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我都在思考怎样去伤疤安全一些,因为我爱你要参军啊!!

手术疤痕去除军校体检能过吗
手术疤痕去除军校体检能过吗
(C)2017 列表网&琼ICP备号-12&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改变自我意象,改变你的人生
我的图书馆
改变自我意象,改变你的人生
改变自我意象,改变你的人生(一)
2000年是马尔茨博士原创的《心理控制术》出版40周年。这本书在全世界拥有各种不同版本,销量逾3000万册,并被录成朗读版让读者受益,还被制作成培训课程供公司、销售组织乃至运动团队使用。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美国马术队主教练就曾运用此书的心理控制技巧指导运动员参赛,此后数年她一直使用心理控制术来指导其他运动团队。
&  从多方面讲,心理控制术是一门研究自我完善的“原创科学”,我之所以这样说,主要基于以下三个原因:  第一,马尔茨博士是认识并解释“自我意象”如何完全控制每个人实现目标的能力(或没有实现目标的能力)的第一位研究者和畅销书作家。
  第二,继马尔茨著作之后所有关于自我完善之作品、言辞、记载,都源于他的作品。不妨试着找找1960年至今一切有关成功或自我完善的图书(这些图书中既没有讨论自我意象问题,也没有涉及如何改善和运用自我意象的技巧,这些技巧主要包括心像、心理历练和精神放松),你会发现马尔茨的作品今天仍然那样重要。职业高尔夫球选手、运动商品专营商、教练和奥运全选手非常倚重而又相对稚嫩的运动心理学“学科”,也将其形成和发展极大归功于心理控制术,这一点已经得到不少人公认。
  第三,与哲学对成功的苦思冥想不同,心理控制术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它能提供可以付诸行动的实实在在的事,而不只是思考,这些事能得出可以量化的结果。关于心理控制,有一点是独一无二的:它能提供某些技巧,而这些技巧能使任何曾经难以实现的目标变得容易实现。  简而言之,无论你打算减肥并保持体型、提高高尔夫球赛得分、使销售收入翻一番、成为信心百倍的演讲家、写出不朽的美国小说,还是想实现任何其他可能达到的目标,要想获得成功,就应该运用心理控制技巧。这些技巧可能直接来源于麦克斯韦尔博士,也可能来自其他受其作品影响的渠道。而有了这本书,你就有了以上技巧的源头,它们在今天仍然是最主要的来源。
  尽管宣传和推销甚少,最早的《心理控制术》一书却有着令人吃惊的顽强生命力,今天在心理控制领域仍然是经典之作,这一点值得我们注意。和10年、20年、30年前一样,如今的销售经理对新加盟员工说,教练对运动员说,服务顾问对客户说:找这本书读读吧!
  今天,我要斗胆补充这部不朽之作。在此过程中,我会保留原作的许多内容,而原作的另外一些内容未做任何删改,有些内容则在语言或运用举例方面做了适当更新。为使本书与马尔茨博士的其他作品融为一体,我还在其中添加了自己从讲授心理控制术技巧时得出的观察结果和经验教训,以及许多例子和故事。其中有些是运用这些技巧的人提供的,有些则是从其他一些介绍此类技巧的著作中借用的。我试图通篇保持马尔茨著作的原貌。在1960之后这么多年里,马尔茨博士和他的追随者越来越注重将心理控制的原则和概念转化切为实可行的“心理控制训练”,而我也在作品中将许多这样的练习纳入其中。总体来讲,本书是有史以来出版的介绍心理控制术的作品中最完整的一部。  我自己对心理控制的体验始于儿童时代,当时我用它来克服棘手且相当严重的口吃问题。此后,我快乐地当了20年职业演讲者。近年来,我曾面向多达35000名听众演讲,平均每年听我演讲的人数总计达20万以上。成年之后,我将这些心理控制技巧反复运用于销售、咨询和商业活动,让它们帮助我度过多产的写作生涯——我出版了9本书、一本月季通讯,录制了50多种不同的录音节目。作为我的主业,我还撰写了大量广告词。
  例如,通过运用心理控制技巧,在晚上就寝或睡午觉之前,我能给自己的潜意识思维下达某些指令,并将这些指令用于完成某件写作任务,双眼一睁开,我就立即坐到键盘前运指如飞,开始“下载”,把我在入睡时潜意识为我“写”的内容敲下来。不久前,我曾爬上一辆马车,成为参加挽车赛马的马夫(时年46岁),竟然发现自己参加这种活动很大程度上靠的就是心理控制技巧。
  在商业生涯中,我曾与许多百万富翁甚至拥有千万资产的企业家共事,其中一些人生来贫困或经济上曾经历浩劫,另一些企业家则是起初白手起家.随后才迅速建立自己的商业帝国。他们中多数人都在运用这些技巧。像我一样.他们许多人都将自己对这些技巧的认识直接归结为马尔茨博士的影响。
  20世纪80年代末时,我还是一名作家、编辑和出版商,当时我首度开始与心理控制论的直接接触。我与马尔茨博士的遗孀安妮?马尔茨合作,还有一所与她有联系的大学加盟,大家一起制作了一套录音带,其中特别突出了马尔茨博士的演讲、广播节目和采访情况。从那时起,我就着手直接研究第一本专门针对售货员、题为《零阻力销售》的心理控制专著,还投身于一个名为《新心理控制术》的音频节目(通过声音讲解书本内容)、一种为期12周的家庭学习课程、一种月季通讯,还有为某些行业、产业、团体以及国际翻译组织准备的专版节目。  & 我的观点是,我这一生都生活在心理控制之中,与其须臾不离,而且从中不断受益。安妮?马尔茨曾对我说,在这个主题上,她简直说不出我的作品与她已故丈夫的作品有什么区别。这真是对我的极大褒奖与鼓励。但愿她的话没有错,但愿这部对原作的扩充修订版与马尔茨博士的原作如出一辙,就像他此时此地在亲手安排一样。
&  我真诚地相信,你此时手中捧读的是一种最强有力的工具,无论何时何地,无论花费多大代价,你都能用它来进行自我完善、实现目标。能尽一点绵薄之力将它拿到你的面前,那是我的荣幸。
  第一章|自我意象:让你由内而外地改变自己
  ◆自我意象会控制你能做哪些事、不能做哪些事,哪些事对你来说很难、哪些很容易,甚至会决定别人对你有何反应,其确定性和科学性,就像一根温度计控制你家中的室内温度那样无可辩驳。
  ◆改变自我意象并不在于时间早晚、年龄大小。你任何时候都能开始一种全新的、不同的生活。
  只有那些敢于相信自己内心有某种东西能够战胜周围环境的人,才能创造辉煌。
  ——布鲁斯?巴顿
  20世纪60年代末,心理学开始了一场革命,这场革命随后又在70年代蓬勃发展。1960年开始写作《心理控制术》时,我正处在心理学、精神病学和医学发生剧变的前沿。有关“自我”的新理论、新观念开始出现于临床心理学家、从事精神病研究的专家中间,甚至化妆品界以及像我一样所谓“整形医生”的作品和研究成果中。从这些研究成果中得出的新方法,最终带来了人的性格、健康甚至基本能力和天分的巨大变化。过去屡战屡败的人成了成功者。在没有接受额外家教的前提下,过去得分为“F”的学生成绩变成了“地地道道的A”。生性羞怯、不善交际、性格内向的人变得快乐而开朗。当时,有一期《时尚杂志》引用了我的文章,在该文中,T?F?詹姆斯这样概括形形色色的心理学家和医学博士们得出的结果:
  认识自我的心理状态,意味着理解成功与失败、爱与恨、痛苦与幸福之间的区别。“真我”的发现能够拯救濒临破裂的婚姻、再造坎坷不平的职业生涯、改造具有“性格缺陷”的受害者。从另一方面讲,发现“真我”也意味着发现自由与强迫服从之间的区别。
  这其实不算对此后40年发生的一切所做的预测。
  《心理控制术》第一次出版时,如果你前往一家书店买一本来读,也许会发现它静静地躺在阴暗角落的某个书架上,与十几本其他所谓的“自助”类图书放在一起。当然,“自助”图书如今已经成为整个书店图书中数量最多的一部分。心理学家、精神病专家、临床医学家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大量专家人士也开始露面,比如运动心理学家、团体工作绩效指导者等等。寻求此类帮助已经不是让人难为情的事,以至于在某些领域,寻求专业人士援助已经成为一种时尚。自助心理学已经风靡一时,甚至在商业信息类电视节目中都占有一席之地!
