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让老人生活的幸福树怎么样些?

  推进老年活动设施建设
  加强、完善、提升和创新敬老院老年活动设施建设是提高养老幸福指数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是将老年文化建设纳入发展规划。以规划引领我市老年文化活动的持续发展,将老年文化体系建设纳入到丽水市的总体规划之中,并提出明确的目标和任务,逐步形成文化文艺丰富多彩、体育健身全面普及、终身教育乐在其中、社会参与积极主动、生活观念和谐健康的充满活力的老年社会文化生活。二是明确老年文化活动的发展目标。普及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将图书馆、文化馆、乡镇综合文化站融入到敬老院的文化活动中去,免费向老年人开放;按比例建设老年活动中心,有条件的可以尝试举办小型老年运动会;积极培育基层老年文艺骨干活动队伍提高老年人的参与度。三是部门协作推动老年文化活动发展。养老各相关部门要建立多元化的协作机制,切实履行好部门的养老职责,合力推动老年文化活动事业的发展。(市直 可靠可靠)
  提升专业化服务管理水平
  在老龄化步伐日趋加快的今天,我国养老体系的构建仍处在试点与探索阶段,我们的养老产业并不成熟。但在现今的养老形式下,单纯依靠传统的家庭养老已难以适应城乡家庭结构的变化与社会的转型。为了老人们的幸福养老,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配备专业的养老人才。招聘人员的条件中除&热爱社会福利事业&这点必须着重强调外,工作人员应逐步向专业层次发展,重点招聘从专业院校毕业的人才加入敬老院服务管理的队伍,提高其服务管理的专业与规范化水平。
  其次,配备专业的医护人员。只有以先进的诊疗设备和专业的医疗护理人员作硬性条件上的保障,老人、家属们才能够真正无所顾虑地将自己的父母亲交付于养老机构。
  此外,通常老人们在养老院不幸福的原因大致包括了以下几点:生怕被家人、社会抛弃的心理;集体生活中个人的自我空间缺失;养老机构的工作人员不能够像亲人般善待自己等等。此类主观方面的缺失也同样有待于我们有针对性地给予老人们更多的精神关怀与赡养。(云和 魏王茜)
  建立帮扶关怀机制
  经常在日报&丽水热门话题群&中看到一位名叫&峰影&的网友到处开展公益活动,有送棉被给敬老院,有送衣物给山村小学,我异常钦佩,心想:当前中国的社会养老(敬老)模式,非常需要&峰影&这样的热心人士,非常需要建立全方位的关怀机制。
  一是物质上的关怀。让长辈们感受到物质富有。除了正常的物质保障机制外,还可以建立更多的&结对帮扶&机制,乡镇(社区)干部联系机制,让敬老院的物质基础更加厚实。二是精神上的关怀。可以发动社会热心人士与长辈们建立一对一的定期关怀慰问机制,也可以组织像&峰影&一样的热心网友不定期开展慰问走访活动,让长辈们感觉敬老院热热闹闹、开开心心。三是心理上的关注。生活在敬老院中的长辈们,由于身边缺少亲人的关心,心理上变得非常敏感,身边人讲的一句话或电视上播放的某部电视剧,可能都会触发其内心深处积蓄已久的情绪,处理不当可能会引起严重后果。针对老人心理的特殊状况,敬老院的工作人员和相关社会热心人士要加强心理学、社会工作学方面知识的学习,让长辈们生活得心情舒畅、健康长寿。(市直 弘济)
  多建些医护型养老院
  最近几年,笔者陆续有好几位长辈都因突发疾病或常年痼疾住院。住院之后,家人才发现除医药费之外,最大一笔支出就是看护费。据说现在看护费已经涨到130元/天了,而且这个价格还不一定可以找到看护,好的看护价格更是水涨船高,一位难求。
  现在很多人都愿意去养老院,可是,子女们却觉得把父母送去养老院有多重顾虑,尤其是觉得目前一般养老院都不具备完善的医疗设施,往往老人患病还是要由家属送往医院治疗、照料。大多数老人和其子女都觉得如果养老院有健全的医疗体制,像是每天早上有专门的护士为老人量体温、测血压,如果发现老人血糖高了,就会立即为老人调整饮食,专门制定菜谱等,并根据检查结果进行调整护理方式等,这样就会免去不少麻烦。当然,这样的养老院收费肯定是高一些的。但是,这样的养老院未来肯定是越来越有市场。(莲都 七颜)
  给老年人更多精神关爱
  在物质上很多敬老院还是不错的,老人主要缺的是精神上的抚慰。笔者通过自己几次进入敬老院的观察来看,让老人打打牌,下下棋,只不过是表面上解决了老人的寂寞,从深层次来说还远远无法满足内心的精神抚慰。有的老人告诉笔者,其实打麻将无非是打发日子而已,内心一点都不快乐。笔者想起了国外的敬老院。发达国家的许多敬老院都开设有电影专场,回放以前年代的电影,许多老人看到年轻时熟悉的电影,听到熟悉的旋律,内心都充满了快乐,青春似乎又回来了。敬老院还经常组织老年人到幼儿园去看孩子们玩游戏,有条件的还会组织老人到海边浴场看年轻人冲浪,嬉水。敬老院根据老人的不同爱好,组织各种兴趣小组,小组之间既相对独立,又互相掺合,很好地丰富了老年人的生活,又使老人感觉到大集体生活的快乐。在关注老年人物质生活的同时,给老人更多的精神抚慰,让老人们心有所归,情有所依。(云和 隐身人)
  政府社会子女联动
  &家家都有老人,人人都会变老&,我们怎样让老年人幸福养老?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社会观念的改变和生活观念的转变。把老年人送进养老院养老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但现在一些养老机构由于硬、软件设施不够,让一些老人在养老机构难以得到幸福的生活。
