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质瘤靶向治疗治疗复发的希望在于免疫治疗疗法?

  (注:我此前发过“治疗弟弟胶质瘤复发的征程”的帖子。之所以使用“征程”两字,是因为我明白,这是一场长期的斗争,很难一蹴而就取得胜利,着眼于打持久战,而使用这两个字。因我欠考虑,在这个帖子写了一些人名,这很不恰当,故我申请版主删除了。由于我弟胶质瘤复发治疗有些新的探索和体会,为了方便胶质瘤病人和家属交流,我重新开贴,才有本帖。)
  我,一个高校老师。我小弟,农民,湖南籍,37岁,在泉州一家企业打工。2014年头痛,7月5日在泉州第一医院检查,发现颅内左颞叶占位病变,经肺部CT扫描,确认为头部原发性脑瘤。7月8日到福州来找我,我带他在省立医院做了核磁共振,确认2.2X2.6X4.6厘米囊实性占位。7月11日住进福建省协和医院神经外科。7月15日由神经外科主任亲自主刀,对肿瘤进行了切除。病理为间变型少突星形细胞瘤,三级恶性。术后并发颅内感染,经万古霉素和美平治疗,直到日出院。出院后,没有按照医院的交代进行术后放化疗,而是在福州一个老中医那把脉吃药2个疗程,并同时进行针灸、拔罐两个疗程。日第一次术后复发,情况很好。日,我带他去福建省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一个老乡医生那,该医生语气极为恳切,要求我们赶紧做化疗,切不可再次耽误病情,告诫我们,恶性肿瘤非放化疗不可,其他措施没有用。可惜,那时我认为病人情况很好,化疗不对症,故没有听取他的意见,于日送我弟回到泉州。到泉州后,我继续在政和县一个老中医那买中药给他吃。10月28日发作癫痫,倒地半小时昏迷不醒。后在泉州公安和120的帮助下恢复过来。以后间断性的发作3次癫痫。期间电话说头部发紧。我当时没有明白他说头部发紧的含义。日在泉州进行第二次核磁共振复查,发现肿瘤已经复发,大小为2.2X2.4X4.4厘米。
  日,他再次来福州找我。我带他去找协和医院原来的主刀医生那。医生说,三级恶性胶质瘤预后不好。复发后的治疗措施,他认为可以手术、放化疗、伽马刀、伽马刀加化疗。他推荐同步放化疗,此种治疗措施的中位生存期为1年。
  随后与湖南一个医生取得联系。这个医生于日从湖南赶到福州,用他的方法进行了20天的治疗。只是由于胶质瘤在大脑中,大脑是免疫豁免器官,一般药物和免疫细胞均难以进入大脑,因而他的治疗效果不明显。我想我弟如果不是脑瘤,而是别的肿瘤,用他的方法或许有效。
  进入2月份以后,我弟情况越来越糟,一天不如一天,每一天均是本质性的变化。由可以散步个把小时,到完全卧床;由可以说话到语无伦次;由有些记忆到基本失忆。体重在不断降低,从来1月17日来福州时69公斤,降低到放化疗体检时的66公斤,每天测量体温差不多都是低烧,37.5度左右。
  2月12日我去晋江讲学,那一天,他一人就卧床没起来。我也焦急万分,决定2月13日再次送他到协和医院。
  2月13日上午在医院与医生交流。医生认为没必要再次手术了,病人这种情况下,再次手术后估计也就一两个月左右的生存期,没有多大意义去花这笔钱。医生也埋怨我耽误了我弟的病情。我深为后悔。我把医生的看法与所有家庭成员进行了电话沟通,他们均认为趁着还没死,赶紧想办法带回湖南来,要死,也要死在老家,不要做野鬼。但我弟自己不想死,不愿意回去,我一个人也无法把他带回湖南。只好办理了住院手续,与医生商定还是进行手术,为放化疗赢得时间和条件,并确定2月16日手术。
  2月13日下午核磁共振检查,发现肿瘤大小为4.4X6.8X7.8厘米,脑中线偏离1.5厘米。医生说,脑压与血压差不多了,血液流不进大脑,病人随时会陷入昏迷而死亡。我吓了一大跳,为自己的无知耽误了他的病情而深深自责。小弟已经不能说话,双手发抖,无法进行什么有意义的动作,我只能一口一口给他喂饭吃,扶他下床大小便。
  2月14日,我大弟从泉州赶来,小弟不认识大弟了。这天下午小弟大小便失禁,我们刚给他洗了澡,换了衣服,躺倒床上没半小时,又拉湿了病床。我们把这种紧急情况反映给医生,医生进行了一定的检查,也很着急,本着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他们决定提前手术,做加急手术,否则病人很快就会死去。晚上他双脚已经僵硬,扶他下床后不能站立,只能卧床靠尿不湿。
  2月15日上午禁食。12点55分,我弟被推进手术室。我签了所有该签的字。下午4点30分主刀医生走出手术室。我赶紧追上去问他手术情况如何?他说有三个瘤子,从左颞叶扩展到左额叶,大片区域,无法切除干净,大概切除达80%。晚上7点15分,我弟被推出手术室,进入重症特护病房。
  2月16日晚上可以说几句不知道是什么意思的话。
  2月17日,医生允许我弟吃食物。主要吃流质食物。下午大弟回泉州过年。
  2月18日是除夕日,2月19日正月初一,我在医院陪护他。此后,我弟意识逐步清楚起来,可以下床走动,可以自己上厕所,但视力依旧模糊不清。看来手术的效果还是立竿见影的。
  2月25日医院新年后上班。所有医生护士都到岗。
  2月26日邀请放疗科医生来神经外科会诊。
  2月28日办理了出院手续。问他有何感觉,他说无力怕冷体虚,刀口部位还隐隐作痛。晚上,他睡在我办公室。我在办公桌上看材料。他身上有股恶臭味,是油漫臭味,奇臭无比,几乎要把我臭晕倒。这股臭味持续了很多天,直到3月20日才逐步消除。
  3月2日办理放疗科住院手续。
  3月3日上午抽血、心电图等检查。下午做放疗定位。
  3月9日开始为期42天规范化同步放化疗。每次60GR适形调强精确放疗,125毫克蒂清化疗。同时服用德巴金。这天上午和下午,在医院各挂甘露醇等一瓶。
  3月10日上午挂瓶时老走针。我告知护士,在神经外科手术的时候就开始走针了,每天要换2个留置针。经与主管医生商量,暂时不挂瓶。此后因没有出现严重的放化疗副作用而未在医院挂过瓶,直到出院。
  3月11日,他自述头痛,肿瘤部位疼痛,脑部有水的感觉。我认为是同步放化疗杀死了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引起了炎症反应,此时会有肿瘤抗原释放,可能激活特异性抗肿瘤免疫。于是我按照事先的计划和准备,于这天晚上给他注射一种灭活的细菌制剂。
  3月12日上午继续注射这种细菌制剂。晚上注射另外一种细菌制剂。如此每天早晚共注射2针细菌制剂一个星期,直到3月17日结束。
  或许有人会问,为什么要注射细菌制剂?这是因为我学习了天涯论坛作者“探索的心”撰写的帖子:《谈癌症的治疗问题与新思路》, ,我高度认可帖子的观点。在这个帖子的思想指导下,我做了计划,并准备了相关药品,且自学了注射技术。“探索的心”说的非常好,必须在抗肿瘤免疫T细胞被激活的2到4天内,注射危险信号因子,来修饰T细胞,告诉T细胞免疫走向,把抗肿瘤特异性免疫进行到底。相反,如果在T细胞被激活的4天内,没有受到危险信号因子的修饰,T细胞就会作出这是自身抗原的认定而停止攻击,致使免疫出现不可逆转的耐受,癌症病人从此再无治疗机会。我因找不到这个危险信号因子,事实上这个药品还未经审批,市场上没有销售,只能找替代办法,于是我就注射外源性细菌制剂,来诱使肌体免疫细胞产生这种危险信号因子。这是我使用细菌制剂的原因。
  3月18日以后,头痛缓解,大脑没有出现有水的感觉。其实,自放化疗开始,他没有出现常见的放化疗副作用,如呕吐、发烧等反应。故我弟没有接受过这方面的治疗。同时,每周的血液检查结果显示,我弟的血象正常。
  3月22日,他在医院称体重,发现有70公斤。我觉得非常奇怪。短短半个月,怎么可能体重回升这么快?是不是抗肿瘤特异性免疫反应起来了?我兴奋的给“探索的心”发了邮件。
楼主发言:785次 发图: | 更多
