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鹅口疮症状是什么样的症状,怎么治?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Q:什么是鹅口疮?
  鹅口疮是指口咽部白色念珠菌过度生长所引起的霉菌感染。白色念珠菌属于条件致病菌(也就是在正常情况下存在于口腔及消化道中不引起疾病,只有在人免疫出问题时病菌才会繁殖而致病),通常存在于正常人皮肤、口腔、上呼吸道、肠道及阴道等处,这种真菌也是引起婴幼儿的尿布疹主要病菌。
  (图片来源:uptodate)
  Q:哪些人群容易得鹅口疮?
  任何人都有可能得鹅口疮,而在健康新生儿和小婴儿中比较常见,常常是通过产道或从周围环境中获得了白色念珠菌,造成的感染。而对于较大儿童的鹅口疮,常常是因为使用广谱抗生素治疗,或者吸入激素(吸入布地奈德雾化)治疗,或者一些儿童血液肿瘤患者的放疗化疗造成免疫力低下者,还有一些先天性或获得性免疫力缺陷的人群也容易患鹅口疮。
  Q:婴幼儿鹅口疮都有哪些症状?
  o 口腔吸奶相关的口腔位置上(嘴唇内侧,口腔两侧内壁以及舌头上)表面附着白色斑片凝乳状物,形状不规则。
  o 宝宝可能会由于口腔黏膜的损伤而引起口腔疼痛,不愿意吸吮,影响喂奶。
  o 除口腔白色凝乳状附着外,大多数婴幼儿没有其他症状,或者仅有轻微的不适表现。
  o 只有舌头有白色均匀的舌苔,那不是鹅口疮,一般奶粉喂养的孩子白色舌苔会明显,那是正常的,一般在添加辅食后自然慢慢消退。
  o 治疗后反复复发鹅口疮的患儿,注意妈妈同时存在乳腺念珠菌感染的可能。
  Q:如何发现妈妈存在的乳腺念珠菌感染?
  乳腺念珠菌感染最典型的症状为乳头针扎样或烧灼样剧烈疼痛,疼痛可传到整个乳房甚至后背,多出现在正常哺乳一段时间之后,在哺乳时或哺乳后出现,常出现在双侧乳房。 单侧乳房的疼痛多为喂养姿势不当引起,但是在调整了喂养姿势后,每次哺乳时或哺乳后仍会出现剧烈疼痛且持续达 1 h,则很可能罹患了乳腺念珠菌病。 患者乳头可表现为亮红色、湿疹样改变,可伴有脱屑、乳头发痒;乳头、乳晕皮肤褶皱处有白点,严重者甚至出现乳头皮肤或基底部破裂,不易愈合,连衣服的摩擦都觉得疼痛;可无发热等症状。 发现乳头持续疼痛,以及乳头皮肤改变时,需要看医生,让医生进一步检查判断,除外是乳管堵塞导致的疼痛,还是其他感染引起的疼痛。
  Q:鹅口疮如何治疗?
  美国感染性疾病学会治疗指南指出,鹅口疮治疗应该包括:局部抗真菌治疗,和防止复发的措施。
  (1) 口腔局部抗真菌药物涂抹患处,对大多数患者是有效的,甚至存在免疫低下的患儿也有效。
  o 取1ml制霉菌素溶液(1片制霉菌素即50万单位研磨成粉末,溶于5ml)涂于口唇内侧、口腔两侧以及你能看见白色斑片区域(吞下去不起作用,要涂抹于表面),每天4次;
  o 涂抹后30分钟内不要哺乳;
  o 至少使用7天,或者鹅口疮消失后3天
  o 最常用也是最安全的是制霉菌素口腔涂抹,但制霉菌素有一部分耐药可能,如果制霉菌素疗效欠佳,也可用克霉唑乳膏(或者咪康唑乳剂)。
  (2)可能存在白色念珠菌的部位进行消毒(包括奶瓶、安慰奶嘴、吸奶器等高温消毒,妈妈乳头同时治疗,以及妈妈内衣,宝宝尿布疹治疗及尿布的消毒等),如果妈妈有乳腺念珠菌感染时,不论婴儿有无症状,都要妈妈和宝宝同时治疗,如果制霉菌素疗效欠佳。母亲在每次哺乳完后可用克霉唑乳膏(或者咪康唑乳剂)(非处方药,药店应该有卖)涂于患处,同时给予婴儿以克霉唑乳膏(或者咪康唑乳剂)涂口腔。每次哺乳后用,每天4次。
  (3)如果存在严重尿布疹,也可能是因为念珠菌感染引起的,也可以克霉唑乳膏(或者咪康唑乳剂)涂抹尿布疹处。
  (4)减少婴儿吸吮时间每次喂养(母乳或者奶瓶喂)在20分钟以内,因为婴儿吸吮时间长(如当睡觉时还吸奶瓶)会刺激损伤口腔黏膜,而容易念珠菌感染。因为粘膜损伤会有疼痛,建议用小勺、注射器或者胃药杯喂水,而不要用奶瓶喂。
  (5)限制安慰奶嘴的使用,尽量减少使用时间和次数,再次强调,长时间吸吮会刺激损伤口腔黏膜,而容易白色念珠菌感染,所以尽量限制使用安抚奶嘴。如果无法停用安抚奶嘴,建议换一个小一点的安慰奶嘴(因为大的安抚奶嘴更容易对口腔黏膜的刺激)。
  Q:鹅口疮会不会传染?
