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岁老人 患急性非淋巴细胞急性淋巴白血病治疗,血液化验是M3型,骨穿化验是M1型,哪个更准?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M3)的治愈的机会有多大?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M3)的治愈的机会有多大?
09-01-17 & 发布
呵呵,具体的治疗方案南方和北方相差比较大,南方以上海瑞金医院为首,北方以北京人民医院为首;治疗方案大体如下(仅供参考) 诱导缓解:使用全反式维甲酸(或亚砷酸注射液)治疗,在发生白细胞增高时使用小剂量柔红霉素化疗1~3天 巩固强化:使用柔红霉素、去甲氧柔红霉素、高三尖杉酯碱、米托蒽醌、阿糖孢干的一种或几种联合化疗,一般3~4个疗程 维持治疗(这是南北相差最大的地方):南方主张小剂量化疗+维甲酸+亚砷酸注射液交替进行,持续2年半;北方建议亚砷酸注射液或复方柏子仁胶囊(白血康也可以)连续治疗5年;至于哪个治愈率高现在还不好说.但是总体的治愈率肯定在90%以上。 另外,楼上的骗子,我们又见面了,哈哈。在这里还是提醒楼主一句,m3全国都是中药治疗为主导的,别听楼上忽悠你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M3型治愈可能性相对还是比较大的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急性白血病 【概述】 急性白血病是一种或多种造血干细胞及祖细胞恶变,失去正常的增殖、分化及成熟能力,无控制的持续增殖,逐步取代骨髓并经血液侵润至全身组织及器官。 【诊断】 一、病史及症状 ⑴病史提问:注意:①起病情况。②是否接触放射线、化学物质:如苯及其衍生物。③是否应用过瘤可宁、马法兰、氮芥等烷化剂。④是否患有Bloom综合征、Fanconi贫血及Down综合征等疾病。 ⑵临床症状:一般贫血症状,鼻衄、牙龈出血或消化道出血,发热,骨痛、关节痛,中枢神经系统受累可出现头疼、恶心、呕吐、抽搐、大小便失尽,甚至昏迷。 二、体检发现 贫血外貌,皮肤可见瘀点、瘀斑,牙龈渗血或伴牙龈增生,淋巴结肿大,胸骨中下段压痛,肝脾轻、中度肿大。 三、辅助检查 血象:血红蛋白、血小板进行性减少,白细胞计数可增高或减少,分类可见原始或幼稚细胞。 骨髓象:增生活跃至极度活跃,可伴骨髓纤维化或骨髓坏死。按增生细胞的系列不同,分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其骨髓特点如下: ⑴ ANLL : ① M1型(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原粒细胞≥90%(非红系细胞),早幼粒细胞少见,中幼粒细胞以下阶段不见或罕见;可见Auer小体。红系、巨核细胞系增生受抑。 ② M2型(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粒系明显增生,可见Auer小体;红系、巨核细胞系增生受抑。根据粒细胞分化程度不同又分为:M2a型:原粒细胞30%~90%(非红系细胞),单核细胞<20%,早幼粒细胞以下阶段&10%。 M2b型:原始及早幼粒细胞明显增多,但以异常的中性中幼粒细胞增生为主,其胞核常有核仁,核浆发育明显不平衡,此类细胞&30%。 ③ M3型(急性颗粒增多的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以颗粒增多的异常早幼粒细胞增生为主,此类细胞&30%(非红系细胞);易见Auer小体;红系、巨核细胞系增生受抑。根据粒细胞分化程度不同又分为:M3a型(粗颗粒型):嗜苯胺蓝颗粒粗大,密集或融合。M3b型(细颗粒型):嗜苯胺蓝颗粒密集而细小。 ④ M4型(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粒系、单核细胞系增生,红系、巨核细胞系增生受抑。根据粒系、单核细胞系形态不同,又分四种类型:M4a:原始和早幼粒细胞增生为主,单核细胞系≥20%(非红系细胞)。M4b:原、幼单核细胞增生为主,原粒和早幼粒细胞&20%(非红系细胞)。M4c:原始细胞即具粒细胞系,又具单核细胞系形态特征者&30%(非红系细胞)。