  “探索的心”很快就回复了:“这么看现在的体重恢复是个好兆头,不敢说一定是免疫启动,但是起码说明控制住了恶液质。因为控制恶液质最有效的是过继免疫,我们可以持乐观的态度。  治疗的具体细节你说一下,我看看后面怎么接。”  于是我就把治疗的细节详尽的写给他。  “探索的心”老师再次回复给我:“我最大的担心是免疫参与后会受到持续的放疗大的再次抑制。因为免疫只聚集在脑部病灶,而放射也在这个部位,所以不用说一定会杀死一些免疫细胞的。至于是不是会到完全抑制,还是部分抑制我说不好(因为单次剂量不是很高)。当然,如果是肿瘤与免疫同归于尽了也可以接受。在这个问题上,过度放疗似乎是常规。很多情况下,放疗可以达到脑部肿瘤的完全缓解。所以不靠免疫,或者先靠免疫,后靠放射来达到完全缓解也是可能的。  如果是我,我会总和以上考虑把放疗分成2-3段间歇完成。放疗科的医生都知道放射杀死是剂量积累的,就是说只要剂量到了,肿瘤是一定会死的。至于是一天给足,还是10天分开不重要。但对没有受到放射的免疫细胞来说就不同了。初次放疗激活免疫后,让这些免疫细胞在没有射线干扰下攻击肿瘤是最佳的选择。既然病人状态没问题,就不用担心肿瘤反弹。何况还会继续放疗。哪怕分成两个阶段来完成也比连续要好:第一阶段我们认作是免疫调动阶段;第二阶段是灭活阶段(不在乎是否连免疫一起杀死)。”
  我根据“探索的心”老师的指示去医院找主管医生。主管医生表示,体重回升确实是个好现象,但原因可能有三个:一是放化疗的作用;一是免疫的作用;一是放化疗与免疫共同起的作用。现在的情况还难以判断究竟是哪种原因。他说,放化疗缓解症状导致体重增加也是个普遍现象。因而不同意间隙性放化疗方案。  于是,只能按照主管医生的要求做连续性放化疗。
  4月5日,当同步放化疗进行了一个月时,我弟感觉大脑又出现了有水的感觉,同时头部隐隐作痛。我估计这是放疗起作用的时间点。放疗1个月左右会大量杀死肿瘤细胞,引起炎症反应,导致脑水肿和头痛。这天晚上,我与主管医生电话沟通,请他给我弟注射XGDT。主管医生答应每天给注射一次,直到放化疗结束。所以从4月6日开始,我弟除了放疗、化疗、吃德巴金外,还要每天注射一次XGDT。
  我弟复发后脑肿瘤弥散面积大,手术无法完全切除,术后剩下的肿瘤细胞数量不少,通过同步放化疗,会杀死大量的肿瘤细胞,释放大量的肿瘤抗原,进而可能激活抗肿瘤免疫反应。如果不使用危险信号因子,我弟可能出现抗肿瘤免疫耐受,若此,我弟则永无治愈之可能。
  XGDT注射一个星期后,我问我弟有什么感觉?他说头脑清醒了些。也就是说,这次的用药还是对症的,起到了作用。  左侧脑袋上头发基本掉光了。这是放化疗的必然反应。
  4月19日,为期42天的同步放化疗正式结束。我要他连续三天在医院称重,均为72公斤。我记得日在福建省省立医院做核磁共振时称重为73公斤。42天的同步放化疗后,体重差不多回到了正常体重。
  4月22日办理了出院手续。
  关于后续治疗,我发给“探索的心”老师邮件:“放化疗结束一个星期后进行白介素2的注射,强化已经启动的抗肿瘤过继免疫。2个月进行第二次化疗,继续采取危险信号因子诱导、教育免疫。  此后每两个月进行替尼泊苷注射液和司莫司汀联合化疗一个疗程,外加注射危险信号因子诱导剂,接着连续注射白介素2。  每两个月进行核磁共振检查。若发现肿瘤再长,则用伽马刀照射。在伽马刀照射后的第三周(此时肿瘤细胞开始死亡)开始使用替尼泊苷注射液和司莫司汀联合化疗一个疗程,同时使用危险信号因子诱导剂。”
  “探索的心”老师发来邮件,认可这一后续治疗思路和计划。
  我弟状态是不错的。每天在校园散步,很多老同志认识他,说他红光满面,步子轻快。  其实我弟说,他的体力还没恢复正常,在公园散步时会感觉累,会在公园石凳上睡觉。  确实,我也感觉到有时他说话也不太流利,记忆力还没完全正常。不过正常生活是没问题。  不过,自4月份后,他身上的体臭就没了。我把这个情况发到帖子里,有个“你好我好大家好”的网友认为,我弟的体质发生了根本性改变,肿瘤被抑制了,认为我们成功了。
  我弟手术后为什么会有长期的体臭?我百思不得其解。主观设想:是不是因为他濒临死亡,很多细胞已经进入凋亡程序不能逆转?故而身体因为这些细胞死亡而发出恶臭?  身上恶臭消除,是不是说明身体新生细胞取代了那些进入凋亡程序的细胞?死亡细胞被免疫清除干净了?
  报到。  楼主好样的。
  今天开始两天一针20万单位的白介素2注射。白介素2能使细胞毒性T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和淋巴细胞活化因子的增值,具有抗恶性肿瘤的功能。有文献介绍其使用方法:开始低剂量,长期使用,效果越来越好。
  前一个帖子说到的同事的妹夫前庭腺癌骨转移,在北京放化疗效果不明显,副反应强烈,全身疼痛,血像很低,无法继续做下去,回到了厦门。我同事介绍了我弟的治疗经验,他们家庭会议讨论的结果是,继续在医院放化疗,剩下的日子可数了,还不如赌一次,或许还有活下去的机会。于是找到了一个会注射的人,按照我说的方法,更换化疗药,在放化疗的同时注射XGDT。
  在激活免疫后,维持免疫后;  如果免疫足够强大,能清除掉所有癌细胞,这个效果当然是最好的。  可惜,激活足够强大的免疫,似乎是个奢望!事实上能够让免疫与肿瘤对抗成平衡已经是万难可贵。  有个肿瘤存在,带瘤生存,总是不安全的,夜长总会梦多。  怎样才能让肿瘤彻底的消失呢?  除了增强、维持免疫外,还一个办法:压制癌细胞自身的繁殖能力!  肿瘤成因不明,但基本上人们都认为是N个错误后,产生了一个或一批变异细胞,而这个或这批变异细胞没有被清除,以后就不断的繁殖(癌细胞的繁殖是:错+错=新癌细胞)、不断的再变异,终于聚积成一个恶性的肿瘤。  如果能压制癌细胞的自身繁殖能力,就等于控制住癌细胞的再次变异的速度,即肿瘤级别没有增加,并且肿瘤体积增长缓慢。  (肿瘤级别没有增加,即癌细胞基本还是原来的成份,这样也能够让已经激活了的免疫系统能够识别癌细胞并攻击,如果癌细胞演变成了另一个更高级别的癌细胞,那么原来已经建立起的免疫系统将不能识别而无法攻击)  一方面增强免疫,一方面压制癌细胞繁殖能力,这个才是治疗癌症的理想手段,至于怎么压制癌细胞的繁殖能力呢,可惜没有确切的数据方法可依。  癌症患者或家属,应该要知道压制癌细胞繁殖能力的必要性,至于方法,确实很多,可惜未免花多眼乱,当事人只能选择性地执行了。
  楼主你就已经找到了对付癌细胞的办法了!起码已经找到了其中一个办法。  魏博士帖子第1页,就有抑制癌细胞繁殖的办法;  又如郭林气功,没有人认为郭林气功能杀死癌细胞;但是,几十年来、无数患者的事实证明,练好郭林气功,多数癌症能受控;  还有五花八门的食疗,按摩,一些草本药物……等等,目标不是要去杀死癌细胞的,据说也收到效果,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与生活质量,甚至有些被认为治愈。  所以,其实人类已经找到了对付癌症的方法,只不过没有集中、统一、系统、过滤、个性地使用罢了。  现在的医院,医学研究者,各出其谋,但只要有那么一点点的成就,都“专利”了;有些人持有较好的药方或方法,成不了专利却成了“秘方”。  如果全世界的医疗机构或研究人员能信息互通,成果共享;治疗癌症或其他重大疾病的效果,应该大有改观。
  谢谢楼上的肯定。只是我的方法是否有效还要继续验证,不宜过早下结论。
  有些问题不是思考就能解决的,体臭——浑身都冒臭气,洗澡以后也有,主要是肠胃的问题,中药调理:黄精15,黄芪10,太子参20,灵芝35,女贞子15,陈皮10,苍术10克,这是一天的量,每天一副,吃一周看看,也许就能解决问题  祝好
  楼上的,谢谢您的执教。我弟体臭已经消除了,不需要做其他治疗。
  请高人指点,我这样理解放化疗的副反应是否正确:  放化疗主要是杀死肿瘤细胞,杀死部分正常细胞,会引起先天应急炎症反应。这个炎症反应会导致全身疼痛、体温升高、体虚力乏、体重下降。随着死亡细胞的进一步增加,这个炎症反应继续维持,且有恶化的趋势,病人感觉极为难受,几乎受不了。在没有过继免疫控制的晚期癌症病人,放化疗激发的先天应急炎症反应,会导致病人出现系统炎症,出现恶液质,越治越糟糕。  如果肌体在先天应急炎症反应后启动了后天的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即过继免疫),过继免疫会发出下调先天炎症反应的淋巴因子指令,先天炎症反应会下调,反映在临床上病人不会觉得全身疼痛,体温逐步下降,体重也会逐步增加,血象也会逐步正常。  如此,可以通过观察放化疗期间病人的先天炎症反应情况,判断病人是否存在后天特异性抗肿瘤免疫,也能够据此判断病人未来情况。
