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说说我自己己有焦虑症

用户名/邮箱
快速链接:
德鲁克将“开放的动态系统”架构用于商业社会。中石油花3.5亿美元买印尼干枯油田。耀天光电被对手的封杀令逼上了绝路。出台对农村土地更具意义。中国贸易总量和顺差那么大,但从中挣得的利润却并不高。养老金并轨改革成本约9.1万亿,谁来买单成难题。日本传统银行主动革了自己的命。给出路,而不是给态度,这是解决任何分歧的起点。鬼才导演是如何用他的电影语言翻拍样板戏的。《一步之遥》上映后口碑两极化。团队构思了一个被称为“ONE”的精益管理模式。打破人们对房产中介的刻板印象。
当前位置:&&&&&&吴晓波:我懂你的焦虑
吴晓波:我懂你的焦虑
作者:吴晓波
吴晓波:我懂你的焦虑
激荡三十年,他是中国经济的记录者,跌荡一百年,他是中国时代的书写者,他被誉为“中国最出色的财经作家”,被评为“中国青年领袖”,曾入围中国作家富豪榜前五名,是名副其实的江南“财”子。
他拥有一个写作者所渴望的全部优点,富有、英俊、谦逊、多情,他拥有知识分子的独立、悠然自得,又孜孜不倦地为这个世界供应观念,他就是“中国第一财经作家”——吴晓波。
◆在我感到焦虑的时候,我看到很多和我一样的人却非常淡定,怎么会这样呢?我反而开始因为我的焦虑而焦虑了。
◆有时候因为很闲,所以很焦虑,觉得怎么人人都过得那么充实,就我无所事事呢?有时候因为太忙,也会很焦虑,觉得怎么别人都舒舒服服过日子,就我整天奔波劳碌呢?这种心态应该怎么调整?
◆很多人告诉我应该准备好之后再出发,可是我发现往往当我准备充分之后,我已经没有那个动力或者时间去做这件事情了。在“走出去”和“留下来”两者中,到底应该如何权衡?
焦虑能让人找到前进的方向
想和年轻朋友谈谈“焦虑”这个话题,缘于我自己有10 多年的时间都被焦虑症困扰。我记得中学的时候,其实没有什么焦虑,那时候很快乐,踢足球、玩啊,被爸爸妈妈打,最多被赶出去。进了大学以后,我第一次去听演讲,当时的情景我现在都还记得很牢,一个阶梯教室,里面挤满了人,我去晚了,只能吊在窗门上面,头扒着往里面看。演讲者是一个哲学系的年轻讲师,他很大声地告诉我们,上帝死了,我们要评估一切价值,一切坚固的都将烟消云散。我当时差点从那上面掉下来!我突然很焦虑:我刚考进大学,上帝就死掉了,那我怎么办。
我开始考虑人本身的一些问题,没有老师能够告诉你要解决这些问题该读什么书,更没有现成的答案可以给你,只有自己去找。那时候我女友在杭州,而我在上海,见面并不方便,所以我大学四年,基本上是在大学图书馆度过的。跑进图书馆里,我也不知道读什么书,就沿着书架,历史、文学、哲学……一排排读过去,有时候读到一些书,阅读的时候觉得脑子很清楚,似乎一下子懂得了很多道理,人变得很兴奋,满脸通红地跑出去。可回到寝室的时候,又全都忘掉了。那时期整个人变得很激动、很愤怒,很想要表达一些东西,但事实上又表达不清楚,所以我想做一个知识分子。
