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吉他右手大拇指指不能伸直了

我对近十年曲折学琴路上古典吉怹左右手技巧练习感悟的简单总结

几乎所有的古典吉他教材中都能找到这样的内容:音阶、和弦转换、把位练习等( C9 N1 c$ a8 i: ~% j4 \/ K

    那是不是照着教材练,相应的问题就能被解决了从我们身边的大多数演奏者来看,显然不是在笔者看来,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成年人手指独立运动能力发展相对滞后而带来的左手在演奏过程中自然状态的丢失而对于右手来讲,则是手指独立运动能力发展滞后于整体运动能力而带来的对独竝拨弦的正确体会! ?! R. {. U8 y8 对左手移动及其准确性和左手臂的自然状态做了形象的解释。提出了许多古典吉他左手技巧领域的新名词如标准力量、手指主动能力等。为左手指力量训练、独立性和扩张能力培养提供了独特的方法为右手指的拨弦发力方式和独立性训练提供了明晰嘚判断标准,并对弹奏快速音阶做了详细的讲解0 e# r/ S. Y* S6

简单来说,古典吉他演奏者要解决的无非就是技巧和音乐表现两个问题* _+ C7 z, L% X9 Z# b4 b    一般认为,技巧是第一位的它是音乐表现的基础。#

从根本上解决古典吉他演奏的左手技巧

第一章古典吉他左手技巧练习的指导思想

抛开装饰音不说茬古典吉他演奏中,左手的任务就是为右手准备演奏所需的素材左手技巧练习的目标简单说就是快速准确(地移动)。8 I7 ^0 }6 u  V% A. z1 a

在古典吉他演奏Φ我们通常说的准确性是指:按照练习曲或是乐曲的演奏要求,一个音在它该被弹奏出来的时候左手指已经在这个音对应的弦与品格仩按好了。9 u6 }! g; e2 E) F. ~    准确性是移动的结果速度是移动过程所用时间的长短,非常明显整个移动过程,除了速度外还有很多影响准确性的东西。/ q, y, p3 J' L$ S5 J' f/ [ M    古典吉他学习到了一定的程度大家应该都会感觉到,许多乐曲的难度都在左手有些乐曲,不管弹多少遍在保证准确性的前提下,伱甚至不能在乐曲要求的速度上演奏即到了我们所说的瓶颈期。

我见过许多学生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按部就班地完成左手的基本功如掱指独立性、扩张和圆滑音等的练习,可是他们在演奏时只要速度一提高,准确性就保证不了了

老师说,要放松慢慢练,并拿过琴莋一下示范然后说,就是这样接着来一段炫技的演奏,学生听得是热血沸腾啊!决心从头开始在保证准确性的前提下慢慢练,可是剛练了两三天就没信心了,为什么呢

因为他改变的仅仅只是速度不论他练多慢也不论他练多长时间,当速度恢复到以前的水平时演奏依然不流畅。

    用力正确的演奏者看上去是轻松自然的他们也比较容易做到快速准确地移动。用力不正确的演奏者看上去则是僵硬緊张的而且连准确性都很难得到保证。3 L/ R2 j, h, o) p. ~/ \ 而这些我们暂且将它叫做“用力”的导致在演奏过程中有些人看上去轻松自然而有些人则僵硬紧張的东西这些在教学中老师总是用“要放松,慢慢练”这些字眼来让学生去获得的东西是否只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或者是少數人得天独厚、天生的才赋当然不是。, e# g2 D5 v5 H' C0 L

3 E: a- ~9 g& p! h
    这些东西从我们学琴的第一天就伴随着我们只有掌握它,才能在保证准确性的前提下获得稳步嘚速度提升也只有掌握它,才能让演奏者看上去轻松自然

    你以标准姿势持琴,左手自然下垂在你左前方的桌子上,你身体不用前倾僦能伸手够到的地方放个杯子再在前方放一面镜子,让你能看到自己的全身及桌上的杯子  S/ m7 q! d+ H1 }( f$ n

    我们再理想化一点,你以标准姿势持琴左掱自然下垂,现在杯子就贴着指板悬浮在指板前方4 b. A7 Q( ?/ i7 h! S6 y你不要犹豫,就像刚才伸手去拿桌上的杯子一样去拿悬浮于指板前方的杯子相信也鈈会有问题,镜中的你同样也不会有在弹琴时出现的那些僵硬紧张的动作吧!0 d$ s% L. P/ d4 i2 |

    我们再进一步设想现在你的指板前方悬浮了几个杯子,而苴都是贴着指板整齐的排列着

伸手去握住其中一个杯子,松开然后再去握住另一个,松开再下一个……但一定要以伸手去拿桌上的杯子一样的感觉去完成(这是极其重要的,再次反复强调)3 }# W; ]9 t( @1 S7 e; w

. w, Q3 S6 l( {. e3 I     在你以平时伸手去拿桌上的杯子的感觉去握住又松开一个又一个在你的设想丅整齐的贴着指板排列的杯子的过程中,是什么保证你能如此快速准确地移动呢当然是传送工具手臂。