  20楼分析应该很正确,基本也是“探锁的心”的研究结果。  “探”也运用放化疗,但“探”运用的放化疗不是传统模式那么简单,“探”模式杀死癌细胞只是个手段;“探”的模式目的是要激活、增强可能存在的免疫;让免疫完成消灭癌细胞的工作。  传统放化疗没别的目的,就是要“亲自”杀死癌细胞,在估算病人能承受的能力下,剂量尽可能大;事先就立定了方案,多少量X多少天,仿如流水线作业,完事就出院。  传统放化疗模式,没有好结果是成理成章的事;效果好,是盲猫拉到死老鼠。
  传统放化疗之所以成功率低,是因为放化疗杀死肿瘤细胞,激活抗肿瘤免疫后,得不到危险信号因子的修饰,导致过继免疫作出自身抗原的认定而停止攻击,进而出现不可逆转的免疫耐受,病人的命运就此决定,无论后面怎么治疗,均不可能有效果。这是“探索的心”老师最核心的思想。
  当然,更换化疗药,可能导致新的肿瘤抗原释放,可能激活一些抗肿瘤免疫,显示化疗对肿瘤有些应答(应答可能性低于10%)。在有应答时,若能够得到危险信号因子的修饰,还可能维持一定的抗肿瘤免疫,病人或许还有些机会。14楼所述病人就是这种情况。
  老师,客套话我就不讲了。直接说孩子情况。我们家可可15岁,于日手脚发麻送到医院,查出脑瘤。医生根据影像经验对我们说90%是恶性,要求尽快手术。10月27日做了切除手术,术后在重症监护4天出来了,后来有发烧,3天后下来了,医生有提做腰穿,我们坚持不做,用物理降温慢慢下来了。过了危险期,孩子慢慢恢复,慢慢能动了,也一天比一天会说话了。半月之后用了尼莫斯汀进行了第一次化疗,医生观察没问题后出院。  术后在家慢慢恢复,我每天教她打一会太极,她很乖很认真的学着,太极是老架一路,比较复杂,年纪大的人说学起来困难,记不住,这孩子还行,说明脑子没坏。她的肿瘤长在丘脑,部位很深,靠近脑干,快有小鸡蛋大,医生只割了一半。  一月后我们按照规则,再次入院,做放化疗。武汉协和肿瘤做了30次放疗,剂量和你们家一样,也同时进行了化疗,这次医生给吃了替莫挫安,每次6粒。这期间孩子情况还可以,每天坚持了半小时的打拳,只是到放疗的最后几次,没有精神,软得像条虫,才停了休息了那么2--3天没有打拳。连续放疗结束后2015年元月6号,我们回家休息。  做完手术后,孩子体重下降8斤,放化疗期间一直稳定,没增没减,吃饭睡觉都还可以。放疗后期出现了一点小炎症,外阴炎,医生说不用去看,大约20来天后好了。
  2015年2月做了第3次化疗,这次用替莫挫安我们没按医生的自己减到了5粒。5天结束后,孩子发烧了3天,没过39.5,也就是屁股塞点药,一天多擦擦这样也就好了。出院后回家不久孩子又外阴有点溃疡破皮的样子,我们自己在家用点高锰酸钾泡泡一周后也就好了。到了过年,孩子的太极75式也学完了,很聪明的,比我当初从老师那学的都快。每天打着拳,听着音乐。这样到了3月20号,我们去做了核磁共振复查,影响显示瘤子小了一半,脑中线居中,水肿还有一点。这次换到我们做手术武汉脑科医院化疗,医生说,16岁以下就是孩子,按孩子剂量用药,这样,我们这次替莫挫安就降到4粒了。化疗药吃完后,我们看孩子没什么力气,多呆了一天3月28日出院。回家后这次精神比上一次略好,炎症还是有,外阴和咽喉处。这次的时间就持续的比上次要长,到现在还有不舒服。
  @悦悦玉事
努力去争取!祝福你们成功!
  @恋上你容颜下的
DC-CIK治疗只有成功的特例,并无一般意义上的疗效,美国早就放弃了此种疗法,国内不少医院还在炒作。DC-CIK疗法的不足在于:一是癌症病人本身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就很微弱,有些病人就不存在这种后天获得性、特异性免疫,你怎么可能去增值它呢?二是即使存在一定的抗肿瘤免疫,这种免疫T细胞因得不到外源性还是自身抗原的修饰,即使被增值回输体内,除了加快T细胞对肿瘤免疫耐受,并无治疗效果,而T细胞对肿瘤耐受了,就没有治愈机会了。  倒是在放化疗时使用异体DC-CIK细胞,有可能在癌症病人体内产生危险信号的淋巴因子,来修饰放化疗激活的抗肿瘤免疫,进而产生治疗效果。但这种治疗未免费用过高而没有临床意义。
  说来这么多,是想听听老师您的建议,我们的过继免疫如何?可以注射那个XGDT吗?是什么时候打?肿瘤经过这么一系列杀灭,剩下不多,是不是要把肿瘤养一段时间再杀?按探索老师的理论来还有启动免疫的治愈的机会,我们要把这宝贵的机会用好。错过了前面的,这一次不能错过。  还有,这个孩子的身体一向很好,会吃饭会读书一点都不麻烦大人。只是有点不同的是,她感冒了,有时会1--2个月都才好。就在她出生后的半年的第一天就感冒了,搞了半个月才好。恰恰就是6个月的第一天感冒,这是不是探索老师说的过继免疫,她这个过继免疫没有衔接好?后来6岁多的时候也有一次感冒持续了2个多月才好。在后面也发生过这样的长时间的感冒,医生也奇怪,这孩子的炎症怎么这么顽抗?总共我记得的有4次。要是这点长时间的感冒让孩子就基因突变了,真是让人太不甘心啊!这孩子喜欢动脑筋喜欢思考,难道癌细胞就选择了在脑里突变?我们现在就不敢让孩子想问题,叫她每天傻傻的活着,连棋也不敢让她下了。
  还有一点,这孩子经常流鼻血,经常在半夜睡梦中流,说是小时候摔碰到了鼻子。一直流到12岁好了一些,去年打篮球,被碰到了,后又经常流,医生说这个和脑袋里面没有一点关系,我不大相信。再有孩子还花粉过敏,有一次我带她去公园玩,让她在开着花的大树底下等我,十多分钟后我回来了,看到她揉脸,有点红。第二天,这脸就像被剥了皮似的红彤彤。就这些不一样,看似很鸡毛蒜皮的事,她怎么就会得了脑癌呢?人有这么脆弱吗?
  哦,修正一下,孩子出生半年后的第一次感冒,是用了快2个月才治好。
  @悦悦玉事
我不是医生。请您咨询医生吧。
  关注。LZ有想法有决断。
  顶顶,  楼主多加保重,自己也要注意身体。
  老师,用香菇多糖会有副反应吗?会有危险情况出现吗?
  探索给您的站内信,可否转发给我也学习学习?
  @悦悦玉事 探索老师给我的信,我都是原文发在前面。  另外,香菇多糖注射液副作用不大,关键是这个药品模拟外部感染究竟能够产生多少危险信号因子,这个不确定。
  我弟目前的情况,面色红润,体重维持,体温正常,食欲稍差,体力不好,视力较为模糊,耳鸣继续。有好的情况,也有不好的情况,必须要计划下一步治疗方案了。所以,准备近期做个核磁共振检查,由此决定维持性化疗的方案,是继续使用蒂清还是改换化疗药?如果前面放化疗效果很好,维持性化疗还是继续使用蒂清。此外,还要确定维持性化疗开始时间。当然,维持性化疗期间,同时使用两种细菌制剂和XGDT注射液。
  @我好你好真的好
您好!多谢您对我的关注和帮助!我弟除了医院正规的放化疗外,就是我给注射的两种细菌制剂、XGDT、白介素2,其他没有任何措施,包括中医中药、食疗、运动疗、气功。中医中药、食疗、运动疗等手段,我也尝试过,也就是第一次手术后,没有做放化疗,主要靠中医中药、食疗、运动疗等,结果没有三个月就复发了,复发后肿瘤生长还极快。实践告诉我,这些东西没有普遍疗效,可能有个别效果。
  老师,据你们观察,香菇多糖有什么样的副作用,我们马上就要用了,怕有什么要提前做好各种准备,因为注射的医生毫无经验,又是孩子,担心的
  什么叫做“复发”,即是好了一段时间,然后又开始不好了,这叫“复发”;  楼主弟二次手术前的情况,肿瘤并没有好过,不应该叫做复发,应该叫做“没停”。  手术后,肿瘤还在长,没有停止过,就不是复发。  手术的意义主要在于减轻瘤负荷,也可以明确病理。  对于恶性肿瘤,手术是不可能阻止其进展的。  反而有人认为手术会加速肿瘤的进展。  有人认为,恶性肿瘤的环境里有水肿、崩塌、坏死、出血。在恶性肿瘤的恶劣环境里,正常细胞难以生存,免疫细胞(如果有)被水肿阻隔,也难以达到。手术可能会把原来就恶劣的环境弄得更糊涂,如此一来,免疫细胞更不能起作用,附近正常细胞也会因手术切断了供给线路而奄奄一息或者死亡。反观癌细胞,癌细胞早已经练就过,通过变异适应了这样的环境,恶劣环境对于癌细胞来说并不恶劣,反而是温床。  所以有人认为,手术很可能刺激肿瘤更快的生长。  那么是不是癌病人就不要手术呢?那当然不是的!大多数情况下,手术是治癌的第一步。  手术成功的好处:  如果手术成功,可以减轻瘤负荷,挖走了的肿瘤腾出了一个空穴,让切不完的肿瘤有生长空间;手术明确病理,为后继治疗提供了依据;也由于有个空穴,肿瘤还可以在这个空穴里生长,暂时未压迫正常组织,病人能很好地生存一段时间,利用这一段时间做后继的治疗。  ***如果楼主愿意,后面将与楼主探讨治疗方法***
  @我好你好真的好 我非常愿意与你探讨治疗方法。欢迎您的指教!
