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容格精神分析入门法

1.精神分析入门,北京出版社
2.精神分析治疗指南,北京出版社
3.客体关系治疗——关系的运用,台湾心理出版社
4.自体心理学的理论与实务,台湾心理出版社
5.心理治疗入门(理解整合自体心理学的实践),台湾张老师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6.十倍速疗法(短程精神分析治疗),台湾张老师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7.卡桑德拉的女儿─欧美精神分析发展史,台湾究竟出版社
8.病人和精神分析师,上海科技出版社
这些书学习完已经很牛了,之后如果还有兴趣则可以广泛阅读精神分析的经典作品,例如老弗的文集、科胡特的作品、沙利文的作品等等
以上为精神分析主流疗法的阅读。除此之外还有荣格派心理分析学的作品:
1。容格心理学入门,三联书店
2。二百万岁的自性,中国社科出版社
3。分析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三联书店
4。人类梦史,海南出版社
5。可理解的荣格,东方出版社
6。月亮神话,上海文艺出版社
7。秋空爽朗,东方出版社
还有兴趣可以广泛阅读容格及其后辈的作品集
————————————————————————
存在主义的心理分析作品
1。人本主义心理学,有关章节,浙江教育出版社
4。给心理治疗师的礼物,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5。存在心理治疗,张老师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6。活出意义来,三联书店
————————————————
2。个人形成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当事人中心治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完形治疗的实践,台湾心理出版社
5。道德经和心理治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6。精神的追寻,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7。超个人心理学,台湾金冠出版社
1。短程认知行为疗法,台湾心理出版社
2。认知疗法:基础与应用,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3。心理咨询师的问诊策略,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4。好心情,海南出版社
5。理智胜过情感,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6。行为矫正:原理和方法,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1。团体咨询的理论与实践,清华大学出版社
2。《团体心理治疗的理论与实务》(亚隆*欧文著),张老师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3。心理剧入门手册,台湾心理出版社
4。客体关系与心理剧,张老师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关于团体咨询台湾尚有不少好书
————————————
危机干预策略,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精神分析理论并非封闭静止,而是处于持续演进中。弗洛伊德强调心理冲突跟基本需求的满足有关,后来,一些新精神分析学派的学者脱离弗洛伊德的传统学说,借助加进文化与社会因素对人格发展的影响,而致力于扩充精神分析的内涵。接着,强调心理社会化发展的自我心理学于是出现,这大部分要归功于艾利克森。这些发展未能完全说明精神分析理论与实践的演进情形。一股新的思潮崛起于一九七O及一九八O年代。黑吉斯(Hedges,1983)叙述这股新思潮的重点是:

自我的源头、变换,以及组织的功能。
自我与他人的区别与整合。
早期发展中的重要因素对后来发展的影响。

这些较新的取向通常统称为「自我心理学」(self?Kpsychology)或「客体关系理论」(object-relations?Ktheory)。客体关系指人际关系。客体一词为弗洛伊德所使用,指满足需求的事物,或指一个人的感觉或驱动力之对象或目标的事物。此词可跟「他人」一词互换,而「他人」则是指儿童认定重要,而且在长大以后还会有密切关系的人。对于婴儿而言,并不视他人为一有独立身份的个体,而只知觉能否满足其需求的客(物)体。因此,客体关系是指人际关系,而这种人际关系便塑造了个体目前与人们之间的互动情形,不论是真实的或幻想的。客体关系理论已偏离传统的精神分析,不过有一些理论家仍试图整合这些日渐增多的不同想法(St.Clair,1986)。


  这些最近的精神分析理论,均环绕着可预测的发展序列,在这种序列中,自我早期的经验会随着知觉到别人的扩大而转移。理论的假定是,自我与他人的关系形态(Hedges,1983)。这些较新的理论,对于我们了解人们在内在世界如何造成他们难以跟别人相处及形成关系,提供了一些洞察力(St.?KClari,1986)。


茉勒(Mahler,1986)是客体关系理论演进中的一位重要人物,她的研究集中在探讨幼儿三岁前与母亲之间的互动情形。根据她的说法,自我的发展经历四个阶段,在概念上与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阶段有点不同。她认为,个体一开始是处于心理上跟母亲融合的状态,然后再逐渐分离。融合状态时未了结的危机与残留物,以及跟母亲分离的过程,对后来所建立的关系有深远的影响。往后生活中的客体关系,均源于儿童想寻求跟母亲再度联结(St.Clair,1986)。至于心理发展,可以想成是个体在区分自己与别人时的演进方式。


自我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是出生后的前三、四个星期内,茉勒称为「正常性婴儿自闭」(normal?Kinfantile?Kautism)。此时,婴儿反应的对象是生理紧张状态多过心理历程。婴儿在许多方面无法区分自己与母亲,又根据克莱恩(MelanieKlein,1975)的研究,婴儿只知觉到部分?D?D胸、脸、手、嘴?D?D而非完整的自我。在此状态下,没有完整的自我,也没有完整的客体。当成人出现缺乏心理组织与自我意识的最极端情形时,也许可以想成是滞留在这一最原始的婴儿期。


