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情况下如何控制血糖高怎么控制

什么情况下需要快速降血糖,降血糖有哪些方法?
降血糖不能急于求成
降血糖不能急于求成,想一天就把血糖降下来是不科学的。患者张某一日清晨发现空腹血糖高达22mmol/L,于是自作主张将胰岛素加量,想迅速把血糖降下来,结果出现了视物模糊、出汗、头晕的低血糖症状,可一测血糖,居然是13mmol/L,血糖不低反而还高,但是为什么还会出现低血糖症状呢。
这是因为患者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血糖突然降下来,渗透压突然发生改变,机体来不及适应这种变化,于是乎出现了相对低血糖的表现。这种情况下,神经、脑组织和心脏因缺血会受到严重损伤。这就是为什么降血糖不要太快,一天降低2~3mmol/L即可,4~6周内把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最适宜,这样就不会在血糖很高的情况下而出现低血糖症状了。
很多患者都遇到过张某这种情况,血糖高时没有任何不适,血糖一旦下降就会出现低血糖症状,于是对血糖听之任之,3~5年内各种并发症便不期而至,这是我们最不愿看到的结果。
什么情况下需要快速降血糖
如果您的血糖长期在10mmol/L左右徘徊,就说明血糖很高了,体内处于胰岛素缺乏状态或者是胰岛素不能很好的被机体利用,也就是对胰岛素不敏感,需要调整治疗方案,必要时加用胰岛素治疗。当发现血糖水平高于16.7mmol/L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高渗性昏迷的发生风险大大提高,必须立即采取措施将血糖降下来。如果发生酮症酸中毒和高渗性昏迷则需要把血糖迅速降到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降血糖有哪些方法
增加热量的消耗
通过运动增加体内糖原的消耗,如慢跑、骑自行车或跳绳,如果您做轮椅,可以甩动上臂至少10分钟。如果尿中出现酮体,建议不要运动,去糖尿病专科医院寻求医生的帮助。如果尿中已经出现酮体,还继续运动会使血糖进一步升高。
加速糖的排泄
喝两杯水,过5分钟再喝一杯,如果有尿意,尽快排出。水能够稀释血液,并将体内的糖排出体外。
通过饮食和运动血糖依然没有降下来,且伴有如下症状:呕吐、腹泻、嗜睡、意识模糊,需尽快去糖尿病专科医院就诊。如果不治疗,这种高血糖状态会引起脱水或昏迷,直接威胁生命。
胰岛素注射
胰岛素是公认的降血糖最快最有效的方法,使用不当会导致血糖剧烈波动,使用得当会把血糖控制得很平稳。为了使酮症酸中毒患者血糖迅速降下来,可以静脉推注胰岛素,频繁监测血糖变化,下降到一定值后改为静脉点滴,这些均需在医生的指导下完成。皮下胰岛素注射可以自己操作。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306|回复: 17
3天控制血糖,我这个案例是怎么回事的
注册:,精华:,
本人28,身高162CM,体重84KG,上星期确诊糖尿,空腹7.9,糖化7.9, 之后心情很低,第二天做馒头餐,空腹7.5, 餐后2小时11.17,餐后3小时10.64,胰岛素也验了,空腹:21.39(正常4-20),半小时:25.57(正常50.9-138.7),2小时:59(正常12-60),3小时:90.26(正常5-25),3天前得到馒头餐结果后,吃二甲双胍,开始二天时一天二次,餐后马上吃,一次一粒(0.25g),2天后从昨天起改成一次0.5g, 一天二次的了,我本来买了三诺安稳血糖仪的,为了试试这个准确性,我今天再去医院一次测静脉血,用三诺测餐前是6.6,餐后是8.3,但医院报告显示是餐前6.83,餐后二小时是6.6
现在问题来了:
1,医院报告肯定是准的吧,我当时抽完血就马上用三诺测手指血,前后误差2分钟左右,餐前这个误测值可以理解,但餐后呢,为什么三诺是8.3,但医院的是6.6? 相差太大了吧?
