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内管道结构显示不清,膈肌痉挛光带模糊

肝内小囊性病变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肝内液性病变是怎么解释?
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超声所见:肝脏形态、大小正常、包膜光整、肝静脉显示清晰、肝实质回声均匀、右肝内见17/15MM稍强回声团、边界清、内部回声不均匀、肝内见多个大小不等囊性暗区、较大约14/12MM、边界清’后方回声增强、门脉主干宽约10MM想得到怎样的帮助:请问;肝内液性病变是什么症状?需要怎样治疗?要注意什么?谢谢
指导意见:建议行手术切除,患者在术后进行病理确诊,根据病理采取相应的治疗的,目前考虑为炎症、囊肿、肿瘤的呆能性。
evelinelhm |
07:29:25共有4条回答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彩超检查为肝内多发囊性病变和胆囊炎、胆囊折叠,服用消炎利胆药治疗效果都不好。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应该怎样治疗才好?
病情分析:
胆囊炎在非手术治疗后80%-90%可以消退自愈
指导意见:
但以后有反复发作或引起胆石症与胆管炎等系列并发症而终需手术治疗,特别是在疑有胆囊癌时一定尽早手术。
12:49:29共有1条回答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超声描述:肝脏形态正常,右肝最大斜径约126mm。左肝大小约75*48,轮廓清晰,表面规则,肝实质回声分布均匀,肝内可见多个大小不等无回声暗区,壁尚光滑,内透声可,后壁效应增强,较大者约9*8mm,肝内管道结构显示清晰,门静脉主干内径约10mm,胆囊大小约63*23mm,壁毛糙,厚约3mm,内透声可,其内可见光带分隔,未见明显光团,胆总管内径约4mm,脾、胰腺所示切面暂未见明显异常。腹腔内暂未见明显包块声像及不规则液暗区。CDFI:未见异常血流信号。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帮助诊断,并提供治疗方法。
病情分析:
肝内囊性病变、胆囊炎、胆囊折叠
指导意见:
你好!你这情况建议中药治疗比较好
以上是对“肝内囊性病变、胆囊炎、胆囊折叠”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痛彻心扉 |
13:26:24共有3条回答
左肝内囊性病变是什么性质的病?
病情分析: 你好。很可能就是常常说的肝囊肿,一般情况下,肝囊肿不破裂、不出血、不感染,也不恶变。仅少数患者可能会发生囊内出血,致使囊液呈血性或伴血块,有时可继发感染。向您的应该是后天性的,后天性肝囊肿可能是肝管发生退行性改变的结果,出生时没有,以后随着年龄增长肝内出现的新生囊肿。不是什么特严重的疾病。希望我的回答让你满意。望采纳
01:23:33共有6条回答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肝内囊性病变是怎么回事?
问题分析: 你好,请问目前的症状是什么,哪里有不适的感觉,必须检查和症状相结合,需要全面分析,综合考虑.
23:42:16共有2条回答
Copyright (C)
琼ICP备号-6
& & 爱康版权所有
本网站敬告网民:身体若有不适,请及时到医院就诊。超声诊断学1、超声波:具有声波的属性(弹性机械波-质点的相位性运动和能量传递,疏波和密波交替性变化,在介质中以纵波形式传导),振动频率大于20000Hz的机械振动波。2、声特性阻抗:声特性阻抗(Z)为声速和介质密度的乘积,即Z = P×C。3、多普勒效应:入射超声遇到活动的小界面或大界面后,散射或反射回声的频率会发生改变,称为多普勒频移。界面活动朝向探头时,回声频率升高,呈正频移;反之,回声频率降低,呈负频移。4、声影:在常规DGC(深度增益补偿)正补偿调节后,在组织或病灶后方所显示的回声低弱甚或接近无回声的平直条状区。5、门脉工字部:门静脉左支略长分为左内叶支、左外叶下段支和左外叶上段支,门静脉左支经过横部、矢状部达囊部,它与其分支构成“工”字形。6、第一肝门:是门静脉、肝动脉、胆管、淋巴管及神经的出入口。7、第二肝门:肝左、中、右静脉和若干条肝小静脉注入下腔静脉位于膈肌下方内1cm处,该处即为第二肝门。8、折射:大界面两侧介质(组织) 声速不同,超声波在进入第二介质后将发生折射(角度偏转)。