  鹅口疮不是传染性疾病,对正常皮肤是没有传染性的,因为念珠菌对正常皮肤没有侵袭作用,其他儿童与患鹅口疮的宝宝玩耍不会被传染。
  Q:患鹅口疮一般多久能好?
  经过治疗之后,一般鹅口疮会在4~5天好转,如果不治疗,可能要2~8周自行好转。
  Q:什么时候要去看医生?
  o 宝宝看起来精神很不好;
  o 因为进食差,而有脱水迹象(口周干燥,哭而无泪,超过8小时没有小便);
  o 小于1个月并且你觉得宝宝跟平时不一样的表现;
  o 如果出现发热,喝的奶水比平时明显减少,或者病情越来越厉害的情况,请及时看医生。
  声明:刘华医生原创文章,分享是一种美德,欢迎转载,转载请先@儿科医生华少新浪微博! 科普不能代替医生诊疗,家长判断不了请及时就医。
  获取更多育儿资讯,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每日育儿百科(微信号:mryebk),只要你敢提问题,我们就敢给你找到最权威的医学证据告诉你答案。这就是我们的医学态度!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儿科医生刘华,曾就读于武汉大学医学院,天津医科大学完成本科...鹅口疮是什么症状?_百度拇指医生
&&&网友互助
?鹅口疮是什么症状?
拇指医生提醒您:该问题下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鹅口疮又名雪口病,为白色念珠菌感染所致的口炎。多见于新生儿、营养不良、腹泻、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或激素的患儿。新生儿多由产道感染或因哺乳时奶头不洁及污染的乳具感染。【临床表现】轻症可见口腔粘膜表面覆盖白色乳凝块样小点或小片状物,可逐渐融合成大片,不易擦去,强行剥离后局部粘膜潮红、粗糙、可有溢血,不痛,不流涎,一般不影响吃奶,无全身症状;重症则全部口腔均被白色斑膜覆盖,甚至可蔓延到咽、喉头、食管、气管、肺等处,可伴低热、拒食、吞咽困难。取白膜少许放玻片上加 10%氢氧化钠一滴,在显微镜下可见真菌的菌丝和抱子。【治疗】用2%碳酸氢钠溶液于哺乳前后清洁口腔。局部涂抹 10万-20万 U/ml制霉菌素溶液,每日2~3次。出生不久的小儿,常常会不明原因的哭闹、拒食。此时检查小儿的口腔,往往可以发现小儿的舌头或颊部有成片的雪白色乳凝状的斑片,这在医学上称为“鹅口疮”,又叫雪口。鹅口疮多见于周岁内婴儿或新生儿。这是因为婴幼儿抵抗力差,易通过食具、奶头等途径受霉菌感染。鹅口疮多发生在口腔内舌、颊和软腭处。初起时常在舌面上出现白色斑膜,继而蔓延到牙龈和颊外。发病处有斑片白膜,周围粘膜充血。发病时口腔有灼热刺疼和干燥感。症状严重时斑膜可波及咽喉、气管或肠道粘膜,有时可引起发热、呼吸困难或腹泻。对鹅口疮的防治方法主要有:1.乳母讲究卫生,喂奶前用温开水洗乳头,必要时喂奶前后用2%的苏打水涂抹乳头。2.婴儿食具奶瓶必须要清洁卫生,定期煮沸消毒或热开水浸泡。3.做好婴幼儿和体弱久病者的口腔卫生,经常用温盐水或2%苏打水清洗口腔,使霉菌不易生长和繁殖。4.发病后,可用消毒棉签沾2%苏打水清洗患处后再涂2%龙胆紫,每日3次-5次。轻症者2次-3次即愈。同时给患儿口服维生素C和复合维生素B。5.病情严重者可遵医嘱服制霉素或外涂制霉菌素液(制霉菌素50万单位加5毫升冷开水)。
向医生提问
完善患者资料:*性别:
权威医生回答
鹅口疮是一种霉菌性口腔炎,有口腔发白,流口水的婴幼儿的口腔疾病。可能是运用抗生素不当引起的,可以用碳酸氢钠洗,可以口服制霉菌素治疗。可以用消毒药棉蘸2%–4%的碳酸氢钠擦洗口腔,再用1%龙胆紫涂在患处。还可以取制霉菌素一粒研成末和碳酸氢钠混均涂搽...