茉勒的第二阶段称为「共生」(symbiosis),可辨认的期间是从出生后的第三个月至第八个月。此时婴儿还是非常依赖母亲。母亲或主要的照顾者很显然是同伴,而不只是那种可替换的角色。婴儿似乎期望着在情绪上与母亲维持高度同步的状态。精神分析学家认为,精神异常跟未能跨越共生阶段的牵绊有关。


茉勒的第三阶段始于出生后的第四或第五个月,因此跟第二阶段有重叠处。她称「分离/个体化」历程。这当中还若干个次级阶段,经历后则逐渐脱离共生阶段的相依关系。在这段区别的阶段,幼儿体验到与重要亲人的分离,便仍会投向他们以确认这种经验,并寻回舒适的感觉。就在依赖与独立之间,婴儿感到矛盾,例如,学走路的幼儿会骄傲的走开,但一会儿又急忙投回父母的怀抱(Hedges,1983?Kp.109)。幼儿培养意识的过程中,其他人就像是会赞美人的镜子,适度的提供赞美会形成健康的自尊。


幼儿如果没有机会去体验自己与别人的差异,或缺乏机会能够一方面把别人理想化,另一方面又能以自己为骄傲的话,则可能会形成自恋性格异常与异常自尊。问题自恋人格的特征是夸耀与膨胀自己的重要性,对别人的态度倾向于剥削利用,这些都是为了掩饰脆弱的自我概念。这样的人喜欢宣传自己,寻求别人的赞扬与注意,常不切实际地夸大个人的成就,并有强烈的自我吸收倾向。肯柏格(Kerberg,1975)认为,自恋者与人互动时,注意力只放在自己身上,强烈需要别人的赞扬、矫情、会利用别人,有时会与别人建立寄生关系。柯哈特(Kohut,1971)则形容这种人会时常感受到自尊受到威胁,并有处于死寂的感觉。


 「边缘」(borderline)的情况也是根源于分离/个体化这段期间。具有「边缘人格异常」(borderline?Kpersonality?Kdisorder)的人会在发展至分离阶段时遭到母亲的抗拒。换言之,幼儿已超越共生阶段,但母亲无法忍受幼儿个体化的进行。这种人格异常的特征是情绪不稳、易怒、自我破坏行为、情绪变化大。他们通常会经历过一段时间的幻想破灭,不过其中有时也会有愉悦的感受。肯柏格描述这种人格异常的特征包括:缺乏清楚的身份感,对别人没有深刻的了解,冲动控制力不佳,以及无法容忍焦虑。


茉勒的第四阶段是对自我与别人的认知逐渐稳定。这种发展通常要等到幼儿满三岁才会开始(Hedges,1983)。此时,能更完全地了解自己与别人是分开的。在理想的情况下,幼儿会开始与外界建立关系,而不会恐惧失落自己的个体感,并且可能进入弗洛伊德所描述的恋亲情结之竞争幻想中,这也是精神异常的一项根源。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之主要概念包括:生的本能与死亡本能间的托儿所:人格结构含有本我、自我,以及超我三个系统;潜意识的动力及其对情感和行为的影响,焦虑的角色及人格在各个人生阶段中的发展,这些阶段:包含口腔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以及性征期。


根据弗洛伊德的许多想法,艾利克森添加了心理社会化的观点而予以扩充。根据其模式,人类的人格发展共有八个阶段,而每个阶段都有发展的危机或转折点,如果未能完成发展的任务,就会形成未解决的心理挣扎(见表4-1)。

容格的理论不同于弗洛伊德。容格对人持正面看法,他把焦点放在个体化,即人类有能力朝向完整与自我实现。为了成为他有能力成为的人,个体必须探索其人格的潜意识面,包括个人的潜意识与集体的潜意识。在容格的分析治疗法中,咨询员会协助当事人开发内在的智慧。治疗的目标不仅在于解决立即性,问题也在于转变人格。


精神分析理论目前的发展趋势反映在自我心理学与客体关系理论。其概念是人在出生时并无自己与别人的区别,其他人所代表的是满足婴儿需求的客(物)体;通过依附的过程,接着进入第二阶段,即共生期,此时期幼儿对于自己与客体的辨识能力依然不足;在第三阶段里,幼儿进入分离/个体化的历程,渐能区别自己与父母;第四阶段是整合期,对别人的知觉是与自己是有别的,但是彼此是相关的。正常发展下的儿童能够维持与父母亲之间的关系,但并不会害怕失去自主的意识感。


精神分析治疗的重点工作是使用技术方法去引出潜意识中的素材,然后针对这些素材去突破当事人心中的死结,这些主要是幼年时期的经验,分析师会予以讨论、重建、解释、与分析。理论上的假设是,探索过去是改变性格气质的必要条件,而在探索过去时常常是借助经历与突破当事人与分析师之间的移情关系。精神分析实验中最重要的技术包括:维持分析架构、自由联想、解释梦的分析、阻抗的分析,以及移情的分析。