M4Eo:除具上述特点外,还有粗大而圆的嗜酸颗粒及着色较深的嗜碱颗粒,占5%~30%(非红系细胞)。 ⑤M5型(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单核细胞系增生,可见细小Auer小体;红系、粒系及巨核细胞系增生受抑。根据单核细胞分化程度不同又分为:M5a型(未分化型):原始单核细胞≥80%(非红系细胞)。M5b型(部分分化型):原始、幼稚&30%,原始单核细胞<80%(非红系细胞)。 ⑥M6型(红白血病):红细胞系&50%,且有形态学异常,非红细胞系原粒细胞(或原始+幼稚单核细胞&30%(非红系细胞);若血片中原粒细胞或原单核细胞&5%,骨髓非红系细胞中原粒细胞或原始+幼稚单核细胞&20%。巨核细胞减少。 ⑦M7型(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原巨核细胞&30%。红系、粒系增生相对抑制。 ⑵ALL : ① L1型:原始和幼稚淋巴细胞明显增生,比例增高,以小淋巴细胞为主;核圆形,偶有凹陷与折叠,染色质较粗,结构较一致核仁少,不清楚;胞浆少,轻或中度嗜碱。 ②L2型:原始和幼稚淋巴细胞明显增生,比例增高,淋巴细胞大小不一,以大细胞为主;核形不规则,凹陷与折叠易见,染色质较疏松,结构不一致,核仁较清楚,一个或多个;胞浆量较多,轻或中度嗜碱。 ③L3型:原始和幼稚淋巴细胞明显增生,比例增高,但细胞大小较一致,以大细胞为主;核形较规则,染色质呈均匀细点状,核仁一个或多个,较明显,呈小泡状;胞浆量多,深蓝色,空泡常明显,呈蜂窝状。 细胞化学染色: ⑴过氧化物酶及苏丹黑染色:急淋细胞呈阴性(阳性<3%);急粒细胞呈强阳性;急单细胞呈阳性或弱阳性。 ⑵糖原染色:急淋细胞呈阳性(粗颗粒或粗块状,常集于胞浆一侧);急粒、急单细胞呈弱阳性(弥散性细颗粒状);红白血病:幼红细胞呈强阳性。 ⑶非特异性酯酶染色:急单细胞呈强阳性,能被氟化钠明显抑制(&50%);急粒细胞呈阳性或弱阳性,氟化钠轻度抑制(<50%);急淋细胞一般呈阴性。 ⑷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急淋白血病积分增高或正常;急粒白血病明显减低;急单白血病可增高或减低。 有条件应做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及基因分型。 四、鉴别诊断 应与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类白血病反应等病鉴别。 【治疗措施】 1.治疗原则:总的治疗原则是消灭白血病细胞群体和控制白血病细胞的大量增生,解除因白血病细胞浸润而引起的各种临床表现。 2.支持治疗 (1)注意休息:高热、严重贫血或有明显出血时,应卧床休息。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食物,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2)感染的防治:严重的感染是主要的死亡原因,因此防治感染甚为重要。病区中应设置“无菌”病室或区域,以便将中性粒细胞计数低或进行化疗的人隔离。注意口腔、鼻咽部、肛门周围皮肤卫生,防止粘膜溃疡、糜烂、出血,一旦出现要及时地对症处理。食物和食具应先灭菌。口服不吸收的抗生素如庆大毒素、粘菌素和抗霉菌如制霉菌素、万古霉素等以杀灭或减少肠道的细菌和霉菌。对已存在感染的患者,治疗前作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以便选择有效抗生素治疗。一般说来,真菌感染可用制霉菌素、克霉唑、咪康唑等;病毒感染可选择Ara-c、病毒唑。粒细减少引起感染时可给予白细胞、血浆静脉输入以对症治疗。 (3)纠正贫血:显著贫血者可酌情输注红细胞或新鲜全血;自身免疫性贫血可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丙酸睾丸酮或蛋白同化激素等。 (4)控制出血:对白血病采取化疗,使该病得到缓解是纠正出血最有效的方法。但化疗缓解前易发生血小板减少而出血,可口服安络血预防之。有严重的出血时可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输全血或血小板。急性白血病(尤其是早粒),易并发DIC,一经确诊要迅速用肝素治疗,当DIC合并纤维蛋白溶解时,在肝素治疗的同时,给予抗纤维蛋白溶解药(如对羧基苄胺、止血芳酸等)。