2,本人家里没遗传史的,但我有强直性脊柱炎,也和糖尿病是自身免疫有关,我现在吃沙利度安(反应停),和痛的时候用吲哚美辛栓(不想刺激个胃),没用过糖类激素。
这几天我饮食很注意,并且去运动,吃只是吃荞麦面,少少饭和菜等,但不可能降得这么快吧?我想换强生或者罗氏试试了,不然太大偏差了
还有,医生说我没家庭史,说我只是肥引起的,有可能减下来后不用吃药,控制好血糖可以没并发症,因为并发症也和家庭史有关的,请问是吗?我想问一下,我控制好血糖的话,能否没并发症?是不是并发症出来后就无得治了?
我还年轻,很怕并发症,请大家给些意见我,谢谢!
注册:,精华:,
不是很严重,控制体重到标准后就会改变。先达标再说。
注册:,精华:,
饮食运动,体重降下来啥事没有!
注册:,精华:,
先减肥,体重,血糖达标,会好的
注册:,精华:,
老者 发表于
先减肥,体重,血糖达标,会好的
但我最担心的是:
还有,医生说我没家庭史,说我只是肥引起的,有可能减下来后不用吃药,控制好血糖可以没并发症,因为并发症也和家庭史有关的,请问是吗?我想问一下,我控制好血糖的话,能否没并发症?是不是并发症出来后就无得治了?
我想请坛里有多年病史或者认识不少多年病史的朋友说说呀,我还年轻,我感觉我身上多了个炸弹,我压力很大的
注册:,精华:,
本帖最后由 朱一亮 于
15:04 编辑
2型糖尿病口服降糖药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作者: 朱一亮
*/ 首发: 甜蜜家园&&& && &.03发表
*/ 声明: 本人原创,转载时请保留此信息,文中观点仅代表个人&&
& & 声明:本人不是医生,同样是一名糖尿病患者.此帖是内分泌医生的讲课,由于本人文化水平及理解能力,难免有不恰当之处,恳请阅看此帖的朋友批评指正并说出您们的看法,使其内容更加完善.
& && &2型糖尿病患者在初发病的几年内,还有一定的胰岛功能,另有部份人有高胰岛素血症或胰岛素抵抗,在经过生活干预后,如血糖还不达标,那就需要应用囗服降糖药物来治疗.开始单用药物可能有效,但经长期应用,有不少人会出现继发性失效,这时就需要联合用药来控制血糖.
一、IFG(空腹血糖调节受损) 的干预治疗
1:生活方式干预
& && &改变生活方式可以预防8%的IFG发展为糖尿病.确诊IFG(空腹血糖调节受损)后,肥胖的朋友应想法(运动)减轻体重5%~7%,每周至少进行2.5小时中等强度的体力活动.
2、药物干预
& & 各种降糖、调脂的药物都对IFG有益,''二甲''和阿卡波糖可以推迟或预防糖尿病发生.应用''二甲''可以减少2%~11%的IFG发展成糖尿病.有学者认为1mg的格列美脲是预防IFG向糖尿病转化的最佳剂量.还有学者研究发现,格列美脲20ug/kg可使FBG有效下降12%,血糖产生速率(GFR)下降7%,同时不引起低血糖.
二:IGT(糖耐量降低) 的干预治疗
1:生活方式干预
& && &IGT(糖耐量降低)患者大部分都存在高脂血症、脂肪肝、腹型肥胖、造成严重的脂毒性,损害了胰岛B细胞的功能.IGT患者一旦发展成为糖尿病,约有50%的B细胞的功能已损害.我国大庆糖尿病预防研究显示,生活方式干预可使糖尿病的危险性明显下降30%~50%.对IGT人群进行干预可有效降低糖尿病发病率,同时对IGT人群进行生活方式于预远比治疗糖尿病更容易、更有效同时所有的化费也更少. 具体的干预方式包括限制总热量的摄入,降低饮食中脂肪,尤其是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增加复杂碳水化合物的比例和膳食纤维的舍量,并且要增加体力活动.有学者研究表明,IGT患者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减少胰岛素抵抗,降低血糖,改善脂质代谢,减轻体重,使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肥胖得到改善.