超声波由声速小的介质进入声速大的介质,折射角增大,反之亦然。9、散射:小界面对入射超声产生散射现象,散射使入射超声能量中的一部分向各个空间方向分散辐射,其返回至声源的回声能量甚低。10、声能衰减的因素:1)小界面的散射2)大界面的反射3)声束的扩散4)软组织对超声能量的吸收11、超声诊断新技术:1)弹性成像:是通过灰阶或彩色编码成像显示组织压缩前后(呼吸心跳的内在压力)引起的位移变化,来间接反映组织的硬度一种成像技术。2)超声造影3)三维超声4)心脏斑点追踪技术12、心脏基本切面:1)左室长轴切面2)心底短轴切面(主动脉短轴切面、二尖瓣口短轴切面、乳头肌水平短轴切面、心尖短轴切面)3)心尖及胸骨旁四腔心切面13、心包积液:1)二维超声:& & 是诊断心包积液的最佳检查方法。& & 左心室长轴切面,可观察到左室后壁、右室前壁及心尖区周围心包腔内液性暗区。& & 在左心室短轴切面,可显示左心室周围不同平面的心包积液,包括前壁、侧壁和下壁等,同时还可显示右室游离壁心包腔内的积液。& & &在心尖四腔心切面,可观察左室侧壁、右室侧壁及心尖区心包积液。& & &剑突下四腔心切面可显示右室膈面心包腔内的积液。2)M型超声(专门检查心脏的):心室波群可观察到右室前壁和左室后壁心包腔内出现液性暗区3)多普勒超声:心包填塞时二、三尖瓣前向血流发生变化。三尖瓣舒张早期(E峰)及晚期(A峰)前向血流在吸气相显著增加;二尖瓣前向血流速度在吸气相显著减少。14、二尖瓣狭窄:1)典型超声表现:& & 二尖瓣运动的改变:腱索缩短,前叶呈圆拱形改变,前后叶同向运动。& & 二尖瓣形态的改变:二尖瓣增厚,回声增强,甚至有时后方伴声影(钙化)。& & 继发改变:左房大,右心室大,肺动脉增宽等。2)M型超声表现:二尖瓣运动曲线增粗,增厚,回声增强,前后叶同向运动,曲线形态呈“城墙样”。3)血流频谱:舒张期由于基线上方的高速射流频谱,特点为频谱宽,充填,上升速度加快,陡直,下降速度明显减慢,时间延长。15、室间隔缺损:1)二维超声表现:室间隔连续性中断(直接征象);左室、左房增大;肺动脉增宽2)彩色多普勒:室间隔水平分流(诊断VSD最敏感、最准确)3)频谱多普勒(从频谱曲线上可以了解血流性质、方向、流速等):连续多普勒测量缺损处左向右分流峰值速度,根据伯努利方程,以评估左、右心室间的压差。16、肝硬化:& & 声像图改变:&?肝脏体积缩小,形态失常,包膜不光滑,呈锯齿状;?肝脏实质回声增高,分布不均匀或呈网状改变,有时可见弥漫性结节状回声;?肝静脉变窄、迂曲;?门静脉高压,门静脉内径&1.4cm,脾大,脾厚度&4.0cm,腹水形成;?低蛋白性胆囊壁水肿增厚,呈双边征;?Dopper:肝静脉血流减少,速度减慢,肝动脉血流增多。17、肝癌:1)分型:巨块型、结节型、弥漫型。2)声像图表现:& & 直接征象:癌肿的数量、多少;& & & & & & & 肿块边缘情况;& & & & & & & 形态多不规则;& & & & & & & 肿块回声:多样;& & & & & & & 肿块周围:出现声晕、衰减。& & 间接征象:肝脏形态、大小、体积改变(体积增大,形态失常),呈“驼峰征”、“角征”;& & & & & & & 肝内血管走行异常;& & & & & & & 肝内胆管的改变(压迫、推挤);& & & & & & & 肝内转移,血管内癌栓的形成,腹腔、腹膜后淋巴结肿大;& & & & & & & 合并腹水、脾大。18、(典型)胆囊结石:& & &声像图表现:胆囊腔内出现形态结构稳定的强回声光团;& & & & & & & & &伴后方声影;& & & & & & & & &改变体位强光团依重力方向移动。19、胰腺炎:& & 急性水肿型胰腺炎:全胰弥漫性增大;界清内部回声少;实质不均低回声。& & 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边缘不完整,回声不均质;可有不规则斑片状强回声。多数伴胰周或腹腔内积液,胰周因渗出可出现不规则低回声区。& & 慢性胰腺炎:形态不规则;轮廓不清晰;回声不均质;胰管可扩张;胰管有结石。& & 间接征象:胰腺肿胀明显时,可压迫胆总管、主胰管及周围血管。20、胰腺癌:& & 直接征象:胰腺局限性肿大;病灶形态不规则;肿块边界不清晰;内部回声不均质;肿块多呈低回声。& & 间接征象:胰头癌压迫胆总管下段及胰管,可见“四个扩张”征象,即胰管、胆总管、胆囊、肝内胆管扩张;血管受压;肝脏及远处转移。21、脂肪肝:& & 超声图像表现:肝脏增大,回声增强,呈弥漫性、密集的细小点状回声分布。22、胰腺:胰腺为扁长三角形器官。