  化难为易 
 今天蓬勃发展的见解、信息,有许多似乎都建立在心理控制理论这个基础之上,它们几乎能帮你实现从克服拖拉习惯到提高打高尔夫球击球技巧在内的一切目标,这一点让我感到欣慰。你也许会说,我最初的作品具有时代超前性,也可能说它已经过时。从个人角度讲,无论你得出什么结论,对你来说最重要的一点是:事实证明,心理控制术所作的基本承诺,无疑是完全正确的,这个承诺即“化难为易”。无论现在对你来说难以完成的事是什么,无论促使你读完本书的原因是什么,你都可以通过运用某些合理的心理学概念、通俗易懂而且易于掌握的心理训练技巧,以及几个实用的行动措施,将其化难为易。
  你不为人知的宏伟蓝图  我极力认为,现时代心理学最重要的发现是对自我意象的揭示。通过认识自我意象、学会纠正自我意象并控制它为你所用,你就能获得难以置信的信心和力量。
  无论你是否认识到,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幅描绘自己的精神蓝图或叫“心像”。对我们的意识来说,这幅图可能模糊不清、朦朦胧胧、不甚分明。其实,人的意识甚至根本无法辨认出它。但它的确就在那里,完完全全,纤毫毕现。这个自我意象就是我们自己对“我是什么样的人”的看法,它是以我们的自我看法为基础形成的。这些关于自己的看法,大多数都是根据我们过去的经历、我们的成与败、我们的荣与辱以及别人对我们的反应(尤其是童年时代的早期经历)而无意识地形成的。根据这些看法,我们便从心理层面上构建了一个“自我”(或一幅关于“自我”的图像)。就个人来讲,一旦某种针对自己的想法或信念进入这幅图像,它就会变成“事实”。我们并不质疑它的正确性,而是头也不回地按照它去行动,就像它的确是真的一样。
  因此,自我意象会控制你能做哪些事、不能做哪些事,哪些事对你来说很难、哪些很容易,甚至会决定别人
&&& 对你有何反应,其确定性和科学性,就像一根温度计控制你家中的室内温度那样无可辩驳。  具体来说,你的一切行动、感受、举止甚至才能,都始终与这一自我意象相符。请注意“始终”这个词。简言之,你认为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就会“按照这一类人的特点去行动”。更重要的是,你根本无法背其道而行之,哪怕有意识地努力或坚忍不拔也无济于事(这也是有些人咬紧牙关努力想做成某件难以做到的事却必败无疑的原因。其根源不在于意志不坚定,而在于对自我意象的管理)。
  “反弹”效应  自我意象中认为自己“胖”的人(即此人的自我意象说“我喜欢吃甜食”,说她挡不住“垃圾食品”的诱惑,而且找不出锻炼的时间)总是无法减肥并保持体型,无论她怎样有意识地想方设法与这种自我意象对抗也是徒劳。你无法做到长时间超越或逃避自我意象。就算你真能做到短暂地逃避,也会立即产生“反弹”效应,就像一个橡皮圈,在两个手指之间伸长,但稍一松懈就会恢复原状。
  如果某人认为自己是“失败型的人”,那么无论动机多好,无论意志力多么坚强,他总能找到失败的方式,哪怕机遇真真切切来到眼前,也会与他失之交臂。如果某人认为自己是不公正社会的牺牲品,认为自己“注定要受苦受难”,那么他发现周围的环境总是证明他的看法没有错。
  你还可以使这种观点进一步具体化。比如,你参加的高尔夫球赛,你的推销生涯、公众演讲、减肥、人际关系等等。对自我意象的支配是无条件的、带普遍性的。“反弹”效应无处不在。
  自我意象是一个前提、基石或基础,你的全部性格特征、行为举止,甚至所处的环境,都以它为基础建立。结果呢,我们的经历似乎总是证明并加深我们的自我意象,从而形成一个循环。至于这个循环是恶性的还是良性的,那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比如说,一个自视为“F”型学生的孩子,或者认为自己“对数学一窍不通”的学生,总是发现成绩单上真的每次都是“F”。于是他便有了“证据”。同样,专业销售人士或企业家也会发现自己的亲身经历总是“证明”自身的自我意象是正确的。无论什么事让你觉得困难,无论你在生活中遇到什么挫折,这些困难和挫折似乎都在“证明”并强化某种像唱片上的凹槽一样深植于你自我意象中的东西。
  由于这种客观“证据”的存在,我们很少想起自己的症结在于自我意象或者我们的自我评价。如果告诉某个数学不好的学生,说“根本学不好代数”这句话不过是他的“想象”而已,那他可能会怀疑你是否神志清醒。他努力地学啊学,但成绩仍然不尽如人意。如果告诉某个销售代理商,说“挣钱无法超过某一金额”不过是她的一个想法,那么,她会拿出她的订货簿来证明你的说法不对。只有她最清楚自己付出了多少努力,又经历了多少次失败。然而,正如我们将看到的那样,一旦说服他们努力改变自我意象,无论是学生的学习成绩还是推销员的挣钱能力,都会发生几乎令人不可思议的变化。
  很显然,光说“一切存在于你的头脑,你认为自己行,就一定能行”是不够的。实际上,这简直是对他人的伤害。这样解释也许更有效果:“成绩或挣钱能力”建立在某种根深蒂固、甚至可能难以觉察的思想模式之上,这种思想模式一旦改变,你就能从中解放出来,从而更有效地开发自身潜力,并得到与此前具有天壤之别的结果。这便让我懂得了一条与自我意象有关的最重要的真理:自我意象可以改变。
  无数事例证实,改变自我意象并不在于时间早晚、年龄大小。你任何时候都能开始一种全新的、不同的生活。
  如图,假设我们生活在两个盒子里。最靠外的一条实线代表实际界限,或叫现实界限。左图(代表受到严格束缚的“自我”)中的点线或虚线表示给自己强加的界限。实线与虚线之间的区域指你潜力尚未得到开发的区域或范围。当你认识到强化并解释自我意象的含义时,就会将虚线向外移动,使其越来越靠近实线,从而使你能更充分地运用自身潜力。
  成功是由内而外,而不是由外向内的
  我们知道,一个人要想改变习惯、性格或某种生活方式似乎特别困难,其中的一个原因是,几乎一切图变的尝试可以说都始终指向自我的周边界限,而不是指向自我的中心。
  许多病人都对我说过这样一些话:“如果你现在说的是‘积极思考’,我以前曾经尝试过,但那对我一点不管用。”然而,这样说的时候总有一个小问题:这些人在运用或尝试运用“积极思考”方法时,要么用于考虑特定的外部环境,要么用于考虑某些具体习惯或性格缺陷,如“我会得到那份工作”、“今后我要更坦然、更放松”、“这次商业投机肯定会使我撞上好运”。如此等等。但是,他们从来不琢磨如何改变对“自我”的看法,而自我意象才是实现这些目标的关键。
  耶稣曾告诫我们不要做把新布料补到旧衣服上或者用旧瓶装新酒的荒唐事。如果用“积极思考”作为补丁,补到同样一件旧的“自我意象”衣服上,是不会收到好效果的。实际上,对自己的看法始终很消极,却又想对某一具体情况进行积极思考,这几乎是不可能真正完成的任务。无数试验证明,对自我的看法一旦改变,与新的“自我看法”相符的其他事便能很容易、不费力地办到。
  自我意象是个体思想体系的核心
  已故的普雷斯科特?莱基最早做过一个与此相关的、最令人信服的实验。他是研究自我意象心理学的先驱之一。莱基把人的性格看成一个“思想体系”,其中任何一种思想都要与体系中所有其他思想一致。与体系不相容的思想会被体系排斥、视为“不可信”,从而不具备指导行动的效力。看似与整个体系相符的思想才会被接受。这个思想体系的核心(或者说是建立所有其他思想的基石或基础)便是个体自我意象,或者说是个体对自己的看法。  由于莱基是一位教师,所以有机会通过成千上万名学生来验证他的理论。他提出,如果学生学习某一学科有困难,那可能是因为他自认为不适合学习该学科。然而莱基相信,如果能说服该学生去改变对自己的自我界定,其学习能力应该也能随之改变。
  事实证明的确如此。有一名学生拼100个单词会拼错55个,而且多门功课不及格,甚至整整一年连学分都没有,但在第二年总评却达到91分,还成为所在学校拼读最好的学生之一。另一位由于学习成绩差被勒令退学的女大学生,却在退学后考入哥伦比亚大学就读,还令人信服地得到了“A”。有个测试机构告诉一位男孩,说他根本没有学好英语的天赋,但这个孩子在第二年却获得了文学比赛的优秀奖。
  这些学生的问题并不在于太笨或缺乏基本素质,而在于有一种不恰当的自我意象(“我不是学数学的料”,“我天生就缺乏拼写能力”)。他们“认同”自己的错误和失败。他们不说“我那次考试失败了”(以事实为依据的描述性语言),却得出“我是失败者”的结论;不说“我那门功课不及格”,而是说“我是个由于不及格而退学的学生”。有兴趣进一步了解莱基作品的人,不妨找一本他编著的《自我一致:关于性格的一种理论》读读。
  莱基还运用同样方法纠正学生咬手指以及口吃之类的坏习惯。
  我自己保存的资料中就有一些同样服人的卷宗:一位特别害怕和陌生人交往甚至于几乎不敢出门的女士,如今却成为演讲家,并以此作为谋生的职业;另一位由于“对销售毫无兴趣”而拟好辞呈的推销员,销售成绩却在6个月之后排名居百佳推销员之首;一位由于“紧张”和不堪承受每周准备一篇发言的压力而被认为应该退休的部长,如今却平均每周进行三次“本份外演讲”,此外还要完成每周法定的发言,更重要的是,他如今并不认为自己还会紧张。
  循着莱基博士对该课题进行的突破性思考(这些思考均源于对现实的观察)以及我在本书前几版中按时间编入的观测报告和思想,又有许多人做了更为复杂的大量科学研究。这些研究中发现的诸多证据,已经促使大多数理论心理学团体接受了“自我意象可控”的观点。
  一位整形医生为何对自我意象心理学产生了兴趣  乍一看,医学外科和心理学之间似乎无甚关联甚至毫无关联。然而,正是得益于整形外科医生的工作,才最早发现了自我意象存在的蛛丝马迹,并引出某些导致重大心理学知识问世的问题。  多年前我第一次从事整形医生工作时,病人在性格和个性方面出现的突然变化让我非常吃惊。令人费解的是,这些变化通常是某种面部缺陷得到矫正后导致的结果。在许多例子中,改变外部形象似乎能创造“一个全新的人”。许多事例证明,我手中握的手术刀变成了一根魔棒,它不仅能改变病人的外表,而且能改变病人的整个人生。生性害羞、不善交际的人变得大胆而无畏;一位“笨”男孩变成机灵聪慧的少年,后来还成为某知名公司的管理人员;工作表现下滑、信心不足的推销员成了自信的典范。也许最让人吃惊的,要数那位向来怀有“铁石心肠”的罪犯,他几乎在一夜间从无可救药的家伙(从未展示任何求变的渴望)变成“囚犯标兵”,还以出色的表现赢得假释机会,并于出狱后在社会上承担了负责任的角色。
  60多年前,我在《新面孔——新未来》一书中描写过许多类似案例,本书描写得更多的是我的同伴而非社会大众。图书上市后,一些知名杂志刊登了类似文章。此后,刑事学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和精神病专家的问题便像炮弹一样向我袭来。他们提的许多问题我根本无法作答,但的确促使我展开了一项调查。让人奇怪的是,我从失败中学到的东西一点不比从成功中学到的少,也许不能说更多罢。
  其实,这些成功很好解释。那个耳朵过大的男孩曾经听别人说他的外表就像一辆两侧车门敞开的出租车,一辈子受人奚落和嘲弄——这种嘲弄往往是那样残酷无情。与别人交往意味着蒙羞和痛苦。他怎能不尽量避免接触社会?他怎能不害怕与人打交道、将自己封闭起来?他在各方面都害怕自我表现,从而成了有名的“笨蛋”。如果你了解了这些表现,他在耳朵矫正后、困窘和蒙羞的根源得以消除从而肯定能过正常人的生活(事实上他确实正常了),也就不足为奇了。
  再想想那个由于车祸惨遭毁容的推销员。每天早晨修面时,他都能看到下颌那道丑陋的伤疤,以及那张扭曲得奇形怪状的嘴。他平生第一次痛苦地觉得难为情。他自惭形秽,觉得自己的相貌肯定让人唯恐避之不及。那道伤疤成为他挥之不去的梦魇,他和所有其他人是那样“不同”。他开始琢磨别人对他怎么看、怎么想。没过多久,他的自我意象伤得比脸孔还要严重。他开始失去自信,变得刻薄而敌视。很快,他的所有注意力几乎都集中在自己身上,保护自尊心、避免任何可能使他羞辱和难堪的场面,成了他生活的首要目标。在这种情况下,面部损伤的矫正和“正常”脸庞的恢复在一夜之间便改变此人的整个人生观,改变了他的自我感觉,并使他在工作中取得更大成功,也就不难理解。
  一个谜团始终让我不解:如果手术刀有魔力,那么为什么有些人脸部焕然一新却始终死性不改呢?
  既然如此,那些心灵并未发生变化的例外情况又该如何解释?为什么那个由于鼻子长了肉瘤而一辈子特别害羞和难为情的贵妇人,尽管通过外科手术后鼻子恢复正常、脸庞也堪称美丽,却仍然一如既往地扮演丑小鸭的角色,仍然充当那个让人讨厌的姐姐角色,从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如果手术刀本身有魔力,那么这种魔力为什么不能施加给这个贵妇人呢?