2:药物干预
& && &在饮食与运动疗法的基础上,采用药物干预可以有效地应对糖尿病前期.特别是对于部分人群通过生活方式的改变还不能有效地降低血糖,或者有些人群还难以改变多年的生活习惯,而不能坚持健康生活方式的IGT患者,应当考虑应用药物干预.预防IGT发生2型糖尿病以及心血管疾病的综合干预
& && &重点在于控制餐后高血糖,提高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胰岛素分泌以及改善血脂、血压等其他异常.据国外的研究提示一些药物干预是有效的.如''二甲''、阿卡波糖、罗格列酮及奥利司他等.其中''二甲''和阿卡波糖还可以减少心血管病变的发病风险.所以经过生活干预,而血糖还未达标,应根据病情,同时应用药物进行干预,预防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三:2型糖尿病的初始治疗
& && &初诊断的2型糖尿病,应根据是否肥胖、高胰岛素血症或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功能、生活方式干预的效果等等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1:肥胖的2型糖尿病的治疗
& &&&肥胖的2型糖尿病同学多伴有高胰岛素血症及胰岛素抵抗,部分同学体重超标明显,通过控制饮食和加强运动难以减轻体重,在选择药物时,应考虑不能使体重继续增加,体重应得到控制,尽量接近标准体重.首选药物‘’二甲‘’,不能耐受或有禁忌的同学应选用‘’阿卡波糖‘’,如血糖控制不能达标要再加用胰岛素增敏剂和(或)磺脲类药物.
A:轻度肥胖的同学
& &&&首选''二甲''(无禁忌症者),每日的总剂量可以在mg左右,在控制血糖的同时,还有助于减轻体重,减轻胰岛素抵抗.用药后如餐后血糖仍高,可在餐时加服阿卡波糖来控制餐后血糖,
& &&&如果伴有空腹高血糖,选用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增加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达到降低血糖的目的,如罗格列酮每日4~8mg,或吡格列酮每日15~30mg.
& &&&如果仍不能很好控制空腹血糖,应联合长效的磺脲类药物(如格列美脲等).
& &&&根据胰岛功能,如胰岛素分泌曲线后移,餐后血糖升高,可以应用短效的胰岛素促泌剂,如格列奈类(诺和龙)控制餐后血糖,
& &&&如果胰岛素分泌曲线低平,可以应用长效制剂,如磺脲类降糖药.
B:高度肥胖的同学
& &&&在初始治疗时就应该用''二甲''+阿卡波糖,如血糖控制仍不好,再加用噻唑烷二酮类如罗格列酮、或吡格列酮,或用长效磺脲类降糖药如格列美脲等.如仍血糖控制不好,应用甘精胰岛素每日一次,联合口服降糖药物. 经过上述治疗后,通过血糖的监测,应用''二甲''和阿卡波糖餐后血糖仍未达标者,应该停用其中一种药物,加用格列奈类药物控制餐后血糖.(如每餐前应用瑞格列奈2~8mg或那格列奈180~360mg等.具体用量视各人情况).
2、非肥胖的2型糖尿病的治疗
& && &此类大多数同学的胰岛素分泌不足,血糖持续升高,体重下降明显.初始治疗可选用双胍类、a-葡萄糖甘酶抑制剂、噻唑烷二酮类、磺脲类、格列奈类等药物控制血耱.可以1~2种药物联合应用.如:''二甲''或拜糖平+噻唑烷二酮类;''二甲''或拜糖平+格列奈类或磺脲类.应用磺脲类药物继发失效的同学.或者初始治疗联合用药,而血糖控制不好的同学,应选用''二甲''或拜糖平+甘精胰岛素治疗.
四、病程长的2型糖尿病的治疗
& & 2型糖尿病病情在5~10年以上的同学,单独用一种口服降糖药物治疗不能使血糖达标,有大多数同学己经应用联合降糖药物的治疗.
1、饮食控制好,坚持运动,生活有规律的同学
& &&&这些同学由于每餐进食量均衡,并且能够每天坚持一定的运动,生活有规律,可以使餐后血糖波动小,容易控制.有些同学初始治疗服用''二甲''或拜糖平,就可以较好地控制餐后血糖,并且可以几年单用一种药物控制好血糖.
