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横纹是桡骨茎突和尺骨茎突点的连线吗?

我已经阅读了这个提醒
我的人气博文
yunchengyao的博文
博文分类:
宣蛰人软组织压痛点推拿法问答(一)
201203上海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赵毅
&&&&&&&&&&&&
本文刊登于2010年1月上旬《按摩与康复医学》
摘要:本文以问答体裁扼要介绍了宣蛰人软组织压痛点推拿法。
关键词:推拿& 宣蛰人&
压痛点& 软组织疼痛
问:什么是宣蛰人压痛点?
答:宣蛰人先生创立的软组织外科学认为:在人体骨骼各个特定的软组织损害性病变部位存在有规
律的压痛点,滑动按压这些压痛点,可以产生与主诉相符合的局限痛。宣蛰人压痛点(Tender
Point)有三个特点:(1)解剖特点――规律性地分布于软组织的骨骼附着处;(2)病理特点――
局部存在无菌性炎症;(3)形成特点――从椎管外软组织松解手术中发掘出来,并经过密集型银质
针针刺和强刺激推拿的补充和疗效验证。
问:宣蛰人压痛点和西方的激痛点有何区别?
答:宣蛰人压痛点的特点如上所述。激痛点(Trigger Point
[TrPs])是肌筋膜激痛点
(Myofascial trigger
point)的简称,也翻译成触发点、扳机点。它是美国医师Janet Travell
()的独特贡献,于1983年著成《激痛点手册》。激痛点主要分布于肌腹。但Travell
去世后她的学生写的新版激痛点教科书已加入了肌肉附着区域的激痛点(称为“附着性激痛点”,
而将位于肌腹的激痛点称为“中央性激痛点”),这显然受到了中国宣蛰人的影响。主要用于治疗
肌筋膜疼痛症候群(Myofascial pain
syndrome),其治疗方法早期主要是冷冻喷疗与牵拉
(spray and
stretch),后期又加入了激痛点压力放松术、深敲击式按摩、物理治疗、经皮电神经
刺激、激痛点注射等疗法。综上所述,宣蛰人压痛点与激痛点的主要区别在于:(1)解剖部位不
同:前者在肌肉的骨骼附着处,比较深在,后者主要强调肌腹;(2)治疗目标不同:前者治痛,后
者镇痛。宣蛰人认为在这点上中国人比外国人领先30年;(3)治疗方法不同:前者以软组织松解手
术及银质针疗法、压痛点推拿法为治疗手段;后者运用喷疗、牵拉以及注射疗法。另外还有病理特
点等方面的不同。
问:什么是潜性压痛点与显性压痛点?
答:潜性压痛点――患者无主诉疼痛,有早期的无菌性炎症病变,体检触压时有敏感性压痛点,可
通过休息等转化为阴性。显性压痛点――有些病变软组织在受到上呼吸道感染或发热等炎症、内分
泌紊乱、过度劳累等内部因素,以及轻度外伤或气候改变、寒冷、潮湿等外界刺激的诱发因素的影
响,可使潜性压痛点出现主诉疼痛,而成为显性压痛点。
问:什么是传导痛?
答:当在一些病例的压痛点上滑动按压时,会引出向肢体远端直至手指或足趾的异常传导征象,多
为疼痛、酸胀或麻刺感,也有人是欲诉难言的“难过”,这就是所谓的“传导痛”。如滑动按压脊
柱颈胸段伸肌群棘突―椎板―后关节附着处、冈下肌、大圆肌或小圆肌肩胛骨背面附着处的压痛
点,可出现上肢传导征象;滑动按压腰部深层肌腰骶椎附着处、骶棘肌髂后上棘内上缘附着处或阔
筋膜张肌、臀中肌和臀小肌髂翼外面附着处的压痛点,可出现下肢传导征象。
问:什么是压痛的剧痛反应?
答:当在压痛点上滑动按压引出疼痛时,病人立即出现闪电样反应,称为剧痛反应。例如:身体跳
跃向侧方躲避检查,保护性肌痉挛加剧,皱眉,挤眼,面部抽搐,脸色苍白,痛苦面容,双手反应
性拦挡以抵制压痛检查等等。哪怕天气再冷,也会因压痛严重而立即痛出全身冷汗。假使按压不
准,即使用力最大,则在疼痛反应区内不但无法确定软组织病变区的所在部位,也不可能压准高度
敏感的压痛点和引出这些反应。这种剧痛反应不可能为病人所伪装或捏造,故可以作为椎管外软组
织损害性疼痛正确的诊断标准。
问:压痛是如何分级与评估的?
答:以指压所得作出如下四类指标的评估:
(1)压痛点高度敏感:按压时出现上述剧痛反应的各项指标均属阳性者;
(2)压痛点中度敏感:按压时病人感局部剧痛,但无剧痛反应出现者;
(3)压痛点轻度敏感:按压时病人感局部有可忍受的轻痛而无剧痛反应者;
(4)压痛点不敏感:按压时仅有局部紧压感而无疼痛引出者。
问:中医的“以痛为输”是谁最早提出来的?
答:“以痛为输”是中医治疗经筋病的重要方法,出自中医经典著作《灵枢》的“经筋”篇:“治
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隋代杨上善的注解是:“输,谓孔穴也。言筋但以筋之所痛
之处,即为孔穴,不必要须依诸输也。”(《太素?卷第十三?经筋》)
问:宣蛰人压痛点推拿法的基本手法有哪些?
答:有单手拇指持续式按压法和单手拇指滑动式按压法,还有双手拇指滑动式按压法和单手示指滑
动式按压法。其中以单手拇指滑动按压法最为常用。
问:什么是单手拇指持续式按压法?
答:拇指末节微屈,将微屈示指的远侧指间关节的桡侧面紧抵拇指末节近侧螺面;用拇指端(而不
是螺纹面)垂直按压压痛点(区)(图1)。每个痛点约持续按压10~30秒。注意事项:(1)腕
关节适度尺偏,使拇指尖保持在前臂的中轴线上;(2)肘关节视临床需要,可处于不同程度屈曲或
完全伸直的位置;(3) 第1指掌关节、腕关节和肘关节均应制动;(4)操作者指甲剪除干净;
(5)在病人的疼痛减轻或消失后,可以变换方向或部位按压。
问:什么是单手拇指滑动式按压法?
答:姿势同持续式按压,拇指末端在压痛点上适度压紧,并作小幅度的左右或上下快速度的滑动。
移动到下一个压痛点后作同样动作。注意事项:
1. 同上(1)~(4)。
2. 在压痛点上滑动按压时,只能利用肩关节的活动起作用,而不应该利用指间关节、指掌关节、腕
关节或肘关节的活动。
3. 滑动方向一般与肌纤维方向垂直,且大多与前臂的中轴线方向一致。
4. 滑动时不宜在表皮摩擦,要带动皮下组织一起动。
a正位观&&&&&
图1& 压痛点检查时拇指尖按压的姿势
问:滑动按压的作用是什么?
答:您的意思大概是问压痛点推拿法的诊断和治疗为什么一定要滑动。
1.压痛点诊断作用:特定部位的压痛点通常不是孤立的一个压痛点,而是一群压痛点。它们由点成
“线”、由线成“面”、由面成“体”,即所谓软组织损害性病变区。滑动式按压比固定不动的按
压作用面积大,不会漏掉点与点之间的面,在探查压痛点时更为准确和高效。
2.治疗作用:滑动按压比持续按压刺激更强,有利于阻断疼痛信号向大脑的传导,有助于最终消灭
压痛点。同时,滑动按压的作用面较大,也有助于提高治疗的效率。
问:压痛点推拿一定要用很大的力气吗?
答:压痛点推拿,全称宣蛰人软组织压痛点强刺激推拿法,但是并不是说一定要用很大的力气才叫
强刺激。压痛点推拿法刺激强,主要有下面三个因素。(1)手法的接触面小。无论诊断或治疗,滑
动按压都是用指尖而不是用整个拇指的螺面、全屈的指间关节端、手掌的鱼际或全屈的肘尖操作。
因为较大的接触面是难以精确地按准压痛点的。正如人们用指尖要点死一只蚂蚁很容易,而大象却
很难踩死它一样。所以接触面大的压痛点推拿是不能达到诊疗目的的。(2)定位准确。压痛点的分
布一般是有规律的,在准的基础上用拇指尖进行滑动按压时,无需用很大的气力,只需用一般适度
的力量就可以引出剧痛反应。病人常觉得检查者的拇指有几十斤重的压力施加于压痛点上而难以忍
受。假使操作不准,即使施力再大,也是难以找到真正的压痛点的。(3)疼痛强度与病变程度成正
比。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有软组织损害病变的部位,无菌性炎症严重的部位,其压痛反应必然强
烈,而病情已减轻好转的部位,或正常的部位,压痛程度就轻或无压痛。这正式判断椎管外软组织
损害性病变之程度严重与否的依据之一。
问:什么时候可用压痛点推拿法?
