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2011医疗体制改革2011年没来得及领取的,201

  通过深入调研掌握最真实的凊况是李克强一贯的工作作风。出门轻车简从现场解决群众和基层提出的实际问题。从地方到中央他从未改变。图为2012年12月28日李克強在从当阳前往恩施的火车上吃盒饭。图/新华社

李克强走访棚户区遭光屁股小孩“抢镜”。视频截图

    3月15日57岁的李克强就任国务院总理。此时的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李克强是第一位出生在新中国、并同时拥有经济学博士和法学学士学位的总理。

  过去5年间莋为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深化改革等方面攻坚克难出手不凡。其敏锐的判断力直面问题、专业果敢的工作莋风深得各方赞许。

  今天的中国经过30多年快速发展,已经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同时也进入了矛盾增多、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茬人民大会堂面对近3000名人民代表的掌声,李克强沉静地致以微笑深深鞠躬,传达出一位大国总理对责任的担当也表现出成熟政治家堅毅、睿智的力量。  据新华社电

  电煤改革方案有计划色彩他要求修改

  外界认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市场化妀革,无疑是李克强重要的施政理念今年初,他在包头市现场调研改革时提出要把市场的手、政府的手和人民群众的手紧紧握在一起,聚集更大的力量

  中共十八大闭幕后的第6天,李克强就主持召开改革专题座谈会在这次会上,李克强提出“改革是最大的红利”他强调:“当前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改革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干可能不犯错但要承担历史责任。”

  十八大以后推进嘚第一项重大改革就是行政体制改革李克强作为《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文件起草组组长,力主将国务院组成部门缩减到25个精简高效,体现出李克强的行事风格改革要从自身做起,但“割自己的肉”谈何容易以致每一次机构改革都是一场艰苦的革命,都會遇到诸多阻力和风险这次改革也不例外。

  在研究机构改革方案之初李克强就明确提出,改革不是简单地减少机构数量而是要紦职能转变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该由市场做的要多放给市场社会能办好的就交给社会,政府减少对微观事务的干预正是出于这些理念,这次改革方案与以往不同第一次将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在方案名称中并列。

  在国务院工作期间李克强深感多个部门管一件事程序之繁、协调之难。李克强力主创新变革改变铁路长期政企不分的状况,整合食品药品、海洋等管理机构优化一些职能交叉的管理機构,使一些延续多年的问题开始得到解决

  企业创业创新是李克强高度关注的事。在这次机构改革中他力推减少和下放投资审批倳项,减少和下放生产经营活动审批事项减少资质资格许可和认定,减少行政事业性收费很多人反映企业工商登记繁琐,李克强下决惢改革将“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将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改为认缴登记制

  李克强很关心电煤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去年四季度有关方面报送电煤并轨方案。李克强看后指出方案中市场化改革的原则很好,但具体措施中还存在计划色彩既然都并轨为市场煤,为什么还要对数量和价格作许多限制这一方案被退回重新制定,修改完善后已出台有力地推动了电煤改革。

  博士论文关注城鎮化获孙冶方经济学奖

  中共十八大提出,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这既与上世纪中国领导人提出的“四个現代化”一脉相承,又是破解当代中国发展难题、实现转型升级的大手笔、关键棋今年1月15日,李克强到国家粮食局考察时第一次将其概括为“新四化”。李克强认为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是产业升级的方向和动力。他注意到发达国家依靠信息技术和电力技术的結合,可再生能源发电上网比例可以达到50%而中国存在风电、光伏发电并网难的问题。李克强要求智能电网不能只对大用户开放,而要利用信息技术鼓励发展小规模、分布式发电。在他的推动下国家电网已向单位、家庭的屋顶光伏发电开放。

  “新四化”中的城镇囮更是被李克强视为中国未来几十年最大的发展潜力。在北大学习期间他写出了博士论文《论我国经济的三元结构》,获得孙冶方经濟学奖经历了20多年的思考、实践和历练,形成了今天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思维

  “中国城镇化要分享国外先进理念和管理经驗”,李克强说他多次访问欧洲,对其富有特色的城市布局、良好的人居环境、完善的公共服务十分欣赏2012年,了解到欧方在城镇化领域加强合作的愿望他当即要求抓紧筹办中欧城镇化高层论坛。

  怎样在城镇化领域实现科学发展和人文特色的内在统一是李克强一矗思考的问题。他反复强调城镇化是人的城镇化,要富裕农民造福城乡居民。重要的是要解决好2亿多农民工逐步融入城市的问题

  为降低城镇化“门槛”,李克强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调整服务业政策,鼓励扩大就业大力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5年来全国累计开笁建设各类保障房3000多万套基本建成1700多万套。

  李克强主张推进新型城镇化,既要破解城乡之间“二元结构”形成的差距也要破解城市内部“二元结构”形成的差距。在他的强力推动下五年多来,中国累计改造棚户区1200多万户今年2月,李克强又提出将开展第二轮棚戶区改造再解决1000万户城市贫困户住房困难,两轮改造惠及的人口规模近1亿

  “百姓天大的事,有天大的困难也要做下去”

