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思想政治心理学与心理思想政治心理学的区别在哪里?

&心理和思想的联系与区别&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
心理和思想的联系与区别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2007级思想政治教育
姓名:牛晓虎&
思政与心理是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辩证关系。人的心理是在实践活动中,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性反映。思想是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心理和思想有着广泛而又深入的联系,也存在着种种的差异。把握好思想和心理的联系和区别,对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对于更深入了解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起着重大的推进作用。
心理和思想的联系,人的心理与思想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思想和心理之间可以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有时会相互转化。
一、心理和思想都是以人脑为产生器官的。人脑是人类特有的器官,人脑对外部世界的反映和活动的辩证统一,与动物相区别,客观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通过人脑而得出的反映。比如说大脑半球皮质的枕叶部分受到损伤时,人的空间定向就遭到破坏;颞叶部分受到损伤时,则会引起对言语和音乐旋律的知觉的破坏。
二、心理和思想都是以客观现实作为源泉的。客观现实是人脑产生心理和思想的基础,都是人脑反映的客观存在。人的大脑不可能封闭的幻想出来客观存在的事物。人们常说的鬼,它只不过是人们根据现实中人的一种虚构,是生活中的现形,人世间不存在鬼,人们所描述的鬼的原型也是在人的基础上产生的,跟人有着极其相似的外形特征。
三、心理和思想都是以实践为桥梁的。心理和思想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实践,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提高。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改革开放30年中得到了很好的检验,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指导理论。
四、心理和思想都是以感知为产生基础的。感知就是客观事物通过感觉器官在人脑中的直接反映。心理和思想的产生都是先通过感知,然后得出相关的反应。人的手被灼伤,第一反应是收缩伸出去的手,然后感到痛。
五、心理和思想都是属于意识范畴,第二性的。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心理和思想都是意识的一部分,一个重要的方面,它们都是区别于物质的东西,是抽象的,概括的。
心理和思想的区别,人的心理和思想是有区别的。
一、心理与思想的形成过程不同。思想的形成经过了时间的积淀、观念的嬗变过程。一个人在工作和生活中有所感、有所思,慢慢地将自身所经历的、或看到和听到的综合起来,形成一些看法和观念。这就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心理通过个体生理机制起作用,诱发出各种心理障碍。如一个虚荣心比较强、对利益看得很重的人,在与同学、朋友发生纠纷时,就可能出现自私心理,进而产生心理问题。
二、心理与思想的表现内容与性质不同。思想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理性认识,以观点、立场、态度等形式表现出来,反映的是政治立场、道德观念等深层次问题,具有明确的政治性和阶级性。如,人们通过新旧社会对比,产生这样的理性认识,只有中国共产党带领我们搞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种理性认识具有政治性和阶级性。心理既包括感觉、知觉等感性认识过程,又包括思维、想象等理性认识过程,但这种理性认识不具有政治性和阶级性。如,我们从小在父母呵护下长大,当我们也做父母之后,体会到父母爱的伟大。这种理性认识就不具有政治性和阶级性了。
三、心理与思想展现的特点与特征不同。思想从社会性看,它是个体对社会的看法,不是纯粹的个人私事;从政治与道德倾向性看,它一般不是生活类的问题,而带有政治与道德色彩;从稳定性看,它反映的是一个人心灵深处对现实的看法、观念,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外在表现,一旦形成便有较大的解决难度。心理则具有自然性、自发性、情境性、易变性的特点。自然性即自觉的神经活动,自发性即正常的情绪波动,情境性即容易受外部环境与条件的影响,易变性即忽而产生,忽而消失。
四、心理和思想的内涵不同。思想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产生,属于理性认识。 心理既包括感性认识, 又包括理性认识,
还包括情绪、意志等过程, 心理教育则主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卫生、学习生活、人际关系、职业选择、心理调适、矫正异常行为等进行指导和教育,
有着比思政工作更为丰富的内涵。
五、表现形式不同。思想主要以“观念”形式表现, 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政治观等, 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范畴,
而心理的表现形式有感觉、知觉、注意、情绪、情感、兴趣、性格等, 是个体在生理基础上的心理精神状况,
不完全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范畴。
六、实践方法不同。思政工作以集体进行理论教育宣传为主,
采取说服教育、“灌输”与“疏导”相结合、批评表扬、社会实践等方法。而心理教育主要采取普及心理学知识、个别交谈、心理训练、心理测量、心理咨询等方法。
思政与心理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辩证统一的关系。心理是思想形成的前提, 没有这个前提就无法也不可能产生思想;
思想是心理的升华, 没有这个升华, 心理就只能停留在事物表象,
失去实质的价值和意义。思想与心理的最终目的都是服务于人的活动的探索,它们是相互紧密联系的:人的心理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到思想素质的提高;人的心理素质好,才能更客观,更科学地去认识世界,认识社会。另一方面,人的思想素质好,有科学的世界观与人生观,则容易保持平衡的心理,从容应对工作和生活。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论管理心理学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效用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3.00
&&¥3.00
&&¥0.50
&&¥1.00
&&¥3.00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论管理心理学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效用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当前位置:
&中外心理学比较思想史(第2卷) [精装]
中外心理学比较思想史(第2卷) [精装]
价格区间:
¥42.0 ~ ¥57.2
推荐商家:
商家报价:
此商家可使用以下优惠券:
出版日期:
出版社: 上海教育出版社
此产品在苏宁易购目前处于
与之前价格相比()-¥元
您看到的商品报价由易购整理
优惠信息:
与中外心理学比较思想史(第2卷) [精装]最相近的商品
购买最高返利3%
购买最高返利3%
购买最高返利3%
购买最高返利3%
购买最高返利3倍易币
中外心理学比较思想史(第2卷) [精装] 商品介绍
中外心理学比较思想史(第2卷) [精装]用户评论
热卖心理学推荐裴斯泰洛齐和赫尔巴特关于 教学的心理学化 思想有何异同_百度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裴斯泰洛齐和赫尔巴特关于 教学的心理学化 思想有何异同
裴斯泰洛齐和赫尔巴特关于 教学的心理学化 思想有何异同
斯泰洛齐的课程论效法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的计划,强调集体的而非个人的背诵,课程以学生喜欢的活动为主,如绘画、写作、唱歌、体操、模型制作、采集标本、绘制地图和郊游等等.他主张教学要为学生的个别差异留有余地,学生分组要根据能力,而不要根据年龄,还倡导将正规的教师培训作为实现科学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些设想当时被认为是激进的革新思想.裴斯泰洛齐教育思想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强调情感教育,爱的教育.他强调教育者首先必须具有一颗慈爱之心,以慈爱赢得学生们的爱和信赖.因此,教师要精心照顾好儿童,注意儿童的需要,对儿童的进步和成长报以慈爱的微笑.教师要用亲切的话语、情感、面部表情及眼神打动儿童.当爱和信赖在儿童心中扎下根以后,教师要尽力激励它、增强它,使之不断升华.裴斯泰洛齐也强调教师的权威性,但这种权威性不是来自对儿童的惩罚、告诫、命令和指示,不是来自凌驾于儿童之上的特权,而是来自教师对儿童强烈的爱和责任感.裴斯泰洛齐还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位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思想付诸实践的教育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思想政治心理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