答:软组织外科学主要将压痛点推拿法应用于下列场合:
――压痛点检查――诊断;
――软组织疼痛的肌痉挛期――治痛;
――肌挛缩期病人不能接受银质针或软组织松解手术时;
――作为银质针疗法和软组织松解手术的预示性疗效测定;
――疼痛急性发作,病人需要临时镇痛时(如旅途等);
――手头没有针具,或不具备银质针的治疗环境;
――颈椎、胸椎等针刺危险部位;
――没有充分地作好接受银质针治疗准备的疼痛病人;
――部分无法接受银质针和软组织松解手术的特殊病员(运动员等)。
问:软组织疼痛的发病机制是什么?
答:痛则不松,不松则痛
问:软组织疼痛的发病过程有什么特点?
答:因痛增痉(挛),因痉(挛)增痛。
问:软组织压痛点推拿法的治疗原理是什么?
答:宣蛰人将推拿治疗椎管外软组织损害的治疗原理归纳为:“去痛致松、以松治痛”。即通过拇
指指端在压痛点上滑动按压,对肌肉、筋膜等骨骼附着处中丰富的神经末梢与其周围炎性脂肪结缔
组织之间起到间接的松解,从而阻断了无菌性炎症的化学性刺激(疼痛信号)向大脑的传导,使肌
痉挛(仅有形态改变而无组织变性但征象严重)随之放松,可立竿见影消除疼痛。
问:什么是压痛点推拿的“预示性疗效测定”作用?
答:将压痛点推拿法用作椎管外软组织损害的预示性疗效测定,是宣蛰人先生的临床经验总结。如
果通过压痛点推拿能使软组织局限痛和相应的功能紊乱或失调的临床表现即刻消失或显著改善(就
是取得“即时疗效”),那么可以肯定这种临床表现主要由于椎管外软组织损害而来,并且往往可
以通过椎管外软组织松解手术,或“以针代刀”的密集型银质针疗法,或“以手代针”的压痛点强
刺激推拿法彻底治愈。如果压痛点推拿无效(连即时效果也没有),那么这类疼痛就不是银质针疗
法和软组织松解手术的适应证,而应考虑其他病变。
问:宣蛰人压痛点推拿法只是治疗软组织疼痛吗?
答:宣蛰人压痛点推拿法对软组织疼痛有很好的疗效,但并不仅仅局限于治疗软组织疼痛。临床观
察到:软组织损害会引起椎基底动脉供血紊乱、植物性神经功能紊乱、循环系统功能紊乱、呼吸系
统功能紊乱、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消化系统功能紊乱、泌尿生殖系统功能紊乱、运动系统功能紊乱
等多系统的临床征象,这些征象在作了软组织压痛点推拿、银质针治疗或软组织松解手术治疗后会
随之消失,宣蛰人软组织外科学将归纳为“软组织损害相关征象”(而不是很多人讲的“脊柱相关
疾病”!),因此压痛点推拿法的应用非常广泛。
宣蛰人软组织压痛点推拿法问答(二)
上海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201203)
本文发表于2010年第2期《按摩与康复医学》
关键词:& 推拿& 宣蛰人&
压痛点& 软组织疼痛
问:宣蛰人压痛点有什么分布规律?
答:宣蛰人压痛点的解剖特点是位于软组织(特别是肌肉,肌腱等)骨骼附着处。这些高度敏感的
压痛点在人体特定部位的分布,有如下规律性:
大都分布于躯干的背面。如枕部、项部、肩胛骨背面、上背部、腰骶部、髋臀部,躯干的前面
多分布于人体的中心部位。躯干以颈椎、胸椎、腰椎、骶骨等脊柱沿线为多,四肢以肩胛骨区
域、骨盆区域为多,四肢末梢部位相对较少。
多见于脂肪结缔组织多的部位:如髌尖粗面(髌下脂肪垫附着处)、跗骨窦(跗骨窦脂肪
垫)、跟骨上缘及跟腱前缘(跟腱前脂肪垫)、内外踝后下方、颞骨乳突下缘、股骨内上髁等。
问:人体上部的压痛点主要有哪些?
答:人体上部的压痛点可归纳为下列五个部分。
枕项部压痛点。包括:枕外隆凸;枕骨上项线和项平面;颞骨乳突;下颌支和颧弓;颈椎棘
突;颈椎横突尖;项伸肌群和项筋膜;颈椎后关节突;颈椎椎板;胸骨颈切迹;胸锁乳突肌下端;
胸大肌锁骨前下方;前斜角肌第1肋骨附着处。
背部压痛点。包括:胸椎棘突;胸椎后关节;胸椎椎板;胸椎横突尖;背伸肌群和胸腰筋膜。
肩部压痛点。包括:肩胛骨上角;肩胛骨脊柱缘;冈上肌内端;斜方肌附着点(肩胛冈―肩
峰―锁骨);冈下肌肩胛骨附着点;小圆肌和大圆肌肩胛骨附着点;三角肌锁骨―肩峰―肩胛冈;
肱三头肌长头(盂下结节);肩胛下肌(肩胛下窝);肩胛骨喙突。
上臂压痛点。包括:冈上肌肱骨附着处;冈下肌和小圆肌肱骨附着处;肱三头肌外侧头肱骨附
着处;肩胛下肌肱骨附着处;大圆肌和背阔肌肱骨附着处;胸大肌肱骨附着处;三角肌肱骨附着
处;肱骨内上髁和尺神经沟;肱骨外上髁和肱桡关节间隙。
桡骨头的环状关节面。
前臂和手部压痛点。包括:尺骨鹰嘴压痛点;桡骨环状韧带(桡骨头环状关节面);前臂伸肌
群筋膜;桡骨茎突;尺骨茎突;掌骨背侧或头状骨背侧骨隆突;第1掌骨结节;腕横韧带(屈肌支持
带);豌豆骨;屈指肌腱鞘。
问:人体下部的压痛点主要有哪些?
答:人体下部的压痛点归纳为下列五个部分。
腰部和腰骶部压痛点。包括:腰椎横突尖;第12肋骨下缘;腰椎棘突和骶中嵴;腰椎椎板和骶
骨背面;腰椎后关节;骶棘肌下外端附着处(腰三角区外缘的髂嵴――髂后上棘内上缘与骶髂关节
内侧缘――骶骨末端);髂嵴;腰部深层肌和腰背筋膜。
臀、髋、大腿根部、耻骨联合压痛点。包括:髂胫束;臀上皮神经;髂后上棘和髂翼外面内
侧;阔筋膜张肌;臀小肌;臀中肌;坐骨大切迹和坐骨神经梨状肌下出口处;臀下神经;臀上神
经;骶尾骨背侧;大腿根部(耻骨上支―耻骨结节―耻骨下支;坐骨支―坐骨结节外侧面);耻骨
联合上缘(腹直肌);耻骨下支和坐骨支的内侧面;髂前下棘。
大腿压痛点。包括:股骨臀肌粗隆;股骨干前侧、内侧或外侧;股骨内上髁;股骨外上髁。
膝关节压痛点。包括:膝关节内侧或外侧间隙;髌尖粗面(髌下脂肪垫)。
小腿和足部压痛点。包括:胫骨粗隆;胫骨骨干内侧或外侧;腓骨骨干内侧或外侧;踝前方关
节囊;内踝后下方;外踝后下方;跗骨窦;舟骨粗隆;跟结节、跟腱滑囊、跟腱鞘和跟腱前脂肪
垫;跟底;跖骨干内外侧。
上述压痛点的检查及推拿操作,详见《宣蛰人软组织外科学》第19章图文。
问:宣蛰人压痛点推拿法只推肌肉的起止点不推肌腹吗?
答:首先说明一下,对具体肌肉的一端是起止还是止点的认同常常会有分歧,因此我们只讲附着
点而不讲起止点。宣蛰人压痛点主要分布于骨骼肌(以及筋膜)的骨骼附着处,这是软组织损害早
期的原发部位。对于急性初发的重症疼痛病人,其骨骼附着的软组织病变仅有无菌性炎症反应或轻
度炎性黏连,肌肉和筋膜本身只有短缩和增粗的变形(痉挛)而无性质的改变,此时推拿该部位,
一般能收到立竿见影的疗效。如果此时仅仅推拿肌腹(如西方的“激痛点”),虽然也有一点即时
镇痛效果,但往往不能根治。但是到了肌挛缩初期阶段,肌腹(及其筋膜)也有了继发性损害,此
时应该在肌骨骼附着处压痛点结合肌腹同时进行强刺激推拿(对肌腹的推拿方法是用拇指尖横过肌
腹作滑动按压),“点与面相结合”,才能取得更好的疗效。总结一下,对于软组织损害性疼痛的
肌痉挛阶段要抓住原发因素,只需在肌肉的骨骼附着处推拿。而在肌挛缩初期阶段,应该先考虑原
发因素再考虑继发因素,以肌肉附着点为主结合肌腹推拿,才是有的放矢的治疗。至于更为严重的
肌挛缩晚期阶段,那就需要动用银质针甚至软组织松解手术才能根治了。
问:宣蛰人压痛点推拿法可以天天推拿吗?
