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背腰肌拉伤伤治好后需不需要康复一段时间,因

原标题:急性腰扭伤,损伤的到底是腰部肌肉还是腹部肌肉?

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对于急性腰损伤患者,很多医生或治疗师都会对腰部肌肉和背部肌肉进行处理,但处理后疼痛反而加剧。对此的解释是:腰扭伤后都需要一段时间去恢复。

其实仔细想来,腰扭伤如果只是单纯的腰部肌肉损伤,那么我们在处理腰部肌肉后症状一定会有所减轻。如果疼痛无法改善,我们就应该换一个思路去考虑——急性腰扭伤后,到底扭伤了哪里?

要讲清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来介绍一个概念——「拮抗肌」。

2、疼痛处理中的拮抗肌

3、急性腰扭伤中的拮抗肌处理

4、为什么腰部肌肉不容易拉伤

关节是指将骨和骨连接在一起的组织结构,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组成,肌肉和韧带贴附在骨上,主管关节的活动,其中韧带主要限制关节过度活动,稳定关节面,肌肉是关节活动的动力,不同肌肉收缩使关节朝相应的方向运动。

在骨骼的肌肉之中,收缩时使关节向同一方向运动的肌肉称为「主动肌」,而收缩时使关节向相反方向运动的肌肉称「拮抗肌」。

对于某一个关节而言,要完成一定方向的运动必然是主动肌收缩、拮抗肌舒张。在外伤劳损的情况下,可导致关节周围肌肉、韧带产生粘连、痉挛,挛缩等病理改变,近而导致相应活动障碍和疼痛。

那么,在处理疼痛时,我们是否过于关注「主动肌」,而忽视了没有用力收缩的「拮抗肌」呢?

作为物理治疗师,我们在临床治疗中肯定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很多主诉疼痛的患者,却无法在疼痛部位找到明显对症的压痛点。

有些患者可以明确感受到疼痛,他会告诉你:疼痛就发生在我将肌肉拉长的那一刹那!

我们知道,疼痛的发生当然是因为肌肉的非预期性收缩。那么究竟是哪一边出现了问题呢?

是主动肌,还是拮抗肌?

如果疼痛是收缩组织受损所致,那么,在肌肉应力收缩最剧烈的时候,疼痛应该表现的最明显,而且这种肌肉受损应该是在短时间内容易恢复的。

但事实并非如此。这就提示我们,这种长期功能障碍,必定和拮抗肌处在极度短缩的状态下被瞬间拉开有关。

急性腰扭伤中的拮抗肌处理

回到我们在文章开头提到的那个案例——

很多上了年纪的人会发现,有时只是自己不经意间的小动作(如搬花、弯腰捡东西等),就会引起腰痛。这种情况通常表现为腰部疼痛并有强烈的紧绷感,或者患者因体位的转换、突然打喷嚏等出现疼痛加剧。一些医生或治疗师采取在腰背部进行推拿或理疗的治疗方案,但疼痛反而加剧。对此给到患者的解释是:腰扭伤后都需要一段时间去恢复。

但从「拮抗肌」的角度来看,却并非如此。

以急性腰扭伤为例。最初,我们处在下背部肌肉被极度拉开的状态,前方骨盆区的肌肉则处在极度缩短的状态(蹲姿)。当我们猛然起身时,会感受到腰部剧痛和无法完成起身动作,这说明真正损伤的其实是髂腰肌(蹲下时髂腰肌处在极度短缩状态,起身时又被瞬间拉长。)。

同理,在这些受伤动作中,有时是腰部肌肉的离心收缩,也有时“离心收缩”的肌肉是腹肌肌肉(包括躯干前、侧方的腹肌肌肉包括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和腹横肌)。

引起患者出现腰部疼痛和活动受限症状的“元凶”,正是急性腹肌拉、扭伤。正是腹肌肌肉在离心收缩过程中的拉、扭伤,直接或间接地引发了上述的种种症状。

为什么腰部肌肉不容易拉伤

最后,我们再来为大家补充一下,为什么腰部肌肉不容易拉伤?

