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丙转氨酶155.4 谷草转氨酶偏高52 其余都在正常范围内 请问问题严重吗

我母亲66岁,肝功能检查结果:谷草转氨酶为73.4,谷丙转氨酶为77.2,其他检查项目都在正常范围内,请问怎么治_百度知道
我母亲66岁,肝功能检查结果:谷草转氨酶为73.4,谷丙转氨酶为77.2,其他检查项目都在正常范围内,请问怎么治
患者信息:女 66岁 香港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等):感觉没什么症状,也没感觉不舒服,饮食也正常想得到怎样的帮助:想知道怎么引起的,怎么治疗曾经治疗情况及是否有过敏、遗传病史:没有
看有没有专家朋友,给解答一下我的疑问,谢谢了
我有更好的答案
转氨酶偏高原因很多,除了疾病以外可能是生活和药物等方面原因。建议静养后再次检查,若复查仍有异常,建议就医。
采纳率:27%
病情分析:你好,从你的这个肝功能的检查结果来看,只是稍微的有些异常的,这时看这个化验结果到不是很严重的,也不要太担心了意见建议:有时在化验前休息不好,睡眠不足,饮食不节,过度饮酒或劳累,精神压力大,都有可能引起转肝功能轻度异常的,如果你没有不适的症状,可以先观察一段时间,在这个期间有一个合理的生活和饮食习惯,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劳累,这样会很好的。
吃一些护肝的要可以吗,比如护肝片什么的,谢谢!!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谷丙转氨酶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谷草转氨酶13.4
谷丙转氨酶23.5
比值是1.75
谷草转氨酶13.4
谷丙转氨酶23.5...
谷草转氨酶13.4
谷丙转氨酶23.5
比值是1.75
请比值高问要紧吗?
签约家庭医生服务,直接与医生电话沟通,咨询更便捷,解答问题更详细,同时可获得健康顾问提供的健康管理服务。
医院出诊医生
擅长:肝硬化、肝腹水、丙肝、肝炎
擅长:乙肝、大三阳、小三阳
提问者采纳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及药品推荐仅供参考
职称:主治医师
专长:肿瘤科、内科
&&已帮助用户:127517
病情分析:你好,从你的这个化验结果来看,并没有什么问题的,这个不要担心了,一般谷丙谷草比值有异常的情况下,首先要看这两个酶是否正常,如果这两个酶是正常的,那这个就说明不了什么问题了。放心吧,你现在这时很好的,没有问题。
问谷丙转氨酶13.4 谷草转氨酶23.5
比值高1.75 是什么原因?
职称:医师
专长:妇科人流,妇科炎症
&&已帮助用户:142154
你好朋友上述的结果除了谷草转氨酶23.5偏高的话,其他数据问题不大的,你没有必要担心
问那我的低了,要紧吗?
职称:主治医师
专长:擅长各种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及其他内科疾病的诊断治疗。
&&已帮助用户:160743
病情分析: 你好,你的谷丙专美和谷草转氨酶都在正常范围之内,据此所计算出的比值是没有临床意义的。
问HBSAG乙肝小三阳严重吗,谷丙转氨酶23.5谷草转氨酶19.7总蛋白...
职称:医师
专长:肺炎,肺结核,肝炎,肝硬化,肝癌等肝病,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感冒,羌虫病等。
&&已帮助用户:13555
问题分析:你好,乙肝小三阳说明体内病毒复制不是特别活跃,根据你的指标,转氨酶指标正常,没有什么大碍的。意见建议:建议你,平时勤查肝功和病毒量,希望我的回复对你有帮助。
问23.5 血清总胆红素3.7 直接胆红素19....
职称:医师
专长:肝病,结核
&&已帮助用户:134011
不知有什么不适的症状呢?胆红素是过高了!积极进行治疗为好。
问一直有乙肝小三阳,今天体检,谷草转氨酶13 谷丙转氨酶...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耳鼻喉、心血管内科
&&已帮助用户:20356
病情分析: 你好,这种情况从你的检查结果的表现来说目前的情况是相对稳定的,所以不用担心。意见建议:建议你再检查一下乙肝的病毒的DNA看看为好
问谷丙转氨酶与谷草转氨酶比值降低0.63
职称:医师
专长:内科,神经内科,呼吸内科
&&已帮助用户:20312
转氨酶轻度升高。可以行护肝治疗。同时 注意饮食 绝对禁止喝酒,不吃辛辣油腻及油炸食品。不吃霉变食物,饮食应清淡,并应富有维生素及蛋白质等,这样可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免疫力,防止肝脏继续受伤害。脂肪肝在饮食上也是以清淡为主,少食油腻。
关注此问题的人还看了
大家都在搜:
关注健康生活!
不同患者因病情及其发病原因不同,需详细检查制定合理方案
定期体检,避免各种诱因,积极预防和治疗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治疗应注意因人而异,不同患者病情不同,采用的治疗方案也不同
可导致肝脏慢性炎症坏死和纤维化,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
治疗乙肝的办法有很多,由于病情感染的严重性不同,发病的原因
不可以随意停药,否则易出现停药反弹的现象,加重病情,建议
乙肝是否需要治疗,要看自身的肝功情况以及病毒数量,综合情况分析
基本上没有什么区别,乙肝小二阳属于不稳定状态,大部分乙肝小二阳
由于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肝脏疾病,戒酒是治疗中最关键的
小量腹水通常不引起症状,但大量腹水可引起腹部膨隆和不适,出现
百度联盟推广
身高相关标签
免费向百万名医生提问
填写症状 描述信息,如:小孩头不发烧,手脚冰凉,是怎么回事?