  笔者认为,在目前养老机构无法满足需求时,首先得政府重视,投入基础建设,如规划用地、养老机构设施的完善,加大扶持力度,提供政策优惠,鼓励社会力量办社区小型养老机构;其次,社会参与,提供价位合理、服务周到的养老院;第三,子女孝顺,所谓孝顺,就是尽心尽力地伺候、赡养老人,年轻人不要以忙工作为借口,花笔钱把老人送进养老院,就摆脱精神上赡养父母的责任;不管有空没空都得定时与不定时抽出时间去养老院看望老人、陪伴老人,让老年人在养老院能享受物质生活更能得到精神的安慰,这样才能让老年人安心地颐养天年。(缙云 生活顾问)
  把养老院与幼儿园
  建在一起
  当集中养老渐成趋势时,可以考虑把养老院与幼儿园建在一起。这样的好处是,发挥有行动能力的老人参与照顾幼儿,让幼儿经常性承欢在老人面前,既可解决一些幼儿缺少照料,也可弥补老人心灵空虚,互补。
  30多年的改革开放,社会物质已经极大丰富,随着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信物质和精神层面都会更加丰富。但是,此时,随着执行&只生一个好&政策带来的大量的独生子女家庭的父母步入老年,他们大多不缺物质需求,缺的是心灵需求。一个子女或者天南地北,甚至漂洋过海创业,无法都在父母身边,已无物质担忧的老人最需要的是心灵慰藉。其时,可能有大批老人仍有能力做些事情,而无负担地看护小孩不需要付出很大的体力,与小孩在一起能充满生气,能感染老人,让他们生活充实。这样,将养老院和幼儿园建在一起,老少结合,相得益彰。国外,已经有了这样一些成功的做法,不妨学着试试看。(市直 山水白)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 ...
下一篇: ...
其它内容导读:
好时讯时时关注
- 不搜索,不收藏,让地址栏见鬼去吧! -让老年人生活得更幸福-青岛报纸电子版
&第02版 齐鲁银龄
第01版 : 首页第02版 : 齐鲁银龄第03版 : 读者热线第04版 : 延年益寿第05版 : 专 版第06版 : 美食养生第07版 : 家庭医生第08版 : 文 史第09版 : 档 案第10版 : 百姓名家第11版 : 休 闲第12版 : 家长里短第13版 : 说 法第14版 : 悦 读第15版 : 专 版第16版 : 专 版
?让老年人生活得更幸福??转让
让老年人生活得更幸福
――枣庄市扎实推进老龄工作纪实
&&&&近几年,枣庄的老年人欣喜地感到,一件件惠老的好事扑面而来:《枣庄市优待老年人规定》正式颁布实施;80岁以上老年人喜领高龄补贴;老年人免费乘坐市内公交车年龄降低至65岁;惠及了全市35万余名老年人;“老年人关爱工程”使得10.8万名老年人受益;各级减免老年人新农合参合费用1400余万元……如今,枣庄市老龄工作风生水起,孝亲敬老蔚然成风,老年人幸福感油然而生。
&&&&老年优待政策落到实处
&&&&为了让广大老年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枣庄市新颁布了《优待老年人规定》,老年人优待标准有了新的提高和突破:市级财政对百岁老年人发放的长寿津贴提高到每人每月不少于&200元,每增加1岁再增加10元长寿补贴金;对所有80、90岁以上老年人每人每年分别发放360元、720元的高龄补贴,每年约合资金3300余万元;免费乘坐市内公交车、BRT和游览旅游景点年龄由70岁降低到65岁,60-64岁老年人半价;老年在挂号、缴费、取药、住院等方面优先,免收普通门诊挂号费;将免费为老年人查体扩大到境内所有老年人。
“老年人关怀工程”树品牌
&&&&枣庄市自2007年起已经连续7年实施&“老年人关怀工程”,重点帮扶特殊老年群体,成为受到广大老年人的认可的品牌工程。自2007年以来,枣庄市实施了以“老龄‘百千万’工程、老龄‘三千工程’、特困老年人关爱工程、空巢老年人关爱工程、失能老年人关爱工程、失智老年人关爱工程”为主题的&“老年人关怀工程”,各级累计投入资金近1200万元,救助和帮扶了12.8万名特困、空巢、失能、失智等特殊老年群体,打造了老龄工作品牌工程。同时,在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制度上,对上述特殊老年群体倾斜,凡是有申请的,均免费提供服务;老年人参加新农合,70岁以上和69岁以下列入低保范围老年人免交参合费,其他老年人参合费减半收取。
&&&&营造敬老爱老浓厚氛围
&&&&在峄城区榴园镇贾泉村,一条条孝亲敬老的标语,一幅幅“二十四孝图”映入眼帘。这是全市设置孝亲敬老宣传栏(橱窗、街)的一个缩影,目的是让居民都受到耳濡目染的孝道教育,营造了尊老敬老的良好氛围。枣庄市加大宣传教育,初步形成全社会都来关心老年人的浓厚氛围。广泛开展“敬老月”活动和“模范老人”、“敬老模范”、“敬老和谐家庭”、“孝亲敬老之星”等评选表彰活动,先后有60多位敬老典型或模范老人得到省表彰。
&&&&老年文体活动多姿多彩