  还有,那些脸孔重新焕发青春却仍然死性不改的人究竟为何?有些病人固执地认为,外科手术根本没有使他们的脸庞发生任何变化,这些人的反应作何解释?每位整形医生都有过类似经历,甚至可能像我一样,被这种病人的固执搞得不知所措。有些病人无论外表发生多大变化,总会固执地认为“我看上去和以前一模一样——你什么也没做”。朋友几乎认不出他们,甚至连家人也难以辨认,而且为他们新焕发的“美”而欢欣鼓舞,但这些病人自己却坚持认为只能看到一点点变化,或者看不到丝毫变化,甚至否认曾经有某种变化发生。对比术前与术后的照片并不能带来美好的感觉,甚至会唤起敌意。似乎有某种奇怪的精神魔力使然,这些病人会这样自圆其说:“当然,我看到那个肉瘤的确不再长在鼻子上——但我的鼻子看上去仍然没什么两样。”或者说:“那个疤也许看不见了,但它仍然还在那里。”
  带来自豪而非羞愧的伤疤 
 还存在一种现象,我们从中能找到让人捉摸不透的自我意象的蛛丝马迹:并非所有伤疤和容貌缺陷都必然带来羞愧和耻辱。年轻时我在德国学医,看到许多学生骄傲地袒露着“刀疤”招摇过市,像美国人佩戴荣誉勋章那样自豪。造成刀疤的“角斗士”大都是大学校园的“精英”,其脸上的疤痕就是证明身份和地位的“功章”。对这些男学生来说,面颊上“得到”一个骇人的伤疤所获得的心理影响,就像从我的推销员病人脸上除掉伤疤引起的心理反应一样。于是我开始懂得:刀本身并没有魔力,它既可以在一个人的身上留下伤疤,也可以为另一个人除掉伤疤,其心理效果一样。
  搞不懂的“虚构之丑”
  对一个本来就有先天缺陷的人或者由于不幸事故惨遭毁容的人来说,整容手术似乎真能为他们带来神奇逆转。从这类事例不难推出,一切对于不幸、失败、恐惧、焦虑和缺乏自信心的医治,都意味着进行大规模整容手术,以消除所有身体缺陷。然而,根据这一理论,那些拥有正常面孔或者容貌让人可以接受的人,应该不存在任何心理障碍。他们应该快乐、幸福、自信、不急不躁。但我们明明知道事实并不如此。
  这一理论也不能解释一些人为什么会前往整容手术办公室,要求重新整容、以治愈某种纯属“虚构之丑”。比如,有些35~45岁的女性就认为,哪怕外表再正常不过(有许多女士甚至很有魅力),她们看上去依然“很老”。
  有些年轻女子之所以认为自己不好看,只是因为她们的嘴、鼻子或胸围与当前风靡一时的好莱坞女星、年轻的流行歌星或者所在校园最受欢迎的女孩不能完全媲美:另一些男士认为自己的耳朵太大、鼻子太长。
  这种“虚构之丑”并不罕见。有人对小至十几岁的青少年和大学生、大到成熟男女的人群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70%、80%甚至90%)人对自己外表上的某个部分并不满意。
  如果“正常”和“中等”这两个词的确有现实含义,那么很显然,老百姓当中不会有90%的人外表“不正常”、“与人不同”或“有缺陷”。然而调查显示.我们的总人口中有接近同样比例的人总能找出某种原因证明自己应该为“外表意象”(基于自我观察和对他人的反应而作出的对身体外貌的主观臆想)感到羞愧。  当然,在某些案例中,这种羞愧会变成某种积极的不满,激励人们着手进行有益身心健康的减肥或身体锻炼。然而在另一些事例中,它要么会激发人们尝试某种注定失败的减肥或锻炼方式(失败的原因是由于强烈的自我意象为他们设定了一些限制),要么导致人们从此沉沦或陷入不幸。
  这些人反应得就像面部真有缺陷一样。他们产生了与外表有实际缺陷的人相同的羞愧感。他们开始产生同样的恐惧和焦虑。同样的心理“绊脚石”,妨碍和阻塞了他们追求“完美”人生的能力。尽管他们的“伤疤”更多是精神和情感而不是外表上的,但却具有相同的摧毁能力和削弱威力。
  为什么有钱人和权势者也有不快  为什么好莱坞炙手可热的明星、成功者、有钱的“俊男靓女”,为什么赢得亿万美元天价合同而衣食无忧的运动员,为什么富可敌国的商界精英或权倾朝野的政治家,往往也令人吃惊地闷闷不乐、由于酗酒或吸毒成瘾而自甘堕落,或者在各种各样的公众场合丢脸、做一些有损形象的举动?这种现象我们每天都耳闻目睹,已经见怪不怪。
  “他们买了宝马,还在磨坊谷购置价值300万美元的豪宅,却仍然在早上睁开双眼时说‘我的自我感觉不好'”。这里引用的是斯蒂芬?哥德巴特博士的话。斯蒂芬是一位心理学家,曾为硅谷里许多从事网络和高科技工作的百万富翁治疗过所谓的“对财富的非分之想综合症”。
  与通过外科手术改进人的外表缺陷相比,财富、成功、权力和名声更难确保你得到幸福和安宁。
  自我意象——真正的奥秘 
 自我意象的揭示,能解释我们适才讨论的一切显而易见的分歧。它是一切解决方案的共同点——是我们掌握的一切案例的“决定因素”,无论这些案例中的主人公是失败还是成功。
  奥秘是这样的:要想真正活着,也就是说,要想追求到令你满意的生活,就必须有一个适当的、切合实际的自我意象伴你一生。你应该发现“自我”能为你接受。你必须有一种健康的自尊,必须有一个你能信得过、靠得住的自我,一个你不为之羞愧、能通过它自由展现自己而不必躲躲闪闪、遮遮掩掩的自我。你必须了解自己,既了解自己的强项也了解弱点所在,而且要诚实、坦然地面对自身优长和缺陷。自我意象应该是对“真我”的合理近似,既不能凌驾让也不能避而不及。
  当这种自我意象完好无损、安然无恙时,你就会感觉良好;当它受到威胁时,你会觉得焦躁和不安。如果它很适当,可以让你全心全意为之自豪,你就会感到自信。此时,你可以无拘无束地释放自我、展示自我,能够发挥自己的“最佳功能”。如果这种自我意象成为遭人羞辱的目标,你就会努力隐藏而不是展示它。创造性地展示自身行为的努力会受到阻碍,你变得充满敌意、极难相处。
  如果面部伤疤也能提升自我意象(就像校园里那些“角斗士”一样).那么自尊和自信也会得到提升;如果面部伤疤贬损自我意象(就像那位推销员一样),其结果只会导致自尊和自信的损伤。  如果某个面部缺陷通过整形手术得到矫正,那么只有当受损的自我意象也相应得到矫正时,才能产生巨大的心理变化。有时候,哪怕已经成功地做了手术,受损的自我意象依然没有改变,就像病人的手足已经从生理上切除,“想象中的四肢”却依然让他们感到痛苦一样。
  步入“心理整容”的新事业
  这些观测结果引导我开始着手一项新事业。我开始对这样的观点深信不疑:许多考虑进行整形手术的人,其需求并不仅仅在于做一次外科手术,有些人根本没必要做外科手术。
  如果我将这些人看成病人,看成一个完整的人进行治疗.而不只是治疗他们的鼻子、耳朵、嘴巴或胳膊腿,那么我就应该给予他们更多。除了矫正相貌上的缺陷之外,我还应该让他们懂得怎样得到心理、情感和精神上的“整容”,怎样消除情感伤疤,怎样引导树立正确的态度和想法。
  这一决定促使我开始踏上一条持续观察之路,对自己遇到的案例进行整理归类,对同龄人、对大众做演讲,然后于1960年写出了这本书。本书以一种奇特的方式吸引了公众的想象力。许多流行杂志包括《读者文摘》和《时尚》都引用了书中的部分内容,有些团体和公司为自己的推销员和其他员工购买了数千册,优秀运动员、教练员和运动团队(包括著名橄榄球教练文斯?伦巴迪任教练的绿湾打包工队)也广泛应用书中提供的技巧。由于本书的成功,很快便有许多团体和个人邀请我发表演讲、进行巡回研讨、接受广播和电视采访,我甚至还应邀制作了自己的广播节目。教堂、大学和公司都发来请柬,请我谈谈自己的发现。最终,我又写了另外几本书,作为对该书的拓展和补充,其中包括《自我意象的魔力》。在我人生的后半辈,也就是该书首次出版30年之后,很欣慰地看到《心理控制术》每年仍然能卖出数万册而居高不下,这几乎完全依靠读者相互之间传递相告,而且眼下还引发了一些新看法、新观点。
  随着岁月流逝,我一直在传授自我意象的魔力,耳闻目睹人们通过运用自我意象而取得可喜成果,从而积累了更丰富的经验。如今,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坚信:每个人内心深处真正想要的东西,其实就是更充实的人生——我称此为“活力”,即一种不受自我意象强加的人为限制而无拘无束生活的体验。幸福、成功、安宁(无论你对想要追求的完满人生如何定义),就其本质而言,都是对充实人生的体验。体验幸福、成功、自信等情感时,我们就会享受人生。如果抑制自己的能力、破坏我们与生俱来的天赐才华,并听任自己遭受焦虑、恐惧、自责和自憎的折磨,我们实际上就在扼杀唾手可得的生命力,就在抛弃造物主赋予我们的禀赋;只要拒绝生命的赋予,我们就在拥抱死神。
  享受无拘无束人生的新计划 
 在我看来,哲学专家和精神病专家在对待人以及人所具有的自主图变的潜力(哪怕这种改变很伟大)这个问题上往往过分悲观。由于与心理学家和精神病专家交往的人都是所谓的“非正常”人,所以文学作品几乎无一例外地涉及各类反常的人和事,谈论部分人的自毁倾向。我担心许多人对此类看法和观点已经司空见惯,以至于开始将憎恨、破坏性本能、羞惭、自责之类的情感以及所有其他消极的东西,都视为正常的人类行为。而普通人在以微弱的意志去对抗人性中的这些消极力量、以获取健康和幸福时,却总是感到那么软弱无力。如果人性和人的环境在现实中的确就是这样的景象,那么自我完善的努力实际上就是一件徒劳无功的事。
  然而我相信(我的许多病人的亲身经历也证实了这一点):你在自我完善的道路中并非孤立无援。每个人身上都有一种“求生本能”,这种本能永远都在努力为我们追求健康、幸福以及个体为享受美好人生应该具有的一切。这种求生本能通过我所称的“创造机制”为你效力,一旦正确运用,这种机制就会成为嵌入每个人内心的“自动成功机制”。
  在本书中,我将竭力为你提供客观实用的观点和指南,以解放你的自我意象、充分激发你体内的“自动成功机制”。我相信,只要你愿意向它们提供合理的机会,你也一样能高兴而惊奇地看到自己经历的一切积极变化。  对潜意识思维科学的新见解
  众所周知,对人的思维究竟有哪些组成成分这个问题,当前存有争议。填进你大脑的神经细胞要比银河中的星星还要多,有数千亿之众——其数量让人觉得不可思议。这些神经细胞中,每个细胞都要从其他成千上万个细胞那里接收输入信息,然后又将信息发送给其他成千上万个细胞,从而形成多达数千亿个双向联接。在介绍大脑的著作《清新的空气,闪耀的火花》一书中,神经学家杰拉尔德?埃德尔曼?莫里斯估计,如果每秒钟数一个神经联接,大概需要3200万年才能数完。