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
搜狗联盟推广
百度联盟推广
医生在线咨询
评价成功!您现在的位置是: &
中国医学科学院分子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马洁教授,长期致力于肿瘤的早期诊断和靶向治疗研究,在胰腺癌肿瘤标志物筛选、炎症与肿瘤发生发展机制、开展体细胞免疫治疗,以及肿瘤靶向药物平台的建立等方面取得了诸多成就;特别是她建立的靶向药物载体技术平台,获得了2项国家发明专利和北京科技进步三等奖。
目的探讨微囊化肝细胞移植对肝脏功能的代偿能力。方法以D-氨基半乳糖胺(D-gal)作为肝脏毒剂,构建SD大鼠急性肝功能衰竭模型。通过腹腔移植分别植入微囊化肝细胞和游离肝细胞。结合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多项血生化指标以及模型动物生存率比较,评估植入细胞对肝功能衰竭的代偿能力。结果细胞植入后12 h开始对模型动物的肝生化指标ALT、AST、TBIL、ALB产生影响,其影响力在细胞植入后24-48 h达到高峰。对比游离肝细胞,微囊化肝细胞移植对各项肝生化指标的改善尤为明显,且动物的存活率最高。结论微囊化肝细胞腹腔内移植有助于提高药物诱导急性肝功能衰竭大鼠的存活率,可明显改善急性肝功能衰竭模型大鼠的肝功能。
目的探究和分析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生脉胶囊中人参皂苷Rg1和Re的含量测定。方法应用HPLC法,优化色谱条件,色谱柱采用Agilent μm,4.6 mm×250 mm),流动相选择乙腈-0.1%磷酸溶液(22:78),检测波长是203 nm,色谱柱温度为30℃,流速1 mL/min,计算回收率采用的是外标法,按峰面积计算。结果人参皂苷Rgl在0.μg范围内与其峰面积呈现良好线性关系(r=0.999 96),其平均回收率达97.88%(RSD=1.06%);人参皂苷Re在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现良好线性关系(r=0.999 98),平均回收率达98.21%(RSD=1.16%)。结论 HPLC法操作简单、快速,所得结果准确,适用于生脉胶囊中人参皂苷Rg1和Re的含量测定。
目的探讨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患者的基因表达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1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94例初发AML患者,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WT1、P53、DNMT3A、NPM1、PML/RARa、FLT3-ITD、C-KIT、AML1/ETO、TET2、ASXL1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 AML患者(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除外)中WT1阳性最常见(69.1%),其次为AML1/ETO阳性(24.5%)、NPM1阳性(14.9%)、FLT3-ITD突变阳性(14.9%);其中,1个基因阳性者最常见,占46.8%,2个基因阳性者占28.7%,3个及以上基因阳性者占20.2%;DNMT3A、NPM1多表达于AML-M4,C-KIT、AML1/ETO阳性多见于AML-M2;APL患者PML/RARa融合基因占100%,其中同时FLT3-ITD突变者3例,占27.27%;94例AML患者中,65例WT1表达阳性,其中19例初诊阴性的患者在随访过程中随着WT1增高而呈复发或复发倾向;另外46例初发时WT1升高患者经诱导治疗后34例获得第1次完全缓解或者部分缓解,并且WT1降低。结论基因表达在AML的诊断和疗效评估中起重要作用。
目的研究巴豆生物碱(CA)对肺腺癌细胞(A549)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推测其抗肺癌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肺腺癌细胞(A549)。用终浓度分别为0(对照组)、10、50、100μg/mL的CA组处理A549细胞24 h后,于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一般形态结构、脱落情况等;MTT法检测细胞的生长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酶联免疫法(ELISA)和RT-PCR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及基因Bcl-2、Bax的表达。结果 10、50、100μg/mL的CA均能抑制A549细胞增殖,其抑制率与作用剂量相关。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不同剂量CA作用于A549细胞24 h后,100μg/mL的CA可引起细胞凋亡,其余剂量未见凋亡;100μg/mL的CA组细胞凋亡率为(45.940±0.031)%,对照组细胞凋亡率为(3.450±0.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LISA提示不同剂量CA作用于A549细胞24 h后,100μg/mL的CA组促凋亡蛋白Bax为8.940±0.211,较对照组(4.450±0.131)表达增加;抑凋亡蛋白Bcl-2为4.860±0.132,较对照组(7.390±0.181)表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T-PCR显示100μg/mL的CA组Bax mRNA为6.881±0.611,较对照组(3.417±0.461)表达增加;Bcl-2 mRNA为2.812±0.342,较对照组(4.243±0.731)表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能抑制A549细胞的生长并促进其凋亡,其发生与Bax蛋白及基因的表达上调和Bcl-2蛋白及基因的表达下调有关。CA抗肺癌的作用机制可能通过Bax/Bcl-2途径促进肿瘤细胞凋亡,从而为临床治疗肺癌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对阿霉素(ADR)所致心衰大鼠氧化应激水平及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的影响。方法将90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卡托普利组(作为阳性对照),参附注射液低、中、高剂量组,每组各15只。正常对照组仅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模型组于实验开始后第2、4天腹腔注射ADR 1 mg/kg,第6、8天腹腔注射ADR 2 mg/kg,第10、12天腹腔注射ADR 3 mg/kg,第14、16天腹腔注射ADR 4 mg/kg,累计用药剂量达20 mg/kg。卡托普利组于实验开始后第5天卡托普利180 mg/(kg·d)灌胃。参附组于造模后1周,按低、中、高剂量组分别腹腔注射参附注射液1、2、4 mL/kg,每日1次,共2周。处理结束后测定心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心肌丙二醛(MDA)含量;测定血清中AngiotensinⅡ水平。光镜观察心肌病理形态学变化;电镜观察心肌超微结构变化。结果阿霉素能显著降低大鼠心肌SOD活性,卡托普利、4 mL/kg参附注射液可将心肌中SOD活性升高至(125.26±7.21)、(128.44±10.02)U/L,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ADR也提高了大鼠心肌MDA含量和血清AngiotensinⅡ水平,而给予卡托普利、4 mL/kg参附注射液处理后,大鼠心肌中MDA含量分别降至(8.82±0.16)、(8.48±0.28)nmol/mg,血清AngiotensinⅡ水平降至(388.32±6.88)、(395.21±10.02)ng/L,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而且心肌的病理学形态有了很大改善。结论参附注射液可明显改善心衰大鼠的心功能,保护机制可能与抗氧化及降低AngiotensinⅡ的含量有关。
目的探讨他克莫司(Tac)处理的未成熟树突状细胞(imDC)对小鼠克罗恩病模型中炎性肠病的作用及其具体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小鼠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加入Tac处理抑制其成熟,以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灌肠法制作克罗恩病模型。将48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模型组、imDC组、Tac-imDC组,每组各12只。对照组给予50%乙醇溶液灌肠,其余三组分别给予TNBS灌肠造模,各组在灌肠前24 h和灌肠后24 h分别经尾静脉输注相应的PBS或者imDC,对照组和模型组经尾静脉输注PBS,imDC组输注1×10-6个未经Tac处理过的imDC,Tac-imDC组输注1×10-6个经过Tac处理过的imDC。每天记录小鼠一般情况,7 d后分别行疾病活动指数(DAI)、结肠大体形态损伤指数(CMDI)和结肠病理组织学(TDI)评分,取小鼠结肠组织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白介素-10(IL-10)、转化生子因子-β(TGF-β)和白介素-17(IL-17)的水平变化。结果相比于对照组,模型组的DAI、CMDI和TDI评分明显升高[DAI:(0.75±0.10)比(5.12±1.05)分;CMDI:(0.70±0.12)比(6.52±1.18)分;TDI:(0.34±0.03)比(5.53±1.12)分;均P〈0.011,TGF-β、IL-10水平明显下降[TGF-β:(20.421±2.091)比(14.356±1.756)pg/mL;IL-10:(6.162±0.512)比(4.012±0.469)pg/m;均P〈0.011,IL-17水平明显升高[(19.232±2.187)比(25.754±3.621)pg/mL,P〈0.01]。相对于模型组,imDC组和Tac-imDC组的DAI、CMDI和TDI评分均显著下降[DAI:(5.12±1.05)比(4.01±0.92)、(3.12±0.81)分;CMDI:(6.52±1.18)比(5.04±1.05)、(3.54±0.98)分;TDI(5.53±1.12)比(4.00±0.88)、(3.22±0.92)分;P〈0.05或P〈0.01],而TGF-β、IL-10水平上升[TGF-β:(14.356±1.756)比(16.012±2.012)、(19.002±2.756)pg/mL;IL-10:(4.012±0.469)比(4.956±0.534)、(5.618±0.595)pg/mL;P〈0.05或P〈0.011,IL-17水平明显下降[(25.754±3.621