答:我们不主张天天推拿。宣蛰人强刺激压痛点推拿后局部软组织不适感约2~3天方能复原,所
以两次推拿的间隔时间一般为3~4天。因为强刺激推拿后压痛点部位的软组织受到较重的机械性按
压的刺激,肯定有或多或少的损伤。临床观察到,患椎管外软组织损害者多伴有血小板数明显减
少,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受到较轻的机械性按压刺激,也常易形成局部血肿(这是治疗前需让病人知
情同意的注意事项之一),故对推拿治疗后有皮肤较大瘀斑形成者,可间隔1周后再推拿。但是,如
果推拿手法刺激不是很强,或推拿不同的部位,或将压痛点推拿法与传统推拿手法配合应用,或者
参考压痛点做保健推拿,则间隔周期可以缩短为隔天一次。
问:宣蛰人压痛点推拿法属于中医还是西医?
答:宣老在2008年上海中医药大学第三期软组织压痛点推拿法讲习班上说过:“我们的压痛点强
刺激推拿、银质针针刺,就是中医的东西,是祖国医学里面的宝库,没有人发掘过,我是个西医,
我第一个这样做了。”中医推拿法历史悠久,是中医外治法的组成部分。传统中医推拿也很注重阿
是穴。但是压痛点推拿法的指导理论是软组织外科学,其推拿的部位更强调解现代医学的解剖学定
位,而与传统中医推拿的中医理论指导和经络腧穴部位有所不同。宣老本人是西医骨科专家,但压
痛点推拿法和密集型银质针疗法又不是传统西医的产物。软组织外科学是宣蛰人先生对现代医学的
骨科作了深刻的反思和批判后,融合中西医所长,扬弃其短,而创造出来的一门以治疗慢性软组织
疼痛为主的新型临床学科。因此,软组织外科学,包括其所属的压痛点强刺激推拿法,既不姓中也
不姓西,而应该属于中西医结合。宣老认为将来的世界医学只有一门,是不应该分西医、中医的。
问:压痛点推拿法最早记载于什么书?
答:根据我的研究,压痛点推拿法最早记载于《引书》。《引书》是上世纪80年代从西汉初年墓
中出土的简书,就是写在竹简上的,大概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作品。书中有一段文字很有价值:“支
尻之上痛,引之。为木鞠,谈(偃)卧,以当痛者,前后摇之,三百而休;举两足,指上,手抚
席,举尻以力引之,三而已。”意思是,臀腿痛,用导引法治疗。制作一个木球,仰卧,把木球垫
在臀部疼痛处,前后摇动三百次而止;再抬举两腿向上,双手按住席子,抬起臀部并用力向上提
伸,重复三次为止。痛者,就是痛点。这是一种用木球顶在臀部压痛点上作自我按摩,并配合导引
动作治疗臀腿痛的临床实例。
问:中国古代有持续按压法吗?
答:持续按压法早在《内经》中已有记载,《灵枢?厥病》云:“以手聚按而坚持之,无令得
移。”清代名医陈士铎的《石室秘录?摩治法》中记载了一种用持续按压枕部“风门”穴治疗“颈
项强直”的方法:“深按其风门之穴,久之,则其中酸痛乃止。……往往一日即痊。”
问:中医推拿有滑动按压法吗?
答:目前没有检索到中医推拿有滑动按压法的文献记载。滑动按压法是宣蛰人先生的贡献。对于
治疗软组织严重或顽固的疼痛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对于探查软组织压痛点,这种手法更是其他手法
所不可替代的。
问:宣蛰人压痛点要压得很重才能找到吗?
答:在比较表浅的软组织损害性病变区域,如枕外隆凸、枕骨上项线和项平面、颞骨乳突下缘、
下颌支和颧骨、肩胛骨冈上窝和冈下窝、胸椎棘突、胸椎后关节、肱骨内上髁和外上髁、腰椎棘
突、第12肋骨下缘、髂嵴、髂胫束、臀上皮神经、髂后上棘、臀下神经、耻骨上支和下支、坐骨支
和坐骨结节、髌尖粗面、胫骨干内外侧、腓骨干内外侧、内外踝后下方等压痛点,只需浅压就可引
出疼痛;而深层的软组织损害性病变区域,如腰部深层肌、臀中肌、臀小肌、臀上神经、坐骨神经
梨状肌下出口处、坐骨大切迹等压痛点,则需深压、重压才能找到。如果某些软组织损害性病变区
域非常深在(或覆盖的肌肉非常丰厚),如髂后上棘内侧与骶骨的结合部位,用拇指深压也不能引
出疼痛,则需要用很长的银质针扎进去探查了。
问:压痛点推拿法的操作者怎样避免手指伤?
答:宣蛰人先生直到他85岁去世前几天,还在上海中医药大学传授压痛点推拿法和运用压痛点推
拿法诊治病人,手指一点也没有变形,推拿时仍然有着超乎常人的力量。如能做到下面几点,则手
指受伤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1)指型正确――在拇指持续按压和滑动按压法中,拇指指端是唯一的诊疗接触部位。用屈曲的
食指桡侧面抵住拇指的螺纹面,拇指指端仅仅露出一点点。拇指指骨间关节过伸(所谓“甘手”指
型)的人,要特别注意控制拇指不要向背侧弯曲而形成指腹着力。
(2)关节锁定――拇指的指骨间关节、掌指关节是绝对锁定不动的,腕关节和肘关节也基本上不
动,用的多的是肩关节。这样就能有效地保护好各个关节,而预防损伤。
(3)发力合理――宣蛰人先生主张压痛点推拿要肩部发力,他在教授滑动按压法时常常让弟子去
摸他的肩部。实际发力部位根据不同的操作需要可能还用到了腰部和下肢。
(4)借力操作――这里至少有两层意思。一、借助身体的重心用力。比如在推坐骨大切迹时,往
往需要肘关节大致伸直,上身前倾操作。二、借助受术部位的相对用力。比如右手在推拿枕部时,
左手将病人的头向后推,则右手不需要特别用力,就会产生很强的刺激。推肩胛骨时,需一手扶住
肩前部,也是这个道理。
(5)不用蛮力――这是指不要盲目用力,不要滥用暴力。刺激的强弱与用力的大小并不完全相
等。有的初学者误以为压痛点强刺激推拿法就一定要拼命用力才对,这是完全错误的。
多指配合――除了拇指以外,还可适当运用其他手指。比如在推拿颈前部的胸锁乳突肌、前斜角
肌附着点时,可以用到单手示指或中指滑动式按压。
(6)左右共利――指能根据诊治部位和体位的需要,而轮流使用左右手。这样可以避免长期单手
用力造成劳损。这一点对于初学者尤为重要。一个人日常生活中做技巧性活动习惯使用的那只手称
为“利手”,通常以右利手(右撇子)为多。而能灵活的运用双手的称为“左右共利”(左右开
弓)。初学者练习滑动按压法时,最好双手训练,特别要加强对非利手的训练,以增强其力量、协
调性、敏感性等。
问:压痛点推拿法可以借助于按摩工具吗?
答:宣蛰人先生推拿时是从来不借用按摩工具的。推拿如果是用于探查压痛点,则拇指指端直接
接触人体部位时的触诊敏感性就非常重要,使用按摩棒之类的工具后感觉难免会迟钝些。推拿治疗
时用力大小、时间长短、用力方向的控制,也需要靠拇指指端的信息反馈来随时调节,而此时按摩
工具很难代替人手。但是,对于推拿医师和保健按摩师来说,手法操作是他们的基本工作手段,日
复一日的长时间的推拿按摩,可能会使操作者不堪重负。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能有一种能模拟手指
的按摩工具能部分代替人手以减轻工作强度,也是可以考虑的。我的看法是,第一、压痛点推拿如
果要使用按摩工具,首先应该特制一种与真人的拇指一模一样的按摩棒,这种按摩棒的使用应该非
常便利顺手,左右手使用都应该如此,普通的棒状按摩工具显然达不到这种要求。第二、初学者不
能依赖于按摩工具,而应该练好基本功。第三、有一定年资的、工作强度较大的推拿医师或保健按
摩师,方可有限度的、有选择的借助按摩棒操作,但要避免受术者受伤。
第二届银质针班学员问题答疑(之一)
&&&&&&&&&&&&
今年7月我去上海拜访韩老。韩老告诉我,上海中医药大学正在办班。赵教授和包老师非常辛
苦,特别是赵教授,所以让我过去帮个忙。在两个班全程培训中,我看到赵教授和包老师,他们真
的很辛苦,教学的严谨,示教的认真,解惑的专注,让我深受感动。在最后一天,我和胡忠根教
授,包祖良主任医师进行现场答疑。会上,我留下电话并承诺“天下软外是一家,知无不言,言无
不尽”。至此每天都有5、6个答疑电话。现将带有普遍意义的问题分数次和大家交流。如有不妥之
处请以宣老的软组织外科学为准。请各位同道批评和指正!
1、扎肩三肌会出现什么样的反应?怎样操作才安全?
