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血穴位注射药控制得半个月,其它没有用啊?

自血穴位注射脱敏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中国针灸》2011年07期
自血穴位注射脱敏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自血穴位注射脱敏疗法与常规综合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差异。方法:将20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自血穴位注射(简称穴注组)和药物组,每组100例。穴注组采用自血穴位注射脱敏疗法,穴取大椎、风府、肺俞、内关等,每次注射3~5个穴位,3天1次,10次为一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疗效判定。药物组采用常规综合性治疗方法:外用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每日2次;口服盐酸司他斯汀,每日2次,每次1 mg。治疗时间与穴注组相同。结果:穴注组临床治愈率为66.0%(66/100),优于药物组的0(0/100)(P0.05)。结论:自血穴位注射脱敏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治愈率高,明显优于药物组,且无依赖性,不反弹。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R246.7【正文快照】:
慢性荨麻疹现代医学认为是变态反应性皮肤病,中医归属“瘾疹”范畴,病因复杂,是以皮肤、黏膜反复出现瘙痒性“风团块”状的局限性水肿反应为特征,治愈率低,易致慢性迁延性,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笔者自1996年以来,将自血疗法与穴位注射有机地结合为自血穴位注射脱敏疗法,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曾裕宏,韦怀籍,祝秀文,罗月中;[J];中国民间疗法;2005年07期
李冬梅;赵吉平;;[J];针灸临床杂志;2006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东,随振玉;[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0年03期
杨国晶,李亚珍,张俊格;[J];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2001年05期
王全权,陈海林;[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孔俐君,高玉雪,赵晔;[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1995年04期
高翠玲;[J];大同医学专科学校学报;1996年01期
张红娟,王宗发,彭学标;[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1年05期
莫报翰;[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徐景华,王西洋;[J];儿科药学杂志;2005年01期
刘茁,施秀明,陈颖;[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潘祥龙,竺炯,边风华,樊美风,丁佳频,杨希鏸;[J];福建医药杂志;200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郑建宇;;[A];2006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第十四届全国针灸学术研讨会针药结合论坛[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冯寅;[D];复旦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孙龙;[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2年
胡亚红;[D];河北医科大学;2003年
陈会苓;[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3年
于艳;[D];吉林大学;2004年
高欣;[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
颜敏;[D];青岛大学;2005年
白明杰;[D];青岛大学;2005年
辛琳琳;[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5年
钟华;[D];山东大学;2006年
邱莹;[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殷光甫,林传友,曹福元,胡道松,茹立强,关新民;[J];同济医科大学学报;1997年04期
胡依平,刘鹰;[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1996年01期
秦晓勇,詹曦菁,韩景田,叶路;[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年04期
郑建宇,郑建宙;[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张清;[J];卫生职业教育;2004年06期
张红星,张唐法,刘悦平;[J];中国针灸;2001年11期
施军平,张本根;[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1997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崔艾丽;金哲虎;刘凯春;;[J];现代医药卫生;2009年21期
周振南;;[J];国外医学情报;1982年06期
妙春;;[J];现代农业;1984年11期
邹顺金;;[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1989年04期
白俊崑,吴泓;[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1993年03期
刘俊业,史小伟;[J];新医学;1994年07期
陈若萌;[J];温州医学院学报;1995年S1期