我相信,咨询员能够沿着弗洛伊德的许多贡献,对当事人的内心挣扎有更深入的了解。必须强调的是,精神分析技术在使用前所需的训练超出大多数咨询员的范围。然而不管咨询员的理论取向为何,接受这方面的训练是有好处的,因为对于移情、反移情、阻抗、焦虑机构等心理现象会有进一步的了解。精神分析理论提供咨询员一些概念性架构,使其能观察行为及了解精神异常征状的起源与作用。如果咨询员不了解当事人过去的历史,则对于当事人目前的痛苦与目前生活功能的性质,在视野上就会受限。虽然停留在过去或怪罪过去影响到现在,并不能使我们得到什么,但是当当事人的过去与目前情况有关联性时,则探索过去会十分有用。


对于治疗实践而言,精神分析的观点在以下几方面特别有用:

1.了解当事人取消面谈、半途中止治疗及拒绝探讨自己等阻抗心理。
2.了解内心深处的死结可借由重新模拟经历及突破而化解。
3.了解移情作用的价值与角色。
4.了解自我防卫的过度使用,不论出现在咨询关系中或日常生活中,都会使当事人的生活功能无法有效运转。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有时候人们会难以了解与接受弗洛伊德的一些人格发展概念,例如,恋亲情结、阳器妒羡、阉割焦虑、近亲乱伦欲望,以及过去处境与目前性格间的关系,在讲授的初期会使他们相当迷惘。我回想自己在刚接触这些东西时也曾产生过许多疑问,不过从观察小孩子的行为发展及投入个别与团体咨询中,使我对于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有更进一层的领悟。须记住,最好从弗洛伊德的时代背景去了解其理论。其时代背景是父权盛行的维多利亚时代。从历史与文化的角度来阅读其著作,会更容易看懂他的著作。


精神分析理论对于了解这些幼年的事件与经验所造成的影响,提供了一个概念性的架构。不必完全接受弗洛伊德的传统说法,我们仍能借助他的一些概念来了解当事人,及协助他了解内心冲突的根源。


如果从弗洛伊德的观点更加宽广地思考精神分析法,则该法会成为了解人类行为更为有力的模式。虽然弗洛伊德的「性心理」概念有很高的价值,但我认为若加上艾利克森的「心理社会化」因素,则能更完整地了解各个人格发展阶段的转折点。依我个人的看法,这两种说法的整合,对于了解人格的发展最为有用。艾利克森的说法并未放弃性心理的论点,而是在整合性心理与心理社会化两种论点后,将弗洛伊德的理论加以延伸。


对于了解各个发展阶段的主要任务与危机,社会文化因素也提供着一个架构。根据哈马恰克(Hamachek,1988)的说法,心理社会化论点的主要长处是,认清人类是生物性、心理性、与社会性等内外因素所混合塑造的产物。而每个发展阶段的需求、发展任务,以及伴随的挑战,使咨询员足以去探索与了解当事人内心的挣扎。该理论特别强调幼年与青少年时期的因素对日后发展的影响,并认为在日后的发展阶段里也有其特写的发展危机。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找出当事人生活中的主题与脉络。


精神分析理论的当代思潮,对于我们了解人们目前的行为大部分都在重复幼年时期的行为模式具有相当的贡献。客体关系理论帮助我们了解当事人在过去与重要他人互动的方式,以及这些早期的经验如何跟目前与别人建立的关系交叠在一块。许多接受治疗的当事人挣扎于诸如:分离/个体化、亲密/独立以及身份认定等问题,而这些较新的理论对于人格如何发展以及何处停滞了,提供我们一个了解的架构,在人群互动的许多领域中,例如,亲密关系、家庭与小孩的照顾,以及治疗关系,都有着重要的含义。


我认为,以精神分析理论作为引导方向的架构,同时并援用其他治疗技术是可行的。我发现那些以弗洛伊德理论为基础,同时强调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之著作也极具参考价值。在当代的精神分析实践中,较重视技术的运用及治疗关系的建立。较新近的理论家不再强调古典的分析技术及心智的顿悟,其焦点放在自我的发展及社会因素如何影响个体区分自己与别人。


史特拉普(Strupp,1992)在其评论中表示,长期的精神分析治疗法对社会中的多数,都依然是一种奢侈的治疗。?K不过他认为,精神分析的各种修正「已经在心理动力取向的心理治疗法身上注入各种复生的省略」。由于认清大多数的执掌人员都已受到折衷精神的影响,因此他预测心理动力取向未来的实践有以下的展望:「这项运动反映着断然脱离传统,以及更多的从业人员会以更开放的心态去调适变迁中的环境,并能回应多元化社会的要求,调整执业技术去迎合当事人变迁中的需求」。他认为本取向还会经历进一步的修改,并且在个别、团体、婚姻、与家庭治疗中仍然维持其声誉。虽然当代的心理动力取向在许多方面有别于弗洛伊德把焦点放在驱动力,但是弗洛伊德的许多概念包括:潜意识的动机、幼年发展的影响、移情、反移情,以及阻抗,仍然是新修订版中的核心。史特拉普注意到,古典分析模式的停滞,是由于时间、费用、应用到不同的人群时受到限制,以及值得怀疑的疗效等原因。他认为现实的要求将逐渐强调短期的治疗,特色包括:处理特写的异常、有限的目标,以及合理的收费。他把心动力理论与实践的一些未来趋势与方向归纳如下:


治疗的重点已经从治疗精神病异常的「古典」兴趣,转移到治疗长期性人格异常、边缘人格异常,以及自恋人格异常。同时也朝向为特定的异常设计特写的治疗方式。?K
逐渐重视在治疗的初期与当事人建立起良好的联盟关系,这种合作关系已被视为产生疗效的一项关键因素。
开始重视较简短的治疗方式,这大部分是由于社会的压力。未来会以时间短、花费低的治疗方式为主流。
心理动力取向的团体治疗会变得更为流行,理由包括:花费上更经济,提供机会让当事人能够知道他们在团体中的功能运作;于了解与突破心理,问题提供独特的观点。?K?K马墨(Marmor,1989)基本上同意史特拉普的看法,他相信精神分析取向将朝向发展短期技术:「唯有短期取向的技术,才可能既经济又有效地处理日益增多的情绪问题与行为问题,这是复杂社会所衍生出来的副产品」。


若稍加修改,则精神分析取向的治疗可以适用在不同文化族群身上。柯马代兹和米赖斯(Comas-Diaz?K&?KMinrath,1985)建议,对于弱势族群患边缘性人格异常的当事人,可以同时采用社会文化及人格发展两种角度来检查其涣散的身份感。协助不同文化族群当事人重建其身份的一项办法是,强调其长处而不是短处。来自不同文化的弱势族群必须同时发展两种身份:一种是一般性的自我认同感,另一种是文化认同感。从这一层意义来看,弱势族群的青少年有着较复杂的青春期经验,因为他们必须维持双重的认同感。艾利克森的心理社会化观点,由于强调发展阶段的任务与转折点,所以特别适用于有色人种。咨询员可以协助当事人检查在各个阶段转折点时的环境,藉以判断某些事件可能对他们造成正面或负面的影响。


咨询员必须认清与面质自己有那些潜在的偏见。反移情也许会夹杂着偏见,而在无意间影响到咨询员的干预措施(Julia?KYang,?KPersonal?KCommunication?KJune?K14,1993)。所幸精神分析法取向有一项优点是,强调治疗者在受训时须先接受密集的心理治疗,如此才能察觉到在哪些情况下会使自己产生反移情现象。

精神分析取向对咨询员而言有哪些限制(在人性观、了解行为的模式,以及治疗方法等方面)?此种取向在临床诊断、学校,以及公私立人群服务机构的应用性如何?一般而言,考虑的是时间、费用、合格分析师的多寡等因素,并且我认为许多分析技术的实践应用是很受限制的,特别是长椅上自由联想、梦境分析以及移情分析等技术。作为实践上的重要技术,精神分析的一项主要限制是,大部分有精神困扰症状的当事人的自我强度不足,无法接受「转移精神官能症」的处置。


凭心而论,有一些精神分析取向的治疗者已经在技术上做了一些调整,使其能适合于自我强度不足的当事人。因此,情绪严重困扰的人,包括那些精神病患者,也许也适合用精神分析取向的修正技术来矫治。


我发现其理论上的一项限制是治疗者采取匿名方式,这在理论上固然有其根据与说法,但我认为在治疗场合上不比做古典的精神分析,匿名的作法会带来无谓的限制。而治疗者不做任何坦露的古典技术也可能误用在非古典的情境中,例如,短期的个别治疗与评鉴。这种作法可能是治疗者想假借理论作法之名来掩护自己。事实上,在古典精神分析里,对于当事人想跟治疗者建立起关系而故意加以挫折,是为了引发对方产生退化现象及转移精神官能症,但是对于非古典的精神分析从业人员而言,会有更多与当事人互动的自由。因此技术上的差异是根源于意图上的不同,而非风格的不同。


从女权论者的观点而言,弗洛伊德的许多概念,特别是恋母情结与恋父情结,很难让她们接受。耶恩斯(Enns,1993)同时也注意到,客体关系理论强调母亲与子女之间的关系,认为会影响子女长大后的人际功能,这一点她们也不苟同。客体关系理论认为,母亲要为孩子的发展负起很大的责任,而父亲则显然不是该理论架构的重点。耶恩斯指出,女权论者的治疗者已经点出精神分析取向的限制,并因此将家庭系统治疗法的精神溶入该治疗模式中。

将精神分析技术应用到多元文化环境上,有一项实际的限制是大多数的当事人不太可能花五年的时间做如此深层的治疗,这涉及动机、时间,以及费用等方面的限制。一般而言,精神分析治疗在知觉上是以中高阶级的人们为对象,因为无法长期付费的人们必然排在队外。