肩胛骨处神经比较丰富,有肩胛上动脉,旋肩胛下动脉。另外肩胛骨冈下窝比较薄,甚至有先天
没有长好的。扎肩胛骨时,注意不要大幅度地提插。扎冈上窝时,一定要小心。做好骨膜下刺。大
小圆肌的肩胛骨附着处,一定要处理得彻底。另颈肩交界处的酸痛,绝大部分是由冈上肌传到过来
的,只有处理冈上肌才能把残余痛解决。有学员电话询问,扎针后出现肩部和手的酸痛是不是正常
的反应。我们一定要先在扎针的部位查一查有没有血肿。如果??没有,是正常的反应。可以事先告
诉患者会有一两的酸疼。一般到第二天的下午或第三天,颈肩部的酸痛的症状会减轻。8
2、扎臀部出现血肿,如何处理?
臀中肌血管比较丰富,我曾经做解剖发现下面密密麻麻都是血管。扎针后常规按压5-10分钟,一
般不会出现血肿。另,扎坐骨大切迹一定不能离开骨面。扎到骨面后贴着骨面往下滑。因坐骨大孔
内有动脉和静脉。我们的针是钝性的,一般碰到神经,只要进针速度很慢,是不会有事的。但是,
刺破血管时只要能够按压,则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但坐骨大孔内的动静脉在深部,无法按压。如果
碰到凝血机制差的患者,问题就比较大。所以一定要注意。
如果扎臀部肌肉和臀中肌出现血肿,首先用冰块冷敷压迫。24小时后再热敷。一般5-7天就能正
常。切记,24小时后一定要热敷,避免形成粘连。另24小时之内是急性水肿期,一定不能用热敷。
3、扎臀肌后,病情加重如何处理?
有学员问扎臀肌,扎阔筋膜张肌后出现病情加重是什么原因。我有个学生是山东的,他有这样的
病例。病人来时自诉腿的外侧疼,检查到阔筋膜张肌疼痛后就直接扎了这块肌肉。患者感觉阔筋膜
张肌减轻,但腿的外侧症状却加重。然后在腿的外侧又做了针刺。患者出现了行走不便,疼痛加
剧。双方出现纠纷。然后他们来到我处。详细检查后,并在髂后上棘内上缘骶嵴肌附着处和腰部的
多裂肌,回旋肌做了强刺激推拿。当时症状就减轻。然后针对上述两处,做了银质针针刺。2-3天
患者治愈。当年我们自己也有一例在臀后侧针刺后,症状加重的病例。后来也是处理腰骶部后,症
状消失。上述病例都是原发、继发没有诊断清晰而造成的。一般臀部的症状都是由腰骶部传到过来
的。只有先解决原发才不会形成激惹,造成症状加重。
4、扎颈胸部应该注意哪些?
当年,宣老告诫我们只有在腰骶部进行两年以上的实践才能进行颈胸部治疗。现在,赵教授和包
老师严格按宣老当年的顺序教学是非常正确的。因为颈部的血管和神经非常丰富并偶有变异。扎颈
6、7时要特别注意。我和我的师兄弟在这个地方都出现过问题,要倍加小心。扎胸椎时,每次只扎
单侧,并分上下段。如果同时扎双侧,会出现胸闷心慌,呼吸不畅。所以要注意。扎颈6,7时,如
果误入颈椎间孔会出现手麻,肩部疼痛,甚至有脚踩棉花的感觉。如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抗炎和
脱水。甘露醇及20mg地塞米松和对症的抗炎药。3天如果处理及时,症状会迅速缓解。有一部分需
要3个月左右,症状才能彻底缓解。
希望大家共同努力,为软外的发展添砖添瓦! 俗语说:众人拾柴火焰高。
【虽然不是很同意该作者的说法,但是先转帖,再谈论】
压痛点与激痛点有何区别?
压痛点是由原发病灶接受物理、化学因素刺激而产生的电信号。当受到外力压迫时使原来的刺激增加而产生更为显著的定位疼痛感觉,即为压痛点。它常与较表浅的筋膜炎或深部的损伤部位相符合,压痛较集中、固定、明显。如冈上肌腱炎、胸锁乳突肌炎、颈肌损伤、颈椎损伤、骨折等。&
&&&激痛点是指来自肌筋膜痛的敏感压痛点,可诱发整块肌肉痛,并扩散到周围或远隔部位的激惹感应痛。激痛点的形成起初是神经肌肉功能失调,继之生理组织营养不良,局部代谢增加而血流相对减少,结果在肌肉中产生不能控制的代谢区,代谢产物中的神经激活物质如组织胺、5-羟色胺、激肽、前列腺素等类物质使血管严重收缩,这些局部反应通过中枢或交感神经的反射作用使肌肉束紧张,并出现感觉痛区。晚期病例在激痛点处的硬结是由波形结缔组织构成的。&
&&&激痛点的特点:&
&&&(1)激痛点可为钝性痛或锐痛,突然痛者多为外伤,渐渐痛者为劳损引起。&
&&&(2)每一肌肉都有不同形式的感应痛点,用指压或针刺激痛点都可引起。激痛点越灵敏,感应痛越重,持续时间越长。&
&&&(3)激痛点可诱发植物神经症状,如血管收缩、局部肿胀、流涎、头晕、耳鸣等。&
&&&(4)激痛点也可使肌肉紧张发硬,但肌营养不受影响,无肌萎缩。此点与根性神经痛不同,后者虽然也压痛,但多有肌萎缩。&
&&&(5)局部封闭可扩张血管,冲淡积存的代谢产物,阻断向心性疼痛传导,因此对激痛点的准确注射,加上缓缓牵拉紧张肌肉,常能缓解疼痛。&&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常在腰部和腿部有压痛点,腰部压痛点常在患椎旁和椎间盘所在间隙,腿部压痛点沿坐骨神经走向,可在下列穴位上找到:  
  居眈:在髋部,髂前上棘与股骨大转子最凸点连线的中点处。
  环跳:在股外侧部,侧卧屈股,股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中1/3交点处。
  委中:在横纹中点,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  
  承山,在小腿后面正中,委中与昆仑之间,当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时,腓肠肌肌腹下出现尖角凹陷处。  
  飞扬:右小腿后面,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直上7寸处。  
  临床上常取这些穴位进行针灸、按摩、理疗等治疗,以缓解病情。  
颈椎病的压痛点有哪些
检查颈椎病患者的压痛点时,医者立于患者背后,令患者颈部轻度前屈,用一手拇指自上而下逐个触压棘突,由内及外触压椎旁。
  (l)棘突间压痛:此对颈椎病的定位关系密切,尤其是病变早期,压痛点的位置一般均与受累的椎节相一致。但对后期病例,由于推间关节周围韧带已硬化或骨化以及骨赘形成,则压痛点反而不明显。
  (2)椎旁压痛:沿棘突两侧由上而下、由内及外按顺序进行检查有无压痛。常见的压痛点为下颈椎横突、肩胛骨内侧及第1、2颈椎旁,基本上沿斜方肌走行。
&&临床肩背痛常见的压痛点一览
1、胸锁乳突肌压痛点:位于胸锁乳突肌起始部,在颈部旋转、头后仰时可引发疼痛或使疼痛加重;
2、肩胛骨内上角压痛点:是提肩胛肌的起始点,在肩胛上提,或向脊柱靠拢时可以引发疼痛,或引起患肩、上肢桡侧的放射痛;
3、冈上窝压痛点:位于三角肌深面,为冈下肌的起始点。如使上臂外展,可以引起肩部放射痛;
4、冈下窝压痛点:位于三角肌深面,为冈下肌的起始点。如使上臂内收、外展,可以引起肩部、前臂、尺侧手指放射痛;
5、颈肩压痛点:为斜方肌起始点和肌腹部。如使颈部转动、头向后仰、上提肩胛骨及肩胛靠拢脊柱、可以引起前臂手指的放射痛;
6、肩胛骨内侧缘压痛点:为菱形肌附着点、可引起肩、上臂的放射痛;
7、小园肌压痛点:由腋神经支配,如使肩部外展,可引起肩部和上臂的放射痛。
8、肱二头肌肌腱沟压痛点:由腋神经支配,为肩周炎常见压痛点。在屈肘、缩肩,前臂旋转后可使疼痛加重。
软组织外科的压痛点认识
软组织外科学在大量的椎管外软组织松解手术和温热密集型银质针针刺疗法中发现:椎管外软组织损害必存在着高度敏感的压痛点,这些压痛点并具有特定规律性,在这些软组织损害部位进行滑动按压必会出现剧烈的主诉痛,当滑动按压在原发性损害病灶区域时会出现剧烈的传导痛及相关征象。
