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是否规定做了疝气手术费用后不能输抗生素等药品?

围手术期预防性抗生素使用规定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围手术期预防性抗生素使用规定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3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我是一名公司职员,非常喜欢做登山运动,只要一到休息日就会和朋友去爬山。但是前不久得了疝气病,有个肿块在小腹部位鼓了起来,有时自己会消失,我还发现只要我一运动,它就会出来,所以最近都没有去登山了。虽然很想去,但是怕疝气发作,在医生的建议下,我请了一个月病假,做了手术,手术恨顺利,现在有六天了,刚拆线,我想知道疝气手术以后多久可以运动呢?
步骤/方法:
1疝气手术三天内要躺着休息,尽量不动拉扯到伤口,可以在膝盖处垫个靠垫,抬高伤口。第三天可以起床,但不能走动。到七天后拆线,可以正常活动,但不宜动作太大。一般正常的生活工作要到三个月以后,剧烈运动要到半年后进行。
2千万不要心急,没有耐心去执行这些术后常规护理,患者恢复是需要时间的,手术伤口本来就很脆弱,如果动作太大用力过度,使得腹股沟处特别是手术切口处抵挡不住腹压,那么疝气又会重新复发,那手术就白做了,而且以后再治疗难度就更大了。
3患者术后可以做轻微的运动,如瑜伽、慢跑、散步等,这种是对恢复有利的。此外患者要注意饮食上补充些补气的食物,营养要跟上才能恢复的更好更快。还要多吃水果蔬菜、粗粮等,少吃辛辣刺激或热性的食物。
注意事项:
术后还要预防感冒打喷嚏、咳嗽或便秘,以免过度用力对伤口不利。可以多注意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物,注意卫生。避免油腻、油炸食物或甜食,喝点蜂蜜水保持大便通畅。
订阅到邮箱
温馨提示:以上经验分享由网友原创,仅供参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违者必究
疝气热门相关
疝气相关药品
功能主治:温中散寒,祛湿定痛。用于脾胃虚寒,阳...
参考价格:¥14
功能主治:温中散寒,祛湿定痛。用于脾胃虚寒,阳...
参考价格:¥15
咨询实录推荐周景民 蒋富庆 郭春英 (河南省濮阳市范县杨集乡卫生院外科& 457508)
【中图分类号】R65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7-0【摘要】目的 通过研究探讨疝气手术后是否使用需要抗生素,达到更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效果。方法& 对30例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手术后的老年患者进行实验,术后不使用抗生素者19例,使用抗生素者11例,统计患者术后并发症的类型及发生率。结果& 19例不使用抗生素的患者中,切口血肿11例,肺部感染5例,并发症总发生率为84.2%,11例使用抗生素的患者中,切口血肿2例,肺部感染0例,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8.2%,差异显著。结论& 疝气手术后是否使用抗生素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判断,大多数的老年患者疝气后不使用抗生素可导致并发症发生率上升。
【关键词】疝气& 抗生素& 无张力疝修补术& 老年
&&&&&&& 1& 资料与方法
&&&&&&& 1.1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30例,男24例,女6例,年龄55-76岁,平均年龄61岁。其中腹股沟直疝患者7例,腹股沟斜疝患者14例,双侧疝患者9例。初次患者21例,复发性疝5例,均采用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患者一般资料等无差异,具有可比性。术后不使用抗生素者19例,为治疗组,使用抗生素者11例,为对照组。
&&&&&&& 1.2方法
&&&&&&& 1.2.1术前护理 详细介绍此类疾病及手术的治愈情况和方式,使患者多了解手术过程,减少精神压力心理负担,以便更好地配合手术的开展。指导患者术前的注意事项,如手术前两周应戒烟禁酒和保暖预防感冒,术前禁食12h,禁饮6h等。
&&&&&&& 1.2.2手术方法& 患者取平卧位,采用硬膜外麻醉,将由聚丙烯编组而成的网状锥形填充物置于疝内环处以填充缺损,再将一成型补片缝合于腹股沟管后壁替代传统的张力缝合,该方法强调在无张力的情况下进行疝的缝合修补[1]。术后对照组使用抗生素抗炎治疗+局部换药。治疗组单纯切口换药。术中,术后使用同样的消毒液体,换药使用消毒药液及敷料完全一样[2]。
&&&&&&& 1.2.3 术后护理 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保持呼吸道畅通,及时清理口鼻分泌物。常规给予低流量吸氧6-8h。可将约1kg中的小沙袋置于伤口上,预防出血及血肿。术后6h可饮水,无腹胀、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时可于第2天正常饮食。提醒患者注意纤维素的摄入,保持大便顺畅,避免便秘的发生。注意早期活动,手术当天进行床上活动,协助患者翻身,活动下肢等。
&&&&&&& 1.2.4 预防并发症& 定时为患者翻身和叩背,让患者及时咳痰或吐痰,做好保暖措施,预防肺部感染的发生。