&&&&近年来,枣庄市积极组织引导老年人参加科学、文明、健康的文体活动,极大地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枣庄市先后成功举办了两届“枣庄市老年人文化艺术节”,多次举办老年人书画摄影作品展、老年人文体活动大会演等一系列文化体育活动;枣庄市老年人编排的“健身秧歌”代表我国参加了&“国际多元化文化节”获金奖;枣庄市老年秧歌代表队曾代表山东省在全国老年人体育大会勇夺4块金牌。枣庄市还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全国健身秧歌城市”;在每次开展的全省老年人文化艺术节中,文艺节目、书画摄影等多个项目都获得省多项奖项。
&&&&如今的枣庄,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记者&崔佳佳通讯员&周永生&田桂雨
滕州市:社会养老服机构蓬勃发展
&&&&近年来,滕州市把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完善“政府主导、政策扶持、民政主抓、部门配合、多方参与”的社会养老服务建设体系,目前全市发展规模较大的敬老院有22处,敬老院床位总数达到6240张,实现了五保对象“应收全收、愿进全进”。在加强公办养老机构建设的同时,稳步推进民办养老机构发展,引资建设的市老年服务中心公寓占地50亩,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总床位435张;金色老年乐园床位规模200张,为自理、半自理、失能老年人提供全天候、全方位服务。
通讯员&黄秀莲
薛城区:以老年旅游引领老龄工作开展
&&&&薛城区以做好老年人旅游工作为引领,积极开辟“银发旅游”市场,通过老年人“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在旅游过程中开展文化互动,彼此加深交流,增进友谊。&2010年、2011年连续两年成功举办了&“苏鲁豫皖老年旅游文化联谊会”和“鲁皖老年旅游文化联谊会暨金婚银婚庆典”等大型活动,两次共招徕外地老年游客近千人,在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也带动了全区和周边的经济旅游市场。通讯员&范厚伟
山亭区:经济欠发达,养老不欠账
&&&&作为贫困县区,山亭区尽管底子薄、经济基础差,但为老服务不落人后。一是对全区80岁以上高龄老人按时发放高龄补贴。全区共有9910名老人享受到了高龄补贴,全年发放高龄补贴金约400万元。积极做好百岁老人调查核实和长寿补贴发放工作,全年为24名百岁老人发放长寿补贴金近15万元。二是进一步推进“银龄安康工程”。多方筹措资金,动员企业家和社会爱心人士为老年人购买保险,积极做好理赔工作。三是积极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辖区内的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每年进行一次免费体检。四是加大维权工作力度。积极开展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先后有31人受益,减免金额近2万元。通讯员&丁山
市中区:积极实施“文化养老”工程建设
&&&&近年来,在实施“文化养老”工程建设中,枣庄市市中区以老年活动队伍和活动场所建设、活动骨干培训、文体活动开展为关键环节,扎扎实实抓好老年文化建设。&2011年成立“枣庄老年文化艺术协会”,下设美术、书法、摄影等十几个分会,目前会员已达2300余名。区老龄办积极组织开展老年人文艺表演、老年书画等老年活动。目前,该区11个乡镇、街道都建立了老年学校,村、居设有老年人活动中心,全区有老年文体活动队伍161个,常年参加活动的老年人达2.5万人。区老年健身舞蹈队、健身秧歌队、老年空竹队等先后在国家和省级比赛中荣获一等奖,其中老年秧歌队代表国家赴澳大利亚参加多元国际文化节。&通讯员&王泽勇
峄城区:以“四德工程”建设加强孝文化建设
&&&&在前不久召开的枣庄市庆祝老年节会议上,峄城区三名农家妇女喜获枣庄市第二届&“十大孝星”称号,其中峄城区阴平镇菜园村村民谢绍爱还获得第八届山东省“十大孝星”称号。近年来,峄城区以“四德工程”建设为契机,大力弘扬敬老爱老传统美德。建立养老档案,签订养老协议。让每个家庭成员都承担起赡养老人的义务,狠抓了&《家庭赡养老人协议书》签订,规定了家庭成员必须承担的赡养老人的责任。同时开展评选表彰,弘扬社会正气。积极发掘“四德工程”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和先进典型,先后评选出“文明家庭”500余户,“好媳妇”、“好婆婆”1400余人,切实提高敬老爱老的意识。通讯员&宗明华&刘志强
台儿庄区:打造“老有所为”特色加工产业链
&&&&台儿庄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37000余人,其中,约有70%都是低龄健康老人,他们中许多人有知识有经验有热情,渴望发挥余热,“老有所为”已成为他们晚年生活的需要。镇街党委、政府及老龄组织纷纷出台扶持奖励文件,拿出一定的资金对老有所为项目经纪人扶持。根据农村老年人的特点,区里成立老有所为经纪人招商小组,从杭州、义乌、上海引进了中国结编制、假发制作、耳环、布艺饰品等20多种来料加工项目。
&&&&许许多多的手工小商品经过老年人的辛勤劳作,源源不断地流入全国各地。目前,全区老有所为来料加工项目示范点已达20多处,加工专业村15个,培养老有所为致富项目经济人50多个。许多身体健康的低龄老年人每月可获得200-500元的收入。&通讯员&刘凤琦广告载入中......
