜胡椒止咳祛痰涎 萝卜1个,白胡椒5粒,生姜3片,陈皮1片. 加水共煎30分钟.日饮汤2次. 下气消痰.治咳嗽痰多. 11、豆浆饮润肺宁嗽化痰 黄豆,冰糖. 黄豆浸泡磨汁,煮沸后加糖饮用.每日清晨空腹饮1碗. 健脾宽中,润燥掐水;清肺止咳,化痰.治疳积瘦弱,肺热咳嗽等. 12、豆腐糖止咳化痰平喘 豆腐500克,红糖,白糖各100克. 把豆腐当中挖一窝,纳入红,白糖,放入碗内隔水煮30分钟.一次吃完,连服4次. 清热,生津,润燥.治咳嗽痰喘. 13、玉米须橘皮治咳嗽 玉米须,橘皮各适量. 共加水煎,日服2次. 止咳化痰.治风寒咳嗽,痰多. 14、萝卜猪肺止咳汤 萝卜1个, 猪肺1个,杏仁15克. 加水共煮1小时.吃肉饮汤. 清热化痰,止咳平喘.治久咳不止,痰多气促. 15、糖水冲鸡蛋补虚止咳 白糖50克,鸡蛋1个,鲜姜适量. 先将 鸡蛋打入碗中,搅匀.白糖加水半碗煮沸,趁热冲蛋,搅和,再倒入已绞取的姜汁,调匀.每日早晚各服1次. 补虚损.治久咳不愈. 16、芝麻冰糖水治夜嗽 生芝麻15克,冰糖10克. 芝麻与冰糖共放碗中,开水冲饮. 润肺,生津.治夜嗽不止,咳嗽无痰. 注:芝麻1把,生姜50克,共捣烂煮汁服,亦有上述疗效. 17、香油炒羊肝治久嗽 羊肝60克,香油30克,盐少许. 将羊肝切片,锅内放入香油至八成热,下羊肝及盐翻炒即成. 润肺止咳.治久咳不止. 18、蒸白梨蜂蜜治久咳咽干 大白梨1个,蜂蜜50克. 先把白梨挖去核,将蜂蜜填入,加热蒸熟.每日早晚各吃1个,连吃数日. 生津润燥,止咳化痰.治阴虚肺燥之久咳咽干,手足心热等. 19、燕窝银耳治干咳盗汗 燕窝10克,银耳15克,冰糖适量. 将燕窝先用清水测一遍,再放入热水中浸泡3-4小时,然后择去毛绒,再放入热水中泡1小时即成.用瓷罐或盖碗盛入燕窝,银耳,冰糖,隔水炖熟.服食. 补虚损,养肺阴,退虚热.治干咳,盗汗或肺阴虚等. 20、薯蓣粥健脾益肺 生怀山药30克,白糖少许.将山药轧细筛,调入凉水,边煮边搅,两三沸即成,加少许白糖调味.服食. 补脾止泻,补肾收摄.治劳伤咳喘,脾虚泄泻,以及一切赢弱虚损之病. 21、蜜枣扒山药治肺虚久咳 山药1000克,蜜枣10个,板油丁100克,白糖350克,桂花汁.湿淀粉.熟猪油少许.(1)山药洗净,放入锅内,加清水淹没山药为度,用旺火煮 ,待山药较烂时捞起,去皮,用刀剖成6厘米长.3厘米宽的长方形.拍扁.蜜枣一刻两半去核待用.(2)将大汤碗内涂抹上熟猪油,碗底排上蜜枣再排上一层山药,夹一层糖,板油丁,逐层放至碗口,撒上糖,扣上盖盘,上笼蒸1小时左右,然后取下,翻身入盘.(3)炒锅上火,滤入盘内汤汁,放清水100克,白糖150克和少许桂花汁烧沸,用水淀粉勾欠,起锅浇上山药上即成.补肾润肺.治肺虚久咳,脾虚腹泻,神疲体倦,四肢无力,久食补肾强身. 22、猪肉杏仁汤治咽痒咳嗽 瘦猪肉50克,杏仁10克,北沙参15克. 共煎煮汤饮.日服2次. 清肺,化痰,生津.治咳嗽少痰,口渴咽干,咽痒等. 23、花生枣蜜汤止咳化痰 花生米,大枣,蜂蜜各30克. 用水共煎极烂.饮汤,日服2次. 止嗽化痰.用治咳嗽,痰饮(形体消瘦,肠鸣,胸肋支满,目眩气短. 24、花生沙参汤治咳嗽少痰 花生米,白果,百合,北沙参各25克,冰糖适量. 水煎取汁,加冰糖.每日1剂. 润肺化痰.治久咳痰少,气短咽干. 25、黄精冰糖止咳平喘 黄精(中草药)30克,冰糖50克. 将黄精洗净,用冷水发泡,置砂锅内,再放入冰糖,加水适量.将锅置炉 上,以武火煎煮,后用文火煨熬,直至黄精烂熟为止.每日2次,吃黄精饮汤. 清肺,理脾,益精.