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桂阳 1997年10月30日月2日

《人文桂阳》_桂阳州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356贴子:
《人文桂阳》收藏
一楼献给百度
古代桂阳:往事越千年  桂阳的历史没有六朝古都的叱咤风云,但历史的桂阳是一幅波澜壮阔的壮美画卷,是农耕文明与荆楚文化交汇的版图,很好的解释并展示了两千多年各个王朝的文化缩影,在昔日的荣光中辉映着桂阳文脉的精彩与生动,在历史的烟尘中跌宕着桂阳文化的厚重与磅礴,一个个现存的文化遗迹、还在流传的无数文化习俗同时也彰显了这个具有客家风情的古郡其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有待传承和发扬。  前 言  历史桂阳:汉初古郡 楚南名区  舂水江畔,芙蓉峰下,座落着一座千古美丽的山城,这就是历史文化名城——桂阳。  “桂阳”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游腾公画策》“请中封以桂阳为小令尹”。《山海经》开篇提到“招徭之山,多桂”,《吕氏春秋》注释说“招徭之桂”在桂阳。可见,桂阳之名,久已名传。《辞海》称桂阳得名于桂洞之南,《桂阳直隶州志》说桂阳得名于桂水,也有人说是得名于桂山(即招徭之山)。洞耶?山耶?水耶?桂阳得名之谜,至今众说纷纭。  桂字,《说文》解释为“百药之长,从木,圭声,读音为古惠切”。桂由“木”和“圭”字两字合成,木是象形字,在《说文》中解释为“冒也,冒地而生,其字上象其枝,下象其根”,圭在《说文》中解释为“圭,瑞玉也,上圆下方。公执桓圭,九寸;候执信圭,伯执躬圭,皆七寸,以封诸侯,从重圭,楚爵有执圭”。汤可敬在《说文今译》中注为“桂,江南之木,为百药之长”。然后桂究竟是什么植物呢?是桂皮?肉桂?又还是丹桂?张舜微《约注》又解释说“流俗所称桂花,名木犀。唐以来始有桂花之名,其皮薄而不辣,不堪入药,与唐以前所称桂花,绝然二物。”从《山海经》中“桂阳多桂多金玉”的记述中可以看出,“桂”字只是人们对一种美好事物的赋予,不是确指某种植物,她是“百药之长”。这么一顶美好的桂冠历史老人几经辗转送给了桂阳,是自然的垂青,也是钟灵的造化。  桂山,历史上对桂山概念模糊,一般都是指五岭中的阳山,即骑田岭。前人有“桂山观客上”的诗句。  桂水,据清人何丙甲《桂阳郡治辩》“桂水有二,其一为崔水,即今流渡水,出州北,南流入钟之方;二为汇水,出桂阳属县蓝山卢聚山”桂阳之名得之水之北。在南宋宁宗庚辰岁学谕李梦炳遗碑中,州北有一乡为桂水乡。《水经注》引用并认可应劭对《汉书·地理志》注文:桂阳郡“桂水所出,因以名也”。清罗龟《桂水考》“龟尝取《水经》讽籀之,乃知舜、岿即钟、桂二水耳。”郦道元在《水经注》称“崔水即桂水”。历代诗人咏桂水诗很多, 戴叔伦有“桂水九秋波”《泊湘口》,刘禹锡有“桂水步秋浪”《和窦中丞晚入容江作》,钱起有“桂水出云流”《送李判官赴桂州幕》郎士元有“桂水春风过客船”《送崔侍御往容州宣慰》,李商隐有“桂水春犹早”《昭州》、 “桂水寒于江” 《 海上谣》。李白有“桂水分五岭”《 江西送友人之罗浮》、“桂水横烟不可涉《同王昌龄送族弟襄归桂阳其二》李洞有“桂水净和天”《送曹郎中南归时南中用军》刘长卿有“桂水空离忧”《上湖田馆南楼忆朱宴》杨维桢有“桂水五千里”《桂水五千里》的诗句等等。  桂洞,一说在连州,另说是桂阳的瑶蛮之峒。州北人至今称白水、阳泉为洞山,称当人为“峒山人”。桂阳在历史上都有洞瑶人造反的记录,因而桂阳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都被称作洞瑶,桂阳的得名在很多书上都说是“桂阳在桂洞之南,故名”。《南园十三首》有“松溪黑水新龙卵,桂洞生硝旧马牙, 谁遣虞卿裁道帔,轻绡一匹染朝霞。”的诗句, 董嗣杲也有“朱绳汲冷梅林外,翠甃围凉桂洞前。”的写照。  宝气夜腾西岭,霞光映照东峰。四周水绕稻香,花开万杂芙蓉。