什么是合格的知识分子呢?罗斯福认为合格的知识分子应该有一份不以做知识分子来维生的职业。这样的话,他才能够抵抗住所有机构、集团、组织的各种各样的诱惑,才可以发出独立的声音。所以在大学的时候,我对财富、对金钱本身一点都不排斥,我觉得当一个有钱人挺好的。
孔子有两个弟子,一个叫颜回,一个叫子贡。颜回是一个非常安贫乐道的人,但是颜回29 岁的时候,就满头白发了,40 岁就死了。而子贡呢?子贡活了70 多岁。他学问很好又很富有,孔子周游列国,都靠子贡去打点、资助。因为他很有钱,也很有思想,他去别国的时候,别国的国君在亭子里跟子贡面对面地站着,平等地行使礼节。我觉得那种状态挺好的。所以我宁可愿意去做子贡,不愿意去做40 岁就早逝的颜回。
关于财富和成功的焦虑
20 世纪90 年代,我大学毕业以后,金钱开始日渐成为这个国家最主要的一种力量。衡量国家有没有进步,我们考虑GDP(国内生产总值)。而衡量个人呢?那就是你有多少钱。在那段时间里,全中国所有的马路上都贴着一句话叫做“时间就是金钱”,人的观念出现了很大的变化。  
作为一个旁观者,面对这些变化时,你的焦虑会非常大。我当时曾去调研一个“造假村”,他们把面粉和糖搅拌在一起,然后把它蒸干成颗粒状的东西,灌到各个袋包装里面去,就成了“板蓝根”、“养胃冲剂”之类的各种袋包装药。治不好病也吃不死人。我调查清楚了,离开这个村的时候,在村口对村长说:“你们有没有道德?所有买你这东西的都是病人啊!”那个村长反驳我:“吴同志你知道吗,我最大的道德就是让全村的人都富起来了!”
这个经历,这位村长的话,让我认识到人生也好,国家的进步也罢,它事实上并不是黑白分明的,在这个过程中的大量事情是发生在一个灰色的地带。这也是我后来写作的一个主要立场和观点。
对我自己来说,很幸运的是在早期因为各种机缘偶然,能够慢慢地把自己培养成一个靠写作吃饭的人,能在财经写作这样一个特别窄的领域里做到让自己相对满意的状况。当然,这期间我也有很多焦虑。一个男人最焦虑的时候大概是30 岁。林肯讲过一句话,30岁之前你这张脸是父母给的,30 岁以后这张脸是你自己给的。你30岁以前如果没有愤怒过,没有当过“愤青”,你是没有良心的,但30岁以后,如果你还是一个愤青,而且只知道愤怒的话,那你是没有脑子了。
我们现在的很多焦虑,可能很多是希望获得成功的焦虑,但成功者确实也有成功者的困扰和焦虑。
我有一个很好的企业家朋友,他在2001 年就把企业卖给了外国人,套了10 多个亿人民币的现金,要知道,当年手上有10 多亿元现金的中国人,大概不会超过三个,所以他在大家眼中是个特别成功的人。有一年我跟他到美国去旅行,过海关的时候,前面有个美国人带着一个五六岁的小孩。当美国人把孩子抱起来给海关官员看的时候,我那个朋友突然泪流满面,他说他也有一对儿女,但完全想不起来他们五六岁的时候长什么样,他从没有抱过他们。他曾十几年都住在厂里,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在外面出差,所以子女是交给他太太来管的,而当他拥有10 多亿元的时候,他失去的是什么呢?失去的是他再也没办法去抱自己的女儿了,那个女儿已经不归他了。
我还曾经问过中国几位富豪一个我很好奇的问题:“你们已经有很多钱了对不对?为什么还在赚钱呢?”
