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网瘾治疗电击可以穿白袜子吗

复制本文网址
电击治疗网瘾亲历
本文已被推荐到腾讯博客,
在中国经历电击治疗的腾飞。照片:腾飞腾飞,17岁,曾经在中国的一个中心亲历电击治疗网瘾。
当母亲告诉腾飞他父亲生病了,这个被吓坏了的少年直往医院冲。
但这是一个诡计,接下来的几小时里他经历了痛苦的治疗。随后几周,他又经历了更多电击治疗。
“真的很痛苦-就像针穿过大脑,”他说。
腾飞坚持说自己本来没有问题,并认为自己没有网瘾。
“我承认网络非常诱人,有时候我会上网一整天,但是如果我有其他事可做的话-比如打篮球-我根本就不会去上网,”他说。
“后来我妈在电视上看到广告。这些广告把网络妖魔化了。看了广告以后,我妈认为我有病,而且很严重。”
在百般抵抗不肯进入诊所的时候,腾飞经历了第一次电击治疗。
“我记不得他们给我多少次(电击),但一定有数十次。在两次电击之间,他们会让我休息一会儿。电击持续半小时左右,”他说。
“我挣扎并,设法站起来,他们就说我还是不肯留下来所以又电击了半小时。。。我最终同意留下,因为我真的再也受不了了。”
他在医院里经历了六、七次电击治疗,大多数是每次几分钟。
&一开始我以为他们只是想让你害怕然后听话。但其实电击是对犯错的惩罚。&
医生还对他使用了抗抑郁药和中药。每天,这些青少年要和家长一起上劝诱他们相信并配合电击治疗的早课,下午则进行军训。
腾飞的父母花了大约14000元(1250英镑)给他治疗:月费7000元,逃跑罚金2000元,提早结束治疗的违约金5000元。
“治疗应该是四个月的,但是我爸开始意识到这完全是骗局,”他说,“他意识到班上没人可以表达与治疗灌输相左的想法”。另外,当我告诉他电击有多痛苦,他亲眼看到年轻人进入那间房间前的痛苦表情后,他为我心痛。”
腾飞又说:“我认为这完全没用。我以前就没有网瘾,所以我的行为和去那里之前完全一样。我现在还上网,我父母真的不再干涉了。”
卫报其他相关:
空间的其他文章:山东专家电击孩子脑部戒网瘾 引业界极大争议_社会频道_新华网
         
您的位置:
山东专家电击孩子脑部戒网瘾 引业界极大争议
日 10:45:05
 来源:四川新闻网
】 【】 【】 【】&
&&&&最近几则网帖,把“全国戒网专家”杨永信的治疗网瘾模式拉到了聚光灯下。他在“网瘾孩子”太阳穴或手指上接通电极,以电流刺激脑部的治疗方式引起了极大争议。
&&&&目前,有100多名孩子留在杨永信所在的山东省临沂市第四人民医院网瘾戒治中心接受这种“治疗”,不能擅自离开。 &&& 在
这里“治疗”过的“网瘾孩子”,据杨永信介绍,已经近3000人。
&&&&86条规定 “未经许可坐杨叔椅子”要电疗
&&&&在山东省临沂市第四人民医院网瘾戒治中心,一名即将离院的男孩和父亲一起接受记者采访。记者问孩子:你马上要出去了,开心么?他皱皱眉头,想了几秒钟后,字斟句酌地说:“我出去,后,要好好,学习,再也不,走偏……”每说两三个字,他的眼珠就迅速左偏,望向父亲。
&&&&曾在网戒中心接受过1个多月治疗的高中学生张明(化名)透露,每个人都要受到家长委员会的监督,一旦在网戒中心“表现不好”,就会被“加圈”,即在名字后面画一个圈,累计5个圈就要接受一次电击。据张明介绍,可能被加圈的行为很多,甚至离院前高兴,也会被记为“兴奋”而电疗。
&&&&在孩子们病房里,记者看见一张清单,上面列举的规定多达86条,“吃巧克力”“空腹吃药”“未经许可坐杨叔椅子”和“上厕所锁门”都在其列。违反86条中的任何一条,都要接受电疗。
&&&&“电完就乖了” 所用电能可点亮30瓦灯泡?
