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冠心病

糖尿病与冠心病之间的关系
现代康复 1999年第12期第3卷 冠心病专题
作者:胡大一 刘晓惠
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心血管研究所,北京红十字朝阳医院心脏中心,北京100020
关键词:糖尿病;冠心病;血糖;胰岛素抵抗;血脂异常
  [摘要]糖尿病的并发症中,动脉粥样硬化是最重要的,糖尿病病总死亡率的3/4是直接和冠心病(CAD)有关的。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引起脂质代谢紊乱,从而引起和/或加重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的病患CAD危险增加,且预后不良,30天死亡率高于非糖尿病者,尤其女性糖尿病的病发生AMI时死亡率高。
  [中图分类号]R587.1,R5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52-02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M and CAD
HU Da-yi,LIU Xiao_hui.Angiocardiopathy Research Institute of the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Beijing Red Oross Chaogang Hospital,Beijing 100020,China
  [Abstract] Among diabetes' comorbid conditions,atherosclerosis is perhaps the most important.up to three fourths of all deaths among diabetics can be directly attributed to coronary artery disease.Hyperinsulinemia and insuline resistant can accelerate the progress of atherosclerosis and cause lipid metabolism disorders.Some Studies documented the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of CAD was higher among diabetic patients compared with mondiabetic patients.despite controlling CAD risk fators,and these patients had significantly more severe anatomic disease (multivessel disease),to present with anterior wall infantion,to receive thrombolysis later .Mortaliey at 30 days was highest among diabetic patients.
  [Key words]corlipid disturbance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和冠状动脉疾病之间的关系日益明确,们已观察到糖尿病可使病患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血管病尤其是冠心病的危险性大大增加。由于胰岛素应用,糖尿病病总死亡率的3/4是直接和冠心病有关的[1]。在成年糖尿病病中,尽管对已知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如吸烟、高血压、血脂异常、肥胖等加以控制,但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的危险仍然是非糖尿病者的3~5倍。在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NIDDM)病中,1/3的病在50岁前死于冠心病[1]。与一般口比,已知冠心病危险因素――高血压、向心性肥胖和血脂异常更常见于糖尿病病。因此,糖尿病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1 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促进动脉粥样硬化