这首意境绝美、气势恢宏的古诗是对桂阳山城地理环境和风水景观的总概括,读诗入境无不让人感受到山城的繁华与美丽,激起桂阳人民对世代家园的无限热爱和骄傲与自豪!  桂阳位处楚尾湘源,骑田岭北麓、湘江上游。桂阳现辖39个乡镇,面积2973平方公里,人口82万,是湘南的版土大县、人口大县和文化资源大县。  桂阳是个古老的名字,历史悠久,自古威名,素有“汉初古郡、楚南名区”之誉。桂阳樟木乡上龙泉村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椎骨,至今是湖南地域发现最早的人类遗址。这说明早在18000多年前桂阳境内已有先民繁衍生息,与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年代相符,被誉为龙泉文化。公元前26世纪,中华民族农耕文化之始祖神农帝挥舞图腾离开中原,抵达湘南,作耒于郴,教民耕种,足迹遍布湘南郴州、桂阳、嘉禾、耒阳、安仁、茶陵等地,留下桂阳“禾仓堡”(今嘉禾县)的历史称谓和桂阳阳山落坦坪十八岩洞“神田占岁”的记载,宋代桂阳知军陈傅良的《桂阳劝农》代代相传,至今依然。春秋战国时期,桂阳属荆州楚地。《史记》记载:“游腾为公仲画策曰:请中封以桂阳为小令尹,则有楚”。可见桂阳是个古老的名字,与楚国的形成与兴旺同龄。秦统一六国,实行郡县制,全国设36郡,桂阳为郴县地,属长沙郡。秦末汉初,高祖刘邦五年(前202年)分湖南地“一国四郡”始置桂阳郡,两晋南北朝为平阳郡、平阳县,南朝宋、齐、梁为桂阳国,唐、宋、元、明、清一直为桂阳监、桂阳军、桂阳路、桂阳府、桂阳州,与衡州、郴州、永州并立,俗称湘南四州,是南方重要的地方治所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历史沧桑,沧海桑田。秦始皇50万军民出桂阳戌五岭,舂陵江悠长的汉家故事,蔡伦造纸的故园情绪,三国蜀将赵子龙计取桂阳的战事风云,太平天国反清的狂飙义军,红军长征的舂陵涉水,还有英雄欧阳海的故园亲情构成了一幅幅壮丽的历史画卷。“四大发明有桂阳、四大名著有桂阳、现代英雄有桂阳、世界文化遗产桂阳”,桂阳山水之盛名,历史文化之深远,演绎出历史文化古城无穷的魅力与历史辉煌。桂阳古城自古雄伟,东西南北四座城门无不金碧辉煌,东为“朝阳门”,上刻“楚南名区”,西为“聚宝门”,上识“汉初古郡”,南为“迎薰门”,上题“控引交广”,北为“拱极门”,上名“襟带湖湘”,城墙之高大,城门之雄伟,是为湘南一绝。山城又称“泉城”,有“四十八井不出城”之誉,有“月光褶褶照蒙泉,波光鳞鳞映泉城”之美。古城经历了郡、监、军、路、府、州、县历代衙门治地的辉煌,写就了一部丰满厚重的铿锵历史。  桂阳是个英雄的名字,这里钟灵毓秀,人杰地灵,是一方英雄演绎的热土。桂阳山水灵秀,自古享誉盛名。一方山水养一方人,桂阳在奔腾不息的历史长河中,孕育了一代又一代名垂青史的杰出英才和英雄儿女,这方山水谱就了一幅幅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东汉桂阳人蔡伦发明新的造纸术,成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三国蜀将赵子龙计取桂阳并任桂阳太守,不为色动,不为利诱,功德后人景仰;东汉兵部尚书胡腾“义立师门”,世代佳传;刘绍禹写诗“心从天外归”,诗韵留唐;两省巡抚陈士杰文武兼备,名留清史;延安十老之一李木庵,经研法学,功在党国;共产主义战士欧阳海舍身救列车,用血肉之躯铸就不朽丰碑。桂阳儿女多奇志,英名赫赫入国史。  桂阳是个富有的名字,物产丰厚,经济繁荣,是享誉全国的“八宝之地”与“烤烟王国”。桂阳矿产资源丰富,早在西汉设金官,全国41处,江南唯桂阳一处。唐代置桂阳监,专事冶炼,列为特别行政区,是朝廷冶金铸钱之重地。唐宋以来桂阳监“掌二十八铜坑以铸钱,其背用‘桂’字”。“全国冶铸在湖南,桂阳居十分之三”。尤以金、银、铜、铁、铅、锌、石墨、水晶为著,是为“八宝”,素有“八宝之地”、“有色金属之乡”的美称。桂阳自然条件优越,温、光、水、土十分适宜种植烤烟。