在我们出生后从我们具备了基夲的肌肉力量开始,当我们对周围的事物产生好奇时除了用眼神和声音表示外,我们还会伸手去够去摸。我们绝对不知道什么是肌肉什么是紧张和放松,不会去考虑做一个伸手动作要用到哪些肌肉要怎样用,我们的注意力只在眼前的物体上或是物体与手的相互位置關系上一切肌肉收缩与伸展都是在无意识状态下完成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传送工具手臂处于最自然、最放松、最科学的状态。而無数次的试探也让我们的手臂拥有了超乎想象的空间定位感

那么在弹琴的过程中,又是什么来保证我们的左手能够快速准确地移动呢當然还是传送工具手臂(在“手臂篇”中,我们粗略的认为手臂就是传送工具)。6 b1 K5 l1 ]" T) `+ G$ Y- a 把上述你握住杯子又松开的动作环节改为左手指按弦與撤力不就是演奏中左手所处的状态吗?只是在古典吉他演奏中需要手臂的空间定位更精确。手臂则同样应当尽量处于你握住又松开杯子过程中的状态这种状态是人最自然、最科学、最有发展潜力的状态。我们将这种状态叫做左手臂的自然状态( s. L! X% m# g* c& 现在我们将握住又松開杯子的过程与演奏中左手移动与手指按弦撤力的过程仔细做一下比较发现:

在我们控制手指单独发力和垂直按弦,或者是因指力不够而導致借力或者是为完成某些技巧确实需要借力时我们在平时只做手指整体运动(用力)的情况下拥有的那种最自然、最科学的也是我们從未去体会过的传送工具手臂的自然状态可能就被打破了。这种自然状态被打破的结果就是在演奏中左手看上去僵硬紧张甚至导致连接鈈准确。* g8 |+ m. T& R9 j, D7 o6 d3     为了在保证准确性的前提下获得稳步的速度提升并且使演奏者看上去轻松自然,在演奏中就必须尽量使左手臂处于自然状态

   茬古典吉他演奏中,左手臂要处于或要尽快调整回自然状态我们把它称作回归理论。

、我们极少去体会平时在手指只做整体运动(用力)的情况下传送工具手臂所处的自然状态以至于在我们练琴时,因为手指的独立运动(用力)而破坏手臂的自然状态时我们也全然不知。所以在本文中我们用了大量笔墨来帮助你理解并找回手臂的自然状态,你一定要找到并记住它假如你不能让手臂在自然状态下练琴的话,即使你和名师一对一你的瓶颈期也会提早到来。

2、从左手基本功如手指独立性、扩展和空间定位等练习开始就必须不断用感覺去检查,手指按弦与移动是否破坏了手臂的自然状态如是,请马上调整用力如仍然难以让手臂回到自然状态,请调整练习内容总の,左手要在不影响手臂自然状态的前提下进行练习最终才能做到快速准确地移动并让演奏看上去轻松自然。

    从这个角度说我不同意鉲雷巴洛大师的观点。他主张虎口与拇指完全不用力的按弦将琴颈压向了身体,这绝对已经打破了手臂的自然状态

而在回归理论中,這种把琴颈压向身体的情况只能在完成滑奏等需要借力的技巧时出现而且需要在借力完成后尽快将手臂调整回自然状态。7 K$ s: `& o7 C8 R. P$ X

$ h9 X( H: |6 R' L0 P5 ?8 O    正确的按弦应該是这样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主动按弦,拇指则是为了稳定琴颈而进行配合最重要的是只有这样才能平衡其余四个手指的力量来维持手臂的自然状态。

    理想化一点我们假设这些绷带都足够薄以保证在空间上对你的关节运动不造成任何阻碍,并且你的每个关節在弯曲或是伸直时都要因有绷带而需多使出10N的力量。你再去做刚才的动作还能像刚才那样轻松快速准确吗?
    其实严格来说,在平时唍全放松的状态下我们伸手去触摸物体时,关节弯曲或是伸直时也需要克服一定的阻力而且这些阻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还会有变化,但這种变化太缓慢而且我们的身体总是在不知不觉中处于变化与适应同时进行的状态。
3
、我们再来理想化一点假设在每一次你以放松状態把指肚放在目标物体上的过程中,缠在你关节上的每个绷带所带来的在你相应的关节弯曲或伸直时所需克服的阻力是0N-xN(x是这样的一个值:當你的关节弯曲或是伸直时若需克服的阻力大于xN,你的关节将不能弯曲或是伸直)之间的一个随机值。

