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骶骨骨折不打石膏,石膏拿下后,肿痛严重,怎么办

骶骨骨折介绍
急救措施:   
1、如果伤口出血,应先止血,然后包扎,再进行骨折固定。   
2、将伤员平卧在硬木板(或门板)上,并将腰椎躯干及两下肢一同进行固定,预防瘫痪。搬运时应数人合作,保持平稳,不能扭曲。平地搬运时伤员头部在后,上下楼、下坡时头部在上,搬运中应严密观察伤员,防止伤情突变。
中医疗法 祖国传统中医中药,调理气血,增强人体抵抗力,对促进骨伤的修复愈合有着独特的疗效。主要有四种治法:   
1、运脾益气法。中医认为&脾者,运化之官&、&气者,人之根本&。人的生长发育和各种功能活动都与&脾&和&气&密切相关,不论什么疾病都应重视脾胃的运化和元气的调摄、培补。骨折手术对人体而言,是继骨折损伤后的又一个极大的创伤,且手术对气血的流通有很大的阻碍,所以骨折手术病人术后出现较多脾运不畅、气滞湿阻的症状,临床上表现为面黄不华、纳少神疲、少气懒言、口淡无味等症状。此时,中医辨证运用健脾化湿、补脾益气的中药,如藿朴夏苓汤、参苓白术散、归脾汤可起到调理脾胃、增进食欲、增强体质的作用,加快切口与骨折的愈合。即使没有明显的症状,适当服用一些这类中药或者在食物中加入一些健脾益气的饮片如黄芪、当归、枸杞、米仁等也不无裨益。   
2、养阴清热法。骨折术后不仅耗气而且损伤阴血,有些病人术后切口长期不愈,且有低热、盗汗、多梦、五心烦热等表现,可以采用滋阴清热的方剂,如当归六黄汤等。在平时饮食中可适当地多食用一些黑木耳、龟、鳖、枣仁等补血养阴安神之品。   
3、和营通络法。有些骨折刀口看上去已经闭合,但局部红肿疼痛难消或骨折迟迟不愈合、生长不佳,是由于创伤导致局部气血阻滞。根据中医&不通则痛,通则不痛&的辩证理论,可以用理气活血、和营通络的方法以改善血液循环,消除肿胀疼痛,促进创伤愈合。临床常用血府逐瘀汤、仙方活命饮等内服或者外敷,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4、清热解毒法。有时伤口迟迟不能愈合是由于病菌侵入,尤其是顽固的绿脓杆菌、阴沟杆菌,或是绝大部分抗生素耐药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屎球菌等少见病菌。此时常见创口红肿不愈,有脓液流出且经久不停。这时选用内服或外用清热解毒的中药也能有效地帮助控制感染,促进炎症的消退和吸收。临床上常用的有五味消毒饮、黄连解毒汤等。
西医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   
1.一般治疗原则
(1)无移位者:卧木板床休息3~4周后上石膏短裤起床活动;坐位时,应垫以气垫或海绵等,以保护局部、缓解压力。   
(2)轻度移位者:局部麻醉后通过肛门指诊将其逐渐复位,2~3天后再重复1次,以维持对位。   
(3)重度移位:局部麻醉后通过肛门指诊先施以手法复位,若无法还纳,或不能维持对位,可酌情行开放复位及内固定术。   
(4)合并骨盆骨折者:应以骨盆骨折为主进行治疗,包括卧床(蛙式卧位)、双下肢胫骨结节牵引疗法、开放复位及内固定术等。   
(5)骶神经受压者:可先行局部封闭疗法,无效时,则需行手术减压。   
2.几种特殊类型的骨折及其处理   
(1)伴有骶髂关节分离的骶骨纵行骨折:此种类型骨折或单侧骶髂关节分离通常是骨盆环的前、后部双重骨折的一部分,为前、后向同时遭受强大的挤压暴力或车祸所致。一般均伴有明显移位,因此其治疗较为复杂。除少数病例可行开放复位及内固定外,大多数病例按以下顺序行非手术治疗。   
①牵引复位:即在移位侧行股骨髁部骨牵引,按体重的1/13~1/7重量持续牵引5~10天。在牵引3~5天时应摄片观察复位情况,并调节牵引重量及床脚抬高高度,以保持人体平衡为原则。   
