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普洛夫很忙心理学理论思想的核心是哪两个的结合?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心理学题库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有哪些非常实用,值得让多数人都了解的心理学概念、理论?
按时间排序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对于学生感觉特别有用。
昨天刚好翻译了一篇博士生的自述,看到一个有趣的心理现象:冒名顶替综合症(Impostor Syndrome)。百度百科的解释:美国乔治亚州立大学(GeorgiaStateUniversity)的研究者发现,在接受他们采访的那些成功成年人中,有33%的人感觉自己的成功不是理所应得的。获取自信有时候会很难。“冒名顶替综合症”意味着患者会选择放弃重要的职业机遇,从而对他们的财务和个人造成伤害。 Impostor Syndrome is a psychological phenomenon in which people are unable to
their accomplishments. Despite external evidence of their competence, those with the syndrome remain convinced that they are frauds and do not deserve the success they have achieved. Proof of success is dismissed as luck, timing, or as a result of deceiving others into thinking they are more
and competent than they believe themselves to be. Notably, impostor syndrome is particularly common among high-achieving women. 维基百科的解释。下面来自于我翻译的论文,很粗糙,请见谅:“在博士期间,我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是持续产生的一种错觉,这种错觉不断暗示我所做的还不足量也不足够优秀。在我的博士研究生时期结束前六个月,有朋友给我发了一篇文章。多亏了她,我明白,这种心累的感觉被称为“冒名顶替综合症”,而且在学术界这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几年后,我仍然频繁的会有这种感觉,但我可以识别出它们,并尝试着克服这种感觉。有意思的是,当我做为太空工程师时这种感觉消失了,而当我回到我的天文领域时这种感觉又出现了。这种感觉与失望感很相似。为了取得不错的成果,你必须变的非常努力。这方面有一个简单的例子:很多时候,当你产生了一个问题,而人家恰好也有答案,因为害怕到处去询问让别人误认你不够格,所以你继续独自工作,花更多的时间去解决那些在别人的帮助下能迅速被解决的问题。在这里我们不讨论那些能使人从冒名顶替综合症的状态转向高效思维的脑力工作。我现在在做一个关于冒名顶替综合症的研讨会。我总是惊叹于在学术界患有此症的人数(我不是在谈论一个百分之几,我说的是百分之几十的占比)。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这是他们第一次知道这种心态的名称,并认识到像一个冒名顶替者并不意味着你就是个骗子。成为科学家到底意味着什么?当成为科学家时我们是什么心理?我们的工作涉及到我们贯以依赖的天性,也涉及到了我们的科研环境:缺乏自信,孤独感,不断克服困难以及被卡住的项目......所有这些问题都不是学术界特有的。所有的问题都可能发生在任何人身上,发生在任何地方。但是,做科研意味着,我们会经常遇见这些问题。为什么不把解决这些问题作为我们工作的一部分,作为一个整体团队的一部分,而不是让年轻科学家独自面对这些问题呢?科学家所做的事情很少有在流行文化被描绘的。当我刚开始研究时,我陷入一个未知的、崭新的世界。对于资深的科学家来说,这样的学术环境是很习以为常的。但是对于年轻的科学家来说并不是这样。在我的博士期间,我看到了许多在学术界的朋友苦苦挣扎。他们感觉很孤独,沮丧,有时还面临着心理健康问题。每一个学术位置都不缺候选人,所以这种情况暂时还不能被改变。因此,没有任何理由可以让学术改变我们的文化从而使这些问题变得公开化。在某些环境中,筛选过程的一个部分是关于克服心理障碍。那么,我们将如何选择最好的科学家?”“我在这里讨论的问题有一个简单的解决办法:认为自己不够优秀。我本来应该更加遵守纪律。我的研究生时期应该学习更多东西。我不是激情不够激情。学术界是一个艰难的世界,适合坚强的人,但我不是其中之一。我抱怨我的环境,但真正的问题是我。相信我,这些想法不断出现在我的脑海里,也许它们是真理。也有可能是谬误,因为很多年轻的科学家经历了类似的困难与痛苦,不是因为他们在本质上是不称职的研究者而只能应该离开,而是因为我们需要将学术文化转向更具包容性,以更加多样化的文化,而不仅仅需要坚韧如岩石的科学家。”原文链接:
巴普洛夫条件反射理论行为主义的理论基础,心理学中最生理学的理论。告诉我们一个你不愿承认的事实,你的行为很大一部分都是被控制的。看美食流口水,听音乐会感伤,听到段子哈哈哈,看到广告买买买。只要有被你接受的条件并且不断重复,你就会做出该条件下的反射,即他人操控的行为结果,(流口水的汪星人早已经看透了一切)。罗杰斯共情理论心理咨询师怎样帮助一个人摆脱心理困惑,给他释梦还是替他出主意?罗杰斯告诉我们共情的道理。即助人自助,授之以渔。真正的共情很难做到,你需要融入对方获得他的体验并且对其体验做出全面分析最终用自己的共情影响对方认知最后还要顺利从对方的体验抽离出来。对于普通人只需要明白一点就好,已所欲或不欲,都慎施于人。翻译一下就是,你行你上不行别逼逼。关于性格的一系列理论性格或者说气质的讨论,在心理学界的争论从未停止。天生的还是习得的,到底和生理有没有关系,和外太空事物到底有没有关联。这都是一直在研究的事情,只要研究不停止,我们就更加了解自己,这个世界就能对处女座少一些恶意,多一些关爱。
