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病理机制?具体详细点.....谢谢 特别是强迫症是什么的病理机制又是什么?

强迫症病理的认知一行为研究述评
核心提示:
认知一行为领域对强迫症(OCD)的病理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强迫症的认知一行为理论认为功能失调性信念、应对策略及中和行为对强迫症的发生和维持有重要作用;强迫症的安全动机模型把强迫行为归囚于安全动机系统不能产生停止安全防卫行为的信号,在此基础上有研究表明,在做停止强迫行为的决策时,强迫症患者依赖于主观停止标准,导致决策困难,延长了强迫行为持续的时间,通过整理近年来此领域的研究,认为趋一避冲突存在于一些强迫症患者中,且可能足导致强迫症的又一重要因素。
  摘 要 认知一行为领域对(OCD)的病理进行了深入的探索,的认知一行为理论认为功能失调性信念、应对策略及中和行为对强迫症的发生和维持有重要作用;强迫症的安全动机模型把归囚于安全动机系统不能产生停止安全防卫行为的信号,在此基础上有研究表明,在做停止强迫行为的决策时,强迫症患者依赖于主观停止标准,导致决策困难,延长了强迫行为持续的时间,通过整理近年来此领域的研究,认为趋一避冲突存在于一些强迫症患者中,且可能足导致强迫症的又一重要因素。
  关键词 强迫症;病理;认知一行为理论;趋一避冲突
  1 引言
  自 1936年Lewis对强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OCD)的概念进行整理以来(许又新,1993),强迫症的研究已经至少持续了70年,主要探讨了强迫症的症状、病理和治疗。尤其最近20年涌现出了大量探索强迫症病理的文献,其中相当一部分集中在认知一行为领域,可见该领域的研究既是热点,也是难点。国内外的一些研究者对有关强迫症的病理研究进行了梳理,促进了强迫症的研究。有些综述涵盖了众多领域的研究(肖泽萍,2006),有些集中在某一领域,如神经心理学领域(蔡厚德,2006)和神经生物化学领域(汪春运,2008)。虽然认知一行为领域的研究也有一些综述(Doron&Kyrlos,2005;Turner,2006),但是,由于该领域的研究迅速发展,之前的综述已不能涵盖最新的研究成果。
  强迫症以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为特征(Watson,Wu,&Cutshall,2004)。强迫行为可分为两种:一是外显的强迫行为(overt compulsion),如强迫性的洗涤、检查、计数;二是内隐的强迫行为(covert compulsion),如强迫性的回忆、默念祈祷、内心确定等(Abramowitz,Khandker,Nelson,Deacon,&Rygwall,2006)。强迫症症状的特点是有意识的自我强迫和自我反强迫同时存在(许又新,1993;张仲明,2005)。强迫症病理研究的核心是探究引发和维持强迫症的因素,认知一行为理论认为这些因素主要是功能失调性信念(dysfunetional beliefs)、中和行为(neutralization)和应对策略(coping strategies)。最近认知√亍为领域又提出了一些新的理论假设,如强迫症的安全动机模型(security motivation model),,还提出了新的研究方向,如强迫行为的停止标准问题,补充并发展了认知一行为理论。本文回顾了该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分析了强迫症病理研究现存的问题,最后探索性地用趋一避冲突来解释一部分尚未解决的疑问,并在此基础上层望未来发展趋势。
  2 功能失调性信念对强迫症的作用机制
  认知疗法的创立者Beck认为信念产生于某种生活经历,影响着人们认识和评价主、客观刺激,并认为功能失调性信念是导致强迫症产生的关键因素(引自Abramowitz,Nelson,Rygwall,&Khandker,2007)。功能失调性信念主要包括:1)对危险发生的可能性、后果严重性和责任感的夸大;2)完美主义和对不确定性的不可忍受;3)强烈的控制欲;4)思想一行动融合(thousht-actionfusion,TAF),功能失调性信念使得个体对闯入性思维(intrusion)产生不适当的评价,从而使其衍变成强迫思维,因此闯入性思维是强迫症认知一行为理论的一个基本概念,是分析强迫症的起点(Abramowitz,et aL,2007;Turner,2006)。Clark,Purdon和Byers(2000)认为闯入性思维是重复出现的、难以被个体接受和控制的思想、表象、或冲动,它们来自于个体内部,会影响个体当前的活动。它类似于强迫思维,只是出现的强度、频率较低,引发的较少,广泛地存在于几乎所有人群中。Doron和Kyrios(2005)认为特定的世界观与闯入性思维有关。怀有“到处都充满着危险”的世界观会导致个体对危险信号的警觉,从而使得闯入性思维增多,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何性事件可以引发或加重闯入性思维,Speekens,Hackmann,Ehlers和Cuthbert(2007)的研究表明超过80%的强迫症患者有闯入性表象,其中三分之二的闯入性表象与早年创伤有关,而且闯入性表象与强迫症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2.1 对危险发生的可能性、后果严重性及责任感的夸大
