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血糖控制率制

血糖控制好了,为何还出现并发症?
核心提示:  近年的研究表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不仅与整体血糖水平的升高密切相关,而且与血糖波动性(即忽高忽低)也有密切关系,血糖波动性越大,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率越高、预后越差。因此,在严格控制高血糖的同时,还应尽可能地避免出现低血糖,以减少血糖波动所带来的危害。有些糖尿病患者尽管血糖控制很严格,HbAlc也不高,但还是出现了并发症,这与经常发生低血糖、血糖波动性太大不无关系。
  张老师年逾六旬,5年前刚从学校退休不久就查出患有2型糖尿病。这些年来,他没少学习糖尿病方面的知识,深知高血糖对身体的危害,自己在生活上很注意,坚持用药从不马虎,血糖控制得一直不错,多次查空腹血糖都在7.0mmol/L以下。最近张老师到医院检查身体,却被医生告知惠有冠心病。对此,他深感疑惑:本人血糖控制良好,怎么还会出现并发症呢
  类似张老师这种情况并非罕见,但其中的原因比较复杂,分析起来,大致包括以下几方面因素:
  1.以血糖控制为中心,忽视对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控制
  糖尿病的大血管并发症(主要指心、脑及下肢血管)是多种危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预防大血管并发症,仅仅控制血糖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同时控制血压、血脂、血黏及体重,而且要控制达标。张老师的情况不能排除这方面的问题。
  2.早在糖尿病前期,大血管并发症可能就已开始
  早在糖尿病前期(即糖耐量损害及空腹血糖异常阶段),伴随着胰岛素抵抗的出现,大血管并发症可能就已经开始,并非都是患了糖尿病之后才出现。因此,目前强调:在处于糖尿病前期的高危人群,应当积极干预,这不仅是为了减少糖尿病的发生,同时,对预防大血管并发症也大有裨益。
  3.餐后高血糖对心血管的危害更大
  张老师的空腹血糖虽然控制尚可,但不表明他的餐后血糖也控制得好。目前认为,与空腹高血糖相比,餐后高血糖对全天乃至一段时期的总体血糖水平(临床常用HbAlc来表示)影响更大,与糖尿病的大血管并发症关系更密切,因而对糖尿病患者的危害也就更大。所以,糖尿病患者在进行病情监测时,不能只查空腹血糖,还要查餐后血糖及HbAlc。如果患者空腹血糖正常,但
  c升高,说明患者的总体血糖水平控制并不理想,很可能存在餐后高血糖。此时需要重新调整治疗方案,加强对餐后高血糖的控制,以减少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4.严格控制血糖,并发症只是显著减少但不等于没有
  多项研究证实:严格控制血糖可使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即肾脏、视网膜及神经等病变)减少大约2/3,此外,对大血管并发症也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但是,“显著减少”不等于“完全没有”。不过,也切不可因为不能百分之百地防止并发症的出现,就放松了对血糖的严格控制,毕竟严格控制血糖的成效还是相当显著的。
  5.波动性高血糖比稳定性高血糖的危害更甚
  近年的研究表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不仅与整体血糖水平的升高密切相关,而且与血糖波动性(即忽高忽低)也有密切关系,血糖波动性越大,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率越高、预后越差。因此,在严格控制高血糖的同时,还应尽可能地避免出现低血糖,以减少血糖波动所带来的危害。有些糖尿病患者尽管血糖控制很严格,HbAlc也不高,但还是出现了并发症,这与经常发生低血糖、血糖波动性太大不无关系。
  张老师的情况可能与上述几个方面的因素都有关系。总之,只有早期干预,全方位控制各种心血管危险因素(如血糖、血压、血脂、血黏、肥胖等),减少血糖波动,才能大大减少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率。(实习编辑:陈静梅)
这些疾病都不是你要找的? 用工具试试!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扫一扫”分享
我国从1991年起,配合国际糖尿病联盟,在每年的11月14日“世界糖尿病日”前后,以共同的年度主题,从事大规模的宣导活动。2009年“世界糖尿病日”的主题是“糖尿病教育与预防”。与以往“世界糖尿病日”每年一个新主题不同的是,从2009年开始至2013年,“世界糖尿病日”一直沿用这一主题,以强化人们对糖尿病的防控意识。 []
在线咨询(向医生免费提问)
请在此提交您的问题,即有万名医生10分钟内为您解答
答你所问,名医在线近距离。
肿瘤的真相与误区
健康有益事
减肥达人秀
PASESA从日本引进,拥有日本研发专利自主知识产权,…… []
在我国的中医院校经常能看到一批批外国医生围着中国医生学…… []
武警广东省总队医院营养科主任曾晶介绍,多数市民都听说过…… []
做爱是一个快乐的过程,是两个亲密无间的伴侣情感的交流。…… []
多项研究证实,严格控制血糖可使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肾脏、视网膜及神经病变等)减少大约2/3,对大血管并发症也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但是,显著减少并不等于完全没有!如何正确的控制血糖?