  这样做有点像你点击自家电脑上的“新邮件”图标,发现有一两万封电子邮件信息需要分类、设置优先顺序、整理、回复,其目的就是让一切恢复正常,以便完成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任务,如系鞋带。想想会让你“不寒而栗”,但你的大脑却能沉着冷静地在一毫微秒之内处理完毕。
  人脑的重量大约只有3英镑,然而包含的成分却像装满计算机电路的大厦组成的整个城市那样复杂。它肯定是我们有史以来所发现的最复杂、最令人惊异的事物。然而,人脑对我们仍然是一个尚未完全掌握的领域,因为总有一些研究不断地获得新发现,让人们对人脑如何运转产生进一步了解。
  除“机械”层面的脑概念之外.还有心理和精神层面问题、思维作为通往灵魂的通道之流动、意识与潜意识、弗洛伊德的“本我”概念、三重而非两重操作系统的观点(爬行动物脑、边脑与大脑)、左脑与右脑的看法,如此等等。
  有些人批评我对大脑和思维的此类分析过于简单化。也许在我初步涉猎该领域之后很久,会有持续的研究成果最终证明我的观点对错参半,而且会得到关于现实的自我完善的更合理见解,这是完全可能的。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以及当出现这种情况时),我会欢欣鼓舞。但在眼下,不妨让我说:对你而言,是否有某位成果颇丰的心理学教授对我们此时称之为过于简单化的话题嗤之以鼻,其实并不重要。还是让你我将注意力集中在最重要的焦点上吧,那就是:到底是什么在发挥作用。我敢向你保证,我们此时讨论的途径和方法,已经在无数人身上奏效,对你也将管用。之所以说“发挥作用”,我的意思是说,它能使你从人生中得到你想要的更多东西。
  对控制科学的探索使我相信:所谓的“潜意识思维”其实根本不是思维,而是一种由大脑和神经系统组成、由思维来运用和引导的目标追寻伺服机制。最可用的一种观念是:人并没有两种思维,而只有一种(或叫意识),它在操纵一台自动追寻目标的机器。这台自动化目标追寻机器的功能和电子伺服机制的功能如出一辙,但却比人类构想出的任何“电脑”、计算机或巡航导弹都神奇和复杂得多。
  你身上的创造机制并非你独有。它会自动、客观地朝向成功和幸福或者不幸和失败的目标奋斗,至于结果如何,那取决于你为它设定什么样的目标。为它提供“成功目标”,它就会发挥“成功机制”的功能;为它提供消极目标,它就会同样客观、同样忠实地发挥“失败机制”的功能。与所有其他伺服机制一样,要想发挥作用,它必须有一个明确的靶子、目标或问题。
  简而言之,你想向这一机构传递的目标要经过自我意象的筛选,与自我意象不一致的目标会遭到排斥或修订。找到了改变自我意象的方法,你也就平息了它与你所设定目标之间的冲突。之后,如果你能将自己的目标直接传达给创造机制,它就会忠诚地帮你实现这些目标。
  和任何其他伺服机制一样,创造机制要运用我们为它们输入的信息和数据(即想法、信念、描述)。我们对将要解决的问题的表达,是通过自身态度和对环境的描述来实现的数据(即想法、信念和描述)。
  如果给自身创造机制输入这样的信息和数据:我们轻如鸿毛、低人一等、不值得关注、软弱无能(消极自我意象),那么,这一信息在处理和利用过程中,就会以实际体验的方式为我们提供“答案”。当我们认识的某个人的行为“错”得让人吃惊却又不知道错在何处,或者当我们表现出此类行为时,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向伺服机制传递了错误信息;此时伺服机制仍然在完美地发挥作用.但却在遵循一种严重的误解而行动。
  在《与内心傀儡作斗争——外表正常者的疯狂》这本优秀著作中,戴维?维纳和吉尔伯特?海夫特博士写道:“很显然,即便我们当中最有教养的人,内心也存在一种疯狂,这是一种可能的理性丧失,是我们必须应对的。”计算机专家在计算机出现某种严重故障时,喜欢耸耸肩用上这样一句行话——无用输入、无用输出。换言之,如果神经通道加工的“垃圾”足够多,并以某种方式将这些“垃圾”联系在一起,其结果或输出就是“无用行为”。
  像所有其他伺服机制一样,我们的创造机制要利用已存储信息或“内存”来解决当前问题、对当前形势作出响应。有时候,这种“存储数据”在所有事实或有用性全部消失之前,仍然处在创造机制的掌控之中。我们可以再举《与内心傀儡作斗争》一书中的内容为例:
  “刚刚在学校的一次数学测验不及格之后,父亲可能会对10岁大的我们说‘你一无是处,将来必将一事无成’。这种话有可能会成为我们‘本我'和‘内心傀儡’中的一种边缘记忆,就算不会相伴我们终生,也会跟随我们多年……”
  这些信息之所以始终跟随我们,而不像鸭背上的水珠一样容易滚落,是因为它会留在我们所称的“边缘记忆”里。我认为,这种记忆与自我意象“印记”只是略有不同。主要有三种因素控制它:权威来源、严厉程度和反复性。如果听到的话来自一个我们将其作为权威者加以敬畏的人之口(比如我们视为至高无上的父亲、儿时特别想得到其认同的某个人),那么,与当时对我们说同样的话但说话者我们却不那么敬重的情况相比,前者的话显然更有分量。我们看到、听到或经历的事物如果很强烈(比如父亲在大庭广众之下朝我们大喊大叫,使我们无地自容),它们在我们心中的分量也会增加。而如果从权威渠道反复听到同样的话,那份量就更重了。这种“程序”在停止编辑多年之后,仍然会支配我们的各种行为,因为伺服机制眼下引发的行为仍然在遵从它。
  要想为更加无拘束的生活“编程”,首要的一点就是了解你身上的这种创造机制或“自动制导系统”。在此过程中,你将学会怎样将其用作一种成功机制而不是失败机制。其次,你需要实实在在地“编程”、“重编”或“策划”你想要的性格和人生经历。
  有一点并不人所共知:饱受争议的蒂莫西?里瑞博士(20世纪60年代嬉皮士们的偶像,也是一位科学家)像我一样,对机械控制和人脑运作之间的关联心驰神往。1992年接受采访时,蒂莫西说:“对于遗传学来说,对大脑的探索是一种十万火急的事,因为它就是那样发挥作用的。如果你在自己头脑中置入1000亿台计算机主机,那么你只用进入那里、掌握如何操作它们就可以了。”我想,对你个人来说,投入所需的时间、精力以更好地认识和利用思维的力量(包括自我意象的力量),同样是迫在眉睫之举。
  他还说:“我们只能按照自己构建的外部机械模型或远程逻辑模型,来认识自己的头脑如何运转。”这种观点对于我们来说其实就是:它是一条更深刻认识我们大脑的途径,其基础是一种远程逻辑模型,和巡航导弹和计算机技术之类的远程逻辑模型差不多。
  这一方法本身包括学习、实践和练习新的思维习惯、想象习惯、记忆习惯和行为习惯,以便形成一个恰当而真实的自我意象,并运用你的创造机制,以便将成功和幸福集中到实现特定目标上。虽然人脑是一种无比复杂的创造物,虽然你能够阅读数百本神经学家的专著却无法进一步充分利用自身思维,但用心理控制术来实现自我完善却非常简单,而且立竿见影。
  只要能记忆,会担忧,能自己系鞋带,你就能运用心理控制术取得成功!
  正如随后要看到的那样,你将要采用的方法包括创造性的“心像”、通过想象力创造性地感知,并通过“付诸行动”来形成新的自动反应模式。你也许已经读过或听说过许多类似技巧并加以尝试,但结果却令你失望或时好时坏。如果是这样,那不一定意味着你用得不恰当,也不表示你由于某种原因无法成功运用它们。它更可能表示你总是试图应用与你自我意象相抵触的技巧。一旦在运用它们的同时能修订、管理和加深自我意象,你就能得到积极有效的结果。
  我总是对病人说:“如果你能记忆、担忧,或能自己系鞋带,你就能不费力地运用这种方法。”我要求你做的事其实很简单,但你必须练习、“体验”。“显像”(构建创造性的心像)并不难,当你回忆起过去的某个场面或为未来忧心忡忡时,其行为和“显像”差不多。将新的行为模式付诸行动并不比“做决定”难,一旦付诸行动,你就能在每天早晨以一种不同的新方式不假思索、无需决策地系鞋带,而不是继续以一种习惯的旧方式去系。
  他们都受益于心理控制术  对于那些学会心理控制术并从中受益的人,我一口气便能列出许多名单,这也许能让你信心倍增。这些人运用的此类方法,就是我将要在书中一步步向你介绍的。
  运动员
  心理控制和运动员早就结下了不解之缘。1967年,有报纸报道说:“绿湾打包工队如今的头等大事便是心理控制。”此时的打包工队教练是文斯?伦巴迪。不仅他,甚至连著名橄榄球运动员杰瑞?克雷默和巴特?斯塔尔,也都将《心理控制术》随身携带并拿出来和队友共享。1968年7月《纽约时报》有篇文章报道,说纽约扬基队伟大中场球员米凯?曼特尔找到了一本吉姆?博顿珍藏的《心理控制术》一书,发现书中的空白处用钢笔写满了注释。
  著名高尔夫球员杰克?尼克劳斯、已故的佩恩?斯图亚特以及许多其他顶尖高尔夫球员,都对自己如何倚重“高尔夫球的精神层面”有过详尽描述。在《揣摩高尔夫》一书(书中提到主人公佩恩在1989年美国职业高尔夫球冠军赛以及1991年美国高尔夫球公开赛中夺冠的经历)序言中,佩恩?斯图亚特说:“从过去的精神倾向看,我认为我应该不能在这些重大赛事中的任何一场比赛中胜出。但是,由于有了新的思维方法,我能够像事实上所做的那样,将自己的运动水平升华到一个最高层次。”(顺便提一句,《揣摩高尔夫》一书的作者是理查德?库珀博士,此人是北卡罗莱纳大学的教育心理学教授,曾参与《高尔夫杂志》的编辑工作,还是许多高尔夫球员的教练。如果高尔夫球是你的业余消遣项目或你的正业,我建议你拿他的作品与本书配套阅读)。
  在本书中,你还能发现骑术表演者、奥运选手、足球运动员和许多教练都对运用心理控制策略取得成功的做法青睐有加,有些则是须臾不可缺少。
  教练 
 1997年,心理控制基金会收到北得克萨斯大学负责学术事务的体育指导副主任琳达?泰勒?罗林斯女士的一封信。她在信中写道,她向学生们传授心理控制技巧多年。在谈到为新入学的运动员(采取边学习边训练的方式)授课时,她说:“他们在北得克萨斯大学学习和运动的生涯中所熟悉的词汇,都是以马尔茨博士在这些学生出生前就提出的概念为基础的!”
