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2型糖尿病多年,现在在打胰岛素 血糖,问一下我这眼睛血糖低到4,5左右就出现光圈有白色银粉小点是什么情况

打胰岛素降血糖怎么样
打胰岛素降血糖怎么样
(C)2017 列表网&琼ICP备号-12&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1,593被浏览342,119分享邀请回答14937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684116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战胜糖尿病,我也是医生_起点中文网_小说下载
扫描下载起点读书客户端
  战胜糖尿病,你要做自己的医生
“糖尿病”并不是一个陌生的字眼,它在我们脑海中已经存在数十年了;但“糖尿病”却并不为我们熟知,因为它一直作为富贵病而被多数国人忽视了。
“糖尿病”是一个舶来品,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只作为一个新奇的外来名词为人懵懂而记,直到很多年后才知道,它与老祖宗创立的中医体系里所谓的“消渴”“热中”等等,其实是如假包换的一类病症。认知上的欠缺、时代的影响以及意识的单薄等等,导致我们对糖尿病过于疏忽大意了,导致的结果就是糖尿病几乎在无声无息之中就成为亿万民众挥之不去的阴影,中国几乎在一夜之间成了并不光荣的“糖尿病大国”。
数据往往最具说服力: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糖尿病患者人数仅占国人总数的0.67%,而到本世纪第一个十年结束,这一数字已经飙升到11.6%,超过同期的美国。更加令人忧心忡忡的是,我国的成年人中,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高达50.1%,意味着超过一半的成年人口正在滑向糖尿病的深渊。
何以出现如此“翻天覆地”的巨变呢?
简而言之,我们对于糖尿病过于无知,从而陷入误区,犯了错误。例如肥胖,人们多将之于体型美丑联系起来,并不知道它是糖尿病的主要诱因之一;例如症状,很多人对于“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消瘦)视而不见,自我防范意识明显不够;例如治疗,或心存侥幸,或自以为是,导致病情得不到有效控制……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当前,糖尿病依然是一个难以治愈的终身性疾病,它的可怕之处在于各式各样的并发症。从这一点看,治疗糖尿病重在预防,一方面是预防糖尿病的发生,一方面是预防并发症的出现。因此,我们不仅要对糖尿病的相关历史、症状等有所了解,而且须对并发症的种类、病源等了然于胸。与此同时,将无数糖尿病患者和专家通过实践检验过的预防措施落到实处——饮食、运动、心理等等,一个也不能少。
常言道,久病成医。当然,不是每个人都会成为糖尿病专家,但是秉承着“健康第一”的理念,又鉴于当前糖尿病大有爆发之势的现状,现实给人提出了一个不算苛刻的要求——每个人都必须对糖尿病有所了解,若是已经身患糖尿病,唯有成为自己的专家,才能真正有备无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战胜糖尿病,尽管当前无法消灭它。
值得庆幸的是,糖尿病远非绝症,它在一定程度上是可控的,这就给每一位糖尿病患者带来了希望。自己做自己的专家,自己做自己的医生,并非是一种矛盾的奢望。实际上,永远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拓展自己和身外的世界,才能真正拥有自己的世界,诚如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芬兰作家西兰帕所说:“所有胜利之第一条件,是要战胜自己。”战胜了自己,就没有失败可言。
战胜了自己,就战胜了糖尿病;战胜糖尿病,你首先要成为自己的医生。
  你了解糖尿病吗?
如果你认为糖尿病是中老年人的专利,那么你就错了。
如果你觉得糖尿病与青年人毫无瓜葛,那么你又错了。
糖尿病患者之间常互称“糖友”,你知道为什么吗?
一旦得了糖尿病,你知道如何才能与之和平共处吗?
既然我们对糖尿病几乎一无所知,那就从现在开始,与糖尿病专家及糖友们聊一聊它吧。
1.我们生活在一个“糖尿病大国”
中国是一个“大国”:国土大国、海洋大国、资源大国。这些“大国”称号体现的都是赞誉,带给人以自豪。然而,我们还有一个“大国”的称号实在令人沮丧和深思,那就是“糖尿病大国”。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糖尿病大国”并非一朝一夕之间形成的。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糖尿病患病人群只占国人总数的0.67%。到2010年,一个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国的糖尿病患病率已经高达11.6%,甚至比此前高居榜首的美国还高出0.3个百分点。然而更可怕的是,统计表明20岁以上的成年人当中,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高达50.1%。这就意味着,10个成年人中有5个人已经徘徊在糖尿病的边缘上。
糖尿病是一个非常独特的慢性疾病,将伴随你的一生,它就像人的婚姻,既可怕又可爱。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的治疗不需要多么高深的医学技术的干预,但却需要患者时时刻刻地警觉。所以,你最好变成你自己的医生。
中国人的糖尿病之所以出现爆发式上升,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过去三十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迅速得到改善和提高。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胰岛素分泌缺陷或者其生物作用受损就会导致高血糖,进而引发糖尿病。国内外专家都在研究的基础上证实,糖尿病与生活方式息息相关,例如肉类、奶酪等酸性饮食就与患2型糖尿病即成人糖尿病存在关联。此外,“无肉不欢”的饮食习惯对于糖尿病也是弊大于利。
令人叹息的是,我们现在却不得不接受糖尿病潜在患者比感冒患者还多的可怕事实。
“糖尿病患者之间为什么互称糖友呢?”