―――――――――――――――以下为[…………]的签名―――――――――――――――――
只看作者回帖
只看我的回帖
[回删锁滤] &178字& 亮 8复印7
[回删锁滤] &空& 亮 0复印0
[回删锁滤] &空& 亮 0复印0
[回删锁滤] &8字& 亮 0复印0
[回删锁滤] &空& 亮 0复印0
[回删锁滤] &空& 亮 0复印0
[回删锁滤] &空& 亮 0复印0
[回删锁滤] &111字& 亮 0复印0
[回删锁滤] &57字& 亮 0复印0
[回删锁滤] &空& 亮 0复印0
[回删锁滤] &116字& 亮 0复印0
[回删锁滤] &空& 亮 0复印0
[回删锁滤] &空& 亮 0复印0
[回删锁滤] &空& 亮 0复印0
[回删锁滤] &空& 亮 0复印0
[回删锁滤] &空& 亮 0复印0
[回删锁滤] &空& 亮 1复印0
[回删锁滤] &空& 亮 0复印0
[回删锁滤] &空& 亮 0复印0
[回删锁滤] &空& 亮 0复印0
[回删锁滤] &空& 亮 0复印0
[回删锁滤] &空& 亮 0复印0
[回删锁滤] &空& 亮 0复印0
[回删锁滤] &空& 亮 0复印0
[回删锁滤] &空& 亮 0复印0
[回删锁滤] &空& 亮 0复印1
[回删锁滤] &空& 亮 2复印0
[回删锁滤] &空& 亮 0复印0
[回删锁滤] &空& 亮 0复印0
[回删锁滤] &空& 亮 0复印0
[回删锁滤] &空& 亮 0复印0
[回删锁滤] &空& 亮 0复印0
[回删锁滤] &空& 亮 0复印0
[回删锁滤] &空& 亮 0复印0
[回删锁滤] &空& 亮 0复印0
[回删锁滤] &空& 亮 0复印0
[回删锁滤] &空& 亮 0复印0
[回删锁滤] &空& 亮 0复印0
[回删锁滤] &空& 亮 0复印0
[回删锁滤] &空& 亮 0复印0
[回删锁滤] &82字& 亮 0复印0
[回删锁滤] &空& 亮 0复印0
[回删锁滤] &44字& 亮 5复印0
[回删锁滤] &空& 亮 4复印0
[回删锁滤] &69字& 亮 5复印0
[回删锁滤] &空& 亮 4复印0
[回删锁滤] &空& 亮 5复印0
[回删锁滤] &空& 亮 4复印0
[回删锁滤] &9字& 亮 3复印0
[回删锁滤] &89字& 亮 5复印0
[回删锁滤] &空& 亮 4复印0
[回删锁滤] &67字& 亮 3复印0
[回删锁滤] &空& 亮 2复印0
[回删锁滤] &20字& 亮 3复印0
[回删锁滤] &空& 亮 2复印0
[回删锁滤] &空& 亮 2复印0
[回删锁滤] &空& 亮 2复印0
[回删锁滤] &空& 亮 2复印0
[回删锁滤] &空& 亮 2复印0
[回删锁滤] &169字& 亮 2复印0
[回删锁滤] &空& 亮 3复印0
[回删锁滤] &32字& 亮 3复印0
[回删锁滤] &空& 亮 2复印0
[回删锁滤] &空& 亮 1复印0
[回删锁滤] &空& 亮 2复印0
[回删锁滤] &空& 亮 1复印0
[回删锁滤] &空& 亮 1复印0
[回删锁滤] &空& 亮 1复印0
[回删锁滤] &空& 亮 1复印0
[回删锁滤] &40字& 亮 1复印0
[回删锁滤] &178字& 亮 1复印0
[回删锁滤] &空& 亮 1复印0
广告载入中......让老人的晚年生活过得更幸福
来源:南宁日报 &&
  民政工作涉及“生老病死”,涉及特殊人群,是一个贴近民生、事关群众的工作。为了让社会各界、市民群众更多地了解、支持和监督民政工作,让民政人真正能够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推动全市民政事业健康发展,今日起,本报推出“记者走基层·聚焦民政一线”专题系列报道。记者走进乡镇、社区民政部门和养老院、社会福利院等社会救助机构,与低保户、五保户、孤寡老人等民政救助对象和民政工作一线人员接触,向读者呈现他们的生活和工作。
  昨日是“重阳节”,是我国传统的敬老节日。今年的重阳节和往年比起来有些不同——今年7月1日起实施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今年的重阳节是中国第一个法定的老年节。
  南宁市老人是怎么度过这个老年节的?他们的晚年生活如何保障?重阳节前夕,记者走进宾阳县中华镇兴隆村和甘棠镇甘棠敬老院,记录他们的生活状况。
  一个院 一本证 晚年的幸福
  10月11日,农历九月初七,距离重阳节还有两天。在宾阳县甘棠敬老院内,老人们欢喜地领到了重阳节礼物——一袋可口的香蕉和苹果。在这里居住的102位年过六旬的老人,精神矍铄,脸上洋溢着幸福。