目的应用动物模型评估急性期保留残端对兔前交叉韧带(ACL)重建的组织学意义。方法选取20只成年健康的新西兰兔,利用其一侧后肢塑造急性期ACL断裂模型,然后将所有动物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0只。一组采用保留残存腱束的方法重建ACL(保残组),另一组采用去除残存腱束的方法重建ACL(去残组)。所有动物统一采用自体半腱肌腱作为移植物,并在术后12周统一处死。首先利用肉眼对韧带的宏观状态进行观察,然后利用HE染色评估残端与移植物愈合情况,并利用免疫组化染色评估移植物本体感受器及血运重建恢复情况。结果大体观察结果显示,所有ACL移植物连续性完整,张力满意。HE染色评估显示残端及移植物未见明显愈合迹象。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两组标本移植物本体感受器数量(P=0.564)及新生血管数量(P=0.78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期保残重建ACL未能显著提高兔ACL重建的组织学性能。本研究中,组织学评估显示ACL残端与移植物间未能愈合,且两组移植物中新生神经本体感受器与新生血管数量未见显著差异。因此,保留残端重建ACL的组织学意义令人质疑。
目的探讨青蒿琥酯抑制肝星状细胞microRNA-154/β-catenin治疗肝纤维化的机制。方法培养大鼠肝星状细胞,用不同浓度(0、5、10、20、30、40μg/mL)青蒿琥酯作用于大鼠肝星状细胞,采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青蒿琥酯作用后细胞内β-eatenin蛋白的表达;实时定量RT-PCR检测青蒿琥酯作用后细胞内的miR-154和β-eatenin mRNA的相对表达。结果 0-40μg/mL青蒿琥酯作用细胞24 h后,免疫印迹法结果显示,β-catenin蛋白量逐渐降低,并呈剂量相关性(P〈0.05);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青蒿琥酯作用后,β-catenin mRNA表达量及miR-154表达量逐渐降低,并呈剂量相关性(P〈0.05)。结论青蒿琥酯可能是通过抑制microRNA-154表达作用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及来抑制肝纤维化的发生,microRNA-154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肝硬克颗粒中丹酚酸B的含量。方法采用岛津C18色谱柱(Diamonsil(钻石)C_(18),250 mm×4.6 mm,5μm),柱温:30℃,检测波长:286流动相:甲醇-乙腈-甲酸-水(30:10:1:59)。结果丹酚酸B的线性范围为19.8-99.0μg/mL,回归方程为Y=1.3(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6.85%,RSD为0.77%。结论本法结果准确,专属性强,操作简便,成本低,适合于肝硬克颗粒中丹酚酸B含量的测定。
目的优选槟榔免煎颗粒提取工艺。方法以出膏率和槟榔碱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考察槟榔药材浸泡时间、固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槟榔提取工艺的影响,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槟榔碱的含量,SCX-强阳离子交换树脂柱(4.6 mm×250 mm,5μm);乙腈-磷酸溶液(2→1000)(70:30),检测波长为215 nm,流速1 mL/min,进样量10μL。结果槟榔免煎颗粒的最优提取工艺为药材浸泡2 h,加6倍量水,1h/次,煎煮2次;平均出膏率为22.69%(RSD为1.67%),槟榔碱平均含量为4.63 mg/g(RSD为1.82%)。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为槟榔免煎颗粒的开发提供了实验基础。
目的考察鄂西北地区淫羊藿属植物三枝九叶草药用价值。方法以淫羊藿苷和总黄酮含量作为考察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进行检测。采用ODS Phenomenex Gemini C_(18)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水(30:7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70 nm,流速:1.0 mL/min,柱温:30℃。结果按干燥品计算淫羊藿苷含量和总黄酮含量分别为0.51%和5.05%,均达到《中国药典》标准。结论鄂西北地区淫羊藿属植物三枝九叶草具有较高药用价值。
目的考察氨茶碱与华法林在大鼠体内是否存在药动学和药效学的相互作用,为临床上联合用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华法林对氨茶碱药动学影响实验中,将1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华法林+氨茶碱合用组(合用组)和氨茶碱组(单用组),每组8只,于给药后不同时间点采集血样,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茶碱的血药浓度,采用PKBP药代动力学软件包计算药动学参数,并对参数进行统计分析。氨茶碱对华法林药效学影响实验,将60只雄性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成3组,即未用药组、华法林+氨茶碱合用组(A组)和华法林组(B组),每组20只,在最后一次灌胃给药1 h后短尾取血,用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测定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率(INR),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合用组达峰时间(T_(max))较单用组明显提前,Vd/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的其他参数峰浓度(C_(max))、消除半衰期(t_(1/2))、血药浓度时间曲线面积(AUC_(0-∞))、平均滞留时间(MR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较未用药组PT、INR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PT、INR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合用组大鼠的INR高值相对较多。结论氨茶碱或茶碱与华法林联合使用时,氨茶碱或茶碱血药浓度监测采血时间(峰浓度)可能需要提前,同时更应密切监测患者的INR值,以便及时发现有严重出血倾向的患者,调整华法林的用量或采取补救措施,确保华法林使用的安全有效。
KIAA1199基因是HUGE蛋白质数据库中KIAA基因家族中的重要成员,其表达主要通过遗传和表观遗传机制调控,参与细胞内信号通路转导,具有调节细胞生长、分化、凋亡、运动等生物学行为的重要功能。研究发现KIAA1199基因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关系十分密切,是一种促癌基因,在多种类型肿瘤中表达上调,尤其是结直肠癌、胃癌、乳腺癌等肿瘤中明显上调,并可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黏附、侵袭及迁移等活动,重建肿瘤细胞与周围细胞及细胞外基质的联系,促进EMT进程。同时,KIAA1199基因与Wnt/β-catennin信号通路关系密切,是该通路的重要靶基因,并且可反馈调节该通路中重要复合体水平。由此认为KIAA1199基因可通过上述一系列机制促进肿瘤发生发展。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表达水平以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5年4月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出血患者50例为研究组,另选择健康志愿者50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研究对象血清中NO、IGF-1、MIF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统计学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血清NO、IGF-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MI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脑出血患者不同病情程度血清NO、IGF-1、MIF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脑出血存活患者NO水平显著高于死亡者,IGF-1水平显著高于死亡者,MIF水平显著低于死亡者,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患者血清IGF-1的表达与MIF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879,P〈0.01)。结论脑出血患者血清NO、IGF-1水平显著下降,MIF水平显著上升,并且与患者的病情以及预后相关。