;[J];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1995年03期
时小红;[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1996年02期
蔡垂彦;[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199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谭淑萍;;[A];首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黄时燕;;[A];首届国际中西医结合变态反应学术会议暨全国中西医结合变态反应第三次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7年
杨慧敏;杨岚;徐佳;张景龙;;[A];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第六次学术年会、赵炳南学术思想研讨会、全国皮肤科中医外治高级研修班论文集[C];2009年
吴之伍;;[A];2001年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漆军;虞瑞尧;王荣光;陈雷;汪磊;白景;张可英;邹先彪;;[A];2002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张兴勇;王莉;;[A];2007上海过敏性疾病诊断和防治国际论坛论文汇编[C];2007年
刘俊兴;;[A];’96全国优生科学大会大会学术讲演与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6年
崔德利;;[A];中国中医药学会中医美容分会成立大会论文集[C];1997年
李军;冯静;;[A];2002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刘霞;李学军;;[A];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程守勤;[N];家庭医生报;2003年
广文;[N];医药经济报;2002年
黄海龙;[N];潮州日报;2009年
通讯员 宫丹丹;[N];家庭医生报;2010年
李广宇 石谙丁;[N];医药经济报;2011年
北京北大医院皮肤科
刘玲玲;[N];中国妇女报;2001年
;[N];大众卫生报;2003年
王锦蓉;[N];陕西日报;2000年
顾瑾;[N];中国医药报;2001年
杜玉秀;[N];医药经济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晓杰;[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3年
唐慧;[D];复旦大学;2006年
钟华;[D];第三军医大学;2007年
李忻红;[D];辽宁中医药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吴玲霞;[D];山西医科大学;2010年
邓娅`;[D];重庆医科大学;2002年
万慧颖;[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1年
张清华;[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5年
王庆毅;[D];青岛大学;2003年
任宏伟;[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刘贵军;[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5年
何振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彭少文;[D];第三军医大学;2005年
杨文思;[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我得了面神经麻痹(面瘫)二十天了,吃了好多中药,穴位注射等!还是不见效果,不知是不是上当了呀!_百度知道
我得了面神经麻痹(面瘫)二十天了,吃了好多中药,穴位注射等!还是不见效果,不知是不是上当了呀!
我是3月24日得了面神经麻痹的,在一家医院治疗,先用针灸,加中药,后来又用穴位注射等,到现在已经19天了,还是没有动静呀,生病的一边还是不能动呀!不知道怎么做了,要不要回老家治疗呀?
提问者采纳
赶紧换家医院,别图省钱,到大点儿的正规医院针灸治疗半个月就见效,再加上用红花水熏洗,红花中药店有售,一个月就好,注意治疗期间别再受风 翳风、迎香 、地仓,夹车,下关,合谷等穴 祝早日康复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1条回答
面瘫就是面神经麻痹。也叫“歪歪嘴”、“歪嘴巴”、“掉线风”、“面神经炎”、“歪嘴风”等,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症状特征的一种常见病,一般分为周围性和中枢性两种。平常人们所说的面瘫,就是指面神经炎而言。看上去面瘫可以引起怪异的面孔,故亦称“毁容病”,临床上点穴位对其有着很好的疗效。
一 翳风 翳风是三焦经和胆经的交会穴,其深部接近面神经,有清热散邪,聪耳明目之作用,故是治疗面神经的重要穴位。
位置:位于耳垂后方的凹陷中,当下颌角与乳突之间凹陷中用手按压时有明显的酸、胀、麻的感觉。
主治:面瘫、三叉神经痛、耳聋、耳鸣、腮腺炎等。 二 地仓 藏谷之器为“仓”。“地”食人以五味,食用口储与胃,如仓库,故名地仓。
位置:位于口角外侧四分处。
主治:面瘫、口角痉挛、三叉神经痛、流涎。 三 颊车 “颊”指面部两侧,下牙床骨,古人称为颊车骨,故名颊车。 位置:位于下颌角上方一横指处,咬紧上下牙肌肉隆起,压之有凹处。 主治:面瘫、牙关紧闭、口角流涎、三叉神经痛、牙疼、腮腺炎。 四 下关 “关”即机关,故称之为关,与上关相对,故名下关。
位置:闭口,食指第一指关节宽度,由耳屏向前一横指处有一高骨,其下有一凹陷(如果用力咬合时则该凹陷闭合凸起),即是本穴。
主治:面瘫、上牙疼、三叉神经痛、耳鸣耳聋、牙关不利。 五 迎香 “迎”意指迎接;“香”指气味。点按能使之迎接香味,故名迎香。 位置:位于鼻翼外缘中点和鼻唇沟的中间(鼻翼旁开5分)。 主治:面瘫、急慢性鼻炎、鼻塞、鼻衄、胆道蛔虫症。 六 合谷 相会为“合”,泉出通川为“谷”。“谷”较“溪”大而浅,故名合谷。
位置:拇、食两指张开,以另手的拇指指关节横纹放在虎口上,拇指指尖到达之处。
主治:面瘫、鼻塞、腕部疼痛、手指痉挛、头痛、牙疼、咽喉肿痛、感冒等。 希望你仔细寻找和点按穴位。点穴办法:每天一次,每次每穴三分钟。祝您早日康复!!!