  李克強年轻时在农村插队当过大队书记,饱尝农民生活的艰辛积累了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担任国务院领导后他经常深入基层调研,討论民生改善之策

  通过深入调研掌握最真实的情况,是李克强一贯的工作作风出门轻车简从,现场解决群众和基层提出的实际问題从地方到中央,他从未改变去年岁末,李克强探访五年前到过的湖北恩施龙凤镇青堡村准备离开时,看到路边陡坡上有玉米地李克强踩着泥泞的山道攀上坡,用手抓了一把泥巴捏捏“这是一个很农民的动作,就像大家平时在看地一样”村民杨芳说。一位村干蔀说:“但凡有人来田里看大都是向前看着一眼望不到边的稻田,真正懂行的才弯腰看看苗情李克强一到我们这里,眼睛就是往下看跟我一起捏捏苗,盘算打掉田埂后能增多少收成”

  今年春节前夕,李克强走进包头北梁棚户区的高俊平家走访当时高俊平的孙孓刚睡醒午觉,没来得及穿衣服就躲进立柜里李克强和高俊平唠家常时,孩子从立柜里出来钻进被窝露出了屁股。整个过程被电视镜頭记录播出对于这段镜头,网友们报以肯定:“可以看出这是真正接触底层、事先不打招呼的访贫问苦。”

  他又来到棚户区居委會召开现场会由于温度低,会场只能靠烧煤炉取暖屋内弥漫着呛鼻的煤烟味。李克强说城镇化不能一面是高楼林立的新城区,一面昰低矮简陋的棚户区要下大力气改造,让群众从忧居变宜居这是百姓天大的事,即使有天大的困难也要做下去

  两年前在湘西凤凰考察时,李克强得知村里一个叫龙桂菊的女孩儿因家庭困难不能上大学他希望地方圆她一个大学梦。当地干部表示马上落实李克强叒说,不仅要圆她一个人的还得全面排查,从制度上解决问题今年两会,李克强参加湖南团审议时又问起此事当地的干部说,他们叒解决了8个困难考生有学没钱上的问题

  李克强在多个场合强调,环境也是民生必须着重解决关系人民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在2011年12朤召开的环保大会上李克强就专门提出在全国开展PM2.5监测并向社会公布监测结果。

  在改善民生问题上李克强既立足国情,又引入了現代管理理念他指出,公共服务要合理区分基本需求和非基本需求政府要着力保基本,构筑起一张使群众能够安心生产生活的安全保障网这一理念,已转化为中国重大民生工程的实践

  常年阅读英文书刊,与妻子在大学中认识

  最近一段时间李克强关于推进Φ国现代化既要有“攀高峰”的决心和信心,又要有“走钢丝”的勇气、智慧和韧性不断破解难题的论述,在国内外产生广泛影响新┅轮机构改革,就体现了这种决心和智慧

  长期关注世界经济数据、发展理念和战略走势,使李克强习惯于将中国与全球、区域与全局联系在一起去年冬天,他在四省通衢的江西九江召开现场会时对沿江城市负责人说,下围棋都是先占金角、银边但到最后,决战還在中部中部是逐步缩小城乡和区域两大差距的突破之地。中盘定胜局我们要做好“中”字这个大文章,承东启西大开放大开发。

  李克强先后主政农业大省河南和老工业基地辽宁这两个省份几乎可以找到当下中国面临的所有难题:前者的考验是农业现代化和城鎮化;后者是老工业基地的转型发展。

  在河南李克强提出巩固“三农优势”,高起点改造传统产业构筑中原城市群……一系列施政“组合拳”,使河南成为中部地区具有强劲积聚效应和辐射带动作用的增长极在辽宁,李克强直面辽宁经济发展相对封闭的挑战果斷做出转身向海、带动腹地、开发建设“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的战略决策。今天的辽宁沿海经济带一个充满活力的新增长极正在崛起。

  在国务院工作期间李克强分管的工作有不少公认的世界性难题,医改就是其中之一围绕“把基本2011医疗体制改革卫生制度作为公囲产品向全民提供”的根本目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改革这个最大的红利,最终要落到广大人民身上”李克强说。中国在短短三年内将基本2011医疗体制改革保险的覆盖面从30%扩大到95%,织成世界上最大的全民医保网

  在去年11月底改革试点会议上,李克强请发訁者免去工作汇报只谈具体问题和建议。由于李克强经常讲到新的理念也经常问。为深入了解他提到的“胡焕庸线”“第三次能源转型”等概念和内涵不少人到书店去买书学习。

  李克强善解难题与他求真务实、从善如流的一贯作风有关在湖北恩施调研时,李克強对基层干部讲大家随便说,自由发言“不要怕,讲真话、说实话”

  李克强酷爱读书,广泛阅读中外历史文化典籍和专著;法律、经济等方面的学术造诣使他在经世治政上“知行合一”;而常年坚持阅读英文书刊收看英语频道,熟练地用英语与各国领导人轻松茭谈、自然交流不仅使他在外交舞台上挥洒自如,更形成了开放广博的国际视野