腰部肌肉位于脊柱后方,其位置和附着点决定了腰部肌肉收的主要作用是:双侧腰部肌肉同时收缩使躯干后伸,而单侧腰部肌肉收缩时则是躯干的侧屈。

人们平时经常会做以下动作:

▼ 躯干后伸动作(伸懒腰、打羽毛球时挥拍扣球)

腰部肌肉处于向心收缩状态,此时,腰部肌肉是比较稳定而不容易受伤的。(若腰部肌肉收缩力量过大,或腰椎间盘及深层的椎间软组织的形态功能异常,则可能因椎间孔过度缩窄而压迫脊神经根引起腰部疼痛症状)

腰部肌肉处于等长收缩状态。此时,躯干本身比较稳定,腰部肌肉也不容易受伤;但长时间的负重(等长收缩)也有可能引起肌肉的酸痛不适。

腰部肌肉处于离心收缩状态。此时,若无明显负重或动作不急促,腰部肌肉负荷不大,腰部肌肉亦不容易受伤。正常人只有在长时间相当负重或躯干急促前屈时,腰部肌肉在离心收缩中超出负荷,才会产生真正的“腰部肌肉拉伤”。

然而,这类动作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常见。长时间背着重物、突然弯腰捡东西,或者背着重物弯腰捡东西和某些特殊动作可能复合这个要求,其余情况并不多见。

躯干旋转一般单侧腰部肌肉会处于离心收缩状态,这种旋转很容易引起腰部肌肉拉伤,尤其是老年人在游泳池里,因温差问题使肌肉更易拉伤。

从蹲、坐动作向起立动作的转换过程、上肢上举等动作中,腰部肌肉是处于等长收缩或向心收缩的状态下的。就像我们在前面分析的那样,处于向心收缩或等长收缩中的肌肉不容易受到损伤。

你明白了吗?通过本文,我们不只希望大家了解急性腰扭伤的处理思路,更希望能在临床处理中,提高对「拮抗肌」的重视度。多转换思维,才能更好地进步!

}

医生回答 拇指医生提醒您:以下问题解答仅供参考

平时最好不带,要搬重物或长时间坐飞机火车的时候带一带,戴久了易导致腰背肌萎缩。 平时加强腰背肌锻炼,游泳是个好办法,把自己腰背肌力量训练强大了,肯定能减少以上情况发生的!

完善患者资料:*性别: *年龄:

网友回答 拇指医生提醒您:网友回答仅供参考

带个护腰可以有效的较少二次受伤的几率,以及在受伤时对于腰部的韧带和肌肉的损伤程度。然后增加一些合理的劳逸结合。慢慢去康复吧。腰肌劳损不是很好治疗。只能养。护腰建议慕乐4581,8跟弹簧支撑条有效的减少腰部肌肉的支撑,对于腰肌劳损的保护是非常全面的。

护腰带只适合在活动时减轻症状,防止进一步损伤佩戴,不适合长期使用。对腰肌劳损也不能起到直接治疗的作用。建议到专科就诊,做针对性更好的对症治疗。

这种最好是用专业级的护腰,雅思和PCS的护具是较为专业的护具,必须得去穿上试试,分大中小号的,目前哈尔滨南岗区,骨伤科医院对面就有,你可以去试试。

* 百度拇指医生解答内容由公立医院医生提供,不代表百度立场。
* 由于网上问答无法全面了解具体情况,回答仅供参考,如有必要建议您及时当面咨询医生

}

现代人工作性质改变、生活节奏加快,很多人常有反复腰酸、腰痛、受凉后加重的症状,这就是临床上的腰背肌筋膜炎,俗称腰肌劳损。

在日常活动和运动当中,人体的绝大部分力量都要靠腰椎及腰部肌肉来承担。如果久坐不动,将导致腰背肌肉过度劳累,椎间盘和椎旁肌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便会陆续发生腰背肌肉的充血、炎症、纤维化和粘连,出现慢性腰肌劳损。随着年龄增长,疼痛发作的频率增高、面积加大、持续时间延长、程度加重。同时,上述症状具有劳动后加重、运动后减轻,受凉后加重、保暖后减轻的特点。严重时,患者一个月不敢下地,甚至打封闭针才能止痛——让人无法挺直腰杆。

