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了最近感冒了咳嗽痰多很厉害,喉咙里清痰多也有咳喘现象开的中药里有射干能服用吗

笔者有幸跟随经方名家冯世纶教授抄方以来受益颇多,从中摘取射干麻黄汤案三则以飨读者。

案一:张某某男,56岁咳喘1月,干咳无痰喘息,受凉或下午喘重喘时汗出,侧卧可眠口中和,有哮鸣音小便可,夜尿3~4行苔白腻,脉细弦左反关。

处方:麻黄10克射干10克,紫菀10克款冬花10克,五菋子15克细辛6克,姜半夏15克炙甘草6克。7剂服后咳喘愈,未再服药

按:咳喘上气,喉中痰鸣受凉喘重并喘时汗出,微兼有表正合射干麻黄汤证。

案二:林某男,54岁2015年6月22日初诊:心悸10余天,常失眠2014年底双股骨头转换术后,既往有哮喘史近常咳喘,痰多色白洏黏,每日用气雾剂2~3次习惯高枕卧,用药后可平卧饮水多,汗出多盗汗,不恶寒纳差,大便不成形苔白根腻,脉细数弦

处方:射干10克,麻黄10克姜半夏15克,五味子15克炙甘草6克,细辛6克陈皮30克,生石膏45克紫菀10克,款冬花10克7剂。

二诊:2015年7月3日:咳喘减痰量减少,每日只用气雾剂一次口干,大便不成形饮水少。苔白根腻轻脉细弦。上方增细辛至10克7剂。

按:咳喘痰多纳差便溏为饮甚痰色白而黏为寒不甚,饮水多有内热自汗盗汗为表寒里热之症,辨六经为太阳阳明太阴合病射干麻黄汤方证,加石膏清热陈皮化痰。其虽有表证较小青龙汤轻痰饮又较半夏厚朴汤重,虽无喉中水鸡声亦可用之取效。

案三:于某某女,77岁2015年9月28日:一年来腰髋關节痛,双肩痛汗出多,乏力劳作则胸闷,喘纳可,晚上口干咯黄白痰,苔白根腻脉弦细

处方:射干10克,麻黄10克姜半夏15克,桂枝10克五味子15克,炙甘草6克细辛6克,生石膏45克紫菀10克,款冬花10克7剂。服后咳喘减髋痛肩痛减。

按:咳喘、黄白痰、胸闷乏力为裏饮作祟腰髋关节痛肩痛,表证明显晚上口干痰黄白黏为饮已化热,纳可示里虚寒不甚证属太阳阳明太阴合病,故弃小青龙而用射幹麻黄汤另加桂枝甘草以增强解表,加石膏清里热

本方出自《金匮要略》“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胡希恕注“表不解则气不得旁通壅逆于肺,故咳而上气若复有痰饮与气相击于喉中,则声嘶如蛙鸣也射干麻黄汤主之”。

冯世纶常用量:射干10克麻黄10克,姜半夏15克五味子15克,细辛6克紫菀10克,款冬花10克大枣4枚,生姜3片冯世纶指出“本方证为外邪里饮化热,故当属太阳太陰阳明合病夹饮”

首先,以外邪里饮咳喘为目标与小青龙汤鉴别。共同药味有麻黄、大枣、五味子、半夏、细辛共同病机为外邪里飲,皆主治咳喘不同药味,小青龙汤有桂枝、白芍、干姜、甘草射干麻黄汤有射干、紫菀、款冬花、生姜;故小青龙汤表证重,里虚寒亦甚而射干麻黄汤相对于小青龙则虚寒轻,或微有上热有痰鸣或咽喉不利为主要特点。

其次以咽喉不利为目标,与半夏厚朴汤鉴別二方共同方根为小半夏汤,故皆主咽喉不利呕恶,皆治外邪里饮证而半夏厚朴汤在小半夏汤基础上加厚朴、苏子、茯苓。用厚朴、苏子可治疗气滞如腹胀或精神症状,用茯苓治疗小便不利、心悸烦而射干麻黄汤在小半夏汤基础上加了麻黄,故解表力稍胜复加射干、大枣、五味子、紫菀、款冬花、细辛,大队祛痰饮之药则祛饮力量显增并射干、款冬花二物皆主咽喉不利,故主治喉中痰鸣

综仩所述,射干麻黄汤六经当属太阳阳明太阴合病外邪里饮,饮逆结于咽喉里虚寒不甚或微有热者。临床运用目标:1.咳喘而痰鸣上气屬太阳太阴阳明合病者。2.外邪里饮痰饮较半夏厚朴汤重,外邪较小青龙汤轻里虚寒不甚或微有热者。(邓锐)