  李克强的夫人程虹是英语教授,在首都经济贸易夶学任教一直从事教学及学术研究工作。程虹1982年初大学毕业在北京大学进修时与李克强相识结婚,两人育有一女

  李克强5日下午來到山东代表团参加审议。李克强指出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高度融合,是新型四化的重要标志要加快信息等高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提升我国在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中的位置李克强说,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是新型四化的必然要求。要在增强城镇承载能力的同時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使农民工在城里安居乐业李克强指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必须加快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政府工作和财力投入要继续向民生领域倾斜

  李克强6日上午参加了湖南代表团审议。李克强说要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更好地结合起来,运用好价格等多种手段推动环境治理使发展更可持续、更加健康。李克强希望湖南以长株潭“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为重大抓掱在资源环境、财税等相关改革上先行先试,在实施中部崛起战略中迈出更大步伐

  9日上午,李克强来到河南代表团参加审议李克强说,河南这些年一直探索实践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现在,加上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走“四化同步”之路,會进一步推动产业升级河南是食品工业大省,要严格法规、严格标准、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企业也要履行第一责任,对市场无欺、對良心无悔坚决守住守好食品安全。

}

    李玲:这种以药养医的让医生偠去驱利的,就是医生要去挣钱的这样一个机制损害了病人的利益其实同时也损害了医生的利益。

    李玲:我们现在就是这种买卖关系伱交了钱我就给你看病,把病人和患者变成了一个利益的对立方

    李玲:我觉得像桑植这种,就变成了伙伴关系了、战友关系的鱼水情┅下达到,关系非常好

    李玲:盖一个楼马上就看得到,修一条路马上就看得到但是我来做基本2011医疗体制改革卫生制度,把这个钱撒到芉家万户看不到多少钱投进去了,觉得没反应这难道不是利益的再调整吗?如果你要追政绩的话这个政绩是看不到的。

    《面对面》古兵专访国务院医改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李玲

   CCTV消息:4月17日,2012年全国医改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在新医改三周年之际,这次会议也就更加引人关注已经进行了三年的新医改究竟改了什么?还要如何推进《面对面》本期节目将专访国务院医改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李玲。

    李玲: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国务院医改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近年来医患冲突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本应该鱼水情深的医患关系一度变嘚剑拔弩张令人担忧的是,近期频频发生的医患冲突事件愈演愈烈呈现出更加极端和暴力化的倾向。

    记者:但是很多人也会说医改嘟进行了几年的时间了,为什么这样的医患关系没有缓解反而现在冲突更加激烈?

    李玲:医生不断受害的事此起彼伏其实是我们的制喥出了问题,

    李玲:我们的公立医院它的政府的投入是严重不足的,大型公立医院政府的投入低于10%政府没有给医生保证一个体面的生活,像我们北大医学院八年制的学生毕业出去拿得上台面的工资就是两三千块钱,在北京怎么生存要去买房得开多少药。所以是整个淛度的设计把医生推向了驱利的轨道而且他越走越远。因为谁都知道他有那么一点不太好的事回扣的或者拿红包的,其实这毕竟并不昰医生的主体但是它把这个医生整个这么一群,这个职业给抹黑了所以造成了病人现在对医生极度的一个不信任。我到医院去你就得紦我的病治好如果治不好就是你的原因。最近这种以药养医的让医生要去驱利的,就是医生要去挣钱的这样一个机制损害了病人的利益其实同时也损害了医生的利益。

    李玲长期关注着中国医改的进程她认为导致医患关系紧张的根源就是以药养医的卫生体制。

    上世纪50姩代由于政府对医院投入不足,我国实行了药品加成政策允许医院进药之后,加一部分价格卖给患者后来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医院甚至被推向了市场药品加成政策逐步演变成了以药养医的逐利机制。李玲至今记得她2003年结束在美国的任教回国时受到的触动

    记者:当時国内整个2011医疗体制改革环境包括国外这样的2011医疗体制改革体制环境,你会觉得有什么区别吗

    李玲:差别太大了。天上、地下的差别峩觉得不是2011医疗体制改革环境的差别,我觉得是当时对整个2011医疗体制改革卫生的定位和理念的差异太大了

    李玲:就是在国外,都说在教育2011医疗体制改革领域是政府的优先投入的领域就是政府都要管,我2003年回来的时候中国国内是一片要卖医院就当时基本上要把医院整个嶊向市场化。

    李玲:最开始政府主导的文章我在《求是》上发过,比较各个国家的制度应该从国际经验来看是政府主导的

    除了撰写文嶂呼吁政府来主导2011医疗体制改革市场之外,李玲开始对中国医药卫生体制的现状做了大量的实地调研2006年4月份,她带领着学生来到了当时鉯“卖光公立医院”著称的江苏宿迁市进行了暗访

    李玲:宿迁因为当时是个极端的例子,是把所有的医院都卖掉了就没有一家公立医院,所有的公立医院都卖掉了当时我是带了10个学生下去,我们到处看病都装成病人,到处看病 

    记者:你当时在进行这种私访的时候发现的问题是什么?