烟草始种于明万历二十一年(1594年),至今已有410多年历史,早在明清时期“桂阳金叶”就声名远扬。现今全县年种植面积22万亩以上。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占湖南三分之一,1997年收购100万担,占湖南三分之二。如今“桂阳金叶”品牌更是叫响全国,质量价格全国第一,数量全国第二,形成了春来一片银海,夏时一片绿海,秋时一片金海的品牌规模效应。  桂阳是个开放的名字,襟带湖湘,控引交广,历为“三湘之屏藩,两广之管钥”。桂阳北接衡湘,南引两广,东临郴州,西通永州,历史上既是湖湘下粤的通瞿要道,又是兰山、临武、嘉禾、宁远、新田诸县北上长沙南下广粤的咽喉,是南来北往人流、物流汇聚的集散地,地理区位优势明显,包容开放程度极大,自古乃兵家必争之,商贾云集之邦。如今四条高速通道穿城而过,厦蓉高速、衡武高速、京珠高速无不与县城比肩相拥,北上长沙,南下广东无不朝发夕还。  桂阳是个值得歌唱的名字,山川秀美,岁月如歌,是历代文人骚客纵情歌咏的乐园。由于历史上的交通区位优势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地位,造就了这方山水的形胜,桂阳是一个造就良吏好官功成名就的地方。韩愈先贬谪阳山县令,后又潮州刺吏,张署贬临武县令,刘禹锡贬连州,柳宗贬永州之野。桂阳从不来贬官,来守桂阳者往往或政有名迹,或朝中有人,桂阳太重要了,桂阳的官大都高升而去,桂阳是个令人向往的地方。“移家深入桂阳源,种柳新成色更繁”。唐宋大诗人李白、杜甫、韩愈、柳宗元、刘禹锡、刘长卿、高适、戴淑伦、皮日休、苏东坡都不吝词色,对桂阳大加赞誉,纵情歌咏。唐初诗人宋之问先后遭贬流放广东罗家和广西钦州,路宿桂阳,诗题《桂阳三日述怀》;借桂阳景物表达了对心中的情感;刘禹锡的《度桂阳岭歌》通过路过桂阳的山岭寄托了遭贬的愁帐和远行的辛劳;刘长卿的“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用凝炼的笔法、鲜活再现了一幅雪夜投宿桂阳主人的图画;大诗人李白“秦云连山海相接,桂水横烟不可涉”、“相期乃不浅,幽桂有芳根”,一改过去高亢的诗风,寄托了送别客人的伤情;柳宗元“郡楼有遗唱,新和敌南金”、“桂阳卿月光辉遍,毫未应传顾兔灵”,描绘了桂阳郡、桂阳监城楼的感怀,又点到了桂阳毛笔的精美。柳宗元贬居永州多年,成就他文学大家的风范;道州刺史元结,他多次船行舂陵江上,写下的《舂陵行》令杜甫夸赞,他的“湘江二月春水平,满月和风宜夜行。唱桡欲过平阳戌,守吏相呼问姓名”,写出了舂陵江上春夜舟行的欢快。舂陵江历史上是水运要道,江上的船工号子、岸边码头的男担女负,九渡十八滩不仅颇赋神奇之险,也让文人墨客写就了许多诗篇。光阴如流,岁月如歌,唐宋诗词中歌咏桂阳的佳作俯拾皆是。  一个民族,一个地方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都有其特定的文化传统和精神凝聚力,这种精神凝聚力就是文化。她具有永久的生命力,是一代又一代、世代传承的精华,是一个民族、一个地方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这个民族和地方的根和灵魂。  桂阳深厚的历史文化、山水文化、矿冶文化、民俗风情是楚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在这种文化的熏陶下,哺育了桂阳人“包容大气、诚实守信、勇敢懔悍、敢作敢为、求真务实”的人文精神,是湖南“经世致用、敢为人先、能吃苦、不怕死、耐得烦、搞得定”等湖湘文化在楚尾湘源的具体体现。桂阳人为人耿直,诚实守信,说一不二。正因为这种人文背景,所以与明清时期时代的需要相应和,涌现出了陈尚伊、李思聪、罗以礼、夏时、陈士杰、巍喻义、颜锡藩、夏寿田、李木庵、邓三雄、徐连胜等一大批文官武将,报效国家,名留后人。(谢庆德)