比如:按压在髂翼外三肌附着处严重病变的病灶区域时,会出现与主诉疼痛完全相同的“坐骨神经痛”征象,滑动按压严重病变的臀中肌损害病灶区域时也能出现典型的“坐骨神经痛”征象,滑动按压肩胛骨背面三肌附着处严重病变的病灶区域时同样出现典型的“神经根型颈椎病”征象,有的患者还出现前胸部传导征象,传统医学诊断的是肋间神经痛,这并非是真正的沿神经分布的传导。特别是滑动按压大小园肌时其麻木感可传导到指尖,在每个部位的压痛点检查时都必须要让所检查之病变软组织处于完全放松的体位下,这样才能减少肌痉挛的对抗,着力点才能直达病灶部位的软组织骨骼附着处的骨膜病灶,此时只需要用很轻的力量在病灶部位进行滑动按压即可引出剧烈的主诉疼痛症状。
在压痛点的认识上是没有止境的,慢性疼痛性疾病在治疗的不同时期压痛点也会产生不同的变化,压痛时出现的疼痛程度与病变程度成正相关,压痛点的局限、广泛与病变的范围和复杂程度成正相关,压痛时主诉疼痛的减轻、加重与慢性疼痛性疾病病情变化成正相关;压痛点的消失是确保慢性疼痛性疾病治痛的可靠标准,而不是以患者主诉无临床疼痛及相关征象为标准,因为在慢性软组织损害性疾病中,有相当多患者即无主诉的疼痛及相关临床症状或时有症状时无症状,但即存在着高度敏感的压痛点,这就是潜在性病灶区域,当这些潜在性病灶区域在受到病毒感染、过度劳累、气候变化、内分泌紊乱等因素的刺激时,就会出现临床主诉症状。这都是因为这些潜在性压痛点区域内存在着慢性软组织害的无菌性炎症的病理基础,当外界刺激或滑动按压将无菌性炎症刺激到其病变区域软组织骨骼附着处的感觉神经未梢时就会出现疼痛及相关症状。气候变化时肌肉的过度收缩刺激到潜在性病灶区域内存在着无菌性炎症的软组织时出现临床症状也是相同的临床表现机制。关于压痛点的操作方法将在银质针论坛将会有更深入的讨论。
压痛点强刺激推拿手法
此手法主要运用于椎管外软组织急性损害疼痛病例的治疗和对慢性椎管外软组织损害的诊断;在不断发掘出新的运用前境中,更扩大了强刺激推拿手法的适应症,比如:各科凝难杂症伴随有椎管外软组织损害者,运用强刺激推拿可取得立竿见影之治疗效果。
&&强刺激推拿手法作用耙点―即压痛点,是其治疗与诊断准确的可靠目标。强刺激推拿有效,则属于软组织损害病变范畴,银质针或椎管外软组织松解手术才有效;反之则无效。正确认识人体椎管外软组织损害具有特定规律性压痛点的基础上,在其上行滑动按压,可以达到消除局部病灶无菌性炎症的治疗目的(病变初期轻症);对病变严重病史较久远者,也能起到暂时缓解临床症状,消除部份无菌性炎症的诊断作用;在部份椎管外软组织损害相关各科凝难征象病例中,能立竿见影地使这些征象立即消失,起到“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祖国传统医学相同的指导作用。比如:顽固性呃逆、急性胃痛、肾结石急性硬阻性腰痛、肠硬阻、软组织损害受到病毒感染诱发的耳鸣与脑鸣或视物不清、软组织害性眩晕、头痛等等杂症征象,在其各自高度敏感性压痛点行强刺激推拿,都可取得意想不到比传统静脉运用止痛剂或治疗药物产生更快速的止痛效果或使临床严重征象消失之目的,然后再进行对因常规治疗。
诊断方面:强刺激推拿用于指导银质针治疗,寻找原发性椎管外软组织损害病灶,当强刺激推拿后主诉疼痛与征象缓解,则该推拿区域软组织病变与主诉症状部位有密切相关性,银质针治疗也就有效。但也必须根据人体解部学知识、人体软组织的生物力学与软组织外科学理论将人体椎管外软组织损害看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因为一处的软组织损害会通过生物力学变化而影响到它处一处或多处软组织生物力学发生变化,从而出现全身具有特定规律性的继发性软组织损害而出现复杂多变的临床症状与体征。
操作:准确寻找压痛点的基础上,视患者赖受情况,先于压痛点上施加较轻压力不变维持一定时间,然后再加重一定力量再维持一定时间(每次约30秒),患者感觉疼痛减轻后再行滑动按压,每处压痛点操作约2分钟。此时患者即感按压部位比治疗前大大减轻,并在它处压痛点用同法进行推拿。如果将患者所有规律性压痛点推拿完后,患者会感到主诉症状部位症状大大减轻或消失,全身轻松,头脑清醒;此时证明推拿手法正确。如要达到此目的,则必须经过长期不断研究椎管外软组织损害性压痛点规律与刻苦操练强刺激推拿技术,因为人体椎管外软组织损害压痛点变化规律是无止境的,它会因为治疗的变化而变化。
压痛点强刺激推拿手法同于椎管外软组织松解手术(称为“以指代刀”),当作用力直接作用于病灶区域时,会使病灶部位的感觉神经未梢受到破坏,同时毛细血管破裂出血,产生新的损伤。当破坏了感觉神经未梢后,会出现即时的治疗效果,减除了疼痛;但由于新的损伤,推拿部位会产生损伤性炎性反应过程,推拿部位会产生轻度炎性刺激疼痛(一般2-4天左右),但轻于治疗前的主诉症状,当新的损伤性炎性反应过后,即可表现明显的治疗作用:疼痛减轻,肌痉挛缓解,起到了以松治疗的临床疗效。所以强刺激推拿手法的治疗间隔时间为3-4天为好。
压痛点强刺激推拿只适用于椎管外软组织损害的诊断与治疗,所以必须首先运用腰脊柱三个试验对腰脊柱椎管内外进行鉴别后才实用,对颈脊柱则结合颈椎六种功能活动如推拿后症状明显缓解与否,则可鉴别颈脊柱椎管内外软组织病变。
&&&重述肩胛骨背面三肌
肩胛骨背面的冈下肌、大园肌、小园肌三肌附着处的原发与继发性损害性病变在颈肩背臂痛及上肢麻木及功能障碍的患者中极其重要,临床极易误诊为颈椎病。根据压痛点诊断技术(或触发点疼痛理论)可发现:肩胛骨背面三肌附着处有明显的压痛区域,轻触其压痛区域可有痛性结节,在其区域行滑动按压时可引起手部、臂部酸胀牵涉痛的传导征象和该肌肉局部的抽搐;此区肌肉肌力稍有减弱但无肌痿缩现象。
肩胛骨背面三肌附着处软组织损害性病变触发其痛点可引起上肢的牵涉传导痛,使患者感到非常不适和上肢无力,对病人身体造成痛苦和心里增加担忧和焦虑。软组织损害性压痛点与肌筋膜触发点疼痛同意义,定义为骨骼肌上可激惹远处牵涉痛的局部痛点,同时伴有无肌肉萎缩现象的肌力减弱,关节运动范围受限,患肌可触及痛性条索。肌电图可见触发点的自发肌电位产生和肌电位较高;超声波和MRI检查该肌痛性状态部分可见异常影像;大多数病人还存在自主神经症状。这些现象都是因为乙酰胆碱(Ach)在神经肌连接处的漏出。引起肌的后连接去极化,从而产生持续性肌节缩短和肌纤维收缩,出现运动终板处的收缩结节。这种慢性持续性肌节缩短将大大地增加局部能量的消耗和局部血循环减少;局部缺血和低氧可刺激神经血管反应物质的释放,这些物质使传入神经致敏而触发点疼痛,因而产生了自主神经症状。这些物质又可刺激异常的乙酰胆碱释放,形成了一正反馈环能量危机的恶性循环。传导痛(牵涉痛)来自于中枢整合的结果,因而必须与颈椎病相鉴别。
治疗方面:以破坏压痛点(触发点)或刺激为主。行强刺激推拿或无痛温热密集型银质针针刺治疗,在行银质针针刺与强刺激推拿时,通过对压痛点的刺激而破坏敏感的感受器或感觉神经未梢,从而引起强烈的脊髓反射,也许破坏了触发点活化的脊髓感觉神经元中枢,消除了致痛因子,起到了治痛效果。
枕肩三角新概念
枕骨区域与双肩胛骨区域形成的三角区域称为枕肩三角,此区域的软组织损害与头、颈、肩、背、臂、指疼痛麻木或感觉异常征象(即传统诊断的颈椎病、偏头痛、血管神经性头痛、眩晕症、肩周炎等)有着直接关系。
肩胛骨背面的冈下肌、大小园肌、斜方肌、大小菱形肌、冈上肌、肩胛提肌等直接参与肩关节的活动,但斜方肌、大小菱形肌等与对侧肩胛骨、颈、枕部保持相对稳定三角,并保持平衡协调状态,当一侧肩胛骨背面软组织产生损伤,势必打破这种静力性与动态性平衡而使枕区、对侧肩胛区软组织产生继发性软组织损伤,这样才能达到一个新的协调状态来完成肩关节的各种功能活动;此时原有的枕肩三角稳定性受到破坏。原发与继发性软组织损害构成了一个立体的三角软组织损害区而形成恶性循环。原发的肩胛骨背面三肌附着处内无菌性炎症刺激可使疼痛沿着肩―前臂―上臂―手掌―指尖传导或由枕区―头顶―前额传导。枕外隆凸与项平面和双侧肩胛骨形成的三角区域(即:枕、双肩胛三点构成稳定型三角),当枕区软组织存在着损害性无菌性炎症时,刺激其中的感觉神经梢出现头痛症状;由于疼痛出现肌痉挛使局部软组织内压增高,更加重了对感觉神经的刺激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再者由于大脑前廷神经核与红核等眩晕中枢与枕区病变软组织内神经支相交通,通过这些交通支刺激到眩晕中枢时即可出现眩晕症状。