hindsight bias~
价值澄清理论该理论认为有效的价值形成过程必须的三个方面:选择,珍视,行动。可分为七个步骤及其理由是:1.自由地选择。只有是个体自由选择的结果,价值才会被个体真正珍视。2.从各种可能的选择中选择。只有当有一种以上的选择时,选择才成为可能,价值才会实现。3.认真思考每一种选择的后果再进行选择。只有在认真考虑每一种可供选择的后果后进行的选择才会形成价值。4.赞同与珍视。我们界定的价值必须是我们高兴地做出的选择结果。我们会赞同和珍视那些价值并用以指导生活。5.认可。当我们在考虑各种可能选择的后果以后自由地做出的选择并为之感到自豪时,被别人问及也愿意当众认可我们的选择,甚至愿意为之辩护。如果会为某一选择感到羞惭,被诘难时不敢表明自己的立场,那么我们选择的就不是价值而是别的什么。6.行动。所信奉的价值观必然会体现在生活中的诸多方面,该价值观会指导你的行动。7.重复。只要某一事物被提升至“价值”水平,它就很可能在个体生活的许多场合影响他的行为。价值观往往会以某种生活方式不断重复。——————不是什么都可以称之为价值,价值观,还有许多概念,诸如目的,兴趣,态度,信仰,情感等也可以利用以上的七个步骤。这也不是一个公式化的模式,只是可以称为一个衡量指标。例如选择志愿,专业,工作,爱人等。以恋人为例,此人是否你心所爱,是否要走入婚姻亦可通过该价值指示器。1.自由地选择-你第一次对她产生好感是在什么时候?-你是否迫于父母、朋友、生活的压力而靠近她?-你认为你选择她作为恋人是否受其他原因影响?…2.从多项中选择-你在选择与她成婚之前是否考虑其他女生?-做这个决定你考虑了多久?是否有明确的理由?-为这个决定你付出了什么?拒绝其他选择么?想过对你的益处在哪么?…3.认真思考后的选择-你设想过与她成婚后的未来是什么样的?想过会面临什么困难么?考虑全面了么?做过最坏的打算了么?-你对她真的了解了么?-你以后会不会因为其他人动摇?后悔你现在的决定?…4.赞同与珍视-这个决定让你感到幸福么?-为何想要跟她在一起?对你很重要么?-假如没有她,你的生活会有什么不同么?…5.认可-你把你的想法和感觉跟你的朋友、家人分享了么?-你愿意在众人面前承认她是你所爱的么?-你把你心中的想法,你对她的爱意否传达给她了么?…6.行动-你为了想要与她成婚的决定作出什么实际行动了么?-你考虑好每一个步骤如何进行了么?你的计划多于你的行动么?-这个决定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你的生活方式和目标?…7.重复-你想要娶她的决定已经有多久了?-你觉得为此付出时间、金钱、精力是值得的么?-你会遇到什么困难,你会坚持多久?————举个例子,仅供参考————
犯罪心理学几中常见效应:破窗,帕金森,责任分散,都是能吸引你且常见的。
一、合理情绪疗法:引起人们情绪困扰的并不是外界发生的事件,而是人们对事件的态度、看法、评价等认知内容,因此要改变情绪困扰不是致力于改变外界事件,而是应该改变认知,通过改变认知,进而改变情绪。 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利斯认为外界事件为A,人们的认知为B,情绪和行为反应为C,因此其核心理论又称ABC理论。二、对成功失败的归因理论:美国心理学家伯纳德·韦纳认为,人们对行为成败原因的分析可归纳为以下六个原因:能力,根据自己评估个人对该项工作是否胜任;努力,个人反省检讨在工作过程中曾否尽力而为;任务难度,凭个人经验判定该项任务的困难程度;运气,个人自认为此次各种成败是否与运气有关;身心状态,工作过程中个人当时身体及心情状况是否影响工作成效;其他因素,个人自觉此次成败因素中,除上述五项外,尚有何其他事关人与事的影响因素(如别人帮助或评分不公等)。以上六项因素作为一般人对成败归因的解释或类别,韦纳按各因素的性质,分别纳入以下三个向度之内:1、控制点(因素源):指当事人自认影响其成败因素的来源,是以个人条件(内控),抑或来自外在环境(外控)。在此一向度上,能力、努力及身心状况三项属于内控,其他各项则属于外控。2、稳定性:指当事人自认影响其成败的因素,在性质上是否稳定,是否在类似情境下具有一致性。在此一向度上,六因素中能力与工作难度两项是不致随情境改变的是比较稳定的。其他各项则均为不稳定者。3、可控性:指当事人自认影响其成败的因素,在性质上是否能否由个人意愿所决定。在此一向度上,六因素中只有努力一项是可以凭个人意愿控制的,其他各项均非个人所能为力。韦纳等人认为,我们对成功和失败的解释会对以后的行为产生重大的影响。如果把考试失败归因为缺乏能力,那么以后的考试还会期望失败;如果把考试失败归因为运气不佳,那么以后的考试就不大可能期望失败。这两种不同的归因会对生活产生重大的影响。三、各种心理防御机制:(太多了,百度百科说的很详细)。四、主要去看《社会心理学》这门科目,里面很多易懂的概念,比较有趣、实用并且贴近生活。
说个比较冷门的,学习心理学期间最喜欢的一个心理学实验——托尔曼的潜伏学习实验。
潜伏学习(或潜在学习)是托尔曼提出的一种学习现象。它是指未表现在外显行为上的学习,亦即有机体在学习过程中,每一步都在学习,只是某一阶段其学习效果并未明确显示,其学习活动处于潜伏状态。
1930年托尔曼等人设计了一个实验,研究白鼠学习迷津过程中食物对学习的作用。他将白鼠分为三组:甲组不给食物(无食物奖励组);乙组每天给食物(有食物奖励组),甲、乙均为控制组。丙组为实验组,开头10天不给食物,第11天才开始给食物奖励。实验结果,乙组有食物奖励,逐渐减少错误比甲组快,但实验组丙自给食物奖励后,其误下降比乙组更快。他由此得出结论:丙组在开头10天的练习中虽不其食物,但在每次练习中同样地探索迷津的每一部分,形成了认知地图,不过未表现在外部行为中而已。托尔曼把这种现象称为潜伏学习。它的效果正是有机体在追求目的时运用已有认知的结果。
每次在我努力却看不到结果或是迷茫中看不到希望的时候,我都会回过头来看一下这个实验。