目的探讨及观察严重多发伤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中核因子κB与炎症介质的变化。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5年4月于四川省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65例严重多发伤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进行体检健康者65名为对照组,然后将观察组伤后24、48 h及72 h时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中核因子κB与抗炎介质、促炎介质水平与对照组分别进行比较,并将观察组中非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与MODS者、存活与死亡者的上述检测指标水平分别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伤后24、48 h及72 h时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中核因子κB与抗炎介质、促炎介质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伤后48、72 h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中核因子κB高于伤后24 h,伤后72 h的抗炎介质、促炎介质水平高于伤后24 h,且观察组中MODS及死亡者的检测水平均高于非MODS及存活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中核因子κB与炎症介质在严重多发伤患者中的检测价值较高,对患者的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目的分析被动抬腿试验(PLRT)联合PiCCO预测老年脓毒性休克患者容量反应性的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观察性队列设计方法,收集2014年9月-2015年9月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急诊ICU的老年脓毒性休克患者21例,所有患者进行序贯器官衰竭估计评分(SOFA)及APACHE-Ⅱ评分,采用PLRT和补液试验(10 min内输注250 mL生理盐水),结合PiCCO技术,测定PLRT前后和补液前后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动脉收缩压(SAP)、平均动脉压(MAP)、脉压(PP)、脉搏指示心指数(PCCI)、每搏量(SV)等参数变化,将患者分为有反应组和无反应组,通过受试者工作曲线评价PLRT预测容量反应性价值。结果 21例患者共进行67次PLRT和补液测试,其中26例次患者补液试验有反应。经PLRT,容量有反应组患者PLRT后PCCI[(4.6±1.1)L/(min·m^2)]、SV[(80±7)mL]较PLRT前[(4.1±0.6)L/(min·m^2)、(66±7)mL]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LRT试验前后患者HR、CVP、SAP、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LRT-ASV(PLRT诱导的每搏量变化率)与补液试验后ASV(补液试验诱导的每搏量变化率)呈正相关(r=0.91,P〈0.05);PLRT-△PP与△SV呈正相关(r=0.84,P〈0.05)。PLRT-△SV预测容量反应性最佳临界值、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14.5%、92.3%、87.8%,PLRT-△PP预测容量反应性最佳临界值、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12.0%、84.6%、85.4%。结论 PLRT联合PiCCO可用来评估老年脓毒性休克患者容量反应性。PLRT-△SV可作为指导容量复苏的可靠指标。PLRT-△PP可作为PLRT-△SV的替代指标。
目的分析评价全身麻醉手术中麻醉深度监测对患者术毕麻醉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Cochrane图书馆、PubMed等数据库,收集应用麻醉深度监测,如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或脑电双频指数(BIS),或未应用麻醉深度监测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及数据提取,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观察患者术毕麻醉恢复情况。结果共纳入11项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受试者743例。在全身麻醉中,应用AAI监测或BIS监测时患者术毕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均较未应用任何麻醉深度监测者明显缩短(P〈0.05);应用AAI监测者与应用BIS监测者比较,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全身麻醉中应用麻醉深度监测,可以缩短麻醉结束后睁眼时间、拔管时间与定向力恢复时间。应用AAI监测与BIS监测麻醉深度对患者术毕麻醉恢复情况的影响相当。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用于胃肠镜检查的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孝感医院月拟行无痛胃肠镜检查的患者100例,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丙泊酚组(P组),每组各50例。D组,一次性静注1μg/kg的芬太尼、10 min输注右美托咪定1μg/kg接着泵注1.5μg/(kg·h)右美托咪定,以使患者Ramsay镇静评分(RSS)≥5分:P组,一次性静注1μg/kg芬太尼,静注1 mg/kg丙泊酚使患者RSS≥5分然后泵注2 mg/(kg·h)丙泊酚维持镇静。监测两组患者给药前(T0)、给药后进镜前(T1)、进镜后即刻(T2)、进镜后5 min(T3)、术后恢复Stward评分6分时(T4)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呼吸次数(RR)、血氧饱和度(SpO2)及心电图;记录诱导时间、操作时间、恢复时间及体动反应、SpO_2下降≤90%和不良反应的例数。结果在T1、T2和T3时点,D组的HR明显低于P组[D组:(68.5±10.3)、(68.5±9.5)、(87.0±10.5)次/P组:(76.5±12.5)、(96.5±11.5)、(93.5±11.6)次/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的诱导时间和恢复时间较P组明显延长[D组:(9.53±1.25)、(25.25±7.35)P组:(5.26±0.25)、(11.28±3.1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组SpO_2≤90%的例数为8例,D组为1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用于胃肠镜检查具有对呼吸干扰小、对心血管系统抑制较小、不良反应少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对高血压患者全麻拔管期血浆儿茶酚胺浓度的影响,为右美托咪啶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5年7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将其随机分为A组(0.5μg/kg右美托咪啶剂量组)、B组(0.3μg/kg右美托咪啶剂量组)和C组(生理盐水对照组),每组各10例。常规麻醉诱导与维持,手术结束切口缝合完毕前15 min,各组泵注相应剂量的右美托咪啶或同体积生理盐水,泵注10 min。测定各组患者用药前(T0)、用药结束后5 min(T1)、拔管后5 min(T2)血浆儿茶酚胺浓度。结果组内比较:T1与T0比较,A组血浆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浓度明显降低(P〈0.05);在T2时点,A组血浆去甲肾上腺素浓度及B、C两组的血浆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浓度明显高于T1时点(P〈0.05)。组间比较:T0时点三组患者血浆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1、T2时点,A组血浆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浓度明显低于C组(P〈0.05),B组与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时点A组血浆去甲肾上腺素浓度明显低于B组(P〈0.05);T2时点A组血浆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浓度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可明显抑制高血压患者全麻拔管期应激引起的血浆儿茶胺浓度升高,且以0.5μg/kg剂量为宜。