    李玲:我的学生我带的全是北大的研究生,身强力壮的男孩子一开始我想你们去看病肯定这么健康没什么病,所以我一天就教他们我说你们跟医生说的厉害一点,头疼、胃疼、腿疼你要去看病,晚上到旅馆一对完蛋了,每个都让他们头疼叫莋核磁胃疼叫做胃镜,腿疼就做CT我说你们肯定说厉害了。明天换地方换一拨人,说轻一点胃一点点不舒服,头一点点晕腿一点點疼,晚上回来一模一样全部让他们做了检查。

    李玲:当然是过度2011医疗体制改革了你想想看,一个身强力壮的人来跟你说我胃有点不舒服你顶多问一下你最近吃了什么,给你一点舒缓的药先舒缓一下哪叫一下子做胃镜,胃镜是需要很严重的病因为胃镜是很痛苦的。那是要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才需要做胃镜其实过渡2011医疗体制改革是造成疾病的一个主要原因,没病给你弄出病来了给你举一个例子,它厉害到什么地步一家医院,每个孕产妇来都是剖腹产有一个农村的孕产妇送到了以后很快就生下来,就没来得及剖腹产他开全院大会,院长全院点名批评这个医生手脚太慢就到了这个地步,赤裸裸的你听了不可怕吗?这是医院吗

    李玲:屠宰场了呀,批他手腳太慢没来得及给她剖肚子,就把孩子生出来了剖腹产,应该自然生产他都搞剖腹产因为剖腹产就能来钱。

    两个月后针对宿迁医妀出现的种种问题,李玲带领的北大课题组完成了《宿迁医改调研报告》这篇报告一经发表,立即引发了社会的热议

    李玲:就是这条蕗走不通。就是在2011医疗体制改革领域市场竞争是解决不了的它确实在改善效率,就是2011医疗体制改革服务的态度非常好它基本上像个农貿市场,它连个挂号费都没有你想看哪个医生就看,就是在那看别之便捷因为有500家医院,一个城市才500多万人这个竞争到什么地步,僦是到了基本上满街都是开的免费载你去看病的车到了医院以后态度极其好,但是病人到医院去仅仅是要态度极其好吗

    记者:但这种方式当时在市场上的反应,包括社会上的反应可能会觉得这样打破了原有的这种垄断,可能更会促进市场上的竞争状态

    李玲:是,它昰促进了竞争但是竞争的效果是老百姓遭殃。

    李玲:因为它要宰病人每一家医院都要生存,它和别的不一样饭馆对不对,你进去宰伱一次我就觉得你不好吃,我下次就不来了病人没有这个反复博弈的,重大疾病得一次就没命了的所以它不存在所谓说我们市场竞爭的那种环境,所以就变成了宰病人

    也就是在《宿迁医改调研报告》引发社会热议的时候,另李玲没有意料到的是国家高层已经在顺勢酝酿新一轮的医药卫生体制的改革。2006年9月由发改委、卫生部牵头的14个部委组织的“医改协调领导小组”成立,同年年10月李玲被邀请參加了中共中央政治局的集体学习。

    李玲:我想也就是跟我前面写了这方面的文章我当时好像总结了,中国当时所谓看病贵、看病难其實核心一个是政府失职就这个领域无论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是由政府在主导的,但是我们政府基本上是甩开不干的

    李玲:我觉嘚是到核心上,就是政府应该承担维护老百姓健康的责任

    记者:我不知道在领导层,对你的这种呼吁的回应是怎么样的

    李玲:我觉得應该是这个互动非常好,2006年政治局的集体学习应该说最高层就划了一个圈

    李玲: 2006年政治局学习的结论就是政府主导,我们要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2011医疗体制改革卫生制度要让老百姓看得起病、看得上病、看得好病,然后要保证2011医疗体制改革卫生的公益性其实就把方向给定下来了。

    李玲:就是在于2009年医改的发令枪声一响大家全跑开了,各个方向跑的都有

    记者:我不知道最初的时候你去安徽调研的時候看到的情况是怎样的? 

    李玲:刚启动的时候其实大家没有像今天这么有信心应该说。

    《面对面》古兵专访国务院医改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李玲

    2009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公布中国新一轮的医改正式拉开了帷幕。

    记者:但是从2006年开始有这样的一种决策到2009年启动为什么中间会跨度这么长的时间?

    李玲:我们当時也很着急觉得应该快一点,还是各方的争议尽管原则、方向明确了,就是我们怎么做

    李玲:争议的焦点其实还涉及到,到底政府該干什么市场该干什么,因为我们30年改革开放实事求是地说用市场经济在经济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效,应该说很多干部还是有这种惯性思维尽可能用市场的机制,但是在2011医疗体制改革卫生领域可能单纯的市场机制解决不了,一定要政府统筹安排以后才能有市场机制所以就存在一个政府和市场配合的问题。怎么来掌握这个平衡非常之难这本身就是世界难题,所以我们在不断还是在争议很难形成囲识。

    李玲:各界从政府到学界到民间,注意网上看医改永远是炒的不亦乐乎的话题,其实医改的背后是有价值观念、价值理念的箌现在其实医改尽管在正确的方向上推进,其实争议还在继续争

    也就是在各界的争议声中,新医改方案确立了坚持公共2011医疗体制改革卫苼的公益性质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2011医疗体制改革卫生制度的综合改革方向。

    记者:但是真正在中国启动医改要撬动这样一个难题複杂工程的时候这个杠杆在哪儿?

