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早期症状后期死亡症状

糖尿病会成为导致人们死亡的7大原因之一
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30年,糖尿病会成为导致人们死亡的7大原因之一。2014年,约有150万人死于糖尿病。糖尿病成为今年世界卫生日的主题广受人们关注,那么今天健康医学给大家说说如何预防糖尿病。一、生活中怎样预防糖尿病首先精神不要太紧张,时刻保持好心情,遇事不要着急,不要生气。生活要有规律,保持生物钟正常。生物钟乱了,内分泌就紊乱,不改变坏的生活习惯,活神仙也救不了你。不要做夜猫子,最好不过10点就睡。遗传危险度:★★★★★糖尿病具有明显遗传易感性(尤其是临床上最常见的2型糖尿病)。家系研究发现,有糖尿病阳性家族史的人群,其糖尿病患病率显著高于家族史阴性人群。而父母都有糖尿病者,其子女患糖尿病的机会是普通人的15~20倍。而且现在我国儿童糖尿病患者已占全部糖尿病患者人数的5%,并且每年10%的速度上升。二、防治原则诱发糖尿病的“外因”有热量摄取太多,活动量下降,肥胖,吸烟以及心理压力过大等。反过来,避免以上因素就可预防糖尿病。在饮食方面,应该做到粮食、肉蛋奶、蔬菜、水果的合理搭配,注意摄入量与消耗量平衡。常测体重,如果体重增加了,热量肯定摄入过量,这时就应检讨你的食谱并增加运动。糖尿病预防的三道防线糖尿病的预防,应构筑三道“防线”,在医学上称之为三级预防。如果“防线”布设、构筑得及时、合理和牢固,大部分糖尿病是有可能预防或控制的。这三道“防线”是:一级预防:树立正确的进食观并采取合理的生活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糖尿病的发生率。二级预防:定期检测血糖,以尽早发现无症状性糖尿病。三级预防:目的是预防或延缓糖尿病慢性合并症的发生和发展,减少伤残和死亡率。三、预防措施1、防止和纠正肥胖。2、避免高脂肪饮食。3、饮食要保证合理体重及工作、生活的需要。食物成分合理,碳水化合物以非精制、富含可溶性维生素为好,占食物总热量的50%~65%,脂肪占食物总热量的15%~20%(多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比例大于1.5),蛋白质占食物总热量的10%~15%。多吃蔬菜。4、增加体力活动,参加体育锻炼。5、避免或少用对糖代谢不利的药物。6、积极发现和治疗高血压、高血脂和冠心病。7、戒除烟酒等不良习惯。8、对中老年人定期进行健康查体,除常规空腹血糖外,应重视餐后2小时血糖测定。9、坚持呼吸空气负离子,负离子对治疗糖尿病有长效平稳的特点,同时易于坚持,是最新的光谱高效的糖尿病治疗方法。四、有利于糖尿病治疗的食物豇豆角又名长豆腰豆,性平,味甘。可健脾益气,治脾虚食积腹胀。小儿消化不良等症,有补肾生精之功,治消渴白带;外用可消肿解毒。凉拌豇豆角:用开水煮熟豇豆角,盐、香油、胡椒粉拌匀食之。豇豆汤:豇豆角2-3两,水煮熟后,吃豆角喝汤,常食治糖尿病。豌豆幼苗含铜铬等微量元素较多,铜有里有利造血骨骼和脑的发育,铬有利糖和脂肪的代谢,维持胰岛素的正常功能,缺铬易招致疾病,使人生长不良。豌豆还含有胆碱.蛋氨酸等,有助于防止动脉粥样硬化,所以食用豌豆苗,对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患者都有好处。豌豆幼苗可拌炝炒。绿茶具有控制糖尿病的特殊功效。绿茶之所以能控制糖尿病,是因为绿茶中所含的糖类具很好降血糖的作用。因此,饮绿茶是防止糖尿病的最好最简单的方法,特别是饮用凉开水浸泡的绿茶降血糖的成份不被破坏,喝淡茶为益,因为浓茶容易导致骨质疏松。黄鳝又名鳝鱼蛋白质含量高,铁的含量比鲤鱼黄鱼高1倍以上,也含有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黄鳝性温味甘。有补中益气治虚劳消渴下痢风湿痹痛,黄鳝还含有降血糖的成分,糖尿病病人可常食,但每顿吃二两左右,不能一顿吃很多,多食动风发疥。最好放调料蒸食之。芦笋又名石刁柏龙须菜等。芦笋含有多糖体等成份,经常食用有助增强体力解除疲劳并可防治心脏病胃病视力减退高血压血管硬化糖尿病哮喘肾结石水肿慢性肝炎肝硬化。