目的比较观察在小儿心脏手术体外循环中使用自体血预充技术与传统预充方式对术后输血量及早期降钙素原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4年6月在江门市五邑中医院心脏外科拟行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手术的6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自体血预充组)和对照组(传统预充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儿均采用6%羟乙基淀粉130/0.4预先填充各自管路,对照组转机前不放血,观察组体外循环启动前先采用自体血预充技术置换出大部分最初预充液。治疗期间记录两组患儿术后异体血输入量及血流动力学变化,分别在体外循环前(T0)、术毕回ICU后(T1)、术后第1天(T2)、术后第2天(T3)、术后第3天(T4)5个时间点抽血检验血细胞比容和降钙素原水平。所得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进行处理分析。结果 T0、T1、T2时,自体血预充组患儿的血细胞比容水平均明显高于传统预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90%自体血预充组患者围术期免于输血,而传统预充组患者未输血比例为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0比较,两组患儿T1、T2、T3和T4血中降钙素原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血预充技术可安全使用于小儿体外循环,且能明显减少术后异体血使用量,值得临床上进一步优化并推广应用。
目的探讨FloTrac/Vigileo系统对腹膜假黏液瘤减瘤术联合腹腔内持续热灌注化疗术中麻醉管理及围术期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收集2008年10月-2014年10月航天中心医院行腹膜假黏液瘤减瘤术联合腹腔内持续热灌注化疗的病例341例。根据在术中是否应用了FloTrac/Vigileo系统将其分为两组,其中未应用FloTrac/Vigileo系统作为C组(156例),应用FloTrac/Vigileo系统作为V组(185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术中平均动脉压、心律、中心静脉压、每博量变异度、体温、术中液体量、失血量、尿量、出室血气乳酸水平、术中不良事件发生率、术后ICU停留时间、术后住院日期以及术后30 d并发症的发生率等指标。结果两组术中晶体量[(4.43)比(6.69)mL,P〈0.051、胶体量[(86.59)比(66.77)mL,P〈0.05]、总液体量[(91.02)比(63.46)mL,P〈0.05]、尿量[(1.28)比(901.32±410.44)mL,P〈0.05]V组均高于C组;V组血压波动相对较小;出室的血气乳酸水平[(1.78±0.86)比(2.52±0.79)mmol/L,P〈0.05]、术后ICU停留时间[(14.3±2.4)比(19.2±10.2)h,P〈0.05]、术后住院时间[(21.2±11.1)比(28.1±12.5)d,P〈0.05]、术中不良事件发生率(28.1%比41.7%,P〈0.05)及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103%比17.3%,P〈0.05)V组均低于C组。结论在腹膜假黏液瘤减瘤术联合腹腔内持续热灌注化疗术中应用FloTrac/Vigileo系统,以每搏量变化异度、中心静脉后等指标进行目标导向液体治疗较传统的补液方法更有助于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平稳,保证重要器官的有效灌注,减少ICU停留时间、术后住院日,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中医药领域已出现了中医药学语言系统、中医临床术语集等许多术语系统。中医药术语系统的总量很大,但互不兼容,难以融合,尚不能完全满足中医药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实现多术语系统的融合已成为推动术语系统应用的一个先决条件。为此,本文提出基于语义网的中医药术语系统融合方法:将各种术语系统转换为统一的语义网本体,并将这些本体合并起来,进而在不同本体的概念之间建立语义关系。采用该方法实现了中医药学语言系统等中医药术语系统的转换与融合,从而初步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
本文就益气健脾化积方对胃癌化疗的增效作用从方剂组方结构理论及意义、化疗的证机变化与"方证相应"的证治立法基础以及方剂所含药物抗癌药理作用等三个方面进行了理论分析,认为该方对胃癌化疗发挥的增效作用是建立在中医的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之上,且与辨证用药的传统中药功效理论及所含药物的抗癌药理作用相关。
目的观察腹针结合运动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0月在深圳市福田区中医院门诊治疗的9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5例。观察组采用腹针结合运动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疼痛分级指数(PRI)、视觉模拟评分(VAS)、现有疼痛强度(PPI)评分、颈椎功能评分和血清β-内啡肽(β-EP)水平,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PRI、VAS、PPI、颈椎功能评分和血清β-E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PRI、VAS、PPI评分均显著降低(P〈0.01),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735±1.72)分比(9.86±2.08)分;(2.68±0.82)分比(4.12±1.13)分;(1 06±0.37)分比(1.71±0.43)分],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3.238,P〈0.01;t=6.919,P〈0.01;t=7.687,P〈0.01)。两组治疗后颈椎功能评分和血清β-EP水平均升高(P〈0.01),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25.37±3.20)分比(22.19±4.71)分;(232.49±29.09)ng/L比(211.24±24.61)ng/L],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3.746,P〈0.01:t=3.741,P〈0.01)。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Z=7.168,P〈0.01)。结论腹针联合运动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效果确切,方法简单,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本文探讨了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中医病因病机中风邪致病的特点,认为风邪恋肺是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的重要病因病机,根据该病因病机理论自拟了宣肺平喘汤,介绍了该方组成、主治、特点及临床运用。
中医无"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名,根据其临床表现,归为"月经后期""闭经""不孕"等范畴。王国华教授认为肥胖妇人多为痰湿体质,易患多囊卵巢综合征,因此临床上多从痰湿角度论治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重视体质因素,重视患者的健康教育和生活方式的调护,运用中药调体质,治病求本,辨治过程中重视脾胃,善用苍附导痰汤健脾祛湿化痰,灵活加减,收到了理想的临床疗效,值得学习和推广。
目的探讨螺旋CT对原发性小肠腺癌与原发性小肠淋巴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河北省玉田县医院及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2009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经病理诊断确诊的原发性小肠腺癌21例及原发性小肠淋巴瘤23例,对44例患者行螺旋CT检查,对两种恶性肿瘤的发病部位和CT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原发性小肠腺癌发病部位:十二指肠16例,空肠3例,回肠2例:原发性小肠淋巴瘤发病部位:十二指肠2例,空肠5例,回肠16例,两种小肠恶性肿瘤发病部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螺旋CT增强扫描中,小肠腺癌动脉期、静脉期CT值分别为(104.9±9.1)、(95.6±8.9)ttu,显著高于原发性小肠淋巴瘤[(45.4±8.9)、(69.1±8.0)H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旋CT检查对原发性小肠淋巴瘤和小肠腺癌的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两者各具特征性表现,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目的评价超声造影检查在肝破裂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12月-2015年6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8例肝破裂(包括外伤性和自发性破裂)超声造影声像图特征。观察肝损伤的部位及损伤程度,比较常规超声与超声造影对肝破裂诊断准确率,所有病例均由CT及手术证实。结果超声造影观察下,19例肝癌患者中8例破裂口未见造影剂明显移动,破裂口周围可见积血及血肿,11例破裂口处可见造影剂自破裂口向肝外呈"喷射状""泉涌状"移动:7例外伤性肝破裂患者中3例为肝破裂肝包膜下血肿,肝内病灶中央造影全程始终无增强,周边呈点线状增强,包膜下血肿全程始终无增强,另4例破裂病灶内造影全程中央始终无增强,周边呈点线状增强,其中2例破裂口处可见造影剂自破裂口向肝外呈"云雾状"扩散:2例自发性肝脓肿破裂患者肝边缘破裂口处可见造影剂自破裂口向肝外呈"喷射状"移动。常规超声对自发性肝癌破裂、外伤性肝破裂和自发性肝脓肿破裂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3.7%、85.7%和100.0%:超声造影诊断准确率均为100.0%。