“我想知道我这辈子到底能赚多少钱。”这是他们的回答。
这大概是我听到过的关于财富最焦虑的一个回答。
焦虑是这样来的
我觉得焦虑的产生大概有三个原因。
第一个是不确定性,我们面对一种不确定的未来,不知道自己要到哪儿去。
第二,焦虑是因为比较而产生的,就是所谓“人比人,气死人”。前两天我碰到一个26 岁的小青年,他说他很焦虑,因为爱因斯坦26岁的时候,已经提出了“狭义相对论”;米开朗基罗26 岁的时候,已经雕出大卫了;还有一个人26 岁的时候,一天中午睡午觉,有三个人跑去请他出山平定天下,那个人叫诸葛亮。这个小青年说我也26岁了,可怎么还是这样,要不要去创业啊?所以,盲目比较也会产生很大的焦虑。
第三个原因呢,我认为是选择。在人生道路上会有很多岔道,每做一次选择就会消耗时间和精力。我觉得要克服这种焦虑,办法是在20 岁到30 岁之间的这一段时间,也就是你生命力最旺盛的时候,要想清楚几件事:第一件事你要想清楚这辈子最喜欢的工作是什么,什么是自己最热爱的,这是极关键的事情;第二是要让自己成为一个专业的人;第三是心甘情愿用未来的20 年时间,以专业的精神和方式去完成那件你喜欢的工作。
走出去,用脚步丈量真实的中国
再说一点我自己的切身体会供大家参考。
我在大三下学期的时候,参加了一个大学生的记者考察团,与班上的四个同学一起筹了5000 块钱,从上海出发,在中国南部逛了一圈。我是一个在城里长大的孩子,在此之前没有接触过农村。那五个月使我看到了当时真正的中国,感受到这个国家有多么辽阔,它的山有多高、河有多宽、马路上的灰尘有多大、有多么多的人、人有多么贫穷……
比如我们走到湖南的一个县时,我们跟县里的人说,我们要看最穷的家庭,他就带我们去了一座山上,那里有户人家,有一位妇女,三个女儿。我们到的时候,她和两个女儿在门口迎我们,而她的大女儿躺在床上,为什么呢?因为三个女儿只有两条裤子。打开她家的锅盖,里面全部是番薯。她家所有的食物就是墙上挂的干辣椒、干玉米和地上的两只土鸡。这是真正的“家徒四壁”。我们走的时候,给她留了张50 块钱的人民币,然后我们就看到她在整个房间里跳来跳去,像跳大神一样。他们村里人对我们说,她只知道这是一张数目很大的钱,但她不知道数目究竟有多大。
我认为趁着年轻的时候,如果你有一次长途的旅行,用脚步丈量过这个国家,对你的一生是有很深远的意义的。那五个月的行走与考察对我的改变是很大的,我后来就变成了一个不是特别愤怒的人。
我不知道我这样讲完,大家是更加焦虑了,还是会稍微好一点呢?
我觉得未来我的生活就是不需要房子,不需要车,两个人在一起相濡以沫,过得舒舒服服。那什么叫舒舒服服呢?那就是要有房子,要有车。如果是这种死循环带来的焦虑,那就不必去理会它,自然而然地就会没事了。
没有经过思考的人生不值得过,没有经历过焦虑的青春也不叫青春,所以管它什么焦虑不焦虑的,让自己能够开开心心地用正能量去面对每一个即将到来的新的一天,我觉得那些焦虑,有一天将不再成为你的绊脚石,而是成为你人生的财富。
——本文摘自:《开讲啦2:不完美,怎么了?》 浙江大学出版社
请关注我们的新浪微博官方帐号:
@商业评论网()
@商业评论杂志()
&&&&&&&&&&]
568 次阅读0 次评论
&& && && &&
(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本词条展开的讨论,与本网站的观点立场无关。)
分享说明:
你还可以输入140个汉字
:分享了一篇文章
吴晓波:我懂你的焦虑
这个经历,这位村长的话,让我认识到人生也好,国家的进步也罢,它事实上并...
声明:本文由 (转载请保留)拥有版权或由内容合作伙伴授权提供,未经商业评论网书面许可,对于商业
评论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包括博客及个人空间)不得复制、转载、摘编或在商业评论网所属的服 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
您也可以直接
或致电 800 820 5396 购买刊登本文的当期杂志。
电子版全文将于本月内更新发布,届时您可购买在线阅读卡阅读全文。
帐户如果还没有点数?立即 ,在线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注册冲值后仍打不开全文?请点击“
”。如需更多信息,请进入
订阅热线: 800-820-5396&&&&邮局订阅代码: 80-115
共0人分享过本文,他们是:
请问是否要删除此评论!