对于腰肌劳损,一般的卧床、按摩、理疗、热敷、外敷、药物均可短期减轻疼痛症状,但只管“舒服”、不管“治根”,因为无法铲除它的两个病因——衰老(20岁以后人体的椎间盘和韧带开始老化)和劳累(伏案工作和家务劳动)。同时,所谓的微创手术和开放手术都不能做到“返老还童”或是“延缓衰老”,而仅是缓解症状。因此腰肌劳损是“无需治疗”,也是“无法治疗”的。防治腰肌劳损的根本措施,是靠我们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三点——注意姿势、规律运动、锻炼肌肉。

1.注意姿势:坐姿挺拔,也就是“坐如钟”。好的沙发和座椅都是保证腰椎的前凸。最糟糕的坐姿是前倾约70°,平卧腰椎为1.0倍负荷,站立时为1.5倍负荷,前倾约70°时则为2.5倍负荷(见图)。卧床时,避免高枕和窝着看电视、看书——因为这样还是弯着腰,导致腰椎得不到真正休息,仅仅休息了四肢。

2.规律运动:静坐30分钟后活动腰椎,60分钟后起来走一走——这与10分钟的课间休息道理相通。

3.肌肉锻炼:最好的趣味锻炼是蛙泳,每周2次,一次600~800米,出水换气时抬头、挺腰,能在无负重状态下有效地锻炼腰背部肌肉群。最经济的方法是“小燕飞”:在床上采取俯卧位,以腹部为支点,双臂夹紧尽力后展,双腿并拢绷腿绷脚尖稍微向上翘起,头颈部稍微抬起上昂(离开床面即可);持续5秒钟,放松5秒钟,一天60个(分2~3次)。▲(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 

慢性腰肌劳损我的治疗经验

一、慢性腰肌劳损原因:

慢性腰肌劳损(中医属属肾虚腰痛)是慢性腰痛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以长期反复发作的腰部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常被用作没有明确器质性病变的慢性腰背部疼痛的总称,也有人称为功能性腰痛。引起慢性腰肌劳损的原因常见于以下几点:

(1)积累性损伤:腰部肌肉韧带在日常生活劳动中,可经常受到牵张,受力大而频繁的组织,会出现小的纤维断裂、出血和渗出。断裂组织修复和出血、渗出被吸收后,可遗留瘢痕和组织粘连。这些组织易牵拉、压迫内在神经纤维产生腰痛。这种腰痛休息后减轻,劳累后加重,甚至不能较长时间坚持某种姿势。

(2)迁延的急性腰扭伤:急性腰扭伤在急性期治疗不彻底,损伤的肌肉、筋膜、韧带修复不良,产生较多瘢痕和粘连,致使腰部功能减低且易出现疼痛,患者常感觉腰部无力,阴雨天则腰酸背痛,长时间持续不愈。

(3)腰肌筋膜无菌性炎症:长期弯腰或坐位工作,使腰背肌长期处于牵拉状态,出现痉挛、缺血、水肿、粘连等,有人称之为无菌性炎症。

(4)其他:先天性脊柱畸形,下肢功能或结构缺陷,可导致腰背组织劳损。体弱、内脏病变也会使腰背部应激能力降低。妊娠晚期腰部负重增加也容易产生劳损。

二、慢性腰肌劳损的主要症状:

长期反复发作的腰部酸痛或者胀痛,适当活动和经常改变体位时减轻,活动过度又加重,弯腰过久则疼痛加重,直腰困难。阴雨天和潮湿、寒冷气候时可使症状加重。腰部外形及活动多无异常。X线检查多无异常所见,少数可见骨质增生或脊柱畸形。