  Julien,O'Connor和Aardema(2007)认为强迫症患者会反复思考一些低风险的事情,夸大负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并把后果想象得很严重。同时,患者在解释闯入性思维时常认为自己有强烈的责任感和内疚感,害怕因做错事而被责备,因此倾向于反复检查确认,避免为发生在自己或别人身上的意外负责,这导致了他们对强迫症尤其是强迫检查的易感性,Arntz,Voncken和Goosen(2007)的研究表明,强迫症患者在高责任感情境中比在低责任感情境中表现出更多的强迫体验,Lopatka和Rachman(1995)的研究结果显示,强迫症患者的责任感降低会使其对负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严重性评价降低,不适感和进行强迫检查的愿望也会下降。
  2.2 完美主义和对不确定的不可忍受性
  Tolin等人(2001)认为病理性怀疑是强迫症患者完美主义的突出特征,存在于强迫症的各个亚型中,如强迫检查的患者经常不合理地怀疑某件事有没有做好;强迫清洗的患者经常过分地怀疑某件物品有没有洗干净。对病理性怀疑的研究主要探讨了对记忆的不自信和对不确定的不可忍受性,例如Tolin等人的实验表明强迫检查的患者比强迫清洗的患者和正常被试对记忆表现出更多的不自信。但Tolin,Abramowitz,Brigidi和Foa(2003)认为用对记忆的不自信来解释病理性怀疑是不够的,因为对记忆的不自信也存在于患者、脑损伤病人和老年人中,然而这些人并不表现出强迫症症状,因此他们接着用对不确定的不可忍受性来解释。他们的研究表明,面对不确定性,强迫检查的患者比无强迫检查的患者及正常对照组有更高的不可忍受性;Constans,Foa,Franklin和Mathews(1995)的实验也显示在记忆清晰度相同的情况下,完成记忆任务时强迫症患者比正常对照组需要更高的记忆清晰度,原因是他们对同样清晰度的记忆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具有更高的不可忍受性。
  2.3 控制欲和控制感
  Skinner(引自Moulding&Kyrios,2006)认为
  控制欲(desire for control)是指一种对生活中的事件加以控制的动机,是人类的基本动机之一;控制感(sense of control)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对可达到的控制水平的信念。关于强迫症患者所想控制的对象,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观点。Abramowitz等人(2007)认为患者想控制闯入性思维,以防止其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Moulding和Kyrios(2006)认为强迫症患者希望通过仪式性行为控制强迫思维、外在世界和自己强迫意向或冲动所指向的行为(如亵渎神灵、暴力行为等)等多方面的内容。Moulding,Doron,Kyrios和Nedeljkovic(2008)的研究表明,控制欲和控制感对强迫症患者很重要,在高责任和高威胁的情况下,强迫症患者比正常对照组有更高的控制欲,而控制感却更低,这种反差使得他们容易体验到焦虑和。Moulding等人(2008)认为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倾向于通过扭曲思维或实施强迫行为来建立起控制感。
  可见强迫症患者为防止某些思想和行为失控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强迫行为),然而这些措施本身也逐渐变得难以控制,例如Yaniv(2008)发现患者普遍地抱怨强迫行为的重复性和不可控制性。
  2.4 思想-行动融合
  一些强迫症患者表现出的思想。行动融合也是一种功能失调性信念,表现为难以区分思想和现实,包括两方面:1)想着某件不好的事情会增加其发生的可能性;2)想象不道德的事情就好像自己真的做了一样(Mafino,Lunt,&Negy,2008),Rassin,Merckelbaeh,Muffs和Spaan(1999)以正常人为被试,通过巧妙的实验设计,使实验组被试相信实验室的脑电设备能探测到人脑中想到的事物,并且如果探测到“苹果”,就会使得隔壁房间的被试遭受电击,以此诱导出思想,行动融合,结果表明实验组闯入性思维(苹果)出现的频率更高,引起的不适感和主观反抗更多。这说明思想一行动融合在强迫思维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以上四种功能失调性信念会使得患者对闯入性思维进行错误评价。Abramowitz等人(2007)认为错误评价主要包括:1)闯入性思维具有威胁性或具有重要意义;2)为防止可怕的后果发生,应该控制闯入性思维的出现;3)如果闯入性思维不能消除,就要对其产生的不好结果负责。这些错误的评价使一些原本中性的刺激变成负性刺激。从而导致负性刺激增多,这是强迫症患者闯入性思维频率高的原因,Rackman(1997)认为患者对闯入性思维的错误评价不会因为中和行为或回避而改变,这种评价使得正常的闯入性思维变成强迫思维,并推断只要这种评价存在,强迫思维就不会消失。这解释了强迫思维的持久性。Corcoran和Woody(2008)的研究支持了这些观点,发现对负性闯入性思维的不适当评价与强迫症症状存在显著相关。