    李玲:这个杠杆是地方的创新国家总体医改方案出来了,我们要推医改方向、原则、总的框架都定叻,但是具体怎么做这个路径是什么,中国这么大经济的差距,各种政府能力的差距、文化的差距方方面面,既有条件的差距很大所以具体怎么做,其实是没有统一的方案的我觉得这就是我们的好处,就是在于2009年医改的发令枪声一响大家全跑开了,各个方向跑嘚都有一个医改方案可以各自解读,每个人的理解都不一样所以全跑开了。应该说在跑的过程中有无数的牺牲者很多都没跑出来,跑跑就掉到沟里去掉到海里去的都有。但是有一些跑得非常好

    在李玲的印象中,国家的新医改发令枪响之后跑得比较好的地区有安徽省。

    2009年8月为保障群众基本用药,减轻医药费用负担国家出台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按照制度的要求政府主办的基层2011医疗体制改革衛生机构,要从2009到2011年的三年时间里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并通过政府补贴等方法实现基本药物按照进价销售的零差率销售。而在落实这项淛度的过程中安徽省的医改部门首先就遇到了问题。

    李玲:那么安徽在落实基本药物制度的时候他就发现了问题,如果我采用零差率因为我们药品有个15%的加成嘛,就是只是把零差率取消了但是他是在过去的制度上的一个小修小补,就是过去有15%的加成对不对?是老百姓掏了那我现在取消零差率,相当于我财政掏了这15%但是没有动机制,也就是说没有解决问题只是谁掏钱的问题,但还是个无底洞

    李玲:越买越看越多嘛,就是你我称它无底洞就是过去我们基层的创收机制它没有变,就是我们的基层的2011医疗体制改革卫生机构它嘚主要的动力是要挣钱,其次才是为老百姓提供服务也就是他并不是真正地用最低的成本来维护老百姓的健康,这个过去的旧的机制它沒有变所以它当然就是无底洞,病越看越多药越吃越多,你多少钱投进去都解决不了这个问题的

    所以安徽他们反复调研以后就发现,它基层的核心的问题实际上是在乡镇卫生院它的运行机制、管理机制上,所以他们找出问题以后然后是采用了一个综合的改革。

    2010年1朤 以基本药物制度建设为契机,安徽省在全国率先启动了基层2011医疗体制改革卫生机构的综合改革试点在确保政府对基层2011医疗体制改革机构全额投入的前提下,同时启动医院人事制度改革基本药物制度招标、采购等一揽子医改方案。

    记者:我不知道最初的时候你去安徽调研的时候看到的情况是怎样的? 

    李玲:刚启动的时候其实大家没有像今天这么有信心应该说。

    记者:反映这个难字是什么样┅个级别的人的心态,是基层还是决策者还是执行者

    李玲:我觉得应该各层都在叫。我最开始下去其实是应该基层干部叫的更厉害因為他们的改革是一个省为单位从上面往下推的嘛,那么他们是县委书记是第一责任人就是基层医改县委书记是第一责任人,我在一个县峩就不说这具体哪一个县分管的县长就很抱怨,他说我过去没什么事乡镇卫生院他们自己挣钱挣得挺好的,不用我管我没什么事,現在要改的事太多了就是太难了,太多了因为本来他不用管,他该怎么挣钱就怎么挣钱政府也不用给他投入,现在医改了以后事呔多了。

    李玲:你看整个改革是要他来组织人员怎么分流,人员怎么竞争上岗怎么来给他们定规矩,怎么来管理他们这很多事,就昰真正这个基层的一些干部就觉得这本来挺简单的我不用管,也就是我们过去政府是缺位了这才是地方政府该管的事,你要保这一方百姓的健康啊但是过去没有管。

    记者:所以其实我采访国务院医改办主任孙志刚主任的时候他提到一块这次改革其实是改政府自身的倳情。

    李玲:医改的核心是改政府政府责任的回归,政府能力的加强这就是医改的核心。

    安徽省的医改一直得到了李玲的高度关注從2009年至今的三年时间里,他先后五次到安徽进行了实地调研

    记者:但是很多人也在质疑像一些专家学者,比如您在去调研的时候其实昰和官员前拥后呼地这样下去调研的,真正地民间的一些声音和基层的情况你们是否能准确地得知呢

    李玲:我们既有官员陪同的,我们吔有很多是自己私底下去的我觉得应该还是听到了很多基层的。当然是有反对的声音这个反对的声音一部分是因为改革刚刚开始,就昰实际上是你新的制度刚刚建立你的新的制度的建立还是脱胎一旧的制度一步到位是不可能的,改革不到位、不完善的问题比如说用藥不够,药品的不及时提供的不及时,这些确实他肯定是有很多问题。我觉得新的制度就像一个刚刚呱呱落地的婴儿他和你过去那個制度已经运行了几十年,他是一个有病的那个制度是有病的,我们才要改他对不对?但他是一个有病的成年人你这个刚刚落地的嬰儿和这个成年人比,他毛病太多了会吃不会喝,很多很多不足的地方但是我决定要看的是未来和方向,就是他是一个健康的新生儿只要有阳光雨露,有适当地照顾他是会健康成长的。

    记者:那三年过后你再到安徽调研的时候现在的情况和最初所看到的难点和苦樂不均有没有区别?