用治肺燥肺虚之咳嗽,干咳无痰,咯吐不利,食少口干,肾虚精亏等. 26、合雪梨汤滋阴润肺 百合25克,大雪梨1个,冰糖20克. 百合用清水浸泡一夜,次日将百合连同清水一起倒入砂锅内,再加半碗多清水,煮1个半小时,待百合已烂时,加去皮切作块的雪梨和冰糖,再煮30分钟即成. 滋阴润肺,宁心止嗽.肺虚久咳者食用,常人食用亦有益肺胃之功. 27、银耳鸭蛋汤滋阴清肺 银耳15,冰糖25克,鸭蛋1只. 银耳与冰糖共煮,水沸后打入鸭蛋.每日服2次. 滋阴清肺,止渴生津.治阴虚肺燥之咳嗽痰少,咽干口渴等症. 28、竹沥粥功在清热化痰 竹沥30克,粳米100克. 先煮粳米作粥,临熟入竹沥,搅匀.任意食用. 清热,豁痰,镇惊.治风热痰火,肺热咳嗽,痰多色黄. 29、罗汉果柿饼汤清肺热 罗汉果半个,柿饼3个,冰糖30克. 加清水两碗半共煮至一碗半,再下冰糖,去渣.1天分3次饮完. 清肺热,去痰火,止咳嗽.治小儿百日咳及痰火咳嗽等症. 30、无花果冰糖水治肺热咳嗽 无花果30克,冰糖适量. 将无花果洗净,加水与冰糖共煮.每日1次,连服3-5天可收显效. 祛痰理气,润肺止咳,解毒润肠.治肺热咳嗽,声音嘶哑,咽干喉痛,便秘,痔疮出血等. 31、甘蔗汁治肺虚热咳嗽 甘蔗汁,萝卜汁各半杯,野百合100克. 先煮烂百合,再和入两汁.睡前服食,每日1次. 润肺止咳,生津润燥,宁心安神.治虚热咳嗽,虚弱者病后气管炎最宜. 32、奶汤锅子鱼止咳消肿 活鲤鱼1尾,火腿片,玉兰片,香菇片,葱,姜,料酒,盐,醋, “奶汤”(即鸡,鸭肘子和骨头炖的汤)各适量. 将鲤鱼去鳞开膛,除去内脏,漂洗干净,切成瓦块形状,与葱,姜一起投入油炒勺颠翻几下,加入料酒,盐等调料.然后加入 “奶汤”,待沸再加适量的火腿片,玉兰片,香菇片等,炖约3分钟盛入火锅内上桌.上桌后将锅下的白酒点燃烧开,佐以姜,醋汁食用.止咳消肿,滋补强身.适于咳嗽,气喘,胸部胀满之患者服食. 33、久食花生米止咳化痰 花生米60炒或煮熟.每日吃,不间断,痊愈后停用. 润肺,化痰.治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注:有虚火实热症者勿食. 34、荞面蛋清治咳嗽不安 荞麦面,鸡蛋清各适量.用鸡蛋清和荞麦面成团.每日几次用力涂擦胸部,有效. 清热下气.用治胸满腹胀,咳嗽不安. 35、百合蜜治肺热烦咳 新百合200克,蜂蜜适量.用蜜拦百合蒸软.时时含1片,吞液服食. 清肺宁神.用治肺脏壅热,烦闷咳嗽. 36、松明火焦糯米糖治久咳痰盛 糯米糖,松明火焦(即用多脂老松,劈成细条点燃成焦灰)各适量. 松明火烧得愈焦愈好.连焦带糖尽量食之,连吃3-4天即愈. 润肺止咳,化痰平喘.治久咳不愈,痰多气促等. 37、剑花汤化痰止气痛 剑花2个煮汤或当茶饮.行气止痛,止咳化痰.用治咳嗽,痰多等.注:剑花,是仙人掌类攀缘植物霸王花的花,多产于南方.每年5-10月间,开乳白色大花朵,每朵花长一柞多,采下切开晒干,是一种极好的干菜,煮汤香甜可口. 38、秋梨膏止咳化痰 秋梨20个,红枣1000克,鲜藕1500克,鲜姜300克,冰糖400克,蜂蜜400克,蜂蜜适量.先将梨,枣,藕,姜砸烂取汁,加热熬膏,下冰糖溶化后,再以蜜收之.可早晚随意服用.清肺降火,止咳化痰,润燥生津,除烦解渴,消散酒毒,祛病养身. 用治虚劳咳嗽,口干津亏,虚烦口渴及酒精中毒等. 39、燕窝参汤益肺止咳 燕窝5克,西洋参5克.先将燕窝用清水浸透,摘去羽毛杂物,洗净,晾去水气,同西洋参一起放进烛盅内,注入八成满的开水,加盖,隔水炖3小时以上.饮用. 养阴润燥,降火益气.用治肺胃阴虚而致的干咳,咳血,潮热,盗汗等,对心血管病咳喘患者更宜. 