“我们都经历了糖尿病这个长短不一的病程,由过去素不相识到互相认识走到一起,于是便成了朋友;从另外一个角度讲,虽然得了糖尿病,但是我们要与糖尿病结为朋友,因为只有与糖尿病和睦相处,才有治疗和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可能性。”
网上流行着这样一幅漫画:被描绘成鲨鱼的糖尿病,正张牙舞爪地扑向一个少不更事的孩子。孩子惊慌失措,一边逃跑一边哭喊:“滚开,我还是小孩子!”然而糖尿病却充耳不闻,继续毫无怜悯地追赶,凶神恶煞一般……这幅漫画反映了一个不争的事实:糖尿病正呈现年轻化的趋势,并大有愈演愈烈之势。
种种数据都表明,我国的糖尿病人群结构正在发生急剧的变化。简而言之,如今糖尿病已经不是中老年人的专利了,糖尿病正在年轻化。年轻化的结果就是很多年轻的孩子,包括十五六岁尚在读书的青少年开始以糖尿病患者的身份进入公众的视野。有人为此无奈地叹息:年纪轻轻的就得了糖尿病,连找对象都费劲了!
糖友如是说
我有一个同事,他本身就是2型糖尿病。他自己不太注意,结果他的儿子才16岁就已经确诊是糖尿病,你说可怕吗?
实际上,全球范围内的民众都遭受着糖尿病的困扰。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作为世界上最为发达的国家,糖尿病发病率同样居高不下,目前有2600多万糖尿病患者。
那么,中国到底有多少糖尿病患者呢?其实这不难统计,在中国,糖尿病患者已经过亿,准确的数字是1.16亿!
这实在不是一个值得骄傲的数字,“糖尿病大国”的头衔是无比沉重的,这就是我们当前面临的现状。
2.糖尿病不是现代人的专利
糖尿病看似是在最近几十年才闯进我们生活的,然而它并不是一个新生儿,它已经在人类历史上存在数千年,几乎跟人类的历史一样悠久。在东西方文明中,关于糖尿病的记载屡见不鲜。
糖尿病不是现代人的专利,它有悠久的历史。
成书于公元前700年前后、春秋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中记载说:“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中医称糖尿病为消渴病的说法,就是从《黄帝内经》来的。当然,我们的古人除了“消渴病”一说,还称糖尿病为“热中”“消中”等。
到了秦汉时期,关于糖尿病的记载持续增加。例如张仲景在他的医学著作《金匮要略》中说:“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又说:“渴欲饮者,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这已是相对成熟的治疗方案。
隋唐时期,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不仅把握了糖尿病的主症、病因、病机,而且真实记录了因为糖尿病而引起的疖肿和糖尿病肾病的案例。
宋元明清期间,关于糖尿病的记载有增无减,针对糖尿病的成因、病理、诊断、治疗等,都提出了一系列见解及疗法……
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身患糖尿病的不计其数,不乏赫赫有名的人物。根据史书记载,汉武帝、隋炀帝、韩愈、苏东坡等大名鼎鼎的人物,都是糖尿病患者。
这里有一个小故事可以分享一下:
据传汉武帝患了糖尿病后,按照御医所开的处方服用肾气丸,可惜天不遂人愿,用药不但无效,反而加重病情,服用其他药石也是毫无效果。御医们为此束手无策,焦头烂额,不知如何是好。后来,西域匈奴王得知此事,便特派使者奏表,献上塞外吐蕃用来治疗糖尿病的秘传验方。当时,汉武帝四处求药无果,只好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服用,不想时隔不久病情竟然有了起色,经过半年时间的治疗,汉武帝的糖尿病终于完全控制住了。汉武帝龙颜大悦,传出圣旨,免去匈奴年贡,并赠送匈奴王许多珍珠玛瑙作为酬谢。后来,汉武帝还命人将药方列入宫廷医案记载,雕刻石版碑文于御花园内,以为传承。如今,这份秘传验方已经公开,并被现代专家验证,对治疗晚期下消型肾气虚的糖尿病确有很好的效果。
糖尿病实际上是一个西方医学词。患者小便溅出来以后引来蚂蚁爬,于是发现尿里面有糖分,糖尿病的称呼由此而来。
与中国古代相比,外国关于糖尿病的记载也不少。
一座被专家确认为公元前1550年的埃及贵族的墓葬群中,发掘了一批文物,其中一份莎草纸古抄本中记载了多种疾病,其中一种病的病症为多尿,描述得极为详尽。根据现代糖尿病的临床对比后确定,它是古埃及人对于糖尿病的描述,这也成为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关于糖尿病的最早文字。
公元5—6世纪,两位印度医生发现有些患者的尿液有黏稠感,对蚂蚁具有非比寻常的吸引力,随后发现患者的尿液具有甜味,这是糖尿病患者的典型症状之一。
17世纪,英格兰人进一步发现,糖尿病患者的血清如同尿液一样含有糖分,以此肯定糖尿病是一种全身性疾病。
到18世纪,Diabetes Mellitus开始作为糖尿病的专有名词而被广泛使用。也是在18世纪,英格兰一位医生发现,胰腺损伤会引发糖尿病。
19世纪中叶,法国医生克劳德·伯纳德在糖尿病和代谢领域有诸多重大发现,其中有一点是,人的中枢神经具有调节血糖的作用,一旦延髓受到损伤,就会导致糖尿病。
此后,又经过数十年、数位专业人士的研究和发现,最终由比利时医生梅尔在20世纪初将由胰岛分泌的具有降糖作用的物质命名为胰岛素,为人类控制糖尿病开辟了新的时代。
经过数千年的演变和发展,人类终于真正地、全面地认识了糖尿病这个挥之不去的敌人。糖尿病的历史就是人类不断了解自然的佐证,更是人类认识自我、战胜自我的历程。了解了糖尿病的历史,从某种程度上也就是了解了人类自己。