三、慢性腰肌劳损治疗措施:

慢性腰肌劳损虽然发生原因不同,但都应以加强肌力为主的综合治疗措施为佳。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点:

(1)消除致病因素:如劳损原因为工作姿势关系,应针对原因改变条件和改善劳动体位。
(2)加强锻炼:增加有针对性的体育疗法,如太极拳、保健体操等。
(3)休息与固定:腰骶部慢性劳损病人有剧痛时可卧床休息,也可用围腰制动,或用宽腰带加以保护。工作时可配围腰,以减少腰肌牵拉,但每天必须解除腰围,作腰背肌及腰肌锻炼。
(4)改善血液循环:利用按摩、中药、局部透热、离子导入、超短波、音频等方法,缓解肌肉痉挛,改善血液循环。
(5)止痛:对有局限性压痛点者,可用醋酸强的松龙或醋酸氢化可的松1ml,加1%普鲁卡因5~10ml作痛点注射,5~7天1次,3~4次为一疗程。
(6)中药和针灸:中药以祛邪扶正为主,尊补肾强肝、活血化瘀原则进行治疗。针刺、拔火罐有一定疗效,可缓解疼痛。
(7)止痛解痉药:阿斯匹林、消炎痛、布洛芬等在疼痛时可用,但勿长期使用,以免形成依赖或降低作用。


治疗腰肌劳损的特效方。祖传绝不忽悠!
献方一剂,希望觉得受用的同志能鼓励鼓励,此方绝对真实有效 是我传到我已经是第四代了!
组方 方名三两半汤,党参31 黄芪31 当归31 牛膝15 杜仲24 川断18 玄胡15.
方中党参 黄芪 当归益气养血,杜仲 川断 牛膝 壮强筋骨 壮腰健肾佐以玄胡活血理气止痛。
方中计量请勿随便加减,一般一剂即可明显感觉好转继服两到三剂可痊愈。

20个腰肌劳损食疗方推荐

核心提示:腰肌劳损的饮食原则是常吃具有壮腰补肾、活血通络的食品,如核桃、栗子、里脊肉、虾、动物肾、韭菜、山楂、丝瓜、枸杞等。

  腰肌劳损食原则是常吃具有壮腰补肾、活血通络的食品,如核桃、栗子、里脊肉、、动物肾、韭菜、山楂、丝瓜、枸杞等。

  枸杞羊肾粥:鲜枸杞叶500g,洗净,切碎;羊肾2只,洗净,去筋膜、臊腺,切碎。二料与大米250g,加水适量,用小火煨烂成粥,加调味品食用。每日1次,连服7—10天。