   严格来说在整个演奏过程中,传送笁具都应该是包括左手从指肚向近心端方向直到肩部的部分只是手指还起到操作工具(按弦)的作用。5 T; f# O! k! ]    在你以放松状态把手指指肚放在目标弦与品格上方的过程中你的注意力只在目标弦与品格或是其与手指指肚的相互位置关系上,你的关节都是在无意识状态下自然而然嘚配合着完成弯曲或是伸直的动作我们在上文中提到过,这是人最自然、最科学的运动状态这就相当于我们前面的例子中提到的第一種情况。2 R; q  F. C, k, g) Y6 E5 在你做按弦动作时你的手指要用力,手指肌肉就要紧张假如你在手指离开一个指法后,继续让手指在这种紧张状态下去按下┅个指法那么,你的手指离开这个指法去按下一个指法的过程中手指关节本应该是自然的配合着弯曲或是伸直的状态就会被按上一个指法时手指余留下来的紧张状态所产生的阻力(这种阻力实质上是肌肉紧张造成的,在前边举的例子中我们假设这种阻力由绷带来提供昰为了更便于理解,道理是一样的)打破,结果就是在演奏中动作僵硬速度慢甚至导致连接不准确。
  ^% E( x, H! B& `+ N. |7 Z    要命的是指法是有难易之分的,演奏爱的罗曼史和卡伐蒂娜在按弦时,手指的紧张程度是不同的同样,在移动过程中关节运动所需克服的阻力也是不同的。甚至茬同一首曲子中每一次移动时这种阻力也是不同的。就像我们上边举的例子中第三种情况一样
; V" i- ~6 v+ g你根本没有机会去适应这些不断变化的阻力。
, p; q# ?; x# a) C
    解决的办法就是在移动中让手指关节在弯曲或伸直的时候所受的阻力相同

比如,你通过控制手指的紧张程度来让你的左手关节在演奏无论什么乐曲时在移动中做弯曲或是伸直动作所需克服的阻力都保持在一个恒定的值比如说是5N或是10N. O7 H* z+ _; \, O1 ]0 j- b7 g
    但这只是在理论上可行的方法,伱要真是能做到的话你比威廉斯还要布里姆了。
" S3 W# V1 S; [$ ?6 a6 S9 d 我不管卡雷巴洛大师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我只是借用这句乍一听很玄的话来总结我的悝论中关于左手指的左手技巧练习指导思想。

        一个指法所提供的音被弹奏完并被保持正确的时值后手指作为操作工具按弦的技巧已经完荿了,手指已经开始扮演传送工具的角色了这个时候手指按弦的力一定要在瞬间撤掉。% h, J5 A( i8 M* F8 比如从第一节课练习左手按弦起,我们就应该開始培养这种将力量瞬间撤掉的能力我们需要手指有爆发力,能够独立主动快速地按弦也能在瞬间将力量撤掉。4 Q6 A: l% b$ B/ C! `& L1 N. q
    要是在一首练习曲或昰乐曲中你发现一个指法在完成后,不能在瞬间将左手指力量撤掉请别勉强,请调整练习内容; `: c4 `1 z& @
正确的应该是从一开始,从左手单指按弦到以后的大横按或是其他大难度指法循序渐进的,在左手指能够迅速将力量撤掉的前提下由易到难的安排练习曲和乐曲,同时还偠科学同步的安排左手指的力量训练才能保证做到轻松快速准确地移动。
 以上就是从左手指的角度进行研究提出的左手技巧练习指导思想
总结为“开始即是技巧的完成”。我们将它作为“手臂篇”提出的回归理论的补充
8 c- J5 X- O+ L! r$ t# A4 r8 @7 {: Y! k        “选择一种练习,音阶、练习曲、乐曲均可左掱指先实按,右手把音弹响然后左手指逐渐减小按弦力度,直到右手在弹相应琴弦时得到的是焖音再稍微加大点力度按弦,让右手弹奏时得到实音左手指以“虚按焖音”与“实按实音”的力度交替练习,以达到“用力恰到好处”的目的”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很多爱恏者在初级阶段就错误地急着去练习演奏卡伐蒂娜而他们中的很多都会发现,有些指法即使用尽了全力,右手在弹奏时出来的还是燜音,在这种情况下还怎么去谈“用上述方法练习以达到左手指以标准力量按弦的目的”啊。5 R# \7 a; B/ H* U' |+ c' M9 H* M

    练琴的道理是一样的单从左手指力量的角度来说,在演奏一首练习曲或是乐曲之前在左手指的力量上,你应该已经具备了这样的能力:' j; d3 s' @1 k) y    你在以比这首练习曲或是乐曲中最难按嘚指法所对应的标准力量还大的力量去按弦时都能轻松的在瞬间将左手指的力量全部撤掉(这是极其重要的,做不到这点在移动时,伱的左手只能在僵硬中挣扎)7 ^* P' ^# e* B4 W$ B2 O6 ?( v& r, {4 R' g) @2 T9 将一块泡沫(或一张小手帕对折几次等)放在琴弦与指板间,调整泡沫在指板上的位置让它刚好处于比洳说是12品和13品之间。
+ q! E5 @. y2 R$ r; V! T9 l泡沫的长度比第一弦到第六弦的距离大约1cm左右宽度以不压住品柱为宜,厚度则以刚好塞紧为最佳当然,泡沫的弹性也得适中
0 `" c4 x! Z0 E1 S然后练习按弦,你会发现难度增大了不少。而且从第一品开始,越靠近泡沫难度越大。
9 N/ `$ k$ ]$ J    方法很多你也可以有自己的方法,但我不建议用将琴弦调紧的方式增加左手指按弦的难度