②骨盆兜带悬吊牵引:当X线片显示骨折(或脱位)完全复位后即用兜带将骨盆悬吊,以使骨折靠拢。其牵引重量以使骨盆离开床面5~10cm距离为标准。
③石膏短裤固定:骨盆兜带牵引5~7天,X线平片显示分离的骨折端(或关节间隙)已恢复原位时,即可在石膏铁架上行短裤石膏固定。   
(2)骶骨上段横形骨折:大多由直接暴力所致的骶骨高位横形骨折,大多见于骶椎1~2和骶椎3~4处,其发生率在骶骨骨折中约占5%左右,在骨盆骨折中约为2%。其发生机制大多见于躯干及髋关节屈曲而膝关节伸直、双侧?绳肌紧张、骨盆处于固定而不能向前旋转时,如果骶骨上部被重物打击,即可造成骶骨横形骨折。如果骨折线经过骶1~2交界处,则骶1和腰椎同时向前移位,一般称为&创伤性骶骨滑脱&,由于骨折移位及骶管狭窄而可引起骶神经损伤,以致马鞍区感觉障碍和部分臀肌瘫痪;如骶2~3神经受损,则出现大小便功能障碍。此种病例常伴有腰椎横突骨折(多为受伤时腰方肌剧烈收缩所致),如腰5横突骨折则说明髂腰韧带断裂。其他并发症包括腹膜后血肿、直肠破裂、皮肤挫伤坏死及脑脊液瘘等。   
此种损伤的治疗是依据骨折移位情况及骶神经是否受损而定,对伴发骶神经根损伤者,多需行手术治疗,术中切除骶骨椎板以求获得神经减压。对移位明显的骶椎骨折可考虑通过撬拨复位。非手术疗法适用于无移位或是可以手法复位的轻度移位病例。   
(3)骶骨下段横形骨折:骶骨下段(骶4~5)的骨折大多由于直接暴力打击或后仰跌倒坐于石块、水泥板缘上所致。因为暴力通常来自后方,因此远端骨折块大多向前移位。   
本型骨折的治疗:   
①无移位的骨折:只需取蛙式位卧床休息2~3周,必要时可采用封闭疗法止痛或服用长效止痛剂。   
②有移位骨折:一般在局部麻醉下按肛门指检的方法,用食指将骨折块轻轻向后推压而使骨折端复位。对手法复位失败者,可考虑行切开复位和克氏针内固定术。   
(4)合并腰骶关节脱位的骶骨横形骨折:此种损伤甚为少见,主要表现为腰5椎板及腰骶小关节骨折,腰5以上向前移位。骶骨横形骨折可见于各个节段,上段横形骨折伴有两侧骶髂关节韧带损伤者,可引起骶骨上部松动并向前倾倒;骶3~4骨折如伴有明显的向后凸成角时,则称为极不稳定性损伤,饶书城称之为&浮骶&。      
本型治疗较困难,大多需开放复位及内固定术;可酌情选择椎弓根钉技术+钢丝固定结扎术。   
(5)单纯性腰骶关节脱位:此种损伤亦多因下腰段遭受来自后方的撞击所致,且致伤暴力多较猛烈。此时除腰骶椎之间脱位(腰5椎体前移)外,大多伴有第5腰椎的关节突及椎弓根骨折;腰5~骶1椎节的椎间盘亦同时撕裂。此种情况称为急性创伤性腰骶椎节滑脱,可伴有马尾神经损伤。   
本型损伤的治疗应按&脊柱滑脱&施以手术疗法,大多选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椎节间Cage内固定术。   
(6)合并骶骨骨折的双侧骶髂关节脱位:本型损伤亦由于来自后方的直接强大暴力打击所致,一般多伴有程度不同的骶骨骨折,甚至可有骨盆环断裂。此时受累的骶骨整块向前下方移位。在正位X线片上可见双侧髂骨升高而腰骶椎向下移位;对X线平片模糊不清难以判定者,CT检查可清晰地显示骶骨向前移位的方向及程度。   
本型损伤轻者仅需卧床休息数天后(蛙式位)以石膏短裤固定即可;但对移位明显且手法复位失败者则需行开放复位及双侧骶髂关节融合术。
骶骨骨折相关问答
咨询医生:
骶骨骨折可不可以吃艽菜
发布时间:
性别:女年龄:40
问题分析:骶骨骨折不宜多吃艽菜意见建议:韭菜含有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蛋白质、膳食纤维、钙、磷、铁等多种营养素。性温,具有滋阴壮阳、祛寒散瘀、辅助治疗夜盲症,减肥等功效,但其味辛辣,不宜多吃。,建议患者饮食上多吃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多吃些如...