第一章 历史回眸(上)  桂阳自汉高祖五年(前202年)始置桂阳郡至今已有2210多年的风雨历史,在漫长的历史演绎中,这方山水作为桂阳人民的世代家园经历了太多的历史事件,这些历史事件有的名载国史,有的名存志书,有的流于传说,无不给桂阳打上深深的历史烙印,永远铭刻在岁月流逝的丰碑上。  ●公元前26世纪,中华民族农耕文化始祖神农氏挥舞腾幡离开中原,渡过长江,抵达湖南,来到湘南,足迹遍布耒阳、郴州、桂阳、嘉禾、安仁、茶陵等地,作耒于郴,教民耕种,开启中国农耕文化大幕,开创郴桂一带播谷农耕、日中而市、草医茶饮之先河。  ●春秋战国时期,史料记载:“游腾为公仲画策曰:请中封以桂阳为小令尹,则有楚”。南方楚地桂阳开始叫响。虽然桂阳冠名多处,但这就是桂阳沿袭至今的历史渊源。  ●秦赢政二十六年(前221年),秦置耒县、舂陵县、郴县,于骑田岭北,桂阳属郴县地。耒县因“耒山耒水”而命名,耒县实为今桂阳。  秦赢政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徙中原50万军民戌守五岭。  ●秦二世二年,六月,公元前208年,项梁立楚怀王之孙熊心为王,仍称楚怀王(用其祖父谥号)。汉王元年(前206年)一月,项羽入关中,佯尊楚怀王为义帝,以“古之帝者,地方千里,必居上游”为由,徙义帝于郴,次年十月,派衡山王吴芮、临江王共敖、九江王英布追杀义帝于郴县江中。(《中国历史大事年编》记载:“丙申,汉王二年十月,项羽密使九江王英布,衡山王吴芮、临江王共敖击义帝,杀之江中”。)刘邦得悉,即为义帝居丧三日,并遣使为义帝发丧。  ●汉高祖五年(前202年),刘邦称帝,分湖南地为“一国四郡”,把原长沙郡南部的湘南地区与粤北地区分出始置桂阳郡,治郴,辖郴、便(永兴)、耒、临武、南平(蓝山)、桂阳(连州)、阳山、阴山8县。  ●公元前183年,因高后吕氏禁越关市,桂阳铁器通往南越,南越王赵佗反,自称南越武帝,发兵过桂阳攻长沙郡,连续克长沙边境数县。  ●汉武帝元朔五年六月壬子(前124年),长沙王刘发之子刘买封为舂陵侯。  ●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伏波将军路博德兵出桂阳,下湟水,平定南越国,并以南越故地含洭、曲江、浈阳三县内属桂阳郡。是年,分桂阳郡西置零陵郡。  ●汉元帝初元元年(前48年,桂阳地震,大水渍出。  ●王莽新朝天凤元年(公元14年),王莽变易名号,改官名、地名,改桂阳郡为南平郡,郡治南平亭。改耒阳县为南平亭,郴县为宣风。  ●东汉建武元年(25),淮阴王刘信攻打南平郡,郡太守张隆率兵击败刘信。刘信兵败入洛阳投降刘秀。建武五年(29),太守张隆与交趾牧邓让派使者至洛阳向刘秀进贡称臣,复称桂阳郡,归顺东汉。  ●东汉建武二年(公元26年),卫飒辟大司徒邓禹府,历侍御史、襄城县令,政有名迹,建武十五年(39),迁任桂阳太守,“修庠序之教,设婚姻之礼”,教化桂民,邦俗从化;领民众开山修通通往曲江、含洭、浈阳三县驿道500余里,并立亭传,置邮驿;设铁官,整治矿冶,罢斥私铸,桂阳办学、交通、冶铸自此步入正轨。建武二十五年(49)征还,茨充代任桂阳太守。  ●建武二十五年至三十一年间(49—55),桂阳太守茨充在桂阳推广种植桑柘、苎麻,桂阳民间养蚕、织苎、编履等手工业兴起。  ●汉明帝永平元年夏六月已亥,桂阳见火飞来,烧城寺。  ●汉明帝永平末年(75),桂阳人蔡伦入洛阳皇宫为宦。  ●汉章帝建初八年(83),大司农郑弘上奏汉章帝,建议修通桂阳至零陵及通往岭南的峤道,此道一通,成为南海接通中原的要道。永元中,临武长唐羌上书,请罢贡龙眼、荔枝,诏从之,十分便捷。  ●汉安帝永初元年(107)秋七月,调桂阳等五郡租米,赈济南阳等七郡饥民。  ●汉顺帝永建四年(129),桂阳太守文砻献大珠。遭到顺帝严斥,诏曰:“汉内颇炎异,朝廷修政,大官来膳,珍玩不御,而桂阳太守文砻不惟竭忠宣畅本朝,而远献大珠,以求幸媚,今封以还之”。  ●汉恒帝、汉灵帝年中(166—174),桂阳太守周憬命吏民凿石逼舟,开通溱水、武水入乐昌、北江岭南水上通道,开九泷十八滩,南海诸郡商旅,舟楫始达上国而便,桂阳珍货流通市兴。  ●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冬十二月,刘备得荆州江南诸郡。