为您推荐:
* 百度拇指医生解答内容由公立医院医生提供,不代表百度立场。
* 由于网上问答无法全面了解具体情况,回答仅供参考,如有必要建议您及时当面咨询医生【鹅口疮】鹅口疮的症状,治疗_鹅口疮能治好吗_太平洋亲子网健康库
您现在的位置: &
(别名:雪口病白念菌病,鹅口,雪口,鹅口疳,鹅口白疮)
鹅口疮是由白色念珠菌引起的口腔黏膜炎症,又称口腔念珠菌病,是婴幼儿常见的口腔炎,尤其在新生儿期该病较为常见。
鹅口疮概述
  鹅口疮是由白色念珠菌引起的口腔黏膜炎症,又称口腔念珠菌病、鹅口、雪口、鹅口疳、鹅口白疮。
,是婴幼儿常见的口腔炎,尤其在新生儿期该病较为常见。&
  鹅口疮是由白色念珠球菌所引起的,白色念珠菌就是许多微生物中的一种,通常多发生在口腔不清洁、营养不良的婴儿中,在体弱的成年人中亦可发生。白色念珠球菌在健康儿童的口腔里也常可发现,但并不致病。
  以下情况均可引起感染:
  1、母亲阴道有霉菌感染,婴儿出生时通过产道,接触母体的分泌物而感染;
  2、奶瓶、奶嘴消毒不彻底,母乳喂养时,妈妈的奶头不清洁,都可以是感染的来源;
  3、接触感染念珠菌的食物、衣物和玩具。另外,婴幼儿在6~7个月时开始长牙,此时牙床可能有轻度胀痛感,婴幼儿便爱咬手指,咬玩具,这样就易把细菌、霉菌带入口腔,引起感染;
  4、在幼儿园过集体生活,有时因交叉感染可患鹅口疮;
  5、长期服用抗菌素,或不适当应用激素治疗,造成体内菌群失调,霉菌乘虚而入,并大量繁殖,引起鹅口疮。&
  1、口腔粘膜出现乳白色微高起斑膜,周围无炎症反应,形似奶块无痛,擦去斑膜后,可见下方不出血的红色创面斑膜面积大小不等,可出现在舌、颊腭或唇内粘膜上;
  2、好发于颊舌、软腭及口唇部的粘膜,白色的斑块不易用棉棒或湿纱布擦掉;
  3、在感染轻微时除非仔细检查口腔,否则不易发现,也没有明显痛感或仅有进食时痛苦表情。严重时宝宝会因疼痛而烦躁不安、胃口不佳啼哭、哺乳困难,有时伴有轻度发热;
  4、受损的粘膜治疗不及时可不断扩大蔓延到咽部、扁桃体、牙龈等更为严重者病变可蔓延至食道、支气管,引起念珠菌性食道炎或肺念珠菌病出现呼吸、吞咽困难,少数可并发慢性粘膜皮肤念珠菌病可影响终身免疫功能。甚至可继发其他细菌感染,造成败血症。
  相关阅读:
  真菌感染引起的鹅口疮原因比较单纯,不需要进行其他方面的检查,如果宝宝的鹅口疮反复发作,取少量白色黏膜化验,找到白色念珠菌菌丝及孢子,是实验室诊断依据。通过检验能够确定酵母菌的类型,以便医生能更准确给宝宝用药。&
  宝宝鹅口疮如何治疗好?