  我弟昨天进行了核磁共振检查,结果是左侧顶部位新增一个2.1X1.1病灶。经询原主刀医生,答曰:“原部位除了一些水肿,尚无复发迹象。新增病灶虽可伽马刀治疗,但不能消灭其他部位的肿瘤,建议继续化疗。”  我考虑到免疫组化指标中MGMT指标已经达90%的阳性,表明对蒂清并不敏感,客观上新增病灶的事实也证明如此,故维持性化疗药必须更换。故我联系了省肿瘤医院,决定下周一在那开始替尼泊苷注射液+司莫司汀联合化疗。
  楼主可否看到或者记得“探锁的心”先生说过的一句话吗?  探锁说过:当西医治癌到了一定高度时,必然要走中医理念。  由于楼主弟前期中医、食疗没有见效,就对中医、食疗等产生了不信任;如果不信任中医,不吃中药也罢,因为是药三分毒,每个中医生水平不一,观点不一,开药的依据主观成份占比大。  食疗是治癌的基础,每个生存期长的癌病人,没有一个不注重饮食的。说句不好听的,如果某个癌病人不想活了,饱餐一顿狗肉,很快就可以上天堂了!  中医药、食疗等,见效就是慢,通常要半年至一年才开始发挥作用;楼主第前段时间突然体臭相当严重,我认为是前期的中药开始起效。  楼主总是以为第一次手术后没有放疗,是误了病情,其实未必的。楼主可能未知道,放疗后,两年内是不能手术的。如果强行手术,风险将非常非常之大。没有医生能保证放疗后两年内不复发,如果两年内复发,那么基本只能干着急,眼睁睁的了。  ***明天贴几例中医治病调理的例子,探讨下中医中药的特点***
  @我好你好真的好 谢谢您的指教!中医中药救缓不救急,生命关头还是西医可靠。即便是放化疗,成功的病例远远超过中医中药。
  @我好你好真的好 实在没有确定性高、效果明显的治疗方法。只能按照我目前对胶质瘤的理解、对癌症的理解,一步步来。
  今天去交水费,听到收水费的阿姨小姐们在聊天:谁谁练甩手功,那种细胞真的没了。  然后就有人问,甩手功怎么练的……  “那种细胞”,不用多说,指的就是那种细胞!  在不影响其他治疗的情况下,同时使用多几样方法,未尝不可!
  甩手功,很容易练的,只要病人还能走动,就能练,比郭林气功好练,又不用花钱。
  我本来想发个视频地址的,可是天涯不许发。希望观众自己搜索下,
  最近本人在留意着一种疗法,叫做“人身共振”疗法。  甩手功就是共振疗法的一种;甩手功,这种运动(功)小孩也可以做。  我认为甩手功是目前最实用,最容易做到的一种自然疗法。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先了解甩手功,以后我将把我对共振疗法的理解贴上,希望能帮助别人和得到别人的指教。
  大家知道,荡秋千,是一种顺势以为的做作,秋千来回荡漾所需要的时间,就是这个秋千的频率,人们掌握到了秋千的频率后,就可以很轻松地把秋千荡的很高。  人的心脏跳动也是有频率的,掌握好心跳频率后,可以很轻松地就能加速血液的循环,配合呼吸,可以治疗很多慢性疾病。
  @我好你好真的好 我让他学习、联系甩手功。其实只要身体许可,锻炼好处很大。
  我弟昨天(即5月18日)办理了维持性化疗的住院手续。虽然长了一个瘤子,但这不可怕。怕的是正在生长但还没在影像上出现的潜在病灶。为了对付这些潜在病灶,只有化疗这一条路。已经在影像上出现的病灶,比较好解决,如伽马刀。  今天下午要去医院与医生协商化疗方案。
  恶性肿瘤的治疗很难毕其功于一役的。要有复杂性、长期性打算。要准备几次曲折反复。要按照既定的原则执行。  有人问,你弟长出来新的病灶了,你使用的方法没有效果。我说,长出来新病灶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大脑是免疫豁免器官,即使免疫调节得很好,免疫细胞也进不去大脑。这是我最烦恼的地方。二是免疫刺激的强度还不够。因为手术拿掉了大部分肿瘤抗原,剩下的肿瘤抗原太少,难以激活并维持强大的抗肿瘤免疫。究竟是何种原因,我其实也不知道。
  现在的方法是通过维持性化疗控制已经影像上出现的新病灶,同时抑制其他潜在病灶。在化疗的同时,按照既定原则和方法在医院注射XGDT,到家后注射两种细菌制剂。
  @我好你好真的好 你提出的问题我真回答不了。大脑正常情况下确实没有什么免疫细胞,这是事实。至于有些人的胶质瘤有自愈现象,这也是事实,但原因为何,我不知道,可能全世界也没人知道。
  昨天下午在医院敲定了化疗方案:依托泊苷+顺泊+司莫司汀。两个疗程后看疗效再做调整。
  @我好你好真的好 谢谢您的鼓励。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不能放弃。
  5月20日开始依托泊苷+顺泊+司莫司汀的联合化疗。  5月22日体温升高至37度,5月23日三次测量体温均为37度。说明出现了炎症反应。这个炎症反应应该是化疗杀死了细胞引起了先天炎症反应。同时弟自述有头晕现象,说明有脑水肿,这是先天应急炎症反应必然带来的后果。化疗带来的体温升高、脑水肿等事实,说明我弟的肿瘤有发展,也说明化疗有效果。  化疗的当天就开始注射细菌制剂和XGDT了,准备连续注射一个星期,以引入危险信号因子,诱导并教育后天免疫。  观察体温变化和脑水肿的情况,可以判断后天过继免疫的情况。
  今天加倍注射细菌制剂和XGDT,担心白介素12受体2-4天时间窗口消失。  维持性化疗第一个疗程今天结束。今天两次测量体温,均正常,头晕稍微缓解,晚上散步两个小时,似乎先天应急炎症反应正在消失,是否说明后天过继免疫起来了,迅速下调先天应急炎症反应?
  /aizheng/fengliaokangaidiyiren/kangaizhuanti/5730.html  /2833428.shtml  这两篇是关于蜂毒疗法治癌症是文章。
  今天两次测体温,均为36.8度。体温正常说明先天应急炎症反应被下调。
  持续关注中。我也是探锁老师的粉丝。祝楼主弟弟早日康复!
  5月25-27三天,我带我弟去河北一家医院去看病。虽飞机晚点3个小时,导致25晚上没怎么睡觉,接着长途汽车,这三天他居然没任何问题,这使我稍感欣慰。
  分享一篇文章,DCA治疗肺腺癌。  【二氯乙酸钠DCA控制术后肺腺癌问题 ( 12:39:05)】  母亲一直身体不错,只有糖尿病(轻度)等少数病症。2007年4月,因咳嗽、左胸痛去拍了胸片,结果发现右肺上长了肿瘤。我们相当震惊。  母亲不吸烟,也很开朗,喜欢唱歌、跳舞、文学什么的,为什么会得肺癌呢?  07年4月30日,母亲在北京301胸外做了右肺切除2/5的手术,确诊为肺腺癌3B期,肿瘤7.4*3.6,已经穿透肺叶,接触到了胸膜。主刀医师在肺内尽力清除了可能残留的癌细胞组织,并局部进行了放疗药物清扫。  对切除肿瘤的病理试验表明,母亲的肺腺癌细胞,对放疗和化疗都不敏感,而比较欣慰的是,对易瑞沙比较敏感。因此,根据主治医师的意见,母亲在手术后没有进行常规的放疗或化疗,而是在一个月后开始服用易瑞沙,并连续服用了三个月。  由于母亲的肺腺癌发现的较晚,已经属于3B期,主治医师悄悄告诉我们,母亲的生存期只有10-12个月,这还是易瑞沙敏感的前提下。  感谢老天,易瑞沙对母亲的肺癌细胞确实敏感,在连续服用三个月的时间里,不论癌胚抗原CEA还是CT等检查,都显示母亲肺部情况良好,CEA位于正常指标范围内。  但是,我们又面临一个新问题:根据医师以及资料介绍,易瑞沙有耐药性,从6个月到18个月都有,平均是12个月左右。主治医师建议我们不要停药,连续服用易瑞沙。可是我们考虑,一旦耐药后怎么办呢?  此时,我们在网上也看到了一些介绍二氯乙酸钠(DCA)治疗癌症的资料。在此情况下,我们决定停用易瑞沙,改用二氯乙酸钠控制母亲肺癌的发展。由于据说二氯乙酸钠在癌细胞很小时更容易杀死他们,因此我们在停用易瑞沙后,立即开始服用二氯乙酸钠。  服用的剂量以及辅助药物,都是按照网上资料。其中二氯乙酸钠每天服用0.8-1.0克(母亲体重55公斤左右)。每服用一段时间,停药休息一下。服用的方法是:少量水溶解服用,饭后(怕刺激胃)。  服用后,确实出现了资料介绍的一些副作用,比如神经末梢受损(症状为手颤抖、脚趾麻木)、轻度皮肤瘙痒等,但是没有什么严重的副作用。而且,在服用两年停药后,这些副作用都逐渐减轻或消失了。  服用二氯乙酸钠的效果:母亲从2007年9月开始服用,一直到2009年8月,整整24个月。在此期间,每隔三个月测试一次CEA,半年检查一次CT(开始是三个月),CEA的指标一直控制在正常值范围内,胸部CT也显示肺内没有明显的肿瘤,只有在淋巴组织附近有少量不能确定的东西。  应当说,对于一个肺腺癌3B期的病人来说,服用二氯乙酸钠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它至少把医师判断生存期只有最多12个月的病人生命延长到了36个月以上,而且当时情况还很好。  