&&&&有人在网上指责杨永信的“醒脑疗法”实际上就是“电休克”,是精神科常用的非药物治疗方法,所用的电能可点亮一个30瓦的灯泡。
&&&&4月28日下午,记者终于进入传说中的治疗室,按杨永信的说法,他每次使用的是1―5毫安的微弱电量,但这台治疗仪的最小刻度值为10毫安,最大电流能达到200毫安。
&&&&临沂四院的前身是一家精神病医院,然而记者接触到的家长,大多都不认为自己的孩子是精神病患者,但他们却通过签协议,认可了杨永信给孩子吃药、通电等行为。一名家长委员会成员告诉记者,有时孩子没记圈或犯错,一些家长主动要求加圈,让孩子经受电击。“电完就乖了”。
&&&&这个专家 没听过“心理治疗师”这门考试
&&&&杨永信说,他的网戒中心没有任何批文,因为他们没有向上报批,也“不必向上报批”。他解释说,2006年成立网戒中心时还有另一块牌子,也就是其前身临沂市第四人民医院“心理康复医科”(2003年成立)。在精神病医院开设心理康复医科不需要审批,因此开设网戒中心顺理成章,收治网瘾孩子是合法的。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一位吕姓医生指出,“在上海,要对病人进行行为治疗可能需要有心理治疗师资格证才行。”
&&&&而杨永信却表示,他并没有听说过“心理治疗师”这门考试。他和网戒中心其他六名经常给孩子做“醒脑疗法”的医师都没有心理治疗师资格证。
&&&&说法 谁能保证电击不会对孩子造成二次伤害?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法律系教师王新认为,现在网瘾治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法律底线”问题,“那些被扣上"网瘾"帽子的孩子的基本公民人身权利怎么去保护?他们的生命健康权怎样保护?谁能保证电击不会对孩子造成二次伤害?”
&&&&公共医学学者、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卓小勤指出,目前没有标准认定网瘾是精神疾病,也就不存在适应征,将其收治进精神卫生中心,作为精神疾病来治疗是有问题的。来源:成都商报 (来源:四川新闻网)
【】 【】 【】 【】
(责任编辑:
请您发表感言,注意文明用语并遵守。您所在的位置:
山东专家电击治网瘾惹争议
日01:45  
  最近几则网帖,把“全国戒网专家”杨永信的治疗网瘾模式拉到了聚光灯下。他在网瘾孩子太阳穴或手指上接通电极,以电流刺激脑部的治疗方式引起了极大争议。  目前,有100多名孩子留在杨永信所在的山东省临沂市第四人民医院网瘾戒治中心接受这种治疗,不能擅自离开。治疗方式为电击,并服用精神类药物,孩子入院时大多被强行押制。在这里“治疗”过的“网瘾孩子”,据杨永信介绍,已经近3000人。  用电击“醒脑”  每月中心至少有一次干部参观,盟友的任何一点微小错误都意味着被电休克  “精品”在山东省临沂市第四人民医院网瘾戒治中心(以下简称网戒中心)是专用语,意指改造成功的孩子。“走偏”则是走上邪路,染上网瘾等行为。在网戒中心治疗的孩子统称为“盟友”。网戒中心内部对杨永信尊称为“杨叔”。  “盟友”都曾是让人头疼的问题孩子,很多家长尝试过各种手段,包括打骂,找心理医生,找别的网戒中心。据说,都比不上独创“醒脑”电击疗法的杨永信网戒中心。  网戒中心是一座独院小楼,楼上2、3、4层住着网瘾孩子及其家长。杨的办公室是2楼的一个单间。距其10米不到的另一个房间,就是“13号”——电击治疗室。  记者从走廊经过,听到此起彼伏的“姐姐好”“阿姨好”,“盟友”见到对面走来的记者和医护人员,都面带微笑,主动大声打招呼。杨永信说,这里曾得到各界领导的关心,领导们看到网戒中心把顽劣的网瘾孩子改造成天使般的青春少年,都非常惊喜。  网上的帖子是这么分析的:“每月中心至少有一次干部参观,这个时候网戒中心的氛围变得异常紧张,因为这个时候盟友的任何一点微小错误都意味着被电休克。”  一名即将离院的男孩和父亲一起接受记者采访。记者问孩子:你马上要出去了,开心么?  他皱皱眉头,想了几秒钟后,字斟句酌地说:“我出去,后,要好好,学习,再也不,走偏……”每说两三个字,他的眼珠就迅速左偏,望向父亲。  山东省某市有位官员去年曾造访这里。他表示,有时他觉得,这里的和谐未免“太过了,倒像是做表面文章似的”。而且,一旦他和孩子单独在一起,还没说上两句话,网戒中心的家长同盟委员会(以下简称家委会)成员或医护人员就默默地站在一边。  严格的制度  违反86条中的任何一条,都要接受电疗  每个盟友的房间里都有一张网戒中心的权力架构图:最上面是“网戒中心主任”,也就是“杨叔”,下面支开两线,分别是“家委会”和“同盟班会”,家委会主任之下,还列有8个分组织。  