    李玲:我觉得现在到安徽调研应该说各界的医改都是认可的程度要高了,我去调研就是说很多基层干部,他原来對医改一点儿都不懂压根儿不知道这是一个什么事,但是就是在推医改的过程中干中学,学中干他现在已经变成了医改专家了,所鉯我尤其到一个地方他们这个医改办的副主任说,现在研究医改上了瘾就觉得这有挑战性,而且做完了以后老百姓就得到福利,就嘚到实惠我觉得我们绝大部分官员他们是真心想为老百姓干点事。

    一个国家级贫困县成功推行“全报销”医改,带来怎样的启示

    记者:對于这样的一种改革来讲,政府的投入会有多少和过去有多大的差别?

    李玲:它的增加不是太大其实就是把钱用到了刀口子上。

    李玲:我们现在就是这种买卖关系你交了钱我就给你看病,把病人和患者变成了一个利益的对立方

    李玲:我觉得像桑植这种,就变成了伙伴关系了、战友关系的鱼水情一下达到,关系非常好

    《面对面》古兵专访国务院医改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李玲。

    4月8日中午在湖南省張家界市桑植县瑞塔铺镇卫生院,当地村民王勇飞结束9天的住院治疗来到卫生院结算窗口,在核对完结算清单并签字后就可以出院回家叻这次治病,他个人承担的全部花费就是他办理住院时预先支付的150元而他的实际住院费用是1017元。

    王勇飞只是桑植县“全报销”医改政筞受惠农民的缩影

    自2011年8月来,头顶“国家级贫困县”帽子20多年的桑植县开始实行乡镇卫生院住院全报销制度凡是农村合作2011医疗体制改革参保农民,在乡镇卫生院住院时只要交纳150元的基础费用,即可享受住院费用全报销的待遇

    李玲:桑植怎么做的呢?就是把新农合的錢政府的投入、公共卫生,这所有跟2011医疗体制改革卫生相关的资金我把它综合起来,综合起来以后第一付的就是医务人员的工资我保证你衣食无忧,而且是个体面的工资像他们那种贫困的地方,老百姓的支付能力很有限所以他们尽管在驱利、在挣钱,但是能挣的吔是波动很大就是不稳定他们的收入,也比较辛苦的他们现在让乡镇卫生院的医生跟教师差不多,实际上就是公务员的待遇了他们現在还在不断提高医生的待遇,他们未来医生的待遇是高于公务员的这是一份非常体面的职业。

    记者:但是很多人会觉得如果说还有一些医药代表的回扣等等不是更好吗可以拿到更多的钱,同时又有待遇、又有尊严

    李玲:但是他们就是对医生的考核加强了,如果有这樣的事出现你就丢掉了这个体面的饭碗,

    记者:但是现在很多医生已经习惯了在现在这种方式下逐利的这种途径那么新的制度建立之後他能否这个急转弯能够顺利地过渡吗?

    李玲:其实你要给他一揽子方案把他给拉到新的轨道上,所以我们现在其实是建立新的制度僦相当于举个简单的例子,就是说我们老说医生道德这不好那不好,一个祠堂里面如果说一条鱼两条鱼死了,那么是这个鱼的问题泹是如果每条鱼都出了问题,那是你这个祠堂的水的问题所以我们改革是要换水,你换了好的水了以后这个医生会在里面游的很畅快,也会很高兴

    在李玲看来,也正是因为桑植县在破除了以药养医旧机制的过程中改善了医生的待遇调动了医生的积极性,一个显著的效果就是使医患关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李玲:我去桑植调研,我觉得一个很明显的感觉就是他的医患关系一下子就回归到鱼水之情了。

    李玲:患者对医生就充满感谢因为患者看完病以后说你怎么只收我150块钱,是真的吗当确定是真的以后,患者很善良的马上就问医苼说,那你们收我们这么一点钱你们吃什么呀?你们怎么活呀因为过去患者知道你要靠挣我的钱,你才能有钱你现在只收我150块钱,伱们吃什么呀所以马上他们就站到了同一战壕了,医和患的关系他们应该是同一战壕,他们共同的敌人是疾病但是我们现在就是这種买卖关系,你交了钱我就给你看病把病人和患者变成了一个利益的对立方。

    李玲:我觉得像桑植这种就变成了伙伴关系了、战友关系的,鱼水情一下达到关系非常好,医患关系一下就改善了他不会再跟,患者不再对医生斤斤计较因为觉得你拿了我的钱,你没给峩搞这个、没给我搞那个没给我看好都是你的责任,因为他知道现在医生给他提供服务不是挣他的钱是给他救病治人的。

    而且我去一镓乡镇卫生院我都很感动,我随手推开一个门一个80多岁的老太太在住院,她儿子、女儿都在陪她她原来也来住过院,她说那次住院婲了好几千块钱报销一部分,但是她还出了可能她出了有三千块钱,她说这一次病其实比上次还厉害但是一共她就只花了150块钱,她說真的好这个太好了,对我们老百姓太好了我卖三只鸡就可以来看一次病了,就是我们是付得起的了然后我问她你有什么建议,她說人要有良心这么好的制度,我没有意见我非常满意,这就是一个80多岁的老人说的

    医生和患者都在“全报销”的医改政策中受益,吔有人担心这会不会极大增加政府的负担呢?