  如今指导职业高尔夫球运动员的波士顿心理学家格罗利亚?斯皮多尼博士(此人在《高尔夫杂志》中曾有过介绍)说:“据我测算,高尔夫球员大约花86%的时间来反复揣摩自己的想法和情感,除此之外什么也不做。在这段时间里,他们用不同方式去感受正在发生的事、愉悦或愤怒,努力想集中注意力,并对已经发生或将要发生的事表示担忧。”倘若打球时86%时间主要用于揣摩想法和情感而不是身体运动,倘若决定成败的因素中有86%要归因于想法和情感的管理而不是挥杆手法或一击入洞的本领,倒也情有可原。每项体育活动都遵循同样道理,因此,越来越多的教练花越来越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心理准备和精神激励。好几位知名教练员都亲自著书探讨此类主题,其中大名鼎鼎的有NBA教练帕特?莱利和菲尔?杰克逊。在底特律活塞队和奥兰多魔术队担任查克?戴利助理教练的前教练布伦丹?苏霍也是一个“心理控制”迷。在制作有关心理控制的电视节目时,他解释说,他将心理控制原则用于向那些企图提高各方面能力的运动员推荐新“心像”。
  企业家和商业领导人
  想想泡沫牛奶制造器的经销商雷?科罗克吧!他曾经目不转睛地看着麦克唐纳兄弟的汉堡摊点,心里却在设想某件了不起的大事。麦克唐纳的汉堡店遍布各地之后很久,在一次采访中,有人问科罗克先生对竞争激烈的快餐连锁店竟然能一阵风似地效仿麦克唐纳的每个新想法、新产品或新推销法有何感想。他回答说:“我们发明的速度比他们效仿的速度还要快。”他说的这句话,其实是指自我意象(这是对信心、主动精神和能力的肯定)。许多人认为应该怨天尤人、感到莫名恐惧的局面,他却应对得如此从容。每位商业“空想家”和著名商业领导人都有类似的“把它搞定”的勇气和手法。从心理控制观点看,我十分敬仰这种人。
  让我再向你讲述一个快速致富的故事,主人公是一个名叫乔?波黎士的年轻商业领导人。乔起初的职业是当一名地毯清洁工。他发现,有几种虽然不合潮流却非常有效的方法可以对地毯清洁这一行当进行宣传和推广。他可以用这些方法作为跳板,将来发展成一个传授经验并帮助其他地毯清洁工找活干的公司。据最近一次统计,乔所在的机构已经吸收了近4000名地毯清洁工作为会员,这些人来自全美各地以及其他几个国家,公司每年在提供清洁服务和清洁产品方面销售额超过8亿美元!好几百个地毯清洁小业主也都参加了乔开设的“电话指导课程班”。乔是一个出身贫苦家庭的年轻人,没有受过大学教育,也没有正式学过市场营销,却成为所在行业的领军人物。事实上,他还被头号商业杂志推荐为“年度最佳人物”候选人。乔说,他已经“翻破”了手中的《心理控制术》一书,并将它推荐给公司所有员工,甚至还围绕心理控制理论,为员工开设了一个专题研讨班(本书的编辑就是其发言嘉宾之一)。为什么这样做?正如乔所言:“就业内与最优质产品、最合理价格和最好的产品配置相联系的所有商业知识和营销技能而言,如果掌握它们的人内心缺乏用好它们所需的自信,那么价格也合理、产品再优质、配置再科学,也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乔又补充说:“我们讲授的内容之一,就是怎样以比竞争对手更高的价格出售产品和服务,而要做到这一点,个体业主的自我意象所起的作用要胜过其他任何因素。”
  销售专业人士
  心理控制基金委员会的创立者之一比尔?布鲁克斯曾经为美国一些大型公司的销售队伍设计复杂难懂的销售培训系统。他倡导的“耐冲击销售系统”向来是一些优秀图书的主题,这些书包括《谋生无可辩驳,但不必工作那么累》。比尔自己是一名成功的推销员,还为成千上万名其他推销员提供过帮助。此外,尽管非常重视方法论,他还是坦诚地承认,如果推销员试图逆着自己的自我意象做事,那么最复杂、结构最完美的销售系统,在他们手里也不能取得好结果。
  齐格勒堪称美国最负盛名的激励演讲大师和推销员培训师。在畅销书《靠近销售的秘密》(已销售25万册以上)中,齐格写道:“推销员的自我意象对销售取得成功有直接影响……如果你的自我意象很稳固,无论受到什么样的接待,你肯定可以从这一个潜在客户跑向那个潜在客户。作为一名销售人员,这种情况能极大帮助你懂得:在这个地球上,不经你允许,任何人都无法让你觉得低人一等。一旦拥有了正常的自我意象,那么你的销售世界和个人世界都会得到改善。《心理控制术》的作者麦克斯韦尔?马尔茨博士说,一切精神疗法的目的都是树立自尊,也就是说,树立病人的形象……你的自我意象非常重要,所以,树立了好形象,你就能够把销售生涯做大、做好、做快。”  在本书中,你将亲身读到一些与销售专业人士相关的案例,其中包括那位拥有大鼻子、大耳朵的推销员。你将发现,心理控制能超越一切职业、工作、教育和形势界限,像地心引力那样可靠而永恒地起作用(本书第16章就描写了五个运用心理控制技巧取得成功的人士的例子,他们的成功之路会让你喷喷称奇)。
  遗传学和“天分”有何作用
  遗传宿命论的争论根本毫无意义,那完全是胡言乱语。
  基恩?路德拉姆博士在力作《成功与权力浅议》一书中对14位取得卓越成功的预言家和实干家作了深度分析和心理刻画,最后断然得出结论:成功的基础不是天资而是教养。“从这些成功者的家族史看,遗传与他们的成功无甚关联甚至毫不相干。”相反,他认为这些人身上的某些特质是别人为其“设计”、也是他们“自我设计”的。
  如果遗传天分是你成功途中无法逾越的障碍,或者是成功背后的最终秘诀,你就不能指望沃尔特?迪斯尼出生于拥有非凡创造力和商业成就的“家族群”。沃尔特?迪斯尼的父亲从事好几项事业,但都以失败告终,其中包括在佛罗里达开设一家汽车旅馆。建筑大师弗兰克?劳埃德?怀特“阁下”是一位失业的巡回牧师,特别不称职,以至于从事任何一份工作的时间都没有超过一年。毕加索的父亲充其量不过是一个平庸艺术家。不,这并不像养马或赛狗。
  许多证据表明,控制成功的主要因素是经过调节、设计、培养和引导的自我意象,而不是某种你无法控制的基因遗传。你不能选择亲生父母,但可以用心理控制方法来选择自我意象。
  有些人可以把迈克尔?乔丹和泰戈?伍兹拿出来与我争辩。不错,他们每个人都展示出超乎常人的身体素质和运动天分,但是,如果不通过外界的一系列影响(更不用说泰戈的父亲或迈克尔的大学教练迪恩?史密斯那种“权威来源”的影响)来调节他们获得健康自我意象,这种天分肯定会被埋没。与乔丹一样,我也能找到例子证明某个公认为身体素质“普通”的运动员最后成功登上所从事运动的顶峰。在棒球界,这让我想起泰?科布和彼得?罗斯,在足球界则有弗兰?塔肯顿和道格?弗鲁迪耶,这两个人都被专家错误地定性为“块头太小,不能踢足球”,但都取得了巨大成功。
  一刻也不要容忍这种想法:“没有天生的禀赋或才华,我就无法取得任何成就”。这是一个最冠冕堂皇的谎言,也是一个最可悲的借口。
  心灵处方
  开始制作一个剪贴本,收集古往今来既展示出优秀品性和性格、又在人生中取得你所渴望的成就者的简介。为每种品性和每种志向的类目选一个不同的代表性人物。通过收集和阅读他们的传记、自传、相关文章、发表的演说、其他人对他们的分析文章(这些东西在路德拉姆博士、拿破仑?希尔以及另一些名人作品中可以找到),成为熟知这些人人生经历的超一流专家。看看他们大体上在缺乏哪些素质(可以从遗传学、往往还可以从他们早年的环境和教养中找到)的情况下,却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品性,并在人生中取得成就。搞清真正塑造他们人生的力量、思想和影响是什么。如果让这件事成为你的业余爱好,那么,你就能给自己的想象力添加宝贵的原料,你可以用这些原料来建立更坚强、更以目标为导向的、实现你人生志向所需的自我意象。
  在《揣摩高尔夫》一书中,库珀对高尔夫球运动员说:  如果你参加一次职业高尔夫球巡回赛,并发现自己的挥杆动作比平时的节奏更合理一点、速度更稳定一点,那绝非偶然。通过观察巡回赛职业球手以更科学的手法挥杆击球,你就能吸收他们的部分才华,并展示在你的击球动作中。许多运动天分不一的高尔夫球手普遍都经历过这种现象。连最没有基础的高尔夫球手在观察马克?奥米尔拉、基恩?里特勒或南希?洛佩兹等球员平稳的挥杆动作后,都开始注意自己的节奏感。问题在于新发现的节奏感并不能保持很久,除非你能通过频繁观看职业巡回赛选手的表演,来强化你的“心像”。
  这与我此刻建议你做的事一模一样:“观察”那些最能展示你希望得到的品性的人、过着你想过的同样生活的人,然后通过借鉴、为己所用。方法是通过任何可以利用的媒体和渠道去学习他们。
  第二章|唤醒你体内的自动成功机制
  ◆你不是一台机器,不是计算机。但从某种实际意义上讲,你手头拥有一台威力强大得可怕、与计算机相差无几的成功机器任你支配。
  ◆伺服机制既能成为一种自动成功机制,也能成为一种自动失败机制,这取决于你的自我意象让它得到什么样的“出发令”或“程序”。
  如果一个人满怀信心地朝着心中的梦想前进,并致力于过自己想要的生活,那么他将在某个意想不到的时刻与成功不期而遇。  ——亨利?戴维?梭罗
  平生第一次开始认真思考思维的内在运作机制时,我开心地读到R?W?杰拉德在《科学月刊》上发表的一篇讨论大脑与想象力的文章。他在文中说,如果人的头颅填满棉花,那么我们对思维的大部分认识都会始终有效和有益,虽然这让人悲哀,却是事实。
  当然,从那时起,我们对人的思维运作方式的认识已经呈指数倍扩展。这主要应归功于计算机行业。我们着手组装一台“电脑”并在其中构建目标追求机制时,必须揭示并利用某些基本原则。揭示这些原则之后,科学家开始扪心自问:计算机的运作方式是否也是人脑的运转方式呢?造物主在造人时,是不是已经赋予一种比任何“电脑”或制导系统(它们尽管由人类构想、却遵循相同的基本运转原则)更神奇、更非凡的伺服机制呢?在罗伯特?威纳博士、约翰?纽曼以及其他一些著名控制论科学家看来,其答案是无可辩驳的“是”。
  你的内置制导系统
  每种生物都有一个内置制导系统或叫目标追寻装置。造物主将它放在那里,帮助该生物实现自己的目标——泛泛地讲,就是帮它“活下来”。在较简单的生命形式中,生活的目标其实不过意味着个体和物种在物质世界中的存活。动物中的这种内置装置仅限于寻找食物和住所、避免或战胜敌人和危险,以及繁衍生息以便确保物种生存。