回复医生:
骶骨骨折可不可以吃鸭子
发布时间:
性别:男年龄:31
问题分析:骶骨骨折可以吃鸭子意见建议:骨折患者应该卧床休息,饮食上可以多食用牛奶等含钙丰富的食物以促进骨折修复。鸭肉大多是瘦肉,不会有很多的脂肪,食用鸭肉还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且鸭肉维生素含量高,对人体是比较好的,虽然对骨折没有明显的作用,但是还是可以食用
回复医生:
骶骨骨折可不可以吃野兔
发布时间:
性别:女年龄:38
问题分析:骶骨骨折可以吃野兔意见建议:骶骨骨折由直接暴力及间接暴力致此损伤。野兔肉不但营养丰富,而且是一种对人体十分有益的药用补品。富含优质蛋白质,矿物质,钙含量亦丰富。具有补中益气、凉血解毒功效,可用于病后体虚等。
回复医生:
骶骨骨折可不可以吃瓜子
发布时间:
性别:女年龄:39
问题分析:骶骨骨折可以吃瓜子意见建议:适量吃瓜子好处很多,如瓜子中的亚麻油酸可以保持血压稳定,降低体内胆固醇等等。但吃太多花子容易加重肝脏负担形成脂肪肝,还会有瓜子牙。瓜子含盐分太高,容易引发高血压,而高血压是万病之源。长期嗑瓜子瓜子壳会大量的带走人们的唾液,...
回复医生:
骶骨骨折可不可以喝肉类
发布时间:
性别:男年龄:22
问题分析:骶骨骨折可以喝肉类意见建议:骶骨骨折患者可以吃肉类,肉类中含有的蛋白质含量丰富,还含有较高的钙元素,对于骨折的恢复有很好的帮助,骶骨骨折患者在饮食上要注意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避免食用油炸食物高热量食物,食物全面多元化丰富营养。
回复医生:
骶骨骨折可不可以吃红枣和枸杞
发布时间:
性别:女年龄:42
问题分析:骶骨骨折可以吃红枣和枸杞意见建议:红枣和枸杞对于现在比较寒冷的天气来说,适当地补充一点是比较健康和营养的选择,建议注意适量较为合适的,另外建议注意饮食上应该适当地补充多一点营养丰富并且容易消化的食物,对于骨折来说补钙重要。
回复医生:
饮食方面要做到规律、合理,即以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为主。
就诊科室:
需做检查:
常用药品:
并发疾病:
传染方式:
多发人群:
无特殊人群
发病部位:
主治疾病:骨科常见病的诊治,四肢...
所在医院: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 骨科
副主任医师
主治疾病:膝内外翻畸形、骨关节炎...
所在医院: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骨科
主治疾病:骨科常见病的诊治。
所在医院: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 骨科
主治疾病:股骨头坏死,髋部的疾病...