  3 中和行为及应对策略对强迫症的作用机制
  强迫症的认知一行为理论与认知缺陷理论迥然不同,认知缺陷理论认为强迫思维是由广泛的认知加工缺陷引起,强迫行为仅仅是继发性的表现。相反,认知一行为理论认为患者并不存在广泛的认知加工缺陷,而且认为强迫行为在强迫症的形成发展中也起着重要作用(salkovskis,Westbrook,Davis,Jeavons,&GledhilI,1997)。许多研究者认为中和行为和应对策略都属于强迫行为,是患者应对闯入性思维的主要措施(Salkovskis,et al,1997),因此认知一行为理论很重视二者在强迫症中所起的作用(Marcks&Woods,2007)。中和行为和应对策略的概念尚无明确界定,一些研究者(Hout,Kindt,Weiland&Peters,2002;Rachman,1998)认为中和行为(如强迫检查和内心的确定)相对灵活,是个体主动采用的,几乎不会引起主观的反抗,因而不同于一般的强迫行为,常见的应对策略包括:行动(physical action)、思维替换(thought replacement)、分析(analyze)、讲述(talk about,)、思维阻断(thoughtstopping)、自我说服(t17 to convi,nce onesel0和什么都不做(do nothing),它们对闯入性思维的控制效果是不同的,例如讲述策略效果较好,思维阻断策略较差(Freeston&Ladouceur,1997)。中和行为与应对策略相似但有所不同,主要区别表现为二者适用的情境不同,例如Freeston和Ladouceur(1997)认为当个体关心闯入性思维的内容,认为闯入性思维有重要意义,试图消除其可能带来的不好后果时,会实施中和行为;当个体认为闯入性思维毫无意义,试图直接阻止它的出现时,则会使用应对策略。
  Salkovskis等人(1997)以正常被试为研究对象,分成两组对比中和行为(实验组)和分心(对照组)在控制闯入性思维上的效果,结果表明中和行为只自旨暂时缓解闯入性思维带来的焦虑,并且当实验组再次遇到闯入性思维时,会表现出再次实施中和行为的强烈愿望。换而言之,中和行为不能从根本上消除闯入性思维带来的焦虑,而且一旦被使用,就会使个体依赖于它,Salkovskis等人认为闯入性思维不会导致现实的恶果,而有些个体不这么认为,并错误地认为是中和行为消除了恶果的发生,于是对中和行为产生了依赖。至于中和行为为何只能暂时地消除焦虑,患者为什么不使用更为有效的措施等问题,都需要研究者加以关注。
  思维压抑(thought suppressi,on)也是一种典型的应对策略,表现为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压抑自己的某些观念,Wegneer Schneider,Carter和white(1987)较早地研究了思维压抑,并提出了压抑悖论(suppressi,on paradox),即压抑某种想法,该想法却有增无减。虽然压抑悖论获得了了olin,Abramowitz,Przeworski和Foa(2002)研究的支持,但总的来说实验证据并不一致。Wegner(1994)解释了压抑悖论产生的原因,认为思维压抑需要两个过程,第一个是监控目标观念过程,此过程在无意识中进行,一旦发现目标观念就启动第二个过程-有意识地搜寻和维持分心物(distracter)的过程,分心物是用来替换目标观念的内在或外在刺激,目标观念每次出现都需要新的分心物,以达到压抑的目的。第二个过程进行时,越来越多的分心物与目标观念相联系,反而成为对目标观念的提示,这些提示又被第一个过程监测到,从而使目标观念增加,Wegner在压抑悖论的基础上还提出了思维压抑直接导致强迫思维的观点
  (引自Rassin,Diepstraten,Merckelbach&Muris,2001)。
  4 安全动机和停止标准对强迫症的作用机制
  为解释强迫症的病理机制,一些研究者从强迫症模型的角度来进行探索,Szechtman和Woody()提出了强迫症的安全动机模型。他们认为人类具有一个进化而来的能自动化工作的安全动机系统(security motivation system),作用是保护个体和物种的生存。安全动机系统的工作原理如图l:整个系统主要由位于图中部的四个子系统组成(箭头把子系统和其他成分联系在一起,实线箭头表示激发,虚线箭头表示抑制)。首先是对潜在危险的评价子系统,它对来自个体生活环境的信息或个体的行动计划进行评价,如果有危险,则激发安全动机子系统,安全动机子系统输出一个焦虑正反馈,使得第一个子系统持续工作,同时安全动机子系统还激发安全防卫程序子系统,组织安全防卫行为如检查、清洗等。如果个体实施安全防卫行为,可以产生两个反馈,一个通过产生满足感关闭前两个子系统,另一个通过安全信号来抑制第一个子系统。
