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端纤维角化棘皮瘤瘤怎么办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75例腓骨肌皮瓣修复口腔下颌骨缺损临床分析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摘要】 目的 探讨游离腓骨肌皮瓣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的手术方法临床效果。方法 对75例下颌骨缺损患者行血管化腓骨肌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根据下颌骨及软组织切除后的缺损范围设计腓骨肌皮瓣的皮岛和腓骨长度,以腓动静脉为血管蒂截取腓骨肌皮瓣并行血管蒂吻合,应用微型钛板进行移植骨坚固内固定。结果 本组75例游离腓骨肌皮瓣I期修复下颌骨缺损的患者皮瓣全部存活,成活率100%。术后3个月随访X线片显示植入骨与下颌骨残端对位愈合良好,未见骨吸收,附带皮岛全部成活,患者张闭口运动、语言及吞咽功能正常。结论 腓骨肌皮瓣具有制备灵活简便、骨量充足外形好、血管稳定匹配、成活率高等特点。血管化腓骨肌皮瓣移植是修复下颌骨缺损较为理想的方法。 中国论文网 /2/view-648309.htm  【关键词】下颌骨缺损;腓骨肌皮瓣;骨移植;修复      下颌骨肿瘤作为颌面外科多发肿瘤,切除术后易造成下颌骨及周围软组织的缺损,并导致患者严重的颜面畸形及语言、咀嚼及吞咽等功能障碍,影响患者术后生活。腓骨瓣移植被认为是目前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后软硬复合组织缺损修复重建的首选方法之一[1]。现将采用自体血管化游本科2005年12月至2009年4月共进行血管化腓骨肌皮瓣游离移植术75例,取得满意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2005年12月至2009年4月行游离腓骨肌皮瓣I期修复口腔下颌骨缺损75例,其中男45例,女30例,年龄33~70岁,平均54.8岁。其中下颌骨骨肉瘤26例,角化囊肿19例,成釉细胞瘤18例,下颌牙龈癌5例,含牙囊肿4例,口底癌2例,骨化性纤维瘤1例。?   1.2 方法 采用缺损同侧的小腿作为供区,如双侧修复则采用供区血管同侧的小腿作为供区。根据下颌骨及软组织切除后的缺损范围设计腓骨肌皮瓣的皮岛和腓骨长度。受区常选用颌外动脉或颈部血管作为吻合支。术前常规采用超声多普勒血流仪测定供区小腿外侧皮肤的腓动脉穿支并标记。如有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则预制纸样置于供区,以大于纸样0.5~1.0 cm切取皮瓣的轮廓。常规设计摘除下颌骨肿瘤及相关软组织后开始制备腓骨肌皮瓣:患者取仰卧位,供区下肢屈膝及小腿内旋位使足向中线内收以充分显露腓骨,大腿上部置气囊式止血带,以腓骨近2/5和远侧3/5交点为中心沿腓骨后缘作纵行切口,近心端可向上弯曲至?窝,切口长度视切取腓骨段长度而定。顺比目鱼肌与腓骨长肌筋膜间隙切开深层组织后显露腓总神经保护,沿腓骨表面向前切断腓骨长肌及腓骨短肌及趾长伸肌等附着,向后切断比目鱼肌的附着并保留0.5 cm肌袖,辨认胫后动脉、腓动脉,注意保护环行动脉皮肤穿支。沿腓骨踝关节上方10~15 cm截开腓骨,按所需长度游离切断腓骨,注意保护血管蒂并取下腓骨肌皮瓣。待受区准备完毕后结扎并切断腓动静脉。根据切取的下颌骨水平段及升支的长短、角度,用来复锯于腓骨骨膜下断开成形腓骨,然后用微型肽板于下颌骨断端行坚固内固定。对下颌骨升支完全摘除者,术中腓骨的升支端头部应适应塑形。腓动静脉分别与颌外动静脉及颈前静脉吻合,观察15 min通畅后分层关闭创口并行负压引流,上下颌间牙弓夹板固定。?   2 结果   本组75例游离腓骨肌皮瓣I期修复下颌骨缺损的患者皮瓣全部存活,成活率100%。伤口无感染均属一期愈合,口腔功能恢复和健侧咬合关系良好,无开口受限且外形满意。术后发生口底瘘1例经换药后愈合,3例小腿植皮感染坏死者经创口换药后行游离皮片移植而愈合。术后3个月随访X线片显示植入骨与下颌骨残端对位愈合良好,未见骨吸收,附带皮岛全部成活,患者张闭口运动、语言及吞咽功能正常。?   3 讨论   因肿瘤、外伤导致的下颌骨缺损不同程度地影响患者语言、咀嚼及吞咽等生理功能。如何修复下颌骨缺损以恢复面部外形及口腔功能是颌面外科及头颈外科医生不断探索和研究的重要课题。1989年Hidalgo等[2]首先将血管化的腓骨肌皮瓣应用于下颌骨缺损的修复重建,开创了腓骨肌皮瓣的颌面部缺损临床应用,大量的临床与基础研究证实腓骨复合瓣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组织瓣。带血管腓骨瓣移植是目前下颌骨重建中最常用的骨肌瓣[3],具有血液供应恒定、骨量充足、骨质硬、可塑性强、成活率高、咀嚼承受压力较好等优点。   腓骨为直型管状骨,骨皮质厚,游离腓骨瓣骨量充足,可提供20~26 cm的骨段,能够满足几乎各种类型的下颌骨缺损修复需要。腓骨具有独立的血供,其血管解剖位置较恒定、变异小(<10%)、口径粗(腓动脉平均3.7 mm,腓静脉平均4.5 mm),血管蒂长度可达7~8 cm,发生动脉内膜硬化的概率低,大大提高了血管吻合的成功率[4]。本研究中75例游离腓骨肌皮瓣I期修复下颌骨缺损的患者皮瓣全部存活,成活率100%。腓骨可制成腓骨骨肌瓣和骨肌皮瓣,其既可修复下颌骨缺损又可修复软组织缺损,同时又可作为腓骨瓣血供的观察窗口。另外,应用微型钛板进行骨断端间的坚固内固定,具有操作简单、固定后稳固性强、钛板术后无需取出,术后仅需短期或不需颌间固定,可较早恢复口腔生理功能,有利于患者的早期康复。   综上所述,腓骨肌瓣具有骨量充足、血供恒定、可塑性强、成活率高等优点,以游离腓骨肌瓣结合下颌重建钛板修复下颌骨缺损可获得满意的疗效,系下颌骨缺损的理想修复方法。      参考文献?   [1] 温玉明.口腔颌面部肿瘤学 现代理论与实践.人民卫生出版社,.?   [2] 乎飞云.三维头颅模型在血管化自体腓骨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中的应用.中华医学杂志,):.?   [3] 陈勇.胫腓骨干骨折不同固定方法的疗效评价.医学研究生学报,):722 724.?   [4] 耿中利.带血管蒂游离腓骨骨肌瓣修复下颌骨缺损.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139.?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角化棘皮瘤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