必要时可输注新鲜血或血浆。 (5)高尿酸血症的防治:对白细胞计数很高的病人在进行化疗时,可因大量白细胞被破坏、分解,使血尿酸增高,有时引起尿路被尿酸结石所梗阻,所以要特别注意尿量,并查尿沉渣和测定尿酸浓度,在治疗上除鼓励病人多饮水外,要给予嘌呤醇10mg/kg·d,分三次口服,连续5~6天;当血尿酸>59um01/L时需要大量输液和碱化尿液。 3.化学治疗:化疗是治疗急性白血病的主要手段,可分为缓解诱导和维持治疗两个阶段,其间可增加强化治疗、巩固治疗和中枢神经预防治疗等。缓解诱导是大剂量多种药物联用的强烈化疗,以求迅速大量杀伤白血病细胞,控制病情,达到完全缓解,为以后的治疗打好基础。所谓完全缓解,是指白血病的症状,体征完全消失,血象和骨髓象基本上恢复正常,急性白血病末治疗时,体内白血病细胞的数量估计为5×1010~13;,经治疗而达到缓解标准时体内仍有相当数量的白血病细胞,估计在108~109以下,且在髓外某些隐蔽之处仍可有白血病细胞的浸润。维持治疗量一系列的小剂量较缓和的治疗方案进行较长时间的延续治疗,目的在于巩固由缓解诱导所获得的完全缓解,并使病人长期地维持这种“无病”状态而生存,最后达到治愈。巩固治疗是在维持治疗以后。维持治疗以前,在病人许可的情况,再重复缓解诱导方案。强化治疗是在维持治疗的几个疗程中间再重复原缓解诱导的方案。中枢神经预防性治疗宜在诱导治疗出现缓解后立即进行,以避免和减少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发生,一个完整的治疗方案应遵循上述原则进行。 (1)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 ①缓解诱导治疗:治疗ALL常用的化疗方案是VP方案,以VP方案为基础再与DRN(柔红霉素),ADM(阿霉素),Ara-c,L-ASP(左旋门冬酰胺酶)和6-MP等药物组成许多有效的多药联用方案。儿童初治病例CR(完全缓解)率可达90%~95%;成人亦可达80%~90%。多药联用方案主要用于难治和复发病例的治疗,常用方案见表。 表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缓解诱导方案 化疗方案 剂量 用药方法 VP方案 VCR 2mg 静注,第1天 每周一次 PDN 60mg 分次口服,第1-7天 DVP方案 DRN 1mg/kg 静注,第1天,每周1次 4~6周为一疗程 VCR 1.5mg/m2 静注,第1天,每周一次 PDN 40mg/m2 口服,第1~8天 POMP方案 PDN 60mg/d 分次口服 5天为一疗程 VCR 2mg 静注,第1天 MTX 30mg 静注,第2、5天 6-MP 100mg 口服 VDCP方案 DRN 40mg/m2·d 静注,第1、2、3、15、16、17天 三周为一疗程 VCR 2mg 静注,第1、8、15、21天 CTX 0.4-0.8/m2 静注,第1、15天 PDN 40-60mg/m2·d 口服,第1-14天后,减量 DVP+ASP方案 VCR 2mg 静注,第1天,每周1次 第15天作骨髓检查,如仍有白血病细胞再用DRN50mg/m2,4周为一疗程 DRN 50mg/m2 静注,第1、2、3天 PDN 60mg/m2 分次口服,第1-28天 L-ASP 600u/m2 静注,第17-28天 注:VP、DVP方案适用于儿童病例。 ②维持治疗:凡用上述方案达到CR后,应继续用原方案巩固疗效。用VP和VDP方案者,应再继续2~3周;用POMP方案者可再用两个疗程。缓解期间用6-MPl00mg/d,连续口服7天,继之给CTX400mg静注;间歇7天再给MTXl5mg,静注或口服,第1、5、9天;间歇3天后依次重复上述治疗。 ③复发的治疗:可继续使用VP方案或Ara-C5-10mg,每日1次静注,共4次,或DRNlmg/kg·d,静注,共4天。 (2)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治疗 ①缓解诱导:治疗方案见表30-3。 