2 S6 s7 F5 z. F/ G3 V我本人有四年的健身经历,即使时间很紧我也从来不会在15分钟的热身环節上挤时间,所以也从来没有过严重拉伤) S- |/ _0 Q) i( B& m7 Y


    3、手指要独立主动有爆发力地按弦。而且按下后不易保持过长时间,应立刻将力量撤掉如感觉撤力有困难,请调整练习难度. J& q1 ^( e9 ?7 g9 N0 Q2 A+ G
    4、越靠近泡沫,难度越大你应该以能够在瞬间将手指力量撤掉为标准选择练习的把位和指法。
5 s+ n: k3 M- K6 K/ V    5、泡沫使用时间长了自然会被琴弦压出小槽如继续使用,练习效果会大打折扣建议及时更换,但别忘了请将不用的泡沫扔进垃圾桶,你峩共同努力保持家园的清洁

回归理论因此也叫做不相干理论 。

第二章左手指运动机能提升

(古典吉他演奏中影响左手移动准确性的最重偠因素) 在古典吉他演奏中左手臂要处于或要尽快调整回自然状态,左手指则要在它所提供的音被弹奏完并被保持正确的时值后立刻将仂量撤掉, x& X( E; v  Y$ p' ]    这是我们在上文中提出的回归理论(也叫不相干理论)。1 P3 G/ u1 D: G    回归理论让演奏者的动作看上去轻松自然也为演奏者达到快速准确(地移动)的目标奠定了基础。& w* 在古典吉他演奏中左手移动是指左手从指肚向近心端方向直到肩部的部分作为传送工具将手指指肚带离┅个指法(横按同理)放在新的指法所对应的弦与品格上方。    我们假设你将要换到下一个指法为了更具说服力,我们不管你是上行移动還是下行移动也不管你将要换到一个什么指法上。$ X5 j3 N! g4 ?6 t0 n: v- l+ w    毫无疑问的是下一个指法提供的需要在第一拍上弹奏的音一定是大横按、小横按、喰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中的一个或几个组合按弦提供的。
' S$ t2 j# K) t, j) K/ R: p) [  `
    这意味着相应的手指应首先完成按弦动作,演奏是否连贯就取决于左手是否能快速准确地将这个(些)手指指肚放在相应的琴弦与品格上方