40、糖渍橘皮止咳化痰 橘皮 ,白糖各适量.鲜梧皮或泡软的干搞皮适量,洗净,切成丝,放入铝锅,加大约桶皮重量一半的白糖,添水没过桶皮为度,大火煮沸后,再改用小火煮至余液将干时,将桶皮盛出放在盘内,待冷,再撤入大约桶皮重量一半的白糖,拌匀.食用. 润肺,燥湿,化痰,生津.治咳嗽多痰等. 41、蜜饯柚肉平喘化痰 鲜抽肉500克,蜂蜜250克,白酒适量. 将抽肉去核,切块,放在瓶罐中,倒入白酒,封严浸闷一夜,再倒入铝锅中煮至余液将干时,加入蜂蜜,拌匀即成.待冷,装瓶备用. 润肺,止咳,化痰.治咳嗽痰盛或老年咳喘等. 42、蜜饯双仁补肾益肺 甜杏仁250克,核桃仁250克,蜂蜜500克. 先将甜杏仁炒至黄色(勿焦),放在铝锅中加水煮1小时,再下核桃仁,收汁将干锅时,加入蜂蜜,拌匀,再沸即成.每服3克,日服2次. 润肺补肾.经常食用,可治肺肾两虚性久咳,久喘等. 43、猪油蜜膏补虚润肺 猪油100克,蜂蜜100克. 将上述两味分别用小火煎煮至沸,停火晾温,共混合调匀即成.每 次1汤匙,日服2次. 润肺止咳,补虚.治肺燥咳嗽. 44、大蒜泥镇咳止嗽 紫皮大蒜1头.蒜去皮,捣成烂泥.每晚睡前洗足后,敷于两足底涌泉穴处(足底必须先涂上凡士林),上面盖一层纱布,足心有较强刺激感时可揭去.如足底无不适感,可连敷3-5次. 解毒,镇咳.用治风寒咳嗽,燥咳以及小儿百日咳. 45、蚕豆花冰糖水治咯血 蚕豆花9克,冰糖适量.共加水煎.日服2或3次. 具有收敛作用.治咯血. 46、蕹菜白萝卜汁治硌血 蕹菜(瓮菜,空心菜)全棵带根2棵,白萝卜1个,蜂蜜适量.蕹菜与白萝卜洗净,共捣烂绞汁一杯.用蜂蜜调服. 治肺热引起的咯血. 47、蜂蜜百部汤治痰中带血 蜂蜜20克,百部25克,白发20克,瓜萎25克. 先将上三味水煎,去渣取汁,再调入蜂蜜搅匀,每日1剂,分2次服. 润肺止咳,清热止血.用治痰中带血及肺结核久咳. 48、酸石榴治肺结核咳喘 酸石榴(甜者无效)3克.将石榴子取出,捣碎,绞取其汁液.每晚昨前服下,或口嚼石榴子咽液.石榴子汁有小毒,不可过量饮用. 清热敛肺.用治肺结核喘咳,夜不能寐,以及老年慢性支气管炎. 49、白萝卜子治痰饮凝结 白萝卜子(菜蔽子)生熟各15克,生赫石末9克. 先将白萝卜子捣碎煮汤一大碗,送服生赫石细末,半小时后,再用此方1次. 消积化痰.用治痰饮凝结症.据介绍,一青年素多痰饮,受外感后痰涎凝结于上脘,阻膈饮食不下.用此方后,即觉上脘顿开,可进饮食. 注:据介绍,单用菜菔子煎汤化停痰宿饮,大有功效.将菜菔子研末开水冲服,多饮热水,以指探吐,痰浊宿饮亦能吐出,与煎汤功效相同. 50、蒸贝母甲鱼滋阴补肺 川贝母5克,甲鱼1只(约500克),鸡清汤1公斤,葱,姜,花椒,料酒,盐各适量. 将甲鱼宰杀,去头及内脏,切块备用.将甲鱼块放蒸盆内,加入贝母,盐,料酒,花椒,葱,姜,上笼蒸1小时许.趁热服食. 滋阴清热,润肺止咳,退热除蒸.治阴虚咳喘,低热,盗汗等. 51、芥菜姜汤祛痰止咳 鲜芥菜80克,鲜姜10克,盐少许. 将芥菜洗净后切成小块,生姜切片,加清水四碗煎至两碗,以食盐调味. 每日分2次服,连用3日见效. 宣肺止咳,疏风散寒.治风寒咳嗽,伴头痛鼻塞,四肢酸痛等.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去痰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18页免费4页免费4页免费3页免费2页免费 2页免费3页免费5页免费1页免费5页免费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7页免费2页免费3页免费3页免费5页免费