3.糖尿病为什么如此高发
俗话说,事出总有因,有因才有果,世间万事万物无不如此,糖尿病也概莫能外。糖尿病如此高发,深层次的原因值得我们探究和思考。
一、营养过剩的烦恼
国人一直将糖尿病称作富贵病,在过往的历史中,穷人和普通人家是鲜见糖尿病的,患糖尿病的多是富贵人家,或者生活水平较高的人。20世纪70年代,曾有媒体宣传,认为糖尿病是资本主义的腐朽病,社会主义的人民是不会得的。其实这是一种认知上的偏差。以中国为例,新中国成立前百余年战乱不断,新中国成立后数十年艰苦奋斗,人民生活水平一直不高,对于很大一部分人来说,填饱肚子都是一种奢望,遑论大鱼大肉了。
自改革开放之后,经济发展欣欣向荣,生活水平蒸蒸日上,于是习惯了消化吸收粗纤维素食的身体,一时之间难以接受铺天盖地一般的高营养、高脂肪、高蛋白食物。于是多余的热量变成脂肪储存起来,日积月累,超过胰岛细胞承受的范围后,糖尿病便出现了。这是营养过剩引发的烦恼。
《糖尿病之友》杂志曾经刊登过一个故事:一个人曾在美国留学,与自己的教授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教授家境富足,有一次坚持要请自己的学生吃午饭,便引着他去了一家豪华的五星级餐厅。出乎意料的是,教授点的都是素菜,一点儿荤腥都不见。教授指着一碗汤和两片面包告诉他:这些足够你身体四个小时的热量消耗了。
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事实——在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越是富裕的人越是在意自己的健康,他们的饮食正日趋科学性,而这一点正是我们国人欠缺的。
当然,在美国也有很大一部分人反其道而行之,营养过剩的烦恼同样困扰着他们。在美国遍布各州的麦当劳、肯德基等快餐店里,大多能见到大腹便便的胖子。众所皆知,快餐店里多是高脂肪、高热量的食品。不论白人黑人、富人穷人、成人儿童、蓝领白领,都有在快餐店逗留的习惯,由此导致一部分人群营养严重过剩,体型偏胖也就不足为怪了。
美食的吸引力并不仅仅局限于快餐,随着轻工业的发展,零食的流行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这种状况。诱人的口感,丰富的选择,无时无刻不在勾引人的食欲,让人欲罢不能,无论是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还是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状况大同小异。
孩子5岁以前的生活习惯决定他长大以后的生活习惯。所以我告诉我的家人,孩子5岁之前任何人不准给他喝任何带甜味的饮料,同时不准带他去快餐店。
二、让人无奈而又期待的遗传基因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逐步意识到,糖尿病具有某种明显的遗传性,其中以2型糖尿病最为常见。家系研究结果表明,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群,糖尿病患病率显著高于无家族史的人群;父母如果患糖尿病,子女患糖尿病的概率就比普通人高出近20倍。鉴于基因研究的滞后,糖尿病的遗传性颇让人无可奈何。
已知的糖尿病有1型、2型、特异型和妊娠糖尿病四个大类。专家研究也已证实,每种类型的糖尿病都与某个特定基因或者多个基因相关,遗传特点完全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正因为如此,糖尿病易感基因的鉴定研究成为业内最具挑战性同时也最有前瞻性的研究热点。当前,2型糖尿病占到所有糖尿病的九成之多,因此2型糖尿病的基因研究可谓如火如荼。
美国的印第安人、黑人、印度裔以及亚裔,患糖尿病的概率略高于白人,这可能跟人种有关系。
三、不同城市的饮食和生活习惯
有人注意到,糖尿病与城市具有某种似有若无的关系。譬如,某些城市发病率较高,某些城市发病率相对较低。有的城市爱吃甜食,甜味小吃比比皆是,吃东西时用糖就着吃的现象屡见不鲜。“老甜老甜了,排骨里头都是甜的。”有人如此评价。这般看来,其糖尿病发病率高似乎也情有可原。
某些城市并不嗜好甜食,但发病率甚至高于嗜好甜食的城市,这又该如何解释呢?
其实,抛开遗传因素的影响,决定糖尿病发病率的关键还是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有的人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特别高,主要表现在面食方面,人虽然长得壮实了,但也不得不面临着糖尿病的侵袭。某些城市作为中国最早富裕起来的城市之一,由于饮食结构的改变导致营养过剩,糖尿病发病率因此居高不下。归根结底,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是部分城市发病率偏高的主要原因所在。
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城市成年人糖尿病发病率已高达9.7%,而且正有愈演愈烈之势。在了解了糖尿病高发的原因之后,唯有合理饮食、增强运动,才能将糖尿病隐患降到最低程度。
4.糖尿病中的“糖”究竟是什么糖
日常生活中,每每说到“糖”,我们往往将之与“甜”联系起来,然后在脑海中浮现出一幅幅幸福的画面。的确,小时候吃上一块糖,是多么幸福的事情,糖带给过我们多少愉悦和美好啊!但是,此“糖”非彼“糖”。此处,我们主要是聊糖尿病的“糖”。
糖到底是什么物质?