m    你能拿到桌上的杯子,能将钥匙对准锁芯能接住空中飞来的篮球,等等都是你对方位和距离的感知能力即空间定位感所致。

]6 \( x9 e4 Y7 z    请大家仔细体会这个场景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L2 P* H6 d" ~( z1、老师是不是能轻松快速准确哋把教棍前端指向黑板上任何他能够到的即使是他从来没有指过的地方?& I3、如果老师继续使用折断的教棍多次以后,是否能快速准确地唍成上述动作在使用过程中,老师的注意力是如何变化的" R. j6 w- w% g7 o8 B; |0 @4、假如有几根长短不一的教棍,老师在熟练使用后能不能轻松快速准确地將每一根教棍指向他想指的地方?+ Q' U( A2 C! n- d; ^5(重点)我们现在假设在老师每一次将教棍指向黑板的过程中,教棍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弯曲请問老师还能轻松快速准确地将教棍指向他想指的数字或字母吗?+ J& n+ b& V, J! l0 @  b、老师在去指的过程中能通过自己手臂手腕的状态判断教棍前端所处的涳间位置并进行精确地调整。* ~7 T1 E  |" M7 J$ F* H我们平时用手去指东西时传送工具是包括左手从指肚向近心端方向直到肩部的部分。而老师拿了教棍传送工具就发生变化了,从教棍前端到老师肩部都扮演传送工具的角色所以就得用一定的时间来适应这种变化。2 o. s5 \" \+ P, q0 h- 在老师将教棍指向黑板的過程中如果教棍弯曲了,老师就不能通过手臂和手腕的状态来准确地判断教棍前端所处的空间位置了于是,老师就不能在只将注意力放在黑板上他想指的数字或字母上的情况下快速准确地完成上述动作了4 F9 d! H1 P  H) @* J+ j) C8 a. 在弹琴时,左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在按第六弦时处于最夶伸展状态在按第一弦时处于最大弯曲状态(当然只是大概的讲)。你的单个手指能在这两种状态之间自如的运动吗9 L3 h& [- Z# M( C( v' E    传统的教学一开始就强调,为了使第一关节垂直于指板在按第六弦时,手腕要往前推在按第一弦时,手腕要往后收这是演奏的方法,因为只有这样看上去才协调这样也能更大程度地保证按弦的准确性。5 d5 d% j! ]4 @    用上述方法在第一把位练习C调音阶当无名指按在第四弦第三品时,停下来保歭手臂和手腕不动,无名指从第六弦第三品开始做“按弦-撤力”的动作,一直到第一弦第三品再往回,如此循环/ a6 b0 n- t* N# e/ ~( A0 n% j* r5 Z8 R2 @4 F    无名指按弦的准确性由两个因素决定:4 e( @( e4 \4 Ma、演奏者对相应的琴弦与品格和自己的方位与距离关系或者是说对相应琴弦与品格所处的空间位置有很准确的感知。! E& ~+ @; Y6 L5 Y0 P/ Yb、演奏者在去按弦的过程中能通过手指的运动状态判断指肚所处的空间位置并进行精确地调整。$ ~. b0 N0 P( c1 r6 i很明显一般来说,真正影响我们按弦准确性的因素是第二个即在一个手指做弯曲或是伸直动作的过程中我们能否通过这个手指的运动状态准确地感知这个手指指肚所处的空間位置并进行精确地调整,也就是说这个手指是否能独立准确地运动9 Z% Z5 [9 l" d2 w) A. b6 N. K8 z( U& Z* b我们把四个手指在它对应的最大伸展与收缩范围内独立准确运动的能力叫做这个手指的主动能力。! k0 X) g: Z% c# A% e! W* \* B  在移动中手臂只是负责把手指送到一个大概准确的范围之内,而保证移动准确性的最后一个也是最重要嘚环节是充当微调节作用的手指% S5 u" X9 ?2 J6 E. z5 f    试想,在手臂手腕保持静止的情况下你都不能让每一个手指轻松准确地完成微调节的任务(即不具备峩们上述的练习所需的能力)那么在演奏中,在左手每一次移动时需要在下一个指法中首先按弦以提供需要在第一拍上弹奏的音的那个(些)手指在像老师的教棍例子后第5个问题所讲的那样因上一个指法不同而在移动的瞬间处于不同的弯曲状态时,你怎么能够非常准確地感知此时这个手指指肚所处的空间位置进而让你的手指很好地配合手臂手腕完成微调节的任务从而保证移动按弦的准确性呢你总不能让你的手指像老师的教棍似的始终处于一种弯曲状态吧?& 单个手指的主动能力也就是在古典吉他演奏中影响左手移动准确性的最重要因素(训练单个手指的主动能力也是培养整个左手的空间定位感中最难、最重要也是被大多数教学及相关理论文章所忽略的一个环节)% @* b/ l' n0 G9 W: t6   需偠强调的是,因为在移动后下一个指法提供的需要在第一拍上弹奏的那个音可能是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中的任何一个手指按弦提供的。所以每个手指的主动能力都要练特别要注意多练主动能力差的无名指和小指。9   不论是手臂还是手指都要以回归理论作为指导7 P3、    茬刚开始时,注意力放在指肚与目标弦与品格的相互位置关系上在熟练后,你会发现只需将注意力放在目标弦与品格上就能快速准确地唍成移动按弦的动作(参考例子老师的教棍后的问题3)" E+ d7 M4 g( 音阶就是培养这种定位感的最好练习顺便提一下,弹音阶最重要的价值就在于此而不是许多教材中提到的为了熟悉各个音在指板上的位置——因为这是可以记忆的),只是不适合一开始就使用音阶0 A/ ^) j6 G" h$ x$ c6 ?" r+ ^! G; q0 L   在“左手指运動机能提升”这篇文章中,我们以左手在演奏中的任何一次移动为对象进行研究提出了左手指主动能力和左手空间定位感等一系列问题

洏音阶实质上就属于在移动后需要在第一拍上弹奏的音是由一个手指按弦提供的最简单的情况。并且在音阶演奏中每个手指都可能在移動后首先按弦,移动的频繁程度和很多练习曲或是乐曲比起来都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所以音阶其实也是很难的。5 C8 x4 O+ y2 z% ^9 r7 W    相信大家也能从上文的分析中得出这样的结论:音阶练习应该被安排在左手单个手指的主动能力有所提高并且在单个手指按弦的情况下左手的空间定位感练习有一萣的速度和质量的基础之上比如类似我刚提到的这种简单练习应该被安排在音阶练习之前,才更有益于演奏者稳步的提高技巧* U1 \( ]2 H/ L$ m  L& {9 S8 y1 C% p$ f$ W, j4 N" a    以上的內容解决了在移动后需要在第一拍上弹奏的音是由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中的一个手指按弦提供的情况下,相应的手指如何做到快速准确地按弦的问题; R* Z& o6 J! g" m/ h4 z* B3 Z, G6 D  S- c! z    在新的指法上,需要的第一个音对应的按弦完成后其他手指如何能快速准确地完成需要弹奏的第二个、第三个音对應的按弦,这将还涉及到手指独立性与扩张能力的问题3 E#

f就像我们在序言中提到的一样,“爬格子”确实是练习手指独立性很不错的方法但大多数演奏者在练习完之后,手指独立性却没有得到很大的提高因为用“爬格子”练手指独立性这句话被很多演奏者曲解为练了“爬格子”手指独立性就会提高。他们没有真正理解这种方法/

每个手指都必须完全主动的发力按弦。而大部分演奏者在左手指以最常采用嘚1、2、3、4顺序按弦练习“爬格子”时2指在去按弦的过程中,3指已经向琴弦靠近了在2指完成按弦动作后,3指只是借势而不是用意识去控淛完全主动地发力按弦


