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睡眠不足会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功能下降,主要指哪种免疫功能

这7件事正在破坏宝宝的免疫力!许多家长都忽略了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宝宝免疫力下降的7个信号
免疫力是人体自身的防御能力,分为先天性免疫和获得性免疫。
先天性免疫是一生下来就有的,如胃酸,唾液酶等;获得性免疫是在出生后从生活过程中获得。
如果宝宝先天免疫力低下或后天免疫力下降,很容易生病。
妈妈可以通过哪些方来判断宝宝免疫力下降?7个信号需留心:
一、换季就生病
天气忽冷忽热,一旦宝宝增添衣不及时,就出现鼻塞、流涕、咳嗽、发烧等感冒症状,且感冒好长一段时间才治好。
二、白天易疲劳
宝宝白天经常感到疲劳,嗜睡,提不起劲,休息后状态好转,但过了几天,又恢复原样,有时甚至吃不下饭。
三、忽然爱吃甜食
如果宝宝在某一段时间忽然喜欢上吃甜食,体内过多的甜食会让白细胞吞噬病菌的能力下降,摄入过多的糖分还会使钙质流失,从而导致免疫力随之降低。
四、尿液异常
一般来说,尿液的正常颜色为淡黄,尿液过黄表示体内缺水,尿液呈透明时说明体内水量过量。
所以妈妈可以检查宝宝的尿液,避免因水份不足而引起的免疫力下降。
五、肠胃娇气
宝宝日常饮食中容易出现积食,或者有口臭、舌苔黄厚、经常超过两天不排便、大便不成形等,都是肠胃不好的表现,说明免疫力比较低下。
六、体重下降
宝宝的体重自出生后会持续增加,一直到青春发育期,但如果体重不增反减,妈妈就要提高警惕了,因为宝宝体内激素失调通常引起体重下降,而此时免疫系统也可能出现失常。
七、脾气不好
如果宝宝经常精神紧张,乱发脾气,平时也不太听话,妈妈不能简单认为宝宝就是“熊孩子”,最好带宝宝到医院做个检查,看是否由免疫系统不正常引起。
免疫力为何下降?
常见原因不容忽视
日常生活中,如果妈妈发觉宝宝有免疫力下降的情况,要及时找出原因,避免宝宝感染细菌或病毒。
以下是宝宝免疫力低下的常见6大原因,看看你家的宝宝免疫力下降是不是也有这些因素呢?
一、吃得过多
吃的过多容易生病,特别是晚上,吃过饭没多久就睡觉,未消化的食物可产生内热,导致胃肠功能失调,抵抗力降低。
妈妈可通过宝宝睡觉时是否不停翻动身子、是否磨牙等表现来判断。
二、穿得过多
年幼的宝宝正处在快速生长期,穿得过多容易导致体内生热,继而出现感冒。
特别是运动时如果穿的太多,毛孔开放,毛细血管扩张,遇冷后易感风寒。
三、睡眠过少
宝宝睡眠不足,体内的“睡眠物质”胞壁酸的分泌会减少,从而使人体的免疫机能下降。
因此,宝宝免疫力下降应该马上想到是否睡眠不足。
四、微量元素缺乏
如果宝宝长时间营养不良,体内缺乏钙、铁、锌等微量元素,抵抗力会下降,感冒生病的几率也会增高。
五、滥用抗生素
用抗生素治病虽然好得快,但副作用大。
如果宝宝生病经常使用抗生素,免疫系统就得不到锻炼,一遇细菌感染反而更容易生病。
六、擅自停药
生病的宝宝病症稍好就立即停药,治病疗程可能不足,细菌便长期处于隐伏状态,一旦受凉,疾病容易再次缠身。
七、不良习惯
上完厕所不洗手、睡前爱吃东西、不刷牙漱口、缺乏运动的宝宝,免疫力一般较正常宝宝低下。
有坑勿入!
这些育儿方法都不靠谱
为了提高宝宝的免疫力,妈妈可能会尝试各种方法,但有的方法反而适得其反。
以下6种错误方法,妈妈们注意别被“坑”了!