&&&&&&& 1.3 数据处理& 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类型、发生率及总发生率,数据用SPSS软件处理,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2 结果
&&&&&&& 19例不使用抗生素的患者中,切口血肿11例,肺部感染5例,并发症总发生率为84.2%,11例使用抗生素的患者中,切口血肿2例,肺部感染0例,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8.2%,差异显著。如表1所示。
&&&&&&& 表1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 3 讨论
&&&&&&& 疝气,即人体组织或器官一部分离开了原来的部位,通过人体间隙、缺损或薄弱部位进入另一部位。俗称&小肠串气&。 疝气为老年人的多发疾病,其多由前列腺增生肥大、慢性支气管炎、习惯性便秘等疾病诱发生成[3]。对于疝气的治疗,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治疗途径,目前,手术治疗是根治疝气的唯一方法,此类手术效果已得到良好的验证。正规的无张力疝修补术术后复发率已不到1%。而此类手术的原理则是利用一个比疝气缺口更大的一体成型人工网片来修补并加强受损的腹壁缺口,其构造包括上下两层人工网片和一个连接中轴,中轴是用来堵住疝气缺口的,上下两层人工网片可贴覆在受损腹壁的内外侧,由此加强抗压力,可挡住腹壁的压力,不会导致腹壁拉力增加,减少患者术后疼痛与复发的可能性。由于手术是一种无菌性手术,只要严格按照术前、术中和术后的消毒手段,理论上是可以不使用抗生素治疗的。即使如此,术后是否使用抗生素仍存在争议,这同实际操作也有密切的联系。从本次研究也可得出,不使用抗生素的患者并发症的总发生率达84.2%,而使用抗生素的患者为18.2%。具体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1)从手术的原理可知,无张力疝修补术中置入了网片,属于异物,部分患者可能会产生异物反应;(2)该手术虽然属于无菌性手术,但在实际操作时可能会有某些原因造成细菌的感染,特别是术后的护理,往往还需要患者及家属的配合,基本护理知识的缺乏可引发术后的感染;(3)本次研究的对象均为老年患者,从医学角度看,老年人与普通人群是有所区别的。老年人的体质较差,抵抗力弱,本就属于易感染人群,使得原本是属于I类切口的无张力疝修补手术也可引发感染,这是与别的患者不同的。
&&&&&&&& 抗生素的使用越来越泛滥,特别是手术后的使用已成为常规,其应用方法也有多种。术后应用抗生素的目的是将手术中残留的已经定植的细菌杀灭,预防细菌的繁殖和扩散。而当伤口组织初步修复后,消除入侵的细菌则主要是依靠机体的免疫系统, 而细菌在有效抗菌药物血药浓度的环境下是比较难生存的,故术后一般没必要应用抗生素。另外,使用与不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对比时不一定是要有显著性差异才决定是否使用抗生素,如果两者进行对比,术后深部伤口发生感染的差异大于0.25%时,理论上就应该考虑使用抗生素了。
综上所述,疝气术后是否使用抗生素要根据患者的情况来定,如果为老年患者或者患有其他疾病如糖尿病(抵抗力差),肥胖患者(切口血供差)等特殊群体,首先应考虑使用抗生素,减少并发症。如果是处于青壮年且无其他疾病时,进行该手术后可不使用抗生素。
参 考 文 献
[1] 韦晓华.老年人腹股沟疝行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护理体会[J]. 按摩与康复医学,2011.5(下):164-165.
[2] 王军,刘雷飞,曲玉梅等.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术后是否使用抗生素112例分析[J].中外医疗,.
[3] 渠玉萍,田娟.老年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36例围术期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108-109.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站长推荐
&&期刊推荐
&&原创来稿文章
&&网络读者服务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邮件地址:
写信给编辑
您的邮件地址:国家规定53种疾病不准输液【药品 病名】
我的图书馆
国家规定53种疾病不准输液【药品 病名】
8月18日,安徽省卫计委公布了“53种不需要输液”的疾病清单,清单一公布,立刻在网上热传。记者发现,其中包括常见病多发病,一些外科、妇科炎症以及小儿的疾病,都明确可以不需要使用抗生素输液。记者昨日请南京专家解读这份清单,专家表示有些“发炎”不是细菌感染,使用抗生素无效反而会导致滥用。而江苏,也早已出台了类似的抗生素使用规定。