另一项特殊的困难是,精神分析的探讨焦点可能跟当事人的社会经济观点直接冲突。较低阶层的当事人所关心的以自下而上和安全等问题为主,不太会认定长期的人格重建具有价值。他们往往希望获得资讯及找到资源,使立即性与迫切性的问题获得解决。此外,精神分析取向的治疗者所处理的当事人,在人数上比其他取向少。并且,精神分析治疗的目标?D?D探索潜意识及重建人格?D?D常常不能满足当事人在社会环境中的实际需求。但这并不意味着弱势族群的当事人无法从精神分析治疗中获益,事实上,在更迫切的问题获得解决「之后」,精神分析治疗将对他们更有益处,探索的项目可以包括:家庭的角色、亲朋好友的网路关系,以及社会与环境因素。

}

早在1919年,容格就在《本能与无意识》一文中提出了“原型”的概念。他说:“本能与原型同样出自集体无意识”。(1)但将其作为美学或艺术的理论提出却是1922年所写《论分析心理学与诗的关系》一文。在这篇文章中,他明确地说道:“创造过程,就我们所能理解的来说,包含着对某一原型意象的无意识的激活,以及将该意识象精雕细琢地塑造到整个作品中去。通过给它赋以形式的努力,艺术家将它转译成了现有语言,并因此而使我们找到了回返最深邃的生命源头的途径。”(2)

容格原型论的提出是建立在对弗洛伊德美学思想批判的基础之上的。从方法上看,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是从个人的心理活动、特别是个人的性意识障碍中来探寻艺术的根源的。这完全是一种医学领域的分析精神疾病的方法,即从个人的某种遭遇寻找精神疾病的根源。容格不同意将这种简单的方法运用于艺术。他说:“弗洛伊德的简化方法是纯粹的医疗方法,这种处理针对的是病理的或是其他取代了正常功能的心理构成物”。(3)他认为,艺术品不是精神疾病,因而需要一种同治疗精神疾病不同的方法。这种方法要求不能仅仅从个人自身的因素中去探寻艺术的根源。在他看来,个人的因素在一部分作品中所占的比重并非很重,如果老是以此为出发点研究艺术作品,那就愈来愈离开了艺术作品。他特别不同意弗洛伊德单纯从艺术家个人的意识中(主要是艺术家幼年同父母之间朦胧的性意识)探寻艺术根源的作法。他说:“虽然诗人所加工的素材及其特殊的处理可以容易的被追溯到他同父母的私人关系中去,但这并不能使我们理解他的诗。”(4)他认为,一部真正的艺术作品的价值恰恰在个人生活的范围之外,而个性则是一种有害于艺术并同艺术的本质相违背的因素。他说:“一部艺术作品的价值最主要的在于能超越个人生活范围,而且诗人该以其肺腑之言向全人类倾向诉,在艺术的领域里,作者的个性成分是一种缺陷——甚至可以说,是种罪恶。一部纯粹个性化的艺术作品根本就是一种心灵症的表现。”(5)

Archetype——原型,又译原始意象,来源于希腊文“Archetypos”。“Arch”的含义为“最初的”、“原始的”,而“typos ”的含义则为“形式”。二者相合,其字面含义为“最初的形式”或“原始的形式”,柏拉图借用这个要领来指事物的理念本源。他认为,现实是理念的影子,因而理念是现实事物的“原型”。容格说:“我所说的原型——从字面上讲就是预先生存的形式……。”(6)当然,这里所说的形式,并非指物质的形式,而是心理中的形式。所以,“原型”的字面含义即指心理中预先存在的形式或原始的形式。

原型的根源是什么?容格认为是集体无意识。他说:“个体无意识的绝大部分由‘情结’所组成,而集体无意识要由‘原型’所组成的。”(7)这就说明,原型是集体无意识的表现形式,集体无意识就是原型的根源。而集体无意识则是容格独创的一个概念。它不同于个体无意识,不是因个人欲望的受挫而形成的本能倾向(情结),而是一种发端于人类祖先、具有某种普遍性的、无数同类经验的心理凝聚物。容格将其称之为“非个体性的第二心理系统”。(8)

容格认为,以集体无意识为根源的原型,具体地表现为神话。他说:“原始意象或原型是一种形象,或为妖魔,或为人,或为某种活动,它们在历史过程中不断重现,凡是创造性、幻想得以自由表现的地方,就有它们的踪影,因而它们基本上是一种神话的形象。”(9)其原因在于,原型作为人类祖先共同经验的心理凝聚物,而神话则是原始人类最基本的精神生活,二者具有某种共同性。因为,原始人类由于生产力水平极低,对大自然的认识还处于恐惧、猜测与崇拜的盲目状态,不自主地(本能地)将这种盲目认识编织成充满神秘感的、五彩缤纷的神话,并积淀在人们的心灵深处,流传后世。诚如容格所说:“神话却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它们不仅代表而且确实是原始氏族的心理生活,这种原始氏族失去了它们的神话遗产,即会象一个失去了灵魂的人那样立即粉碎灭亡。一个氏族的神话集是这个氏族的活的宗教,失掉了神话,不论在哪里,即使在文明社会中,也总是一场道德灾难”。(10)由于神话思维是一种凭借形象的特定思维形式,所以常常具有朦胧性与多义性,缺乏固有的确切含义。容格认为,神话的原则是:“与任何有意识的或曾经是有意识的东西无关,而与一些本质属于无意识的东西有关。”(11)因此,容格认为,对于神话不必具体讨论它所指的到底是什么,而只需对其无意识的核心思想加以限定或作出大致的描述即可。这就如同对晶体,只需把握其轴系统。因为,轴系统只决定晶体的主要结构,而不决定个别晶体的具体形状与大小。