  该模型认为强迫行为本质上是安全防卫行为不能停止的表现。Szechtman和Woody(2004)认为危险是潜在的,发生的可能性是无法完全消除的,所以安全防卫行为不可能等到危险完全消除后才停止,这时,正常入的安全动机系统可以通过自动产生一种满足感来停止安全防卫行为,而患者不能,故表现出持续的安全防卫行为,即强迫行为。该模型还能解释强迫症的两个主要表现的成因,如图1所示,标记①表示安全防卫行为被执行了,却仍然不能产生满足感,系统不能停止,此时表现的症状即是持续的强迫行为;标记②表示安全防卫行为没有得到执行,也不能产生满足感,此时的症状相当于强迫思维。可见,安全动机模型综合了进化理论和认知神经心理理论,为强迫症病理研究开辟了新视野。
  强迫症安全动机模型显然也有一些不足,例如7aylor,McKay和Abramowitz(2005)认为该模型没有解释强迫症和其他(如广泛性)在形成机制上的区别,而且在评价强迫症的各种治疗方法时,不能解释某些疗法为什么有效或无效,如安全动机模型认为认知疗法应该是无效的,这显然与实际不符。尽管有不足,Wahl,Salkovskis和Cotter(2008)还是赞同强迫行为的产生是因为安全防卫行为难以停止的观点,但认为患者是有意识并且努力地做出停止决定的,而不是安全动机模型所谓自动化地,并进一步提出由于患者使用了高证据要求(elevated evidencerequirements)才导致了决策的困难。高证据要求包括两类停止标准,一是依赖于个体内部感觉的主观停止标准,如“感觉好了”(feeling of rightness)等。二是依赖于外部线索的客观停止标准,如“手上没有污渍了”。Wahl等人(2008)研究了洗手行为的停止标准,结果表明以强迫洗手为主要症状的强迫症患者比两对照组(无强迫洗手症状的强迫症患者及正常被试)使用了更多的主观停止标准,说明主观停止标准和强迫症有关。为解释这种现象,Wahl等人认为当面临一个重大抉择时,个体更倾向于使用主观标准。有些强迫症患者很担心被污染,认为洗手是重要的,所以停止洗手成了一个重大抉择,于是主观停止标准被使用,但是主观停止标准很难达到,最终使得强迫行为难以停止。
  把强迫行为难以停止看成是强迫症的核心表现是安全动机模型和Wahl等人研究的前提假设,但是Taylor等人(2005)认为强迫行为的持续时间和出现频率是多变的,换言之,强迫行为有时难以停止(表现出持久性),有时又易于停止,但会频繁重现(表现为间歇性和反复性)。因此把强迫症的症状归为强迫行为难以停止是片面、武断的。这样看来,Wahl等人用主观停止标准解释强迫行为难以停止的现象,进而试图解释强迫症。这种做法对当前的研究有很大的启发意义,但也存在一定的片面性。
  5 小结与展望
  认知一行为领域对强迫症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并以实验研究为基础对强迫症做出了理论构建,然而认知一行为研究并没有彻底揭开强迫症的神秘面纱,通过文献回溯,可以看出至今还有很多未解之迷,而且,临床治疗上仍然显得很困难,例如Whittal,Thordarson和McLean(2005)的研究表明基于认知一行为理论发展起来的暴露/反应阻止疗法对强迫行为的明显改善率为60%-70%,但对强迫思维的作用不大,而且患者常因不能忍受此疗法而拒绝或中途退出治疗;认知行为疗法有相对较高的可接受性,但疗效只与暴露/反应阻止疗法相当。
  强迫症认知一行为领域的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亟需解决,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四点:第一,闯入性思维和功能失调性信念的产生与早期生活经历中的负性事件有关。但是这些负性事件是什么,是否为强迫症患者所特有,以及如何影响强迫症的产生?第二,压抑悖论及中和行为的反作用的存在被一些实验所证实,虽然研究者给出了一些理论上的解释,但是这些现象出现的机制还需要进一步探索。第三,大部分强迫症患者明知中和行为和强迫行为不能根本缓解焦虑,却依然坚持使用,对这种奇特的现象缺乏充分的研究。第四,Wahl等人(2008)把强迫行为的停止标准作为一个研究点,然而对于为什么患者会使用更多的主观停止标准,以及主观停止标准的使用是如何使得强迫行为难以停止的,他们的解释是值得商榷的。
  强迫症的症状很复杂,而症状通常又有一定的功能,不同的症状可能有相同的功能,相同的症状也可能有不同的功能(Hayes,Wilson&Strosahl,1996),因此把强迫症的某个症状孤立起来研究是不够的,而应该把它们放在现实的社会生活背景下考虑,尝试了解其功能及意义。例如犹豫不决是强迫症的一种典型表现,对于它的产生,Robinson,Wilkowski和Meier(2008),发现社会生活情境中存在着许多的趋一避冲突(approach-avoidance conflict),解决这些冲突需要自我调节,否则就会导致行为上的犹豫不决。这类冲突在一些神经症中表现突出,例如Kashdan,Elhai和Breen(2008)的研究表明社交焦虑患者想参加社交活动,又怕表现得不好,存在激烈的趋一避冲突,而且此冲突的频率与症状严重程度显著相关,也有研究者认为心理冲突是强迫症的重要特征,例如许又新(1993)认为强迫症患者的强迫与反强迫是心理沖突的表现。虽然许多研究者都意识到了这一点,但是这种心理冲突是什么,究竟如何影响强迫症,却缺乏深入研究。