“努力归因”无论成功或失败都归因于努力与否的结果,因为你将自己的成败归因于努力的时候,一旦你遇到困难,或成绩不佳,很难走出来。
推荐《社会性动物》一书,可以大部分解释生活中人们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看问题看本质嘛。下面是这本书的笔记共参考1 事后聪明偏差:一旦知道了某个事件的结果,人们倾向于高估自己的预测能力。 2 阿伦森第一定律:做出疯狂举动的人未必疯狂:人们在解释令人讨厌的行为时,倾向于给作恶者贴上标签,由此而将这个人从“我们这些好人”中排除。 【从众】 3 从众:由于受到来自他人或者群体的真实的或者想象的压力,一个人的行为或意见发生了改变。出现从众的原因有两个,一个事他人的行为可能使我们确信自己的判断是错误的。另一个原因是我们可能希望在群体中逃避惩罚。所以,对于同一问题,最初的回答者的动机是希望自己作出正确的判断,而别人的最初动机是希望赢得他人的好感。 4 从众的减弱: 个人的私密性越大;群体成员中有一个人做出了不同于多数人的错误回答;引导ta事先做出表态; 5 易出现从众现象的群体:a 由专家(权威)组成 b 其成员(无论从个人主义,还是从集群主义上意义上看)对个体是重要的(比如你的朋友) c 成员在某一方面和个体是类似的(比大多数人都是白人)。 6 当事实本身不清晰的时候,其他人便会成为信息的主要来源。如果我们置身于一种不确定的场合,这是我们只能依据他人的行为去行事,那么再随后出现的类似的情景时候,无须暗示,我们便会重复刚刚学到的行为。 【对社会影响的反应】 7 依从,表示一个人为了获得奖励或者避免惩罚而做出的某种行为。一个人的行为的持续时间与他所得到的奖励承诺或者所面临的惩罚威胁同样长。时间最短,关键词权利。 8 认同,表示个体希望与影响施加者保持一致,而对社会影响产生的某种反应。我们采取特定的行为方式,仅仅是因为这种行为方式能使我们与所认同的另一个(或一些人)建立起令人满意的关系。关键词,吸引—被认同者所具有的吸引力。 9 内化,影响最持久,最根深蒂固的反应,一旦将他人信念内化,这种信念就会与它的来源没有任何关系,并且变得非常不容易改变。关键词:可信性 10 依从,认同,内化的关系:当个体与最早引起依从行为的个人或群体就继续相处做出坚定的承诺时,依从的持续时间就增加。在做出依从行为的的时候,如果我们在这种行为或者这种行为的后果中发现,即使引起依从的原因(奖励或惩罚)不再出现,继续这种行为也是有价值的,依从行为本身不能够产生持久的行为,但它却有可能为那些能够产生产生较为持久效应的事件的出现创造条件。 【旁观者】 11 旁观者效应:其他的旁观者在场会抑制人们采取行动。如果人们意识到其他人也目睹了这一事件,每个人所感受到的责任就会扩散。 12 如何提高人们助人为乐的倾向?首先,让人们确信面临的状况是紧急事件。下一步,承担个人的介入责任,当旁观者没有假定他人会去行动从而降低自己的责任感时,他们更可能去帮助他人。如果人们确信自己所付出的真的有用,他们就会去帮助他人。 【大众传播、宣传语说服】 13 媒体的情绪感染:媒体对某件负面事件的报道可能会引起类似事件的发生,这源于群众的盲目模仿行为。尽管媒体并非有意,但是媒体对报道重点的选择使得媒体可能决定随后发生的事件——而不仅仅是对事件的报道。 14 说服的两种途径: 1) 中心路径:对观点加以权衡,对相关的事实或数据加以考虑,在对问题进行系统的基础上作出决定。 2) 边缘路径:没有经过多少思考地依据那些简单的、往往不太相关的线索对观点作出正确、错误或吸引的反应。 3) 一个好的广告,它不仅会吹捧自己的性价比、担保,而且会利用酷毙的广告词进行推广。充分运用了两种路径 15可信性: 1) 我们的意见会受到那些可靠而且值得信任的人的影响; 2) 如果一个宣传者所坚持的立场与ta的个人利益想法,可信性会增加 3) 如果一个宣传则看起来并不试图影响我们的意见,可信性会增加 4) 如果我们喜欢并且认同某人,那么再不太重要的观点上,我们可能会忽略正当性而受其影响;甚至我们明知对方试图影响我们或者想从中获利,我们仍会接受其影响 16 宣传: 1) 那些主要接受情感信息的人,比那些主要接受逻辑信息的人更经常投票给那些宣传信息中所支持的候选人 2) 一个人受到来自宣传的惊吓越大,ta就越可能采取积极的预防行动 3) 自尊心高的人最有可能被高度的恐惧所打动 4) 与那些一致性的统计证据相比,个别例证更容易打动人 5) 宣传者如果提及反对者的观点会增加可信 17 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 1) 首因效应:第一印象”最先输入的信息对客体以后的认知产生的影响作用 2) 近因效应:人们最后听到的论证会对他们产生特别的影响 3) 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相互抑制,关键在间隔的时间长短。不同的两个人短时间内先后给群众做演讲,应选择率先演讲,这时首因效应大于近因效应。反之如果演讲间隔几天,应选择第二个演讲 【社会认知】 18 选择性注意和选择性记忆:人们倾向于关注那些对他们有吸引力和那些成功的例子 19 认知的局限:人们总会尽力保存自己的认知力量。考虑到我们处理信息的有限能力,我们会试图采用复杂问题简单化的策略。在采用这个策略时,我们活着忽略掉一些信息,以减轻我们的认知负担;或者“过分利用”一些信息,以便不再去寻找更多的信息;或者因为感到几乎已经足够好,而情愿接受一种不太完美的选择。 20 参照点与对比效应:所有的判断都是相对的,对象的好坏,取决于它与什么东西向比较。当人们将某一个认知对象与同它类似但不如它好的东西相比时,会强化该对象的评价。房产商利用一套破败不堪的房子来让人们对其他房子产生高的评价。 21 我们如何解释社会事件,往往取决于我们当前所考虑的事情,以及我们理解事物所采用的信念和范畴。这些事情可以通过启动来诱发:最近出现的或者被频繁激发的想法更可能出现在脑海中,因而被用于解释社会事件。 22 决策的框架影响我们如何解释世界,比如人们对损失的厌恶感的这个框架会让他们做出一些非理性选择 23 信息的先后次序同样影响人们如何解释社会生活,我们最先对一个人的了解会让我们对这个人的判断产生决定性的影响(首因效应)。