  对人来说,生活的目标并不仅仅是生存。人具有动物不具有的某些情感需求和精神需求。因此,对人来说,“活下去”的应有之义,就不只是指在物质世界存活和延续香火,而是还需要得到情感和精神上的满足。人的内置成功机制与动物相比,在范围上也要广得多。除了避免或战胜危险以及帮助种属延续“性本能”之外,人的成功机制还能帮他们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案、发明创造、吟诗作赋、经营企业、出售商品、探索科学新领域、获得更多安宁、形成更优良的品性或者在其他活动中取得成功,而这些目标最终都与“活下去”紧密相连,或者说,正是这些目标使生活更加完美。
  承认你拥有这样一种成功机制是非常重要的。
  成功本能怎样起作用
  松鼠并不学习怎样收集坚果,也不必懂得应该将坚果存起来以备过冬。春天出生的松鼠根本就没有经历过冬天,然而,在出生那年的秋天来临之际,你却能看到它们忙着储藏坚果,以便在没有食物可采集的冬天来到时享用。鸟儿不必学习筑巢,也不必学习如何导航,然而却可以飞到千里之外,有时甚至要飞越公海。它们既没有报纸或电视提供天气预报,曾经探索或迁徙的头鸟也不会给它们著书,为它们指出地球上哪些地方比较暖和。尽管如此,鸟儿却“知道”严冬何时迫近,准确地知道哪些地方气候宜人,哪怕这些地方远在千里之外。  在试图解释此类现象时,我们通常会说,动物身上有某种“本能”在引导它们。分析所有此类本能之后你会发现,它们能帮助动物成功地应对环境考验。简言之,动物有一种“成功本能”。
  人同样也有成功本能,而且比任何动物的成功本能都要神奇和复杂得多。然而我们往往却忽视了这一事实。造物主赐予我们的财富一点都不少。从另一方面讲,在这一点上我们更应感到庆幸。动物无法选择目标,可以说,它们的目标(自我保护和繁衍生息)是事先预置的。它们的成功机制仅限于这些被我们称为“本能”的内置目标图像。从另一角度看,人具有动物不具备的某种东西:创造性想象。因此,和一切生物相比,人不仅仅是创造物,也是创造者。有了想象力,人就能构想各种目标。通过运用想象力或“成像”能力,人靠自己就能指挥自身的成功机制。
  你也许会说动物的特点是没有灵性的“硬件连接”,这话说得也对。而我们却可以操作软件,还可以不停更改自己的输出结果。
  由此产生了这样一个公式:
  我们通常认为创造性想象只适用于诗人、发明家等人。但是,想象力其实在我们所做的任何事情中都具有创造性。尽管各时代的严肃派思想家并不知道为什么想象力能使我们的创造机制发挥作用,以及怎样发挥作用,但他们和头脑冷静的务实者一样,都发现了这一事实,并很好地利用了它。“想象力统治世界”,拿破仑说。“想象的能力是人类活动中最伟大的根源,也是人类发展的主要源泉……破坏了这种能力,人的生存条件就会变得像畜生那样变动不居”,著名苏格兰哲学家杜戈尔德?斯图尔特如是说。
  “你可以想象你的未来”,讲求实用主义的企业家亨利?J?恺撒说。他将自己的大部分成功,归功于对创造性想象积极而肯定的运用。
  当代商业领导人也承认想象的意义和力量:不妨思考一下想象力在星巴克咖啡店迅速崛起中所起的作用。该店执行总裁霍华德?舒尔茨在自己的图书《向它倾吐肺腑之言:星巴克怎样一杯一杯打造出一个公司》中,就谈到他怎样在意大利城镇的大街小巷闲逛,之后被路边的小咖啡店或蒸馏咖啡吧(那里挤满了快乐的人们,充满了生机和活力,甚至充斥着浪漫色彩)所吸引的故事。如舒尔茨所言,他看到了一个彻底改造这种日用品(即咖啡)的商机。他写道:“如果它能引起你的想象,它也能引起别人的想象。”
  今天你拜访的星巴克店便是舒尔茨想象的结果。正是他的努力,再造了意大利人以及他们的蒸馏咖啡吧那浪漫而令人愉悦的体验。如今,这些咖啡吧在你所在的市区和购物中心随处可见。
  舒尔茨先生写道:“每个斯塔巴克斯咖啡店都经过精心设计,以提高顾客看到、摸到、听到、闻到或尝到的一切事物的质量……当你走近一家斯塔巴克斯咖啡店时,首先注意到的是什么?几乎永远都是那种气味。气味要比任何其他感觉都能更强烈地促使你记忆,它显然在吸引客户来到我们咖啡店这方面起了重要作用。要想保持这种纯净的咖啡味,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随后继续描写他们怎样着手禁烟(随后不吸烟便成为规定)、怎样为了保持地道的咖啡味而不出售某些食品、怎样只精心选择某些特定主题的背景音乐,以便使蒸馏咖啡机工作的嘶嘶声和舀新鲜咖啡豆的金属调羹发出的叮当声能声声入耳,如此等等。而这些体贴入微的设计都需要想象力!  霍华德?舒尔茨“创造”斯塔巴克斯的经验与沃尔特?迪斯尼“由想象到现实”的非凡领导才华相互映衬。随便拿起某件迪斯尼的小玩意仔细看看,你便会注意到想象力催生出的令人吃惊的人性关怀。迪斯尼的旧交以及苹果电脑、通用电器等公司的创造性思维顾问迈克?万斯,在他的书作《跳出框框思考》中,对于迪斯尼乐园里“蓝色港湾”饭店的创立(这种构思随后又被迫斯尼世界复制)给出了这样的看法:
  如果你正在以某种新奥尔良的主题设计一家饭店如“蓝色港湾”饭店,你在脑子里会怎样描绘它呢?路易斯安那河口的乡村?看不太清楚的沼泽?还是别的什么?没有电光火石般的想象和灵感,任何朦胧而神秘的沼泽也无法描绘成功……在过去的新奥尔良上空回荡的那与众不同的气味如何?烤咖啡与菊苣一起掺杂,再加上法国街区那地道的情调。新鲜咖啡的菊苣气味,在饭店空调系统中穿梭回荡……背景音乐中迪克西兰爵士乐的旋律,再加上蟋蟀那富有特色的喳喳声和孤独的班卓琴的声音,使你从很远处就能辨别出一种懒洋洋的悠闲曲调。
  迈克说,至于这样那样的细节如何一一分开,你也许辨别不出,但如果联在一起,它们就能带你前往一个不同的时空。  其实,每个参观过迪斯尼乐园和迪斯尼世界的人(无论是儿时还是长大以后),都会再次欣然前往——来到这里的人,100%都是回头客!这种繁荣景象并非偶然,是想象的力量得到了最实际的应用,使公司赚了个盆满钵满。
  当然,也有许多人浪费了自己的想象力,随它消耗在漫无目的的白日梦和奇思异想中,没有真正意识到一旦有意运用它会取得怎样的成就。太阳光如果四散照射,会让你觉得稍有点温暖,但如果用一把放大镜通过某种方式聚焦,它便能生火燃烧。
  漫无目的的想象会让你得到************的消遣和娱乐。如果自觉地运用,它则能有效规划你的自我意象,从而形成你的自动成功机制,使它帮你实现一切选定的目标。
  你的自动成功机制怎样起作用  你不是一台机器,不是计算机。但从某种实际意义上讲,你手头拥有一台威力强大得可怕、与计算机相差无几的成功机器任你支配。你的大脑和神经系统组成了一台供你使用的伺服机制,它的运行很像一台计算机,一台追寻目标实现的机构设备。你的大脑和神经系统构成的目标追寻机构,能够自动操作以实现某一特定目标,很像一个自动搜寻的鱼雷或巡航导弹自动搜索目标,并径直向目标发起攻击。  你的内置伺服机制既起了“制导系统”的作用,自动引导你朝正确方向实现既定目标,或者针对周围环境作出正确响应;又起了“电脑”的作用,能够自动运行以解决问题、给你想要的答案,并提出新观点或新灵感。  “控制”一词来自希腊单词,字面意思可理解为“舵手”。伺服机制的结构设计,使其能自动沿着正确方向“导向”某个目标、靶子或“答案”。1948年,物理学家罗伯特?威纳开始用“控制”来代表动物、人和机器的操控与沟通这一研究领域。通过心理控制,我们将学会更有效地与自我意象沟通,并通过自我意象与外界沟通,从而更好地控制我们身上的伺服机制。 
&  伺服机制既能成为一种自动成功机制,也能成为一种自动失败机制,这取决于你的自我意象让它得到什么样的“出发令”或“程序”。
  把人脑和神经系统想成某种形式的伺服机制、按照控制学原则进行操作时,我们就会对“为什么人会那样行为、何以会出现那些行为”这个问题有全新的见解。
& 我决定将这一新概念称为“心理控制”,即应用于人脑的控制原则。  我必须再重复一遍。心理控制术并没有说人是一台计算机,而是说我们拥有一台可供自己使用的计算机。让我们看看计算机之类的机械化伺服机制和人脑之间都有哪些共同之处:
  认识两种通用类型的伺服机制  伺服机制大体可分为两类:1.靶子、目标或“答案”已知,其工作目标就是接近它或得到它:2.靶子或“答案”未知,其工作目标就是发现它或锁定它。人脑和神经系统则是两者兼而有之。  第一种的例子是自动导向的鱼雷或拦截导弹。靶子或目标是已知的——如一艘敌舰或敌机。伺服机制的目标就是接近并摧毁它。此类机械必须“明白”它们将要攻击的是什么目标,它们必须有某种推进系统,将它们沿着与目标方向大概一致的方向推动。它们还必须装备“传感器官”(雷达、声纳、热感知仪器等等),从目标处获取目标信息。这些“传感器官”使机械始终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处在正确路线上(正反馈)、什么时候机械出错并偏离了轨道(负反馈)。机械对正反馈并不产生响应,只是继续做已经做着的正确的事、保持原态即可。
  然而,在响应负反馈时,必须有某种矫正装置。当负反馈通知机械偏离航向时(比如太靠右),矫正设备便会自动转移方向以便引导机械再回到左边。如果矫枉过正,前进的方向过于偏左,这一错误又会通过负反馈告知机械,于是矫正装置又将“方向盘”移向右边,以便引导机械回到右边来。鱼雷通过前进、出错、持续矫正错误这一程序来实现攻击目的。通过一系列“之”字形前进路线,它便能“摸索”出前往目标的路径。
  罗伯特,威纳博士曾在二战中率先研发了目标追寻装置。他相信,无论执行什么样的有目的行为,哪怕在简单到从桌子上拿一支铅笔这种目标追寻的情景下,人的神经系统都会出现与前述内容十分相似的现象。
  我们之所以能实现从桌子上拿铅笔的目的,是由于一种自动机制在起作用,光靠“意念”或有意识思考不行。有意识思考所做的,只是选择目标、通过欲望将其付诸实施,并将信息传输给自动机制,以便你的手能连续不断地纠正前进路线。
  威纳博士说,首先,只有解剖学家完全了解拿铅笔这个动作涉及哪些肌肉的运动。就算你也知道,你也不会有意识地对自己说:“我必须收缩肩部肌肉以抬高手臂,现在,我必须收缩三头肌以便手臂向前伸,等等。”你只是头朝前用手拿起铅笔,并不会有意识地给单个肌肉下命令,也不会精确计算肌肉需要收缩到什么程度。  当你选择了目标并将其付诸实施时,剩下的事交给某种自动机制去完成即可。第一,你以前拿过铅笔,或做过类似动作。自动机制已经对你需要怎样的正确反应“心中有数”。其次,自动机制要运用你通过眼睛提供给大脑的反馈资料,这些资料或信息会告诉它“在多大程度上铅笔拿不起来”。这种反馈资料使自动机制能持续纠正你的手部动作,直到你的手够到铅笔为止。