  双目失明的王爱度老人,2010年来到甘棠敬老院居住。在这里,他不仅度过了三年的快乐时光,更在敬老院里找到了共度晚年的老伴甘春英,两人于日登记结婚,举办了简单的婚礼。
  “在这里住着很舒服,有吃有玩,很开心,而且还找到了老伴,她就像是我的一双眼睛……”紧握着爱人手的王爱度老人开心地说道。
  像王爱度和甘春英一样,住进养老院后自由恋爱并结婚的这里就有4对。同样在养老院收获幸福的64岁老人黄安信展开了一段姐弟恋,与大自己11岁的卢玉英喜结良缘。结婚三年来,他感触颇深:“敬老院的环境好,管理也好,所以我们才能这么幸福!”
  始建于1991年的甘棠敬老院,入住了来自本镇的102位孤寡老人。在市民政系统和当地部门的支持下,敬老院2008年扩建了3栋宿舍楼共51间,并配有休闲娱乐场所,配套设施完备。宾阳县五保老人供养标准也从过去的每月110元提高到320元。
  “甘棠敬老院的入住率达百分百,老人把这里当作家。节日时亲戚来接,一些老人还不愿意出去。”宾阳县低保办副主任胡桂莲说道。
  作为全国民政系统行风建设的示范单位,甘棠敬老院之所以能够让老人“进得来、过得好”,不仅有过硬的基础环境,更重要的是让管理人员“留得住、服务好”。
  在敬老院工作近三年的罗春花告诉记者,自己每个月除了四险外还能领到1000元的工资。“这里离家近,待遇也不错,能够帮助到老人,学会孝顺和关心。”罗春花说。
  新闻延伸:农村五保供养标准不低于300元
  截至2012年底,南宁市的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共有902家,其中乡镇敬老院110家,农村五保村792家,农村五保供养对象为2.25万人,其中在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集中供养6000多人,供养标准是每人每月250元。
  为不断改善五保老人的生活质量,提升全市五保供养水平,从今年1月1日起,我市上调农村五保供养标准,全市各城区、开发区农村五保供养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不低于300元,各县农村五保供养标准应适度提高,从而大大改善了五保老人的生活水平。南宁市政府今年还出台了《南宁市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对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的界定、申请审批程序、供养内容和形式,以及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的设置与管理等内容进行了详细规定,提高了农村五保的规范管理。
  一个村 一协会 全村的快乐
  11日中午,当记者驱车赶到宾阳县中华镇育才村委兴隆村村口时,村委会办公楼下热闹非凡,几十张圆桌前聚集了全村的老人,大家欢聚一堂,共叙重阳之乐。
  “赶得早不如赶得巧,在重阳节来临之际,搞的这场农村家乡盛宴,正是我们为庆祝兴隆村老年人协会成立5周年的活动。”老年人协会会长邓四书百忙之余,热情地向记者介绍。
  成立于2009年的兴隆村老年人协会,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通过发动会员募捐、在外工作村民支持和村集体经济支持,从最初的几个人发展到现在的78个人,已经建有自己的办公室、活动室、老年人学校和农家书屋,还组建了自己的老年人文艺队、健身队等。
  当天,协会的老人们酒足饭饱之后,纷纷拿出自己的擅长乐器,坐在树荫下表演起来。
  “南泥湾好地方 好地呀方 好地方来好风光 好地方来好风光 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音乐声响起,文艺队的老人们围坐在树荫下,笛子、唢呐、二胡、鼓、锣、三弦、木鱼等乐器一起,奏起了《南泥湾》的美妙旋律,吸引了村里老老少少的围观和欢呼。
  63岁的老人邓辉成作为文艺队的骨干,不停地向我们展示着他拉二胡的技艺。“我每天上午在家干完田里的农活后,下午都来协会活动室练习拉二胡,现在开始练笛子、唱歌了。”邓辉成老人告诉记者,自己的儿子都住在县城,但他就想一个人在农村住着,时不时跟协会出去表演,日子过得好得很。
  今年刚入会的60岁老人黄丽珍,神采奕奕地说:“加入老年协会后,我们每晚都来健身,还经常排练舞蹈到县里表演比赛,很开心。”
  5年来,兴隆村老年人的生活状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邓四书感慨:“最大的变化是老人白天有下棋的地方,晚上有跳舞的地方,老有所乐!”