一、让宝宝过于干净
宝宝爱干净是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但要是过于爱干净,经常洗手,接触细菌的机会少,抗菌能力变差,时间一长,不仅免疫力不会增强,反会下降。
二、靠药物增强免疫力
不少妈妈看到自己的宝宝感冒反复发作,要求医生开些增强免疫力的药物。
其实有的药物的确能提高宝宝的免疫力,但副作用比较大,而且服药前一定要先带宝宝做个免疫功能全套检测,以此进一步判定频繁感冒是否跟免疫系统缺陷有关。
三、吃过多保健品
目前,市面上很多保健品声称有“增强免疫力”的功能,但这只是商家的夸大宣传。
因为保健品能增强免疫功能并没有医学依据,如果吃太多反而会对人体免疫力造成破坏。
四、食物过于精细
有的妈妈爱给宝宝准备精细的食物,很少让宝宝吃粗粮,生怕宝宝消化不了,胃肠负担加重。
其实,这种做法不对,因为宝宝到了一定年龄,所吃的食物需要多样化,这样才能促进肠胃蠕动,保证营养均衡。
五、生活中过度保护
天气一冷,就紧闭门窗,不让宝宝外出玩耍,殊不知密闭环境更利于细菌繁殖,不利于宝宝健康。
宝宝长时间在封闭环境里活动,很容易感染细菌,所以,妈妈不可过度保护宝宝,应让宝宝在自然环境下不断提高免疫力。
六、认为宝宝免疫力越强越好
有的妈妈认为宝宝免疫力越强越好,于是盲目增强宝宝的免疫力,其实免疫力太强,身体可能会出现异常,引发红斑狼疮、皮肌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
把握三个时期
让宝宝免疫力up up
增强宝宝免疫力,妈妈不妨把握三个关键时期。
初生、断奶、入园是宝宝免疫力最脆弱的三个时期,如果这时候妈妈能想办法增强宝宝的免疫力,那将对宝宝的一生带来极大的裨益!
第一阶段:刚出生
刚出生的宝宝体内的抗体主要来源于妈妈,但宝宝的抗体并不能抵御所有的细菌和病毒,适当增强免疫力是很必要的。
妈妈可以采取纯母乳喂养、让宝宝适时接种疫苗、保证宝宝有充足睡觉等方法来帮助宝宝提高免疫力。
第二阶段:断奶期
喝母乳是宝宝获得抗体的重要方法,但在断奶期,母乳被中断,宝宝不再获得大量抗体,同时还有身体上的不适应,免疫力会出现下降。
这一时期,妈妈要给宝宝选择富含蛋白质和热能的断奶辅食,强化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并让宝宝多活动身体,以此增强免疫力。
第三阶段:入园阶段
宝宝入园后,因作息规律、饮食规律的改变,或者长时间离开妈妈出现情绪低落,加上幼儿园人多空气流通差等因素,也容易出现免疫力下降。
此时妈妈可以先在家调整宝宝的作息时间和饮食习惯,通过绘画本让宝宝保持良好情绪,鼓励宝宝平时多跟别的宝宝一起玩耍等方法,来增强TA的免疫力。
来源:鲍秀兰诊室
Sina.cn(京ICP0000007) &睡眠不足大脑会“自噬”!还有肥胖、眼袋、烂脸等着你!|免疫力|睡眠|大脑_新浪网
睡眠不足大脑会“自噬”!还有肥胖、眼袋、烂脸等着你!
睡眠不足大脑会“自噬”!还有肥胖、眼袋、烂脸等着你!