& &&&有些同学每餐进食量较少,餐后血糖升高不明显,而空腹血糖高,可以单用噻唑烷二酮类,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如果每日一次胰岛素增敏剂不能很好地控制血糖,可以每日服用一次长效磺脲类药物,如格列美脲等,控制空腹和餐后血糖,
& &&&如果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的同学,可以服用短效磺脲类药物控制餐后血糖.
2、长期血糖控制不良的同学
& && &有许多同学的血糖长期控制不良,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 && &饮食控制不好、进食量不规律,使餐后血糖波动大;
& && &活动少,每天摄入的热量不能消耗,使血糖升高;
& && &选用的降糖药不太合适,不能全面的控制血糖;
& && &应用一种药物时间过长,尤其是磺脲类药物,继发性失效;对长期血糖控制不良的同学,要测定胰岛功能,如果胰岛功能差的,要应用胰岛素治疗;
& & 如果尚有一定的胰岛功能,而血糖经常高于13~15的同学,应先用胰岛素治疗,待血糖得到有效控制,而胰岛素用量又不大的同学,又可以改用口服降糖药物来治疗.
2.1、控制空腹血糖
& & 胰岛素增敏剂或长效磺脲类.如噻唑烷二酮类每日1次,或''二甲''0.5g睡前应用,或格列美脲2~4mg每日1次口服.(具体用量视各人而定).如果空腹仍不能达标,那就需要甘精胰岛素每日一次注射.
2.2控制餐后血糖
& & 应用''二甲''或拜糖平餐后血糖不能很好控制的同学,应改用格列奈类药物(即诺和龙、国产的那格列奈)控制餐后血糖,有的同学胰岛功能较差,应用一段时间后餐后血糖就不好控制,这时应该应用短效胰岛素来控制餐后血糖.
2.3 联合用药
& &&&由于大多数患者的空腹和餐后血糖都高,使用一种药物很难控制好血糖,这就需要联合应用2~3种降糖药物从不同的环节和机制来控制好血糖,
2.3a& &长效磺脲类和''二甲''或拜糖平联合应用
& & 长效磺脲类如:格列美脲、长效的格列吡嗪或格列齐特等可以刺激胰岛素分泌,提高胰岛素分泌量,控制空腹血糖:
& & 格列美脲还有依赖血糖浓度的促胰岛素的分泌作用,可以平稳控制一天的血糖及空腹血糖:
& & 三餐时应用''二甲''或拜糖平,与促泌剂联合应用,控制空腹、餐后血糖.
& & 具体用量视各人而定.
2.3b& &噻唑烷二酮类和二甲双胍或阿卡波糖联用
& &&&噻唑烷二酮类是胰岛素增敏剂,可以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由于没有胰岛素的促泌作用,作用偏弱,适用有胰岛素抵抗、空腹血糖轻度升高的同学.
& &&&三餐时应用''二甲''或阿卡波糖,再加上胰岛素增敏剂的联合使用,来控制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
2.3C& &格列奈类和二甲双胍或阿卡波糖联用
& &用于餐后血糖升高的同学.格列奈类(诺和龙、唐力等)能促进胰岛素的快速分泌,降低进食后的高血糖,再联合''二甲''或阿卡波糖,对餐后血糖能有效地控制.
2.3D&&长效磺脲类和噻唑烷类联用
以空腹血糖升高为主并具有一定胰岛功能的2型糖尿病同学.对于能较好地控制饮食,餐后血糖轻度升高的同学,应用这两类药物,不但能刺激胰岛素分泌,还能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有效地控制血糖.
2.3E& & 噻唑烷二酮类和(或)长效磺脲类+二甲双胍和(或)阿卡波糖联用
适用于高度肥胖、饮食不能很好地控制的同学.首先应用''二甲''或阿卡波糖,如餐后血糖还明显高的同学,''二甲''和阿卡波糖可以联用,在控制血糖的同时,对减轻体重有帮助.有空腹血糖升高的同学,加用噻唑烷二酮类和(或)长效磺脲类,控制空腹血糖.应用3种药物联合治疗后,如血糖仍没有达标的同学,要考虑应用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物治疗.
& && &联合用药种类多,药物选择不合适,血糖时而高、时而低,波动大,没有达到治疗的目的.
& &&&如果应用上述药物或联合用药效果不好时,就应使用长效胰岛素来治疗.