所以临床遇见的颈肩部不适或疼痛患者、常规排除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脑血管器质性病变而诊断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内耳眩晕症、颈性头痛、枕大神经卡压性头痛以及偏头痛等等与颅脑、眩晕中枢、脑血管等有关的头痛眩晕病例与上述三角区域软组织病变有直接关系。枕区软组织病变继发于原发性腰臀部与大腿根部者为数极多,但有腰臀部与大腿根部软组织损害继发了枕区软组织损害者,通过系列补偿调节过程必使其双肩胛骨背面产生严重的软组织损害。
作用机制:附着于枕外隆凸、项韧带全长、第7颈椎棘突及全部胸椎棘突、锁骨外段上缘、肩峰内缘及肩胛冈上下缘的斜方肌,是直接受力的一重要软组织;起于上4位颈椎横突后结节,止于肩胛骨内上角的肩胛提肌和起于第3颈椎与第3胸椎棘突的头夹肌是间接作用力的软组织。肩胛骨背面的冈下肌、大、小园肌存在原发性或继发性软组织损害时,其无菌性炎症刺激所产生肌痉挛,肩胛骨的正常运动范围受到限制,但是它随着上肢的频繁运动而要保持平衡,此时肩胛骨将被向下外方牵拉,牵拉力直接通过斜方肌或间接通过肩胛骨内上缘附着的肩胛提肌作用于枕骨面,使枕区斜方肌筋膜附着处产生超载荷的撕裂性损伤,但斜方肌是枕区最浅层的软组织,这种撕裂性损伤势必影响到深层的头夹肌及头半束肌等枕区附着的软组织,出现一系列复杂的症候群:除引起颈枕部不适外,还可出现肌痉挛,当枕区肌痉挛时,局部软组织内压增高,软组织内压增高更加重了对损伤性无菌性炎症的刺激,使之成为恶性循环。又由于枕区软组织内分布的神经支与大脑前廷神经核、红核等眩晕是枢相交通,通过这些交通支刺激到大脑前廷神经核与红核等眩晕中枢、刺激到枕大小神经、耳大神经等感觉神经时即可出现:眩晕、头痛、视物漠糊、眼周胀痛、鼻部症状、咽喉等部位征象。
枕肩三角软组织损害与痉挛性斜颈有着直接关系:由于枕肩三角软组织损害程不等时肌痉挛造成斜颈体征者临床中较常遇见。运用软组织外科学的检查手段皆可查得枕肩三角区域软组织附着处高度敏感的压痛点,在这些压痛点行强刺激推拿后,痉挛性斜颈体征会立即得到明显改善。在其双侧肩胛骨背面的软组织损害中,斜方肌、项伸肌群、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而非独立的胸锁乳突肌痉挛所致,有相当部份病例胸锁乳突肌无软组织损害存在。有人认为是支配胸锁乳突肌的神经发生了病变而行神经破坏性药物注射来达到治疗目的,但是他们根本没有认识到引起该病的真正本质:枕肩三角区域软组织损害,其软组织损害所继发程度不等的肌痉挛使颈部向着一侧偏斜。这与腰骶部深浅层双侧软组织存在着损害程度不等的腰脊柱侧弯一样,由于腰骶部是人体承载中枢,活动没有颈部频繁,只发生比较固定的腰脊柱侧弯而不会出现像痉挛性斜颈那样的临床体征。
痉挛性斜颈中,浅层的斜方肌损害性痉挛是该病发生的重要因素,当原发或继发性肩胛骨背面三肌软组织发生损害性病变时,其肌痉挛势必将肩胛骨向外下方牵拉,日久则使斜方肌在颈椎与胸椎棘突上、肩胛冈与肩峰和锁骨外上段附着处、枕区附着处发生软组织损害,当枕区附着处发生损害后,也将会出现头夹肌等深层部位出现软组织损害而使该软组织出现肌痉挛,上述软组织发生一系列损害性病变后,胸锁乳突肌在乳突附着处可能发生继发性损害。如果双侧肩胛骨背面三肌附着处损害程度相差极大,同时继发的双侧斜方肌与头夹肌损害程度也相差极大时,可将颈部向一侧牵拉而出痉挛性斜颈的临床征象。有的患者必须长期用手托着下巴,这样来抵抗该侧肌痉挛的牵拉。
根据以上认识,笔者提出了“枕区、双肩胛骨背面形成的稳定三角”即:枕肩三角新概念对常规诊断的:偏头痛、颈椎病、肩周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内耳眩晕症征象等凝难病例或部份视物不清、耳鸣、脑鸣、眼周胀痛等软组织损害相关征象有极大的帮助。
慢性疼痛中较重要的臀区部位―髂翼外三肌附着处&&
髂翼外三肌附着处:即:阔筋膜张肌、部份臀中肌和部份臀小肌。特别是阔筋膜张肌,有腰部病变或臀部病变者必有阔筋膜张肌高度敏感的压痛即严重阔筋膜张肌病变。同时也伴有臀中肌和严重的臀小肌骨骼附着处的软组织病变。此区域病变是引起典型“坐骨神经痛”即小腿后外侧传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此区域病变的疼痛性肌痉挛又可使腰部的生物力线发生改变,这样使腰部软组织损害性疼痛继续恶化,互为因果,也是腰痛的另外一个因素(这在银质针针刺治疗髂翼外三肌附着处后患者腰痛及相关症状立即消失或减轻的病例中得到证实)。在软组织外科学的臀区松解手术中,将这些病变的软组织进行切痕操作,并使之尽量骨膜下剥离,这样就使疼痛性痉挛与挛缩得到彻底消除,无菌性炎症的病理基础也被彻底消灭,下支的传导痛等征象也得到治疗。在银质针的针刺治疗中,除了尽量多作小幅度提插和骨膜下刺外,髂前上嵴外侧附着的阔筋膜张肌必须治疗范围全面彻底,臀中肌与臀小肌应尽力作到骨膜下刺,特别是在坐骨大切迹外侧缘至髋关节襄后侧的区域的臀小肌附着处,应作到不留下一点病理基础,否侧对于严重的臀部病变者将会留下残余症状(坐骨大切迹外侧缘至髋关节襄后骨缘的操作与坐骨大切迹的操作完全相同)。当在此缘针刺时同时也对部份梨状肌进行了治疗但是不会损伤坐骨大孔出口处的坐骨神经,这比针刀直接在坐骨大孔坐骨神经在梨状肌出口处进行操作安全得多。
  另外对于正统学习过软组织外科学的医师来说,局部髂翼外三肌附着处的检查是没问题,但是对于未正统学习过软外的医师检查时的体位是相当重要,较重的阔筋膜张肌的压痛很容易就能检查到,但对于深层的臀中、小肌病灶如果没有正确的体位是很难找到高度敏感的压痛,它必须作到使臀外侧的整个肌群完全放松时才能找到臀中、小肌病灶的压痛点。将患者患支向上正确的侧卧并使腰部超伸展与患支及度外展放于检查者的肩部这样检查时,才没有肌肉紧张或痉挛时的对抗,此时即可查得高度敏感的压痛与向下肢的传导痛。正确认识髂翼外三肌附着处在慢性疼痛方面的重要性对于每位置力于慢性疼痛的医师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知识。
上月,在伊利沙白t院治一位75q持m性耳Q4年的患者,同r伴有失眠近50年。查其左肩录∶黠@和础=灸推拿火罐治3次後,耳Q基本消失,也出F了睡意。@N激痛c引起的老年性耳Q很少,而且,由录∫鸬亩Q更未蟮馈L劁於此,以供同道⒖肌檎起,本人⒉v照下恚⑵涿值有Y料擦去了。情⒖D文。
这个的确很有道理,希望国内能大力弘扬。我今年背痛一个月找不到原因各种方法治不好,后来用激痛点找到原因,按摩了一周就彻底好了。这还启发我从国外引起了一个新的按摩产品,希望有机会与博主多交流。筋骨筋膜是一切疼痛的根源
&&&&&人体疼痛75%是由激痛点引起的肌肉结节和肌肉紧绷带――引起牵涉痛。肌筋膜疼痛触发点(trigger
point)是一个受累骨骼肌上能够激惹疼痛位置,通常可在这个位置上摸到一个拉紧的带和条索样结节,挤和触压时疼痛;并且能引起远处的牵涉痛、压痛和交感现象,包括临床上所涉及到许多头颈、躯干和四肢的疼痛。一块受累的肌肉常有几个不同的固定疼痛点,每一个疼痛点都有自己固定的触发牵涉痛区域。一个原发疼痛点可触发另一个邻近疼痛点,肌筋膜触发点疼痛又称为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常引起腰背痛、颈肩痛、腰腿痛以及关节周围痛的一个常见的慢性疼痛病。
筋膜的解剖结构及作用机制