去痰|去​痰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对几种皮下真菌病的新认识
核心提示:对几种皮下真菌病的新认识以及了解。
  现代观点认为深部真菌感染包括皮下真菌病和系统性真菌病。皮下真菌病常以创伤处真菌直接侵入皮肤引起一组异质性感染为特征,一般局限于接种部位,可缓慢播散至邻近组织,最终至淋巴管,或者出现罕见的血源性播散[1]。着色、、暗色丝孢霉病、皮下接合菌病、链状芽生菌病和马内菲青霉病均属于皮下真菌病,本文就其地理分布、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等方面进行文献复习,将有关的进展综述如下:
  一、着色芽生菌病(chromoblastomycosis)着色芽生菌病是一种由暗色真菌(Dematiaceae)引起的皮肤和皮下组织感染,极少累及其他脏器[2]。最常见的致病菌为裴氏着色霉(Fonsecaea.pedrosoi),其次为卡氏支孢霉(Cladosporium‑carrionii)和疣状瓶霉(Phialophoa‑verrucosa)。紧密着色霉(Fonsecaeacompactum)少见。它们存在于土壤、木材和腐烂植物中,全球分布,最常见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一般由创伤接种感染。初起皮疹为和,渐渐呈显著疣状改变,疣状损害融合形成斑块。病程慢性,主要侵犯下肢,常局限于一个肢体,可遗留肢体畸形。极易继发细菌感染。愈后可因淋巴管回流障碍产生橡皮肿。皮损经接触传播,偶可发生淋巴管播散,罕见血源性播散。20%氢氧化钾镜检可见10μm厚壁棕色有时分隔边界清楚的球形细胞,沙堡培养基培养2周,可见成堆黑色菌落生长,可依据分生孢子的形态变异,鉴定出不同的种属,有助于临床筛选敏感的治疗药物[1]。组织病理学检查提示慢性肉芽肿炎症过程,偶伴有假性上皮瘤样增生,巨细胞内见圆形棕色菌体,特殊染色如PAS和Gomori-Grocott更易识别之。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初起的限局性小损害首选外科治疗(包括切除皮损及距其边缘5mm的正常组织、电凝固、二氧化碳激光和液氮冷冻)可治愈。皮损广泛者,液氮冷冻治疗也很有效。Bargman[3]认为是因为所有生物体对温度都敏感,过热和过冷均可致其死亡。但如将着色芽生菌病培养物浸入液氮中,真菌仍存活,因此冷冻治疗可能得益于降温的组织变化和真菌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1]。药物治疗以5-氟胞嘧啶(5-Fc)和两性霉素B联用效果最好。5‑Fc&#mg~200mg/d口服,偶见恶心、呕吐、、、减少和血小板减少,单用可产生耐药。两性霉素B‑1mg/kg/d静脉给药,最大剂量为50mg/d,单用可能同样有效,使用时应监测心肾功能和血钾水平[1]。酮康唑(200mg~400mg/d)和氟康唑(200mg~400mg/d)也有效,但就其毒性/效益比值而言,不主张用于治疗着色芽生菌病。Restrepo等[2]以伊曲康唑200mg/d治疗6~20个月,所有患者均获显著改善,复发率为10%,即使延长治疗,伊曲康唑也是安全的,仅少数患者(3%)出现轻微不良反应。但应定期监测肝功能。