俗话说得好春眠不觉晓
哈欠上门找晚上睡不着
白天醒不了凌晨的深圳那些还没睡的人你们究竟在干些啥点击查看最健康的答案▼此题无解请往下看凌晨除了睡觉其他都是将就你知道缺觉会发生些啥吗很可能脑子都没了(这可不是在开玩笑哦)一项最新研究表明,当老鼠睡眠不足时,大脑将开始“自噬”。研究人员在实验室对老鼠进行了研究,发现当它们睡眠不足时,大脑中的“清除细胞”变得更加活跃。这些细胞叫做“星形胶质细胞”,就像是微型电动吸尘器,当大脑连接变得衰弱和分裂时,将开始清除神经突触细胞。缺觉一周,700多种基因改变“少睡一会儿没啥大事。”多数人都有这种侥幸心理,殊不知,只要每天睡眠不足6小时,不出一周,身体就会吃不消了。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英国萨里大学科林·史密斯教授将26名参试者分为两组,要求一组人每晚睡眠时间不足6小时,持续一周;另一组人每晚睡眠时间超过10小时。一周结束后,抽取他们的血液样本进行检测。结果显示,缺乏睡眠的这一组参试者体内有711种基因的功能发生了改变,其中涉及到新陈代谢、炎症、免疫力和抗压等功能;睡眠不充足还会扰乱生物钟,让人一天内的精神状况不稳定。没睡好,8大危机在等你▼耳聋耳鸣睡眠不足易造成内耳供血不足,伤害听力,长期熬夜可能导致耳聋。▼肥胖熬夜的人经常吃“夜宵”,不但难消化,隔日早晨还会食欲不振,造成营养不均衡,引起肥胖。▼皮肤受损皮肤在晚10~11点进入保养状态,长时间熬夜,人的内分泌和神经系统就会失调,使皮肤干燥、弹性差、晦暗无光,出现暗疮、粉刺、黑斑等问题。▼记忆力下降熬夜者的交感神经在夜晚保持兴奋,到了白天就会出现没精神、头昏脑涨、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等。时间长了,还会出现神经衰弱、失眠等问题。▼肠胃危机人的胃黏膜上皮细胞平均2~3天就要更新一次,并且一般是在夜间进行的。如果夜间进餐,胃肠道得不到休息,会影响其修复过程。同时,夜宵长时间停滞在胃中,促使胃液的大量分泌,对胃黏膜造成刺激,久而久之,易导致胃黏膜糜烂、溃疡。▼免疫力下降经常处于熬夜、疲劳、精神不振的状况,人体的免疫力会跟着下降,感冒、过敏等就会不期而至地找到你头上。▼心脏病风险长期“黑白颠倒”的人,不仅脾气会变坏,内脏也得不到及时调整,使心脏病的患病几率升高。▼猝死经常熬夜,会导致大脑心脏的负担加大,增加了脑血管意外的几率,若发生脑血管意外就容易猝死。睡多久才不缺觉?为了确定人们生命每个阶段到底需要多长时间的睡眠,美国国家睡眠基金会(National Sleep Foundations,NSF)成立了一支由睡眠学、解剖生理学、神经学、儿科、老年医学和妇科专家组成的专业小组。科学家们花了两年时间,于2015年,提出了最新的睡眠时间建议,每个年龄段各有不同:年龄睡眠时间范围初生婴儿(0-3个月)14-17小时婴幼儿(4-11个月)12-15小时学步儿童(1-2岁)11-14小时学龄前儿童(3-5岁)10-13小时学龄儿童(6-13岁)9-11小时青少年(14-17岁)8-10小时青年人(18-25岁)7-9小时成年人(26-64岁)7-9小时老年人(65岁以上)7-9小时不过,专家组强调每个人对睡眠的需要量存在着较大的个体差异。所以,具体每天睡多久,并没有一个标准值,只有一个参考值,是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来决定的。如何保障良好睡眠?1睡前几小时避免使用兴奋性物质(咖啡、浓茶或吸烟等);2睡前不要饮酒,酒精可干扰睡眠;3规律的体育锻炼,但睡前应避免剧烈运动,有失眠问题的朋友可以做一些放松训练,如渐进性肌肉放松、指导性想象和腹式呼吸训练等;4睡前不要大吃大喝或进食不易消化的食物;5睡前至少1小时内不做容易引起兴奋的脑力劳动或观看容易引起兴奋的书籍和影视节目;6卧室环境应安静、舒适、光线及温度适宜;7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尤其年轻人应尽量避免熬夜;8避免长时间午睡或过多的白天打盹。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所以今晚无论你手头有什么事都放下吧对自己更关爱点儿好好地睡上一觉迎接美好的明天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看点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看点联系。您的位置:>>>正文
研究表明睡眠不足降低人体免疫力 易患感冒(图)
研究表明睡眠不足易患感冒
  美国研究人员12日说,每天睡眠不足7小时会降低人体免疫能力,增加罹患感冒风险。
  位于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市的卡内基&梅隆大学研究人员让153名身体健康的志愿者接触感冒病毒后在一家饭店内&禁闭&5天。期满之后,研究人员对照他们的睡眠情况、感冒症状以及血液中的抗体数量。
  研究发现,每天睡眠不足7小时的人与不少于8小时的人相比,出现打喷嚏、喉咙痛等感冒症状的几率是后者的2.94倍。
  研究人员说,睡眠质量低可能影响细胞激素或组胺,从而影响人体免疫功能。
  &尽管关于睡眠与免疫系统间关系的研究文献比较多,但这项研究首次表明,即使是轻微的睡眠紊乱也会影响人体对感冒病毒的反应,&研究人员谢尔登&科恩在一份声明中说,&这再次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抽出时间保障夜间睡眠的理由。&
  这项研究刊登于美国《内科学文献》月刊。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24小时点击排行
24小时跟帖排行
环球今日推荐[保健]总想吃东西?你可能是睡眠不足了-健康台-中国网络电视台
咨询好大夫
《健康有约》访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董梅谈黑痣也能变成癌?