化疗方案 剂量 用药方法 DA方案 DRN 30~40mg/M2·d 静注,第1~3天 间隔1~2周重复 Arc-c 100~160mg/M2 分次口服,第1~7天 VPP方案 VCR 2mg 静注,第1天 间隔1~2周重复治疗 Ara-C 100~150mg 静注,第1、5天 DRN 30mg 静注,第1、2天 COAP方案 CTX 200mg 静注,第1、3、5天 每隔1周重复治疗 VCR 2mg 静注,第1天 Ara-c 100~150mg 静滴,共4天 PDN 200mg/d 分次口服 HOP方案 VCR 2mg 静注,第1天 间隔1~2周重复 HRT 2~4mg 静滴,3小时滴完;第2、7天 PDN 40mg/d 分次口服,第1~8天 注:VPP方案可以ADM代之DRN,剂量为20mg同,静注,第1、2天 ②维持治疗:一般以MTXl5mg肌注或口服,6-MPl00mg/d,CTX200mg/m2口服,每周1次,长期维持,并在维持治疗开始后的l/2、1、2、4、7、16个月加用原诱导方案巩固、强化,16个月后每半年1次,至少2~4年。 (3)小儿ALL治疗方案 ①缓解诱导:(VP方案及变换) 1)VCR2.0mg/m2/周,连用4周。2)PDN60mg/m2/日。3)或者加ADM20mg/m2,第14、15天。 ②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预防治疗:MTXl2mg/m2(大剂量:30mg/m2)鞘内注射,每2周一次,连用3周;另外加用24Gy(2400rad)头盖照射。 ③缓解期维持治疗: 方案l——⑥6-MP75mg/m2,连续口服。⑥VCR2.0mg/m2第l天每4周l周期。①PDNl20mg/m2/d连用5天 方案2——@MTXl50mg/m2静注,每2周与下述之药交替。⑥VCR2.0mg/m2l天。②PDN120mg/m2/d连用5天,每2周与MTX交替。①6-MPl00mg/m2/d×5天方案3——⑧MTXl75~225mg/m2静注,每2周与下述之药交替。⑥VCR2.0mg/m2第1天,每2周与MTX交替。②PDN120mg/m2/d连用5天。①6-MPl25~175mg/m2/d×5天。 (4)小儿ANLL的化疗 VAPA方案是一种多药强化的序贯式综合治疗程序,经历14个月的治疗,不包括有CNS预防治疗,对小儿ANLL治疗效果,尤其是长时期的缓解确有较大改善,VAPA方案组织及用法如下: 治疗程序Ⅰ——ADM45mg/m2/日,静脉注射,第1天5Ara-C200mg/m2/日,静脉注射,第1~5天。上药每3~4周为1周期,共4个周期。 治疗程序Ⅱ——ADM30mg/m2/日,静脉注射,第1天;Ara-C150mg/m2/日,静脉注射,第l~5天;上药每4周为一周期,共4个周期。 治疗程序Ⅲ——vcRl.5mg/m2/d静脉注射,第l天;Me-PDN800mg/m2/日,静脉注射,第l~5天; 6-MP500mg/m2/日,静脉注射,第1~5天;MTX7.5mg/m2/日,静脉注射,第1~5天;上药每3周为一周期,共4个周期。 治疗程序Ⅳ——Ara-C200mg/m2/日,静脉注射,第l~5天,每3~4周为一周期,共4个周期。 4.中枢神经系统(CNS)白血病的防治 CNS白血病和脑膜白血病都可治疗,首选药物以MTX做鞘内注射,但多数预后不佳,因此要强调CNS的预防治疗。一般是MTX0.25~0.5mg/kg/次或42mg/m2/次(极量20.0mg)鞘内注射直至症状缓解。其后再于6~8周间以同药同剂量鞘内注射以防止复发。亦可放射治疗,如60Co颅脑照射,脊髓照射。 5.放射治疗 (1)脾脏照射:脾肿大,疼痛,不能手术者。照射量cGy/3~10次,3至12天。 (2)硬膜外浸润压迫脊髓:照射野上下均超出病灶区2个椎体,照射量为300~400cGy/次,照射3次后,改为200cGy/次,照射15次。 (3)中枢神经系统照射:主要用于病部白细胞计数增高,T细胞型,血小板减少,淋巴结及脾脏肿大明显者。①预防性照射,经化疗症状缓解后开始照射,全颅采用两侧野对穿照射,照射量为cGy。②治疗性照射:联合化疗,全颅照射1800cGy。③复发治疗:行中枢性照射,颅部cGy,骨髓cGy。 (4)全射量髓消除:800cGy/次,用3天。 另外,对髓外局部病灶可局部照射,非姑息治疗。放疗应联合使用大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也可同时使用MTX+Ara-C+氢化考的松椎管内注射。 6.免疫治疗:本病虽行长时间的巩固强化治疗,但体内仍残留一定数量的白血病细胞,用化疗不能达到将其彻底消灭的目的,依靠人体的免疫可能消灭这些残留的白血病细胞。近年来,免疫治疗已逐渐被临床应用,常用的药物有BCG、TF、IFN等。 7.骨髓移植,对ANLL疗效较好。①同基因骨髓移植,供者为同卵孪生子。②同种异基因骨髓移植,供者为患者的兄弟姐妹。