信息量同样会对我们的社会认知造成影响,中性的或无关的信息会弱化判断或印象的趋势(稀释效应),比如一位不受欢迎的人可以通过一些不相关信息来降低自己的负面印象 24 便携式判断:一种心理捷径,简单的解决问题的方式 1) 产生条件:没有仔细思考,信息量过剩,信息量不足,需要权衡的问题不重要 2) 代表性便携式判断:我们会从两个对象的相似性判断两个对象一样 3) 易得性便携式判断:我们会根据轻易想到的实例进行判断(偏见:我们容易想到的并不能够代表整体的印象) 4) 态度便携式判断:对某人的整体印象会对判断造成影响(光环效应),几乎我们每个人都倾向于过高估计人们在每一个问题上赞同自己的比例(错误一致效应) 25 分类与社会定型: 1) 自证预言:对某人的的预期或定型引导人们采取一定方式对待他人,使他们证实自己预期的过程 2) 虚假关联:我们常常认为两个实体之间应该存在的某种联系,实际上并不存在。然而,虚假关联大大强化了我们最初的定型,我们的定型导致了我们看到了某种关联,而这种关联似乎又提供了证据,证实最初的定型是正确的 3) 内群体—外群体效应:人会将人群分为内群体和外群体两部分。我们倾向于将外群体的成员,看得比我们自己的群体有更多的相似性(同质性效应);从任何维度上看都感到自己的群体更好(内群体偏爱) 26 记忆 1) 重构性记忆:重建记忆的过程中,将零碎的事件加以过滤和改造。我们的记忆会受到一些具体事情的影响,引导型的问题会影响着人们对所发生的事情的记忆 2) 自传式记忆:当记忆的内容是一些突发性事件时,它可以被重构,将与我们自身有ugande连贯一致的记忆、情感和信念结合在一起,并形成一个协调一致的整体。因此,我们的记忆以这样一种形式被歪曲:它们会适应我们队自己的总体印象 3) 虚假记忆综合症:大多数人会将所植入的记忆,吸收到它们自己的经历之中,会添油加醋地增加一些细节,而且会确信这些事真的发生过——而实际上,它并没有发生。 27 人类认知的保守性: 1) 证实偏差:人们总是倾向于寻求对最初的印象或看法加以验证。 2) 事后聪明者偏差 3) 人类认知倾向于保守,我们会尽力去保护已经形成的认知,去维护我们先前存在的知识、信念、态度和定型,这也有好处,它可以让我们将所感知到的社会生活,视为一个连贯而且稳定的空间 4) 如何避免认知保守性的消极后果: a 提防那些试图影响你对情境加以分类或界定的人 b 尽力采用多种途径对某个人或事件加以分类和描述 c 尽力将个人以及重要的事件看作独特的 d 在形成某种印象的时候,要考虑你犯错误的可能性 28 社会解释中可能出现的三种偏差 1) 基本归因错误:当描述和解释社会行为的原因时,与情境和环境性因素地 影响相比,人们会过高估计人格和气质因素的重要性 2) 行动者-观察者偏差:行动者倾向于将他们自己的行为归因为情境性因素,而观察者则倾向于将同样的行为归因为行动者稳定的人格因素,换句话说,我们会作对自己有利的辩解,即采用情境性原因来解释自己的行为。但是,当我对你的行为作出解释的时候看好,就会出现基本归因错误。 3) 行动者的注意力往往集中在环境以及过去的经历;ta可能对导致自己行为的因素以及如何看待自己的行为,具有特殊的体验。相反,观察者的注意力几乎总是集中在行动者身上;因此,观察者可能并不知道行动者做出某种行为的历史和环境原因 4) 自我中心思维:大多数人倾向于更多地将自己视为事件的中心,而实际上并非如此。持自我中心思维的人在回顾以往的事件时,把自己看的就像一位主要演员,影响着事件的进程和他人的行为 5) 自利偏差:对自己的成功进行性格归因,而对自己的失败进行情景归因。当一个人感觉受到威胁或者看到了获得积极的自我形象的机会的时候,容易发生自利偏差 29 自我辩护:当人们去做某件事情的时候,只要有任何可能,都会尽力让自己(或者他人)相信所做的事情是合乎逻辑的、合理的。 30 认知失调:一个人的行为与自己先前一贯的对自我的认知(而且通常是正面的、积极的自我)产生分歧,从一个认知推断出另一个对立的认知时而产生的不舒适感、不愉快的情绪。为了较少认知失调,人们可能会事实进行歪曲从而减少失调 31 人类做出一项决策后,尤其是那些困难的决策,或者牵涉到大量的时间、努力或者金钱的决策,人们几乎总会体验到某种失调。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人们所做出的选择很少是十全十美的,而人们所拒绝的选择很少是一无是处的。 32 等门槛技术:通过要求帮小忙来促使人们同意提供更大帮助的过程 【喜欢、爱与人际敏感性】 33 人际吸引可以概括为:我们喜欢那些只需付出最小代价便可以给我们带来最大奖赏的人 34 假如我们不能对构成奖赏的内容做出清晰的界定,一般 奖赏—代价 理论便会丧失它的许多价值。 35 假如希望某个人喜欢自己,你就要努力去让他提供帮助,而不是去向他提供帮助 36 出丑效应:尽管能力超群会使我们显得更具有吸引力,但一些失误迹象也会令我们的吸引力更上一筹。 37 来自漂亮女性的负性评价对一个男性是非常重要的,因此男性希望有机会再次交往以改变她对他们的看法 38 一个人的外表吸引力不仅会影响到人们对ta的评价以及人们受ta影响的程度,而且还可能改变人们对那些与ta有关的人的看法。 39 那些自身具有安全感的人,不太可能去接受某个不期而遇的人主动示好 40 如果你对一个人的了解只是他对一些问题的看法,那么他们和你的看法越是相似,你对这个人就越喜欢 41 错误信息会导致自证预言,那些被告知被人喜欢或者不被人喜欢的被试者的行为,引起他们的搭档做出相应的行为;然而,这些搭档实际上根本没有对他们表现出喜欢或者不喜欢
自我服务偏见。~~我从来都认为,自己是人群中最不容易受到自我服务偏见影响的人。~~~~~我是追求完美所以无法更新的分割线~~~~
结合时事说一点。
前些天的粉尘爆炸事件里,很多网民的评价不是同情,却是指责受害者。这种指责背后的逻辑之一就是~他们很傻,所以受伤,我很聪明,所以没事。 大部分人都会觉得自己比在平均线上挣扎的普通人强。~自我服务偏见的根源是人们总是倾向于维持自尊,不仅要维护别人心目中的形象,更要维护自己在自己心目中的形象。
有研究称抑郁症患者看待事物更加准确。是因为他们受到自我服务偏见的影响更小吗?