所谓筋膜,是人体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一覆盖在肌肉与肌腱周围的表面一层菲薄膜性结构,遍布全身,根据其位置的深浅可分为浅筋膜和深筋膜2种:浅筋膜又称皮下筋膜,位于真皮之下,包被全身各部,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内含浅动脉、皮下静脉、皮神经、淋巴管及脂肪等,有些局部还可有乳腺和皮肌,浅筋膜对其深部的肌、血管和神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某些部位的浅筋膜对外来加压能起缓冲作用。深筋膜,又称固有筋膜,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位于浅筋膜的深面,它包被体壁、四肢的肌和血管神经等,深筋膜与肌肉关系密切,随肌肉的分层而分层,在四肢,其插入肌群间,并附着于骨,构成骨间隔;并包绕血管、神经形成血管神经鞘,在肌数目众多而骨面不够广阔的部位,还可供肌的附着或作为肌的起点;肌肉较发达的地方,其深筋膜就显得特别发达,强厚而坚韧。具有保护肌肉免受摩擦和约束肌肉的活动,并分隔肌群或肌群中的各间肌,以保证肌群和各间肌能单独进行活动。深筋膜在腕踝部可增厚形成支持带,对经过其深部的肌腱有支持和约束作用,并能改变肌力的牵引方向,以调节肌力的作用。
&&&&&&在病理情况下,筋膜可潴留脓液,限制炎症扩散。由于血管和神经都沿着肌间或肌群之间的筋膜间隙行走,这对于诊断血管神经及肌的病变,有很大的帮助。
筋膜都是连续性的,包裹器官、血管、神经、肌肉等所有组织,这是最为关键的一点。筋膜就好像一件编织的毛衣,拉动毛衣上任何地方的一根线,都会引起离此处较远地方的变形。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说骨骼的变形和歪斜是由筋膜的炎性挛缩、粘连及变性等引起的,也由于筋膜在整个身体内是连续的,一些身体内部器官的不良症状问题,同样可以通过对相关筋膜的调理和治疗得到缓解和解决。
  滑膜囊synovial
bursa为封闭的结缔组织小囊,壁薄,内有滑液,多位于腱与骨面相接触处,以减少两者之间的摩擦。有的滑膜囊在关节附近和关节腔相通。滑膜囊炎症可影响肢体局部的运动功能。
  腱鞘tendinous
sheath是包围在肌肉腱外面的鞘管,存在于活动性较大的腕、踝、手指和足趾等处。腱鞘可分纤维层和滑膜层两部分:纤维层fibrous
layer又称腱纤维鞘fibrous sheath of
tendon,它位于外层,为深筋膜增厚所形成的骨性纤维管道,它对肌肉腱起滑车和约束作用;滑膜层synovial
layer又称腱滑膜鞘synovial sheath of
tendon位于腱纤维鞘内,是由滑膜构成的双层圆筒形的鞘。腱滑膜鞘分为脏层和壁层,脏层包绕肌肉腱,壁层紧贴腱纤维鞘的内面。脏、壁两层之间含少量滑液,所以肌肉腱能在鞘内自由滑动。若手指不恰当地作长期、过度而快速的活动,可导致腱鞘损伤,产生疼痛并影响肌肉腱的滑动,临床上称为腱鞘炎,为常见多发病之一。腱滑膜鞘在骨面移行到肌肉腱的两层滑膜部分,称为腱系膜mesotendon,其中有供应肌肉腱的血管通过。&&
因此,筋膜实际上是人体除了皮肤以外的又一道防护系统,凡肢体躯干的每一个微小的精细运动,都离不开筋膜的参与运行,其既具有润滑肌肉运动的功能,减少肌肉与肌肉之间的相互摩擦,又有保护肌肉过度运动和缓冲肌肉受到外来压力和暴力冲击和刺激的作用;其结构虽扁薄如纸,但所承受的压力与功能任务却巨大,换而言之,筋膜由于运动频繁、劳动强度过大而极易损伤。&
筋膜炎的发病机制探讨
&&&&皮肤卫外(第一道防线),筋膜卫内(第二道防线)。筋膜炎,实际上是人体防御系统对外来作用力(第二道感受器官)的一种自然反应。当第一道防线(皮肤)接收了外来冲击力后,直接将信息传至第二道防线(筋膜)并做好充分准备,全面抵御外来冲击力对辖区内的肌肉和骨骼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和创伤,即筋膜通过自身分泌的少量润滑液和紧张素来调节防卫功能。一般的外力不会造成筋膜损伤,当外力超出筋膜的承受能力而又不能代偿时,即筋膜自身发生劳损和创伤,如筋膜局部撕裂、出血、水肿、纤维蛋白沉积增多、局部增厚,导致筋膜弹性减退而变僵硬,甚至完全丧失防卫功能。
&&&&&由此可见,临床上所有肌肉的劳损,均可认为是先有筋膜劳损,导致肌肉劳损,最后才会导致肌肉的纤维硬化、变僵和挛缩。由于筋膜的劳损和功能减退,其自身的舒缩功能受限,制约了辖区的肌肉和肌群的运动,久之也势必造成肌肉、肌群及其肌腱的功能减退和劳损。而肌肉的劳损则进一步加重了筋膜的负担,加重了筋膜的损伤。即产生一系列的临床综合症状。
筋膜损伤&&&
&&&&筋膜炎可分为两大类,浅与深层其临床表现和检查却大不一样,浅层筋膜炎临床多以局部疼痛为主,定位较明确;而深层筋膜炎多为胀痛性质,患者多定位不清,多有牵拉痛和放射痛,如在颈腰部则表现为轻中度的神经样痛。
&&&&临床触诊也有明显的区别:如为浅层者则轻压局部即有痛感,或有皮囊样感,或皮下有硬结存在,或皮肤弹性较好(局部肌紧张度增高);如为深层者(指腰臀部)则需重按压才能触到痛区或有硬结存在,有压痛及放射痛。
&&&&肌筋膜软组织受伤后,即可继发骨膜及纤维性炎症,引发部份骨质增生,白细胞浸润,产生无菌性炎症,从而引起局部结缔组织病变粘连,造成缺血缺氧状态,直接影响到神经末稍,产生疼痛。疼痛又引起肌肉保护性痉挛,一旦疼痛痉挛形成恶性循环,无菌性炎症会进一步加重,导致局部周围组织疼痛机制加剧。
&&&&一个熟悉解剖的临床医生,可通过手感,结合“望、触、叩、切、问”等法,就能综合分析而得出初步判断。当然还有很多筋膜炎同时合并肌肉劳损的病变,这是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肌筋膜损伤后出现疼痛:
&&&&&局部肌筋膜损伤、牵拉,使肌肉组织内压增高.致使肌束的毛细血管被挤压,造成局部代谢物质的堆积,局部肌细胞缺血、缺氧而导致疼痛。&
临床上常见的筋膜炎
&&&&&在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筋膜损伤主要是慢性劳损,自上而下有:头直肌筋膜炎、项韧带筋膜炎、胸锁乳突肌筋膜炎、冈上肌筋膜炎及斜方肌筋膜炎等,肩胛间区的菱形肌筋膜炎、肩胛区的冈下肌、小圆肌、大圆肌筋膜炎,腰背部的棘突上筋膜炎、椎旁韧带筋膜炎、竖直肌筋膜炎、胸腰筋膜炎、腰髂肋肌筋膜炎、髂嵴上筋膜炎、骶髂关节囊后筋膜炎、臀部各块肌肉筋膜炎及各个部位的滑囊上筋膜炎等。
大面积筋膜损伤发炎:&
&&&&主要是指胸腰筋膜炎,有些病例病程较长,腰背痛或腰腿痛几年或十几年,经过多方系统治疗,均无明显好转,呈进行性加重,经检查发现,患者腰曲变直或轻度驼背,背腰部皮肤和肌肉弹性增高、甚至连同患侧臀部的皮肤和肌肉弹性增高,触之可有一个或多个硬结和硬块、压痛及放射痛,这就是大面积或广泛性筋膜炎的临床特征,这类患者,往往同时合并有颈或腰椎间盘突出,使病情更加复杂化,临床上有相当一部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例经手术切除后,症状缓解不大,或根本无缓解,基本都属于这一范畴(风湿、类风湿、早期强直性脊柱炎病除外)。
筋膜炎:&&&&&&&
&&&&主要是指颈项部、背部及腰臀部的筋膜发炎和损伤。如椎旁骨面、横突背上及深层肌肉背面和多裂肌之筋膜损伤硬化症,临床上在体表一般触摸不出有硬结存在,只是在重按时才恍惚似有硬结存在,这些需要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生才能做出判断。&
腰背部肌筋膜是由纵行的结缔组织纤维编织而成的,覆盖在腰背肌上,有保护肌肉及加强对腰部的支持作用。在寒冷、潮湿、慢性劳损、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状态等因素作用下,致腰背部筋膜及肌肉产生充血、肿胀、渗出及纤维化改变,并相应出现弥漫性疼痛、局部可触及结节状或条索状改变等临床表现。这些组织的非特异性炎症变化,叫做腰背部肌筋膜纤维织炎。&&&