③自体骨髓移植,不需选择供者,易推广。 【临床表现】 起病急骤,约66%的病人在一个月内起病,病情急,发展快。贫血是常见又早期出现的症状,为严重的进行性贫血,出现皮肤苍白、头晕乏力、浮肿及活动后气促等。以发热为首发症状者占50%~84%,热型不定。有两种情况:①白血病本身发热;由于白细胞转换率增加及核蛋白代谢亢进造成低热,一般不超过38.0℃,抗生素治疗无效。②感染:由于白血病患者成熟细胞缺乏,身体免疫力降低,常导致各种感染,体温可高达39~41℃,是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常见感染有上呼吸道感染、咽炎、扁桃体炎、口腔炎、疼痛、肺炎、泌尿系感染以及败血症等,以口腔炎最多见。由于血小板减少及血管受异常幼稚细胞浸润常致出血。在成年人早期有出血症状者占急性白血病的38.6%;中晚期约50%~80%发生出血,其中约10%~15%的病人死于出血。发热可加重或诱发出血。 出血部位可遍及全身,以皮肤、齿龈、口腔及鼻粘膜出血最常见,其次为胃肠道、泌尿道、子宫和呼吸道出血。早幼粒病人出血可发生在颅内、蛛网膜下腔与硬脑膜下,往往病情严重。眼底出血常为颅内出血的先兆。尚有异常幼稚白细胞浸润症状:①肝、脾肿大最多见,尤以从L(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显著。②淋巴结肿大,发病率为45.5%,多局限于颈、腋下及腹股沟等处。全身淋巴结肿大以从ALL最为多见,初诊时可达80%。纵隔淋巴结肿大以小儿ALL多见。③骨骼表现:多见于ALL,患者常有胸骨下端叩痛和压痛,四肢关节酸痛或隐痛,严重者关节肿胀,部分病人可引起骨质疏松、溶骨性破坏,甚至病理性骨折。AML(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病人可见眶骨浸润引起眼球突出、复视,甚至失明,称为绿色瘤。④神经系统表现:约有2%急性白血病初诊时有脑膜白血病,如未进行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预防处理,则70%的ALL,20%~40%儿童及5%成人ANLL(急性非淋白血病)可发生脑膜白血病。白细胞侵及蛛网膜出现脑积水与颅内高压症状,如侵及蛛网膜或脑实质的血管壁可发生局灶性或弥漫脑出血。⑤其他:皮肤、粘膜、睾丸、肺、消化道、心脏等部位受侵出现相应的体征。 【辅助检查】 血红蛋白和血小板数减少。白细胞总数多少不一,一般在20.0~50.0×109/L,少数高于100×109或低于10.0×109/L。半数以上的病人周围血象中见到大量(有时高达90%)异常原始白细胞。血细胞化学染色方法可确定急性白血病的类型,约45%的病例有染色体异常,其中包括单倍体、超二倍体和各种标记染色体。骨髓增生活跃,明显活跃或极度活跃,以白血病细胞为主。骨髓中原始细胞>6%为可疑,超过30%诊断较肯定,原始细胞+早(幼)细胞≥50%可确诊。全骨髓中,红系及巨核细胞高度减少。在血象和骨髓象不足以证实急性白血病时,可应用淋巴结穿刺液涂片和特异性皮损印片检查找到相应的白血病细结合病理印片,有助于诊断。血液生化检查:①末端脱氧核苷转移酶(TDT):在ALL时活性增高,而在ANLL中无活性。②碱性磷酸酶(AKP):在ALL时明显,AML明显降低。②乳酸脱氢酶(LDH):ALL时明显增高。另外血清尿酸浓度增高,尿内尿酸排泄量增多,在用细胞毒药物治疗时更甚。 【预后】 未经治疗者的平均生存时间仅3个月左右,但经现代化化疗者,疾病可以缓解,生存时间明显延长,甚至长期生存或治愈。决定疗效的因素除治疗方法直接影响治疗结果外,还有白血病和患者一些内在的因素。对预后不利的高危因素有:①年龄在l岁以下和9岁以上的儿童和成人,60岁以上的老人尤其差;②男孩比女孩差;③治疗前后细胞计数在50~100×109/L以上;④FAB分型属L2、L3、L4、L5、L6、L7;⑤淋巴细胞白血病免疫分型属T细胞和B细胞;⑥可见到染色体异常,尤其是断裂和易位,但t(8;21)例外;⑦治疗前血小板计数<20~50×104/L;⑧治疗后白血病细胞减少缓慢,到达缓解需时间长或缓解时间短;⑨肝脾肿大较明显或有CNS白血病者。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陈惠仁大夫本人发表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M3型