位于胃的后方,相当于第1、2腰椎水平,在十二指肠降部和脾门间横位于腹后壁。 分头、颈、体、尾四部分,超声测值分别为3cm、2cm、1~3cm,主胰管内径&2mm。胰头位于脊柱右侧,第二腰椎水平的十二指肠C字型弯曲内,胰头后面与下腔静脉相邻。胆总管末段穿行于胰头的后上部分,终止于十二指肠的Vater壶腹。胰颈位于胰头和胰体之间的狭窄部分,肠系膜上静脉穿行于胰颈后部的浅沟内,并与脾静脉汇合成门静脉主干。胰体部位于主动脉、小网膜囊后,其前面隔网膜与胃窦和胃体相邻,后面无腹膜覆盖,由右往左直接与腹主动脉、肠系膜上动脉起始部、左肾上腺及左肾血管相邻。脾静脉位于上述诸结构与胰腺之间。胰尾位于脊柱左侧第1腰椎椎体至12胸椎的水平。脾动脉在胰体尾上方,脾静脉在胰尾的后方,左肾静脉在胰体尾下方穿行。23、脾脓肿:& & 超声表现:脾脏肿大;& & & & & & & 初期:病灶边界不清,内部回声不均质;& & & & & & & 中期:脓肿液化坏死后表现为无回声区,内可见光点、光带及光团,周边有强回声带环绕;& & & & & & & 抗炎治疗后异常回声区逐渐缩小。24、脾外伤:& & 脾包膜下血肿:包膜下扁长形无回声区& & & & & & & & & 包膜未破裂时无腹腔积液& & & & & & & & & 易发生迟发性脾破裂& & & & & & & & & 早期出血量少易漏诊& & 脾破裂(真性脾破裂):脾包膜不完整,形态失常& & & & & & & & & & & & &脾实质杂乱回声区& & & & & & & & & & & & &脾周围血肿& & & & & & & & & & & & &腹腔积液& & & & & & & & & & & & &小裂缝状破裂易漏诊25、脾梗塞:脾内单个或多个锥形(锲形)或不规则形低回声区,其底部朝向脾外侧缘,尖端指向脾门。低回声区内回声不均匀:梗死灶液化时呈无回声区或假性囊肿;陈旧性梗死灶纤维化,病灶内回声增强;钙化时,可见光斑或片状强回声,后方伴声影。26、子宫肌瘤:& & &超声图像表现:子宫不同程度的增大,形态失常;&& & & & & & & & & 肌瘤回声多样化,边界不清晰,当肌瘤血供不足时,可发生一系列变化;&& & & & & & & & & Doppler可显示肌瘤周围呈环状或半环状血流信号。27、卵巢良性肿瘤:& & 单纯性囊腺瘤:肿块呈圆形或椭圆形,壁薄,光滑,境界清楚,内部为液性暗区,如有多房,内可见细线状分隔,分隔光滑,后壁回声增强。乳头状囊腺瘤:肿块除有上述单纯性囊腺瘤特征外,囊壁上可见大小不等的乳头状实质回声突向囊内,少数病人乳头穿破囊壁可产生腹水。粘液性囊腺瘤:肿块呈圆形或椭圆形,壁薄,光滑。内部为液性暗区,暗区内可有分布均匀的细小点状回声。囊壁内面可有实质性回声突向囊腔,后壁回声增强。良性畸胎瘤:右附件区见一强回声肿块,内部可见密集光带及无回声,后方回声衰减明显。肿块内部可见强光团回声,无回声暗区及分隔光带回声。28、卵巢恶性肿瘤:混合性卵巢恶性肿瘤:为部分囊性部分实性,或以某一部分为主,囊性部分常为多房性,且内壁不规则。实性部分呈中低不均回声,形态不规则,边界欠清晰或不清晰。内可见散在不规则细小无回声区。实质部分可由乳头极度增生、反复分支所形成。实质性卵巢恶性肿瘤:边界欠清晰或不清晰,表面常不规则,内部回声强弱不等,分布不均匀。部分肿瘤回声衰减严重。晚期出现腹水。29、早期妊娠:超声图像表现:子宫增大;& & & & & & & 子宫内膜不规则增厚,且回声增强;& & & & & & & 宫腔内出现妊娠无回声暗区 ;& & & & & & & 孕六周时,妊娠囊内靠近一侧可见胚芽及原始心管搏动。30、异位妊娠:未破裂异位妊娠超声图像表现:子宫稍大,宫内无孕囊(注意也可能出现假孕囊暗区),内膜较厚,在子宫外侧显示囊壁厚的囊性暗区,内可见胚芽或心管搏动。破裂后异位妊娠超声图像表现:宫内无孕囊,盆腔出现形态不规则无回声或低回声液性暗区,子宫外侧可见混合性肿块。31、葡萄胎:子宫体积增大,子宫的增大与停经月份不相符(远大于); & & & & & & & &宫腔内回声改变:宫腔内充满大小不等的光点、光团及囊泡回声(“落雪征”);宫内无孕囊、胎体及胎心搏动;合并卵巢黄素囊肿;恶变时声像图:葡萄胎已超出子宫腔范围,水泡组织侵入基层提示侵蚀性葡萄胎。宫肌浸润子宫增大,子宫肌呈疏松表现,宫壁内局限性实质性或囊实性病灶,边界清楚或不太清楚,盆腔转移性包块,甚至有较多量的残留水泡构成液性暗区及光点光圈等。32、肾脏:33、肾结石:超声图像表现:肾窦内见强回声;&0.3cm后方有声影;部分可伴发肾积水;可发现“X线阴性结石”。