在所有咪唑类药物中,沙泊康唑(saperconazole)是前景最好的药物。特比萘芬是一种新的丙烯酰胺类抗真菌药,体外显示广谱杀菌活性,对暗色真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为0·06μg~0·5μg/ml[4]。Sevigny等[5]以特比萘芬500mg/d治疗6~12个月,所有患者皮损刮除物显示真菌学治愈。大多数不良反应轻微、短暂和可逆。Hay[6]认为特比萘芬是治疗着色芽生菌病的第一线药。局部加热治疗很有效,有时单用也可获痊愈。可能具有杀真菌或抑真菌作用,或者是通过增加血流刺激机体防御机制,增强吞噬作用[1]。但治疗时间长,热源携带不便,有时发生低温灼伤,有的菌在42℃~43℃可存活导致治疗无效等是其缺点[4],与特比萘芬联合治疗可能更有效。
  二、孢子丝菌病(sporotricosis)孢子丝菌病是一种由双相型申克孢子丝菌引起的侵犯人和动物的亚急性或慢性感染性疾病。是城市发病率最高的一种深部真菌病。可发生人与人之间传播和自体接种[7],也可由感染动物和实验室获得感染而传播。最近Dooley等[8]报道了与干草有关的点源性(point-source)孢子丝菌病爆发。申克孢子丝菌是腐物寄生菌,除距离赤道高于和低于纬度50的地区外,全球分布,最常见于温热区。由创伤处接种感染,也可吸入分生孢子导致肺孢子丝菌病。皮肤孢子丝菌病一般发生在健康成年人和儿童,潜伏期3~12周。免疫受损者(包括HIV感染者)更易患播散型和皮肤外孢子丝菌病[9]。孢子丝菌病的临床表现多样,以淋巴管炎型最多见,尚见丘疹结节、、疣状、皮肤播散型和皮肤外表现,皮肤外受累最多的是骨组织系统,其它部位包括口腔、鼻咽、鼻中隔、喉、气管,眼也可累及。这些症状极似其它感染(如皮肤利什曼病、疣状皮肤结核、着色芽生菌病、分支杆菌感染和等)和肿瘤(如角化棘皮瘤),鉴别诊断有赖于从临床标本分离出病原体。多数临床标本含菌少,故培养较直接氢氧化钾涂片检查更可取。一般通过常规沙堡培养基培养7~14天,可见到特征性菌落。血清学诊断价值不大[9]。孢子丝菌素皮肤试验有助于排除疑诊病例。典型的组织病理学变化为化脓性肉芽肿炎症,假性上皮瘤样增生和三带病变为其显著特征。Rodríguez等[10]检查了300多份孢子丝菌病皮肤活检标本,其中40%可见到星状体,免疫组化证实星状体是位于细胞外的孢子丝菌病特征性结构,由申克孢子丝菌的球形酵母细胞绕以嗜酸性放射圈组成,称之为Splendore-Hoeppli现象,罕见菌丝相。碘化钾治疗为标准方案。口服给药,成人由初始剂量0·5g~1·5‑g/d递增至4·0g~6·0g/d,最大量153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2001年第27卷第3期3[1,2]。碘化钾饱和溶液用法为:10滴/次,3次/日开始,随后每周每次增加5滴,成人达到45~50滴/次,儿童达到25~40滴/次。通常治疗第1周即有效,待皮损全部消退(治疗第6周左右)后至少再维持治疗2周。主要不良反应为金属味、样症状、和脓性样发疹。如口服不能耐受,可静脉给予碘化钠,1·0g~2·0g/d。对碘过敏或耐药者,可采用伊曲康唑和沙泊康唑替代治疗,但起效较慢。伊曲康唑100mg/d治疗3~4个月,90%患者可获临床和真菌学治愈。正在进行沙泊康唑临床治疗试验,可能较伊曲康唑更有效。两种药物的耐受性好且安全,儿童也不例外[2]。氟康唑150mg~200mg,每周口服,连续4个月治疗固定型孢子丝菌病患者,可获痊愈[11]。特比萘芬疗效显著,但给药的最适疗程待定[6]。还可选择疫苗治疗,包括皮内注射孢子丝菌素,每10天1次[1]。