状态:就诊前
急性非淋巴白血病m3,治疗效果最好的白血病类型,规范治疗方法,大概80%可以治好
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投诉类型:
投诉说明:(200个汉字以内)
陈惠仁大夫的信息
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治疗和骨髓移植
陈惠仁,男,主任医师,教授,北京军区总医院血液科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江西人,中国抗癌协会血液专业委员...
陈惠仁大夫的电话咨询
90%当天通话,沟通充分!
近期通话:
血液科可通话专家
副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副主任医师
天津血液病医院
江苏省人民医院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北京肿瘤医院
淋巴肿瘤内科
北京朝阳医院
北大人民医院
血液病研究所你好,有白血病的话,一般可以通过化疗措施控制病情,必要的话看能否进行骨髓移植
姜二晨&&金华防疫所
其他&&&&肿瘤科
看患者的体制怎么样,体制好的话,可以承受化疗的,不然还是建议患者中医治疗为主的了,可以辅以人参皂苷RH2等。积极治疗,不要放弃治疗,还是有机会的
测试你的性欲指数
1414536人正在测24小时报名咨询电话:010- / 400 650 1888
您的位置 :&&&&&& > 文章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FAB分型
23:36 来源:&    【
】【】【】
【提问】怎么不是M3
【回答】学员luocanlu518,您好!您的问题答复如下:M0(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微分化型,minimally differentiated AML)骨髓原始细胞&30%,无嗜天青颗粒及Auer小体,核仁明显,光镜下髓过氧化物酶(MPO)及苏丹黑B阳性细胞&3%;在电镜下,MPO阳性;CD33或CDl3等髓系标志可呈阳性,淋系抗原通常为阴性。血小板抗原阴性。
M1(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AML without maturation)原粒细胞(I型+Ⅱ型,原粒细胞浆中无颗粒为I型,出现少数颗粒为Ⅱ型)占骨髓非红系有核细胞(NEC,指不包括浆细胞、淋巴细胞、组织嗜碱细胞、巨噬细胞及所有红系有核细胞的骨髓有核细胞计数)的90%以上,其中至少3%以上细胞为MPO阳性。
M2(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AML with maturation)原粒细胞占骨髓NEC的30%~89%,其他粒细胞&10%,单核细胞&20%。
M3(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骨髓中以颗粒增多的早幼粒细胞为主,此类细胞在NEC中&30%。
M4(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acute myelomonocytic leukemia,AMML)骨髓中原始细胞占NEC的30%以上,各阶段粒细胞占30%~80%,各阶段单核细胞&20%。
M4 Eo(AML with eosinophilia)除上述M4型各特点外,嗜酸性粒细胞在NEC中&5%。
M5(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acute monocytic leukemia,AMoL)骨髓NEC中原单核、幼单核及单核细胞&80%。如果原单核细胞&80%为M5a、<80%为M5b。
M6(红白血病,erythroleukemia,EL)骨髓中幼红细胞&50%,NEC中原始细胞(I型+Ⅱ型)&30%。
M7(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acute megakaryoblastic leukemia,AMeL)骨髓中原始巨核细胞&30%。血小板抗原阳性,血小板过氧化酶阳性。
【追问】不能说明急单吗?