  自己的父母老有所乐,老人的儿女们非常开心。专门从外地赶回来参加协会5周年活动的本村村民邓先生感言:“老年人协会确实让农村的老人们有了晚年生活的乐趣,有了心的寄托,让我们在外的儿女很放心。这不仅是老人的快乐,也是全村人的快乐。”
  “让老年人有聚会、聊天的场所,解决他们孤独的问题。要充分发挥农村老年人协会的作用,让老年人自己组织起来,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建立健全老年人自我服务体系,提倡低龄健康的老年人为高龄生病的老年人服务。”宾阳县民政局有关负责人说。
  新闻延伸:全市创建73个全区示范性村级老年人协会
  宾阳县中华镇兴隆村老年人协会的发展,只是南宁市众多农村老年人协会发展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南宁市十分重视基层老年协会的建设发展,在今年南宁市20件为民办实事中,敬老爱老惠民工程中确定南宁市今年创建自治区示范性村级老年人协会 73 个。去年以来,南宁市民政局要求各县区民政部门对农村老年协会成立登记特事特办快办,降低门槛,注册资金只需2000元。基层老年协会注册登记统一由县区民政局受理。
  办理的过程是:各县区乡镇(街道)民政(老龄)办负责收集基层老年协会申请报告,交各县区老龄办汇总,各县区老龄办再负责统一到各县区民政局集中办理注册登记,各县区民政局按社会团体成立登记程序,简化手续办理。今年,自治区和南宁市分别给予每个示范性农村老年人协会3万元和2万元的建设资金,鼓励农村老年人协会示范性的创建工作,以强化农村老年人协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更好地发挥自我服务的作用。
主办单位:南宁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 && | && | &
您的位置是:&&& & 正文
马鞍山市关爱老人 让农村老人过上幸福的晚年生活
来源:马鞍山市文明办 时间: 文字大小:T|T
枫叶正红时,又是重阳节。再过十几天就到重阳佳节了。1989年起,重阳节又被赋予了新的含义,被国家定为敬老节,成为人们尊老、敬老、爱老、助老、尽孝道表孝心、弘扬传统美德的节日。
我国60岁以上老人超过了1.5亿,占全国人口的比例已达到11.5%。既然是全民敬老的节日,就需要创造全民表达敬老、爱老的条件和氛围,但就现状而言,这方面做得似乎还不够理想……重阳节这天,做儿女的是否可以放下工作陪伴父母,孙辈们暂停学习去探望问候爷爷奶奶,让孩子们都知道身边的银发长者过节了。
当岁月的痕迹悄悄爬上那娇美的容颜,当山一样伟岸挺拔的腰身渐渐佝偻,当曾经火红的青春悄然离他们远去,他们却没有丝毫遗憾,没有任何抱怨。他们用那无私的奉献和深沉的爱心,抚育着我们成长,包容着我们的错误。我们的平安,我们的健康,我们的成功,我们的幸福……都包含着慈母严父那沉甸甸的爱!在这个重阳节,难道我们不应该为父母做些什么吗?
快行动起来吧!关爱老人,始于足下;孝敬父母,从我做起,从心做起!
2010年腊月初八这天,朔风寒冽,马鞍山市领导一班人来到当涂县姑孰镇敬老院探望老人。
这天上午,敬老院特别热闹,敬老院老人们的互相嬉闹声交织在一起,平常静谧的敬老院乐翻了天。
敬老院里结良缘
敬老院里喜事一桩接一桩。五保老人在这个“大家”中过着集体生活,老人们长期生活接触,也能擦出爱情的火花。马鞍山市花山区霍里敬老院的朱应成老头和徐家美老太,李德胜和许玉莲双双结婚,当涂太白镇长江敬老院也有两对喜结良缘的银发夫妻,这当中最感人的是谷明福老翁和周成英的婚恋故事。
  谷明福今年71岁,小时家里兄弟姐妹多,家里穷得叮当响,母亲双眼瞎了,他打了一辈子光棍。谷老头在兄弟姐妹中排行老三,大伙称他为“倔老三”。但他特别能吃苦心又细,干过不少行当,油坊、排灌站、种田开大片都干过。生活上的穷困潦倒、工作上的艰难不顺,致使他的婚事阴错阳差地错过了。2000年60岁那年他进了当年的太白乡敬老院,一直到2008年3月,“全国一流”的太白镇长江敬老院正式入住五保老人,他成了长江敬老院的第一批院民进院。和他同一批进院的还有位老太叫周成英,身体有病,家中唯一的儿子也去世了,老人成了孤寡。于是两位老人就成了“院友”,在三乡合并前的太白乡敬老院两人就同在一院。