曾在网戒中心接受过1个多月治疗的高中学生张明(化名)透露,每个盟友都要受到家委会和班委会的监督,一旦在网戒中心“表现不好”,就会被“加圈”或“点现钱”。“加圈”,是指在盟友名字后面画一个圈,累计5个圈就要接受一次电击。据张明介绍,可能被加圈的行为很多,甚至离院前高兴,也会被记为“兴奋”,不是“加圈”,就是“点现钱”。  “点现钱”是一种电击疗法。在《入院盟友必读》上写着:“在这个大家庭里,要杜绝一切社会上的不良习气。我们最痛恨的就是‘口是心非、表里不一、言而无信、承而不诺、耍小聪明、出尔反尔、执迷不悟’,违反任意一条就等于‘触电’,要做物理治疗,也称‘醒脑治疗’,俗称‘点现钱’。”  在孩子们病房里,记者看见一张清单,上面列举“可能点现钱”的规定多达86条,“吃巧克力”“空腹吃药”“盟友未经许可坐杨叔椅子”和“上厕所锁门”都在其列。违反86条中的任何一条,都要接受电疗。  治疗仪威慑大  电太阳穴就像用毛线针从一边扎进去,再从另一边扎出来  有人在网上指责杨永信的“醒脑疗法”实际上就是“电休克”,是精神科常用的非药物治疗方法,所用的电能可以点亮一个30瓦的灯泡。  杨永信称,网上指称他使用“电休克”手段对待孩子,完全说错了。他使用的是1—5毫安微弱电量,“醒脑疗法”对脑子不会有任何伤害,但是“相当的疼”。  4月28日下午,记者终于进入传说中的13号室,在一张黑色的皮垫治疗床边,杨永信展示了“心理治疗仪”。大约两个巴掌大小的黄白相间的仪器看起来并不起眼,上面写着“治疗仪(电休克)”,“电休克”三字被一块白胶布盖住了。按照杨永信的说法,他每次使用的是1—5毫安的微弱电量,但这台治疗仪的最小刻度值为10毫安,最大电流能达到200毫安。  这台小小的机器对孩子们有莫大的威慑力。曾被电过的张明说:“那种感觉生不如死,电太阳穴就像用毛线针从一边扎进去,再从另一边扎出来的感觉。电手基本是电头疼痛的四倍。”  电完就乖了  家长并不清楚孩子吃的是什么药,大概是补脑的药  杨永信和很多家长告诉记者,在网吧不回家、和社会上的损友胡混甚至吸毒、早孕……这些孩子的过去让父母伤透了心,有的孩子不仅打骂父母,还想要杀掉他们。  对这些家长来说,将网戒中心说成“电休克”“集中营”完全是污蔑。家委会主任是一位姓杨的父亲,他质问道:“你看看我们,是不是想要害孩子的人!我去所谓的行走学校考察过,也看过成天给孩子军训、体罚的地方,甚至殴打孩子,我们不去。”  在这位父亲看来,杨叔的网戒中心非常,给很多家庭带去了希望,给社会做了一件大好事,这份事业需要人们理解。“那些一帆风顺的家长体会不到我们这些走偏孩子家庭的苦难。”
更多关于“”的新闻
( 09:42:00)
( 08:12:00)
( 08:12:00)
( 09:12:03)
( 08:40:14)
( 08:35:50)
( 15:52:41)
( 15:51:30)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
Copyright & 1998 - 2014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卫生部要求停止用电击治疗网瘾-网瘾 治疗 卫生部 电休克 电刺激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 疗法 电击 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 受试者-中国新闻-东方网
滚动新闻:
>>>>>>正文
保护视力色:
卫生部要求停止用电击治疗网瘾
来源:中国新闻网 选稿:陈莹雪
  东方网7月13日消息:今天,卫生部在其网站上发布《关于停止电刺激(或电休克)治疗“网瘾”技术临床应用的通知》,对近期各地出现的“网瘾电击疗法”做出暂不宜应用于临床的研究结论,要求各地立即停止该项治疗。
  针对近来,广受社会关注的“醒脑电击疗法”治疗“网瘾”,卫生部专门组织专家就该诊疗相关问题进行了充分研究和论证。
  专家一致认为,电刺激(或电休克)治疗网瘾技术的安全性、有效性尚不确切,国内外并无相关临床研究和循证医学依据,暂不宜应用于临床。
  卫生部要求各地根据专家讨论意见以及《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停止辖区内有关医疗机构电刺激(或电休克)治疗网瘾技术的临床应用。若开展科学研究,应按规定申报,经批准后须充分尊重受试者知情权和选择权,不得收取相关费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看你妹之网瘾战争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