超声造影诊断肝破裂的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常规超声,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可实时、动态地观察闭合性肝损伤的部位、范围及是否有活动性出血的情况,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目的观察卵巢肿瘤在普通多普勒和超声造影中的表现,分析评价超声造影对卵巢肿瘤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海南省人民医院行常规超声检查诊断为卵巢肿瘤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于术前行超声造影,结合术后病理结果,采用ROC曲线下面积比较分析两种检测方法的灵敏度。结果病理检查结果显示64例卵巢肿瘤中良性37例,恶性27例。卵巢良、恶性肿瘤的造影强化特点存在明显差异。37例卵巢良性肿瘤中,35例造影剂缓慢强化,27例卵巢恶性肿瘤均表现为造影剂快速强化。与卵巢良性肿瘤相比,卵巢恶性肿瘤内造影强化的始增时间早,达峰时间早,灌注强度高,造影强化的时间一强度曲线上升支、下降支陡直。普通多普勒超声对恶性卵巢肿瘤检出的灵敏度为44.44%,通过超声造影检出恶性卵巢肿瘤的灵敏度为74.07%。普通多普勒ROC下面积为0.598,超声造影ROC下面积为0.723。结论超声造影有助于更准确地评价肿瘤内的血流信息,对卵巢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及卵巢肿瘤的早期诊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目的观察稳消方对颈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的干预作用。方法选择2003年7月-2014年1月符合入选标准的78例患者,分别来自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上海普陀区中心医院、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上海奉贤区中心医院门诊及病房,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9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稳消方。疗程为24周,研究主要终点为观察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斑块数目、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Crouse斑块总积分的变化,次要研究终点为观察血脂、血黏度、纤维蛋白原的变化值。结果最终全分析集(FAS)78例,符合方案集(PPS)69例。本研究中疗效判定基于PPS数据集,连续干预24周后,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前后IMT、Crouse斑块总积分、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黏度、血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AS统计结果与PPS结果一致;治疗后干预组IMT、Crouse总积分、TC、TG、LDL-C、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中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AS统计结果与PPS结果一致。结论稳消方可能通过改善脂质代谢、降低全血黏度及纤维蛋白原水平有效地干预颈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的发生、发展,推测其有益于减少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
目的研究羟苯磺酸钙对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影响。方法纳入月在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肾病科住院且诊断为高血压肾病的患者4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20)和治疗组(n=20)。两组患者均用缬沙坦或厄贝沙坦将血压降至正常范围。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羟苯磺酸钙口服,观察8周。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患者血肌酐和24 h尿微量白蛋白。结果两组治疗前后血肌酐水平,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24 h尿微量白蛋白由治疗前的(125.37±57.36)mg/24 h降至治疗后的(120.57±53.82)mg/24 h,治疗组24 h尿微量白蛋白由治疗前的(127.69±57.22)mg/24 h降至治疗后的(87.91±40.65)mg/24 h,两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24 h尿微量白蛋白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羟苯磺酸钙降低高血压患者24 h尿微量白蛋白效果优于常规治疗方法,具有肾脏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不同给药方式对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AECOPD)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浙江省荣军医院2013年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AECOPD患者8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口服给药组(43例)和静脉滴注组(43例),分别给予口服甲泼尼龙片治疗(35 mdd)和静脉滴注甲泼尼龙治疗[1 mg/(kg·d),qd,第1-3天;0.5 mg/(kg·d),qd,第4-7天],1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前,口服给药组和静脉滴注组的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pred、氧分压(PaO2)、呼吸困难量表(MMRC)评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量表(CAT)评分分别为(40.8±3.6)%、(38.2±3.4)%,(7.7±1.0)、(7.5±0.6)kPa,(3.1±0.5)、(3.4±0.9)分,(24.8±6.4)、(23.1±4.8)分;治疗后,口服给药组和静脉滴注组的FEV1%pred、PaO2MMRC评分、CAT评分别为(49.2±5.1)%、(47.3±5.7)%,(8.6±1.4)、(8.8±0.7)kPa,(2.0±03)、(2.6±03)分,(12.7±5.1)、(14.7±3.5)分;两组治疗后上述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但两组治疗后上述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静脉滴注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7.44%,高于口服给药组的13.95%(P〈0.05)。静脉滴注组出院3个月内复发率为44.19%,高于口服给药组的18.60%(P〈0.05)。结论口服和静脉滴注甲泼尼龙治疗AECOPD均有较好效果,但口服给药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较静脉滴注低。
目的探讨胺碘酮在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中的预防性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四川省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2014年5月-2015年4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依据院前急救治疗方式不同进行临床分组,对照组(利多卡因组)38例和观察组(胺碘酮组)42例,两组患者均治疗3 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气分析变化、预后情况、平均除颤次数、平均住院天数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PaO2[(63.2±73)、(63.7±7.5)mmHg]、PaCO2[(86.1±7.2)、(85.9±7.0)mmH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PaO2[(70.3±5.6)mmHg]、PaCO2[(68.1±5.2)mmHg]较治疗前改善,观察组治疗后PaO2[(77.1±6.2)mmHg]、PaCO2[(60.3±6.3)mmHg]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抢救成功率(97.6%)高于对照组(84.2%),心肌梗死复发率(2.4%)低于对照组(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除颤次数[(13±0.4)次]少于对照组[(3.7±0.8)次],平均住院天数[(7.5±2.5)d]短于对照组[(10.6±3.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有4例(10.5%)发生不良反应。