  糖尿病病常常伴有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肥胖和脂类代谢异常,基础临床研究结果提示糖尿病和这些危险因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造成这种状态的根本所在就是高胰岛素血症(hyperinsulinemia)和胰岛素抵抗(IR),这是糖尿病尤其是NIDDM主要的代谢异常,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高胰岛素血症是心血管病的一个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糖尿病病在胰岛素水平调节变化过程中,逐渐出现胰岛素敏感性减低――胰岛素抵抗,而功能正常的胰岛β细胞代偿性地增加胰岛素的分泌,以克服组织的胰岛素抵抗,结果造成代偿性高胰岛素血症。高胰岛素血症和IR引起糖尿病病体内脂质代谢紊乱,主要表现在甘油三酯(TG)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降低,而且TG与血浆胰岛素水平呈正相关。众所周知,胰岛素可以促进肝脏合成和分泌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产生高甘油三酯血症,而IR又使脂蛋白酶活性降低,造成VLDL清除率下降,使血中循环的VLDL进一步升高,胰岛素与TC、LDL-C及apoB的升高呈正比(apoB具有较强的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与HDL_C及apoAⅠ呈负相关。另外,胰岛素通过自身的生长刺激作用和刺激其它生长因素如胰岛素生长因子I(IGF-1),能直接诱导动脉平滑肌细胞增生和引起动脉壁内膜和中层增殖;并已证实胰岛素在血管平滑肌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中能增加LDL受体活性和促进脂质合成。所有这些方面的脂质代谢异常引起和/或加重了动脉粥样硬化[2~4]。因此,现已将高甘油三酯伴低HDL-C列为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并且已通过临床试验证实糖尿病病特别是NIDDM病通过调脂治疗可以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NIDDM病高胰岛素可以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合成和分泌纤溶酶原激活抑制剂(PAI),血浆中80%~95%的PAI活性来源于PAI-Ⅰ,一些研究表明,循环血液中的纤溶酶主要取决于PAI水平,NIDDM病PAI-Ⅰ活性增加,使纤溶活性降低,使血栓形成的机率大大增加,因而容易合并或加重冠心病[2]。
  糖尿病病随着时间推迟,不能长期维持胰岛素高分泌率,在严重IR下,胰岛素分泌就会减少,造成血糖显著升高,所以糖尿病代谢异常另一主要表现是高葡萄糖血症,由于血清葡萄糖不能肯定预测冠心病的存在,所以,高葡萄糖血症与冠心病之间的关系争议相当大,大概这个混乱来源于依靠了单一血葡萄糖的测定。最近资料清楚地表明,采用糖化血红蛋白(HbAIC)水平的测定可以反映近期一段时间内(1~2月)血中葡萄糖的水平。长期HbAIC和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关[3]。高血糖又以明显地造成细胞毒性作用。使细胞外基质产生增加,血管功能不全,从而使糖尿病引起血管病变。
  2 糖尿病病患冠心病危险增加且预后不良
  一些研究表明糖尿病患冠心病的危险性增加。Framingham研究对36~62岁5209随访,20年后的结果表明在糖尿病病中,无论性别,不同年龄组,其心血管病发病率糖尿病组高于非糖尿病组,既使已经控制了冠心病危险因素包括治疗高血压、降低体重、戒烟和调脂治疗,但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糖尿病组仍高于非糖尿病组,而且已认识到糖尿病病不仅冠心病的危险增加,而且与冠心病的严重程度有关,糖尿病病多数为2~3支冠脉病变和左冠状动脉主干病变数较多,粥样硬化斑损害加速发展,血栓形成危险性高,以致AMI危险性增加,这种严重程度与高血糖水平及控制程度无关,可能受其他一些复杂因素的影响[3]。
  有些研究公布了糖尿病病急性心肌梗塞接受溶栓治疗的结果,提示虽然溶栓治疗可以改善心肌梗塞病的生存率,但糖尿病病是预后不好的一个独立预测因素。5944糖尿病病,34888非糖尿病病随机分组接受链激酶和t_PA治疗,结果表明糖尿病病年龄偏大,多见女性,多为前期心肌梗塞,接受溶栓治疗时间较晚,有三支血管病变,30天的死亡率在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病为12.5%,非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病9.7%,而非糖尿病者为6.2%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01)。在糖尿病病中接受加速性t-PA者死亡率最低。虽然脑卒中更常见于糖尿病(1.9%),但颅内出血率无显著差异。
  糖尿病患冠心病的发病危险在不同性别差异较大,女性糖尿病冠心病危险明显高于男性,甚至有些研究者把糖尿病作为女性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在一些研究中发现,与非糖尿病病相比,男性糖尿病病急性心肌梗塞危险增加50%,女性危险则增加150%;男性心血管病总患病率增加1倍,女性则增加4倍,男性猝死危险增加50%,女性危险则增加300%。糖尿病病全部死亡的病因中,约30%为急性心肌梗塞。GUSTO-I临床试验发现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塞多为女性,年龄大,常常有高血压病史,急性心肌梗塞后来院就诊较晚,更易发生充血型心力衰竭,再梗的次数较多,多数病需冠脉搭桥术。急性心梗接受溶栓治疗,90min开通率(TIMI3级)糖尿病与非糖尿病比较无差异,而血管再闭塞率前者高于后者(分别为9.2%和5.3%P=0.17),左室功能和室壁运动两组无差异,30d死亡率糖尿病病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病(分别为11.3%和5.9%),结果提示糖尿病病发生急性心肌梗塞尤其女性病死亡率高。