34、肾盂积水:& & 超声图像表现:肾窦分离&10mm;形态呈长条形、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扇形;重度积水:肾实质明显变薄;肾窦被巨大无回声代替;其间有不完全分隔光带;35、肾囊肿:超声图像表现:实质内无回声;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整齐,壁薄;有后方增强效应;囊肿向外可凸出于肾表面,向内可压迫肾窦回声。36、多囊肾:超声图像表现:先天性家族史双侧性;肾增大、外形常失常;多个大小不等无回声;形态呈圆形或椭圆形;各囊腔完整互不相通;肾实质回声通常增强;肾窦回声被挤压变形。37、肾肿瘤:直接征象:肾内实质性异常回声区;液化、钙化等呈混合型;肾局部隆起和外形异常;可引起弧形压迹杯口征。间接征象:肾积水;淋巴结肿大;下腔V肾V癌栓。38、膀胱结石:超声图像表现:膀胱内可见强回声;后多伴有清晰声影;结石可随重力运动;39、膀胱肿瘤:超声图像表现:膀胱壁呈局限性增厚;以强回声等回声为多;其后方多无声影;可有输尿管扩张;形态、大小各异;可有蒂与壁相连;部分可见肿瘤漂浮感。40、前列腺增生:& & 发生部位:内腺区超声图像表现:前列腺增大,以前后径为主,突入膀胱;形态倾向球形,外形尚规则,左右对称;腺体边界整齐,包膜可增厚,连续性好;内部回声增多,增粗,分布欠均匀。部分病例可伴发钙化、尿潴留、膀胱结石等。41、肾脏:肾脏位于腹膜后间隙,在脊柱和腰大肌两旁,在横膈之下,上极相当于第11或12胸椎,下极相当于第2或第3腰椎水平,右肾较左肾约低半个椎体。肾脏分为肾实质(皮质:肾小球和曲小管和髓质)和肾窦区两部分。肾窦内有肾的动静脉分支、肾大小盏和肾盂以及脂肪等组织构成。肾盂为输尿管上端膨大部分,呈扁平漏斗状,在肾盂内向肾实质展开,形成2~3个大盏和8~12个小盏。肾门部为肾动脉、肾静脉、输尿管及神经和淋巴管的出入之处。由前向后排列为肾静脉、肾动脉、输尿管。常用超声名词SAM征:即收缩期二尖瓣前向运动。系由于肥厚梗阻型心肌病时,左室流出道狭窄,收缩期左室流出道内血流速度异常增高所致。是判断肥厚型心肌病有无左室流出道梗阻的重要征象。WES征:充满型胆囊结石,胆囊内液性暗区消失,呈弧状强回声光带伴宽的直线声影,即WES征。其中W为近场的胆囊壁,E为结石强回声,S为后方声影。靶环征:某些病灶中心呈高回声而其周围形成圆环状低回声,名晕圈或声晕。布加综合征:肝段下腔静脉或肝静脉、部分或完全性阻塞引起下腔静脉高压和门静脉高压的综合症状,以肝脾肿大、腹水、门静脉高压、胸腹壁静脉曲张,或下肢浮肿,与肝硬化相似。侧壁失落效应:对于大界面,入射角较大时,回声反射不能回到探头,产生回声失落现象。见于囊肿或肿瘤的外周包以光滑的纤维薄包膜。工字部:肝内由门静脉左支及其矢状部、左外叶上下支门静脉和左内叶支门静脉构成特征性的“工”字形结构,可供识别肝管和门脉。哈氏囊:胆囊颈膨出的后壁形成一个漏斗状的囊,称为哈氏囊,胆石常嵌顿在内,是超声探测须注意的部位。后壁增强效应:是指在常规调节的DGC系统下,组织的某一小区的声衰减特别小,则回声在此区的补偿过大,其后方因补偿过高,较同等深度的组织亮。常见于:囊肿、脓肿或其他液性暗区的后壁。&后运动实验:运动实验阳性者,嘱患者眼球停止运动,若眼球停止运动后,玻璃体病变继续运动,则为后运动实验阳性(+);若眼球停止运动后,玻璃体病变也停止运动,则为后运动实验阴性(—)。彗星尾征:超声波遇到金属避孕环、游离气体、肝内胆管积气、某些结石等时,声像图表现为强回声及其后方的逐渐衰减、多次反射的狭长带状回声,形如“彗星尾”闪烁。混响效应:声束扫查体内平滑大界面时,部分声能返回探头表面之后,又从探头的平滑面再次反射,又第二次进入体内。常见于:膀胱前壁、胆囊底、大囊肿的前壁,可被认为壁的增厚、分泌物、或肿瘤。混响效应:声束扫查体内平滑大界面时,部分声能返回探头表面之后,又从探头的平滑面再次反射,又第二次进入体内。见于:膀胱前壁、胆囊底、大囊肿的前壁,可被认为壁的增厚、分泌物、或肿瘤。假肾征:胃肠道全周壁或较广泛管壁增厚,中间(多为偏心性)气体强回声和肿瘤组织低回声结构,类似于肾脏结构,称为假肾征.。枯萎卵:宫腔内可见一大的“空”胎囊,胎囊内充满液性暗区(羊水),看不到胎芽,或仅见一小胎块。属滞留流产。流产:妊娠不足28周、胎儿体重不足1000g而终止者称流产(abortion)。发生于12周以前者称早期流产,发生于12周至不足28周者称晚期流产。卵巢生理性囊肿:卵巢非赘生性囊肿,多能自行消退,直径5cm左右,亦可增大,超声表现多为囊性包块,囊壁光滑,内为液性暗区,透声好。面团征:肿块无回声区内圆形或椭圆形高回声光团,边界较清晰,浮于囊肿内或附于囊壁一侧,为脂质和毛发裹成的团块。