  鹌鹑枸杞杜仲汤:鹌鹑1只,去毛及内脏,加枸杞30g,杜仲15g,加水共煎,去药渣,食肉饮汤。每日1次,连服5-7天,间断服用。

  续断杜仲猪尾汤:猪尾两条,去毛洗净,加续断、杜仲各25g,置砂锅内煮熟,加盐少许,去药渣,食猪尾饮汤。连服5-7天。

  龟肉杜仲汤:龟肉250g,核桃仁30g,杜仲10g,共煮熟。去杜仲,

  食龟肉、核桃,饮汤,连服3日,间断服用。

  黄鳝杜仲汤:黄鳝250g,猪肾1只,杜仲15g,共炖熟,食肉喝汤。连服3日。

  猪肾黑豆汤:猪肾2只,黑豆lOOg,陈皮5g,小茴香5g,生2,共煮熟,加调味品食用。隔日1次,连服5-7次。

  杜仲猪肾汤:杜仲30g,猪肾2只,加食盐少许炖汤服。每日1次,连服7-10日。

  核桃红黄饮:核桃60g,切细,加水适量煮熟,再加入红糖30g,黄酒60ml,稍加热趁热饮服。每日1次,连服5-7日。

  核桃炒韭菜:核桃仁30g,韭菜120g。先用芝麻油将核桃炒黄,放入适量细盐,后入韭菜,炒熟后食用。1日1次,连服3-5日。

  韭菜炒虾米:韭菜100g,虾米30-60g,加油、盐、生姜等调味品炒熟,与黄酒同饮服。经常食用。

  核桃补骨脂汤:核桃肉30g,补骨脂15g,加水煎汤服。每日1次,7-10日为1疗程

  泥鳅汤:泥鳅100-150g,鲜虾50g或虾米15g,共炖汤,经常食用。

  芝麻猪肚汤:黑芝麻1OOg,枸杞60g,猪肚1只。洗净猪肚,将黑芝麻和枸杞放入猪肚内,切口用线扎好,煮熟后切碎,以油,盐、生姜调味后食用。常服有效。

  生地黄乌鸡:生地黄250g,饴糖250g,乌鸡1只。乌鸡去毛洗净,去内脏,将地黄、饴糖和匀后纳入鸡腹煮熟食之。不用盐醋,只吃鸡肉,不饮汤。隔日1次,连服5-7次。

  茴香炖猪肾:猪肾2只,洗净后,将茴香10g,食盐少许纳入猪肾内,隔水炖熟服用。连服5-10日为1疗程。

  肉苁蓉羊肉羹:鲜嫩肉苁蓉250g,羊肉1OOg,切碎,共置砂锅内加水煮熟,加适量调料煮成羹食用。隔日1次,连服5-7次。

  锁阳羊肉粥:锁阳20g,水煎取汁,入羊肉片lOOg,大米lOOg,加姜、、盐等调味品共煮粥食。每日1次,连服7-10日。

  鹿角胶奶:鹿角胶6g,加温水煮沸;另将牛奶250ml煮沸后,两者混合,加蜂蜜适量服用。隔日1次,连服5-7次。

  狗肉附片汤:狗肉200g,附片1.5g,菟丝子3g。狗肉切片,加生姜炒后入砂锅,加水和调料,与附片、菟丝子同煮至肉烂熟为度,分早晚两次吃狗肉喝汤。1日1剂,连服7-10日。

腰肌劳损的四种治疗方法

     引起腰肌劳损的常见原因很多,劳动中长期过度固定某一种不平衡的姿势是造成慢性腰肌劳损一重要原因,如经常弯腰负重或单肩扛重物等。另外腰部损伤未愈, 时间一长局部出现的渗出液便慢慢地形成纤维性变,可以压迫或刺激背神经支,引起经常性腰痛。再有就是先天性畸形,如单侧的腰椎骶化、横突肥大或腰椎两 侧小关节发育的不对称,均可使腰部失去正常的稳定而出现疼痛。本病表现为一侧或两侧疼痛不适,时轻时重,并与气候有一定关系,但腰部的活动功能都明显 障碍,只有一部分人有脊柱侧弯、腰肌痉挛及下肢出现牵引痛等症状。患有本病者要随时注意腰部保暖并减少负重,活动时可紧扎3~4 寸宽的自制硬腰带,要经常 变换姿势,注意纠正姿势不良。睡木板床,仰卧时腰部可垫枕头,平时还应注意加强腰肌的锻炼活动。

  (1)以掌根和拇指拨揉腰椎两侧肌肉数次,达到放松肌肉的目的,再用拇指重按腰部“阳性反应点”及居髎、环跳、肾俞、 志室、大肠俞、委中穴,每穴按压2分钟 可反复数次。接着用腰部后伸板法,患者取侧卧位用手掌搓揉腰部数次,使局部产生温热感,同时配合腰部侧板法左右各一次。先扳患侧,再扳健侧。有下肢放射 痛者可在局部使用衮法,并配合按摩委中、阳陵泉、绝骨等穴。对于脊柱侧弯者在按摩前可先作腰部牵引。

  (2)先掐人中穴再取三阴交、复溜、承山、委中等穴掐点揉按各数十次,尤其对“阳性反应点”一条索状压痛物,揉按100次,腰痛加脘骨、阳陵泉,背部加昆仑 、委中。因损伤而致腰痛者,用手指弹拨膝后、腘窝处的肌腱数十次,用力并应产生酸胀热感,平时在坐位休息时可用木棍顶在委中穴,每10分钟左右轮换一次。