  1、局部用药
  鹅口疮比较容易治疗,可用制霉菌素研成末与鱼肝油滴剂调匀,涂搽在创面上,每4小时用药一次,疗效显著。 局部用药鹅口疮比较容易治疗,可用制霉菌素研成末与鱼肝油滴剂调匀,涂搽在创面上,每4小时用药一次,疗效显著。
  2、全身用药
  症状严重的孩子也可口服一些抗真菌的药物,如制霉菌素或克霉唑等,进行综合治疗。
  用棉花千蘸些制霉菌素溶液(每10毫升冷开水中含20万单位制霉菌素)涂在口腔患处,或用1%龙胆紫涂口腔;或用2~3%碳酸氢钠(小苏打)溶液洗口腔;或涂些冰硼散或硼砂甘油。以上药物每天可涂3~4次。
  吃奶后用1%龙胆紫溶液滴于新生儿的舌下,让其舌头活动而转涂到整个口腔。一般每日滴2~3次,同时补充复合维生素B和维生素C,每日二次,每次各一片,压碎成粉,加水溶解后喂。
  3、饮食卫生
  保持餐具和食品的清洁,奶瓶、奶头、碗勺等专人专用,使用后用碱水清洗,煮沸消毒。母乳喂养者每次喂奶前,母亲应先洗手,清洁乳头。
  4、营养供给
  应选择容易消化吸收、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并适当增加维生素B和C的供给,如动物肝脏、瘦肉、鱼类以及新鲜蔬菜和水果等。用弱碱性溶液如2%-5%碳酸氢钠(小苏打)清洗涂擦冰硼油(中药冰硼散做成糊状蜜剂)制霉菌素混悬剂等效果良好,加强营养特别适量增加维生素B2和C。
  相关阅读:
  鹅口疮的预防方法:
  新生儿鹅口疮是可以预防的,平时只要注意口腔护理,每次喂奶后再喂几口温开水,可冲去留在口腔内的奶汁,这样霉菌就不会生长了,此外,于每次喂奶前,先将奶头揩净,双手也要洗干净。新生儿所用食具,应煮沸消毒后才可使用。
  1、产妇有阴道霉菌病的要积极治疗,切断传染途径;
  2、婴幼儿进食的餐具清洗干净后再蒸10~15分钟。
  3、哺乳期的母亲在喂奶前应用温水清洗乳晕;而且应经常洗澡、换内衣、剪指甲,每次抱孩子时要先洗手;
  4、对于婴幼儿的被褥和玩具要定期拆洗、晾晒;宝宝的洗漱用具尽量和家长的分开,并定期消毒;
  5、幼儿应经常性地进行一些户外活动,以增加机体的抵抗力;
  6、在幼儿园过集体生活的婴幼儿,用具一定要分开,不可混用;
  7、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生素。&
您的提问:
问题补充说明:
可描述病情等情况,跟其它妈妈分享更多的治疗经验
如文字不能准确表达,可问题说明越详细,回答也会越准确!
匿名发表:
您可以对问题设定匿名,但您需要付出积分10分
回答提醒:
如果您的提问有回答后,系统会自动发邮件通知
选择提问人群:
向好友求助
向同龄宝宝父母求助
向同城父母求助
如文字不能准确表达,在这里上传图片。上传图片要求,图片大小不可以超过2兆,格式限定为jpg、gif、bmp、png。
请稍候……
症  状:
治疗费用:500元以上
发表时间: 00:07:23
宝宝年龄:
我家宝宝最近也查出来有鹅口疮,医生说不是那么容易除根的,要持续用药。我们是持续使用制霉素,用了10多天,就算症状消除了也要持续用到日子。另外建议查一查你家宝宝是不是有其他方面的毛病。他睡觉是否打呼噜?每天是否不怎么有精神?如果是的话,建议查一下腺样体的问题。我家宝宝就是鹅口疮反复,医生就说抵抗力差,其他的也说不出什么。很偶然的,我们查出来她的腺样体有问题,医生说鹅口疮的霉菌感染很可能是由于腺样体肥大,导致抵抗力低下而引起的。
症  状:
治疗费用:500元以上
发表时间: 18:59:20
宝宝年龄:
宝宝一岁了(吃母乳),得了鹅口疮,去私人诊所看的(别人介绍的好像挺有名气的,每天都很多人),每天去看,到那先用一种紫色的药水(我也不知是什么)给你清洗一下,然后再给你一小小瓶粉红色的药(不知道是什么,不苦不甜抹到嘴里凉凉的)回家抹。看了八天了下牙龈还是有一块白色的,不知道怎么办好了。
症  状:
治疗费用:500元以上
发表时间: 18:56:02
健康公开课
太平洋亲子网“自诊小工具”,帮你看看得了什么病,快试试看!