感谢大家的赞和留言,并对那位匿名的用户说声抱歉,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手机用户的原因,未能看见您的留言。感谢那位提到"脚链拴小象"故事的用户提醒了我,外加今日刚好与母亲探讨"没想法的子女和操办一切的父母,谁成就了谁",让我想到"习得性无助"在教育方面的一些现象。故此决定再来说说:比如,传说中的"妈宝",啊不知道这个词可不可以这样用,就是那种父母为其操办一切的孩子。因为父母为其操办一切,包括替代他处理他本该自己处理的难题和挫折,还有最常见的帮其设计好人生,比如常见的父母希望子女学xx专业,以后出来就找xx工作,恨不得连对象都帮其找好。于是呢,这样的孩子会出现一种"无能"的现象。往往没有想法,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更不会有梦想。为什么呢?因为长久以来这些"功能"显示无效,就像那只狗初期的挣扎一样,是无效。于是,让他们觉得有这些想法都是"没有用的"。嗯,你,我,他,她,它,说不准在不同方面都会陷入这样的一种"无助环境",不管是思维还是生活能力。那么~我们来探讨如何破除!和之前说的一样。千万千万千万要提醒自己——我行!换而言之——不要放弃治疗。如果你真心想走出这个困境,比如,(仅仅一个可能性的建议)你可以站在你的父母面前,感谢他们的养育和栽培,并告诉他们你想负责自己的人生。当然啦,这不只是让你说说而已,你得去做,得真的去负责,得开始思考。那么久没思考要思考肯定很痛苦。但你必须得思考。要突破"习得性无助",需要付出很多"代价"这是肯定的,可能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很痛苦。但在那之后,会像凤凰涅槃那般重获新生!以上。——————————以下为之前的原文习得性无助。 简单说来这个实验就是把一只狗扔笼子里关着,然后电击它。因为笼子是关着的所以它逃不走。久了以后电击它,它就不再反抗了,感受到了"无助"。再后来,就算把笼子打开,它也不反抗,就算被电死也不会反抗。因为"没有办法解决"这个思想根深蒂固。也就是说,这份无助感是后天习得来的。 同样,在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类似的情况。比如,一个人一直经历失败,可能他就不再努力了。因为他就像那只狗一样,觉得努力是没用的。于是就让自己堕落下去 嗯,当然还有很多很多情况。 所以,我们也可以利用一下这个理论。作为旁观者,我们知道,如果那只狗在后面发现环境有所改变,发现笼子已经被打开,它就能出去了。 因此,当你觉得眼前的困难是没有办法解决时,不如先不要下"没有办法"这个定论,不要过早放弃,不要自暴自弃,冷静下来看看周围的一切,问问自己所经历的到底是什么?真的是不能解决吗?过去不能解决的问题现在依旧不能解决吗? 习得性无助无处不在,习得性无助害人不浅,习得性无助必须破除。 以上。
作为资深心理学爱好者,干货多少还是有一点的。答案不定期更新。===================================================================人际交往:(日更新)人们往往会高估他人对自己内心状态的洞察能力,得到与现实不相符的结论。被洞悉错觉(Illution of Transparency)就是指这种人们过高的估计他人对自己内部信息的洞察水平而产生的被看透的错误知觉。如,在演讲的时候,演讲者往往会因为紧张而倾向于高估观众看透其内心的紧张程度, 从而更加紧张。当人们想要向他人隐藏自己的内心想法时,如紧张、撒谎的时候会高估他人对自己内心的觉察程度,出现被洞悉错觉。当人们试图向他人传达自己一些想法(如观点、爱)的时候也容易高估他人对自己意图的了解程度而产生被洞悉感。被洞悉错觉是一种普遍存在的人际知觉偏差, 对人际交往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TA沟通分析:在沟通的时候,我们都带着各自过去的经验;也因为这样,每个人的认知并不相同,常常会用自己的经验来解读对方所说的话,产生许多的误会。在一方释放的沟通讯息,不断被另一方打枪时,释放讯息的一方就很容易陷入一种不理性的、情绪化的状态。因此,让双方处在同一个沟通平台上,了解彼此处在什么样的自我状态,就变得非常重要。根据沟通分析学派的看法,每个人都有三种不同的自我状态──父母自我状态、成人自我状态、儿童自我状态;不同状态间的沟通模式可以则分为三种──互补沟通、交错沟通、暧昧沟通。双方的沟通,最重要的就是能否创造互补沟通,而要创造一段互补沟通,双方都是有责任的。工作学习应用行为分析:启动效应:先前呈现的刺激能对之后的行为产生无意识影响两性关系你的另一半真的懂你吗?:交往中的情侣预测彼此心思的准确度高于随机猜测,却远远不及他们自认为的正确率。而且这种过度自信的程度,与两人交往的时间成正比。情侣的交往时间越长,越认为自己了解对方。实际上,情侣的交往时间与正确率「完全不相关」。交往时间越长并不会让情侣能更准确预测对方的想法,只是让他们怀有自认为更了解对方的错觉而已。 /
(日更新)经验说:好的伴侣能够在听到坏消息时及时给我安慰。实验说:能否对你的好消息给予积极而有建设性回应,比对坏消息的安慰更能决定你们关系的质量正向事件的互动,比起负向事件的互动,更能決定一段关系的好坏。通过观察一对伴侣对彼此的说话方式,就能预测他们在四年内会否分手,正确率超过83%。最需要观察的关键点,并非“伴侣受挫时,你如何安慰”,恰恰是“在你的伴侣心花怒放时,你如何应对”。爱情三角理论:如何挽回一段关系:信息处理沉没的螺旋:(日更新)人们在表达自己想法和观点的时候,如果看到自己赞同的观点,并且受到广泛欢迎,就会积极参与进来,这类观点也就会被越发大胆地发表和扩散;而发觉某一观点无人或很少有人理会时(有时甚至会遭到群起而攻之待遇),即使自己赞同它,也会保持沉默。结果呢?意见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如此循环往复,便形成一方的声音越来越大,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式发展过程。幸存者偏差:(日更新)人们往往给成功者戴上光环,以为他们的行为导致了他们的成功,其实也有可能他们的做法是错的,只是幸存下来了而已。因为没有幸存下来的人可能做法是一样的,只是没有机会出来讲(哪怕讲了也不会有人听)。为何人们普遍觉得“秀恩爱,分得快”?因为那些不秀的,分也会分得悄无声息,你压根不会知道。“知识的诅咒” :一旦我们了解了某事,我们就很难领会他们在未知者眼中的样子。大众为何迷信权威:造谣动动嘴,辟谣跑断腿:别指望通过刷知乎学习,千万别:自我认知(日更新)人们往往会高估他人对自己内心状态的洞察能力,得到与现实不相符的结论。被洞悉错觉(Illution of Transparency)就是指这种人们过高的估计他人对自己内部信息的洞察水平而产生的被看透的错误知觉。如,在演讲的时候,演讲者往往会因为紧张而倾向于高估观众看透其内心的紧张程度, 从而更加紧张。当人们想要向他人隐藏自己的内心想法时,如紧张、撒谎的时候会高估他人对自己内心的觉察程度,出现被洞悉错觉。当人们试图向他人传达自己一些想法(如观点、爱)的时候也容易高估他人对自己意图的了解程度而产生被洞悉感。被洞悉错觉是一种普遍存在的人际知觉偏差, 对人际交往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认知失调:自我决定论:中二是病,得治:社会/道德责任分散/旁观者效应:(日更新)由于有他人在场,导致个体在面对紧急情境时所需承担的责任相应减少。