是年以真定赵云为偏将军,领桂阳,太守赵范降,复逃去。十四年,刘备以军师诸葛亮督桂阳等三郡,调其赋税,以充军实。十六年,赵云随诸葛亮入蜀。  ●吴元兴二年(265),孙皓将桂阳郡南部曲江(韶关)、含洭、浈阳(英德)、桂阳(连州)、阳山5县置始兴郡,隶交州,从此脱离桂阳郡管辖。  ●吴孙亮太平二年(257),拆耒阳为四县:舂陵水西置新平、新宁(今常宁)、舂水东、耒水西为梨阳(后称利阳)。新平、新宁梨阳三县隶湘东郡。这是桂阳郡疆域的又一次大变革。东晋武帝太元二十年(395)撤利阳归耒阳,隶桂阳郡。  ●东晋建武元年(317),隐侃分郴县西南地置平阳郡、平阳县。平阳郡辖平阳县,不隶桂阳郡。耒阳、郴县皆为国相治。  ●公元420—560年,南朝宋、齐、梁桂阳郡称桂阳国,梁武帝六年,分湘、广二州置衡州,割耒阳度属湘东郡。平阳更名南平,晋宁并入郴县,桂阳郡只辖郴、便(公元559年复置)、临武、南平4县。  ●隋开皇九年(589),全国废郡、县为州县,废平阳郡、平阳县。耒阳更名洡阴县,县入郴县,卢阳郡、桂阳郡合并为郴州,辖郴、临武、晋宁(607年改为晋兴)、卢阳(今汝城)、南平5县。“郴州”这个名字和行政区划始此。平阳郡从置至废(317—589)历272年。  ●宋文帝元嘉元年(424)秋八月,桂阳当年税布减免一半。  ●唐高宗仪凤三年(668),唐高宗李治下诏平阳坛山(今桂阳坛山岭)搜险。(宋陈兰森《环宇记》载:“坛山在北,方正如坛。唐高宗仪凤三年诏以南方有山搜险,中有圣人足迹,石穴流泉”。)  ●唐中宗神龙二年(705),朝廷在平阳县大凑山(今桂阳宝山)、长富坪(今桂阳黄沙坪)、绿紫坳开办官方银、铅、铜矿,并确立烹户、定课税。  ●唐中宗景龙元年(707)秋七月,平阳县遭遇龙卷风,参天古木连根拔起。景龙三年(708),唐中宗李显下诏于平阳县九鼎山(今桂阳坛山)开戒坛,祭祀山神。(九鼎山有圣水池,池边有圣人足迹,相传舜帝南巡一足踏在九鼎山,一足踏在九疑山。此足迹为古桂阳十二景之一。)  ●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734),桂阳郡又改成郴州。玄宗天宝元年(742)二月,郴州改成郴州桂阳郡。时郴州桂阳郡领郴、安陵(今安仁)、资兴、义昌、义章、临武、平阳(今桂阳)、蓝山8县,有官方冶铸火炉5铸,年产铜106000斤,锡25000斤,铸钱16500缗(主要在平阳县)。  ●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十二月,全国改郡为州,郴州桂阳郡又改为郴州,因平阳矿冶兴旺,州治由郴移至平阳县城。  ●唐德宗贞元二十年(804),朝廷于平阳县置桂阳监。盐铁使李巽以平阳有铜坃280余所,复置桂阳监铸炉两座。盖自汉设金官始,增加两炉共5炉。此时,全国铸造炉99座,桂阳立5座。  ●唐懿宗咸通十一年(870),桂阳监钱官王彤向朝廷进贡新铸钱“咸通元宝”,于背用“桂”字。  ●后晋天福年间(936—947),桂阳立监学,建学宫(文庙),开启桂阳监学教育先声。  ●宋开宝三年(970),朝廷城桂阳岁贡白银。皇帝诏曰:“古者不贵难得之货,后代赋及山泽,上加侵削,下盖凋弊。每念兹事,深疚于怀。未能捐金于山,岂忍夺人之利?自今桂阳监岁输银,宣减三分之二;民铸铜佛像、鸿图及人物之无用者,等等。铜铁不得 外蕃界及化解”。  ●宋开宝八年(975),追罪发前任董枢、孔璘、赵瑜隐没羡银,朝廷判董、孔二人死刑,赵发配海南。  ●宋淳化元年(990),五月,宋太宗赵光义改桂阳监钱“咸通元宝”为“淳化元宝”。是年桂阳监铸“淳化元宝”,太宗亲书真、行、草三体,要求以后每改元必更铸。太宗至道二年(996),桂阳监熔银自涌,成山峰状。  ●宋仁宗庆历三年(1043)秋九月至七年(1047)四月,朝廷派大军镇压,桂阳监以唐和为首的“蛮寇”,招安降瑶唐和等五人为洞主,授银青光禄大夫(从二品)、武骑(从七品),瑶众忠降。以监制章侁《烹丁歌》言,免桂阳烹户为平民。  ●宋仁宗皇佑三年(1051)七月,减平阳民丁身米钱,岁十余万石,税丁钱岁输银八万三千两,故蠲除之。  ●宋绍兴二年(1132)权知潭州,岳飞奉命率军弹压曹成起义军,十余万众,破曹成于临武、连州交界处拳头岭。桂阳监舂陵江北岸大泉山村富户王进宥赶到岳飞大营,献金帛羊酒,犒劳军士,岳飞亲笔上书朝廷为王进宥请功、宋高宗诏赐寇带御书,旌表大泉山王家门“屏翰王家”,树牌坊。  ●宋享熙元年(1174)夏明,桂阳军溪洞子弟入学听读。是年岁大旱,民众大饥。  ●宋乾道元年(1165),宜章洞瑶李金卒众造反,陷郴州,焚桂阳城。  ●至元十四年(1277),桂阳安抚司升为桂阳路总管府。次年,郴州安抚司升为郴州路总管府,郴州路计6.1259万户,9.5119尤人,桂阳路计6.5057万户,10.2204万人。桂阳路领平阳、临武、兰山3县比郴州军领郴阳、永兴、兴宁(今资兴)、桂阳(汝城)、桂东6县多出人口近一万人,足见当时桂阳军治地的兴旺发达。  ●元至大四年(1311),桂阳、临武大水;皇庆二年(1313)夏明,民众大饥;延佑二年(1315)大饥,延佑三年秋八月,桂阳路属县并饥荒。顺帝至正四年(1344)大旱,自正月不雨延续至八月。  ●元至正二十七(1367),行省平章通粤盐于桂阳路,郴、衡、宝庆榷税资军,兵食完足,湖湘宴然。  ●明洪武元年(1368),六月,桂阳路改为桂阳府。  ●明洪武年间(),官府以“毁农田,伤风水”为由,封山禁矿,桂阳矿业逐步衰退。  ●明洪武十三年(1380),平阳县升为桂阳州,隶衡州府,领临武、兰山2县,平阳县编制从此废。  ●明孝宗弘治年间(),高僧比丘大用由燕京(北京)来桂阳州传授佛教,住静室庵(今清和)收徒,影响较大,时称静室庵派。  ●明正德十四年(1519),瑶民起义攻克桂阳州城,宝庆(永州地)指挥佥事刘怀章率兵到桂阳被义军所杀。  ●明正德年间(),桂阳知州戴录仿史体修《桂阳州志》11卷,此为桂阳史书之先。明嘉靖五年(1526)在城西蒙泉旁建蒙泉书院。  ●明万历十二年(1584),桂阳知州罗大奎在花园堡舂陵河段上主持修建永济桥,桥七拱,石料砌成,桥上有亭,为花桥,又名七拱桥。其工艺之精,为湘南一绝。七拱桥始建至今已有420多年历史,至今仍完好。  ●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烟草从吕宋(今菲律宾)传入桂阳,最早在桂阳樟树下(今樟市)、长江圩(今银河)种植。由于温、光和土壤条件适宜,质量和产量俱佳,后遍及各地。  ●明万历年间(),昆曲传入桂阳,逐步形成了颇具特色的桂阳昆曲。  ●明崇祯八年(1635),桂阳州临武矿工刘新宇率临武桂阳矿工到据险开矿,暴发起义,攻克桂阳等多个州县。  ●明崇祯十二年(1639),分桂阳州西南和临武部分地始置嘉禾县,分桂阳西北地和道县部分地始置新田县。二县均隶桂阳州。  明崇祯十三年夏,州大水;冬地震。十六年,蓝山水赤如血,临武、嘉禾地震,暴雨倾盆如黑墨,涉及州地。  
第一章 历史回眸(下)
●清顺治三年(1646),九月,李自成起义军郝摇旗部,率部从衡阳南下攻打桂阳州,与清军曹志反复争夺州城,桂阳城遭重创,以致“街舍灰烬,死者枕籍”,殓埋尸骨于城南,名为“万人冢”。  ●顺治十四年(1657),州大疫。  ●清康熙十三年(1674),吴三桂杀云南巡抚朱国治,率兵反清,取下衡阳,郴、桂二州文武百官纷纷纳印归顺,桂阳州改成南平州。  ●康熙二十二年(1683),知州董之辅主修,桂阳孝廉吴为相主纂《桂阳州志》14卷。  ●康熙三十六年(1697),州城西门失火,连烧铺店370间。  ●康熙五十三年(1714),官府取消矿禁,民可取矿自给,二八抽税。大凑山、黄沙坪、绿紫坳等传统老矿复开。  ●清雍正十年(1732),桂阳州升为桂阳直隶州,领临武、兰山、嘉禾3县。知州张明叙再三上奏桂阳修考棚,皇帝准奏,集资征地始建,次年成(在今老县政府处),考棚周回十百八十丈,乃九府四州之最。  ●乾隆十一年(1746),桂阳遭受大水,舂陵江流域洪水泛滥,淹没民居无数。  ●乾隆十三年(1748),桂阳本州,临武县大旱,泉水干涸,田不能耕。  ●乾隆十九年(1754),朝廷派总理专员在桂阳本州设铜厂署,官方再度开办绿紫坳铜矿。  ●乾隆二十五年(1760),桂阳本州发生地震,从南至北,声震如雷。  ●乾隆三十年(1765),桂阳知州张宏燧与卢世昌、邵玘纂成《直隶桂阳州志》28卷,首1卷。  ●乾隆三十六年(1771),桂阳知州叶元祺主持州衙在城西芙蓉峰山腰(原赵子龙计取桂阳屯兵处)建汉顺平侯赵将军祠,即赵侯祠。  ●乾隆三十九年(1774),知州遵义人宦儒章迁蒙泉书院于城南,“蒙泉堂”更名“鹿峰书院”。  ●乾隆五十一年(1786),桂阳本州、临武县大旱,“民间均食草根树皮,饿殍载道”。  嘉庆十二年,桂阳州大饥,米价飞涨,一斗米银六钱。  ●道光十二年(1832),划桂阳本州白水等地与永州新田部分地设永桂厅,筑城桂阳与新田交界的上游洞杨家铺,设通判,镇抚瑶民。  ●道光二十年(1840),鸦片战争暴发,桂阳州成为湖南、广东两省的货物集散地,人流物流南来北往,桂阳舂陵江上船只如梭,码头肩夫如织。次年,鸦片由岭南流入桂阳。  ●道光二十七年(1847)二月,桂阳、常宁王峒雨雹,大如拳,农作物损毁严重。  ●咸丰二年(1852)春,桂阳州彭运洪于小洞(今白水)聚众起义,建制“洪顺”。泗洲寨把总阵高飞率清军夜袭义军,杀彭运洪。此后桂阳各地设乡团,用以镇抚叛兵。  是年8月14日(阴历六月二十九日),太平天国起义军杨秀清部攻占桂阳州城。知州李启诏逃至樟树下(今樟市)投水自尽。三天后,清知府江忠源率清兵败太平军于桂阳,义军弃州城东进,8月17日攻占郴州。郴桂两地有3万农民与矿工参加太平义军  是年,阴历八月,州人李观龙于白水洞聚众千余人攻克桂阳、新田交界处的永桂厅。  是年阴历十二月三十日(日),朝廷准免缓征桂阳、嘉禾等太平军经过之地新旧额赋,以防民众闹事。  ●咸丰四年(1854)夏,桂阳州荷叶塘太平村(今敖泉)蝗旱瘟疫成灾,全村遭受灭顶之灾,全村60人死50余人。  ●咸丰五年(1855)四月,桂阳州人李石保率起义军联合广东天地会何禄、陈金刚和湘南会军攻克桂阳州城。九月,清廷调湘军王珍部与陈士杰团勇反扑桂阳州城,李石保屡败清军及乡勇。九月二十六日(11月5日),清军派重兵收复桂阳城。  ●咸丰九年二月十三日(日),太平军石达开部从天京撤出西进,攻占桂阳州城。二月十五日(3月19日)欲过舂陵江北向取衡阳、长沙,与陈士杰所率桂阳团练激战于七拱桥花园堡。兵败只好转道,后入广西,进四川。  ●同治元年(1862)夏,桂阳本州、嘉禾、临武发生大饥荒,桂阳州集聚饥民4500余人。三年(1864)春,桂阳州及蓝山发大水,雨雹雷电交加,出现天虹,次年(1865)春,又大雪十余日,“鸟兽草木冻死者半”。  ●同治七年(1868),知州汪学灏主持修纂,湘潭举人王闿运修辞润色,历经四年努力,终于完成《桂阳直隶州志》27卷,首1卷。  ●光绪十三年(1887),州人陈士杰、魏喻义等人捐资在城北修建龙潭书院。是年,陈国仲重修蒙泉亭。  ●光绪二十八年(1902),福泉里架珊村(今桥市架珊村)暴发霍乱,死300余人。  ●光绪二十九年(1903),桂阳州推行新学,改书院为学堂,龙潭书院、鹿峰书院设中小学堂,为桂阳新学之始。同年,州设巡警署。  ●光绪三十四年(1908),美国传教士文美莉在州城十字街建福音堂,基督教传入桂阳,文美莉为入桂阳第一个外国人。  ●民国二年(1913年),9月,桂阳直隶州改名桂阳县。桂阳行政级别降为县。  ●民国八年(1919),4月,舂陵江何家渡口沉船,死33人。  5月,县青年学会发出通电,声援北京“五四”爱国运动。  ●民国十五年(1926),9月秘密成立中共桂阳特别支部。9月23日,桂阳县农民协会成立。全县开展声势浩大的减租退押,打击土豪劣绅运动。  是年秋,国民党省党部派李馀到桂阳筹办国民党县党部。  ●民国十六年(1927),1月,桂阳县城暴发天花,城里死800余人,街巷哀亡之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2月9日,县妇女联合会成立,发表《告全县妇女同胞书》,掀起全县妇女争取平等自由运动。  5月底,许克强派曾禄兰、徐汉臣等到桂阳会同土豪劣绅雷瀓等成立挨户团,开始“剿共”,工人纠察队长王松林被害。