结论胺碘酮在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中应用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不良反应,改善预后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目的观察快速改良法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染色在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断及病情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4月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儿科诊治的57例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根据观察组患儿的严重程度分为轻、中、重度三组。选择同期的健康新生儿5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快速改良NAP染色方法,比较各组新生儿NAP阳性率和阳性积分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儿NAP阳性率及NAP积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55.7±15.8)%比(24.3±11.2)%;(147.8±81.1)比(42.5±15.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中,中度组与重度组NAP阳性率及NAP积分均明显高于轻度组[(48.2±12.6)%、(67.1±18.6)%比(37.4±11.3)%;(120.4±50.8)、(181.6±93.2)比(70.3±22.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NAP阳性率及NAP积分明显高于中度组[(67.1±18.6)%比(48.2±12.6)%;(181.6±93.2)比(120.4±50.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改良NAP染色有助于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断及其严重程度的判断。
目的探究并分析炎症与异常免疫反应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P)的影响。方法选取辽宁省抚顺市中心医院(以下简称"我院")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51例,作为观察组:选取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志愿者5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并记录治疗各组患者治疗前后细胞黏附分子以及炎症因子水平,统计并分析炎症因子以及细胞黏附分子与AIP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AIP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VCAM)、可溶性细胞内黏附分子(s-ICAM)、E选择素(sE-SE)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sVCAM、sICAM、sE-SE、ESR、CRP与AIP呈正相关(r=0.726、0.502、0.204、0.465、0.646,P〈0.05),sVCAM与sICAM、ESR、CRP呈正相关(r=0.645、0.422、0.784,P〈0.05),sICAM与ESR、CRP、sE-SE呈正相关(r=0.483、0.511、0.486,P〈0.05)。结论炎症与异常免疫反应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AIP有明显相关性,可能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药学创新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而科研实践能力培育既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本文介绍了齐齐哈尔医学院多层次、多平台、多阶段的科研训练体系,以学生科研能力培育为主线,依照逐步深入的原则,培养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初步建成"五个一"的培养模式,解决确保新模式实施成效的关键问题,取得初步成效。
目的了解我国医学博士在校学习期间的科研产出情况,为促进博士科研产出提供参考。方法对某军医大学年间博士生发表SCI/EI、CSTPC/CSSCI论文数量、申请课题、申报专利、参与编写书籍、参与国内国际会议及大会论文收录等进行统计,数据采用Excel录入,结果运用相关分析、t检验、方差分析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年间,某军医大学博士科研产出数量增长较快,共发表SCI/EI论文3177篇,CSTPC/CSSCI论文3000篇,不同学科人均发表论文数量差异明显。申请各类课题366项,申报专利204项,参加国内国际会议及大会交流3713次,参与编写书籍191部。结论某军医大学博士科研产出数量逐年提升,科研产出主要体现在发表学术论文上,存在着科研能力水平差异较大、层次不一等问题。
随着我国医疗市场竞争越发激烈,医院文化建设在现代医院的经营和发展中的作用也越发重要。中医院的文化建设形式化、功利化、西医化、雷同化现象严重,如何通过加强医院文化建设,塑造良好的医院形象,促进医院的发展,成为了当前中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企业形象识别系统(CIS)理论在企业形象设计中取得成功的经验,对中医院文化建设提供了借鉴价值。本文根据江苏省81所中医院文化建设调研的数据,探讨了CIS理论在中医院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及其应用途径。
目的探讨责任制护理干预对化脓性脑膜炎患者预后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海军总医院(以下简称"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60例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的化脓性脑膜炎患者设为对照组,将我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60例接受责任制护理干预的化脓性脑膜炎患者设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护理预后效果及护理前后心理状态变化。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8.33%,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后SAS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责任制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化脓性脑膜炎患者的预后效果及心理状态,且有助于患者抑郁、焦虑情绪的排解,值得临床推广。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患者延续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5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以下简称"我院")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收住院且首次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且手术成功者96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在住院期间均给予科室内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出院后给予家访、电话随访、定期复查等延续性护理措施,观察期为1年。观察随访1年时两组患者的依从性、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包括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再次靶血管血运重建)发生率情况:观察随访1个月和1年时患者危险因素的控制情况:采用Zung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患者随访1个月和1年时焦虑情况。结果随访1年后,两组患者在饮食、运动、按时服药、定期复查等依从性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吸烟、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危险因素方面比较,随访1个月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1年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在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再次血运重建、死亡等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方面比较,随访1年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焦虑评分随访1个月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时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患者出院后进行延续性护理可以明显提高PCI术后患者治疗依从性,降低危险因素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后生活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2011年7月-2012年7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教育,研究组给予个体化、系统的健康教育措施,观察两组效果。