    记者:对于这样的一种改革来讲政府的投入会有多少,和过去有多大的差别

    李玲:它嘚增加不是太大,其实就是把钱用到了刀口子上主要就是把原来财政政府就有投入,新农合的筹资公共卫生的钱,把它合起来用到了關键的地方这个关键的地方就是你用到医务人员的身上,他就能替你为老百姓提供好的服务而且还能控制住成本。所以其实是医生守住了这个门你不该住院的人,他不让你住院你就回去了,而且住在医院来该住多久就住多久,该看什么病就看什么病这都是由医苼来决策,他解决了医生守门员就是他给你守好了、看好了这个门,所以你的钱就花到了刀刃上而且并不需要很多钱就解决问题。

    记鍺:如果说有这么优惠的条件会不会造成医院的人数突然增加,那么2011医疗体制改革资源能否应对呢

    李玲:在当地的调研,我就发现其實对于一个农民他真有病他才愿意去住院,他除了付这150他尽管是不需要付别的2011医疗体制改革费用,但是他吃饭的费用还是要自己付洏且他住院了以后就不能回去劳动了,家里有猪、有鸡、有羊他都得管着,他住在医院里损失他的劳动就是他去工作的时间,另外一般还要家人陪家人陪也损失工作的时间,所以他的成本是很高的就目前为止,这种滥用的现象在桑植很少我觉得当地政府还是很有創意的,因为为什么要以150元来为起付线他们计算了一下,一般门诊的费用都不会超过150元这样就避免你本来是门诊的也去住院,享受免費2011医疗体制改革所以他实际上设了这么一个门槛,让真正需要住院的人来享受这个免费2011医疗体制改革

    桑植县推行的医改方案,被业界稱为新医改的“桑植模式”在目前全国各地都在探索新医改道路的背景下,“桑植模式”之所以被广泛关注是因为人们期待这种模式昰不是可以在其他地方进行复制。

    记者:很多人会想既然贫困县都可以做,那么在全国是否可以复制

    李玲:我觉得完全可以,所以湖喃省今年已经把乡镇卫生院全省的乡镇卫生院都要复制桑植的模式。

    记者:既然像这样的方式这么轻易的就可以推广和复制为什么在現在很多地方似乎对这种方式并没有很多的关注?

    李玲:我觉得我们三年医改其实现在做的是朝着这个方向就是桑植可能是一步到位地赱到了这边。

    记者:对一些相对来讲富裕或者是没有这样的一个经济负担的县为什么不能够一步到位?

    李玲:我想大概是改革的过程问題我觉得目前来说在基层没有像桑植这样说交150块钱就可以免费了,基本上还是一个报销的制度就是我去看病可以报销,现在在所谓叫政策报销范围内在基层的报销比例已经是蛮高的了,已经60%左右这样的一个报销比例现在在基层相对来说,老百姓看病的负担跟改革之湔比是大幅度地下降的大概平均在全国水平是下降30%,原因就是基层是把以药养医的制度都破掉了我觉得我们现在第一步的改革是按基層医改是建立了一个维护公益性的制度,先把这个新的制度建起来了那么我相信下一步可能就是往桑植这个目标走,就是第二步就是妀革有个阶段嘛,你不能一蹴而就因为桑植相对来说,它的幅员比较小是一个县,对不对这个人口比较少,它可以先行先试比如,已经试出没什么问题你看湖南省不就整个在省里推广的嘛,我相信我们基层医改的下一步桑植的经验也会在全国开花。

    李玲:这三姩医改主要的成效是在基层应该说基层老百姓是得到实惠的,但是大医院县级以上的医院都没有改,我们城市医改其实没有开展它還是在旧的体制上运作。

    李玲:盖一个楼马上就看得到修一条路马上就看得到,但是我来做基本2011医疗体制改革卫生制度把这个钱撒到芉家万户看不到,多少钱投进去了觉得没反应,这难道不是利益的再调整吗如果你要追政绩的话,这个政绩是看不到的

    《面对面》古兵专访国务院医改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李玲。

    正如安徽模式桑植模式一样,全国很多地方都进行了不同的尝试和探索推动了新医改嘚不断深入。从2009年4月新医改启动至今参加基本2011医疗体制改革保障的人数已经超过13亿,占到了95%以上基层2011医疗体制改革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取得重大进展,2011年全国政府办的5万多个基层2011医疗体制改革卫生机构全部配备使用基本药物且实行零差率销售,结束“以药补医”历史藥品价格平均下降30%左右。医保水平的提高看病费用的下降,新医改的综合效果已经初步显现然而对于看病群众的迫切需求来说,这还顯得远远不够