肿瘤也可只有高回声光团而无液性暗区。平行管道征:胆道阻塞后肝内扩张的胆管与伴行的门静脉所形成的双管。 & &&葡萄胎:亦称水泡状胎块(hydatidiform mole),是指妊娠后胎盘绒毛滋养细胞异常增生,终末绒毛转变成水泡,水泡间相连成串,形如葡萄得名。前置胎盘:妊娠晚期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或覆盖于宫颈内口处,位置低于胎儿先露部时称前置胎盘。妊娠(pregnancy):是胚胎和胎儿在母体子宫内生长、发育的过程。卵子受精是妊娠的开始,胎儿及其附属物自母体排出是妊娠的终止。声衰减: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因波束发散、吸收、反射、散射等原因,使声能在传播中减少的现象。软组织的声衰减随组织厚度而增加,其衰减量等于衰减系数与通路长度的乘积。双筒枪:肝门部肝外胆管因阻塞扩张后在声像图上形成与肝门部门静脉平行,且管径相近或略宽。 & &&胎盘早剥:妊娠20周后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称胎盘早剥。同心环征:肠套叠时套叠的肠管短轴切面为大、中、小三个环状结构,形成偏心性“同心环”。外周均匀性低回声为远段肠壁回声,中间和内部两个环状管壁稍增厚,是套入的近段肠管。异位妊娠:怀孕晚期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或覆盖于宫颈内口,位置低于胎儿先露部称。2孕卵在子宫腔以外的地方着床。如输卵管、卵巢、腹腔、宫颈、残角子宫、阔韧带。最常见的为输卵管妊娠,占95%。振铃效应:又称声尾,声束在传播途径中,遇到一层薄的液体层,液体下方有极强的声反射界面,使声束穿越液体层来回多次反射,形成长条状多层重复纹路分布的光亮带。见于:胆囊壁内胆固醇小体,伴少量液体,又称彗星尾征。&脂液分层征:上层为密集的强光点回声 ,下层为液性暗区,两层有明显分界,较大囊肿其液平面可随体位变动而变化。声影:是声束遇到较强衰减体造成的,包括高反射(气体)及高吸收(骨骼、结石、斑痕)物体,表现为在病灶后方出现低或接近无回声的平直条状区。1、超声医学:是利用超声的物理特性用于诊断人体疾病的一门影像学科。2、声波:是一种机械波,是由频率在20~20 000 Hz之间声振动源激起的疏密波,该疏密波传播至人的听觉器官(耳)时,可以引起声音的感觉。3、超声波:声波按其频率分类:<20 Hz为次声波,低于人耳听觉低限;频率20~20 000Hz之间为可听声;>20 000 Hz为超声波,高于人耳听觉。诊断用超声波的频率在1~300 MHz之间,常用2~20 MHz。4、频率(f):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每秒钟质点完成全振动的次数,单位是赫兹(Hz)。5、波长(λ):声波在一个周期内振动所传播的距离,单位是毫米(mm)。超声波波长愈短,频率愈高,分辨率愈强。6、声速(C):声波在介质中传播,单位时间内所传播的距离,单位是米/秒(m/s)。人体软组织的平均声速为1 540 m/s,和水的声速相近。7、声阻抗:即声阻抗率或声特性阻抗,可以理解为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所受到的阻力,等于介质的密度与超声在该介质中传播速度的乘积。设Z为声阻,ρ为密度,C为声速,则Z=ρ·C。两介质声阻相差之大小决定其界面处之反射系数。两介质声阻相差愈小,则界面处反射愈少,透入第二介质愈多;反之,声阻相差愈大,则界面处反射愈强,透入第二介质愈少。8、反射、透射与折射:声波从一种介质向另一种介质传播时,由于声阻抗Z不同(密度ρ、声速C不同),在二种介质之间形成一个声学界面,如果该界面尺寸大于超声波波长,则一部分超声波能量返回到第一介质此即反射。另有一部分能量穿过界面进入第二介质并继续向前传播,称为透射。当两种介质的声速不同时,就会偏离入射声束的方向而传播,称折射。9、散射: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如果介质中含有大量杂乱的微小粒子,超声波激励这些小粒子成为新的波源,再向四周发射超声波。10、衍射: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如遇到的物体其直径小于1~2个波长时,则绕过物体继续向前传播,这种现象称为绕射(也称衍射)。