转个帖子供参考
材料不错,值得学习,虽然我一直没有用药。&
注册:,精华:,
我的问题没有人回复呀
注册:,精华:,
1、你目前的情况并不严重。
2、体重严重超标,应该有胰岛素抵抗;减肥后可大幅度降低抵抗,可能仅靠饮食和运动就使血糖达标。
3、在血糖和糖化长期达标的情况下,并发症一般不会来找你。即使来了,也会推迟时间,并且很轻微。
4、坚持长期饮食运动,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但可以有效控制血糖,还可以使你远离性脑血管、高血压等正常人也会得的疾病。
注册:,精华:,
刘小蔷 发表于
1、你目前的情况并不严重。
2、体重严重超标,应该有胰岛素抵抗;减肥后可大幅度降低抵抗,可能仅靠饮食和 ...
3、在血糖和糖化长期达标的情况下,并发症一般不会来找你。即使来了,也会推迟时间,并且很轻微。
这个有很多年的实例吗?我现在还年轻,就算你有20年实例,我也才48呀,唉!
注册:,精华:,
rjb0757 发表于
3、在血糖和糖化长期达标的情况下,并发症一般不会来找你。即使来了,也会推迟时间,并且很轻微。
你看看李登辉吧,他打胰岛素都几十年了,现在90岁了,都有精力搞台独,还看不出什么医不好的并发症呢。蒋经国虽打胰岛素又吃药,但是不运动,乱吃东西,他的名言是:“吃什么是我的事,控制血糖是医生的事”,结果并发症严重,死得比较早。
Powered by500 Internal Server Error
500 Internal Server Error记住登录状态
快速登录:
血糖过高如何控制好呢?
发病时间:不清楚
病情描述及疑问:性别:女年龄:22高血糖
您输入的回答少于20个中文字,请补充输入。
擅长:专业妇科疾病治疗
网友满意:
回答速度:
广州天河社区医院&&&全科
建议:您好,根据您的情况来看,您的血糖一直控制的不太理想。建议您去医院做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查,看一下您近3个月的血糖平均值。您的空腹血糖为10mmol/L,比较高。引起空腹血糖高的原因可能是有两种,一是晚间药劲不够,或是用药时间过早,结果药物的效力达不到早晨,致使清晨起血糖逐步升高,这就是黎明现象。另一种实际不应叫黎明现象,而是苏木杰反应,也就是说病人在睡眠中曾发生低血糖症,这种低血糖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的,所以我们观察到的现象仅仅是早晨出现的高血糖。这两种情况的病因和处理是截然不同的,所以必须先加以鉴别,黎明现象是需要加大用药量,或是推迟晚间用药时间;苏木杰反应则需要减少用药,以免睡眠中发生低血糖症,夜间系列的血糖监测或是24小时血糖监测是鉴别这两种情况的主要方法,也是在使用胰岛素前需要做的监测。然后根据这两项的检查结果,在有经验的医生指导下,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病情的药物治疗方案。同时,应该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有助于您更好的控制血糖。祝您健康!
副主任医师
擅长:泌尿外科、男科
网友满意:
回答速度:
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全科
建议:你好,血糖过高可吃些降糖药,但是长期吃药副作用比较大,可以服用些草本降糖洗胰清糖素来控制血糖,没有副作用。洗胰清糖素可以将血液中淤积的“毒糖”分解成微粒子,使其渗入到细胞内部转换成能量;同时双向调节血糖,恢复自身化糖本能;快速修复受损β细胞,使胰岛细胞再生,营养胰腺,增强人体免疫力。同时还要配合饮食调理,运动锻炼调理,血糖才能控制稳定。
有关的更多问题,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1.1"&
var browVersion = parseInt(navigator.appVersion);
if (navigator.appName==\"Netscape\" && browVersion&=4) document.write("&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1.1\" SRC=\"http://dpvc.39.net/adpolestar/door/;ap=634CE77D_8E2A_6C24_B7DD_BF26C4CA83CB;ct=pu=san9;/?\"&&\/SCR"+"IPT&");
为保障患者权益,我们仅接受有资质的医学专业人士的回答,请您先认证为医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治疗低血糖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