  拿起一支铅笔也许不值得大惊小怪。但这一动作同样激动人心,因为上面描述的,我们用于拿起铅笔或执行某种其他日常微不足道的任务的细小过程,和用于实现复杂得多、看似棘手得多的其他任务的过程一模一样。让人兴奋的是:你“主宰”着这一过程,并在不停使用它。你不需要任何其他力量来实现目标,仅此而已。  换言之,如果能拿起一支铅笔,你就能自信而雄辩地面向众多听众发言,或者写出引人注目的广告词、经营某项事业、玩高尔夫,无论你想干什么,就能干好什么。因为你已经“主宰”了这一“过程”。  婴儿在伸手去够拨浪鼓时,要学会运用自身的肌肉,以矫正手部动作,这一点非常显然。婴儿的脑海里几乎没有储存任何可供利用的信息。他的手在拿拨浪鼓时会左右蜿蜒前进,明显有些抖抖索索。随着这种学习的深化,他在纠正动作时也越来越精确。我们在刚开始学习驾车的人身上,也能看到这一点:新司机在驾车穿过街道时,总是“矫枉过正”、呈“之”字形前后穿梭。
  然而,一旦实现了某种正确或成功的响应,这种响应就会被人牢记以备将来使用。自动机制随后会复制这一成功响应,以便将来遇到类似情况时能经受考验。此时,自动机制已经学会怎样成功响应。它记住了自己的成功经历,忘掉了失败经历,并且将成功的动作作为一种习惯不断重复。
  如果要问各行各业那些最老练、最有成就的成功者为什么在完成自己拿手的事情时看似不费吹灰之力,这便是其中原因所在。表现一流的专业推销员心里对客户讨厌什么、关心什么非常清楚,所以总能作出正确回答,能在恰当时机说该说的话。他们的回答和反应已经成为习惯——从某种意义上讲,已经成为一种本能。
  其实,任何人都达到了这一水平,因为人人都有自己擅长做的事情。这一事实(即任何人都已经对自身特长驾轻就熟)让我们相信: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巩固强项,去实现选定的任何目标。
  大脑怎样找到问题的答案  我们再回头继续分析上面的“过程”。现在,假设铅笔所放的房间一团漆黑,你看不出铅笔在哪里。你只知道(或估计)桌子上有一支铅笔,它和许多其他东西放在一起。你的手开始本能地来回摸索,按照某个“之”字路线移动(或叫“扫描”),拿到东西后,一个接一个地否决掉,直到发现了铅笔并正确“辨认”出来。这便是第二种伺服机制的例子。还有一个例子就是你一下子突然忘了某个人的姓名,但过一会儿又想了起来。大脑有个“扫描仪”,它在你的记忆库里游荡,直到认出那个正确的名字为止。
  电脑解决问题的方式与此差不多。首先,你必须向电脑输入大量数据。这些经过存储或记录的信息,便是电脑的“记忆库”。然后,你要向这台机器提出某个问题。它会在自己的记忆库来回搜索,直到锁定那个唯一与问题一致并满足所有条件的正确答案。问题和答案共同构成一个“完整”场景或结构。当你向电脑提供场景或结构的一部分(即问题)时,它会锁定那恰好与其吻合的“失去部分”.以组成一个完整结构,或者可以说,找出尺寸大小正合适的砖块,以便将房子砌完。
  说起因特网上的搜索引擎或计算机软件中具有检索功能的模块你就清楚了。计算机中最早版本的引擎或模块,在搜索时速度相当缓慢、难用,而且效率低下。相比之下,如今版本的搜索引擎速度快如闪电,但与我们自己大脑中包含的同等“搜索引擎”相比,无论在范围还是威力上,它都要逊色许多。勤恳实践心理控制术的人,在运行内心的搜索引擎时很是得心应手。比如说,有许多作家和演讲家都向我讲过这样的故事:当他们在完成某项写作任务或者演讲任务,需要某一篇优秀的趣闻、故事、笑话或某个故事中已经遗漏的信息时,就会将需求形成无意识指令发送出去,然后小憩一会儿。醒来时,他们想要的那些素材便已经不多不少地“装进脑海”了。  自动机制运行的威力
  拦截导弹能在刹那间计算出另一枚对象导弹的拦截点,而且在精确时机与其接触并摧毁它,这种神奇的能力让我们心驰神往。我们在美军“沙漠风暴”军事行动中目睹的“智能炸弹”,就运用了这种技术。如今的科技要比二战中潜艇发射的制导鱼雷运用的技术先进得多,甚至有人预期前总统里根倡导的所谓“星球大战”防御系统,有一天真能成为现实。
  不过,我们是否见过某种像棒球比赛时中场击球手接腾空球那样让人不可思议的动作?要想算出球会落在哪里,或者说算出“拦截点”何在,他必须考虑球的飞行速度、下降曲率、飞行的方向、空气阻力、初速度以及速度递减率。
  他必须计算出自己到底要跑多快、朝哪个方向跑,以便能在球落到“拦截点”的同一时间或在此之前便到达该点。中场击球手甚至想都不去想这些。内置目标追寻机制已经依据他通过眼和耳传输给它的信息,为他计算好了这一切。他大脑中的“计算机”会接收这一信息,并将其与已经存储的数据(对其他抓“腾空球”经历的记忆,这其中有成功经历也有失败经历)进行对比。所需的一切计算都在瞬间完成,命令也已经下达给他的腿部肌肉,他“只用向前跑就行了”。
  科学能发明计算机,但不能发明操作员  威纳博士说,科学家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在任何时候,在任何地方,都无法建造一台堪与人脑媲美的“电脑”。“我认为,和人脑相比,我们发明的小玩意优点和缺点同样突出,”他说,“人脑中开关装置的数量,要远远多于已经发明的任何计算类机器中开关装置的数量,哪怕是在不久的将来设计和发明的计算机。”
  直到我写本书时,他的预言始终都是正确的。当然,自从威纳博士最早对控制理论评头论足以来,我们已经发明了许多用于计算的机器和一些精巧的计算器。过去需要堆满巨大空间才能放下的资料,如果直接装在一个硬盘里,塞进电脑主机就行了。但是,尽管如此,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与你的想象系统、自我意象和伺服机制相比。  不过,即便我们真造出了这样一台计算机,它也缺少程序员。计算机不能给自己提问,没有想象力,不能为自己设定目标,也不能确定哪些目标值得追求、哪些目标不值得追求。它既没有情感,也无法感知,只能通过某位操作人员输入的新数据,以及从自己的“感知器官”或业已存储的信息中得到的反馈数据来发挥功能。  让你与思想、知识和力量的宝库相连 
 各个时代许多伟大思想家都认为,人“存储的信息”并不限于个人对过去经历和已知事实的记忆。爱默生曾把我们个体的思维比喻成无边思维之海的入口.他说:“有一种思维每个人都有。”
  托马斯?爱迪生相信自己的部分思想是从身体之外的某个来源处获得的。当有人为他某个创造性想法而不吝溢美之词时,他却并不领情,而是说“思想就在空气中”,还说,如果他不去发现它,也会有人去发现。  担任过杜克大学心灵心理学实验室负责人的J?B?莱因博士曾经通过实验证明,除自己的个体记忆或从学习、经历中获得的存储信息之外,人们还能获得别的知识、事实和思想。无数科学实验室都做过实验,证实心灵感应、神视和预知的。俄罗斯政府和其他国家的政府一直在悄悄斥巨资,并花多年时间持续研究此类课题。
  近年来,人们公开对“尤里?盖勒”或“神奇的克里斯辛”(这两个人都有通灵之术)之类的话题评头论足时,更多的是出于消遣而不是科学目的。尽管魔术师和精神论者在舞台上表演的所谓“通灵术”多数都只是骗局,但盖勒和克里斯辛的能力却都在实验室场景下有记录有据可查。克里斯辛坚持认为,每个人都具有他一样的能力,不同的只是他开发并利用了这种能力罢了。
  我承认,与克里斯辛的此类能力相比,我对托马斯?爱迪生的思想观点更感兴趣,不过,如果看看20世纪20年代至今整个期间内的调查研究报告和相关著作,你就会发现,有一根共同的细线可供你未来很好地利用,而这根线与心理控制直接相关:
  你可以将问题解答或思想获取的任务交给伺服机制,让它在你做其他事时帮你完成,哪怕你交出之后便去睡觉。它会带着有用的素材回头去找你,而你并不知道自己竟然能找到这些素材。此外,如果你只是刻意思考或满腹担忧,那可能根本得不到它们。
  对那些经常求助心理控制术的人来说,这样做已经成为司空见惯的经历,让他们从中受益匪浅。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伺服机制比有意识思维能得到的信息要多得多。
  据说著名作曲家舒伯特曾告诉一位朋友,说他的创作过程主要是“记起某支旋律”,而他和任何其他人以前都从未想到这支旋律。除那些研究过创作过程的心理学家之外,许多创作艺术家对创作灵感、灵光一现或直觉与通常的人类记忆之间的区别,都有深刻的印象。
  其实,探寻一种新思想或一个问题的新答案,与努力回忆某个你已经遗忘的名字非常相似。你知道那个名字“就在那里”,否则你就不会去探寻。你大脑中的“扫描仪”会在存储记忆库里来回搜寻,直到你想要找的名字被“认出”或被“发现”为止。
  答案就在眼下
  同样的道理,当我们针对某个问题打算寻找新观点或新答案时,必须假定答案此时已经存在于某处,只用着手找到它就行。罗伯特?威纳博士曾经说:“一旦某位科学家开始处理一个他知道肯定有答案的问题时,他的态度就发生了彻底的变化。可以说,他通往答案的道路已经走完一半。”(见《人类对自己的利用》,罗伯特?威纳著)
  当你开始从事创造性劳动(无论是销售、经营企业、赋诗、改善人际关系还是其他什么)时,一开始头脑里便有个目标、一个期望到达的终点、一个答案或“靶子”。尽管这个目标可能不甚清晰,但当你到达它时,便能认出它。如果你确实下定决心、有一股强烈欲望,而且开始从各个角度深入思考该问题,那么你的创造机制就开始工作,我们前面所说的“扫描仪”就会在已存储信息中来回搜索,或者说通往某个答案的路径上摸索着前进。它会这儿选一个观点,那儿选一个事实或过去的一系列经历,并把它们联系起来,或者说把它们拼凑成一个有意义体,以填充你那不完整的情景,使其完全吻合,使你的方程式得出解,解决你的问题。当这一解决方案提供给你的意识(通常在某个始料未及的时刻,比如你在想别的事;甚至可能在你的意识处于休眠状态的睡梦中)时,“便会发出咔嗒一声”,你立即便能认出它就是你苦苦寻觅的答案了。
  在这一过程中,你的创造机制是否也接触了在无边思维中存储的信息呢?无数创造工人的经历似乎显示的确如此。比如,你怎样解释瑞士裔美国博物学家路易斯?阿加西的夫人讲述的关于他的经历呢?