如果不是发生了新的病情,母亲很可能就会一直服用二氯乙酸钠了。2009年9月,一次检查中,意外发现尿蛋白,而且情况还很严重,24H尿中蛋白达到7克。当时由于担心是服用二氯乙酸钠导致了尿蛋白,因此才不得不停止了服用二氯乙酸钠。  停药后,CEA检查竟然还维持了很长时间保持正常,直到2010年的5月,才发现CEA达到15,超过了正常的10。  以上就是母亲肺腺癌手术后服用二氯乙酸钠的过程。总结如下:  1、二氯乙酸钠对于母亲的肺腺癌术后控制复发、转移,具有非常好的效果。  2、病人服用24个月时间,加上停药后的8个月,完全控制肺癌转移、复发的时间达到了32个月。  3、如果考虑到刚开始服用时的效果,可能是依赖于刚刚停药的易瑞沙,那么二氯乙酸钠的有效时间也有30个月之久。  4、最厉害的是:二氯乙酸钠在停药后还保持了病人8个月时间的病情稳定。  5、后来咨询了很多医师,都认为二氯乙酸钠为小分子物质,应当不会对肾脏有较大负担和损害,而且也未见有同类病情的报告。  6、个人以为母亲后来的尿蛋白,并不是服用二氯乙酸钠引起的,而是肺癌细胞激活的自身免疫系统的攻击,损害了肾脏的功能,导致漏蛋白(肾功一直正常)。  母亲现在还健康的生活着,当然在停用二氯乙酸钠后,现在是依靠易瑞沙了。下次写一下易瑞沙的情况。  本人不是医生,只是以病人家属的身份,介绍我们的治疗经验。  
  (接上面)  【服用二氯乙酸盐,要加什么补充剂?】  首先,你要知道加拿大阿伯塔大学的实验,行话叫做老鼠模型,不是人体实验。过去在老鼠模型中有效的药物,很多到了人体就不灵光。原因是两者有一些差别,正好起了作用。这次DCA实验,两者哪些差别值得注意?  第一,人是很少数几种动物之一,其体内自己不能制造很重要的抗坏血酸盐,简单说就是缺维生素C,自己不能及时补充,只有靠饮食摄取。而老鼠可以不断自己制造它。VC是重要的抗氧化剂。患癌症的病人体内有很多自由基,这些活跃的带电荷的毒素,不断攻击正常细胞,夺取他们的电子,造成细胞损坏。一个细胞一天可能经受一万次攻击,所以体内有抗氧化剂组合,联手对抗它们,就看谁的实力大了。一个合理的推论是,当老鼠摄取DCA后,线粒体启动凋亡程序,需要大量抗氧化剂助战。老鼠制造VC,第一是量大,第二是及时供应,这是它的反应机制,人就不同,首先一般人都处在VC相对短缺的状态,因为人体没有任何警报系统来提醒缺乏VC。癌症患者就更不用提了,可以断言他们每天都缺VC,光靠饮食,根本不够与癌症战斗,已经先输了。其次,在DCA起作用的时间内,人体的外来VC是个定数,不会随需要而变化,该到位的时候,也许正好短缺,要等下一顿饮食。有人服用二氯乙酸盐,不及时加服VC,如同拿破仑滑铁卢,援军不来,如何是好?  第二,阿伯塔大学实验,用的都是年轻老鼠。我们的癌症病人多数过了身强力壮的年龄,而且被疾病折磨得缺乏战斗力。这个区别不受研究者注意,是鼠模型的结论应用不到人的一个因素。既然要想用老鼠模型来研究人,就应当尽量让老鼠模型接近人,而不是让人去将就老鼠模型,对不对?现在补救的办法,就是让病人尽量强壮。怎么办?补充营养!  首先是补充VC,别小看这个维生素。我写了一本小书,专门有一节讲这个营养素的各个方面,有机会在网上发表给大家看看,就明白它多么重要。这里简单说,补充的办法由两个,一个是口服,一个是静脉注射。美国人服用DCA的案例二中,是静脉注射。他们认为这样可以让VC在体内停留时间长一些。我看分几次口服也许更实际。  剂量一直是个大争论问题。美国有个诺贝尔奖得主鲍林博士,曾经发起大量服用VC的运动。这次网上讨论,有位化学家参加,是鲍林的信徒,自己每天服用10-20克,感冒或者因病毒感染时甚至服用60-80克,此言一出,我们都吓出一身汗。要知道,当服用量达到1890毫克,就开始从尿里走了,更不用说副作用了。我看还是别走偏锋,按照主流意见,不要超过500毫克吧,最好一天分几次。这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帕克教授的意见,我一向尊敬他的研究结论。  二氯乙酸盐会是癌症克星吗?  今天看《参考消息》,有一篇文章提及治疗癌症的新思路。用在实验鼠身上二氯乙酸盐可以杀死癌细胞,原理是二氯乙酸盐可以激活癌细胞中休眠的线粒体,从而激活癌细胞的死亡机制。癌细胞因为线粒体的休眠成为不死之身,这是它之所以为害的根本原因。文章提到二氯乙酸盐因为价格低廉,所以担心企业对生产这类药品热情不高。看来依靠研制新药以提高价格的想法,中外制药企业想法一致。
  二氯乙酸钠已经被一些博士、硕士作为学位课题来研究了。从研究结论来看,效果还是很鼓舞人心的。/p-.html#0-qzone-1-5d2a4e8d1a374a433f596ad1440  有鉴于此,先买100克于6月8号时与化疗联合试用下,看看情况再做决定。同时配合服用vc、vb1.当然,危险信号因子诱导剂也同时用上。
  Dca,好几年前我用过,当时是从一个国外网站买的。因为同时化疗,不敢肯定它的效果有多大,但是它是主流以外最值得尝试的药物了。国外是进行过临床试验的,可以联用泰道。好几个有效的案例,在thedcasite上。
  提高免疫力才是最终的解决办法。提高生活素质。
  @leann_lin
请问,你们使用DCA效果如何?病人近况怎么样?
  楼主老弟化疗效果怎么样了  
  回楼上。我弟化疗的疗程是这样的:每三个星期为一个疗程,每个疗程连续用药5天,中间间隔2个星期。5月20开始维持性化疗第一个疗程,24日结束。25日验血全部正常,6月2日要验血。目前的情况,除了言语表达不是很流利、准确外,其他均正常,每天可以散步6个小时。    从这个验血结果来看,白细胞、血小板没有降低,淋巴细胞维持较高水平。
  由于化疗使用的依托泊苷、顺泊和司莫司汀,对骨髓抑制有迟延和累积效应,所以这张血常规图不能说明什么问题。
  一个朋友的叔叔62岁,春节前确诊肺癌,随后就在云南一个中医医生那拿中药吃。期间只进行抗生素治疗。到现在已经不能言语、不能行动、不能吞咽,虽还没出现连续性发烧、连续性疼痛、凝血、出血等晚期恶液质病相,但肯定是脑转移了,现在躺在床上等死。我朋友很后悔没有及时送他到医院进行正规治疗。
  DCA的威力与局限性  .cn/s/blog_5c5b992d0100mlyb.html  二氯乙酸(DCA)是丙酮酸脱氢酶激酶的抑制剂(PDH kinase inhibitor),也就是说它可以活化丙酮酸脱氢酶符合物(PDC),使得丙酮酸转化为乙酰辅酶A(acetyl CoA)成为可能。而乙酰辅酶A是一个关键代谢产物,决定了来自葡萄糖的燃料是否可以进入线粒体利用氧气进行燃烧。  肿瘤细胞,由于它代谢的旺盛,对能量需求比正常细胞大很多,因此很快出现组织缺氧的状况。作为对策,肿瘤会有两个方案候选:1)造新的血管(相当于建新的铁路来搞好能源运输);2)关闭需要用氧气的线粒体燃烧模式,而只启用无氧酵解(或者说是不用氧的“焖烧”模式)来获取能量。这第二种方式的采用,就是为什么肿瘤组织对葡萄糖的需求量是正常人的10倍的原因。  一个已经长得比较大的肿瘤,其周边一定已经有了密密麻麻的新造血管,给动手术带来困难。昂贵的单抗新药Avastin,就是用来抑制新生血管的。但是对于已经形成的血管,抑制新生血管的药物就无济于事了。但是只要肿瘤细胞在继续生长,就一定会发生缺氧的状况,那么就有一部分细胞要转变代谢类型,进行无氧酵解来获取能量。  对于进行无氧酵解来获取能量的癌细胞,是因为缺少氧气才不得已而为之,并非天生就喜欢这样。所以当用DCA打开了炉子来烧时,就因为缺氧而出现“经济危机”,迅速进入细胞凋亡程序,也就是说这样的癌细胞会自杀。  而对于有血管进行供氧的癌细胞,则有充足的氧气来源,本来就是在进行有氧燃烧,所以吃再多的DCA也无济于事。  这样,我们可以很好界定DCA的威力和局限了。  1)对于刚刚出现的肿瘤,还来不及发展血管来供氧,是无氧酵解模式,DCA可以迅速将它们杀灭在萌芽中;  2)对于手术或化疗后新出现的转移灶,而且是快速发展的转移灶,也同样没有匹配的血管来供应,同样是DCA最能发挥作用的地方;  3)对于发展速度中等,尺寸较大的肿瘤,是一个有氧代谢和无氧代谢的混合体,吃DCA后会将肿瘤适度缩小一部分,然后保持稳定不变;  4)对于发展速度较慢,尺寸中等的肿瘤,有充分的氧气供应,基本没有无氧酵解模式的肿瘤细胞,则DCA会完全无用。  5)DCA的确能帮助化疗药物,因为化疗药物通常需要一个活跃的线粒体来发挥作用,而对采用无氧酵解模式癌细胞杀伤力不足。这样,DCA和化疗药物合用,就如交叉火力,封杀了死角,是值得推荐的方案。
  体积较大的恶性肿瘤,其内部往往有坏死,崩塌现象,这就是供血不足造成的。  当肿瘤出现坏死,崩塌等现象时,就是癌而成症时,这种症叫癌症。  肿瘤内部或刚开始的转移灶,共同特点是血管不达,供血不足。那么,DCA又是怎样到达肿瘤内部或刚开始的转移灶呢?  