  在心理冲突观点的启发下,结合强迫症患者的现实社会生活。有理由认为患者的心理冲突也
  是一种趋一避冲突,而且此冲突与强迫症可能有密切的关系。首先,患者在选择安全防卫行为时存在趋一避冲突,进而导致强迫行为的产生,Szechtman和Woody(2004)把强迫行为看成是安全防卫行为的一种,然而Yaniv(2008)认为在消除危险方面,强迫行为不是很有效。那么,当面临潜在的危险时个体如何选择安全防卫行为呢?Rachman(2004)给出了一个例子:一个有洁癖的女士为了回避很小的污染源(出现在家门前的一只陌生的狗),竟把家搬出了那个城市。然而这种极端、彻底的安全防卫行为在强迫症患者身上并不多见,例如强迫清洗的患者知道直接丢弃被污染的物品是更有效的安全防卫行为,但这可能与他们节俭的生活习惯相背,所以他们通常不会这么做,而是采取效果较差的安全防卫行为一一强迫行为(重复清洗)。由此例可以看出,对于采取哪种安全防卫行为,强迫症患者可能存在趋一避冲突,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何强迫行为会成为患者的唯一选择。其次,患者对强迫行为的实施存在趋一避冲突,进而导致强迫行为的持续与反复,强迫检查的患者因检查没能消除担心而感到不满意(Radomsky,Ashbaugh,&Gelfand,2007),同时又为这种费时费力的检查影响了日常生活和人际关系感到痛苦(Yaniv,2008),可见患者既想坚持强迫行为,又想停止,换言之,安全动机驱使强迫行为持续进行,其他动机(如社会性动机)又驱使它停止,因此强迫症患者存在激烈的趋一避冲突且无法解决,最终导致强迫行为同时具有持续性和反复性。这种解释或许可以弥补Wahl等人用高证据要求解释了强迫行为的持续性,而忽略了解释强迫行为的反复性的不足。
  综上所述,强迫症患者的趋一避冲突是个体面临潜在危险,并且安全动机和其他动机都很强烈时,在安全防卫行为的选择及实施上产生的趋一避冲突。强迫症患者比其他神经症患者更明显地体验到这种冲突,例如疑病症(hypochondriasisHC)的症状和强迫症很相近,如二者都异常关注身体健康,但是最重要的区别在于HC患者更为坚定地认为自己对疾病的担心是合理的,更加敢于表露自己的担心,而且对强迫性行为(如反复求医)更为接纳(Neziroglu,McKa~&Yaryura。Tobias,2000),可见HC患者很少体验到安全动机和其他动机之间的冲突。类似的区别也存在于强迫症与体像障碍(body dysmorphie disorder,BDD)之间(Eisen,Phillips,Coles,&Rasmussen,2004)。
  虽然研究者们很早就发现强迫症患者存在某种心理冲突,但是把这种心理冲突具体化到趋一避冲突并以此解释强迫症的一些表现,还是一个尝试,其科学性还有待以后的研究者验证。这里提出一个可供参考的研究思路:在类似于强迫症患者所体验到的趋一避冲突的情境下,正常个体是否也会表现出类似强迫症的行为。
(实习编辑:杨丽珍)
这些疾病都不是你要找的? 用工具试试!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扫一扫”分享
微博网友发现一件有趣的事:古天乐有微博强迫症,每条都是长微博!每条都有标题!每条都配三张同系列照片!每条内容都跟照片无关!那么古天乐是否真的有微博强迫症呢?让小编为你解析。 []
在线咨询(向医生免费提问)
请在此提交您的问题,即有万名医生10分钟内为您解答
答你所问,名医在线近距离。
求医就诊小贴士
肿瘤的真相与误区
妇产大解密
糖叔的甜蜜私厨
皮肤大件事
坐月子可以变得科学,而且是个很快乐的过程。为了妈妈和宝…… []
在我国的中医院校经常能看到一批批外国医生围着中国医生学…… []
反流性食管炎目前在我国成人的发病率为6-8%,老年群体发生…… []
手淫过度导致的,可以戒除手淫,加强营养适当运动可以恢复…… []
明明知道自己要做某事却死活不想干,今天的活非得拖到明天,甚至不到火烧眉毛绝不动手……你是否也是个“拖延症”患者,每次下定决心要改却屡屡失败?美国心理学家弗拉里博士提出,拖延主要有3种类型:找刺激型、逃避型和优柔寡断型。虽然拖延不算病,但严重时带来的内疚感、自卑感和生活的无序感,会让人异常焦虑。关怀强迫症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关怀强迫症
英文原词是“Co-dependency”,原意是交互依赖,是指依赖别人对自己的依赖。喜欢关怀别人,不去关心别人自己就难受。这种关怀、关心还强迫别人接受,以此来确立自己的人生价值,获得心理满足。这种病态心理的现象叫“关怀强迫症”。
“关怀”或者“关心”别人,一直被认为是好的行为,一直是受社会嘉许的。人与人之间也需要互相关心和帮助。但是,如果一个人强迫别人接受自己的关怀,使别人依赖于自己的关怀,这就是一种不健康的、对人与人的关系产生破坏的心理和行为问题了。无论男人还是女人小时候都会有这样经历,你的父母总在冬天永远都认为你少穿一件衣服,会太冷,夏天又会认为你多跑了两步,会太热;到了学校宿舍习惯性给你铺被褥;你的母亲明明知道你最爱吃她做的土豆炖牛肉,依然每次都会问上一句,好吃吗?……这种过度关怀和溺爱便是一种来源!而另一种则是极端影响则是在孩提时代经常挨打挨骂,亦或家庭不完整,就会使人的情感库得不到满足,长大后,她会把自己想要满足的情感需要投射到伴侣或孩子身上,通过过分满足他人来弥补自己情感上的缺失和需要。