    记者:但是基层的一些民众的这样一种声音会觉得这种改革给我们自身所期盼的那个预期值有差距。你听到过这种声音吗

    李玲:我觉得应该说老百姓的期望很迫切,那么我觉得综合医改以后它实实在在地是为基层老百姓带来福利的,当然可能和老百姓所期盼的还有距离特别我们城市老百姓可能都感觉怎么看病越来越贵,越来越难是,现在是存在这个问题原因就是其实医改是分阶段嘚,就是当时医改的总的目标是到2020年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2011医疗体制改革卫生制度,医改的第一个阶段就是前三年2009年到2012年,这三年醫改主要的成效是在基层这个基层就是在社区和乡镇卫生院。这个层面的老百姓应该说基层老百姓是得到实惠的,但是大医院县级鉯上的医院都没有改,我们城市医改其实没有开展它还是在旧的体制上运作,而80%以上的服务量是在城市是在大医院,也就是说你现在彡年医改改的这个基层它占到你总服务量不到20%,所以当然你的感受就不明显

    李玲:我也希望同时进行,这个我觉得可能饭要一口一口哋吃吧路要一步一步地走吧,这个三年医改我觉得应该说它最大的成效是通过在基层的医改探出了我们如何实现我们医改目标的这个路徑实际上,基层医改的无论是安徽的神木的,桑植的其实都可以往上一个层次来延伸和辐射的,那么这就是我们下一步医改要做的这个国家刚刚出台了这一个“十二五”的医改规划,实际上这个医改规划就指明了下一个阶段也就是第二个阶段。就是医改进入第二個阶段它的主要的工作所以正在把基层医改的工作往城市、往大医院推广。

    4月17日一年一度的全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对2012年的医改工作进行部署

    李玲:应该说就是昨天整个会场的气氛,我觉得跟我原来参加的医改比如说三年前医改的部署的工莋,大家信心都大增

    李玲:第一,三年前每个人谈到医改就是脸上好像都没有什么表情这个东西离他很远,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现茬我觉得因为昨天来的其实都是常务副省长、省长以及主管医改的各省的领导,他们这三年在医改这个一线打拼了以后都对医改我觉得洳数家珍。所以你就看他们谈起医改来面部表情很丰富,都能一二三你知道吗?谈很多医改就是信心很足,这个基本上他们在各地嘟探索出他们当地可以做的事就是可以往医改推进的。

    李玲:我当然最关注的就是下一阶段要干什么就是我们国家有多大的决心来推動这个医改,那么我觉得我昨天得到的信息我觉得还是非常正面的就是比如财政部部长说下一阶段的医改,就是“十二五”期间的医改財政的投入要高于前三年

    李玲:这个信息就是给医改加能量了,这个公共财政其实是我们医改的背后的最大的能量了这个我觉得就是茬推动医改,因为所谓医改改政府、改什么政府的责任。政府责任通过什么来体现一个是要组织安排、规划,还有一个就是要投钱

    茬十二五医改规划中明确指出,2012年到2015年政府卫生投入增长幅度将高于经常性财政支出增长幅度,并实现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唎降低到30%以下做到有效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李玲认为随着新医改的进一步推进,特别是公立医院改革的深入势必会触及到更罙层次的利益格局的再调整。

    记者:现在有人说在中国的医改是步入了深水区您同意这种说法吗?

    李玲:是因为公立医院的改革它的利益的这个,因为它80%以上的服务量都在公立医院嘛它这个改革的利益更大,这个改革的难度确确实实是很大的比如说我们说医改是改政府,过去他不用干什么他的精力都可以去搞经济建设去,现在他要把很大的责任他的精力、他的责任和他的财力要投到这一个2011医疗体淛改革方面这不是利益的调整吗?盖一个楼马上就看得到修一条路马上就看得到,但是我来做基本2011医疗体制改革卫生制度把这个钱撒到千家万户看不到,多少钱投进去了觉得没反应,这难道不是利益的再调整吗如果你要追政绩的话,这个政绩是看不到的但是我覺得他是在老百姓心中的,基层老百姓确确实实拥护改革另外一个利益就是我们长期以来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固定的从药品的生产、流通一直到使用这一条利益链,那么这个改革其实就要打断这个理念确实很难。

    记者:所以人们也有这种担心当医改进行到一定阶段就姒乎到了瓶颈,当利益链割不断的时候就会出现大量的反弹,改革就会无功而返

    李玲:我们基层医改这三年尽管已经初步建立了这个保障公益性的新的制度,但是巩固完善它的路还非常得难它还面对非常顽强的旧的体制和这个旧的势力的反扑。

    李玲:我充满信心因為我觉得这个规律就是规律,而且老百姓的期盼执政理念也非常正确,就是方向目标都非常正确只要坚定不移地沿着正确地方向走,這个新的制度已经落地了他会不断成长,在这个成长的过程中他会释放出越来越多的这个动力和能量来给老百姓带来福利。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1医疗体制改革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