【回答】学员zykswx,您好!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骨髓增生极度活跃,原始细胞0.5&可排除M1型;&POX强阳性&则可进一步排除M4;&非特异性酯酶部分呈阳性反应,不被NAF抑制&可排除M5(M5是可以被NAF抑制的)。如上几点鉴别尤为重要。
对于和M2和M3的鉴别方面,我们知道后者白细胞大多数在15&109以下。且由于M3的早幼粒与原始粒细胞的比在3:1以上,而本患者的早幼粒仅为0.2,所以我们考虑不是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而是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成熟型(M2)。所以本题选择A。
祝您学习愉快!
【追问】原始细胞0.5,早幼粒细胞0.2,请具体解答
【回答】学员sunliang8212,您好!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就是原始细胞占50%,早幼粒细胞占20%,即早幼粒细胞不到30%,不能诊断M3,细胞比值在M2的范围内
【追问】M1 M2怎么鉴别
【回答】学员sis735,您好!您的问题答复如下:目前的,不要求急粒中除了m3、m5以外的亚型,这两型也主要是和急淋去鉴别,故这个题目目前来讲,考试已经不再涉及,网校会删除该题目。
【追问】老师你好,这个题看起来像是M3,他与M2怎样区别呢
【回答】学员dcy,您好!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骨髓增生极度活跃,原始细胞0.5&可排除M1型;&POX强阳性&则可进一步排除M4;&非特异性酯酶部分呈阳性反应,不被NAF抑制&可排除M5(M5是可以被NAF抑制的)。如上几点鉴别尤为重要。 对于和M2和M3的鉴别方面,我们知道后者白细胞大多数在15&109以下。且由于M3的早幼粒与原始粒细胞的比在3:1以上,而本患者的早幼粒仅为0.2,所以我们考虑不是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而是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成熟型(M2)。所以本题选择A。
【追问】老师,这太难了,考试会考这么难吗
【回答】学员wangxiaoli201266,您好!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白血病要重点掌握,必考类容,要求掌握!
&骨髓增生极度活跃,原始细胞0.5&可排除M1型;&POX强阳性&则可进一步排除M4;&非特异性酯酶部分呈阳性反应,不被NAF抑制&可排除M5(M5是可以被NAF抑制的)。如上几点鉴别尤为重要。
对于和M2和M3的鉴别方面,我们知道后者白细胞大多数在15&109以下。且由于M3的早幼粒与原始粒细胞的比在3:1以上,而本患者的早幼粒仅为0.2,所以我们考虑不是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而是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成熟型(M2)。所以本题选择A。
【追问】老师,这样的题我始终都不明白。我该放弃吗?
【回答】学员jiandanai3631,您好!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如果您实在不能理解的话,就有选择的记忆
比如M3比较重要,重点记忆!
【追问】急非淋,急淋,慢粒的各种分型太复杂了,一看什么细胞,比值是多少就晕,有没有简单一点的方法区分,便于记忆?谢谢
【回答】学员lijianggu,您好!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如果您实在不能理解的话,就有选择的记忆
比如M3比较重要,重点记忆!
【追问】NEC是什么意思
【回答】学员h,您好!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NEC:非红系的骨髓有核细胞.不包括浆细胞、淋巴细胞、组织嗜碱细胞、巨噬细胞及所有红系有核细胞的骨髓有核细胞计数.
ANC:指全部骨髓有核细胞.
祝您成功通过考试!
【追问】早幼粒细胞多就是(M3),早幼粒细胞少就是急性粒细胞白血病(M2)是这样的吗。
【回答】学员lzy168168,您好!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您说得对。
M3(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骨髓中以颗粒增多的早幼粒细胞为主,此类细胞在NEC中&30%。
★问题所属科目:---血液系统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新闻:
临床执业医师相关栏目推荐
33大类,900门辅导课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急性淋巴白血病治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