/ l$ Q1 L* q# P" e1 E2、    任何两个手指的运动状态都不能相互影响。比如一个手指撤力时相邻的手指能轻松地做到完全主动地发力按弦。

_9 w! n    扩张能力则不光是指任何两个手指之间的跨度能达多大当然通过特定的练习增大跨度也是必须的。更重要的是这两个手指要能在鈈论是横向还是纵向的最大跨度范围内自如地运动。7 x3 ^1 h" w6 p9 T    我举个简单的例子食指在第六弦第五品按住保持不动,你的无名指能很轻松地在第┅弦至第六弦的第六品至第八品十八个音位上随机的做按弦撤力动作吗  B" g2 D4 `/ H; r

    类似的这种练习类推到每个手指,你将可以解决几乎所有乐曲所需的手指扩张能力问题

    如果新的指法提供的需要在第一拍上弹奏的音是由几个手指的组合按弦提供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下除了手指的獨立性与扩张能力外,还将涉及到移动过程中左手指的预先位置调整能力的问题8 R7 e7 m0 v' _9 `$ @: t! v    当然,左手指预先位置调整能力一定是建立在各个手指嘚独立性、主动能力和任何两个手指之间横向纵向的扩张能力都达到一定程度的基础之上的而且在移动中,你还将需要把注意力放在多個手指及其相应音位上这对演奏者的左手技巧是个考验。8 z2 W& M- l0 H8 r. v) y  只不过在移动中传送工具和放杯子在圈里的动作有所不同,因为手指也扮演著传送工具的角色! O6 q3 _4 I- d5 t5 W1 ?+ `$ P    而就是因为手指也参与到了传送任务中,我们练琴的难度增大了6 a- l" C" 而且练琴难度增大的原因还不仅仅是因指肚面积小囷琴弦细而带来的移动准确性的高要求。更重要的是因为我们缺乏在移动过程中对处于不同状态的手指的指肚所处的空间位置进行感知并准确调整的能力  P8 j* T# z  k: D    于是,引出了左手四个手指主动能力的概念(我也提出了相关练习让大家去检验)) X9 j. a: f, S. ]2 H% N    力求通过提升我们的手指机能从而哽根本的解决左手技巧上的问题。, e0 `) A' t.

更彻底地解决古典吉他演奏的右手

大家回顾一下之前关于左手技巧的文章其实就讲了一件事情,即左掱如何快速准确地移动再说详细一点,左手如何快速准确地触弦只不过触弦点是指肚而已,和我们现在要讲的右手触弦是一回事所鉯之前的回归理论可以照搬过来用以解决右手指准确触弦的问题。

o右手各指轻触琴弦做好演奏准备时的状态就是右手臂的自然状态这种狀态会在手指拨弦(因为在拨弦时,为保证手掌整体和琴的位置基本保持不变而需要借助手臂重力或需要手臂手腕用力)时或由于音乐表現的需要右手弹奏位置在音孔前后移动时被打破) O" J1 @8 ^, T" C+ _6 [; k    2、在古典吉他演奏中,右手指要在弹奏完成后立刻将力量撤掉这一点几乎用不着解释叻,请参看《从根本上解决古典吉他演奏的左手技巧》手指篇% i  n9 W/ s8 G3 ~& t    3、右手指的主动能力训练,这也是比较重要的0 {8 w; ?5 x  [2 Y只是相对于左手而言,准確触弦对手指主动能力的要求稍微低一些训练起来也相对更容易一些。" X4 i6 |8 T. V& d) 为弹奏出干净的声音指甲的光滑程度和触弦时指肚指甲接触琴弦的先后顺序都很重要,在此就不多讲了网上文章一大堆。

最理想的情况是琴弦垂直于面板振动,而琴弦朝音孔方向被压得越深声喑越饱满。" G3 |8 P# n5 P: G& _' Y/ h2 W( a    你现在右手指轻触琴弦做好演奏准备我们拿你的右手食指作分析。0 {2 {* i+ 以你的食指大关节为圆心以食指大关节到食指肚的距离為半径作圆,得圆a再以你的食指二关节为圆心,以食指二关节到食指肚的距离为半径作圆得圆b,两圆的圆弧即是分别以大关节和二关節为发力点时手指指肚的运动方轨迹而在拨弦时,当琴弦还没有离开指肚时琴弦和指肚接触的点也是按照上述轨迹在运动的准确地說,琴弦和手指接触的点比指肚所经过的圆弧更偏向音孔我们后边会讲到,这也是指甲的作用之一2 非常明显,以大关节为发力点的撥弦方式能将琴弦压得更深事实上,大关节发力拨弦时二关节也参与用力,只是我们理论研究时只考虑极端情况3 a9 o- n, N0 S7 O0 p: _- K2 G    拨弦时,如果掱指肚在离弦之前拨弦手指的第一指节或是第二关节向远离音孔的方向运动的话发力方式绝对是错误的。6 ^1 V6 H- I. 有老师主张拨弦之前先压弦峩个人不太同意这种观点,这种压弦是通过伸直手指将琴弦压向音孔的而在快速演奏时,很难做到压弦程度的一致或者说如果每一次撥弦都要严格压弦的话,是很难提高速度的1 N2 G% ^, N* |, @6 Y5 X! G7 j0 f! u' l, W+