  他一直致力于搞清那块石板中镶嵌的鱼化石给他的一种朦胧的印象是什么。由于筋疲力尽又百思不得其解.他最终将工作放在一边,试图从头脑中摒弃速一切。不久后,他在一个晚上醒来,一再对自己说:入睡时,他明明白白地看到了他的那条鱼的所有外貌.这都是现实中看不见的。
  他清早就前往贾丁?德斯种植园,心里想:如果追溯梦中的景象,他也许能再次看到印象中的那些特点。没想到白费力气,那条鱼仍然和以前那样模糊不清。后一天晚上,他在梦中又看到了那条鱼,但当他醒来时,它却像以前一样从他的记忆中消失了。第三天晚上,他在睡觉前拿了纸和笔放在床边,眼巴巴地期望同样的体验再次出现。
  快到早晨时,那条鱼再次出现在他的梦中。一开始很模糊,但它最终变得十分清晰,以至于他对它的动物学特点再没有丝毫怀疑。天仍然伸手不见五指,他在半梦半醒之间追溯着这些特点,摸黑写在床边的纸上。
  早上.他惊奇地看到自己夜间信手画出的鱼的草图,而他曾经以为化石本身是不可能展示出这些外在特点的。他赶忙跑到贾丁?德斯种植园,以自己的草图作为指引,成功地凿开了石板的表面。事实证明,鱼的另一些特点隐藏在石板里面。当鱼化石完全显露出来时.竟然与他的睡梦和草图上显示的完全一致,于是他毫不费力地就判定了它的种类。
  你又不是爱因斯坦
  有时候,如果某位家长或老师为某个年轻人看似没有能力学好数学而沮丧,便会说些批评、蔑视或否定的话,如“他又不是爱因斯坦”,然后满怀失望和灰心地走开。是的,事实证明,连爱因斯坦自己都不是爱因斯坦!在《天才的火花》一书中,研究者、作家罗伯特和米切尔?鲁特伯恩斯坦披露说,爱因斯坦的同伴知道爱因斯坦自己的数学也相对薄弱,往往需要在其他数学家的帮助下,才能完成“细节工作”,从而把他的想法变成行动。爱因斯坦曾对一个数学学不好的人说:“不要为难以学好数学而担忧。我敢保证,我的数学比你还差得远呢。”
  爱因斯坦那些引人注目的成就中,有许多都源于他的想象力,来自一些“似乎非科学”的方法。他曾经描写过一个实验,在这个实验中,他把自己想象成一个以光速飞行的光子,想象作为一个光子他能看到什么、感知什么,然后又想象自己是第二个光子,去追前面那个光子。这算哪门子科学实验呢?我们总要与爱因斯坦相联系的那块用粉笔写满对数和公式的黑板在哪里? 
 我曾经对自己了解到的爱因斯坦的一切作了全面分析,其结果是,他是一个伟大的心理控制术的实践者。他把一个理论上的观点当成真实结论来加以实践,然后将“推断出的答案”交给自己的伺服机制以及其他“工蜂”。我相信,通过想象,他能够得到自身存储数据范围之外的智慧。他是一个杰出的“标靶安装员”。他的非凡成就证明:凭借想象的力量,一个人有机会凌驾和超越自己存储的知识、教育、经验和技能。你也能。
  到底什么是心理控制  你也许可以将心理控制看成见解、原则和实用方法的集合,这些见解、原则和实用方法使你能够做以下事:
  1.对自我意象的内容进行准确分类和分析。
  2.辨认出植根于自我意象中的那些错误而存有局限的安排,有组织地改变它,使它能更好地为你的目的服务。
  3.运用想象力重构、管理你的自我意象。
  4.运用你与自我意象相一致的想象,使它与伺服机制有效交流,从而让后者成为一种自动成功机制,向着你设定的目标稳步迈进。这其中包括遇到障碍物时回到正确轨道。
  5.将你的伺服机制作为一种类似于巨大搜索引擎的东西加以有效利用,让它准确地为你提供为解决某些具体目标所需的思想、信息或答案(为得到这些思想、信息或答案,它甚至能超越你自己存储的数据)。
  从某种意义讲,心理控制是一个交流系统,能让你和自己有效地交流。
  创造一幅你自己的新“意象”
  不幸、失败型的性格并不能依靠纯粹的意志力或固执的决心去形成新的自我意象,而必须有某种根据、理由、原因,去证明过去的自我意象是错误的,证明你需要一幅新的自我意象。你无法仅凭想象便得到新的自我意象,除非你觉得它以事实为基础。经验表明,当人们改变自我意象时,会有一种感觉:出于这样那样的原因,他们能“看到”或意识到与自己有关的事实。
  如果你不时读读本章内容、专心思考其中含义、让其中的事实为你“留下深刻印象”,本章中的事实就能帮你摆脱某种不合时宜的过时自我意象的束缚。
  格罗利娅?斯坦海姆在其著作《向外革命:一本关于自尊的书》中,讲述了黑人住宅区“皇家武士”队的故事。这是一个曾获得冠军的象棋俱乐部,由十几个来自西班牙黑人住宅区的“刺头”青年组成。这些孩子成天在大街上闲逛、时常干些偷鸡摸狗的勾当、一只脚已经伸向犯罪的深渊,而且还偷偷吸食毒品。看到他们的人多数都大摇其头,认为他们没有用、没希望、不安全,除了锒铛入狱外不会有任何结果,为他们投入时间和精力实在不值当。但是,“普通”的在校教师比尔?霍尔却不知何故,在他们身上看到了任何人也看不见的潜力。通过成立象棋俱乐部这一行动,他精心营造了一种新环境,并做了一系列实验,从而改变了这些孩子的自我认识。  很多情况下,一个在他人甚至在自己眼里都绝不可能成功的人,往往会遇到某个“贵人”。后者在他身上看到了其他人看不到的潜力,对他的信任甚至超乎他对自己的自信,而且还通过某种确定的影响使此人的自我意象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然而,我们没有必要坐等别人来为我们做这些。有了心理控制,你自己就能为自己做到。正如你在本书中将要看到的那样,已经有成千上万的人做到了。
  心理控制的基本信息是:造物主已经赋予了每个人“成功的本领”。每个人都有某种远强于自身的力量可用。这种力量存在于你自己身上。
  如果你已经有了成功和幸福的力量,那么任何关于你自己的过时的画面(比如你不值得拥有幸福,或者在人生的某一方面天生不如人。这种人“注定”会失败)都必然是错误的。
  心灵处方 
 将本章每周至少精读三遍,并坚持三个星期。要研究它、消化它。在你的经历或朋友的经历中寻找例子,证明创造机制确实在起作用。你的某些局限性想法可能顽固地存在于自我意象之中,它们可能是“因”,得出了你不想要的“果”。你要好好剖析这些想法。
  心理控制训练
  牢记你的成功机制运转必须遵从以下基本原则。你不必非得成为计算机天才或神经物理学家才能去操纵自己的伺服机制,就像不必为了开汽车而学习设计汽车,或者为了将屋里的灯打开而努力成为电气工程师一样。然而,你必须对以下原则耳熟能详,因为记住了它们,它们就会为你理解后面的内容带来“新的亮光”:
  1.目标  内置成功机制必须有一个目标或“靶子”。你应该认为这个目标或靶子通过某种实际的或可能的形式“眼下已然存在”。成功机制运作的模式有两个方面:(1)引导你前往某个已然存在的目标;(2)“发现”某个已经实际存在但不存在于表象中的目标。
  2.信任  自动机制遵循远程逻辑,也就是说,它必须作用于或必须面向“最终结果”即目标。不要因为手段和方式不甚分明而垂头丧气。当你提供目标之后.成功机制就有了提供手段和方式的功能。只要根据最终结果来思考,手段和方式只是水到渠成的事。
  3.放松  不要怕犯错或一时的失利。一切伺服机制都是通过负反馈,或通过前进、犯错、立即回到正确轨道这一程序来实现目标的。路线自动纠正是心理控制的诸多好处之一。
  4.学习  任何技能的学习都是通过“试错法”实现的,即从精神上一个接一个地纠正目标错误,直到你完成了某个“成功”的动作、移动或表现。之后,进一步学习和更大的成功得以实现,其方式是忘掉过去的错误、记住成功的响应以便将来“模仿”。
  5.实践  你必须学会信任你的创新机制有用武之地.而不是通过过于关注它起不起作用、过于担心它会不会失效,或者通过过度有意识地努力来强迫它发挥作用,从而“阻止它发挥正常功能”。你应该“让”它去工作,而不是“使”它工作。这种信任必不可少,因为你的创新机制在意识水平以下运转,你无法“知道”意识表面的下面在发生什么。此外,这种机制的实质是根据当前需要自主运行。所以,你不能提前得到保证。当你行动起来时,当你通过行动为它提出某个需求时,它便开始运转。你不必等到有确切证据之后再行动。你在行动之前就要相信它已经存在,相信它必会成功。爱默生说:“行动起来,你就有了力量。”
  牢记这些之后,你要选一个“靶子”:可以是让自己更苗条、更健康,使自己更自信、更善于雄辩,使自己不会成天忧心忡忡;可以希望自己成为一个雷厉风行的专业推销员,每天早晨有一大堆乱糟糟的事,但到一天结束时却都完成了;或者是成为一个善于完美推杆的高尔夫球手。每天只用花一二十分钟时间构成“心像”,即让一个模糊}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因为我爱你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