您可能还感兴趣
视频挂号处
疾病分类查询
||||||||||||||
人群分类查询
资讯排行榜
博客劲爆点
  核心提示:睡眠不好会引发免疫力下降、烦躁不安等。美国《男性健康》杂志最新撰文指出,出现以下问题,你就该补充睡眠了。
  1.总想吃东西。
  不正常的睡眠会把人体的生物钟搅乱,让人一直想吃东西,所以很多人睡眠有问题会反映在体重的骤增和骤减上。
  2.容易感到头晕恶心。
  人体免疫系统会在睡眠中得到修复和加强。如果平时身体挺结实,不易生病,却经常感觉头晕恶心,那可能就是缺乏睡眠造成的了。
  3.忘性大。
  你可能突然之间想不起来东西放哪了。大脑需要睡眠来恢复精力,睡眠不足会影响人的短期记忆力。同样的道理,考试前熬夜突击,倒不如好好睡上一觉去考试。
  4.与人交流对话跟不上节奏。
  聊天时头脑昏昏沉沉,思路比较迟钝,根本不知道说什么好,这就是你需要睡觉恢复精力体力的标志了。
  5.白天没精打采。
  盯着电脑两眼皮就打架,开车时睁不开眼,这些都是身体需要睡眠的信号。喝咖啡、吹吹凉风或许能让人振作清醒一下,但并不能解决身体困倦的根本问题。
  你可能会发觉自己在5分钟内看了好几个不同的网站,或反复查看自己的电子邮件,却没关注到底收到了什么信息。通常这都是睡眠不好造成的。
【】【】【
】【一键转帖
责任编辑:免疫力差生排名榜:睡眠不足压倒你的抵抗力!
  平日欠下“睡眠债”
  经常克扣睡眠时间会让身体产生的免疫细胞数量锐减。芝加哥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相对于每天睡7—8小时的人,每天只睡4小时的人,血液里的流感抗体只有前者的50%。
  提高免疫力的方法:提高睡眠质量。首先,要养成良好的作息和起床时间,而且要规律没有一个良好的作息和起床时间,而且休息时间不规律,那么对于你的睡眠质量肯定不好。最好是每晚在10点半前躺下,早上6点半起床是非常好,只要每天坚持这样,成为习惯后就不怕说睡眠质量不好了,而且每天睡眠时间宜在8个小时左右。第二,睡前不宜喝咖啡等令头脑兴奋的食物、不宜吃东西过饱。人在休息时,人体的消化系统也会随之进入休息状态。因此,睡前喝含有刺激头脑的食物。咖啡等都会影响到睡眠,而且吃东西过饱都会影响你快速睡眠。只有让你身体的每一个器官都能平静下来,负担不重,那入睡时间将会大大提升。还有的是睡前可以喝牛奶或者吃香蕉有助于镇定安神的食物。
  顶着重压过日子
  人在丧偶后的一年内最容易生病,同样,一份让你内心不得安宁的工作也会对免疫力造成深深的伤害。
  提高免疫力的方法:你可以尝试一下在森林中散步。日本研究发现,人们身处郊区,并注视欣赏周围的绿色风景20分钟,能够使皮质醇水平下降13.4%,并起到缓解压力的作用。由于皮质醇水平过高会损害免疫系统功能,因此,这种“森林疗法”有助于整体免疫力的提高。除此之外骑自行车远行、参加瑜伽课程、自己学着做美食都是减压的好办法。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免疫力下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