请问是否要删除此回复!
十大热门12345678910铂程斋--吴晓波:我懂你的焦虑
xilei 发布于
我刚才站在对面的时候,我就焦虑症发作,因为我在看旁边那堆书,我在找有没有我的书,就一本也没有找到,写作者都有这样的焦虑。其实来谈(焦虑)这个话题,是因为我自己,大概有十多年的时间,都被焦虑症这样的问题所困扰。
我记得我中学的时候,其实没有什么焦虑,那时候很快乐,踢足球啊、玩啊,被爸爸妈妈打,最多赶出去啊这样。然后进了大学以后,我去听第一场演讲,到一个阶梯教室,我记得很牢,然后里面就很多人,我去晚了,旁边也都站满人,没有办法,我们就吊在那个窗门上面,头扒着往里面看,然后演讲的是一个哲学系的年轻讲师,他就很大声地告诉我们说,上帝死了,说我们要评估一切价值,一切坚硬的都将烟消云散,所以我当时差点从那上面掉下来,我在想我刚考进大学,上帝就死掉了,那我怎么办?
那时候谈女朋友,大概都是件挺堕落的事情,所以就开始考虑,人本身的一些问题,然后又没有答案可以给到你,说老师我该读什么书,没有地方去问这样的问题,只有自己去找,所以我大学四年,我在大学图书馆待了四年。因为那时候我女朋友在杭州,我在上海读书,我就读了四年书,然后跑进图书馆里,也不知道读什么书,沿着那个架子,历史文学哲学一排排读过去,读的时候读到一些书,觉得脑子很清楚,懂得很多道理,然后很兴奋,满脸通红地跑出去,回到寝室的时候,又全都忘记掉了,然后就人变得很激动,然后很愤怒,很想要表达一些东西,其实又表达不清楚,所以我想做一个知识分子,罗斯福说:什么是合格的知识分子呢?他说你应该有一份不以此为生的职业,这样的话你才能够抵抗住所有机构、集团、组织的各种各样的诱惑,你可以发出独立的声音,所以我在大学的时候,我对财富,对金钱本身一点都不排斥,我觉得当一个有钱人挺好的。
孔子有两个弟子,一个叫颜回,一个叫子贡,颜回是一个非常安贫乐道的人,但是颜回二十九岁的时候,满头就白发了,四十岁就挂掉了,然后子贡是一个,学问也很好的人,但是他又很富有,孔子周游列国,都靠他去打点大家,然后靠他去资助,然后他活了七十多岁,因为他很有钱,也很有思想,他到列国的时候,列国的国君在一个亭子里面,跟他面对面地站着,然后平等地行使礼节,我觉得那种状态挺好的,所以我宁可愿意去做子贡,不愿意去做四十岁就挂的颜回。
大三下(学期)的时候,我去参加了一个大学生的记者考察团,当时我们全班有四个同学,我们筹了五千块钱,从上海出发,整个南中国逛了一圈。我们大概逛了有五个月,就四条流浪狗一样的。我是一个在城里长大的孩子,在此之前没有接触过农村,就那五个月,使我真实地看到了,当时真正的中国,就这个国家有多么的辽阔,它的山有多高,河有多宽,马路上的灰尘有多大,人有多么贫穷,有多么多的人,就是你用脚丈量过这个国家。