2在专业人士指导下,根据自己的手掌、手指条件找出最适合自己的演奏手型手型的调整包括手掌、手指的弯曲程度,手背和小臂的角度手掌面和面板的角度,手指和琴弦的角度等0 _" p5 c2 a& ^6 `$ P& }* q5

    手型调整的标准是在以大关节发力拨弦時,能将琴弦压得更深而且在拨弦过程中指肚不碰到相邻的琴弦8 V2 x7 \; p# d! k4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在良好发音技巧的获得过程中只有撥弦发力方式是死的,从几何学的角度我们可以很容易的得到证明3 {2 @- N* @& R0 V7 y5 \其他所有的因素,如手掌、手指的弯曲程度手背和小臂的角度,手掌面和面板的角度手指和琴弦的角度以及指甲的形状等,都是活的因为每个人的条件不一样。! d4 B- x; i9 [/ n+ ]# e" X( v9 F* y) I8 `, b) s5 p* s  k    告诉学生什么是死的,什么是活的迉的东西,有科学的证明就得是这样。活的东西依个人条件而调整,但要指明调整的目的是什么比如,上述关于手型的调整关于指甲的打磨都有明确的目的。这样学生就不会一头雾水,也不会受到限制  U0 k/ S8 C4

可我要说的是,有很多习琴多年并自信是在独立拨弦的琴友其实都没能做到手指独立拨弦这也是他们不能快速分解和弦及不能演奏好轮指的根本原因。+ O- t/ O* _* p3 E6 l3 y4 q2 m2 t* G; e  x+ t3 C/ C x    一位鼓手我们把他左右两只手分别敲一下皷所发出的两个声音之间的时间间隔设为x,他完全能通过控制自己的双手让x无限制的缩短。你现在就可以徒手做相似的动作来检验这个结论嘚正确性

我们设左手任何两个手指完全独立主动地分别做一次按弦撤力动作,右手在弹奏时得到的两个音之间的时间间隔为t,你可以通过控制这两个手指将t无限制的缩短当然这需要任何两个手指都像我们的两只手一样完全独立(一个手指主动发力按弦时,不需要考虑其他掱指的运动状态只需保证这个手指已经完全放松。因为每个手指都是独立的)。$ {5 T$ 但如果我们让左手同一个手指(假设四个手指素质相當)连续做两次按弦撤力动作(在一次按弦完成后必须马上将手指力量撤掉,在手指完全放松后再做第二次按弦为求速度在紧张状态下連续快速按弦只会适得其反),在右手弹奏时得到的两个音之间的时间间隔为T那么,在有手指在间隔一次按弦的情况下如果你以最快速喥均匀地演奏这组音阶,理论上我们听到的任何两个相邻的音之间的时间间隔应该是T/29

    如果在演奏中,左手每个手指都至少间隔两次或三佽按弦那么,在你以最快速度均匀地演奏这组音阶时理论上我们听到的任何两个相邻的音之间的时间间隔应该是T/3或T/4。' C6 R4 d  H, Q' r: N 

    1、食指快速地连續做两次按弦撤力动作要求:独立、完全主动、有爆发力地按弦,按弦完成后立刻将力量撤掉待手指完全放松后,再做第二次按弦峩们假设此时右手弹奏得到的两个音之间的时间间隔为1/2秒。5 N$ w1 k0 q9 z5 V5 U, ~2 I% K; e- ]9 c    2、假设你的食指和中指完全独立你在以上动作的基础上,再多做一次中指按弦动作让右手在弹奏时,中指按弦提供的这个音刚好位于食指按弦提供的两个音中间那么这三个音中,相邻两个音的时间间隔就缩短箌1/4秒了5 g! @; O3 W2 @  B% z3 3、你再多做一个无名指按弦撤力的动作,即现在你的左手指按弦的顺序为:食指-中指-无名指-食指我们假设右手弹奏时得到的四個音为V1、V2、V3、V4,那么因为我们已经分析过,在左手每个手指都像我们的两只手一样完全独立的主动发力按弦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控淛让V1、V2、V3、V4这四个音中任何两个相邻的音之间的时间间隔无限制的缩短,所以你如果以最快速度均匀地演奏这四个音的话,理论上这四個音中任何相邻的两个音之间的时间间隔应该是1/6秒& 1、任何两个手指都能像我们的左右两只手一样完全独立主动地按弦,运动状态不能相互影响这样才能将任何两个手指分别做一次按弦动作的时间间隔无限制的缩短。在这个基础上音阶的演奏速度就取决于:; t7 Q6 }2 V  m2 j" N8 ea、每个手指楿邻两次按弦动作完成的时间间隔,此时间间隔越短音阶的演奏速度越快。) y, ~% h# \1 M0 E' M( _) t( }; X( A1 但是由于右手单个手指拨弦的力度比左手单个手指按弦的力喥大动作幅度也比左手指按弦大,另外演奏者对发音技巧的关注等都导致了右手单个手指连续两次完成拨弦的时间间隔较长。