我们都知道,人体有三大营养物质:糖类、蛋白质和脂类。糖类可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也可分为还原糖和非还原糖。糖类又称碳水化合物,主要包括葡萄糖、果糖、半乳糖、乳糖、蔗糖、麦芽糖、淀粉和糖原等等。其中,乳糖、蔗糖、麦芽糖等属双糖,面条、面包、米饭、馒头等食物中所含的淀粉属多糖。除了葡萄糖、果糖和半乳糖可被人体直接吸收,其余都须在体内转化为以葡萄糖为主的单糖后方能被吸收利用。
  糖的主要功能是为人体提供热能,人体所需能量70%左右是由糖提供的。除此之外,糖还是构成人体组织和保护肝脏功能的重要物质。我们通常所说的糖,其实是指营养中的葡萄糖,人体中不能没有葡萄糖,没有葡萄糖人就没有任何动力。但是,人体血液中糖分的增加,并不等于器官对葡萄糖吸收能力增加了。
常有人错误地认为,糖尿病就是身体器官缺糖了,于是便问:“这么说我是吃少了,我本来是不吃糖的,那我现在是不是要吃糖?”或者有人认为,糖尿病是因为吃糖过多的缘故。他们简单地把糖尿病中的“糖”和日常生活中吃的糖画了等号。糖尿病中讲的是葡萄糖,不是我们生活中吃的糖,所有碳水化合物都会转化成葡萄糖。
广义上说的糖是指葡萄糖,和我们生活中的糖完全是两样东西。
前面我们提过,碳水化合物即糖类,而玉米、大麦、高粱等谷物是碳水化合物的主要食物来源。因此,吃糖多少与糖尿病发病率并无绝对的比例关系。
我们日常所吃的食物几乎都含有某种形式的糖。例如,蜂蜜中几乎都是果糖、葡萄糖,水果也是如此,番薯、洋葱等蔬菜同样含有这些糖分;巧克力的含糖量为54%,葡萄干的含糖量是64%,枣的含糖量更是高达78%。葡萄糖、果糖无须转化便能直接进入人体血液,例如橘子汁中含的糖只需3-4分钟就可进入血液并为人体提供能量。
葡萄糖并非糖尿病的罪魁祸首,根本原因在于葡萄糖升高以致“糖化”各种组织蛋白,才最终导致糖尿病各种并发症。换言之,即使摄入以各种食物为载体的单糖、双糖或多糖,只要胰岛功能正常,能够分泌足够的胰岛素,它们都能被胰岛素代谢而使血糖保持正常,也就不会出现所谓的糖尿病了。
当然,糖的摄入对糖尿病发病有一定的间接影响,适当控制糖的摄入可以降低肥胖的可能,而肥胖是引起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因素。
当前,无论是否患糖尿病,人们普遍有“恐糖症”,尤其是糖尿病患者。对此,国外专家曾经做过一个实验。科学家把糖尿病患者分成两组,第一组摄入无蔗糖的饮食,第二组用蔗糖代替部分淀粉,饮食热量与第一组相同。结果显示,两组的血糖值相同。实验同时证明,如果在原有热量的基础上再加蔗糖,血糖值就会升高。由此可见,控制血糖的关键是控制摄入的热量总量,至于是摄入蔗糖(双糖)还是淀粉(多糖),两者并无区别。因此,“恐糖症”并无科学根据,“谈糖色变”大可不必。
“我已经十年没吃过主食了,为什么血糖还这么高?我从来都不吃糖,为什么还会得糖尿病?”
“即便不吃主食不吃糖,人体内也会产生糖分。决定糖尿病发病与否的不是吃了什么,而是胰岛功能是否正常。”
5.你属于糖尿病的高发人群吗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与糖尿病有着割舍不断的“亲密关系”,当他们意识到这一问题的时候,糖尿病已经如影随形一般“不离不弃”。对于他们,我们通常称之为糖尿病的高发人群。
因此,我们对于糖尿病的高发人群必须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只有清醒地了解哪些人最易患糖尿病,才不会盲目自信,才能用心去了解糖尿病,才能有意识地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
一、有家族病史者
国内外医学专家经过研究,得出一个共同的结论:无论是1型糖尿病还是2型糖尿病,都与遗传因素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很多研究结果都指出,糖尿病与遗传因素有关的证据,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成年患糖尿病者与遗传因素间的关系尤为密切。例如,如果父母中有人有糖尿病史,子女发生糖尿病的概率明显高于常人,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明显增加。
另有一个佐证也可从侧面证明这一点。专家在对同卵孪生子进行研究时发现,如果其中一人患上糖尿病,另一人患糖尿病的可能性极大。研究数据表明,5年之内同卵孪生子先后患糖尿病的发生率,幼年是50%,成年超过90%。之所以出现这一状况,是因为同卵孪生子具有同样的遗传因素。
有一位糖友更是现身说法。他说,自己患糖尿病其实早有征兆。患病前,每次出差其母就会托他购买消渴丸,当时消渴丸是市场上非常紧俏的药物。当时他并不明白母亲的用意,直到很多年后才意识到母亲其实是位糖尿病患者。随着年纪的增长,他自己也迈入了糖友的行列。
糖尿病跟吃荤吃素并没有绝对的关系,有的僧人同样也有糖尿病。
二、肥胖者
糖尿病与遗传的紧密关系是显而易见的,然而并不是所有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最后都会成为糖友,糖尿病的发生还有其他诱因,例如肥胖。
肥胖是诱发2型糖尿病最危险的因素之一。据统计,长期肥胖人群糖尿病的患病率是普通人群的4倍多,而2型糖尿病患者中80%都是肥胖者,并且肥胖的时间越长患糖尿病的概率越高。此外,腹部型肥胖者相比较臀部型肥胖者患糖尿病的危险性大大提高,换言之,糖尿病的发病率与腰围/臀围的比值成正比关系。
那么,肥胖的人为什么容易患糖尿病呢?