有些关怀强迫则表现为需要被别人控制,而并不是想控制别人。 因为关怀强迫者几乎不可能拒绝别人,所以可能成为体力和情感虐待的牺牲品。 他们相信如果自己做得更好,或是更爱别人,就可以改变别人的行为。 有时候他们认为自己受到虐待并非别人的错: 如果不是我忘记了洗碗,他是不会打我的。
关怀强迫是内心挣扎的诱因之一。 做决定时,关怀强迫者可能以他们认为别人想让他们怎么做为依据。他们可能自认为帮助别人的动机是同情,但其实却是因为他们想得到爱和认可。 如果那些曾受过帮助的人在他们遇到困难时,没返还他们相同程度的帮助、爱或感激,他们就会伤心或愤怒。这一过程也可以使他们意识到自己行为的真正动机。 他们很难明白,象他们这样制造出一种相互依赖的关系,而不是提供他人所需,其实可能是在伤害对方。
关怀强迫也会在时间协调方面产生矛盾。 关怀强迫者对太多的人和事付出关心,因此会感到总是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履行承诺。 由于他们每周太忙于帮助别人,在各种场合间赶场,往往忽略了其最重要的允诺和友情亲情。 这也跟他们无法拒绝别人的请求有关,无论是做志愿者,担任某个职务,还是帮助一个朋友。 不去做志愿者,不去担任一个职务,或不去帮助朋友这样的念头, 他们是想也不会去想的。 如果他们拒绝一种请求,会觉得自己不负责任,不是好朋友,或者不是好人。 然而,这些处境和关系却往往会带给他们伤害、愤怒或不满。
从关怀者内心角度而言,过度关怀他人实际上是&对别人需要自己的需要&,是属于一种不健康的心理。周海宏博士认为:它往往表现在最亲密的家庭或人际圈子里,虽然这种行为是积于一种爱或友谊,但处理不当就容易形成结果性危害,偏离了你最初良好的愿望。
在培养和关怀孩子的过程中,做家长的一定要有颗平常心,给孩子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生长环境。多些鼓励少些关怀,使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依天性发展,也只有孩子亲身经历风雨苦痛,才能体味出生活的点点甘甜。在关心别人的过程中,要清醒地认识自己的心理问题,让别人在没有或少有强迫感的情况下生活。改变我这一切都是为了他好的观念,换个思考模式:我这么做,他是否真正需要?
回忆自己过去情感满足的模式。比如:自己小时候是谁带的,得到关怀的满足程度如何?再了解一下另一半的关怀满足模式,问同样的问题。
可以为自己的关怀行为列出一个表:有两项,一个是你为他做了什么?另一个是你为自己做了什么?有些关怀强迫症表现为需要被别人控制,而并不是想控制别人。 因为关怀强迫症者几乎不可能拒绝别人,所以可能成为体力和情感虐待的牺牲品。 他们相信如果自己做得更好,或是更爱别人,就可以改变别人的行为。 有时候他们认为自己受到虐待并非别人的错: 如果不是我忘记了洗碗,他是不会打我的。
关怀强迫症是内心挣扎的诱因之一。 做决定时,关怀强迫症者可能以他们认为别人想让他们怎么做为依据。他们可能自认为帮助别人的动机是同情,但其实却是因为他们想得到爱和认可。 如果那些曾受过帮助的人在他们遇到困难时,没返还他们相同程度的帮助、爱或感激,他们就会伤心或愤怒。这一过程也可以使他们
意识到自己行为的真正动机。 他们很难明白,象他们这样制造出一种相互依赖的关系,而不是提供他人所需,其实可能是在伤害对方。
关怀强迫症也会在时间协调方面产生矛盾。 关怀强迫症者对太多的人和事付出关心,因此会感到总是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履行承诺。 由于他们每周太忙于帮助别人,在各种场合间赶场,往往忽略了其最重要的允诺和友情亲情。 这也跟他们无法拒绝别人的请求有关,无论是做志愿者,担任某个职务,还是帮助一个朋友。 不去做志愿者,不去担任一个职务,或不去帮助朋友这样的念头, 他们是想也不会去想的。 如果他们拒绝一种请求,会觉得自己不负责任,不是好朋友,或者不是好人。 然而,这些处境和关系却往往会带给他们伤害、愤怒或不满。[1]最近几天,14岁男孩周周(化名)和妈妈一直处于“冷战”状态,妈妈说话他不理,让他做事他不做,好端端的为什么要“冷战”?这还要从一周前的生日聚会说起。
日,周周生日,他邀请了几个最要好的朋友到家里庆祝,“爸妈准备了一大桌子菜,吃的时候老妈还像往常一样不停地给我碗里夹菜,我碗里的菜都快堆成山了,几个同学虽然嘴上不说,但是我看到他们的表情就是在偷偷笑话我。每次吃饭都要夹来夹去,外人在也是如此,我都这么大的人了,太不给我面子了。”
“在我看来,周周就是我的一切。”周周妈妈顾女士向记者大倒苦水,“周周是早产儿,从小身体就不是很好,周周小时候我的精神压力就特别大,生怕孩子有点啥闪失,上幼儿园吃得怎么样啊?有没有被小朋友欺负?会不会有陌生人跟他搭讪?每天起夜都要去看看孩子是不是睡得好,周周一和同学们出去玩,我就担心,怕出现意外。对于生活我更是凡事考虑周到,周周吃穿用,样样都提前备好。我看这孩子就是不知道好歹!难道我这无微不至的关怀还出了毛病?”