核心提示:控制脂肪能够延缓和防止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目前主张膳食脂肪应减少至总能量的25%,甚至更低,还要适当控制胆固醇。着重提示,患有糖尿病的老年人要尽量少吃或不吃油炸的食品,因为油炸食品油温过高,产生致癌物的同时,易产生能量过剩,最终转换成脂肪的形式储存在体内,导致体内脂肪过多。
  我国患慢性病的人越来越多,据统计,目前我国慢性病患者已达4亿,其中的患者就有一亿之多。由于想快速降水平的急切心里,导致很多糖尿病患者相信一些销售保健品的业务员,而服用了所谓短期内降糖的保健品,最终导致身体受到严重的伤害。   7月22号,央视焦点访谈节目报道一家名为“阳光一佰”生物技术的企业推出了一款叫做“山”的药,声称能十天内降血糖。而扬州的葛女士因服用此产品,最终导致体内红细胞数量低到病危状态。而后经药品监督部门的反复检测,发现此保健品里含有中毒物质——丁二胍。它的毒性和砒霜甲醛水银氯气属于同一个级别,对人体危害甚大。  所以,糖尿病患者不要盲目的相信推销人员的说辞,而是采用正确的方法来控制血糖。给大家推荐以下饮食控制血糖的建议:  1、控制总能量的摄入是糖尿病饮食治疗的首要原则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指出:正常轻体力劳动的男性每天能量的摄入为2400kcal,女性为2100kcal。摄入的能量能够保持正常体重或略低于理想体重为宜。建议男性可以降低到2100kcal/d,女性降低到1800kcal/d。  2、供给适量的碳水化合物  尽管碳水化合物是高血糖生成水平的食物,我们也不能过于严格的控制糖的摄入量,因为我们每天60%的能量都来自于糖的供给,所以至少保证每天摄入碳水化合物250-300g。并且要重视选用血糖生成指数较低的食物。比如:谷类食物。谷类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B族(如VB1、VB2、、泛酸等)、矿物质和膳食纤维。我们常见的谷物有:小米、高粱米、、大麦、小麦、大米、玉米等。建议多选择粗加工的谷物。  3、供给充足的膳食纤维  流行病学的研究调查结果显示:膳食纤维能够降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以及改善糖耐量的作用。  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除了上述的谷类外,还有大豆及豆制品。比如我们常吃的黄豆、青豆、黑豆以及豆腐、豆皮、腐竹和发酵的豆芽等,这些都是膳食纤维的良好来源。另外,蔬菜含量也同样丰富,特别是叶茎类蔬菜含量最高。比如常吃的芹菜、菠菜、韭菜、茼蒿、莴笋叶、罗卜樱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4、供给充足的蛋白质  糖尿病患者膳食中蛋白质的供给应充足,目前主张蛋白质应占总能量的10%-20%。肾功能正常时,糖尿病患者的膳食蛋白质应与正常人近似;如有肾脏疾病时,应在营养医生的指导下合理安排每日膳食的蛋白质量。鱼、瘦肉、蛋、奶、大豆及豆制品是补充优质蛋白的良好来源。  5、控制脂肪的摄入量  控制脂肪能够延缓和防止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目前主张膳食脂肪应减少至总能量的25%,甚至更低,还要适当控制。着重提示,患有糖尿病的老年人要尽量少吃或不吃油炸的食品,因为油炸食品油温过高,产生致癌物的同时,易产生能量过剩,最终转换成脂肪的形式储存在体内,导致体内。另外,很多人为了控制胆固醇的摄入量而拒绝吃蛋黄,其实,糖尿病患者每天吃半个鸡蛋是没有什么大碍的,因为鸡蛋中含有丰富的卵磷脂可以抑制胆固醇的吸收。所以,可以放心的吃。  6、多食蔬菜,供给充足的维生素和无机盐。  蔬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B2、叶酸、β胡萝卜素,钙、铁、磷、钾、锰等。其中锌元素有激活胰岛素活性的作用,而铬元素,俗称“葡萄糖耐量因子”,能增强人体对葡萄糖的耐受能力,而钾元素还可以起到保护心肌的作用。因此,糖尿病患者要增加蔬菜的摄入量。  7、糖尿病患者不易饮酒。  酒是纯能量食物,饮酒过多不仅造成体内B族维生素的流失,而且还增加了肝脏、胰腺的负担。  8、糖尿病患者应合理安排每日三餐,每餐都应含有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以利于减缓葡萄糖的吸收。  以上是通过饮食控制血糖的良好建议,希望对糖尿病的患者有所帮助。  北京市顺义区高丽营镇火寺路南朗中段49号
  和耕生态农庄  联系方式:  作者:吕梁(北京营养师俱乐部推荐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新浪微博:@营养师吕梁)
常见症状: 并发症状: 相关检查: 推荐用药:
养阴清热,活血化瘀,益气固肾。...[]
推荐医院:推荐医生:
这些疾病都不是你要找的? 用工具试试!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扫一扫”分享
在线咨询(向医生免费提问)
请在此提交您的问题,即有万名医生10分钟内为您解答
答你所问,名医在线近距离。
肿瘤的真相与误区
健康有益事
减肥达人秀
PASESA从日本引进,拥有日本研发专利自主知识产权,…… []
在我国的中医院校经常能看到一批批外国医生围着中国医生学…… []
武警广东省总队医院营养科主任曾晶介绍,多数市民都听说过…… []
做爱是一个快乐的过程,是两个亲密无间的伴侣情感的交流。…… []
血糖自我监测适用于所有糖尿病患者,可协助进行日常的自我管理。有一些研究证据显示,自我监测有利于改善血糖控制。如果是注射胰岛素和妊娠期的患者,为了达到严格控制血糖,同时减少低血糖的发生,必须进行血糖监测。糖尿病人餐后的血糖控制在多少最合适?