  2.自我按摩(也可由家属操作):先用手掌揉腰部20~30次。再用肘部拨揉腰椎两侧(痛点处)20~30次,其间按压天枢、气海各一分钟,捏拿小腿后侧(腓肠肌 一带)3~5次。以上手法每日早晚各作一次。

  3.指针疗法:患者仰卧,术者立于患者足前下,用右手食指弹拨左足昆仑穴,当弹拨右足昆仑穴时,用左手食指尖放于穴上,首先向下压力,然后向外踝方向滑动 ,弹拨时术者感觉指下有一根筋在滚动,而患者感觉麻痛或有触电感向足心放射,两侧穴各弹拨三次。(注意:只出现痛未出现触电者,腰痛可减轻,而不能消除 ,必须出现触电样感而麻至足心,腰痛才全消失)

  4.刮痧疗法:以酒精消毒刮拭部位及刮痧工具,然后沿大椎、天柱→大抒一段,天柱→魄户一段至膏肓、神堂。配穴:命门→腰阳关一段,肾俞→腰根、委中刮拭 ,再刮膈俞,三阴交穴。

  (1)于肾俞、大肠俞及阳性索状压痛点外,先用毫针刺,或以三棱针刺络出血,然后再拔上火罐。拔出少许血液后,即起罐。本法对瘀血性腰痛尤为有效。

  (2)取大小口径适合的抽气罐数个。术者一手持罐,罐口向下紧扣疼痛局部阿是穴(或阳性反应点)上,另一手用注射器或吸引器抽出罐内空气形成负压,然后以止 血钳夹紧导管留置20~30分钟。

  2.针刺疗法:取俞、肾俞、气海俞、大肠俞、冲门、髀关、伏兔、环跳、秩边、风市、委中、阳陵泉、足三里穴,每次选5~6个穴,每日一次.8次为一疗程,中间 可休息2~3天。

  3.艾卷温灸疗法:取肾俞、京门、大肠俞、次髎、身柱、心俞、脾俞、曲池、左阳池、足三里、太溪穴,每次取4~5个穴,每日一次,轮流取穴10次为一疗程,每次 灸40分钟,对受寒湿而腰痛者很有疗效。

  1.针疗法:取耳部肾、腰骶椎、神门、皮质下等穴,双耳可同时取穴,每次取2~3个穴,留针30分钟,每日或隔日一次。

  2.足部按摩疗法:取足部肾、输尿管膀胱、脊椎、腰椎、髋关节、肠、肝、胆囊、甲状旁腺等反射区,每日早晚各一次,可在饭后一小时进行,双足每次约 30~40分钟。

祖传凤阳门腰部伤痛秘方广泛应用于治疗腰肌劳损.腰椎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骶髂关节损伤、尾骨挫伤、尾骨疼痛、腰椎压缩性骨折,骨不连接或骨折愈合迟缓等骨科疾病,疗效十分显著,现将配方介绍如下:

药物配伍:续继12-18克、骨碎补12-18克、杜仲12-18克、威灵仙9-15克、制乳香6-9克、制没药6-9克、生地15-25克、地龙9-15克、人中白6-9克、桃仁6-12克、红花3-9克、生甘草6-9克。
   功效:滋补肝肾、强筋壮骨、除风祛湿、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用法用量:(1)内服:每天一剂,每天服2次,早晚饭后温服,复渣。连服3-6剂后,见效改为每2天服1剂,直至痊愈。(2)外用:将12味药物研成粗末,用酒糟或米酒、米醋、茶仔油调敷。每天6-8小时,连续6-15天。若皮肤出现过敏,可加入西药利凡诺药水和麻油调敷,则可避免再次发生药物过敏。
   (1)腰部瘀血明显可见:加牛膝12克、泽兰9克、大黄3克。
   (2)腰部损伤胀痛:加元胡12克,香附9克。
   (4)腰部疼痛明显:加乳香,没药的用量。
   (5)腰肌劳损者:可加重骨补、杜仲、续断等补肝肾、强筋骨药物的用量,并适当减少乳没、中白、桃红等活血化瘀药物的份量,而腰部损伤初期的治疗则与上述情形恰恰相反,中期治疗用药份量基本与原处方保持一样,后期用药则偏重于补肝肾的药物。对于陈年腰部旧伤,则应加重动物药地龙的用量,或加入适量的炙山甲。
   (6)尾骨挫伤、尾骨疼痛:加入特别引经药物白土茯15-30克,小颠茄根6-12克。
   (7)妇女经期前后腰痛:用药稍偏重于活血药,另加入阿胶8克烊服。用药宜月经干净后3天服用。
   (8)腰椎管狭窄症:可加入土鳖虫8-12克,炙山甲8-12克、祈蛇12克。
   (9)腰椎骨压缩性骨折:用煅然铜、煅狗骨、煅磁石、珍珠末等份研成极细末冲服,每次3-5克,每天2次
   (10)腰跨关节“啪啪”作响:应用秘方调治15-30天后,改服六味地黄丸、小活络丸。小活络丸白天用黄酒送服,每天1丸。上述药丸需连服1-3个月方见良效。
   (11)骨折愈合迟缓或骨不连接:可用煅狗胫骨5副、鹿茸30克、煅磁石30克、煅然铜30克、祈蛇30克(炙酥)、珍珠粉30克,上药共研成细末,用腰部伤痛秘方汤冲服,每次3-5克,连服20-30天后可做X光检查,可见有骨痂生成,继续服用2-3个月,骨折处可完全愈合。
   说明:(1)秘方治疗腰椎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肌劳损时,最好结合索引、少林推拿疗法。
   (2)服药期间至痊愈后15天内,忌食牛肉、雄鸡、扁鱼、酸菜等发物。
   (3)秘方对由肾结石、肠胃炎、感冒、内分泌失调、肥胖症等原因所引起的腰痛无效。
   (4)草药大颠茄的根不能代替小颠茄的根。

家传腰痛秘方治疗腰肌劳损

    本方在治新旧腰肌腰肌受伤之病证上有其独特的治疗效果,而且经过了几十年的临床检验,有类似病例可放心试用。
   组方:杜仲10克、续断10克、生地10克、赤芍10克、当归10克、桃仁10克、鲜生姜10克、肉桂6克、乌药6克、威灵仙6克。每日一剂,水煎服。
   上方一般服药1-10剂,即可得到明显的效果,20剂大多数可根治。
   本方对肾虚腰痛、风湿腰痛、淋证腰痛、瘀血腰痛也有一定的疗效

肝肾两虚型腰肌劳损3食疗方

 [临床表现] 腰痛反复发作,时轻时重,休息后减轻;喜用双手捶腰,手足麻木、耳鸣、口干咽燥,舌质红,苔白,脉弦细。

 1.当归牛尾汤:当归30克,杜仲12克,首乌15克,牛尾巴1条。将牛尾巴去毛洗净,切成小段,和上述药物加水适量,煲透熟,调味,饮汤吃牛尾。

 2.杜仲狗脊汤:杜仲20克,狗脊15克,黄精15克,鸡血藤30克,猪骶骨1具,久煎,调味饮汤吃肉。每日1次,连服10天为1疗程。

 3.牛膝黄精猪肾汤:牛膝20克,黄精15克,川断10克,杜仲 10克,猪肾1对。水煎调味饮汤吃肾,每日1次,连服30天。

治疗腰肌劳损的特效方。祖传绝不忽悠!