  三、暗色丝孢霉病(phaeohyphomycosis)暗色丝孢霉病是由暗色孢科真菌引起的一种真菌感染,以组织中出现菌丝、假菌丝、酵母样细胞或者它们同时存在为特征。根据受累器官和皮肤水平将之分为表浅型、皮肤型、皮下型和系统型[12]。1981年,发现有18属32种病原菌。1994年,列出了57属101种病原菌。外瓶霉(‑Exophiala‑),瓶霉(Phialophora),支孢霉(Cladosporium),丝壳霉(Xylo‑hypha),弯孢霉(Curvularia),指状霉(Dactylaria),明脐霉(Exserohilum),双极霉(Bipolaris),烧瓶状霉(Lecythophora),链格孢霉(Alternaria)和其它属的一些种为皮下暗色丝孢霉病常见致病菌,一般基于菌落的形态学特征鉴别种类,但有的需要其它特殊试验进行鉴别[13]。其中以甄氏外瓶霉最常见。它是一种侵袭人和动物的机会致病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常为腐生菌,多由创伤接种感染。常发生于免疫受损者,健康人极少发病[14]。皮损表现各异,典型表现为位于一个肢体的单个囊性非对称性结节,因病原体生长缓慢致病程迁延。初发时呈坚硬的结核样肉芽肿,其中心渐渐灶性坏死,形成小卫星,最终这些微脓肿相互融合为真皮和皮下组织波动的一个单房脓肿。表皮不受累及。无淋巴结病为其特征。氢氧化钾镜检见棕色、分隔、分支或未分支菌丝以及厚壁常伴有出芽和支链的酵母细胞。在土豆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上,于25~30℃培养1~2周(有时4典型组织病理学特征为密集纤维组织包裹,产生皮下,常在囊肿壁和脓液中见到真菌[9,15]。暗色丝孢科菌除引起皮下暗色丝孢霉病外,还可致着色芽生菌病和,前者有特征性棕色硬核体后者有密集菌丝团及谷粒,可资鉴别。首选手术彻底切除囊肿,手术治疗可能引起周围组织感染真菌,而使疾病复发或感染播散。如皮损较大或较广泛,则以药物治疗。未切除的损害对抗真菌药如两性霉素B、5-Fc、灰黄霉素、酮康唑及氟康唑等疗效欠佳。近来认为伊曲康唑疗效最好。其最适剂量和疗程待定,宿主的免疫状况、受累部位和程度、疾病的反应性以及致病菌等均可影响疗效。一般伊曲康唑100mg~600mg/d治疗1~48个月可获明显临床改善或缓解,且耐受性好,无不良反应[15]。近来报道特比萘芬也有效[6]。
  四、皮下接合菌病(subcutaneous‑zygomycosis)接合菌纲包括许多医学上重要的人致病菌,其中毛霉目是引起病、衰弱或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发生急性感染即毛霉病的常见致病菌,虫霉目是引起健康人肉芽肿感染即虫霉病的常见致病菌[16]。(一)毛霉病:好发于免疫受损者,是一种严重急进性甚至危及生命的机会性感染。临床上表现为鼻脑型、肺型、胃肠型、皮肤型和播散型等5种主要类型,其共同特征是血管壁破坏,血栓形成,周围组织梗塞,产生黑色坏死脓液。致病菌包括梨头霉属(Absidia)、小克银汉霉属(Cunninghamella)、毛霉属(Mucor)、根毛霉属(Rhizomucor)、根霉属(Rhizopus和瓶霉属(Saksenaea),可普遍存在于土壤、腐败植物、动物排泄物和空气中。呈典型的宽菌丝,无分隔,不规则或直角分支[17]。皮肤型毛霉病可继发于播散型,也可原发于创伤处。