[导读]控制血糖是糖尿病人控制病情关键,但很多病人在餐前餐后血糖波动大,你知道糖尿病人餐后血糖控制在多少最好么?糖尿病专家指出:了解糖尿病人餐后血糖应控制在多少最好,不仅有利于病人的进餐,且还更有利于控制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监测意义专家解释,餐后2小时血糖是指从吃第一口饭开始计时,整2个小时后测血糖。测量时应按与平时一样的时间和剂量服药、注射胰岛素和吃饭。餐后2小时血糖受所进食物的种类、胃肠蠕动快慢、饭后运动量和餐前血糖水平等多种因素影响。餐后2小时血糖:反映胰岛β细胞储备功能的重要指标,即进食后食物刺激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能力。若功能良好,周围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无胰岛素抵抗现象,则餐后2小时血糖值应下降到4.6~7.8毫摩尔/升。但若储备功能虽好,甚至一些糖尿病患者分泌胰岛素比正常人还高,却由于周围组织对胰岛素抵抗,或胰岛素抵抗虽不明显,但胰岛β细胞功能已较差,则餐后2小时血糖可明显升高。测餐后2小时血糖能发现可能存在的餐后高血糖。很多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不高,而餐后血糖很高,如果只检查空腹血糖,往往会使部分患者漏诊。同时餐后2小时血糖能较好地反映进食及使用降糖药是否合适,这是空腹血糖不能完全反映的。另外,检测餐后2小时血糖不影响正常服药或打针,也不影响正常进食,所以餐后2小时检测不会引起血糖特别大的波动。糖尿病人正常的餐后血糖值糖尿病专家解释,血液中的糖份称为血糖,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葡萄糖。体内各组织细胞活动所需的能量大部分来自葡萄糖,所以血糖必须保持一定的水平才能维持体内各器官和组织的需要。糖份是我们身体必不可少的营养之一。人们摄入谷物、蔬果等,经过消化系统转化为单糖(如葡萄糖等)进入血液,运送到全身细胞,作为能量的来源。如果一时消耗不了,则转化为糖原储存在肝脏和肌肉中,肝脏可储糖70~120克,约占肝重的6~10%。细胞所能储存的肝糖是有限的,如果摄入的糖份过多,多余的糖即转变为脂肪。正常人餐前血糖正常值是3.9-6.1mmol/L,餐后血糖正常值是小于11.1mmol/L。但是基于糖尿病人的体质和病情不一,所以,糖尿病病人正常的餐后2小时血糖至少要小于11.1mmol/L,最好能小于7.8mmol/L,才属于正常。控制餐后血糖要注意饮食39见网建议平时糖尿病人日常饮食需注意以下几点,以便利于降低血糖:1、平时要多吃些蔬菜、些粗粮、豆制品等。少吃精粮、动物内脏、蟹黄、鱼卵、鸡皮、猪皮、猪肠;花生、瓜子、核桃、松子、甘蔗、水果、土豆、芋头、 甘薯、藕、淀粉、荸荠等。2、烹饪方式最好是清炖、水煮,凉拌等,不可太咸,食盐摄入量6克以下为宜。3、忌辛辣,戒烟限酒,忌咸食。欢迎收听“腾讯健康”官方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或在微信上搜索“腾讯健康”(英文ID:qq-health)。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瓶装水水质国标不及自来水 测菌仍按苏联标准】今年3月,瓶装饮用水企业农夫山泉“质量门”持续发酵。这场风波核心是舆论对地方标准宽松于国家标准质疑。记者采访了国内十多位相关领域专家,并收集了饮用水行业国家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共几十份卫生标准,进行了一一比对。
相关阅读: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Copyright & 1998 - 2016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糖尿病控制指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糖尿病控制指标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糖尿病血糖控制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