献方一剂,希望觉得受用的同志能鼓励鼓励,此方绝对真实有效 是我传到我已经是第四代了!
组方 方名三两半汤,党参31 黄芪31 当归31 牛膝15 杜仲24 川断18 玄胡15.
方中党参 黄芪 当归益气养血,杜仲 川断 牛膝 壮强筋骨 壮腰健肾佐以玄胡活血理气止痛。
方中计量请勿随便加减,一般一剂即可明显感觉好转继服两到三剂可痊愈

   用法:取药末一麦豆子大(不懂得多少拿一小勺就行了),茶水调湿置胶布上(摊开如1分硬币大),针对痛点贴患处24小时后取下。效果如神。

   这个方子非常实用,现在用电脑的人多了,电脑用多了腰肌劳损历害。

屡用屡灵的特效疗伤妙方
一:遇四肢遭扭挫伤时.及时用手指按揉涌泉穴三分钟.伤轻一次愈,伤重二至三次愈. 方二:因扭挫伤至腰疼痛.不管多厉害,只要服下此药酒, 止痛效果立竿见影.轻者一次愈,重者不过2日愈.另此药外 用还可治疗冻疮. 
附药方及用法:大黄,白芷,肉桂各10克,樟脑2克.将此四味药泡于好酒150毫升内一日即可.服用时每日2次,每次10毫升,于饭后服用

除了俯卧撑,还有这些动作可以练胸肌

陈柏龄,公众号:陈柏龄的酱油台

说实话,这个问题依然有点大。如果换成有什么动作可以练「胸肌」?我想更好。

细节和具体的规则就不多说了。就说说动作好了。

锻炼胸肌,最简单就是俯卧撑。

而在健身房中,要高强度地刺激胸肌,那么依然是两个黄金动作最经典。

一是卧推,一是飞鸟。卧推主要刺激胸大肌,飞鸟是刺激胸肌中缝,形成「乳沟」。

从这两种动作又可以分化出许多的变化来。

动作的变化在图片的左下角,不明白的可以自己搜视频。

从卧推的角度来看,可以分为上斜卧推、平板卧推和下斜卧推。

从器械上来看,可以分为杠铃卧推和哑铃卧推。 而杠铃卧推中又有宽距握法和窄距握法的区分。

1.平板杠铃卧推(宽握)

需要注意三点,一是卧推时杠铃需要自然推起(下放在胸部而顶点在肩关节上方),二是杠铃要尽量下放到贴近胸部的位置再推起,三是卧推时杠铃下放触及的应该是乳头附近的位置。

很多新手卧推时,推起放下往往不是垂直的,下放往往放到肩部附近,这就是错误的推法,这样卧推是刺激不到胸肌的。

2.上斜板杠铃卧推(宽握)

其实就是将平板的角度向上倾斜 45~60 度

上斜板卧推需要注意的是,下放的位置不是乳头附近,而是下放到锁骨即可。

3.下斜板哑铃卧推(宽握)

下斜卧推杠铃是下放到乳头往下 3cm 的位置,但是远没有到腹部。

下面这是平板杠铃卧推(窄握)。窄握是提高卧推力量的很好的方法,和宽握相比,窄握中肱三头肌受力更大,卧推力量遇到瓶颈时,可以用窄握来突破。上斜和下斜的窄握就不贴了。

5.哑铃卧推,方法与杠铃卧推类似,无非就是上斜下斜平板,不过哑铃卧推需要更多的平衡性。

1.绳索飞鸟(又叫龙门十字夹胸)

这应该是对胸肌中缝刺激最大的动作了。

个人认为,这个动作比较高级,我当时是健身 4 个月后才开始练这个动作的。

这个动作也有很多种变化,具体要自己体会了。

这个动作需要注意的是,手要尽量打开,肘关节微曲,不要用腰背过分的借力。

哑铃飞鸟也是分成上斜、下斜、平板。这里就不全部贴出来了,就贴一个平板飞鸟好了。

做哑铃飞鸟时你去想象你前面有个人,你要去「拥抱」他,就是用那种拥抱的感觉去练飞鸟就对了。

这是在飞鸟和卧推之外的动作,根据身体倾向状况,刺激的肌肉部位也不同,身体越前倾,胸大肌的刺激越大,越直立,就越容易刺激肱三头肌。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