刮取病灶组织或取活检标本(不用拭子)进行组织学检查和培养有助于及时准确诊断,进而有效治疗以阻止病情进展,预防并发症。有时培养无菌落生长,组织病理学上采用多克隆抗米根霉(Rhizopus‑oryzae)抗体染色对诊断有帮助[18]。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控制潜在疾病、切除感染组织及抗真菌药物治疗,如系统应用两性霉素B病变表浅时也可结合清创术。特比萘芬也有效[6]。(二)虫霉病:包括固孢蛙粪霉(Basidiobolus‑ra‑narum)引起的蛙粪霉病(Basidiobolomycosis)和冠状耳霉(Conidiobolus‑coronatus)引起的耳虫霉病(Conid‑iobolomycosis)。它们具有相同的组织学特征,但真菌学和临床表现各异。两种病原菌均存在于土壤、腐败植物和某些动物胃肠道中,由创伤接种感染。北纬15°和南纬15°之间的国家发病率高[16]。蛙粪霉病好发于10岁以下儿童,常在臀部、大腿、上臂或下肢出现局限的无痛质硬皮下结节,其上皮肤可正常、发红或变紫。无。皮损可经接触传播。如播及宫颈和生殖器,局部可见畸形和功能障碍。耳虫霉病好发于成人,起始于鼻粘膜下层,最终致鼻腔阻塞,可因或使阻塞加重,出现、面部和局部过敏,鼻腔充血、水肿和结节样息肉浸润。皮肤受累晚,呈进行性浸润性水肿,皮损可蔓延至鼻咽、口咽、上腭和副鼻窦。两种病均可累及内脏。直接氢氧化钾镜检见终末分隔菌丝。沙堡培养基培养可鉴定致病菌种。组织学显示渗出性肉芽肿炎症过程,可见典型的嗜酸性放射冠。因手术可致感染播散,一般仅用于活检取材。尚无满意的药物治疗,尤其是单个药物治疗[2]。碘化钾30mg/kg/d治疗3~6个月甚至2年,可能有效,但多因不良反应而被迫中断。成人口服三甲氧苄氨嘧啶-磺胺甲唑至少6个月,疗效优于碘化钾,无不良反应。其它抗真菌药,如两性霉素B(1mg/kg/d)、酮康唑(400mg/d)[16]、氟康唑(200mg/d)、伊曲康唑和特比萘芬等均有成功治疗的报道。
  五、链状芽生菌病(lobomycosis)链状芽生菌病是由罗博菌(loboa‑loboi)引起的一种专门侵犯皮肤和皮下组织而不累及内脏的慢性真菌病。大多数源于巴西亚马逊河流域,其次为苏里兰。近来法属圭那亚、哥伦比亚、委内瑞那、巴拿马、科斯塔里卡、墨西哥、秘鲁、波利维亚、厄瓜多尔和洪都拉斯有新发病例的报道。好发于年气温和年降雨量高的森林地带。致病菌可能通过创伤、接触植物或昆虫叮咬侵入皮肤。可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也可在海豚和人之间传播。临床上常表现为坚实、平滑、瘢痕样、大小各异的棕色或粉色皮损,有时被覆痂或伴有毛细血管扩张,皮损多以下行方式蔓延至耳廓、下肢和上肢,下肢皮损外观似肿瘤,掌跖处皮损如同着色芽生菌病。起病隐匿,病程缓慢,可达40~50年。患者体液免疫功能正常,细胞免疫功能部分受损。罕见皮损播散。罗博菌在体外尚未分离培养成功,诊断有赖于皮损渗出物或组织切片中发现直径5μm~12μm球形厚壁的酵母样细胞,出芽繁殖,常见单处出芽的母细胞,芽胞与芽胞间靠细管连接,呈链状[19]。组织学表现为弥漫的肉芽肿,由真皮向皮下组织蔓延,见吞噬大量真菌的异物巨细胞和泡沫巨噬细胞浸润。有的胞浆内可见星状体,但与孢子丝菌病的胞外星状体截然不同[20]。电灼、冷冻手术或对小的局限性皮损外科切除可获得治愈,皮损广泛者切除后易复发。氯苯吩嗪100mg~200mg/d,口服12~24个月疗效较好,磺胺、酮康唑、两性霉素B以及5-Fc等抗真菌药效果均不满意,推测可能与病菌繁殖缓慢有关[1,2]。