11、吸收与衰减:当声波穿过介质时,由于“内摩擦”或所谓“黏滞性”而使声能逐渐减小,声波的振幅逐渐减低,介质对声能的此种作用即为吸收。这种在介质中传播时出现的声波衰减称为吸收衰减。而声波在前向传播过程中因发生反射、折射及散射等现象使声能随着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弱,此种现象称为距离衰减。吸收与衰减的程度与超声的频率、介质的黏滞性、导热性、温度及传播的距离等因素有密切关系。12、换能器:能使电能和机械能相互转变的装置,又称探头。13、正压电效应:某些特异性的材料,在外部拉力或压力的作用下引起材料内部原来重合的正负电荷中心发生相对偏移,在材料表面出现符号相反的表面电荷,即由机械力的作用产生了电场,这种将机械能转变为电能的效应称为正压电效应。超声接收换能器用的就是正压电效应,将来自人体的反射(散射)超声波转化为电压。14、逆压电效应:在压电材料表面沿着电轴方向加上电压,由于电场作用,引起材料内部正负电荷中心位移,这一极化位移使材料内部产生应力,从而导致宏观上的几何形变,这种将电能转变为机械能的效应叫逆压电效应。超声波发射换能器采用了逆压电效应,将电压转变为声压,并向人体发射。15、近场:指探头内平面型压电晶体发出的高频超声波在开始的一段距离内以平面波方式传播,束状的超声场不扩散称为近场。16、远场:指在近场以远,声束开始扩散为之远场。17、显现力:能探及回声而发现的物体的最小直径即为超声的显现力,从理论上看,最大的显现力是波长的1/2。频率愈高,波长愈短,能探及的物体愈小,其显现力亦愈高;反之则显现力较低。18、分辨力:是指超声波检查时能在荧光屏上被分别显示为两点的最小间距。依方向不同可分为纵深分辨力与横向分辨力。19、纵深分辨力:是指声束穿过之介质中能被分辨为前后两点的最小间距。此种分辨力之高低与发射脉冲宽度(即持续时间)有关。20、横向分辨力:是指与声束相垂直之直线上,能在荧光屏上被分别显示之左右两点的最小距离。此距离大小与声束之宽窄以及发射声束的数量有密切关系。发射声束的数量越多,横向分辨力越好,反之则较差。21、无回声:无点状及其他形状的回声,呈一片黑色暗区。22、等回声:病变回声辉度与周围正常组织几乎相等。23、低回声:病变回声辉度低于周围正常组织。24、高回声:病变的回声辉度高于周围正常组织。25、点状回声:细小的亮点回声,直径通常小于0.2 cm。26、片状强回声:为片状明亮回声,直径0.3~0.5 cm。27、团状强回声:为大于0.5 cm的团样明亮回声。28、带状强回声:为线条样明亮回声。29、环状强回声:为圆环状明亮回声。30、透声:声波能良好地透过组织或病变,致后方回声增强。31、声影:声波传播途径中,因反射吸收等因素,使声能大量衰减,阻碍声的传播,引起回声明显减弱。32、靶环征:病灶中央呈等回声小团块,四周有较宽的弱回声环。33、牛眼征:为强或等回声团块,周围有环状暗带,团状中央液化,酷似牛眼。34、平行管征:胆管增粗与门静脉内径相似,形成平行管征。35、彗星征:团状强回声后方有数条平行的条状回声。36、假肾征:声像的形状像肾脏,但并非为肾脏。多见于胃肠道肿瘤。37、声晕:实性肿块周围出现环状暗带。38、卫星征:病灶周围出现小病灶,犹如卫星环绕。39、镶嵌征:瘤体内包含小肿瘤,瘤体之间互相有隔带。40、心底波群:于胸骨左缘第3肋间探查时,在心底短轴切面或左心长轴切面上经过主动脉根部选择取样线即可见此波群,其解剖结构自前至后分别为胸壁、右室流出道、主动脉根部及左房。由于此等结构均在心底部,故称心底波群。主要有主动脉根部曲线和主动脉瓣曲线。41、二尖瓣波群:于胸骨左缘第3~4肋间探查时,在左心长轴切面上经过二尖瓣前叶选择M型取样线时即可见一组比较特异的波群,有二尖瓣前叶曲线、二尖瓣后叶曲线。42、心室波群:于胸骨左缘第4肋间探查,在左心长轴切面上经过二尖瓣腱索水平选择M型取样线时可见心室波群。可见室间隔曲线、左室后壁曲线。43、三尖瓣波群:在胸骨旁四心腔图检查时选择经过三尖瓣前叶的取样线,可见一活动幅度较大的双峰曲线,距体表较近(5 cm左右),为三尖瓣前叶的反射。44、肺动脉瓣波群:于心底短轴切面上选取通过肺动脉长轴及肺动脉瓣后叶的取样线,即可记录肺动脉后瓣曲线,收缩期肺动脉瓣开放,曲线向后;舒张期瓣膜关闭,曲线向前。45、多普勒效应 :是奥地利物理学家Doppler在观察星球运动时发现的,即当星球与地球之间存在相对运动时,所接收到的光波的频率会与发射频率出现差异称多普勒效应。由此频率差异(频移)可推算相对运动的速度。当超声用于血流测定时,血细胞的后散射能量虽小,但亦可产生多普勒效应。多普勒诊断仪可以截取这些信号,并分析血细胞运动的速度。