肥胖者体内存在一种特殊的病理状态,我们通常叫称之为胰岛素抵抗。作为人体内最主要的降血糖激素,胰岛素的作用不可或缺。人进食后,糖分进入血液并通过血液循环运往全身各处,胰岛素的作用就是帮助血糖进入人体细胞并被吸收利用,同时将血液中的葡萄糖水平维持在一定的合理范围内。
然而,肥胖者体内的葡萄糖转运机制容易出现问题,导致人体细胞对胰岛素的作用产生抵抗,使得血液中的葡萄糖难以进入细胞内。为了克服胰岛素抵抗,胰腺会大量合成胰岛素,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胰腺合成胰岛素的功能逐步衰竭,最终导致胰岛素缺乏而使得血糖无法保持在正常范围,这就是糖尿病患者需要打胰岛素的缘故。
因此,节制饮食,控制体重,避免肥胖,是预防糖尿病最好的办法之一。
三、压力大者
现代医学已将糖尿病划归为身心疾病的范畴,因为不良情绪和精神因素是糖尿病的重要致病因。
压力会导致血糖升高。当人处于焦虑、紧张等应激状态时,人体会自动分泌一些应激激素,例如肾上腺素、皮质醇等,以帮助身体抗压。然而,这些应激激素多与胰岛素相抗,不仅会抑制胰岛素的分泌,而且会对抗胰岛素对肝糖释放的调节作用。换言之,应激状态会导致胰岛素抵抗,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会明显下降,血糖难以充分地分解和利用,导致血糖节节升高。
压力会引发胰岛β细胞功能障碍。现代社会工作节奏紧张,生活节奏较快,长期处于高压之下,压力引发的不良情绪容易引起胰岛β细胞功能障碍,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的倾向被固定,糖尿病的发病于是不可逆转。当前社会上成功人士之所以易患糖尿病,正是因为长期、反复地遭受压力。而且有数据统计显示,男性在压力之下,患2型糖尿病的概率高出情绪稳定者一倍。中老年人易患糖尿病,紧张、焦虑、孤独等不良情绪是最主要的诱因。
抑郁影响人体正常代谢。人长期处于高压之下,心情容易陷入抑郁状态,严重者甚至患上抑郁症。数据显示,抑郁者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比精神状态正常者高出四成,抑郁程度与患病风险成正比关系。这是因为代谢异常引起的一碳代谢(维生素B/叶酸)受损、多不饱和脂肪酸代谢受损及低水平维生素D等,使得糖代谢受损,进而导致糖尿病。
当然,上述人群只是糖尿病高发人群的一部分,作为一种错综复杂的病症,诱因与家族遗传、精神状态、生活习惯等都有关系,还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包括:
1)有糖尿病家族史;
2)腹部肥胖、四肢消瘦者;
3)长期精神紧张、心理压力大者;
4)脂代谢紊乱者;
5)反复感染病毒者;
6)长期接触化学、放射性物质或外伤损坏胰腺者;
7)有妊娠期糖尿病史者。
  6.糖尿病的前期症状你知道多少
有一句英国谚语说:事情发生,必有征兆。糖尿病也是如此,患病之前必然有些症状。对于糖尿病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三多一少”可谓是最典型的症状。所谓“三多一少”,就是多饮、多食、多尿和消瘦,由于这些症状较为典型,因此也更易引起人们的注意。但与此同时,有些不典型的症状却容易被人忽视,以致患者失去了早检查、早治疗的先机。
那么,糖尿病的不典型症状有哪些呢?
一、容易疲劳
疲劳可能是人体最为常见的反应之一了,工作之后、劳动之余,疲劳会接踵而至。也正因为如此,人体出现疲劳症状时,人们通常都选择视而不见,或者抱着一副无所谓的心态了事。殊不知,糖尿病已在浑然不觉中潜伏了下来。
糖尿病患者之所以容易感到疲劳,一是因为患者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者出现胰岛素抵抗现象,导致体内葡萄糖氧化分解利用减少,机体自然无法获得所需的能量而表现出易疲劳的一面;二是因为患者的高血糖易对植物神经造成严重损害,使得支配肌肉的神经容易产生功能障碍,进而产生疲劳感;三是因为患者多尿导致脱水及电解质丢失,特别是钾离子丢失就会造成肌肉乏力,疲劳感自然愈加明显。
糖友如是说
早年我对待疲劳也是漠然视之,以为只是工作辛苦,累了,并未放在心上。直到八九年后的今天因为别的原因去做身体检查,才惊诧地发现自己已是糖尿病患者中的一员。
因此,如果感到全身疲乏无力,行走很短距离便觉得疲惫,或者仅仅上了几步楼梯便感到腿软,一旦出现疲惫感后往往要休息很久才能逐渐恢复元气,那么就真要注意了,或许这些正是自己已患糖尿病的信号,赶紧去做个检查吧!
二、眼部疾病
眼睛不仅是心灵的窗户,更是衡量身体健康与否的重要指标。
作为一种内分泌疾病,糖尿病似乎与眼睛风马牛不相及,任凭如何想象也扯不上多大关系。这种观点实则大谬,科学是不容置疑的。临床数据显示,糖尿病一般很少会引发急性并发症,但是慢性并发症却屡见不鲜,其中又以眼部病变最为常见。眼部病变涉及视网膜病变、白内障、波动性屈光不正、开角型青光眼、眼球运动神经麻痹、缺血性视突病变、虹膜睫状炎等等,可谓“五花八门”。
20世纪80年代,哈佛学者和牛津学者各自独立进行过一项研究,前者称为糖尿病控制与并发症(DCCT),后者称为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DS)。他们研究的出发点都是如何减少并发症,实验结果却不约而同地证明了一点——糖尿病引起的眼部并发症是不可避免的。
以视网膜病变为例,由于糖尿病会引起视网膜毛细血管壁损伤,加之血液呈现高凝状态,就容易造成血栓、血瘀甚至血管破裂。视网膜病变常造成视力减退甚至失明,病情越严重,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
一旦患上糖尿病,一半的患者十年左右便会出现视网膜病变,十五年后病变率高达八成。相比非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的失明率高出20多倍!另外,因糖尿病引起的白内障占到白内障患者总数的六成多,手术概率更是高出很多。
有一位糖友说,他是因为得了飞蚊症——瞅楼扭曲,瞅人身歪,看什么都有问题,于是赶去医院做检查,这才“偶然”发现糖尿病的。
一般而言,从出现糖尿病症状到患糖尿病并发症,大概有5-8年时间,没有发现糖尿病并不表示它不存在。
三、容易饥饿
饥饿感是人们再熟悉不过的体验之一了。但是令绝大部分人意想不到的是,它也是糖尿病不典型症状之一。
糖尿病患者为何总感到饥饿?