  为什么糖尿病病患冠心病时血管病变重,预后不好,其确切机理目前还不清楚,但有一点已经得到证实,即糖尿病病侧支循环缺乏,这似乎令惊奇,因为众所周知,糖尿病可以刺激血管生成,在眼的视网膜上表现很明显,但在冠状动脉则不同,前面提到糖尿病的高血糖造成细胞毒性作用,使血管内皮功能不全,而这种弥漫性的内皮功能不全在侧支循环的形成和发展上是很重要的。侧支循环是由于心肌缺血和管腔堵塞引起冠状动脉床之间产生压力阶差造成的。然而,一些病尽管存在冠脉阻塞和心肌缺血,但缺乏侧支血管,认为对侧支循环的形成还有其他因素,只是这方面的资料目前还较少,有研究发现糖尿病对冠脉侧支循环有阻止作用,而另一些研究表明虽然糖尿病影响血管床,但这些基本异常并没有阻止侧支血管的形成,并且糖尿病影响的是小血管,而侧支血管通常是大的心外膜血管,它不应该受到糖尿病的影响。但在理论上讲要清楚,在侧支循环形成的早期阶段形成的侧支血管,还是小血管。
  总而言之,糖尿病诱发和加重动脉粥体硬化的进程,一些代谢异常引起脂类代谢紊乱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糖尿病病患冠心病者病变严重,多为多支血管,发生急性心肌梗塞时死亡率高,预后不良,易发生充血型心力衰竭,尤其是女性糖尿病病。
  参考文献
  [1] Bierman EL.George lyman Duff Memorial lecture:A therogensis in diabetes[J].Arterioscler Thromb,~ 656
  [2] Robert J.The integrated effects of angiotensin Ⅱ [J].Am J Caidrol,1997,79(SA):9~ 11
  [3] John F,Keaney Jr,Joseph Loscalyo.Diabetes,Oxidative Stress, and Platelet Activation[J].Circulation,~ 191
  [4] Abdurraham Qguzhan,Sinan Kahraman,Namik kemal Eryol,et al.Effect of Diabetes Mellitus on Formation of coronary Collat-eral Vessels[J].circulation, 239~ 2 442
  [5] Wolfgang Schaper,Ivo Buschmann.Collateral Circulation and Diabetes[J].circulation, 224~ 2 226
[收稿日期]
页面功能 【】【字体:
】【】【】
焦点新闻:
温馨提示:如果您怀疑自己有某种健康问题,可到或尽快去医院就医治疗。所在位置: >
糖尿病和冠心病的关系
更新时间: 10:03:51 | fx_1953bb3d
&&&&糖尿病所致的冠心病比非糖尿病者高3—4倍,主要表现为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所不同的是糖尿病所致的冠心病,发病年龄较轻,病情进展迅速,病情较严重,常发生无痛性心肌梗塞,也容易发生心源性猝死。
&&&&糖尿病性心脏病的始动环节是高血糖,因此控制此类疾病的关键是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能力。控制危害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高体重、胰岛素用量等。此外心肌病和冠心病的有关治疗药物也可应用。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糖尿病足,它的出现...
  糖尿病患者有哪些治疗措施呢?糖尿病是目前...
  糖尿病在我们生活中出现比较多,一旦发病还...
  2型糖尿病人饮食须知  美食是中国的传统...
温馨提示:如果您有任何健康问题可到向在线专家提问!
Copyright &  fx120.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放心医苑网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粤ICP备号-2] [编号经营性-]警惕:当糖尿病遇上心脏病 “糖心病”蛛丝马迹别放过
日 15:41 | 来源:
  核心提示:糖心病,即糖尿病性心脏病,是糖尿病患者并发或伴发的心血管疾病,包括糖尿病心肌病变、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高血压以及冠状动脉心脏病变。
  祝爷爷65了,患糖尿病四年多,最近一年感觉到走走路或是上个二层楼就会心慌、气喘,平躺下来后好一些,但稍活动后又会&心发慌&,去医院做心电图发现有心率增快、心肌缺血等异常现象,主治医生告诉他是&糖尿病引起了心脏病&。
  为何会发生糖心病?