芦笋中的维生素PP和维生素C及甘露聚糖。胆碱等,可维护毛细血管的形状弹性和生理功能,对防止心血管疾病有较好的作用。紫菜蛋白质含量很高,在海藻中,它居首位,与俗称“旱田之肉”的大豆所含的蛋白质差不多。紫菜性寒,味甘咸。具有化痰软坚清热利尿补肾养心降低血压促进人体代谢等多种功能,可用于防治动脉硬化甲状腺肿大糖尿病人一般吃豆制品的食物较多,豆制品食物百利而有一害排碘,缺碘会加重糖尿病,建议糖尿病人每天喝碗紫菜汤来保证不缺碘。糖尿病的朋友需要耐心呵护自己的健康,在检测血糖、遵医嘱使血糖达标的基础上,还应该每日积极地检视自己是否可能出现并发症,及时地发现,及时地规范诊治,我们在平常的日常生活中也应该注意自己的饮食生活健康预防糖尿病。
本站部分内容搜集自互联网,如对您造成侵权,请您联系站长。
联系e-mail:胰腺癌晚期死亡前的征兆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胰腺癌晚期死亡前的征兆
|0|0|文档简介
总评分0.0|
&&胰腺癌晚期死亡前的征兆?胰腺癌晚期死亡前的征兆表现很明显的,胰腺癌是人体消化道系统出现了故障,生出了恶性的肿瘤,是非常难诊断和治疗,其发病率近年来有明显的上升。胰腺癌的病因尚不十分清楚。其发生与吸烟、饮酒、高脂肪和高蛋白饮食、过量饮用咖啡、环境污染及遗传因素有关;近年来的调查报告发现糖尿病人群中胰腺癌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接下来求医网专家为您详解胰腺癌晚期死亡前的征兆。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b class="ic ic-">患糖尿病死亡的最终原因是什么?
来自:福建省 三明
浏览 785 次
提问时间:
回答数量:
最佳回答百姓健康网
54359 位专家为您在线解答
病情分析: 您好,根据您的描述,糖尿病本身不可怕,主要是糖尿病并发症,如心、脑、肾、眼镜、神经病变、血管病变等。规律服用降糖药物。严格控制饮食
TA帮助了1965人
回答列表(5)
TA帮助了1941人
病情分析:
你好,很高兴为你提供医疗咨询服务。糖尿病的很多并发症都是可以导致死亡的,比如过量使用降糖药物可以出现低血糖,血糖控制不好可以出现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高渗状态、严重的糖尿病肾病导致肾衰竭等等,年轻人患糖尿病多为1型糖尿病,很多是需要长期使用胰岛素治疗
回答时间:
TA帮助了2137人
病情分析:
最佳答案糖尿病是内分泌代谢紊乱性疾病,它不仅血糖升高,还常伴有血脂异常,血压高、血粘度高和身体抵抗力低
回答时间:
TA帮助了2054人
病情分析:
到最后,基本都是死在糖尿病综合症上了,它与高血压、冠心病和肿瘤是当前威胁人类健康的四大慢性疾病, 但是在早期的高血糖阶段由于症状不明显,往往不能引起病人的重视,不积极治疗。长期的高血糖引起全身多系统的代谢障碍,导致大血管和微血管的病变,出现严重的心、脑、肾、眼、神经等的并发症,以致危及生命。
回答时间:
TA帮助了3344人
病情分析:
1型糖尿病患者需终生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在改善生活方式和口服降糖药联合治疗的基础上,如果血糖仍然未达到控制目标,即可开始口服药物和胰岛素的联合治疗。胰岛素是一种用于长期控制血糖的,强有力的降糖药,注射不会有成瘾和依赖性。肥胖者应根据具体情况酌情减肥,长期坚持进行有规律的合适运动。
回答时间:
TA帮助了2302人
病情分析:
并发症引起死亡,积极治疗,避免并发症发作,治疗:根据病情选择注射胰岛素或者口服降糖药物,适当用药:优降糖、达美康、胰岛素等药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定期化验血糖、尿糖,以及肝功、血常规等,以免发生不良反应。若有高血压、高血脂等,需对症治疗,中西医结合,疗效会更理想。
预防:主食以粗粮为主,细粮为辅;副食以疏菜为主,瘦肉、蛋类为辅,可吃小鱼等,适当锻炼
回答时间:
糖尿病神经病变
内分泌失调糖尿病的主要死亡原因有哪些?