我们都知道“多食”是糖尿病患者典型症状之一。之所以总想吃东西,原因就是身体对糖的利用不够理想,吃得再多,血糖依然难以进入人体细胞。细胞无血糖可以利用,就会刺激大脑的饥饿中枢,即使频繁进食,饱腹感仍然较弱,导致进食次数和进食量明显增多。
另外,由于糖尿病患者摄入的食物不能被人体充分吸收利用,大多随着小便一起排出体外,当身体热量来源不足,机体就会处于饥饿难忍的状态,于是便容易出现食欲亢进的现象。吃得越多,血糖越高,排出的糖越多,饥饿感就越强烈。根据数据统计,超过50%的糖尿病患者会出现多食症状,具体表现就是饭量较以前增大,或者进食量明显高于同年龄、同性别或同劳动强度的人,即使如此,依然时有饥饿感。
据一位糖友反映,她在十七八岁的时候就时常出现饥饿感,每次下班后,小伙伴们早早骑车回家,她则先要去食堂吃一口饭填填肚子,而后回家了仍然要大吃一顿,否则就会很不舒服,难以忍受那种饥饿的感觉。比这位糖友更严重的是,有些患者一旦有了饥饿感,如果不能及时进食,甚至会出现昏厥现象!
实际上,糖尿病的不典型症状远远不止上述三种,还有更多值得人们小心留意的地方。这些典型或不典型的前期症状,有时候恰是我们发现糖尿病的契机,只有早发现、早治疗,才能早点赢得健康。
7.做好三级预防,糖尿病就是可控的
任何疾病都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糖尿病同样遵循这一规律。如果我们把遗传因素视为不可变因素,那么肥胖、压力等就是可变因素。从这个角度来探讨,预防糖尿病便可有的放矢。
业内普遍认为,预防糖尿病应该构筑三道“防线”,医学上称之为三级预防。只要“防线”布设、构筑得及时、合理和牢固,大部分糖尿病是可以预防的,也是能够控制的。
一级预防:树立正确的进食观,选择合理的生活方式,便可最大限度地降低糖尿病的发生率
我们都知道,生活方式和环境是影响糖尿病发病率的重要因素。热量过度摄入、身体过于肥胖、运动严重缺乏,糖尿病的发病率自然高出许多,因此,培养低糖、低脂、低盐、高维生素、高纤维的饮食习惯,是预防糖尿病的最佳选择;同时保持一定的运动量,不但可消耗人体多余的热量,而且可以增强体质,更能保持身心的愉悦,对预防糖尿病有百利而无一害。
当然,运动要讲究科学性,盲目地运动可能会适得其反。运动一定要坚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的原则,同时照顾个人兴趣,既易于长期坚持,又利于取得成效。
早晨要吃好,中午要吃饱,晚上要吃少,这是预防糖尿病的一个重要手段。运动最好放到餐后1-2小时进行。
二级预防:定期检测血糖,以尽早发现无症状性糖尿病
血糖测定应作为常规体检项目,即便身体健康也要定期测定。一旦出现糖尿病前期症状,诸如多尿、视力不佳、白内障等等,测定血糖更是刻不容缓,早诊断才能为早期治疗争取更多的时间。
如果不幸地发现血糖偏高,一定要结合运动、饮食、药物等方法,力争将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并长期保持下去。一般来说,空腹血糖在6.11毫摩尔/升以下,餐后2小时在9.44毫摩尔/升以下便属正常。
三级预防:加强对糖尿病的监测,以预防或延缓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众所周知,糖尿病容易引发其他慢性并发症,部分并发症甚至会危及人的生命,可以说是人体内的一颗不定时炸弹,不知何时何地就会“爆炸”,带来一场健康的灾难。因此,对糖尿病慢性病尤其是并发症加强监测,是实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的最好办法。进入这一级预防阶段,一定要时刻保持警惕,任何时候都应小心谨慎,以防慢性并发症出现恶化。
糖尿病形成过程中的可变因素包括:
1)长期精神紧张、心理压力大;
2)生活不规律;
3)饮食不规律;
4)多吃少动;
5)腹部肥胖。
作为一种终生性疾病,糖尿病当前尚无根治办法,因此,我们应该积极行动起来,适当规范自己的生活,调节生活节奏,以科学的生活方式和积极的心态加强预防,可谓是最重要、最牢固的一条防线;如果已有糖尿病的迹象或者已是糖尿病患者,大可不必悲观绝望,积极做好二级预防、三级预防,加强对糖尿病的相关检测和监测,长期有效地加以控制,是可以达到延缓和防止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发生或发展这一目标的。
其实,糖尿病的预防并不复杂。如果有糖尿病家族史,那么生活作息一定要有规律;饮食的安排要小心在意,一日三餐应该科学合理;适当的运动不可缺少,持之以恒非常重要;最重要的是,应该坚持定期检查。
  肥胖,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我胖我有福”“胖是一种富态”等传统看法正日益遭到“胖是一种负担”“胖乃万病之源”等新观点的强烈冲击。在越来越多的人逐渐将健康视作人生第一诉求的新时期,肥胖作为负能量的存在而为人诟病。
对于徘徊在糖尿病大门前的人们来说,肥胖实在是一种令人心神不宁的存在,它是一种善意的提醒,更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1.肥胖是万病之源
肥胖,如今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给人们带来越来越多的烦恼和威胁,也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在中国如此,在国外也是如此。至此,我们有必要梳理一下肥胖的概念了。
所谓肥胖,一般是指摄入的热量长期超过机体所需,多余的热量以脂肪的形式在人体内储存起来,当脂肪储存量明显超过正常人的平均量,则表现为体重增加,进而引起机体代谢、生理、生化等方面的异常变化,即为肥胖。
一、肥胖不是没有缘由的
常有人抱怨说:“我喝凉水都会长肉!”又有人嫉妒说:“他怎么吃也不见胖!”其实,这只能反映很少一部分人的肥胖状况。关于肥胖,原因是多方面的。
有糖友表示,他曾经视胖为一种幸福,在他看来,好吃好喝好睡才能胖得起来,结果体重一路飙升,直到102.5千克。当别人称赞他一尊富态时,他心里甚至美滋滋的。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觉察到走路腿儿没劲,身体渐渐出现状况,才终于意识到锻炼的重要性,却终究因为工作的关系导致锻炼时断时续,一直没有收到良好的效果。若干年后,他发现自己成了糖尿病患者中的一员。
了解引发肥胖的原因,对于我们控制体重有重要意义。那么,哪些因素会引发肥胖呢?