  糖心病,即糖尿病性心脏病,是糖尿病患者并发或伴发的心血管疾病,包括糖尿病心肌病变、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高血压以及冠状动脉心脏病变。
  关于糖心病的发生,专家介绍,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的慢性高血糖状态,其脂质及蛋白质糖化与氧化过程势必加剧,而这一过程亦参与了糖尿病性心脏病的发病。许多2型糖尿病患者刚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时就已经有冠心病。在糖尿病易患人群中,胰岛素抵抗是最早出现的变化。它可发生在临床糖尿病之前15-25年。胰岛素抵抗与致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子有关,它可在临床糖尿病出现前许多年就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
  有病理解剖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无论在冠状动脉还是脑动脉、肾动脉、周围动脉,都存在较同年龄非糖尿病患者更为严重的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后,管腔部分或全部被阻,导致靶器官缺血、缺氧产生病变。如病变阻塞在冠状动脉,即引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有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和无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相比,前者一般多支冠脉血管受累,而且病变弥散广泛,有更多的斑块溃疡和血栓形成。糖尿病可加速任何年龄阶段的动脉粥样硬化进展过程,这在世界各国情况类似。
  糖尿病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是多方面的。单就高血糖而言,既可形成不可逆的糖化蛋白与糖化脂蛋白,增加氧化损害的程度,也可引起血管壁与内皮损害,促使血栓形成。
  糖尿病也可引起微血管病变,出现内皮损害、基底膜增厚、蛋白质非酶糖化、自由基活性增加、前列腺素异常等情况。
  糖心病的典型表现
  &糖心病&包括心脏和大血管上的微血管病变、心肌病变、心脏自主神经病变和冠心病,尤以冠心病为多见。临床表现呈多样化,静息时心动过速可能是常见的一种早期表现。患者可在早晨觉醒时自测心率。糖尿病心脏受累者在休息状态下心率常每分钟大于90次,甚至可高达130次。
  这是因为心脏本来受交感和副交感两种神经支配,交感神经使心率加速,副交感神经使心率减慢,从而调节和协调心率,以适应人体不同生理状态下的需要。糖尿病性心脏病变早期常先损害副交感神经,故交感神经处于相对兴奋状态,心率遂增快。到了糖尿病晚期,交感和副交感神经都受损害,心脏几乎完全失去神经支配,心率则相对固定。
  体位性低血压也较常见。正常人体位变化时,人体可通过提高血管紧张度和心排出量,从而使血压维持正常。糖尿病发生体位性低血压是由于支配血管的植物神经,特别是交感神经受损,不能有效地调节血管张力。如果测量病人从卧位起立时的血压,收缩压下降大于30毫米汞柱、舒张压下降大于20毫米汞柱时,就可确诊为体位性低血压。
  不典型心绞痛是冠状动脉痉挛引起心肌缺血缺氧所致,糖尿病患者的心绞痛症状常不典型,甚至可无任何症状,危害性更大。
  注意糖心病的&蛛丝马迹&
  专家提醒,糖尿病对心脏的损害是缓慢的,患者同时可能合并神经病变,使患者对疼痛的感觉不明显。实际上,心脏病的疼痛对人体有保护作用,只有疼痛了患者才知道去看病,如果在此之前一点感觉都没有,一旦发生一次严重的疼痛,就可能是心肌梗死。更糟糕的是,可能一点疼痛的警告都没有就被心梗索取了性命。
  但是,糖尿病合并心脏病虽然没有疼痛症状,但早期也还会露出些&蛛丝马迹&,如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如头晕、多汗、心悸,容易疲劳,过度活动后出现气促、胸闷、胸骨后不适等。
编辑:于玮琳