所在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骨科目录1 拼音dǐ gǔ gǔ zhé2 英文参考fracture of sacrum3 概述骶骨骨折可单独,亦可与损伤同时出现;前者较少见,而后者在中约占30%~40%,因此,其绝对发生率远较单发者为高,且以男性多见;在治疗上亦较复杂,需与骨盆骨折的治疗一并考虑。4 疾病名称骶骨骨折5 英文名称fracture of sacrum6 分类骨科 &
& 骶尾部及骶髂损伤7 ICD号S32.18 病因直接暴力及间接暴力均可致骶骨骨折。9 发病机制与骨盆骨折伴发的骶骨骨折的发生机制与骨盆骨折一致,多因骨盆向同时受挤压所致,请参阅骨盆骨折章节。此处仅对单发的骶骨骨折加以讨论。9.1 直接暴力以从高处跌下、滑下或滚下时骶部着地为多见;其次为被重物击中,或是因车辆等直接撞击局部所致。9.2 间接暴力以从下方(骶尾椎远端)向上的暴力较多见,而暴力从上向下传导的机会则甚少;亦可因牵拉引起撕脱。
在多见的合并损,多系骨盆骨折时所致,大多属直接暴力引起;而骶骨骨折的并发伤主要涉及、。10 骶骨骨折的临床表现视受损程度不同,骶骨骨折的临床症状差别较大,时应以下几点:10.1 疼痛对后处持续性者,应详细检查。清晰地条状压痛大多因骨折所致,并可沿压痛的走向来判定骨折线;传导叩痛较腰折为轻,尤其是在站立位检查时。10.2 惧坐坐位时重力直接于骶尾处而引起疼痛,因此来就诊时喜取站位,或是一侧臀部就座。10.3 皮下淤血因骶骨浅在,深部损伤易显露于皮下,因此在时可发现骨折处的、皮下或、擦伤等。10.4 肛门指诊时可根据压痛部位、骨折处移位及有无,推测骨折线走行、有无明显错位及是否为等(图1)。
10.5 马鞍区感觉障碍波及骶孔的骨折可骶支而出现马鞍区、刺痛、及等各种异常现象。10.6 其他波及第1、2骶椎的骨折,可出现类似的症状(骶1、2神经构成的一部分),包括、运动及跟腱障碍等。合并骨盆骨折者,应注意全身情况,有无、等并发症,并注意有无合并直肠、等。10.7 骶骨骨折分型骶骨骨折一般分为以下四型(图2)。
10.7.1 (1)横形骨折
横形骨折可见于骶骨的各个平面,但以中、下段为多见,此处恰巧是骶髂关节的下缘(相当于骶4~5处)。当患者仰面摔倒时,骶椎着地,以致骶骨的下方易因直接撞击暴力而折断。其中多系裂缝骨折,裂缝长短不一,多由一侧延伸至中部,亦可贯穿整个骶骨,少有错位者。但如果暴力过猛,则可引起骶椎上部随腰椎而向前移位,或是下部骨折片向前移位,并因骶管狭窄可引起骶神经损伤,以致出现马鞍区症状。如果骶2、3神经受累时,则大可能出现障碍。有时远端骨折片亦可受到肛提肌作用而向前移位,同样可引起骶状。本病最严重的并发症是直肠破裂、及等。对横形骨折的判定除检查外,一般X线平片亦可显示,尤以片较为清晰;此时应注意观察骶骨前缘的,正常骶骨前缘光滑、平整、锐利,而在骨折时则出现前缘皮质中断或皱褶、凸凹不平及重叠等异常所见。
10.7.2 (2)纵形骨折
纵形骨折较横形骨折少见,均为强烈暴力所致,多与骨盆骨折同时发生,或是出现一骶髂关节。一般情况下,骨折线好发于侧方骶孔处。因该处较薄弱,其移位方向及程度与整个骨盆骨折相一致,因此,亦可将其视为骨盆骨折的一部分,而单独发生者则较少见。因该处有骶神经支穿出,故神经症状较多见。其局部及肢体症状视整个骨盆骨折的状态而不一。严重者伤侧半个骨盆及同侧下肢向上移位,并可能出现、直肠症状和腹膜后血肿。
10.7.3 (3)粉碎性骨折
多系直接暴力作用于局部而引起的星状或不规则状的粉碎性骨折,移位多不明显,临床上如不注意检查,易漏诊,并应注意观察X线片。