小心患上“关怀强迫症”
没错,周周母子俩矛盾的导火索还真就是出在了“关怀”上,用音乐心理学博士周海宏的理论来讲,那就是顾女士患上了“关怀强迫症”,周博士首创了“关怀强迫症”一词并认为,“现在许多中国父母患上了‘关怀强迫症’”。
那么何谓“关怀强迫症”呢?周海宏解释为,一个人特别需要别人依赖自己,总是强行向别人提供他并不需要的关怀,从而使他不能独立,并使双方都进入特别痛苦的生活状态中。“关怀强迫症”是一种不健康的、对人际关系产生破坏作用的心理和行为,患上该症的家长必须及时加以矫正,否则不仅会让孩子在精神上承受另类 “棍棒”而且后果还“很严重”。
后遗症A:“大龄儿童”
“症状”描述:爸妈,你们赶紧来帮我
马灿(化名)今年28岁,每天早晨7:30,马灿的妈妈都会准时将她送到公交车站,望着女儿上车后再回家,这个多年前养成的习惯,到现在依然在延续着。“从上学起,我就每天接送她上学。”对于妈妈,马灿一直非常依赖,马妈妈无奈告诉记者,“我女儿在外地上的大学,当时我还想这回有个机会让她锻炼,没成想她还是离不开我,就连穿什么内衣都要问我,后来没办法,我只好辞了工作,住到了她大学附近,方便照顾她。”
“快30的人了,可还像个小孩子,什么事情都需要我帮忙……”对于马灿的未来,妈妈很担心。
后遗症B:有家不愿归
“症状”描述:离开家,空气中都是自由的味道
大二学生晓伟(化名)两个暑假没有回家了,理由是“回家不自由”。晓伟告诉记者,在家的时候一举一动都要在父母的眼皮底下,“自己就像一个小木偶,完全按照父母的意愿来生活,到了大学就不一样了,感觉好像出狱了,自己安排生活、安排开销,空气中都是自由的味道。”
有一种爱叫做放手
“家长关心孩子无可厚非,但发展到‘关怀强迫症’的程度就过了。”长春市第八十七中学东校刘鹤涛老师认为,家长对孩子所有的关心爱护,都有一个共同的初衷,就是希望孩子能够过得快乐、幸福。“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今后能够在社会上立足,但是要想在社会上立足,首先要有能力,这个能力指的是正常的生活能力、生存能力,而绝不是动不动就向父母伸手、张口的‘能力’。”怎样获得能力?刘老师提醒家长,要让孩子在生活中去体验,去总结经验,“现在很多家长剥夺了孩子体验的机会,从而剥夺了孩子获得经验和成长的机会。给孩子获得经验的自由,才是更高层次的关心。”
“一首歌唱得好,‘有一种爱叫做放手’,家长要是爱孩子,也应该学会放手,在‘关怀强迫症’的家长教养下,孩子缺乏自己的独立思想、独立人格,将来在社会生活中很难成为强者。殊不知,你眼中的‘关怀’反倒为孩子种下一颗苦果,害了孩子。”1、每天出门前叮嘱他注意穿衣,注意安全。
2、每次他出去吃饭前,一定要叮嘱他少喝酒、早点回家,席间担心他,会再次打电话过去询问。
3、每天晚上他加班时,觉得他很辛苦,给他倒水准备夜宵,叮嘱他早点睡。
4、每次逛街都要去下男装部,留意有没有适合他的衣服。
5、每次上班前给他准备好搭配的衣服。
6、他出差的行李都是你收拾的,走时再三叮嘱他某某东西放在什么地方。
7、无论他喜欢与否,只要你觉得对他好,就会软磨硬泡让他接受。
8、觉得他某些生活习惯不好,有时候会因为他不听自己的劝导而和他生气。
9、会因为他的缘故,退掉与朋友的约会。
10、每次和朋友聊天,主要话题都是他如何如何。
11、做每一个决定前,考虑他的感受,他对决定的意见会改变你最初的想法。
12、只要他提到的东西,总是格外留意。如果能帮他完成某个心意就很开心,如果不能完成,就心有愧疚。
13、当他对自己的关心感到不耐烦的时候,怀疑她已经不再爱自己。
14、觉得自己不在他身边的话,他的生活会过得一团糟。
15、经常会觉得,他在这个世界上再也找不到比自己对他更好的人。[2]首先,强迫症患者可以选用一些安静、柔和的音乐,通过令聆听这些音乐让情绪逐渐恢复稳定。如果可以判断出自身具体存在哪种不良情绪,还可以根据需求编制出能引起同感的音乐,让自己在音乐世界中感受到自己的存在。