抛砖:1.认知偏差所谓认知偏差是指人们根据一定表现的现象或虚假的信息而对他人作出判断,从而出现判断失误或判断本身与判断对象的真实情况不相符合。比较常见的,一个浑身纹身的人不一定是混社会的,也有可能是个纹身师,甚至是警察。认知偏差是偏见的基础心理背景。2.赌徒谬误(gambler‘s fallacy)也属于认知偏差的一种。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不合逻辑的推理方式,认为一系列事件的结果都在某种程度上隐含了自相关的关系,即如果事件A的结果影响到事件B,那么就说B是“依赖”于A的。例如,一晚上手气不好的赌徒总认为再过几把之后就会风水轮流转,幸运降临。相反的例子,连续的好天气让人担心周末会下起大雨。赌徒谬误是赌场赚钱的原因。赌徒谬误可由重复抛硬币的例子展示。抛一个公平硬币,正面朝上的机会是0.5(二分之一),连续两次抛出正面的机会是0.5×0.5=0.25(四分之一)。连续三次抛出正面的机会率等于.5×0.5×0.5= 0.125(八分之一),如此类推。现在假设,我们已经连续四次抛出正面。犯赌徒谬误的人说:“如果下一次再抛出正面,就是连续五次。连抛五次正面的机会率是(1 / 2)5 = 1 / 32。所以,下一次抛出正面的机会只有1/32。”以上论证步骤犯了谬误。假如硬币公平,定义上抛出反面的机会率永远等于0.5,不会增加或减少,抛出正面的机会率同样永远等于0.5。连续抛出五次正面的机会率等于1/32(0.03125),但这是指未抛出第一次之前。抛出四次正面之后,由于结果已知,不在计算之内。无论硬币抛出过多次和结果如何,下一次抛出正面和反面的机会率仍然相等。实际上,计算出1/32机会率是基于第一次抛出正反面机会均等的假设。因为之前抛出了多次正面,而论证今次抛出反面机会较大,属于谬误。这种逻辑只在硬币第一次抛出之前有效。3.确认偏误(或称肯证偏误、验证性偏见)是个人无论合乎事实与否,偏好支持自己的成见、猜想的倾向。由此,人们在脑中选择性地回忆、搜集有利细节,忽略矛盾的信息,并加以片面诠释。这种偏见尤其显见于感情问题和传统观念。例如,当谈及枪支管制问题时,人们常偏好支持自己原立场的观点,也倾向将模棱两可的事实做有利于自己的解释。偏见的搜索、理解和回忆,常被用来说明态度极化(即使争论双方都依附于相同的根据,争执仍变得极端)、信念固着(在反证出现后依然坚信原有看法)、非理性首因效应(即强烈的「先入为主」效应)及错觉相关(对二件偶然事件做无根据的连结的倾向)等现象。人总是去找自己趋于找到的证据,甚至连我们自己都没察觉到!先说一点,作为砖……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我们忽视了很多理性思考,比如很可怕的服从效应和从众效应,可以请大神来聊一聊。
Ten interesting things about human behavior 《有关人类行为的十个有趣现象》By Suzanne L. Davis PhDP.S 从我购买之日起这本书一直是免费,所以在看了以下书评想买来一阅的知友,只需要注册一个英国亚马逊(或许美亚也是可以的)的账号,关联自己的Kindle设备,然后点击Deliver to my Kindle即可。PP.S 此书甚薄,英语好的同学花两小时大概就可以看完。--------Dr. Davis是科班出身的社会心理学家,普渡大学的心理系本科,在UIC(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拿的硕士和博士学位。在母校工作六年后,在UNI(北爱荷华大学)担任副教授两年。之后Davis博士就进了产业,不过和一般心理学家的“进产业”不同,有律师执照的Davis博士进的是律所,而且人家还是合伙人。在当律师的间隙,她还是一家健康咨询公司的科研主管。除此之外,她也写写小说。据Davis博士自己讲,写这本书的初衷是回答,为什么我要念心理学。For everyone who asked me what I was going to do with a degree in psychology其实我本来只准备简短地介绍一下作者的资质,结果Davis博士丰富多彩的职业经历着实让我感到,哇。虽然我曾见过摇滚明星后来辞职作语言学家/社会学家(对就在我们学校。--------在前言中,作者简明地告诉我们,这本书主要讲三个问题:十件人们常做的事情人们为什么做这些事情人们做这些事情的意义这十件事情涉及行为学研究的多个命题:人的行为和态度之间的关系人的行为/态度的不一致性道德评价的双重标准为什么人们喜欢八卦肢体语言能否传递有效信息奖惩措施对人的行为的影响路怒症是怎么回事睡眠的意义尽管对于这些宏大的命题作者多浅尝辄止,但书中仍然引用了不少文献资料(鉴于作者拿到博士学位的年份,所引用文献也多是二三十年前的研究成果)。所以以知乎的标准来看,此书是一个很好的干货答案合集。这本书值得推荐的地方有两点:好的切入点:把心理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启发兴趣,并让读者明白心理学研究对现实生活的意义;既有鸡汤又有勺:在提出问题以后,针对问题提出专业的、有建设性的解法,立足于让读者更好地了解自己和自己的行为,从而更好地生活。下面我会挑本书中提及的有意思的理论/研究为大家作介绍。(觉得太长看黑体字就好)--------当我们的行为和态度之间出现不一致时,在心理上我们会经历一个叫做「认知失调」的过程。大家爱举的例子就是减肥。假设你正处于减肥期,本应少吃高热量食品。但有一天你实在无法战胜自己的欲望,吃了一个甜甜圈。这个时候你心里除了后悔还是后悔。Shame!这种纠结的感觉,就是认知失调:你的态度(胖子不该吃高热量)和你的行为(吃了一个甜甜圈)产生冲突,而要减少或者摆脱这种失调的不适感(Dissonance Reduction),你有四个选择:改变你的认知或行为:我以后再也不吃这种甜甜圈了,永不再犯!或者是,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我不减了我爱我自己!通过调整不一致的认知来证明行为的合理:减肥这么辛苦,我还是可以偶尔放纵一下的。通过增加新的认知来证明行为的合理:为了消化这个甜甜圈,我今天多跑三圈!忽视或否认和现有态度相违背的信息:其实甜甜圈也没有那么高热量了啦你的行为影响了你的态度。