10.7.4 (4)撕脱骨折
由于骶结节韧带所致的骶骨侧下缘附着点处撕脱骨折易漏诊,应注意。11 骶骨骨折的并发症骶骨骨折如合并骨盆骨折可并发出血性休克。12 检查12.1 X线平片同时拍摄正位及侧位X线片,疑及骶髂关节受累者,应加拍斜位片。除观察骨折线外,还需以此进行分型及决定治疗。因该处肠内容物较多,拍片前应常规。12.2 CT及MRI检查CT检查较X线平片更为清晰,尤其对判定骨折线及其移位方向较为;而对周围软的观察,则以检查为清晰。13 诊断13.1 外伤史注意外伤时骶部所处的位置及暴力方向,绝大多数患者在外伤后立即出现明显的局部症状,常主诉臀部着地后即不敢坐下的特殊病史。13.2 临床表现应仔细检查,一般不难诊断。作者在邢台地震现场时曾遇到多例此种伤员,均经手指拟诊为骶骨骨折并可确定骨折线及骨折类型,例如横形骨折、粉碎性骨折等,后均经X线片证实。因此,对此种损伤只要认真按常规进行触诊,大多可获得及时诊断;同时应予以肛门指诊以判定有无。13.3 X线平片同时拍摄正位及侧位X线片,疑及骶髂关节受累者,应加拍斜位片。除观察骨折线外,还需以此进行分型及决定治疗。因该处肠内容物较多,拍片前应常规清洁灌肠。13.4 CT及MRI检查CT检查较X线平片更为清晰,尤其对判定骨折线及其移位方向较为理想;而对周围软组织的观察,则以MRI检查为清晰。14 骶骨骨折的治疗14.1 一般治疗原则(1)无移位者:卧木板床休息3~4周后上短裤起床;坐位时,应垫以气垫或海绵等,以保护局部、缓解压力。
(2)轻度移位者:后通过肛门指诊将其逐渐复位,2~3天后再重复1次,以维持对位。
(3)重度移位:局部麻醉后通过肛门指诊先施以手法复位,若无法还纳,或不能维持对位,可酌情行开放复位及。
(4)合并骨盆骨折者:应以骨盆骨折为主进行治疗,包括卧床(蛙式卧位)、双下骨结节牵引疗法、开放复位及内固定术等。
(5)骶神经受压者:可先行局部,无效时,则需行手术减压。14.2 几种特殊类型的骨折及其处理14.2.1 (1)伴有骶髂关节分离的骶骨纵行骨折
伴有骶髂关节分离的骶骨纵行骨折或单侧骶髂关节分离通常是骨盆环的前、后部双重骨折的一部分,为前、后向同时遭受强大的挤压暴力或车祸所致。一般均伴有明显移位,因此其治疗较为复杂。除少数病例可行开放复位及内固定外,大多数病例按以下顺序行非手术治疗。
①牵引复位:即在移位侧行髁部骨牵引,按的1/13~1/7重量持续牵引5~10天。在牵引3~5天时应观察复位情况,并调节牵引重量及床脚抬度,以为原则。
②骨盆兜带悬吊牵引:当X线片显示骨折(或)完全复位后即用兜带将骨盆悬吊,以使骨折靠拢。其牵引重量以使骨盆离开床面5~10cm距离为标准。
③石膏短裤固定:骨盆兜带牵引5~7天,X线平片显示分离的骨折端(或关节间隙)已恢复原位时,即可在石膏铁架上行短裤石膏固定。
14.2.2 (2)骶骨上段横形骨折
大多由直接暴力所致的骶骨高位横形骨折,大多见于骶椎1~2和骶椎3~4处,其发生率在骶骨骨折中约占5%左右,在骨盆骨折中约为2%。其发生机制大多见于躯干及髋关节屈曲而节伸直、双侧腘绳肌紧张、骨盆处于固定而不能向前旋转时,如果骶骨上部被重物打击,即可造成骶骨横形骨折。如果骨折线经过骶1~2交界处,则骶1和腰椎同时向前移位,一般称为“性骶骨滑脱”,由于骨折移位及骶管狭窄而可引起骶神经损伤,以致马鞍区感觉障碍和部分臀肌;如骶2~3神经受损,则出现大小便功能障碍。此种病例常伴有腰椎横突骨折(多为受伤时腰方肌剧烈收缩所致),如腰5横突骨折则说明髂腰韧带断裂。其他并发症包括腹膜后血肿、直肠破裂、皮肤挫伤及瘘等。