其次,当情绪得到充分的宣泄并产生寻求改变愿望时,把音乐更换成上进、开明、辽阔型的,以此让自己感受到现实生活的美好,体会到人生意义所在,走出心理误区,然后以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待生活,对待人生。当然,音乐的选择及治疗过程的控制、调试都要由专业人员来实施。
再次,谈到音乐如何缓解强迫症,并希望取得不错的效果,还需患者根据个人喜好选择音乐,这也是针对治疗的一种体现,可真正做到有的放矢。自己喜欢的音乐能起到缓解紧张、焦虑情绪的作用,一般只要不良情绪得到有效控制,就会对疾病的治愈发挥作用。
最后,专家提醒:音乐不仅是陶冶情操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治愈强迫症等疾病的有效辅助疗法,因此治疗疾病时不要仅局限于饮食调整、心理疏导等方法,还要关注音乐如何缓解强迫症的具体方法或步骤,为自身健康的实现做每一份努力。[3]精神治疗以支持性心理治疗为主,对强迫动作可进行行为治疗,以反应阻抑法的疗效较佳。
1. 心理动力学的治疗
心理动力学派的治疗强调通过顿悟、改变情绪经验以及强化自我的方法去分析和解释各种心理现象之间的矛盾冲突,以此达到治疗的目的。在治疗的过程中大量地运用阐释、移情分析、自我联想以及自我重建技术。
2. 行为治疗
在对于强迫症的认识上,行为治疗分为两个基本的流派。第一种观点认为具有强迫症的人是借助于各种行为和仪式动作来缓解焦虑,称为&驱力降低模型& 。依照这个模型,治疗者主要集中于通过激发可以减少焦虑的情境来消除不适当行为与仪式动作。第二种观点是基于操作模型而建立的,强调对强迫行为的后果进行调节,因此在这个模型中大量运用惩罚和示范学习。
①采用驱力降低模型进行治疗的主要方法是各种降低焦虑的技术,其中最常用的是系统脱敏。(系统脱敏技术在恐怖障碍的治疗中已经详细介绍过,在此不再赘述)
②榜样学习技术也经常被运用于强迫症的治疗中,主要有参与示范和被动示范,其中参与示范运用最多。和系统脱敏一样,实施参与示范也需要建立刺激等级。从最低等级到最高等级,治疗者逐渐示范暴露在相应的情景中,然后再由患者自己去逐渐面对这个情境,知道能够完全独立面对为止。被动示范也是让患者观察治疗者从低到高地接触各种情境,所不同的只是不让患者介入情境。此外,这两种治疗都采用反应阻止法。譬如,在治疗强迫性洁癖的时候,治疗者可以借助于某种协议来阻止儿童的所有洗手行为。从国外现有的资料来看,一般认为参与示范比被动示范的治疗效果更好一些。此外,示范学习经常可以与暴露疗法结合起来加以使用,效果会更好。
③暴露疗法的技术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被许多人重视和运用,尤其是把患者逐渐暴露于各种无论是想象的还是现实的焦虑情境中,效果都很好。由于暴露持续时间的长短主要依据是否让儿童青少年消除焦虑和回复宁静为准,因此,采用这种方法的治疗时间要比较长一些,大约在2小时左右。
④在进行暴露疗法的同时,还可以配合反应阻止法。这种方法在于减少仪式性动作和强迫观念出现的频度。
3. 家庭人际关系治疗
此种方法强调人际关系的因素,避免单纯研究孤立的个人行为。这种思想注重研究行为问题的整体意义,它强调在治疗患者的同时,为患者的家庭成员提供咨询。具体方法如下:
①训练家庭成员使之成为患者心理分析的咨询员,或者称为欣慰治疗的助手,协助实施反应阻止训练计划;
②配合精神分析治疗或行为治疗对于患者进行&自我&强化咨询辅导;
③影响并改善家庭关系;
④进行家庭交往技能训练;平虑解迫安神剂,是抗焦虑药物,可减轻焦虑,有助于心理治疗与行为治疗的进行。电抽搐治疗适用于强迫观念强烈,并伴有浓厚消极情绪者,对症状顽固、久治无效,极端痛苦的患者,可试用精神外科治疗。 [4]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强迫症是什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