  @我好你好真的好 你这个问题很犀利。我无法回答。我前面引述的内容我自己没法确证。期待您在这方面的工作!
  按照“探索的心”老师的观点,任何成为病灶的肿瘤,均有血供,且血供越差,越容易导致肿瘤细胞死亡,进而形成局部炎症,对身体有害。任何没有成为病灶的单个或少数肿瘤细胞,靠扩散营养生存,对身体无害。这个扩散营养是什么?从何而来?它与周围体液有没有关系?有什么关系?我想这些问题或许是回答诘难问题的径路。  我认为,DCA要想真正成为抗癌药,必须在基础医学上证明任何有血供病灶内癌细胞能量代谢均是葡萄糖无氧酵解方式。  对与这个问题,上世纪30年代,一名叫瓦博格( Warburg)的德国科学家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癌细胞只能依靠“无氧代谢”来产生能量,即使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也是如此。这个现象后来被医学界命名为“瓦博格效应”(Warburg Effect)。  “瓦博格效应”(Warburg Effect)是目前关于癌细胞是无氧糖酵解代谢的假想学说。不知道这个猜想有没有得到验证?
  “瓦博格效应”(Warburg Effect)及2-脱氧葡萄糖(2-DG)抗肿瘤效应  材料来源:
/link?url=aOKhLtvO5RU5ciAI_hFabmhImMBDKe-jCNuspiM4mXMDHdNSKpCh6DNn4Rdrv3oKosFHI5ldf-FEH5vyfsbJMGa6qnSs3YR3SxNsCN1_h37          
  “瓦博格效应”(Warburg Effect)据说已经被证实。 /view/f801e1d628ea81c758f5788d.html  
  你引用的那些理论,都是一个网名“檀诺”的科学家写的,我好像有他的全集,可以发给你。
  我家化疗第5个疗程时,化疗医生说片子可疑,我就开始增加了DCA。。。后来也用过DCA+格列卫(根据网上的一个案例)。这个药副作用相对小,耐受性好。  在国外网站买的,因为纯度高。
  “闲梦江南梅熟日”网友在《二氯乙酸钠使用记录1》/view/7cfc22cdc2cf.html  给出了她妈服用DCA及辅药剂量  
  6月2日抽血检验结果如下:    从这个验血结果来看,白细胞低于正常值,说明化疗对骨髓抑制的迟延效应出来了。与5月25日的验血结果比较,淋巴细胞比例上升。请内行的朋友解释下,此种情况下,是不是说明我弟存在一定的抗肿瘤免疫?
  淋巴细胞的比例从5月25日的26.5%上升到6月2日的32.1%。主管医生说是个很好的现象。不知道是不是确实这样?
  肿瘤可实现自然凋亡  晚期肿瘤患者,真的无路可走了吗?手术、放化疗后免疫低下,出现疼痛、腹水怎么办?  1972年英国著名生物学家Kerr提出“细胞凋亡”理论,2002年诺贝尔生理学奖得主John
 Solston等人阐明机理。如今国际前沿运用于肿瘤天然生物治疗。众多研究机构证实:β-1,3-D-葡聚糖可激活肿瘤细胞凋亡机制,促肿瘤自然凋亡。  《中国药理学通报》 透露,β-1,3-D-葡聚多糖对机体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均有调控作用。对肿瘤的抑制率通常达到99%-100%。这些多糖之所以具有强烈抗肿瘤活性,是通过活化机体免疫系统,继而增强了相应的免疫应答,诱导肿瘤细胞分化或凋亡。  大量免疫实验证明:它不仅能激活T/B
淋巴细胞、巨噬细胞、NK细胞等免疫细胞,还能活化补体,促进细胞因子生成,对免疫系统发挥多方面调节。可在体外直接杀死癌细胞,对正常细胞无杀伤作用。(《中外医疗》ISSN)  目前,国际前沿应用β-1,3-D-葡聚糖为核心的天然生物疗法,诱导肿瘤凋亡,成果喜人。北京、上海等地率先引进。减轻放化疗毒副作用,防止复发转移,延长生存期。无疑启动了让肿瘤自然凋亡的“神奇按钮”。
  脂多糖要激活免疫,怕是需要皮下注射才行,口服估计没有用。
  今天开始第二期维持性化疗。治疗方法同第一期。  密切监控体温、体重、脑水肿等炎症情况,在炎症出现后,加倍使用细菌制剂和XGDT注射液。
  也存在与第一期不同的情况,这就是司莫司汀这期不使用。因为司莫司汀需要间隔6-8周。
  国外综合鸡尾酒疗法的治愈神经胶质瘤的案例  选自《 战胜恶性肿瘤:治愈恶性肿瘤的希望守则》一书  我曾经在网上看到一则有关恶性肿瘤的报道,这也是我撰写此书的主要动机之一。那是一篇刊登在《华尔街日报》周末版上的特别报道。讲的是父亲动用所有治疗手段治愈儿子萨姆的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亦称神经细胞瘤)的故事。《华尔街日报》有严格的编辑方针,不仅不会在A版第一页刊登彩色照片,新闻内容也不会超过1个栏目。但对于吉塔?阿南德记者的报道,《华尔街日报》网开一面,以两个栏目大小的篇幅刊登萨姆的彩色照片,并在整整9页里登载了相关报道。   综合鸡尾酒疗法的惊人疗效  报道中,记者详述了父亲为了拯救疾病复发后被医生们放弃治疗的儿子所付出的艰辛努力。虽然《华尔街日报》带着批判性论调,给文章标上了“儿子是实验用白鼠吗?”这样的标题,但对于成功治愈恶性肿瘤的结果,还是表示了叹服和敬佩之情。报道中,萨姆的父亲成功治愈儿子的方法就是“治恶性肿瘤鸡尾酒疗法”。  当萨姆的病情复发,坚守传统治疗方法的医生们完全放弃治疗之后,他的父亲开始全权负责爱子的治疗。与多个领域的权威专家们商讨后,他动用所有治疗手段,自行调配出有助于爱子肿瘤治疗的药物。  1. 萨姆.哈奇森的鸡尾酒疗法  硝呋噻氧(Nifurtimox,抗生素)+环磷酰胺(Cytoxan,抗恶性肿瘤剂)+四硫钼酸盐(Ttetrathiomolybdate,治疗肝豆状核变性的药物)+青蒿素(Artemesinin,抗疟疾药物)+ω-3(不饱和脂肪酸)+西乐葆(Celebrex,抗发炎镇痛药物)+维生素C、维生素K3  最后,萨姆在4次复发后,成功治愈了恶性肿瘤。同时在萨姆的治疗过程中起了榜样作用,本.威廉姆斯也通过“治恶性肿瘤鸡尾酒疗法”成功治愈了脑肿瘤。因为血脑屏障的存在,通常很难向脑肿瘤患者的脑部输入药物。因此,脑肿瘤治疗大都采用手术或放疗等方法。就威廉姆斯的情况而言,由于大脑只能吸收10%的药物,治疗处在非常不利的状态。可他通过“治恶性肿瘤鸡尾酒疗法”还是取得了成功。
  2. 本.威廉姆斯的鸡尾酒疗法  他莫昔芬(Tamoxifen,乳腺恶性肿瘤治疗剂)+维拉帕米(Verapamil,高血压治疗药物)+异维甲酸(Accutane,严重痤疮药物)+蘑菇提取物+褪黑素(大脑激素)  治疗脑肿瘤的过程中,威廉姆斯除了用传统抗恶性肿瘤药物之外,大胆使用激素调节剂、高血压治疗药物、严重痤疮治疗药物和蘑菇提取物等,成功治愈了连医生们都放弃的脑肿瘤。  现在,请读者阅读 日由韩国Newsis通讯社转发的《华尔街日报》报道内容:  罹患恶性肿瘤的7岁小男孩萨姆.哈奇森一天要吃44粒药。其中绝大部分药片并不是医生给开的,而是由萨姆的父亲通过多方渠道自行购入的。  最近,《华尔街日报》周末版上刊登的一篇报道深受瞩目。报道详细记述了一位父亲为治愈爱子的稀发恶性肿瘤而不懈努力的催人泪下的事迹和想通过“治恶性肿瘤鸡尾酒疗法(Cancer-Cocktail)”克服恶性肿瘤的故事。  须知《华尔街日报》有严格的编辑方针,不仅不会在A版第一页刊登彩色照片,新闻内容也不会超过1个栏目。但对于吉塔?阿南德记者的报道,《华尔街日报》网开一面,以两个栏目大小的篇幅刊登萨姆的彩色照片,并在整整9页里登载了相关报道。  萨姆的父亲内里.哈奇森让儿子服用的药主要由临床试验用药物构成。哈奇森先生将深受神经系统恶性肿瘤折磨的爱子当做“实验小白鼠”的理由是因为现有治疗药物的局限性。尽管医学界警告人们,混合使用未经临床验证的药物会带来严重的副作用,但是仅去年一年(2006年)就有56.5万名患者因恶性肿瘤死亡的美国,已有很多人像哈奇森先生一样开始关注“按一定比例调配各种新药服用的治恶性肿瘤鸡尾酒疗法”。  美国食品医药管理局(FDA)恶性肿瘤治疗研究所的理查德?