&这53种疾病,只有病情危重才需挂水   为规范医疗行为,提高治疗效果,安徽省卫生计生委18日发出通知,要求该省医疗机构遵循“能口服就不注射,能肌肉注射的就不静脉注射”的用药原则,加强对医师培训和指导,只有在患者出现吞咽困难、严重吸收障碍(如呕吐、严重腹泻等),以及出现病情危重,发展迅速,药物在组织中宜达到高浓度才能紧急处理这三种情况下才使用静脉输液。  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安徽确定了部分无需输液治疗的常见病、多发病。昨天,这“不需要输液的53种疾病”的清单,在微博上热传。有网友说,这是一份官方发布的清单,比较严谨,有参考的价值,值得收藏一份。&内科 解读1:细菌引发炎症,抗生素才有用  专家表示,出现炎症的刺激因素有4大类:生物的(细菌、病毒、寄生虫)因素,物理的,化学的以及免疫过度的因素。  带“炎”的病中只有由细菌引起的那些,用敏感的抗生素才会有效。像感冒、腮腺炎等都是由病毒引起的,使用抗生素起不到效果。由物理、化学因素的刺激所致的炎症,比如咽炎,有时是讲话过多、麻辣烫饮食等引起的,一般也不需要使用抗生素。外科  解读2:外科是抗生素的重灾区  据报道称,外科科室成为抗生素的重灾区,有数据显示,我国住院患者抗生素的使用率达到了97%。南京市中医院副院长、肛肠外科专家樊志敏介绍,对于体表一些小肿块的切除,如果患者的身体状况,及体表没有出现明显的红肿热痛及体表感染(如无发热,血象正常),术后是可以不用输液的。  当然,从外科手术的角度,也要辩证地看待输液,“比如一些人本身抗感染能力较弱,可能仍然需要合理使用抗生素。”&妇科  解读3:抗生素可能破坏“微生态”  “慢性盆腔炎,慢性子宫颈炎,治疗上的确不需要使用抗生素。”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妇科主任吴江平告诉记者,只有急性炎症发作,才需要抗生素,而且必须是医院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选用药物。另外,即便是需要用药,口服和打针就够了。  吴江平主任告诉记者,在一些小诊所和不规范的医疗机构,阴道炎等妇科炎症,滥用抗生素比较普遍。女性阴道内部环境同时寄存着多种菌群,菌群之间相互抑制,从而维持内环境酸碱度平衡,保持健康。一旦体内摄入过量抗生素,就会破坏阴道的微生态环境。如,当乳酸杆菌活性被抑制,外来致病菌就会大肆繁殖,反而会导致阴道炎症的产生。 儿科&  解读4:抗生素有时会帮倒忙&  在我国,儿科是抗生素滥用的重灾区。据2009年对北京、上海、广州、武汉、重庆5家医院儿科门诊病人的调查,抗生素的使用量是同期国外儿科的2倍到8 倍。在这份清单上,儿科也有几种情况不需要输液:如上呼吸道感染,小儿腹泻病,毛细支气管炎,手足口病或疱疹性咽峡炎。  解放军八一医院儿科主任廖东幸告诉记者,这几种疾病,严格说,的确都可以不用抗生素。小儿如果是单纯的上呼吸道感染,发热低于38℃,孩子精神状态也不错,家长也就不需担心。另外,马上到了秋天,“轮状病毒”也活跃。秋季腹泻和感冒一样,是自限性的疾病,用抗生素反而是会导致肠道菌群的失调。  毛细支气管炎,虽然病中也带着一个“炎”字,但它主要是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所导致的,不需要使用抗菌药物。这种疾病的临床症状像肺炎,但以“喘憋”为主,此病80%发生在1岁以内,多数是6个月以下的小宝宝。现在医院可以做呼吸道分泌物的抗原检测,很快就明确是否是病毒感染。  但是专家也坦言,“儿科疾病的一大特点就是,病情的进展很快,对于一些混合感染的小宝宝,有的时候医生也会让患儿输液,主要是是怕其发展为肺炎,这也是本着为患者负责的态度,希望家长理解。”&追问:江苏如何控输液?  在2011年,江苏省卫生厅就发布了号称“史上最严格”的抗生素管理规范,要求三级医院、二级医院抗菌药物品种一般分别控制在50种、35种以内。  日,卫生部颁布的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开始实施。根据规定,医生开处方使用抗生素时,必须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及血、尿常规等实验室检查结果,初步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才能应用抗菌药物。而缺乏细菌及病原微生物感染的证据,以及病毒性感染者,都不能应用抗菌药物。  该《办法》明确规定,医疗机构违规使用抗菌药物,卫生行政部门可根据情节轻重处以三万元以下罚款。另外,医生违规使用抗菌药物将被取消6个月到一年的处方权,情节严重者将被吊销执业许可证。为什么提倡药物“口服优先”?  口服为什么要优先呢?口服药物是一个较安全的过程。在胃肠道里,有胃酸,肠液,有各种消化酶,不仅使食物消化成小分子,也能使一些有毒的物质分解,使很多细菌被破坏。在吸收入血之后,还要通过肝脏,才能分布到全身。人们早已知道,肝脏是人体内的一个解毒器官。一旦误吃了毒物,由于吸收有一时间过程,及时发现还可补救,即用灌肠、致吐等方式,让毒物排出体外。提醒:抗生素使用“三不”“三问”  专家提醒广大市民在抗生素的使用中,要记得“三不”:一、不自行购买。抗生素是处方药,要凭医生处方购买;二、不主动要求。抗生素是用来对付细菌的。 90%的感冒是病毒引起的,抗生素对病毒无能为力;三、不随意停药。一旦医生认为需要使用抗生素,病人就要严格按照医嘱服药,保持药物在身体里的足够浓度,完成足够的疗程,以免制造出抗药性细菌让其伺机再起。  当医生开出的处方中含有抗生素时,要做到“三问”:一、询问自己的疾病是否是细菌感染,是不是必须应用抗生素才能治疗;二、经诊断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时,应询问医生正确的用药方法;三、在取药时询问药师,服药时需注意什么。
发表评论: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疝气是大手术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