对于原型的留传,容格多次指出是依靠遗传的方式。他说,原型“也就是附着于大脑的组织结构而从原始时代流传下来的潜能。”(12)其原因在于,原型作为集体无意识,是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的,无法通过口耳相传,因此,它的存在与留传只有遗传的方式。这就触及到了整个原型论是否具有科学性的关键问题。如果说,人体遗传的秘密在于细胞中特殊的遗传因子的话,那么,原型作为一种心理形式,其留传是否也依靠遗传因子呢?这确实是一个至今未解的谜。容格在这个问题上只是凭借某种猜测,从人体结构的遗传推断出心理结构也应具有某种遗传。他说:“从人体的结构中,我们仍可找出进化之早期阶段的痕迹,以此类推,人类灵魂的构成元素一定亦是根据人种进化学之原理而形成的。”(13)这里,容格采取的方法是由生理推断心理,其科学性的确有待于进一步论证。

关于原型的作用,容格提出自己的见解。

第一,原型是文艺创作的源泉。

关于文艺创作的源泉,摹仿说主张文艺源于生活,表现说主张文艺源于主观的内在情感,而原型说则主张文艺源于集体无意识的原型。容格说:“我认为我们要加以分析的文艺作品不仅具有象征性,而且其产生的根源不在诗人的个体无意识,而在无意识的神话领域之中,这个神话领域中的原始意象乃是人类的共同遗产。”(14)容格将文艺作品分为二类,一类为心理学式的,其创作活动未超越心理学所能理解的限度之外,而其题材也来自人类意识界。容格认为,这类作品的价值与意义都大受局限,而具有更大价值与意义的则是另一类幻觉式的文艺作品。这类作品的题材来自于无意识的原型。容格说:“幻觉式的艺术创作素材不再是人人耳熟面详的。其本原是来自人类的心灵深处,它说明了吾人与洪荒时代在时间上的差距,同时亦给人一种只有明暗对比之超人世界的感觉。那是一种人类无法了解的原始经验。因而人亦常有受其驱使的危险。其价值与力量在于它的广大无边。它来自无限、令人感到陌生,冷峻,无边际,魔力,光怪陆离。”(15)事实上,在容格看来,文艺创作的实质就是对早已存在的原型的激活,并赋予它以具体的形式。他认为,每一个原型之中都凝聚着人类心理的共同因素。它犹如一条不断流淌的心理的河,一旦遇到适合其表现的环境条件,就突然涨成一股巨流。这是对文艺创作的形象的比喻。由此,他认为,一切创作都是以不同的方式重复着几个神话故事或其片断。这就强调了文艺互相联系的共同的一面,而相对抹煞了它的独特的各具特点的一面。

第二,原型是文艺创作的动力。

容格认为,文艺创作动力的来源于原型寻求自身表现的斗争。他说,“原始意象寻求自身表现的斗争之所以如此艰巨,是由于我们总得不断地对付个体的,非典型的情境。这样看来,当原型的情境发生时,我们会突然体验到一种异常的释放感也就不足为奇了,就象被一种不可抗拒的强力所操纵。”(16)当然,这只是原型作为强大的创作动力的原因之一。另外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在于原型本身。因原型所代表的已不是个人,而是全体,整个的人类。因此,“能释放出我们的自觉意志所望尘莫及的所不隐匿的本能力量”。(17)容格将这种强烈的创作动力比喻为植根于人类心灵的一个生物,它无视于作为载体的作家的命运与意志,在他身上吸取养料,自顾自的拼命生长。这个生物,容格将其称作“自主情结。”这是文艺家创作过程中的一种心理状态。表明当能量集聚到一定程度时,原型才脱颖而出,由无意识升华为意识。“但它不是意识所控制的对象,既不能受其制约,也不能有意识地使它产生。这就是所谓情绪的自主性:它的出现和消逝都依据自身固有的倾向,独立于意识的意志之外。”(18)这就从一个新的角度解释了创作中艺术形象常常按照自己固有的规律活动而不以艺术家个人意志为转移的现象。诚如容格所说:“《浮世德》并非是歌德创作的,而是歌德为《浮世德》创造出来的。”(19)这就说明,浮世德作为一个特定的原型,是在远古时代早就预先存在的,因而并非为歌德所创造,而仅仅是歌德将其表现出来而已。浮世德作为一个原型是一股推动歌德创作的不可抗拒的强大的力量。