核心提示:糖尿病性心脏病(主要是缺血性心脏病)、脑血管病、肾病是糖尿病的主要死亡原因。
  在胰岛素及抗生素应用以前,糖尿病性酮症酸中毒及感染是糖尿病的主要死亡原因。自1921 年胰岛素应用于临床至今已有70余年,糖尿病性昏迷及感染所致的死亡急剧减少,大幅度延长了糖尿病患者的寿命。与此同时,在糖尿病动脉硬化及微血管病变基础上产生的慢性并发症,已成为左右糖尿病预后的主要因素,因此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致残致死的患者逐渐增加。其中糖尿病性心脏病(主要是缺血性心脏病)、脑血管病、肾病是糖尿病的主要死亡原因。
  在美国据 Joslin Clinic的统计(),心脏病死亡占54.6%,脑血管病死亡占10.0%,肾脏病死亡占8%,包括其他血管损害死者亡共占74.2%。
  在日本,据坂本年9737例糖尿病死亡调查,脑血管障碍死亡者为16.4%,糖尿病肾病死亡的占12.8%,缺血性心脏病死亡者占12.3% ,其血管损害死亡者共占41.5%。
  我国虽没有糖尿病死因的全国统计,但据北京协和医院19 58 ~例死亡糖尿病人统计,死于心血管40例,占23%,死于肾功能衰竭17例,占9.8%,死于脑血管病41例,占23.6%。
(实习编辑:吴伟棋)
常见症状: 并发症状: 相关检查: 推荐用药:
养阴清热,活血化瘀,益气固肾。...[]
推荐医院:推荐医生:
这些疾病都不是你要找的? 用工具试试!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扫一扫”分享
糖尿病并发症专题 []
在线咨询(向医生免费提问)
请在此提交您的问题,即有万名医生10分钟内为您解答
答你所问,名医在线近距离。
肿瘤的真相与误区
健康有益事
减肥达人秀
餐后血糖飙升,是很多糖友都很担心的问题。为了控制血糖,…… []
在我国的中医院校经常能看到一批批外国医生围着中国医生学…… []
武警广东省总队医院营养科主任曾晶介绍,多数市民都听说过…… []
做爱是一个快乐的过程,是两个亲密无间的伴侣情感的交流。…… []
患1型糖尿病的糖友,身体不再产生能调节血糖的胰岛素;患2型糖尿病的糖友,身体不能好好利用所产生的胰岛素。反过来,好胆固醇下降,甘油三酯升高。胰岛素抵抗会造成动脉硬化、变窄,导致血压升高。70%的糖友同时伴有高血压,这是导致中风、心脏病的危险因素,也会对思维及记忆造成影响。糖尿病并发症一直为不少糖友所困扰,而夏秋之际气候变化大,更是并发症高发的时期。要想远离这些疾病,糖友除了要控制好血糖外,还要加强自身免疫力,并注意补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糖尿病的早期症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