所以我在想年轻的时候,你如果有一次很长途的旅行,对你的一生来讲是有很深远的意义。比如说我到湖南的时候,到一个县里面,我们跟县里说,我们要看最穷的家庭,他就带我们去到一座山上,一个妇女生了三个女儿一个家里,然后我们去的时候,两个女儿和她们妈妈,在门口迎着我们,然后大女儿躺在床上,为什么呢?因为三个女儿只有两条裤子,然后你打开她的锅盖,里面全部是番薯,墙上挂的是干的辣椒和干的玉米,地上有两只土鸡,然后所谓的“家徒四壁”,这是真正的家徒四壁,然后我们走的时候,给她留了张五十块钱人民币,就放到她的炕上,我们就看到那个女的,在整个房间里跳来跳去,像跳大神一样地在跳,他们村里人跟我们讲说,她知道这是一张很大的钱,但她不知道这张钱有多大,所以那五个月对我改变很大,我后来就变成一个,不是一个特别愤怒的人。
我大学毕业以后就到了90年代,金钱开始日渐成为了这个国家最主要的一个力量。国家进步,说我们国家有没有进步,我们考虑GDP(国内生产总值),个人呢?你有多少钱?然后在那个时间全中国所有的马路上,都贴着一句话叫做——时间就是金钱。人的观念出现了很大的变化,那段时间其实也是,你面对这些事实变化的时候,作为一个旁观者,那个焦虑是非常大的。比如说有一次我去一个县里面做调研,是一个“造假村”,他们把面粉和糖搅拌在一起,然后把它蒸干,然后就变成颗粒状的东西灌到各个袋包装里面去,然后变成板蓝根啊,什么养胃冲剂啊,各种各样的袋包装药。反正吃两顿也治不好病,吃两顿也吃不死,我调查完了以后,我离开这个村的时候到村口,我跟那个村长说,我说你们有没有道德,所有买你这个东西的都是病人,然后那个村长就跟我讲,吴同志你知道吗?我最大的道德就是让我全村的人都富起来了,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我是那只抓住老鼠的猫。经过了这一段以后,使得我感觉到人生也好,国家的进步也好,它不是一个黑和白非常分明的一件事情,它大量的事情是发生在一个灰色的地带,这个也是我后来写作的,一个主要的一个立场和观点。
自己个人来讲我很有幸,在早期这样的一段时间,因为各种机缘偶然,能够慢慢地把自己培养成了一个,靠自己手艺,靠写作吃饭,在一个特别窄的领域里面,像财经写作,能够做到让自己相对满意的这样的一个状况,一个男人最焦虑什么时候呢?是三十岁的时候。林肯讲过一句话说,三十岁之前你这张脸是父母给你的,三十岁以后这张脸是你自己的。三十岁以前如果你没有愤怒过,像我们讲愤青过,你是没有良心的,三十岁以后你还是一个愤青,而且只知道愤怒的话,那你是没有脑子了。
我们现在的焦虑,可能是成长的焦虑,是希望获得成功的焦虑,但成功者确实也有成功者的很多的一个困扰。我有一个很好的企业家朋友,他在2001年的时候,把他的企业卖给了外国人,他当时套了有十多个亿人民币的现金,在2001年的时候,手上有十多亿现金的中国人,大概不会超过三个人,所以他在大家看来是个特别成功的人。然后有一年我跟他出去,到美国去旅行,在过海关的时候,前面有个美国人在过海关有个很小的小孩,五六岁的小孩,他就把那个小孩抱起来,给那个海关官员看,我那个朋友突然间泪流满面,他说他有一个儿子、有个女儿,他说我已经想不起来我儿子女儿五六岁的时候是长得怎么样的,我有没有抱过他们。