&腰背部肌筋膜纤维织炎的原因:
(1)寒冷:这是最多见的原因。寒冷地区、寒冷季节、冷风侵袭引起腰背血液循环发生改变,血管收缩、缺血、瘀血及水肿,造成局部纤维组织发生炎症变化,并随气候改变而加重或减轻。
(2)潮湿:是另一种多见的原因。在潮湿环境中,因皮肤代谢功能失调,特别是排汗功能降低,引起皮下及筋膜处血液流速减缓,从而导致微血管充血、瘀血、渗出,形成筋膜纤维织炎。
(3)慢性损伤:由于各种慢性劳损性因素,反复作用于腰背部,导致腰背部软组织张力增高,出现微小的撕裂样损伤,形成本病。
(4)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工作姿势单一持久等均可诱发本病。
&&(5)风湿症、痛风:某些病毒感染时易伴发本病。
&&(6)长期处在空调环境中而从事单一的劳动者。  
本病的主要特点是:
&&(1)弥漫性疼痛患者多主诉腰背部、臀部弥漫性疼痛,以两侧骶棘肌外缘及髂嵴上方
7cm处及骶髂关节部位,腰方肌在第1、2、3腰椎横突及第12肋止点部位常为疼痛的引发区。在引发区某点受压后,可引发该点周围或反射区疼痛、压痛及肌紧张等。
晨起时疼痛剧烈,轻度活动后可减轻,劳累后疼痛加重。
&(2)触诊时,可在腰背部摸到大小不等的结节或索条状物。结节大者直径达5~6mm,为椭圆形扁平物,多位于骶孔及骶髂关节附近;小结节直径为2~3mm,多位于腰骶筋膜上距中线1~2cm处。
&(3)多有明确的诱发因素,如寒冷、潮湿及劳累等。
&(4)普鲁卡因封闭性治疗,可使疼痛减轻或消失。
  腰背部肌筋膜纤维织炎发病后,疼痛可持续数日或数周后可自动缓解,不留痕迹,但易复发。有时可造成深部筋膜出现裂隙,使下方的脂肪组织突出而形成“筋膜脂肪疝”。本病一般不会产生严重的并发症及后遗症。
总之:无论人体的肌源性或腱性筋膜软组织因静力、外力受伤,或者因周围环境、温度与寒湿的影响,其结缔组织病变粘连,产生无菌性炎症,造成缺血缺氧状态都会直接影响到神经末稍产生疼痛,一旦疼痛和痉挛形成恶性循环,无菌性炎症就会进一步加重,导致局部和周围组织疼痛加剧。
深度TM按摩杖使用说明
深度TM按摩杖,俗名背无痛,是一种革命性的自我按摩工具,风靡于美国,很遗憾这种工具不是发明于具有几千年经络穴位治疗的中国。现在,我们首次将其引入中国,让越来越多受肩背折磨的国人能够学会使用,并因此解除疼痛之苦是我们最大的期望。本品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实验,用多种高分子材料混合制成,其强度和韧性恰好达到按摩时所需要的效果。
产品最大特点:简单易学,深度按摩,按摩点定位准确,自我按摩使用方便。
国内专利号:在审中&
注册商标:深度TM按摩杖
如果你时常身体肌肉紧张疼痛,或者患有慢性疲劳综合症,你可能会尝试使用过以下的按摩办法。一旦你用过深度TM按摩杖,你会马上喜欢上它,其它的所有按摩办法都会相形见绌。这是一种真正有效的自助按摩产品。与其它按摩产品比较,深度TM按摩杖有如下优势:
1、与震动按摩器比较:深度TM按摩杖可以很清晰地按摩穴位、经络及痛点直到疼痛消失,震动型按摩器达不到所需要的力度和精确度,另外本品无需恼人的电线电源等要求,方便携带使用。
2、与按摩椅比较:动辄上万的按摩椅既昂贵,又占地儿,是大多家庭无法消费的,常用按摩椅的人可能会发现,那只是一种放松,它并不能认真地重点按揉你想按的部位,也不能解决真正的后背疼痛的问题。
3、与按摩师比较:深度TM按摩杖的确无法与少数优秀的按摩师相比,但肯定胜过大多数滥竽充数者。另外,找按摩师做按摩对于工作繁忙的人来说很难有充裕的时间,而且价格也是不菲。
4、与L条(花椒木)背部按摩钩比较:按摩钩与深度TM按摩杖原理似乎相同,但按摩钩只是蜻蜓点水,难达深处。
你可能是个穴位经络养生的爱好者,但在自我按摩时,有些穴位你自己按起来非常地不方便,或者非常地费劲,随便打个比方如头部的风池穴、背部的肩井穴、以及腰部、腹部、其它大肌肉群上的穴位,在自我按摩时都会有用不上劲等情况。这个按摩杖很轻松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它是用于压揉酸痛肌肉的自我按摩器械。它可以对平常自己按摩不到的身体部位进行深度按摩。
深度TM按摩杖适用者:
1、 长期使用电脑或伏案工作的人群;
2、 长期驾驶汽车的人群;
3、 长期受疼痛折磨的老年人群;
4、 爱好养生保健,但苦于手臂力量弱无法自我按摩,或者某些身体部位不借助工具无法触及的人群;
5、 因运动损伤,因未及时治疗而造成的慢性疼痛的人群。
杠杆作用让此器械使用起来非常容易!
深度TM按摩杖结构:
请见下图,按摩杖共有六个按摩球,初次使用时请记住各个按摩球的号码,以便于在练习时与图例对照。
深度TM按摩杖基本使用方法
请见图1中的姿势示例。将深度TM按摩杖#1按摩球端放于肩部痛点、穴位或激痛点,双手下拉,然后右手向外推3-5厘米,左手不动。这时如果球端给的压力足够大了,则前后移动你的左手,让球端在肌肉上揉动。请注意,左手运动,右手静止,会让#1按摩球产生很好的揉动作用,而不是仅仅是右手用力产生的压力。这一点非常重要,开始的时候需要练习。
为了避免按摩杖从肌肉上滑开,要保持球端与你的身体紧挨着。这样,当球端压下肌肉并来回揉动时,你才能很好地控制。
在最初使用深度TM按摩杖时要给予轻点的压力,时间也要短些,因为此时你的肌肉可能还不适应大的压力。一般来讲,每个痛点或者按摩点1-2分钟就足够了。人们在刚刚使用按摩杖时,通常过于享受按摩带来的轻松感而过度使用。按摩带来的痛感通常会在1-2天内消失。如果能同时辅以拉伸运动,会让你感觉更好。当有了足够的使用经验以后,你就可以加大压力。
使用深度TM按摩杖有三种基本姿势;站立、坐姿和躺姿,因为对于不同的痛点或者穴位,你只有变换不同的姿势才会让按摩达到最大效力。
如果你使用此按摩杖有很好的效果,我相信使用得当一定会有很好的效果,请告知你被肌肉疼痛困扰的朋友和家人,或者直接买几只作为体面的礼物送给他们,他们使用后一定会真心地感激你。
深度TM按摩杖使用图例:
使用深度TM按摩杖对身体各部位按摩按下面图示中的基本方法进行练习,但姿势不限于此。熟练使用后,可以按照自己更方便舒适的姿势使用。
深度TM按摩杖的使用方法,我们会在以后的图文中逐渐加以解释。
&在熟练掌握以上姿势后,使用时可以不拘泥于此,可以开发出一些更适合自己的姿势。
实际上,我们认为,彻底解决肌肉疼痛的方法是规律性地运动。如果能长期坚持运动,大多数的按摩器材都是多余的。从内心里,我们希望我们的客户们把深度TM按摩杖当作第二选择。
请不要将深度TM按摩杖用于严重的疾病或损伤,不要用于按摩以外的用途。另外注意如下事情:
1、 初次使用深度TM按摩杖时,要注意限制使用时间。过度使用会造成一、两天的局部酸痛;
2、 不要直接按压脊椎和坐骨神经;
3、 不要用于发炎部位的按摩;
4、 如果按摩处发生青瘀,暂停使用;
5、 不要让儿童使用和当作玩具;
6、 因为深度TM按摩杖力度较大,最好隔着衣服按摩,以免擦伤皮肤。
注:深度TM按摩杖用高分子材料制成,生产工艺会让每一只深度TM按摩杖的纹理都不完全一致,这不属于产品质量问题。
说明书全文可在在http://ishare..cn/f/.html下载
国内总代理:
淘宝网店:请在请在搜狗或者百度搜索“深度按摩杖”或直接访问淘宝店铺。
&&&&&&&&&&&&
交流博客:.cn/u/
交流微博:/&
在博客搬家到这里未完成前,请在这里扑空的朋友到新浪博客先看看吧。
共36篇文章
本周推荐博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桡骨远端骨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