长期的生活接触中两人互敬互助,老倔头对老太照顾得周到细致,老太患脑梗,心脏也不好,老头就照料她的饮食起居,为她到食堂打饭买菜、倒水喂药;她对老头贤惠有加,连以前帮人做家政服务时主人送的女裤也改成男裤给老头穿。老头患了中风,老太看了心痛,到处给他求医问药,还用耳环垫上药棉将老头嘴勾住,另一头系上松紧带套在耳根上轻轻拽。两个多月下来硬是将老头歪斜的嘴拽正。平时两人在敬老院整天在一起谈心、逗笑,花前月下,无话不谈。老太对老头说:“我说倔老头,你我年龄渐渐老了,病也多了,今后得有个照应。”老头说:“是呀,敬老院虽然为我们想得很周全,衣食住医葬都不烦神,但黄院长要服务260多人,天天忙不过来,我们不能事事分她的心呀……”
就这样你一句我一句他俩有时谈到深更半夜,随着感情升温,两人铁了心要结为连理,就这样同居了。
院长黄玉兰是位法制观念很强的当家人,她认为尽管他俩的做法合理但不合法。为严格敬老院的制度,她反复做两位老人的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法,打消了两位老人“办结婚证丢人”的思想顾虑,于是由敬老院出证明在当涂民政局为两位老人办理了结婚证。
这是个美好的春天,长江敬老院花团锦簇,喜气洋洋,敬老院食堂大厅墙上贴着大红“喜”字。鞭炮声中一对新人穿着得体的新衣衫,胸前戴着大红花在摄像机的跟踪下进入了婚姻的殿堂。
杨坝村有位老人叫叶焕清,今年72岁了。霍里街道民政办经过调查了解,依法将他列入“五保”安排在霍里敬老院。由于他自由散漫惯了,不习惯集体生活,在敬老院里因脾气暴躁常和别人吵嘴斗狠,稍不如意他就上访。
对这样的人,敬老院领导葛书记和朱院长会同民政办领导耐心反复地做他思想工作,循循善诱开导他:“叶老,你如今老了,好汉不提当年勇,当年那个脾气也该改改了。”他往往不服气,脖子一梗,“我老了病又多,我想看病。”果然好汉不经病来磨,近两年他因心脏病10多次住院,共花去医疗费5万余元。敬老院派人“打的”送他进医院,住院期间还派人照料他,直到病情痊愈,如今他已和正常人一样身体健康。笔者见到他时,他正在饭厅吃饭,一荤两素一汤,我问他:“老人家,你如今过得怎样呀?”他中气十足地回答:“我过得很好,能吃能喝,要不是共产党我骨头早打鼓了。”
印帮勤饱含深情服务五保老人
花山区霍里街道民政办主任印帮勤,别看只有40多岁,干民政工作有近20年历史了,也算个“老民政”了。他带着深厚的感情做好农村的五保供养工作。他对笔者风趣地说,来办公室找我的人大多是拄着拐杖或坐着轮椅的人,最好的是骑自行车、走路的人。一句话幽默道出民政工作为弱势群体服务的宗旨。用“热情&细致周到&认真”八个字来概括印帮勤的工作是最贴切不过了。正因为他带着感情做好民政工作,不断开创民政工作新局面,对散居五保老人在全省实现“包保责任制”的基础上,实现“监护人包保责任制”就是他的创意,吸引了向山、慈湖民政部门纷至沓来取经,后被市民政局向全市推广:这是为散居五保老人构筑的一道生命保障线。当我问道何以会激发这一创意时,他深情地回忆起往事:
前几年,濮塘村住着一位名叫陶尚云的老人,70多岁了,因为老人肚子有点“墨水”,写得一手好字,村上人都叫他“陶秀才”。他住在村里一间小危房里,房子破旧、摇摇欲坠。印主任有一天探访“陶秀才”,发现了老人住的是危房,他立刻对村干部说:“这房子刮大风下大雨就要倒塌,要迅速将老人转移安置。”后来他和村干部一起竭力给老人想办法,最后将村里原先储存炸药的仓库腾出来,将老人搬迁入住。这炸药仓库挺结实,就是离村子还有100余米距离。但作为临时安置还是挺不错的。这样“陶秀才”就在炸药仓库住下来了。这年夏天一个夜晚,“陶秀才”进村和别人聊天,忽然电闪雷鸣暴雨如注。夜深了,“陶秀才”冒雨赶回自己家。一夜睡下来不觉天亮,太阳升得老高,村里人走来走去看到炸药仓库大门紧闭,人们心犯疑惑。“陶秀才”怎么今天睡到太阳照屁股还没起床?后来有人爬到窗户一看,顿时呆了:“陶秀才”老人已经去世。印主任将老人送殡仪馆火化后将骨灰存放好,一切安排妥当才回家休息。
一个新制度的诞生