十多年时间他基本上是住在厂里的,三分之二的时间在外面出差,所以子女是交给他太太来管理的,所以当他拥有十多亿的时候,他失去的是什么呢?失去的是他再也没有办法,去抱自己的女儿了,那个女儿已经不归他抱了,我还曾经问过中国的几个首富,我就很好奇一个问题,我问他们说:你们已经有很多钱了对不对?为什么还在赚钱呢?“我想知道我这辈子到底能赚多少钱”这大概是我听到过关于财富最焦虑的一个回答。我觉得焦虑大概有三个原因而产生的:第一个是不确定性。我们面对的一种不确定的未来,不知道自己到哪去;第二点,焦虑是因为比较而产生的。叫人比人气死人。
前两天我碰到一个26岁的小青年,他跟我讲我很焦虑,爱因斯坦26岁的时候,已经写出《狭义相对论》了,米开朗基罗26岁的时候,已经雕出那个大卫了,他说还有一个人26岁的时候,中午睡了个午觉,有三个人三顾茅庐,要请他出去平定天下,那个人叫诸葛亮。他说我也26岁了,我怎么还在这,问你我要不要创业。所以比较我认为会产生很大的焦虑;第三种焦虑呢?我认为是选择。在你的人生中会出生很多岔道,然后呢你每一次选择就会耗去你的时间,耗去你的精力,我觉得要克服焦虑的办法,其实大概就是说你在二十岁到三十岁之间的,这一段时间的时候,在你生命力最旺盛的时候,你要想清楚几件事,第一件事你要想清楚说我这辈子最喜欢的工作是什么,就我热爱什么东西,这个是最关键的事情;第二要让自己成为一个专业的人;第三你愿意用未来的二十年时间去完成,这件你喜欢的工作和你专业的事情,我不知道我这样讲完大家是更加焦虑了,还是稍微好一点?
来源:吴晓波 7月4日于央视《开讲啦》栏目上的演讲
  最近日志
  最新评论
  特别申明
,所有视频内容均来自正规视频分享站点所提供的公开引用资源
【联盟广告】联盟广告是由喷嚏提供广告位置,广告联盟商提供广告内容。广告内的产品真假和质量,喷嚏无法一一核实(喷嚏和联盟商沟通过,事实上也存在着这样的骗局:已经审核过的广告内容和产品,上线后变成了山寨产品。)。请各位在购买贵重物品的时候(比如:手机、摄影器材或二手汽车等),到有信誉的大的商城购买,切勿贪图便宜造成财产损失,切勿认为这是喷嚏推荐。喷嚏建议你在任何购买行为发生时,都保持清醒的独立判断。如果你发现广告内容有欺诈嫌疑,请把链接发到: (# 换成 @),由喷嚏转交联盟商进行核实处理。
喷嚏图卦 微信号:penti_tugua
特别声明:本站不提供任何视听上传服务,所有视频内容均来自视频分享站点所提供的公开引用资源
Powered by
& Copyright 2004. All rights reserved.吴晓波:我懂你的焦虑
吴晓波频道
不少年轻人都在被焦虑症困扰,相信下面的问题很多人都曾经遇到过,那到底怎么应对焦虑?有什么有效的解决办法?我们来听听吴老师怎么说。
◆在我感到焦虑的时候,我看到很多和我一样的人却非常淡定,怎么会这样呢?我反而开始因为我的焦虑而焦虑了。
◆有时候因为很闲,所以很焦虑,觉得怎么人人都过得那么充实,就我无所事事呢?有时候因为太忙,也会很焦虑,觉得怎么别人都舒舒服服过日子,就我整天奔波劳碌呢?这种心态应该怎么调整?
◆很多人告诉我应该准备好之后再出发,可是我发现往往当我准备充分之后,我已经没有那个动力或者时间去做这件事情了。在“走出去”和“留下来”两者中,到底应该如何权衡?