您浏览过的疾病
您暂时没有浏览任何疾病或COOKIE未正确使用
·您还没有通行证,请先使用通行证登录
如果还没有太平洋网络通行证,请点击共0件商品,共计&00.00
婴儿鹅口疮怎么治疗
新生婴儿由于免疫系统还在逐渐的完善,抵抗力比较低下,稍不注意就容易真菌感染,患上鹅口疮。鹅口疮是一种婴儿常见口腔粘膜疾病,那么婴儿鹅口疮怎么治疗呢?为了宝宝的口腔健康,父母可一定要注意婴儿的空腔卫生和营养搭配哦。
鹅口疮虽然是一种婴幼儿多发病,但很多父母都不知道,营养不良和身体衰弱都可能导致鹅口疮的发病。婴儿鹅口疮到底是什么?婴儿鹅口疮怎么治疗,以及婴儿鹅口疮又应该如何预防呢?下面小编就从这三方面来讲讲有关婴儿鹅口疮的知识。
&&&&&& 婴儿鹅口疮是一种在粘膜表面形成白色斑膜的疾病,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所致。白色念珠菌是许多微生物菌类的一种,通常产生于口腔不清洁营养不良的婴儿中。新生婴儿鹅口疮的获得多由产道感染,哺乳奶头不洁或喂养者手指的污染传播。婴儿鹅口疮虽然没有危险,但为了宝宝的口腔健康,父母一定不容忽视。
&&&&&& 用药治疗
&&&&&& 婴儿鹅口疮无危害,也比较容易治疗,可用制霉菌素研成末与鱼肝油滴剂调匀,涂抹在鹅口疮部位,4小时一次,疗效显著。如果婴儿鹅口疮症状比较严重,就必须口服一些抗真菌的药物,像克霉唑和制霉菌素都是常用治疗婴儿鹅口疮药物。用棉签沾点这些药物,涂抹在口腔患处,每天可涂3&4次。
&&&&&& 按摩治疗
&&&&&& 婴儿鹅口疮还可以采用按摩治疗,但是这种方法需要父母掌握一定的穴位知识,否则就需要到专业的医生处进行了。治疗婴儿鹅口疮常见的按摩穴位有:清天河水、清肝经、清心经、退六腑、清胃经等。婴儿鹅口疮按摩治疗时,让患儿俯卧,父母蘸少许麻油到手掌,沿脊柱两侧以小鱼际着力上下推擦背、腰部,直到掌心出现热度就可以停止了。
&&&&&& 婴儿鹅口疮是可以预防的,所谓&防范胜于治疗&,预防总是好的。平时只要注意婴儿口腔护理,喂奶后注意再喂几口温开水,冲去留在口腔内的奶汁,霉菌就没有生长的环境了。还有,妈妈每次喂奶前,先将奶头揩净,双手也要洗干净。这样就能彻底隔绝霉菌的生长。
&&&&&& 婴儿鹅口疮的预防要从妈妈和婴儿双方面着手,才有疗效。婴儿的食用器皿,一定要定期清洁消毒;婴儿的被褥等生活用品也要定期拆洗、晾晒;哺乳期的妈妈要用温水清洗乳晕,注意平常的清洁卫生,抱婴儿的时候一定要先洗手。妈妈还应该多带孩子到外面参加户外活动,增强抵抗力,这样鹅口疮这样的小毛病就不容易找上了。
&&&&&& 文章来源:
&&& 更多精彩推荐:
☆ & ☆ & ☆
☆ & ☆ & ☆
上一篇:下一篇:
免责声明:美乐乐家居网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网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 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婴儿鹅口疮确实比较麻烦,我们大人都会觉得痛,更别说小孩子了,还是赶紧用药好些吧,不过,如果发现宝宝口腔有白色雪花层层叠叠,咽喉堵塞,呼吸困难这些比较严重的状况,应该及时带宝宝去看医生,可不要耽搁了。
更多精彩评论
( 邮箱信息不会公开 )
本站价:?4688
已&&售:6005
促销价:?1699
已&&售:3515
本站价:?3788
已&&售:3421
本站价:?808
已&&售:1932
六***点评了
六***点评了
六***点评了
六***点评了
六***点评了
六***点评了
六***点评了
六***点评了
六***点评了
本站价:2306
本站价:3299
本站价:520
特价:1678
经营网站备案信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生儿鹅口疮症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