有关「认知失调」的实证研究和争论我在下面会一一介绍,这里我们先讨论一个问题:了解认知失调这个概念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什么影响?Davis博士抓住了「认知失调」理论对心理科学的主要贡献:提出了人的行为对态度转变或持续的先行作用。简单来说,就是相对于之前的态度先于行为的认识(有了某种态度才能执行某种行为),「认知失调」理论告诉我们,原来行为在某些条件下也可以先于态度(当我们做出某种行为之后对态度产生的影响)。那么,如果我们要转变我们对生活、对某件事情的态度,很好的方法就是:Just do itYou can learn to like something (or at least become more comfortable with it) by "just doing it" and continuing to do it, even if you initially don't want to. -- Ten Interesting Things in Human Behavior围绕着认知失调的实证研究主要有四个方向:Belief disconfirmation paradigm:信仰冲突研究,研究人们对与其信仰相冲突的信息是如何反应,如何处理的。Induced-compliance paradigm:诱导服从研究,在人们被要求做和其原有认知态度相冲突的事情后,他们的认知和态度会发生怎样的转变。Free-choice paradigm:决策后研究,在人们做出决策后,他们原有的认知/态度会发生哪些转变。Effort-justification paradigm:心血辩护效应研究,人们自愿在某件事中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后,原有的对这件事情的认知会有哪些转变。和我们日常生活联系比较紧密的是2和4。诱导服从研究听上去坏坏的,其实就是很坏。实验设计的核心就是,让你去干一件很无聊的事情(比如说绕线)然后要求你去说服别人“其实绕线也很有趣啦”。一般情况下这种实验会分出两个对照组,报酬少的组A(1美元)和报酬多的组B(20美元)。实验结果表明[1],相较于报酬多的组B,报酬少的被试反而对这项无聊的任务表现出更高的热情和更积极的态度。太令人费解了。但如果用「认知失调」理论就很好想通了。假设“人类会本能地寻求行为/态度的协调一致”这个大前提成立,那么他们在遭遇「认知失调」时就会寻求减轻失调。对于报酬少的组A来说,他们的态度(绕线很无聊)和他们的行为(说服别人绕线很有趣)之间的失调无法通过外部力量(1美元的报酬)来缓解,这个时候他们就要寻求内部力量,即改变自己原有的认知/态度,来恢复认知平衡。相反的,组B的被试在面对同样的「认知失调」时,他们可以通过外部力量(20美元的报酬)来证明自己的行为是有意义的,自己并没有深井冰,那么他们就不需要通过改变态度来恢复认知平衡。同样的,还有玩具剥夺实验(好残忍),这个实验是为了研究儿童的自辩行为(Self-justification)[2]。所谓自辩,简单来讲就是证明自己的行为是正确的/合理的。把四岁的小孩分两组,分别放在房间里面玩玩具。组A的儿童被告知,房间里面有一样玩具不可以玩,违反会受到严重惩罚;组B的儿童被告知,房间里面有一样玩具不可以玩,但违反只会受到轻微惩罚。在一段时间过后,两组儿童均被告知,禁令解除,可以自由玩耍了。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严重惩罚组的儿童,轻微惩罚组的儿童很少去玩那个曾被禁止的玩具。和上一个实验的解释相似,轻微惩罚组的儿童在面对想玩而又不得的「认知失调」时,外部力量(玩玩具会受到轻微惩罚)没有强大到足以缓解这种失调,所以他们需要通过内部力量(主动地不去玩玩具)来证明自己行为的合理性(我之所以没有玩玩具是因为我自己不想玩),从而恢复认知平衡。心血辩护效应,其实中译不如英文术语好懂,Effort Justification-- 为自己的努力寻找理由。研究人员把被试分为两组,一组被试需要经历严酷的考验(severe initiation)才能加入某个组织,而另一组被试只需要经历很温和的考验(mild initiation)就可以加入。实际上呢,这个组织非常无聊,可是经历严酷考验的被试在实验后对这个组织的评价要显著高于对照组[3]。研究人员用「认知失调」理论解释这一实验结果:实现某一目标所需的代价越大,这一目标在行为主体心目中的评价就越高,否则就会造成行为和认知/态度之间的失调。简而言之,为了规避自我矛盾的情况出现,我们的认知有时会偏离实际情况,自己“欺骗”自己。说完这些诡异的实验,接下来我们就要讨论最关键的部分:这些实验,以及相应的理论有哪些现实意义?首先在教育领域,制造和消除认知失调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果家长想要让孩子养成某种(费时费力的)好习惯,不妨在最开始用上一点强迫,让他们不得不持续地执行这件本不愿做的事情。一段时间过后,他们对这件事情的态度会逐渐向着积极的方向转变。这种方法和「心血辩护效应」是相对应的,即“如果我花费了时间精力去做某件事情,那么它一定是有意义的”。我们顺便也可以进行一下逆向思考,如果我们很看重某件事情,这件事情似乎对自己来说意义重大,有没有可能是因为自己在进行「心血辩护」,而这件事本身并没有那么重要?我是很喜欢这样的反思,在打破自己的行为定式和帮助自己跳出惯性思维方面,裨益良多。和「诱导服从研究」相对应的是一种减少奖励的教育方法。诱导服从研究告诉我们,外在激励和内在动力之间是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如果做一件事情的外部激励很大,那么行为主体在外部激励消失后会丧失继续做这件事情的积极性。实验表明,如果在幼儿完成拼图后给一定的奖赏,他们对拼图的兴趣会远远低于没有奖赏的对照组[4]。通过这一研究我们似乎可以得到这样的启发:外在的激励不足以让我们对一件事情产生真正的兴趣,内在的动力才是让一件事情变得有意义的不二法门。也就是说,我们要自发地去寻找一件事情的意义,而不是寄希望于外部的鼓励。其次,「认知失调理论」在市场营销领域也大有作为(所以社会心理学的学生要想进产业也可以考虑这个方向)。举个例子,如果消费者在完成一次购买行为后,发现市面上同一产品还有更加低廉的价格,相信大家都不止一次遇到这样的烧心情况,这种“烧心”的感受就是我们正在经历的「认知失调」。为了缓解认知失调带来的不适感,我们通常有这样几种方式,我称之为「阿Q三招」。第一招:a strategy of constant information,我翻译为「持续搜寻有利信息」。也就是说,京东买贵了,某宝的价格不算数,还要去看看1号店,亚马逊,苏宁……如果这些电商的价格和京东比较接近,我们就可以安慰自己,某宝肯定质量不过关啦。第二招:a change in attitude,我翻译为「你开心就好」。