巴斯德理事告诫人们:“并不否认治恶性肿瘤鸡尾酒疗法的疗效,但该疗法必须在完成临床试验和分析的医学范围内实施。”可患者和家属却心急如焚,接受不了那漫长的等待。结果难以避免与主治医师发生冲突。除副作用之外,医生们还要为医学诉讼担心。关于对诉讼的担心,西雅图恶性肿瘤治疗中心的马克.钱柏林理事问道:“要是患者遭受难以忍受的痛苦之后,还是未能逃离死亡,则应由谁来负起责任?”  事实上,还没有任何有关“治恶性肿瘤鸡尾酒疗法”在哪一阶段起哪一种疗效的研究报告。患者和家属们都是用自己研究出来的处方组合用药。澳大利亚肿瘤学家尼克.帕布罗斯基说:“以前也曾帮一名患者进行过治恶性肿瘤鸡尾酒疗法,不过很多患者因为严重副作用只进行一回治疗就立即放弃了。”  “治恶性肿瘤鸡尾酒疗法”得到如此广泛的传播,是因为此种疗法的先驱者,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行为心理学教授本.威廉姆斯的成功。1995年,他被查出脑肿瘤并被医生宣告还有18个月生命。后来接受放疗的时候,他偶然从一本科学书籍上看到有关混合药品治疗的内容,并被书中内容所吸引。于是他说服主治医生给自己的化疗处方增加了治疗乳腺恶性肿瘤的药物——他莫昔芬。  然后,他又知悉治疗高血压的药物维拉帕米可以成倍提高化疗效果后,通过其他医生得到处方。后来,他又从墨西哥购入高浓度状态下服用即可杀死恶性肿瘤细胞的治疗严重痤疮的药物——异维甲酸。结果混合使用这些药物不到一年,威廉姆斯的肿瘤完全消失了。  2002年澳大利亚的房地产开发商唐利维.菲茨帕特里克(DonlevyFitzpatrick)被查出脑内有两块恶性肿瘤,只剩9个月生命。虽然他从网上获得有关“治恶性肿瘤鸡尾酒疗法”的信息,但因为主治医生的反对,未能如愿。没过多久菲茨帕特里克就因病情恶化连话都说不出了,他的妻子找到本威廉姆斯在内的几位专家,开始尝试“治恶性肿瘤鸡尾酒疗法”。  服用含有他莫昔芬和异维甲酸的“鸡尾酒”后不久,菲茨帕特里克的肿瘤缩小到CT探查不到的程度,他也重新开口说话并逐步恢复了活力。帮助他进行鸡尾酒疗法的专家之一,杜克大学脑肿瘤权威亨利.弗里德曼(Henry Friedman)对此作出评价说:“当初要是只进行主治医生推荐的方法,患者肯定活不到现在。”
  前面所提过的萨姆的父母,一开始也遵循过传统治疗方法。2005年进行过密集式化疗和干细胞移植术并持续服用6个月的异维甲酸。在医院度过100多天以后,萨姆得到“病情好转”的判定并出院回家。但是到了翌年7月,不仅从萨姆的左膝盖查出了恶性肿瘤细胞,而且神经母细胞瘤也再次复发。经检查之后医生下了病危通知。陷入绝望的哈奇森夫妇抱着一线希望决定使用尚在临床试验中的抗肿瘤药物维甲酰酚胺(Fenretinide),但服药一个月以后,因恶性肿瘤细胞转移到右臀部,不得不停止治疗。  停止用药的那天晚上,哈奇森先生用电脑打印出3本有关神经母细胞瘤的书籍和各种维生素说明书,以及相关资料,读了一遍又一遍。阅读过程中他从布朗大学医生们写的报告书中看到一名神经母细胞瘤患儿的案例,知道了叫做硝呋噻氧的抗生素可以消灭神经母细胞瘤中的恶性肿瘤细胞。同时他还得悉,德国的拜耳股份公司已研制出相关治疗药物但还未获得美国许可。看完报告书后,哈奇森先生立即给报告书的共同作者之一,吉瑟尔.肖勒博士打电话,获得了用药许可,并向主治医生发出了协助邀请。尽管医院里的所有医生都极力反对哈奇森的治疗方案,但他心意已定。到了当年9月,医院开始给萨姆使用已在布朗医院验证效用的两种抗恶性肿瘤剂和硝呋噻氧。  哈奇森夫妇一边祈祷硝呋噻氧消灭爱子的恶性肿瘤细胞,一边关注萨姆的状态。其间,哈奇森还读到了威廉姆斯用“治恶性肿瘤鸡尾酒疗法”成功克服脑肿瘤的故事,给他打电话求助。威廉姆斯先生在电话中阐述自己“肿瘤患者没有时间等待完美的试验数据。为了征服肿瘤患者需同时混合服用多种药物”的理论,告诉他应该采用毒性较低的多样化治疗方案。  此外,从另外一份资料中得知高浓度ω-3鱼油可以让肿瘤停止增殖的信息的哈奇森咨询哈佛医学院助教马克.伯德(Mark Puder),确定了用药处方。哈奇森先让萨姆每天早晨服用3颗鱼油胶囊,连续服用两周之后,仔细观察服药效果。每天晚上和早晨用电话和电子邮件向医生们通报萨姆的状态后,哈奇森7点还要到公司去上班。对此,肖勒博士还笑称“从未见过哈奇森先生睡觉”。哈奇森夫妇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过了几周之后萨姆原先掉光的头发和睫毛开始重新长了出来。  哈奇森为爱子付出的努力并没有到此结束,在和其他肿瘤患者用电子邮件进行联络的过程中,他又得悉有一种治疗疟疾的中草药可以起到抗恶性肿瘤效果。于是他从网上订购叫做青蒿素的中草药,每天给萨姆服用5次。到了1月份,哈奇森又增加服药次数,每天让儿子服20粒青蒿素颗粒。结果,CT摄影结果显示,萨姆的肿瘤持续性缩小,已到了勉强才可认出的程度。  现在,哈奇森又开始试验新的疗法。从通过自然疗法治疗恶性肿瘤的替代医学权威詹姆斯.贝朗格(James Belanger)处得知化疗药物中的黄酮成分会助长恶性肿瘤细胞的信息后,他给儿子选用了减少黄酮成分的混合药物。可是到了10月末,为迎接万圣节给萨姆购买绿巨人装束的那一天,他听到了从儿子的右腿查出恶性肿瘤细胞的晴天霹雳般的消息。  哈奇森一边指责过度减少抗恶性肿瘤剂剂量的自己,一边重新调整了药物比例。他在已有的混合药物配方上追加了维生素C和维生素K3的合剂。和硝呋噻氧一样,这种维生素合剂也具有消灭恶性肿瘤细胞的作用。  有一天,正在玩游戏机的萨姆为了吃药暂停了游戏画面。待他吃完药重新开始游戏不久,萨姆欢呼:“我赢了,我赢了!”坐在一旁看儿子玩游戏的哈奇森先生,轻轻地对记者说:“我真希望儿子能像玩游戏那样,轻松地战胜恶性肿瘤。”  过了几天,医院传来了振奋人心的消息。对CT结果进行重新分析之后,医生发现萨姆的右腿上根本没有出现恶性肿瘤细胞。虚惊一场的哈奇森,重新将药物配方调回原来的样子。他认为既然没有发现恶性肿瘤细胞,就没有必要追加复合维生素药物,引发新的危险。  哈奇森先生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道:“请你想象一下,把自己的儿子当做实验小白鼠的情形。做出那样的决定并不轻松。我也害怕做这种试验,但在目前这种状态下,这是我们家唯一的希望。”说这句话的时候哈奇森先生的双眼充满了眼泪。
  中晚期癌症可以完全治愈   (转贴,不知是真是假
/content/13/05.shtml )  前两天听到一位文友患了肺癌,已是中晚期,医生原预判只有三个月的生存期,接受化疗以后,已活了半年,半年里他还在创作、修改长篇小说,目前状态还可以。我问到了他的电子邮箱,立刻发函去,向他推荐一只广谱的,长期使用基本无副作用的治癌特效药——蒿甲醚皮下注射剂。此药是一位老首长的儿媳几年前推荐的。她母亲十多年前得了恶性程度很高的癌症,医生说只有两个月的生存期,有人推荐了此药,两个月后去检查,癌细胞完全消失。说这话时老太太还健在,已经九十多岁。此后,她向许多生癌的亲友推荐,效果都很好。蒿甲醚是从蒿草中提炼出来的,原来是抗疟疾的特效药,因为据病家反映,此药长期使用无副作用,所以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是  广谱的抗癌药。我当时听了非常兴奋,因为抗癌药(化疗)的严重后果,就是药物的副作用,不仅患者在接受化疗时非常难受,而且会导致免疫力极度低下,乃至全身衰竭,等不到癌肿来夺取生命(如转移到脑部昏迷致死,转移到肾脏尿毒症而死,还有导致门静脉高压破裂喷血而死),就因所谓并发症死亡,现在有基本没有副作用的抗癌药,在不是癌症患者的福音吗?我当时就想贴到博客上,但那位女士表示一旦贴出,担心药涨价,蒿甲醚原来6元一支,当时已涨到9元一支,涨了50%,虽然与其他抗癌药比起来,药价非常便宜,但  考虑到此药有些患者长期使用,有癌治癌,无癌防癌,同时,它又是抗疟疾的特效药,而疟疾患者多数在农村,蒿甲醚药价一涨,对患者还是不小的负担。尊重她的意见,我就把联系购买蒿甲醚的方法记在通讯录上,有机会就向人推荐。  