第三,原型是对社会缺陷的补偿。

上面,我们介绍了容格关于原型对于文艺创作作用的观点。那么,原型对于现实社会有何意义呢?容格认为,原型的表现是对现实社会缺陷的一种补偿。他说:“艺术的社会意义就在于此:它不断地造就时代精神,提供时代所最缺乏的形式。艺术家以不倦的努力回溯于无意识的原始意象,这恰恰为现代的畸形化和片面化提供了最好的补偿。”(20)容格认为,一个时代同一个人一样,都有其在意识观方面的缺陷,需要对其加以补偿与调节,而植根于集体无意识的原型就可起到这种补偿与调节的作用。他说;“这些集体潜意识表象对于文学研究最有贡献的是,它们可补偿意识态度。易言之,这些表象可平衡意识所带来的偏见、反常或危险状态。”(21)容格举例说,象浮世德一类圣贤与救世主,当然是自远古时代以来的原型,但只有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人生观出现偏颇时,它才会受到刺激,并在梦中或艺术家与先知们的幻象中显露出来,从而促使该时代与心灵恢复其原来的平衡。

以上论述的是作为美学与文艺的原型论的基本观点,而将这些基本观点运用于文艺批评即为原型批评论。这是当代西方最有影响的批评理论之一,原型论得以流传主要是其在批评领域中所发挥的作用。在批评方法上,容格继承了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的基本方法,对艺术形象不局限于本身,而是通过其所运用的特殊手法,分析隐藏在其背后的深层的心理根源。所不同的是,弗洛伊德是一种以性本能为主导的个人无意识,而容格所追溯的则是以原型为其形式的集体无意识。由形象而追溯其原型。这就是原型批评论的基本方法。容格将其看作是对艺术创作和艺术形象之谜的探寻。他说:“在回到分享神秘的状态中,——即回到人类的而不是个别作家的生活经验上(个人的凶吉祸福不算在内,这里只有全人类的安危),我们才能够发现艺术创作和艺术效果的秘密。”(22)

他运用这一方法分析了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画家达·芬奇的名著《圣安娜与圣母子》,得出了弗洛伊德完全不同的结论。弗洛伊德将这幅画与达·芬奇童年相联系。认为它曲折地表现了达·芬奇有生母与继母两个母亲及其对生母的深情回忆这样一种特殊的感情,并暗喻他童年时期的恋母情结。他有意将象征生母的圣安娜描写的特别年轻,并使她离男孩较远,以喻其被迫离去,还通过圣安娜的微笑掩盖其怨恨与嫉妒的感情,从而寄托了他对生母的思念。而容格则从中分析出了“双重母亲”的原型。这是关于人类的古老的题材。在古老的神话中,人,是由人类的母亲所生,但却由上帝赋予其不朽的生命。于是出现了人与神的双亲血统。巨人赫拉克勒斯与基督本人都具有这样的双亲血统。现今的西方仍然沿袭的宗教洗礼与教父习俗就保留了双重母亲的原型痕迹。容格针对弗洛伊德的分析说道:“没有丝毫证据可以表明达·芬奇用他的绘画表达了任何其他东西。即使假定他把自己等同于画中的圣子是正确的,他还是在一切可能性中表现着神话的双重母亲的母题,并未涉及他自己私人的经历。”(23)关于歌德的名著《浮世德》,容格认为是塑造了一位医生或人类导师——即智者、救世主的“原始意象”。这些原始意象自文明之初就潜伏在人类的无意识之中,只在社会出现一系列危厄之时,它才复苏起来,出现在梦境与文艺作品之中。

容格认为,一部表现了原型的艺术作品具有永久的艺术魅力。这些作品产生永久魅力的原因,不在于他所利用的具体素材——史实与神话,而在于通过史实与神话所表现的幻觉与梦想,即原型。他说,“可是他们作品的感动力与深刻意义却不是凭借这些史实与神话,他们所凭借的是幻觉与梦想。”(24)。

原型之所以能使文艺作品具有永久的魅力,主要因其有二大特点。一是从广度上看,原型具有巨大的概括力。它远远超越了文艺家个人的范围,从而概括了全人类的经验。这就使原型道出了千万个人的声音,可以使人心醉神迷,为之倾向倒,并把思想从偶然与短暂提升到永恒的王国之中,把个人的命运纳入人类的命运,并在人们身上唤起那时时激励人类摆脱危险、熬过漫漫长夜的亲切力量。容格说道:“这便是伟大艺术的奥秘,是它对我们产生影响的奥秘。”(25)二是从深度上看,原型带有揭示时代发展趋势的预言性。容格认为,原型与古代某种神秘的宗教紧密相连,在形象的直觉中包含着某种深刻的哲理预示着未来,并“指出一条每个人冥冥之中所渴望、所期以达成的目标与大道。”(26)