关键词:糖心病 糖尿病 心脏病CDFGHJKLMNQRSTXYZ>>>>热点专题:||糖尿病冠心病怎么回事?来源:&& | 什么是糖尿病冠心病?糖尿病冠心病又是怎么回事,糖尿病人怎么会诱发冠心病?专家就此问题为大家做简单介绍,如果您有详细需要了解的问题不妨点击专家咨询与糖尿病专家仔细询问,毕竟书面写的没有专家讲的更具体和详细,专家还会根据您的病情做具体的分析。冠心病是一种,常常会因眩晕、昏厥而发现不及时,最终丧命,因此建议大家对冠心病的一些情况有所了解,尤其是冠心病的临床表现,以便于正确判断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专家说:对于重症来说,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救治很有可能因此而失去生命,因此,要学会判断冠心病类型:1、型:梗塞发生前一周左右常有前驱,如静息和轻微体力活动时发作的心绞痛,伴有明显的不适和疲惫。梗塞时表现为持续性剧烈压迫感,闷塞感,甚至刀割样疼痛,位于胸骨后,常波及整个前胸,以左侧为重。部分病人可延左臂尺侧向下放射,引起左侧腕部,手掌和手指麻刺感,部分病人可放射至上肢,肩部,颈部,下颌,以左侧为主。疼痛部位与以前心绞痛部位一致,但持续更久,疼痛更重,休息和含化硝酸甘油不能缓解。有时候表现为上腹部疼痛,容易与腹部混淆。伴有低热,烦躁不安,多汗和冷汗,恶心,呕吐,心悸,头晕,极度乏力,呼吸困难,濒死感,持续30分钟以上,常达数小时。2、心绞痛型:表现为胸骨后的压榨感,闷胀感,伴随明显的焦虑,持续3到5分钟,常发散到左侧臂部,肩部,下颌,咽喉部,背部,也可放射到右臂.有时可累及这些部位而不影响胸骨后区,用力,情绪激动,受寒,饱餐等增加心肌耗氧情况下发作的称为劳力性心绞痛,休息和含化硝酸甘油缓解。有时候心绞痛不典型,可表现为气紧,晕厥,虚弱,嗳气,尤其在老年人。3、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型:很多病人有广泛的冠状动脉阻塞却没有感到过心绞痛,甚至有些病人在心肌梗塞时也没感到心绞痛。部分病人在发生了心脏性猝死,常规体检时发现心肌梗塞后才被发现.部分病人由于心电图有缺血表现,发生了心律失常,或因为运动试验阳性而做冠脉造影才发现。这类病人发生心脏性猝死和心肌梗塞的机会和有心绞痛的病人一样,所以应注意平时的心脏。心脏性猝死可发生在那些貌似健康的人身上,这里主要说的是冠心病中的一个类型,叫做不稳定斑块,因为冠状斑块很小,没有堵塞血管,所以平时没有任何症状,但是,斑块会突然破裂,破裂以后,会在局部形成血小板、红细胞组成的血栓,很大,而且同时冠状动脉痉挛缩窄,出现严重缺血。然后,大面积心肌梗死,死掉了。4、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型:部分患者原有心绞痛发作,以后由于病变广泛,心肌广泛纤维化,心绞痛逐渐减少到消失,却出现心力衰竭的表现,如气紧,水肿,乏力等,还有各种心律失常,表现为心悸.还有部分患者从来没有心绞痛,而直接表现为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5、猝死型:指由于冠心病引起的不可预测的突然死亡,在急性症状出现以后6小时内发生心脏骤停所致。主要是由于缺血造成心肌细胞电生理活动异常,而发生严重心律失常导致。掌上淘医安卓版
全球医院网公众号
(本文内容/图片转自网络,仅供参考,一切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遵从医生的指导。)分享到:相关阅读:······上一篇:下一篇:疾病热文阅读推荐········已有条评论,共人参与,点击查看我来说两句内分泌科编辑推荐····疾病热点排行榜········精品推荐····热点药品全站热点推荐省份地区科室不孕不育呼吸内科脑外科血管外科其他科:精神病科急诊科内分泌科合作商家
(C) 版权所有
本站常年 :福建八闽律师事务所 陈学龙律师、 北京大成(福州)律师事务所 陈杰律师特别声明:本网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依据公司移动应用掌上淘医安卓版掌上淘医TV版分享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