1)遗传的因素。根据一份外国专家的研究报告显示,父母中有一位肥胖,子女出现肥胖的可能性将近50%;父母双方都肥胖,子女则有超过70%的可能性体重超标。另有研究证明,同卵双生儿在同一环境中生活,肥胖状况非常相似;不同环境中生活,体重差异也小于异卵双生儿。由此可以说明,一个人的体重同父母的体重密切相关,遗传因素对肥胖具有不可忽略的影响。
2)饮食的因素。饮食不节制或者饮食结构不合理,导致热量摄入超过人体正常所需,尤其是高脂肪食物摄入太多,就会造成肥胖。脂肪进入人的血液后,一部分通过氧化作用作为能量供给身体活动所需,一部分作为细胞的组成部分也被人体正常利用,其他多余的部分便进入脂肪库储存起来。日积月累,积少成多,脂肪越来越多。一般我们建议,成人每日所需脂肪最好不超过50克,脂肪、蛋白质、糖的比例以0.7:1:6为佳,摄入的热量应控制在2000大卡(1大卡约等于4185.85焦耳)以内。
3)运动的因素。长期缺少运动或运动不足,是引发肥胖的重要原因。一个成人如果正常饮食,每天一般摄入1800大卡左右的热量,如果多吃了一个汉堡(248大卡),必须跑步约半小时才不至于堆积脂肪;多喝一杯可乐(138大卡),则需跑步15分钟才能维持身体热量的平衡——遗憾的是,大部分人在热量摄入大大高于身体所需的同时,运动量却远远低于健康标准。很多运动员之所以退役后迅速“发福”,就是因为在役时养成了大量摄入、大量运动的习惯,但退役后摄入量没有多少变化,运动量却骤减。
4)微量元素的因素。人体健康运转,需要大量的微量元素,包括铁、碘、锌、铬、硒等数十种。虽然它们只占人体重量的极微部分,但是作用无可替代。微量元素具有高度的生物活性,参与人体中各化学反应,贯穿蛋白质、脂肪、糖的正常代谢过程。例如,铬与脂肪代谢关系密切,铬缺乏会导致部分代谢发生障碍、血脂增高、动脉硬化、体型肥胖;碘缺乏会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基础代谢降低,从而导致肥胖。
此外,代谢因素、年龄因素、性别因素、职业因素、精神因素、内分泌因素等,都与肥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肥胖的原因:
1)与家族遗传有关;
2)基础代谢率降低;
3)生活饮食习惯的改变;
4)大运动量后突然停止;
5)没有科学的运动习惯。
二、从中医角度看肥胖
西医认为,人体摄入的脂肪储藏到肝脏上就是脂肪肝,储藏到皮下就是皮下脂肪,积少成多,人就胖了起来。
中医理论体系形成于《黄帝内经》,讲究“有诸形于内,必形于外”。中医认为,任何疾病及其状况,都与人体内脏腑功能失调有直接关系,包括肝、脾、肺、肾等,并通过这些人体脏腑、器官和组织表现出来。如肝郁,中医讲肝脏主调达,肝脏调达功能不行了,人就会郁结,郁结后身体就会发胖。再如肺脏和肾脏主要跟水液代谢有关系,水液代谢不掉的营养物质就成了病理产物,病理产物蓄积在体内,时间久了就会导致身体发胖。因此,肥胖只是眼睛所见的表面现象,实际上是脏腑功能失调的结果。
中医还认为,一个人气滞血瘀时,就会造成经络堵塞,从而导致脏腑功能紊乱。如此一来,体内的垃圾代谢不出去,沉积在血管壁便是高血脂,沉积在肝脏便是脂肪肝,而沉积在皮肤表面就是赘肉。高血脂、脂肪肝、赘肉都是无用的,只会给身体造成负担,只有及时将其清走,五脏功能得到有益调节,人的身体状况才能得到改善。
中医治病并非治症,而是讲究调节整个身体。身体调节顺畅了,体内的血脉通畅了,对人体无用的或有害的东西自然会消除,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善和解决肥胖问题。
“中医上如何理解肥胖呢?”
“有诸形于内,必形于外。胖只是一个表面现象,实际上跟脏腑功能失调有很直接的关系。”
那么,肥胖跟糖尿病到底有什么样的关系呢?为什么肥胖者更容易患糖尿病?我们将在下一节中为您详细讲述。
2.为什么肥胖者更容易患糖尿病
相当一部分糖尿病患者发现,自己在确诊患病之前,体重一直居高不下,似乎肥胖成了引发糖尿病的罪魁祸首。
糖友如是说
我读博士的时候比较辛苦,一个礼拜有三个晚上不睡觉都不觉得累。工作了之后,尤其当体重上去之后,稍微多干一点活儿我就会感到累,于是经常来点碳酸饮料提神。碳酸饮料能在极短的时间内让我兴奋起来,得以继续工作,但是长期喝便容易发胖,而且越来越胖,同时把我的胰脏β细胞损伤了。
痛定思痛,我们应该如何正确解读肥胖与糖尿病之间的关系?为什么肥胖者更容易患糖尿病?