  六、马内菲青霉病(penicilliosis‑marneffei)马内菲青霉病是由双向型马内菲青霉(penicilli‑ummarneffei)所致的流行于东南亚和中国某些地区的播散性进行性条件性真菌感染。本菌是一种人的兼性细胞内致病菌。主要侵犯HIV感染者和其它免疫功能受损者。随着国际间旅游、迁移和病例的增加,该病也见于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意大利、荷兰和美国等非流行地。感染后4~5周患者开始出现症状,临床表现为、贫血、体重明显下降、呼吸道疾患和淋巴结病。71%的患者常于面部、四肢和躯干皮肤和皮下出现非特异性样损害。应与结核病、肺孢子虫病、和其它真菌病鉴别。该病是一种可治疗的疾病,但延误治疗可致命。未经治疗的非艾滋病患者,病死率超过90%,艾滋病患者病死率为100%[21]。因而快速准确的诊断尤为重要。常规诊断方法包括对皮损渗出液、骨髓穿刺液或活检组织进行直接镜检、真菌培养和病理学检测,典型真菌呈分隔酵母样细胞。这些检查费时且易与荚膜组织胞浆菌(Histoplasma‑capsu‑latum)、新生隐球菌(Cryptococcus‑neoformans)、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sp)等混淆。Desakorn等[22]用荧光素标记纯化的兔超免疫免疫球蛋白G,通过ELISA定量检测患者尿中马内菲青霉菌抗原,为艾滋病患者提供了有价值的快速诊断本病方法,并可作为该病流行地的常规诊断方法。Cao等[23]发现mp1基因编码马内菲青霉菌特异的胞壁甘露蛋白(mannopro‑tein)Mp1p,如同时检测Mp1p抗原和抗Mp1p抗体,敏感性达88%,阳性预期值为100%,阴性预期值为96%,特异性高。成为血清学诊断现症和潜伏感染以及监测治疗的有效方法。首选两性霉素B治疗,伊曲康唑也有效。HIV感染者宜终生抗真菌治疗,停药可致疾病复发。也可先用两性霉素B和5-Fc或酮康唑治疗,再以伊曲康唑或酮康唑维持治疗[21]。
(实习编辑:王京鑫)
常见症状: 并发症状:相关检查:推荐用药:
用于手癣、足癣、体癣、股癣、花...[]
推荐医院:推荐医生:
这些疾病都不是你要找的? 用工具试试!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扫一扫”分享
在线咨询(向医生免费提问)
请在此提交您的问题,即有万名医生10分钟内为您解答
答你所问,名医在线近距离。
求医就诊小贴士
肿瘤的真相与误区
妇产大解密
糖叔的甜蜜私厨
皮肤大件事
男性不育患者中,约35%—40%是因为精索静脉曲张引起的。精…… []
在我国的中医院校经常能看到一批批外国医生围着中国医生学…… []
近30年我国肺癌发病率上升了465%,已经超越肝癌成为癌症中…… []
我和媳妇过性生活时,我插进去一分钟就软了,还没射精,检…… []
《米卡芬净临床应用多学科专家评价》是国内在该领域的首个跨学科的专家评价,凝聚了临床药学、临床微生物学、感染病学、血液病学、重症医学、实体器官移植、呼吸病学等7个学科38位专家的智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痰湿体质如何治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