但让我感到纳闷的是,叫我听了这么兴奋,没有副作用、又便宜的抗癌特效药,听到我推荐的癌症患者却不兴奋,有的干脆不用,有的买来用了几针就不用了,结果都在接受化疗后速速离世。我遇到的知音,严格说,蒿甲醚遇到的知音,是潘肖珏教授。她原来是国内有名的公关策划专家,五年前患了恶性度最高的乳腺癌,而她当时还得了股骨头坏死的病,如果术后接受化疗,那就雪上加霜,即使能活三、五年,也只能瘫在病榻上,毫无生活质量。兵至死地而后生,她背水一战,用研究学问的理性与钻研精神,研究出了一条抗癌的活路,还写出了一本书《女人可以不生病》,书中公布了她研制的抗癌食谱,现在,已成了养生专家。她一听就对我说,蒿甲醚是有道理的。她说,目前,国际最先进的抗癌理念,就是变攻癌(手术、化疗、放疗),为改变身体环境,使癌细胞没有生存的土壤。研究表明,癌细胞只能在酸性体质条件下才能生存,在弱碱性体质条件下,癌细胞就会自然死亡。她就是根据这个原理,研制出了抗癌食谱,救了她的命。而她看到最新的资料,美国已经从蒿草中提炼出青蒿素,制成片剂,作为抗癌特效药,原理就是青蒿素可以变酸性体质为弱碱性体质。青蒿素片剂1000多美金一瓶,在美国的抗癌药中算是相当便宜的,但它是片剂,效果肯定不及针剂。蒿甲醚原是抗疟疾特效药也有道理,因为蚊子只叮咬酸性体质的人,不叮弱碱性体质人,可能疟原虫在弱碱性体质人的血中也不能生存。  但直到这回我收到那位文友的回信,才明白以前的患癌症的朋友不用蒿甲醚的可能的原因,也是我不得不写这篇博文的原因。他说,他现在接受的化疗,是使用一只价格非常昂贵的进口新药(好像是800多美金一支,每天一支),他现在是以接受临床试验的方式用药,所以是免费的,否则他根本用不起。但接受临床试验,为观察疗效,必须承诺不使用其他的药物治疗。目前情况还可以,如果药物产生了耐药性,不起作用了,停药后再用蒿甲醚。  我恍然明白,之前那些拒用蒿甲醚的患者,可能也有类似的协议,或者并没有享受临床试验的优惠,但医生也告诫不要混用其它的药物,他们就唯命是听,结果错失了生存的机会。我回信说,首先,我在药厂干过,也在医院蹲点写作,知道接受临床试验的规矩,医生提出不要同时用其它药物治疗,是合理的,即使不是参加临床试验,要求患者在一段时间里只接受一种治疗方案,也是合理的。但医生所指的其它药物,是指同一类作用的药物,例如同一类攻癌的药物,而把酸性体质改变为弱碱性体质,本来通过食疗(日常饮食)也能达到(潘肖珏教授就这样做到了),蒿甲醚只是  使作用更快一点,所以,使用蒿甲醚不能视作使用其它的抗癌药。而癌症的危害性正是在病程发展快,改变体质的进程也许赶不上癌细胞的发展进程,所以,使用蒿甲醚越早越好,刻不容缓。  其次,大量的事实已经证明,抗癌药最大的负面作用是摧垮了人的免疫系统,而不仅是通常所认为的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杀死了大量的好细胞。免疫系统是抑制癌细胞的主力军,因此,使用抗癌药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开始作用很明显,癌肿块不再生长,甚至缩小了、也有消失了,但使用一段时间,抗癌效果不明显了,再接着,癌肿爆发性生长,一发就不可收拾。原因就在抗癌药摧垮了免疫系统,已有的癌细胞杀灭了,新生的癌细胞却没有免疫系统去控制、抑制,就疯狂生长。抗癌药不是抗生素,没有什么耐药性。出现所谓的“耐药性”,就是抗癌药把自身免疫系统摧残殆尽,那就来不及了。所以,抗癌药用到一定程度,病情稳定了,应该赶快停药,尽可能多保留一点自身的免疫系统,抓紧这段休整期,改变自身体质环境,对残存的癌细胞来个釜底抽薪。如果期望抗癌药把癌细胞赶尽杀绝,毕其功于一役,那适得其反的概率是非常大的。这方面有沉痛的教训,说起来令人心里难过,就不说了吧。  那位文友还问到蒿甲醚是否有片剂,因为打针一是麻烦,二是长期注射,皮下可能出现硬块。我回答他,凡针剂都可以口服,只是通过胃来吸收,效果可能差一些,那就用量加倍。当然,蒿甲醚是否对胃黏膜有刺激作用,患某种胃病的是否可以口服蒿甲醚,还要问医生,最好自己试一下,不舒服,就改注射,反正试一下是不会致命的,为了救命,值得一试。  我把蒿甲醚的购买方法公布在这里:蒿甲醚注射液,昆明制药集团有限公司生产,地址:云南省昆明市西郊七公里,邮编:650100,电话:,,FX:。可以先打电话去联系,厂家会告诉你这是抗疟疾药,用于抗癌,临床试验结果还没有出来,你要用可以,但厂家概不负责。然后会告诉你账号,汇款进去后即发货,每次不管买多少,运费总是60元(不知现在涨没涨)。生产蒿甲醚的厂不止这一家,但这家是朋友向我推荐的,还是有信誉的。另外,蒿草在农村田间多的是,鲁迅诗曰:“万家墨面没蒿莱”,到中药店去买,买不到到农村去割,弄来煎茶喝,或许也有用,不妨一试。  综上所述,我得出结论,中晚期癌症可以完全治愈,但必须转变观念,其它的疑难杂症乃至绝症,亦复如此。观念不变,生了病把自己全部交给医生,在目前国内(也许还不止中国大陆,是世界性的)医务界唯利是图,医德、医技严重滑坡的情况下,“合理”的结果是使自己死得更快,一场病导致家破人亡。因此,我要推荐大家去看潘肖珏的《女人可以不生病》与她的刚推出的新书《我们该把自己交给谁》。无论你是否生了病,无论你生了什么病,我觉得都该看一看,因为,比她战胜绝症的经验与那些食疗、心理治疗等方案更重要的,是她展示了一种人生态度,一种生存哲学,她现身说法的告诉我们,健康首先是心理健康,生病归根结底是心灵染病,而战胜疾病的根本动力还在我们自身的生命潜能。
  上面引述的这段话估计是厂家做的广告。要是治癌真有效果,国家也不可能只批一家生产。
  白细胞指数1.8,太低了。昨天下午打升白针。
  看了很多材料,也经历这一年的实践,得出这样的治癌经验:在没转移灶的情况下,疗效得到确证的是手术加术后化疗;值得探索的是先化疗,再手术,当然,如有那个危险信号因子,化疗+危险信号因子后,再行手术。  化疗是全身性扫荡,放疗是定点清除。这是选择放化疗的依据。  在有转移灶的情况下,看转移灶供血情况。血供好,则可当成原发灶处理。供血不好,转移灶容易坏死引起炎症,就麻烦了,基本上没有效的治疗手段。  其他措施不靠谱,尤其是中医中药。  以上,是我目前所能够得到的认识。不一定正确。
  今天继续打升白针。
  青蒿素的抗肿瘤功能不是虚假的,很多硕士博士学位研究课题,一些药学科研单位都对它的抗肿瘤作用做了研究。研究表明青蒿素的抗肿瘤作用是肯定的。  “青蒿素如何杀死肿瘤细胞呢?研究发现,肿瘤细胞膜是青蒿素攻击的主要靶点。青蒿素既可以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发生“凋亡”,也可以使细胞“胀亡”。肿瘤细胞膜遭到破坏后,其通透性就随之发生改变,一方面细胞外大量的钙离子会进入细胞内,诱导细胞程序化死亡,即“凋亡”。另一方面细胞膜通透性的增加导致细胞内的渗透压发生变化,细胞吸收大量水分发生膨胀直至死亡,即“胀亡”。有研究表明,青蒿素能促进Bcl-2(一种抑制凋亡的基因)表达下调和Bax(一种促进凋亡的基因)表达上调,从而诱导凋亡。   另外,青蒿素的抗肿瘤作用可能与细胞内的铁有关,这一机制与青蒿素的抗疟作用机制极其相似。铁是与细胞增殖相关的重要金属离子之一,在疟原虫、肿瘤细胞中的含量较正常细胞高,且肿瘤细胞铁离子的吸收与肿瘤细胞增殖呈正相关。实验研究发现,青蒿素可以与铁反应产生大量的自由基,而自由基可以破坏肿瘤细胞膜即导致细胞内物质外漏,从而杀死肿瘤细胞。因此外源性的铁也可以通过“凋亡”和“胀亡”两种途径增加青蒿素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例如铁传递蛋白与青蒿素能协同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
使用“←”“→”快捷翻页
<span class="count" title="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胶质瘤靶向治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