结果通过干预,两组对疾病基础知识的了解明显提升(P〈0.05),而研究组提升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出院后生活方式、自我管理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1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再住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有效的健康宣教有助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后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模式在深度压疮患者负压封闭引流术后的应用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浙江省丽水市第二人民医院2012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200例深度压疮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精细化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平均治愈时间、换药次数以及换药间隔、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平均治愈时间以及换药次数均少于对照组,换药间隔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总满意度为9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综合健康状况、身体功能以及社会功能和心理健康状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细化护理干预模式能够显著提高深度压疮患者负压封闭引流术后的治疗效果,安全性更高,治愈时间更短,同时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也尤为重要。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四川省南充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2012年4月-2015年3月收治的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460例,依据护理措施不同进行分组,常规护理干预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230例和综合护理干预组(采取综合护理措施)230例。观察两组治疗24 h后的平台压(Pplat)、中心静脉压变化差(△CVP)、血氧分压(PaO2)、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饱和度(SaO2)、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喘憋消失时间、肺部哕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肌酐、尿素氮、心率、全心舒张末期容积(GEDVI)、心脏指数(CI)、外周血管阻力(SVRI)、护患纠纷发生率、护理工作差错率、患者满意度。结果综合护理干预组治疗24 h后的Pplat、△CVP、PaO2、PaCO2及SaO2均优于常规护理干预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喘憋消失时间、肺部哕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护理干预组,肌酐、尿素氮、心率、GEDVI、CI、SVRI均优于常规护理干预组,护患纠纷发生率、护理工作差错率低于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常规护理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中应用可以改善患者呼吸功能、心功能和肾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护患纠纷,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计划结合家庭氧疗对COPD患者血液流变学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月辽宁省抚顺市中心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收治的50例稳定期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50例稳定期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出院后接受长期家庭氧疗,观察组患者出院后在长期家庭氧疗的基础上接受自我管理计划,并实施自我管理干预。干预前、干预后3、6个月采用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测评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并进行比较。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后6个月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及SAS、SDS评分情况。结果与干预前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3、6个月的SGRQ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各项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6个月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各项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6个月的SAS、SDS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我管理计划结合家庭氧疗对COPD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不仅能提高COPD患者的生存质量,还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预防肺源性心脏病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是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国医学科学院主办的医学综合类科技核心期刊,现为旬刊,国内刊号:CN11-5539/R,国际刊号ISSN,邮发代号:80—372。本刊系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期刊、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网络版)》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检索分析数据库收录期刊、解放军医学图书馆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收录期刊,所刊登的文章被万方数据、中国知网、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龙源期刊网等网络、电子检索数据库全文收录。
[论著](孙丽霞;刘大伟;刘芳;范新娟;赵国强)
(孙彩华;付迎;蒋毅超)
(王洁;叶芳;李国霞;乔振华;马东升)
(武晓;刘凤娟;王鹏飞;张春玲)
(张志刚;孙国栋;常文华;陈建忠)
(魏丹芸;张洪;彭锐;张英)
[基础医学](黎广平;陈大福;刘宝岳)
[药物研究](张英;张洪;彭锐;魏丹芸)
(王如意;黄百祺;林素兰)
(伦志彩;隋莹;徐刚;胡朝奇;徐会丹;陈新)
(王娟;李洪亮[1,2];汪选斌[1,2];欧阳露[1,2])
(何勇;周曙华;王烈;杨双明;黄金保;吴阳)
[综述](张剑美;庄永卫;黄岚;朱雅碧)
[临床研究](蒋令修;梁宇;陈文武;王金兰;李香;孙永梅;薛孟周)
(李伟;曾杰)
(展思东;庄志辉;蔡雪;乐胜;江霞)
[麻醉与疼痛](鹿曼曼;杨改生)
(安振平;吉六舟)
(杨柳;江伟;税春玲;杨建平)
(陈振华;罗小贞)
(刘硕;张古月;杨占民)
[中医中药](于彤;李海燕;刘静;贾李蓉)
(李堃;林安安;朱方石[1,2])
(张丽雯;张小燕;伍琦)
(樊长征;裴玉蓁;张文江;苗青;张琼;樊茂蓉)
(刘金凤;王国华)
[影像与介入](付远志;刘振翠)
(卢婷婷;徐邦浩;李智贤)
(李载红;景香香;游佳;周俏苗;王圣坦;刘富金;韩丽珍)
[药物与临床](梁芳;马玉梅;魏德芝;霍清萍;刘龙民;洪庆祥;严烨)
(王雪春;刘先英;刘玲)
(孙惠萍;徐惠娟;戴加乐)
(唐孝文;李再轩;胡强)
[临床检验](张金彪;刘玉欣;张玉枝;胡海涛;刘刚;王峰;李涓)
[医药教育](崔红霞;韩翠艳;郭丽娜;李莉)
(黄太平;董晓建;扈国栋)
[医院管理](滕野;王小丁;张宗明)
[护理研究](钱爱星;刘荣荣;顾盈盈;郭大志)
(何翠竹;梁欣;曲银玲)
(王琪娜;阮海玲;崔玲;郑学军;董利平;刘杨)
(毛娟娟;胡慧英;吴素琴)
(杨宁梅;侯颖;王丽;唐瑜)
[封面人物]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
社  长:池慧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通惠家园惠润园5-3-601
邮政编码:100025
电  话:010-79062
电子邮件:
国际标准刊号:issn
国内统一刊号:cn 11-5539/r
邮发代号:80-372
单  价:15.00
定  价:360.00
金月芽期刊网 2018}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谷草转氨酶偏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