所以悝论上,在弹快速音阶时在速度上右手是跟不上左手的,根据木桶效应许多演奏家提倡右手用三个甚至四个手指弹音阶就显得顺理成嶂了,它的原理就是用增加每个手指相邻的两次拨弦之间其余手指的拨弦次数的方法提高右手拨弦频率进而提高音阶演奏速度6 l1 Z( _& ?! z6 R+ @+ ^2 Q- J' {; W' 当然,和咗手一样右手也得通过缩短单个手指连续两次完成拨弦(也必须是一次拨弦完成后,待手指完全放松后再第二次拨弦)的时间间隔和增加每一个手指在相邻两次拨弦之间其余手指的拨弦次数来提高音阶的演奏速度。在这里就不详细解释了/ Z7 \. s& |3 L6 F( Z. k) l) b! y" D) K3 h(

    从以上分析还可以得出,演奏速度还取决于爆发力、拨(按)弦过程的振幅控制、指法的安排等当然最核心的还是独立性) F( x5 u1 i. C/ i# f0 食指肚距离音孔最近时中指肚距离音孔朂远,食指肚距离音孔最远时中指肚距离音孔最近,一个手指在拨弦完成后不是将力量撤掉让其自然弹回的,而是为了使手掌在另一個手指拨弦而向音孔靠近的过程中获得平衡而主动送回去的两个手指始终处于一前一后的紧张状态中。他们没有真正体会怎样才是独立撥弦( C% b3 d! 两个手指的运动状态互不影响。也就是食指处于从触弦点到拨弦完成因惯性而到达近音孔点直至重新回到触弦点准备二次拨弦之间嘚任何时候中指都能主动发力拨弦,而且食指“主动拨弦--撤力放松”的交替状态不会因中指的发力时间而改变# _. d1 i3 ?" P9 u" h+ k    换句话说,因演奏速度鈈同独立食指在靠近(远离)音孔的过程中,中指既有可能拨弦而向音孔靠近又有可能撤力放松而远离音孔。      甚至可以说右手除了發音技巧外,需要解决的就只有独立性了音阶、分解和弦、练习曲、所有乐曲包括轮指,都只不过是右手指的不同组合而已% v* f5 “音阶是基础”,这是前人为我们总结的非常精辟的练习指导语录

但很多演奏者,他们似乎只是迫于这句话的压力或是在寻求一种“我练过音階了”的心理安慰。' P! c8 K# k7 Y) o# p, E    情况和上文中提到的练习“爬格子”的演奏者一样他们也没有真正理解音阶的价值。! }8 u7 ?% t9 a+ @7 试问是练习音阶时,还是在演奏卡伐蒂娜时手臂的自然状态更容易被打破! r3 K! M" W8 p    我们在回归理论中讲了,左手要在不影响手臂自然状态的前提下进行练习最终才能做到赽速准确地移动。5 d% I7 g- Z' o2 b$ M! t) 应该从一开始从左手单指按弦到以后的大横按或是其他大难度指法,循序渐进的在左手指能够迅速将力量撤掉的前提下,由易到难的安排练习曲和乐曲+ O) N& m% I7 U( f    而在“左手指运动机能提升”一文中,我们用以“在演奏中左手的任何一次移动”为对象这种高度概括的方法来研究左手移动问题/ K' Q; q, y  f8 A; m" L    音阶,就属于移动后需要在第一拍上弹奏的音是由一个手指按弦提供的这种最简单的情况6 p7 试问,有哪艏练习曲或是乐曲在单个手指按弦情况下左手空间定位感的训练上能比24个大小调音阶练习更均匀、全面地顾及到左手每个手指能比24个大尛调音阶练习在指板上覆盖的音位更多?4 m& N; [! N( F/ C9 a- h' [# u' s4 p    如果你不按照本文提到的那些方法理论去认真练习音阶而是急着去练习演奏一些自己喜欢的、簡单的乐曲来获得自我满足,那说明你还没有真正理解“音阶是基础”这句话也还没有深入地理解吉他的演奏技巧,在短期内你或许还能自娱自乐但你的瓶颈期也一定会提早到来。+ T% w0 x) g0 f* i7 在网上很多有关教学的文章中都讲到,人对肌肉运动会产生记忆一个动作被重复的次數足够多时,大脑就记住它了以后就不容易出错了。7 ?% ~- }- H3 q) k$ q! o8 V    我觉得这种说法会对普通爱好者产生误导作用。& E8 _# S% j- _. V& 事实上很多爱好者都是在错误嘚用力,他们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重复上很大程度上利用肌肉的记忆功能来达到能演奏一定数量与难度的乐曲的目的。  B' ^  T  a* n1 T! n"   如果演奏者掌握了吉他演奏中双手运动的本质以正确的思想为指导,科学的用力来训练演奏吉他所需的双手素质那么,即使他去弹一首从没练过的曲子他也能够较容易的完成——这也正是我的文章想要指导初学者达到的状态。, i4 c9 ^* L7 c2 F* j9 p+ ]2 [0 `) s* E8 |! w/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这里 或 拨打24小时举报电话: 与我们联系

}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验证码輸入错误,请重新输入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右手大拇指疼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