巴九灵神点评:高考终于结束,哪里还会焦虑?妈妈再也不担心我的学习了。
—————————————————
下文为吴晓波老师在CCTV1《开讲啦》节目中的演讲:
焦虑能让人找到前进的方向
想和年轻朋友谈谈“焦虑”这个话题,缘于我自己有10多年的时间都被焦虑症困扰。我记得中学的时候,其实没有什么焦虑,那时候很快乐,踢足球、玩啊,被爸爸妈妈打,最多被赶出去。进了大学以后,我第一次去听演讲,当时的情景我现在都还记得很牢,一个阶梯教室,里面挤满了人,我去晚了,只能吊在窗门上面,头扒着往里面看。演讲者是一个哲学系的年轻讲师,他很大声地告诉我们,上帝死了,我们要评估一切价值,一切坚固的都将烟消云散。我当时差点从那上面掉下来!我突然很焦虑:我刚考进大学,上帝就死掉了,那我怎么办。
我开始考虑人本身的一些问题,没有老师能够告诉你要解决这些问题该读什么书,更没有现成的答案可以给你,只有自己去找。那时候我女友在杭州,而我在上海,见面并不方便,所以我大学四年,基本上是在大学图书馆度过的。跑进图书馆里,我也不知道读什么书,就沿着书架,历史、文学、哲学……一排排读过去,有时候读到一些书,阅读的时候觉得脑子很清楚,似乎一下子懂得了很多道理,人变得很兴奋,满脸通红地跑出去。可回到寝室的时候,又全都忘掉了。那时期整个人变得很激动、很愤怒,很想要表达一些东西,但事实上又表达不清楚,所以我想做一个知识分子。
什么是合格的知识分子呢?罗斯福认为合格的知识分子应该有一份不以做知识分子来维生的职业。这样的话,他才能够抵抗住所有机构、集团、组织的各种各样的诱惑,才可以发出独立的声音。所以在大学的时候,我对财富、对金钱本身一点都不排斥,我觉得当一个有钱人挺好的。
孔子有两个弟子,一个叫颜回,一个叫子贡。颜回是一个非常安贫乐道的人,但是颜回29岁的时候,就满头白发了,40岁就死了。而子贡呢?子贡活了70多岁。他学问很好又很富有,孔子周游列国,都靠子贡去打点、资助。因为他很有钱,也很有思想,他去别国的时候,别国的国君在亭子里跟子贡面对面地站着,平等地行使礼节。我觉得那种状态挺好的。所以我宁可愿意去做子贡,不愿意去做40岁就早逝的颜回。
关于财富和成功的焦虑
20世纪90年代,我大学毕业以后,金钱开始日渐成为这个国家最主要的一种力量。衡量国家有没有进步,我们考虑GDP(国内生产总值)。而衡量个人呢?那就是你有多少钱。在那段时间里,全中国所有的马路上都贴着一句话叫做“时间就是金钱”,人的观念出现了很大的变化。  
作为一个旁观者,面对这些变化时,你的焦虑会非常大。我当时曾去调研一个“造假村”,他们把面粉和糖搅拌在一起,然后把它蒸干成颗粒状的东西,灌到各个袋包装里面去,就成了“板蓝根”、“养胃冲剂”之类的各种袋包装药。治不好病也吃不死人。我调查清楚了,离开这个村的时候,在村口对村长说:“你们有没有道德?所有买你这东西的都是病人啊!”那个村长反驳我:“吴同志你知道吗,我最大的道德就是让全村的人都富起来了!”
这个经历,这位村长的话,让我认识到人生也好,国家的进步也罢,它事实上并不是黑白分明的,在这个过程中的大量事情是发生在一个灰色的地带。这也是我后来写作的一个主要立场和观点。
对我自己来说,很幸运的是在早期因为各种机缘偶然,能够慢慢地把自己培养成一个靠写作吃饭的人,能在财经写作这样一个特别窄的领域里做到让自己相对满意的状况。当然,这期间我也有很多焦虑。一个男人最焦虑的时候大概是30岁。林肯讲过一句话,30岁之前你这张脸是父母给的,30岁以后这张脸是你自己给的。你30岁以前如果没有愤怒过,没有当过“愤青”,你是没有良心的,但30岁以后,如果你还是一个愤青,而且只知道愤怒的话,那你是没有脑子了。
我们现在的很多焦虑,可能很多是希望获得成功的焦虑,但成功者确实也有成功者的困扰和焦虑。
我有一个很好的企业家朋友,他在2001年就把企业卖给了外国人,套了10多个亿人民币的现金,要知道,当年手上有10多亿元现金的中国人,大概不会超过三个,所以他在大家眼中是个特别成功的人。有一年我跟他到美国去旅行,过海关的时候,前面有个美国人带着一个五六岁的小孩。当美国人把孩子抱起来给海关官员看的时候,我那个朋友突然泪流满面,他说他也有一对儿女,但完全想不起来他们五六岁的时候长什么样,他从没有抱过他们。他曾十几年都住在厂里,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在外面出差,所以子女是交给他太太来管的,而当他拥有10多亿元的时候,他失去的是什么呢?失去的是他再也没办法去抱自己的女儿了,那个女儿已经不归他了。
我还曾经问过中国几位富豪一个我很好奇的问题:“你们已经有很多钱了对不对?为什么还在赚钱呢?”