“原型论”是西方有代表性的美学理论,在我国也已有着广泛的影响。因此,正确评价其得失是十分重要的。

首先,看其所作的贡献。

第一,从宏观上把握艺术,突出强调了艺术发展的整体性。

原型批评论是在新批评派的衰落中兴起的。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对新批评派的反拨。新批评派又名形式主义批评派,代表人物为英国批语家艾略特。新批评派认为:艺术就是艺术,不是社会、宗教、伦理或政治等观念的表现,甚至不一定体现作者的创作意图;评价一部作品,作品本身既是出发点又是归宿;批评开始于对作品的研读,并且不论它在语言、历史、传记和文学传统方面走得多远,而总是以形式的特征为目标。结果,它成为对语言与形式进行解释的一种技巧,这一理论强调从艺术本身的语言或形式出发,有其合理的一面。但割断艺术同社会、文化的联系及其自身历史发展的整体性则是其片面之处。原型论正是为了弥补新批评派的这一致命的缺陷应运而生的。它跳出了艺术自身的局限,特别是语言与形式的局限,从历史发展的宏观角度,将艺术看成一个大的有机整体。这个整体以原型作为其共同的源泉,犹如一条汩汩东流的河。艺术品尽管形态不同,内容各异,但都脱胎于几种远古的神话原型。这实际正是从纵向的发展中将艺术看成有机的系统,具有更大的深刻性。

第二,从人类学的新角度论述了艺术的起源与本质。

对于艺术的起源与本质问题,自古分歧颇多。目前我国多数理论家认为艺术起源于劳动,也有的理论家主张艺术起源于巫术。原型论则认为艺术起源于神话。它完全是从人类学的角度作出这一判断的。因为,神话是人类在初民阶段的原始思维,人类把握世界的最初形式。原型论认为,就像今人在生理上来源于古人一样,艺术作为人类把握世界的方式之一,也来源于原始思维——特别是作为其基本形态的原型,而在艺术的本质问题上,原型论一反传统的摹仿说与灵感论,将艺术的本质归结为对神话所包含的“原型”的激活。这就从人类学的角度对艺术的起源与本质作了完全崭新的解释,丰富了人们对艺术的认识。

第三,对艺术的典型性问题作了崭新的解释。

原型论没有采用传统的典型概念,但却论述了艺术的典型性问题。它认为艺术的巨大概括性既不来自于抽象的理论概括,也不来自于艺术思维自身的“正、反、合”过程,而是导源于原型本身的特点。原型是一种超现实、超个体的人类经验。它所包含的深意跨越了时空界限。因而,以原型作源泉的艺术具有极大的概括力、震撼力与魅力。

第四,深刻地论述了艺术的模糊性与巨大的包含性。

原型论认为艺术的源泉是神话,而神话本身则具有多义性、模糊性与巨大的包含性。神话犹如晶体的轴系统,只能决定其基本结构,而不能决定其具体形状。神话的特点决定了艺术亦具有多义性、模糊性与包含性,不能用某种模式、特别是概念所能包容。这就在一定的程度上揭示了艺术不同于科学与理论的基本特征。

第一,相对忽视了艺术家创作的个性与偶然性。

原型论同弗洛伊德对个体经验与必然性的强调针锋相对,强调了艺术创作的共同源泉、集体无意识与某种必然性。在原型论者看来,只要按照原型论的方法,掌握作品中的具体形象同某个神话原型的联系,即可以认识隐藏在作品背后的深义,这就好象通过某种密码对电文内容的破译。诚如美国理论家魏伯·司各特所说:“这样,原型批评旨在发现和破译文学作品的密码,使之更能为我们理解。”(27)这种对作品形象与其含义之间必然性关系的理解,结果就导致了对偶然性与个性经验的全盘否定,从而走到一个极端,使文艺批评成为某种机械的“破译”。

第二,对原型留传的解释缺乏必要的科学性。

容格对原型留传是以类比于生理遗传而加以解释的。但心理是一种精神现象,受到社会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比生理现象要复杂得多。以如此复杂的精神象类比生理现象,不免跌入生物社会学的泥坑,从而缺乏必要的科学性。

第三,具有某种神秘性与非理性倾向。

魏伯·司各特认为:“图腾式批评显然反映了当代对人的理性、科学观念大为不满。人类学模式的文学自在使我们恢复全部的人性,重视人性中一切原始的因素。”(28)这说明,新批评派从具体的形式与语言着手,分析作品自身的系统,充满着科学的理性精神,反映了因当代自然科学发展而产生的系统论对文艺学的影响;而原型论同这种科学式的理论模式相对立,着眼于人的初始的原始本性,尽管有其新意,但不免具有某种神秘性与非理性。凡是以此为指导而创作的作品都具有某种朦胧的神秘气息。容格甚至认为,“心灵实体的观念是现代心理学最重要的成就之一,虽然目前还是很少人承认它。”(29)在这里,他已明确地将“心灵”看作第一性的“实体”,说明他的美学思想中的神秘主义与非理论主义倾向是以唯心论、甚至神学作哲学基础的。

(1)转引自《神话——原型批评》,陕西师大出版社,1987年版,第99页注②。

(5)《现代灵魂的自我拯救》,工人出版社,1987年版,第255页。

(10)转引自《外国现代文艺批评方法论》,江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25页。

(11)(27)(28),《外国现代文艺批评方法论》第126页、第7、34页。

(13)(15)(19)(21)(24)(26)(29),引自《现代灵魂的自我拯救》第251、238、259、251、252、252、288页。

(22)《外国现代文艺批评方法论》,江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15页。

(《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1995年第4期)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精神分析入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