此种损伤的治疗是依据骨折移位情况及骶神经是否受损而定,对伴发骶神经根损伤者,多需行手术治疗,术中切除骶骨椎板以求获经减压。对移位明显的骶椎骨折可考虑通过撬拨复位。非手术疗法适用于无移位或是可以手法复位的轻度移位病例。
14.2.3 (3)骶骨下段横形骨折
骶骨下段(骶4~5)的骨折大多由于直接暴力打击或后仰跌倒坐于石块、板缘上所致。因为暴力通常来自后方,因此远端骨折块大多向前移位。
本型骨折的治疗:
①无移位的骨折:只需取蛙式位卧床休息2~3周,必要时可采用封闭疗法止痛或服用长效止痛剂。
②有移位骨折:一般在局部麻醉下按肛门指检的,用食指将骨折块轻轻向后推压而使骨折端复位。对手法复位失败者,可考虑行和克氏针内固定术。
14.2.4 (4)合并腰骶关节脱位的骶骨横形骨折
合并腰骶关节脱位的骶骨横形骨折甚为少见,主要表现为腰5椎板及腰骶小关节骨折,腰5以上向前移位。骶骨横形骨折可见于各个节段,上段横形骨折伴有两侧骶髂关节韧带损伤者,可引起骶骨上部松动并向前倾倒;骶3~4骨折如伴有明显的向后凸成角时,则称为极不性损伤,饶书城称之为“浮骶”(图3)。
本型治疗较困难,大多需开放复位及内固定术;可酌情选择椎弓根钉技术+钢丝固定结扎术。
14.2.5 (5)单纯性腰骶关节脱位
单纯性腰骶关节脱位亦多因段遭受来自后方的撞击所致,且致伤暴力多较猛烈。此时除腰骶椎之间脱位(腰5椎体前移)外,大多伴有第5腰椎的关节突及椎弓根骨折;腰5~骶1椎节的亦同时撕裂。此种情况称为急性创伤性腰骶椎节滑脱,可伴有神经损伤。
本型损伤的治疗应按“滑脱”施以手术疗法,大多选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椎节间Cage内固定术。
14.2.6 (6)合并骶骨骨折的双侧骶髂关节脱位
合并骶骨骨折的双侧骶髂关节脱位亦由于来自后方的直接强大暴力打击所致,一般多伴有程度不同的骶骨骨折,甚至可有骨盆环断裂。此时受累的骶骨整块向前下方移位。在正位X线片上可见双侧髂骨升高而腰骶椎向下移位;对X线平片模糊不清难以判定者,CT检查可清晰地显示骶骨向前移位的方向及程度。
本型损伤轻者仅需卧床休息数天后(蛙式位)以石膏短裤固定即可;但对移位明显且手法复位失败者则需行开放复位及双侧。15 预后骶骨骨折的预后视损伤类型不同而差异甚大,单纯性无移位的骶骨骨折预后均好,少有残留后遗症者;但伴有或神经损伤者,则易残留后遗症,以局部残留痛为多见。此外,伴有骶髂关节脱位及腰骶椎节脱位者,视治疗情况而定。相关文献
参与评价: ()
欢迎您对骶骨骨折进行讨论。您发表的观点可以包括咨询、探讨、质疑、材料补充等学术性的内容。我们不欢迎的内容包括政治话题、广告、垃圾链接等。请您参与讨论时遵守中国相关法律法规。
昵称(必填)
电子邮箱(我们会为您保密) (必填)
特别提示:本文内容为开放式编辑模式,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
本页最后修订于 日 星期四 14:13:11 (GMT+08:00)
关于医学百科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链接及网站事务请与Email:联系
编辑QQ群:8511895 (不接受疾病咨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骨折不打石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