“陶秀才”在家中突然去世的事情总是萦绕在印主任的心头,当天晚上他在床上辗转反侧彻夜难眠,对散居的五保老人不仅仅是每月打入300元生活费、有病保看、死亡保葬,更重要的是实行人性化管理。如果“陶秀才”有监护人;如果我们进一步细化散居五保的管理制度;如果我们有经常探视的制度,老人也许就不会突然离开人世。印主任心里翻腾开来,于是心里催生了一个细化散居五保老人的管理制度——散居五保户“监护人包保责任制”,制度涉及到方方面面:首先是和散养户签订“包保协议书”,上列有甲方街道、联系人、联系电话。乙方村委会联系人和电话,还有丙方包保责任人和监护人联系电话,规定了三方各自的责任和要求。发动村干部、党员、村代表都来包保几户五保老人,实行网格化管理,与此同时还实行“四必访”制度,并建立了相关的考核制度,每次必访须有记录,一是定期必访,每周二次,防止老人有突然意外,要及时将五保老人的困难向上级反映为他们排忧解难,没有困难就和他们交流谈心给予精神慰藉。二是生病必访,陪老人看病送医送药。三是逢年过节必访,带上礼品或慰问金使老人也能过上欢乐祥和的节日。四是发生重大自然灾害必访。为使制度落实,还和村委会共同建立了考核制度,并有必访记录。
霍里街道一位散居“五保老人”叫陶大有,因脑溢血致半身不遂,长期瘫痪在床。村委会主任常常到他家去探望,在老人家中他看到房子开裂、房屋整体倾斜,岌岌可危。村主任心里一阵酸楚,他苦思冥想新的解决办法。有人问他愁眉不展想什么心思,他说:“陶大有房子快倒了,我想给他转移安置一下。”那人不经意地说:“老头子都是快走的人了,你就不要操那份心了。”村主任反驳了那个人,他坚定地说:“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活一天我们就得保障他一天,万一房子倒下砸到老人,就是我们工作的失职,这可不是闹着玩的。”村主任最终想出好办法:向街道民政办反映,然后由民政办出部分钱,村委会筹点款,这样上下合力筹足了1万余元就为老人翻盖了两间40平方米的新房,黑瓦白墙,飞檐翘角,颇有徽派风格。瘫睡在床上的老人嘴里说不出话,脑子也不太清醒,当陶大有老人从医院回到新家调理时,那久违的笑容挂在了满是皱纹的脸上。老人住进新房一个多月后因突发脑溢血离开了人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老人将身体紧紧地依偎着床沿的墙壁,流露着对新屋深深的眷念。
秦河村的幸福老人
笔者来到当涂经济开发区秦河村,美丽的秦河水静静流淌,这里住着两位五保老人,一翁一媪,过着平静、恬淡的生活。民政部门每月给他们的账户卡上打入200元供养费和80元养老金,实行社会化发放。老头叫李万友,78岁了,身体硬朗、精神矍铄,村委会专门派人监护老人,吃喝住医全保,他自己种了近1亩水稻,还种点蔬菜,自产自吃略有多余,拿到市场卖点钱补贴补贴,老人烟酒不沾,小日子过得挺滋润的。我们很羡慕老人身体好,不想一下触动了老人的痛处,他告诉我们:“我这条命是拣来的。”说着说着老人两眼溢出泪花,我们帮老人擦拭着。老人的监护人曹道发向我们讲述了那惊心动魄的一幕。
  去年腊月的一天,天寒地冻特别冷,李万友老人已经好几天没有吃东西了,浑身感到不舒服,头像炸开般疼,发烧把嘴唇烧出了泡。村委会立刻派车并派民兵营长、妇女主任和曹道发三人,将老人迅速送到当涂县人民医院,20多里路程只用了短短20分钟就到了。医院其他病人听说是五保老人病危,纷纷让老人先看病。三人为老人化验、透视、照B超,全面检查身体,经医生确诊是严重病毒性感冒,稍微迟缓就有生命危险,就这样连夜给老人挂水,一直到深更半夜,汽车才载着四人回村。第二天又继续给老人在村卫生院挂水治疗,整整一个多月,老人才好转。说到医疗费除了医疗保险,剩余的费用全由村委会支付。两位老人都住在村委会为他们搭建的小屋里,虽不宽敞,却收拾得清丝丝的,村干部告诉我们,对两位老人除了“五保”外,他们的水电费用全部是村里代缴。我们问老人生活幸福不幸福?老人异口同声说:“托共产党福,我们幸福得很。”这时耳边响起婉转悠扬的黄梅戏《天仙配》乐调,原来是从老太房间传出来的。在这空气清新、万籁俱寂的田畴上显得格外清脆。
一周以来,笔者一行人走进了马鞍山城乡大大小小的敬老院,走进了乡村五保老人家,都听到一个共同的声音:感谢共产党,感谢政府!这些发自肺腑的语言朴实无华却真实地表达了老人们感恩的情怀,说到如今的幸福生活个个喜笑颜开。(蒋道荣)
【延伸悦读】
我市农村五保户供养制度实现全覆盖,全市4680名五保老人,2011年上半年五保老人基本生活保障费支出近620万元。无论是集中生活在敬老院的2342名五保老人,还是散居在各个乡村的2338名五保老人,他们衣食无忧,生活幸福。
责任编辑:李宇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幸福树怎么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