哪怕本来是冲着便宜的价格来的,在货比三家发现自己还是买贵了以后,我们可以安慰自己,哎呀质量最重要啦,买的便宜不如买的值嘛。第三招:engage in ,我翻译为「得不到的就是不好的」。如果多花了钱,我们就可以告诉自己“钱不是最重要的,质量/时间/精力才是”,也就是降低金钱的价值,相应地提升品质和时间精力的价值。如果套餐不够优惠,我们可以说服自己,那些套餐其实有隐形收费啦,还不如不要。如此种种,都是为了缓解自己的认知失调[5]。那么掌握了这些信息有什么用呢?售后啊!实验表明,如果一个顾客在购买了高于市值的产品后,下一次就不会再进行同样的购买活动了(好像不需要实验就可以知道)。那这个时候,商家就需要持续地告诉消费者:您的消费行为是非常理智的,您没有被我们骗/宰。怎么说呢?就从上述「阿Q三招」切入。告诉消费者,我们的质量过硬,您的钱没有花在冤枉处(参见某东对待某宝);告诉消费者,钱是个王八蛋啊,用完了再赚啊,您的健康和时间是一去不复回的。总之,要让消费者心里舒坦(消除认知失调)。最后,「认知失调理论」在心理治疗领域也有用武之地,比如说治疗蛇恐惧症 。心理医生会让病人参与一系列与治疗恐惧症毫不相干的活动,但却让他们认为这些活动都是具有治疗效果的。结果表明短期疗效十分显著[6],这是一个很典型的「心血辩护效应」的逆向作用:行为影响态度,进而影响行为。「社会比较理论」1954年由高产的社会心理学家Leon Festinger提出,认为「寻求准确的自我评价」(search for accurate self-evaluations)是人类的基本的内在需求。他认为,人们首先会寻求客观的,非社会的评判标准,如财富。接着,在客观的评判标准不可得的情况下,人们就回去寻求主观的,社会的评判标准,这个标准就是同在社会中的其他人。第三,他提出,人与人之间进行比较的欲望,会随着个体在观点和能力方面差异的增大而缩小。也就是说,越不是一类人,越不容易放在一起比。他的第四个假设是,在能力比较方面存在着单一的、上行的比较动机,而这一动机在意见比较方面是缺失的;这种动机体现出个体积极的主观愿望。第五个和第六个假设分别是,在现实生活中,个人能力的提升总会遭遇这样那样的困难(所谓愿望总是好的,现实却是残酷的),而意见的改变相对自由。进而,当与他人的比较会带来负面的、不愉快的情绪时,这种比较就会相应的减少,参考俗语:货比货该扔,人比人该死。第七,当一个以团体为单位的比较对象的地位和重要性提高了以后,趋同这一群体的压力会增加。这个时候如果个体和这个受欢迎的团体之间的差异增加,个体会通过或说服他人或改变自己的途径来减少差异,逐渐求同。当然了,随着比较团体的相关性和重要性发生变化,和这一团体求同或求异的需求也会产生变化。想当年,杀马特的发型也是很流行的好不啦。最后,当团体中不同个体的观点和能力存在较大差异时,处于团体中心位置的个体拥有更强的话语权:他们更倾向于去说服、改变团体边缘的个体的意见看法;同时也不情愿缩小个体之间的差距,也更不容易改变自己的看法。这一套理论虽然在某些方面失之绝对(如后来提出的「自我增进功能」的社会比较,强调自我评价的双重性作用,即即使已经通过客观、非社会行评判标准进行了自我评价,确定了自身的某种属性;个体还是愿意进行社会性比较来获得情感上的肯定和满足),但还是能够给普通人提供足够多的启发。在“Tabloids and reality shows can make us feel better about ourselves”(《阅读八卦小报观看真人秀会让我们自我感觉良好》)一章中,Davis博士引入了「下行社会比较」的概念。这个概念由T.A.Wills在1981年提出,旨在描述/解释人们在跟不如自己的人进行比较时获得满足的社会心理学现象。这种类型的社会比较其实是一种心理上的自我防卫,实验表明,和优于自己的团体和个体进行上行社会比较的时候,评估人会降低自尊感;而如果进行下行社会比较,则反之。总而言之,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下行社会比较」有利于提升人的主观幸福感(其实就是自我感觉良好的委婉说法)。Davis博士进而指出,我们的大脑会本能地寻求舒适的状态,哪怕这种幸福是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呢。她不建议我们在生活中通过这样不健康的阿Q做派来寻求自尊的提升,虽然时不时地我们不由自主地会这样做(比如说看到别人发生不幸的事情去踏上一脚,顿时觉得更幸福了)。但如果我们能够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这样做,在出现这样的情况时有意地加以控制,不要让比下有余成为自己的精神食粮,这就已经足够了。References[1] Festinger, L.; Carlsmith, J.M. (1959). .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58 (2): 203–210.[2] Aronson, E.; Carlsmith, J.M. (1963). "Effect of the severity of threat on the devaluation of forbidden behavior".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66 (6): 584–588.[3] Aronson, E.; Mills, J. (1956).
(PDF).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59: 177–181.[4] Lepper, M. R.; Greene, D. (1975).
(PDF).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31: 479–486.[5] Mullikin, Lindsey J (2003). "Beyond reference pricing: Understanding consumers' encounters with unexpected prices". Journal of Products & Brand Management12 (3): 140–153.[6] Cooper, J. (1980). "Reducing fears and increasing attentiveness: The role of dissonance reduction".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47: 452–460.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巴普洛夫很忙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