用于诊断的超声频率为2~10 MHz,由细胞运动而产生的多普勒频移一般为0.5~10 kHz。根据血细胞的频移大小即可计算出血液流速和血流量。46、彩色多普勒:在进行超声多普勒检测时,将扫描线上各点的频移方向、大小,均以伪彩色编码红、蓝、绿等颜色显示,此即彩色多普勒,能显示出血流的方向、速度、动态、有无反流与分流等多种信息。47、频谱多普勒:利用多普勒效应进行超声检测,将多普勒频移大小在零线上下显示为波幅高低的曲线,此即频谱多普勒,在观察血流方向与速度上有重要意义,其中包括脉冲型和连续型两种类型。48、脉冲重复频率:是指每秒钟超声脉冲群发射的次数,它不同于超声发射频率,后者是指每秒钟内超声振荡的次数,即探头的频率。在超声仪器中,超声发射频率一般为数兆赫兹,而脉冲重复频率只有数千赫兹。超声换能器在发出一组超声脉冲波之后,需经过时间延迟Td后才发出下一组超声脉冲,因此,超声的脉冲重复频率为PRF=1/Td。在多普勒检查时,根据取样定理,脉冲重复频率必须大于多普勒频移的2倍,即fd&1/2 PRF才能准确地显示频移的方向和大小。49、声像图伪像:是指超声显示的断层图像与其相应的客观的解剖断面之间存在的差异。这种差异表现为声像图中回声信息特殊的增添、减少或失真。50、混响伪像:是指超声垂直照射到平整的界面如胸壁、腹壁上,超声波在探头和界面之间来回反射,所引起的多次反射。混响的形态呈等距离多条回声,回声强度依深度递减。51、振铃伪像:超声束在一些“异物”内来回反射并逐步衰减所致。如胆囊壁罗阿氏窦中存在胆固醇结晶时可表现为“彗星尾征”。52、切面厚度伪像:亦称部分容积效应伪像。超声束形状特殊而且波束较宽,即超声断层扫描时断层较厚引起。例如:肝脏深部的小囊肿内可能出现一些点状回声,这些点状回声来自小囊肿旁的部分肝实质;在胆囊也可见这种伪像,有时酷似分层的胆泥。53、旁瓣伪像:由主声束以外的旁瓣反射造成。旁瓣现象在低档超声仪器和探头比较严重,图像清晰度较差。如结石、胃肠气体等强回声两侧出现的“披纱征”或“狗耳征”图形,即属旁瓣伪像。54、折射声影:声束通过囊肿边缘时,由于折射(入射角超过临界角)而产生边缘声影或侧边“回声失落”(全反射)。边缘声影也见于细小主胰管的横断面,呈小等号“=”而非小圆形。超声引导穿刺时,人们经常遇到针管或导管显示不清的困扰,皆因声束斜行(而非垂直)入射针管的壁,引起“回声失落”(全反射)的缘故。这种现象也发生在大量胸水、腹水时,平行于声束的脾上缘及部分横膈面显示“中断”的伪像。55、后方回声增强:是由于囊液的衰减系数远低于肝实质,而距离增益补偿(DCG)作用的结果。利用后方回声增强,通常可以鉴别液性与实性病变。如肝囊肿时其后方组织回声增强。56、声影:当声束遇到结石、瘢痕并完全被遮挡时,在其后方出现条带状无回声区即声影。例如肝内胆管出现强回声和边缘模糊的声影,常是胆管内积气的伴随现象。57、镜面伪像:当声束斜行(而非垂直)遇到声阻差很大的膈—肺界面时,会发生全反射和镜面伪像。如膈下肝内有一肿瘤或囊肿回声(实像),膈上对称部位会出现一个相应的肿瘤或囊肿伪像。58、“窗口”:是指超声波束能穿透颅骨而没有衰减的通道,有颞窗、眼窗、枕骨大孔通道。59、白瞳孔:视网膜母细胞瘤是3~5岁儿童最常见的眼内恶性肿瘤,常以“白瞳孔”而就诊,多单眼发病。临床上可分为眼内生长期、眼内压增高期(青光眼期)、眼外扩展期和全身转移期四期。60、“挖空”现象:脉络膜黑色素瘤患者超声显示内部回声前部光点密集,后半部衰减即所谓“挖空”现象,可有声影。61、心动周期:心脏一次收缩和舒张,构成一个机械活动周期,称为心动周期。正常心脏的活动由一连串的心动周期组合而成。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心房和心室肌肉有次序地收缩和舒张,使心腔内的压力和容积发生有规律的变化。62、心指数:人体静息时的心排血量,并不与体重成正比,而是与体表面积成正比。以单位体表面积(m2)计算的心排血量,称为心指数。中等身材的成年人体表面积为1.6~1.7 m2,安静和空腹情况下心排血量为5~6 L/min&故心指数为3.0~3.5 L/(min·m2)。安静和空腹情况下的心指数,称为静息心指数,是分析比较不同个体心功能时常用的评定指标。63、射血分数:每搏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称为射血分数。射血后尚存留在心室内的血量称为残余血量。健康成年人每搏量较大时,射血分数为55%~65%。64、前负荷:前负荷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在一定范围内增大时,可使心室肌的“初长”加大,收缩增强;相反,若心肌的初长过小,则使心肌的收缩力减弱。