县长肖有干下令解散工农团体,禁止一切革命活动。  10月25日,朱德派副官周树堂及桂阳人邓华堂、邓三雄、邓北钥等人在参加南昌起义后潜回桂阳,于东成乡东华山召开桂阳、永兴、郴县、耒阳、宜章5县军事联合会议,传达中共“八七”会议精神,策划湘南暴动。  133、民国十七年(1928),2月14日(阴历正月二十三日),郴桂边农民自卫军师长杨赤部共数千人攻克桂阳县城,与邓允庭,团长万伦率部配合。次日,成立桂阳县苏维埃政府。  2月28日,桂、郴、永三县农军数千人分三路攻打东城庙下,击溃盘踞该村的挨户团。  3月12日中午,肖克、邓允庭、杨赤等率三千农军第二次攻占县城。下午,敌军反扑,农军撤离县城。  4月3日,工农革命第7师独立营营长邓三雄等人率农军攻占洋市南衙,并在园林寺成立苏维埃政府,6日,进军老屋、塘元、洋布坪,后受挫,队伍失散。县长徐思孝为首成立桂阳县清乡委员会,对洋市、东镇两团残酷“清剿”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邓三雄、邓华堂、邓北钥、杨赤等一批共产党员先后遇害。  ●民国十八年(1929),湖南高等法院在桂阳设第二分院,负责审判湘南15县上诉案件。  3月23日,湖南省在桂阳开办第八职业学校(后易名五职、三职),学校设陶瓷、染织两科。  是年,桂阳开办乡村师范学校,不久易名简易乡村师范学校。  ●民国二十年(1931)夏,桂阳暴雨成灾,全县倒房屋700余栋,死649人,冲毁稻田4万余亩。  ●民国二十一年(1932),3月,首届中共桂阳县委在九王庙秘密成立。  ●民国二十二年(1933),11月,桂阳魔芋、苎麻被征送美国芝加哥博览会展览。  ●民国二十三年(1934),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过桂阳。8月18日,任弼时、肖克、王震等率红军先遣部队红六军团9700余人西征过桂阳,由郴县华塘入境,先后经城郊、樟市、仁义、银河、余田、十字、古楼、六合、敖泉、流峰、板桥、塘市、四里进入新田。  11月13日,红三军团、红军中央机关干部团洞入境,同向嘉禾挺进。从郴县良田、江口等永春等地翻越骑田岭,进入正和、清和、太和等地。11月15日,红五军团、红八军团由临武沙田入境,进入荷叶、方元等地。中央红军分别经过正和、清和、太和、方元、黄沙坪、荷叶、燕塘等乡镇,后入嘉禾。  ●民国二十七年(1938),嘉事乡(今荷叶)新塘村发生瘟疫,死亡200余人。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7月,东镇(正和)、善义(太和)等乡发生牛瘟,死牛1227头。  民国三十三年(日至27日,侵华日军由常宁进犯桂阳北乡,桂阳军民于白阜岭北麓的召中口、五虎关、九龙关,奋起还击,重创日寇,龟缩回常宁地,使之耒能进犯北乡一步。  ●民国三十四年(1945),1月19日,日军飞机轰炸县城,死1人。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  7月12日,桂阳“省立第三职业学校”师生举行罢课,要求反内战、反迫害、反饥饿。  ●民国三十八年(1949)  6月20日,郴桂边人民解放工作队在清和榜山成立。不久更名湘南游击司令部第六大队。  9月19日,白崇禧部四一四团1000余人“围剿”杨柳冲陈赛鹏游击队,游击队奋起反击,寡不敌众。陈赛鹏牺牲。23名骨干被俘,6名遇害。  10月9日,湘南游击队拟攻打县城,在清和溪口击退湖南保安第四旅第十一团。11日凌晨,湘南游击支队直属队与司令部第六大队进攻县城,未克。下午,退驻县城的白崇禧郭向广西方向溃退。县城空虚,游击队进城谈判。  10月13日,桂阳和平解放,庆祝大会。 (谢庆德)
登录百度帐号我的游戏推荐游戏
后查看最近玩过的游戏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1997年10月30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