}

  怀孕了最近感冒了咳嗽痰多很厉害喉咙里清痰多也有咳喘现象开的中药里有射干能服用吗

蜜麻黄10克,炒杏仁10克桂枝10克,干姜10克陈皮10克,茯苓10克法半夏10克,甘草7克姜引子,水煎服

}

笔者有幸跟随经方名家冯世纶教授抄方以来受益颇多,从中摘取射干麻黄汤案三则以飨读者。

案一:张某某男,56岁咳喘1月,干咳无痰喘息,受凉或下午喘重喘时汗出,侧卧可眠口中和,有哮鸣音小便可,夜尿3~4行苔白腻,脉细弦左反关。

处方:麻黄10克射干10克,紫菀10克款冬花10克,五菋子15克细辛6克,姜半夏15克炙甘草6克。7剂服后咳喘愈,未再服药

按:咳喘上气,喉中痰鸣受凉喘重并喘时汗出,微兼有表正合射干麻黄汤证。

案二:林某男,54岁2015年6月22日初诊:心悸10余天,常失眠2014年底双股骨头转换术后,既往有哮喘史近常咳喘,痰多色白洏黏,每日用气雾剂2~3次习惯高枕卧,用药后可平卧饮水多,汗出多盗汗,不恶寒纳差,大便不成形苔白根腻,脉细数弦

处方:射干10克,麻黄10克姜半夏15克,五味子15克炙甘草6克,细辛6克陈皮30克,生石膏45克紫菀10克,款冬花10克7剂。

二诊:2015年7月3日:咳喘减痰量减少,每日只用气雾剂一次口干,大便不成形饮水少。苔白根腻轻脉细弦。上方增细辛至10克7剂。

按:咳喘痰多纳差便溏为饮甚痰色白而黏为寒不甚,饮水多有内热自汗盗汗为表寒里热之症,辨六经为太阳阳明太阴合病射干麻黄汤方证,加石膏清热陈皮化痰。其虽有表证较小青龙汤轻痰饮又较半夏厚朴汤重,虽无喉中水鸡声亦可用之取效。

案三:于某某女,77岁2015年9月28日:一年来腰髋關节痛,双肩痛汗出多,乏力劳作则胸闷,喘纳可,晚上口干咯黄白痰,苔白根腻脉弦细

处方:射干10克,麻黄10克姜半夏15克,桂枝10克五味子15克,炙甘草6克细辛6克,生石膏45克紫菀10克,款冬花10克7剂。服后咳喘减髋痛肩痛减。

按:咳喘、黄白痰、胸闷乏力为裏饮作祟腰髋关节痛肩痛,表证明显晚上口干痰黄白黏为饮已化热,纳可示里虚寒不甚证属太阳阳明太阴合病,故弃小青龙而用射幹麻黄汤另加桂枝甘草以增强解表,加石膏清里热

本方出自《金匮要略》“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胡希恕注“表不解则气不得旁通壅逆于肺,故咳而上气若复有痰饮与气相击于喉中,则声嘶如蛙鸣也射干麻黄汤主之”。

冯世纶常用量:射干10克麻黄10克,姜半夏15克五味子15克,细辛6克紫菀10克,款冬花10克大枣4枚,生姜3片冯世纶指出“本方证为外邪里饮化热,故当属太阳太陰阳明合病夹饮”

首先,以外邪里饮咳喘为目标与小青龙汤鉴别。共同药味有麻黄、大枣、五味子、半夏、细辛共同病机为外邪里飲,皆主治咳喘不同药味,小青龙汤有桂枝、白芍、干姜、甘草射干麻黄汤有射干、紫菀、款冬花、生姜;故小青龙汤表证重,里虚寒亦甚而射干麻黄汤相对于小青龙则虚寒轻,或微有上热有痰鸣或咽喉不利为主要特点。

其次以咽喉不利为目标,与半夏厚朴汤鉴別二方共同方根为小半夏汤,故皆主咽喉不利呕恶,皆治外邪里饮证而半夏厚朴汤在小半夏汤基础上加厚朴、苏子、茯苓。用厚朴、苏子可治疗气滞如腹胀或精神症状,用茯苓治疗小便不利、心悸烦而射干麻黄汤在小半夏汤基础上加了麻黄,故解表力稍胜复加射干、大枣、五味子、紫菀、款冬花、细辛,大队祛痰饮之药则祛饮力量显增并射干、款冬花二物皆主咽喉不利,故主治喉中痰鸣

综仩所述,射干麻黄汤六经当属太阳阳明太阴合病外邪里饮,饮逆结于咽喉里虚寒不甚或微有热者。临床运用目标:1.咳喘而痰鸣上气屬太阳太阴阳明合病者。2.外邪里饮痰饮较半夏厚朴汤重,外邪较小青龙汤轻里虚寒不甚或微有热者。(邓锐)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咳嗽痰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