65、后负荷:即心室压力负荷。后负荷加大时,心室肌的收缩性能也将发生相应的增强,起到补偿每搏量的作用,如果后负荷过度增大,超过了心室的代偿能力,则会导致心排血量的减少,这便是后负荷增重型心力衰竭发生的原因之一。66、“键盘征”(“鱼刺征”):肠梗阻患者肠管积气、积液,超声检查示肠壁垂直的肠黏膜皱襞线状回声呈“键盘征”或称“鱼刺征”。67、“WES”征:胆囊充满结石时胆囊缩小,囊壁增厚,胆汁少,囊内充满多个强回声团块,囊腔前壁紧贴形成半月状强回声带,后壁不显示,后方一片声影,囊壁结石团块,声影构成三联征(WES征)。68、妊娠囊:妊娠6~7周妊娠囊显示出周边清晰、轮廓完整、密度均匀一致的圆形或椭圆形光环。69、亮度调节:使灰标中的最高灰阶显示适当的亮度,而灰标中的最低灰阶隐约可见,适当使室内光照度变暗,避免灯光直射屏幕。70、对比度调节:最大限度地使灰标中的灰阶等级显示清晰可辨,做到屏幕上的字符笔画显示清晰,图像层次丰富、柔和。71、深度增益补偿(DGC)调节:超声波在人体内的传播过程中具有吸收和衰减的物理特性,因此会产生近场回声强、远场回声弱的现象。为此,适当调节DGC,对近场进行抑制,对远场进行补偿,使整幅图像回声均匀一致。72、动态范围调节:是指超声仪器能够显示的从最低到最高回声信号的范围,一般为30~70 dB左右。动态范围应根据观察不同的脏器目标进行选择。73、声束聚焦功能调节:可提高深部目标细微结构的分辨力,减少超声伪像发生,使图像更具真实性。一般目标距离皮肤5 cm以内采用近程聚焦,5~10 cm采用中程聚焦,10 cm以上采用全程聚焦。74、直接法:是常规使用的方法,即探头与被检查部位的皮肤直接接触。75、连续滑行扫查法:探头在皮肤上做连续、缓慢的滑行扫查。通过一系列的连续扫查,可以作纵向、横向或任意方向的连续平移扫查,也可使探头的一端固定,另一端作连续旋转滑行扫查。适用于较大的脏器和病变的检查。76、扇形扫查法:扫查平面按顺序作扇形移动,以形成立体概念,此法可避开骨骼和含气器官的影响,对感兴趣区进行系统扫查。适用于心脏及较小脏器的检查。77、十字交叉法:以病变区为中心,在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上作连续纵切和横切扫查。使用该方法可以确定被检查目标的整体空间方位,常用于病变定位。78、追踪扫查法:发现某一异常结构或病变后,沿其走行进行追踪扫查,以全部显示其结构。适用于管道结构如胆总管、输尿管、胃肠道、血管的超声检查。79、对比扫查法:对对称性器官,如肾、肾上腺、卵巢、甲状腺的左右侧叶、肢体、眼球、颅脑等,除仔细检查患侧病变之外,应对健侧进行常规性检查。这样可以判断病变的存在和健侧的状况。80、加压法:进行腹部超声检查时,若因胃肠气体影响而显示不清,可通过加压探查,驱散局部的胃肠气体,缩短探头与被检查脏器或病变之间的距离,使其得以显示。81、磁性试验(眼科检查):当急性眼外伤疑及眼内异物是铁屑时,将特制的电磁棒石通电并接近眼球的睫状体扁平部,如果观察到异物回声移动或颤动,即提示异物具有磁性。82、运动试验(眼科检查):视网膜脱离的患者,转眼时,脱离的网膜上下飘动,停止转动后该网膜回声光带仍然飘动不止,称后运动试验阳性,不飘动则为阴性。后运动阳性一般说明病变位于玻璃体内。83、压缩试验(眼科检查):发现球后占位性病变时,用探头置于眼睑上轻轻向眼球加压,使压力传递到病变区,如果病变变形,则多为囊性占位或海绵状血管瘤。84、介入性超声:就是在超声影像监视下,将探头、穿刺针、引流管等正确地置于体内的特定部位或病灶内,进行扫查、活检、抽液、注药、造影、置管引流等,以达到诊断和治疗的目的,临床应用价值较大。&& &&总负责人微信1号:网店负责人微信2号:ZHQ销售售后微信3号:caogl123人事、器械、营销微信4号:S6xChen医学实体书店微信5号:njyxsd论文、科研微信6号:销售售后咨询热线电话:实体书店售后热线:商务合作热线:实体书店热线:论文科研热线:超声医师集团视频课堂 QQ群医疗应聘招聘QQ群 超声医师集团考试QQ群 超声医师集团论文科研QQ群&超声医师集团综合编辑(版权归原作者)合作联系微信:&&&& & & & & & &电话:
本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
转载请说明出处()。
微信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膈肌痉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