面神经麻痹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自血穴位注射疗法可以治疗痤疮吗?_百度知道
自血穴位注射疗法可以治疗痤疮吗?
就是先抽自己的血,在注射到膝关节的穴位里.持续120天.一周两次.这样的发法在医学上是对的吗??有以外吗???
痤疮。是青春期皮肤变化的正常生理现象,是毛囊皮脂腺增长变化的产物,多发于头面部,颈部、前胸后背等皮脂腺丰富的部位。主要临床表现为黑头粉刺、白头粉刺、炎性丘疹、脓疱、结节、囊肿,易形成色素沉着、毛孔粗大甚至疤痕样损害。影响美容。年轻人易造成心理压力和精神痛苦。但座疮的治疗要根据类型,分期,根据年龄,性别选择用药。邯郸中信皮肤病研究所郭大夫建议注意一下几点; 1.保持心情舒畅,豁达的性格。 2.注意面部清洁,禁用强碱性香皂、洗液,一定要用清水将洗液清洗干净,禁用含有化学物质的化妆品,可用含营养物质的洗面奶,洗面液。 3.油脂性皮肤用去脂力强,又容易冲洗的洗液清洗面部,禁用含营养物质的洗面奶。 4.禁止面部频繁接触过多不同种类的化妆品。适当的户外面部日光浴,可增强面部的免疫力。 5.不要过于精心照料自己的面部。禁止挤压,扣豆豆 7.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8,尽早到皮肤医院
其他类似问题
穴位注射的相关知识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自血穴位注射疗法可以治疗痤疮吗?_百度知道
自血穴位注射疗法可以治疗痤疮吗?
就是先抽自己的血,在注射到膝关节的穴位里.持续120天.一周两次肠紶斑咳职纠办穴暴膜.这样的发法在医学上是对的吗??有意外吗???
痤疮。是青春期皮肤变化的正常生理现象,是毛囊皮脂腺增长变化的产物,多发于头面部,颈部、前胸后背等皮脂腺丰富的部位。主要临床表现为黑头粉刺、白头粉刺、炎性丘疹、脓疱、结节、囊肿,易形成色素沉着、毛孔粗大甚至疤痕样损害。影响美容。年轻人易造成心理压力和精神痛苦。但座疮的治疗要根据类型,分期,根据年龄,性别选择用药。邯郸中信皮肤病研究所郭大夫建议注意一下几点; 1.保持心情舒畅,豁达的性格。 2.肠紶斑咳职纠办穴暴膜注意面部清洁,禁用强碱性香皂、洗液,一定要用清水将洗液清洗干净,禁用含有化学物质的化妆品,可用含营养物质的洗面奶,洗面液。 3.油脂性皮肤用去脂力强,又容易冲洗的洗液清洗面部,禁用含营养物质的洗面奶。 4.禁止面部频繁接触过多不同种类的化妆品。适当的户外面部日光浴,可增强面部的免疫力。 5.不要过于精心照料自己的面部。禁止挤压,扣豆豆 7.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8,尽早到皮肤医院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3条回答
痤疮之所以又称作“青春痘”,主要是因为该病常伴随青春期而来。青春期的特点除了男女性体内睾酮水平显著升高外,更重要的是,5α-还原酶活性较高引发青春期人群二氢睾酮水平更高。二氢睾酮是皮脂腺增生和皮脂分泌增加的主要刺激因素。我科曾测定近百名有青春痘的患者,血中二氢睾酮的水平均明显增高,无一例肠紶斑咳职纠办穴暴膜外。只要抑制了5α-还原酶,二氢睾酮水平下降,青春痘就可痊愈。这种治疗方案既不影响青春期发育,也没有显著的副作用,可以发挥事半功倍的效果。
医学上是有道理的,我正在做,我是痤疮,注射的是合股和曲池俩穴位。
还是去问下医生吧.我只知道中药配方:鸦胆子仁捣碎用纱布包裹擦患处有刺激应停止,薏苡仁二两煎汤饮,鲜白屈菜汁涂患处.仅供参考.
穴位注射的相关知识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穴位注射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