“我想知道我这辈子到底能赚多少钱。”这是他们的回答。
这大概是我听到过的关于财富最焦虑的一个回答。
焦虑是这样来的
我觉得焦虑的产生大概有三个原因。
第一个是不确定性,我们面对一种不确定的未来,不知道自己要到哪儿去。
第二,焦虑是因为比较而产生的,就是所谓“人比人,气死人”。前两天我碰到一个26岁的小青年,他说他很焦虑,因为爱因斯坦26岁的时候,已经提出了“狭义相对论”;米开朗基罗26岁的时候,已经雕出大卫了;还有一个人26岁的时候,一天中午睡午觉,有三个人跑去请他出山平定天下,那个人叫诸葛亮。这个小青年说我也26岁了,可怎么还是这样,要不要去创业啊?所以,盲目比较也会产生很大的焦虑。
第三个原因呢,我认为是选择。在人生道路上会有很多岔道,每做一次选择就会消耗时间和精力。我觉得要克服这种焦虑,办法是在20岁到30岁之间的这一段时间,也就是你生命力最旺盛的时候,要想清楚几件事:第一件事你要想清楚这辈子最喜欢的工作是什么,什么是自己最热爱的,这是极关键的事情;第二是要让自己成为一个专业的人;第三是心甘情愿用未来的20年时间,以专业的精神和方式去完成那件你喜欢的工作。
走出去,用脚步丈量真实的中国
再说一点我自己的切身体会供大家参考。
我在大三下学期的时候,参加了一个大学生的记者考察团,与班上的四个同学一起筹了5000块钱,从上海出发,在中国南部逛了一圈。我是一个在城里长大的孩子,在此之前没有接触过农村。那五个月使我看到了当时真正的中国,感受到这个国家有多么辽阔,它的山有多高、河有多宽、马路上的灰尘有多大、有多么多的人、人有多么贫穷……
比如我们走到湖南的一个县时,我们跟县里的人说,我们要看最穷的家庭,他就带我们去了一座山上,那里有户人家,有一位妇女,三个女儿。我们到的时候,她和两个女儿在门口迎我们,而她的大女儿躺在床上,为什么呢?因为三个女儿只有两条裤子。打开她家的锅盖,里面全部是番薯。她家所有的食物就是墙上挂的干辣椒、干玉米和地上的两只土鸡。这是真正的“家徒四壁”。我们走的时候,给她留了张50块钱的人民币,然后我们就看到她在整个房间里跳来跳去,像跳大神一样。他们村里人对我们说,她只知道这是一张数目很大的钱,但她不知道数目究竟有多大。
我认为趁着年轻的时候,如果你有一次长途的旅行,用脚步丈量过这个国家,对你的一生是有很深远的意义的。那五个月的行走与考察对我的改变是很大的,我后来就变成了一个不是特别愤怒的人。
我不知道我这样讲完,大家是更加焦虑了,还是会稍微好一点呢?
本栏目特别赞助
阅读原文举报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自己你自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