肥胖的原因多种多样,总而言之,大体不外乎由于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及滞后的健康意识,导致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及低纤维素食物大量摄入,引发超重和肥胖。
纵观糖尿病的形成,人体一旦出现高血糖和高血脂,糖尿病尤其是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便迅速上升。根据数据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中有八成是肥胖者。从营养学角度来说,当我们吃下太多食物,胰岛功能负荷不了,部分食物消耗代谢不掉,营养物质就会堆积在身体内,于是脂肪多了,蛋白质多了,血糖高了,血脂高了……
人的身体内有一种物质叫胰岛素,它是人体最主要的降血糖激素。人在进食后,糖分进入血液,通过血液循环运往全身各个地方。胰岛素的作用就是帮助血糖进入细胞,从而被人体顺利利用。同时,胰岛素将血液中的葡萄糖水平维持在合理范围内。换言之,一旦胰岛素分泌出现问题,糖尿病便闻风而至。
  不幸的是,肥胖者的体内容易出现一种叫胰岛素抵抗的现象,意即肥胖者的细胞尤其是脂肪细胞,开始对胰岛素不敏感。在这种情况下,肥胖者要比正常人需要更多的胰岛素,才能使人体正常运转。在这个自动调节的过程中,为了满足人体代谢所需,胰腺必须分泌比正常值高出5-10倍的胰岛素,才能克服胰岛素抵抗。
于是,胰腺大量合成胰岛素,使得肥胖者的血胰岛素水平大大高于普通人,这就是所谓的“高胰岛素血症”。
早期肥胖的时候,“高胰岛素血症”可以勉强将血糖维持在正常范围内,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胰腺工作过度发生疲劳,胰岛素的功能就会减弱甚至衰竭,最终难以合成足够的胰岛素。从病理学的角度来看,身体超重说明代谢处于失衡状态,失衡后身体必须分泌大量的胰岛素才能保证体内三大物质的代谢,于是便会出现高胰岛素血症,而高胰岛素血症反过来又会导致肥胖,因此就会形成恶性循环。
糖友如是说
我认为糖尿病和肥胖是有关系的,有时候我会劝一些肥胖的糖友,我说胰腺就这么多,人胖了,负担就大了,如果瘦一点,负担就会轻一些。
数据显示,体重正常人群的糖尿病发病率是0.7%,而长期持续肥胖者的糖尿病发病率是普通人群的4倍多;体重超过正常值20%的人群,糖尿病发病率是2%左右;体重超过正常值50%,发病率高达10%;中度肥胖人群的糖尿病发病率相比正常人群约增加4倍,极度肥胖者则增加30倍。
这是多么可怕的一组数据!
然而现状却令人不由得惴惴不安起来。当前,我国肥胖者数量直线上升,与此同时糖尿病发病率也以惊人的速度增加。更加令人担忧的是,糖尿病正呈现年轻化的趋势,临床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患者,他们当中大多是肥胖者。
当然,有一点需要澄清的是,并不是瘦人就不会得糖尿病,只不过相比胖人而言患病率低了很多。
一般而言,从肥胖发展到糖尿病的过程如下:
肥胖→耐量低减→2型糖尿病→难以控制的高血糖→糖尿病并发症→致残甚至死亡。
因此,想真正预防糖尿病,防治肥胖这个源头是最佳选择。
“肥胖和糖尿病有必然的关系吗?”
“可以说,肥胖就是糖尿病的早期表现之一。”
3.减肥,刻不容缓
近年来,各式各样的减肥训练营如火如荼,像雨后春笋一般在各个大中城市冒了出来。它们大多打着“健康减肥”或者“绿色减肥”之类的口号,吸引了不少体重超标的肥胖者报名参加。如果搁到20年前,哪怕10年前,这类机构只怕要喝西北风,撑不了几个月就会关门大吉,如今却风生水起,经营得有声有色。
从方法论角度来说,这些机构的“名堂”可是不少,或以室内训练和户外训练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减肥,或以无氧加有氧运动为主并结合国际上流行的其他一些减肥方法,或搭配适合减肥人士食用的营养餐等。万变不离其宗,都是让肥胖者通过体育运动,消耗身体多余脂肪,促进人体新陈代谢,从而达到运动减肥的目的。
“减肥训练营是通过什么方法让人变瘦的?”
“其实原理很简单,只要你的消耗量大于你的摄入量,你就肯定会瘦。”
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已列入肥胖者的行列呢?
一、肥胖者的判断标准
1)超重百分比
人的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男性)或100(女性)
超重百分比=(实测体重-标准体重)/标准体重×100%
根据上述两个公式,超重百分比在20%-30%为轻度肥胖,在30%-50%的为中度肥胖,大于50%的为重度肥胖。超重百分比越大,人的骨骼、肌肉和脂肪含量比例越显失调。
2)体重指数
体重指数(BMI)=个体体重(kg)/身高(m)的平方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标准是:BMI在18.5-24.9为正常,大于等于25为超重,大于等于30为肥胖,此处适用于西方。由于东西方人体格的差别,我国的BMI标准是:18.5-22.9是正常,大于等于23为超重,大于等于28为肥胖。
体重指数是衡量人体胖瘦程度的常用指标之一,如今它不仅用来测定肥胖,在许多与肥胖相关的疾病的死亡危险判断中,它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除了超重百分比和体重指数外,理想体重(IBW)、腰围(WC)及腰髋周径比(WHR)、皮肤褶厚度测定等标准也较为常见。
作为糖尿病患者,尤其要注意自己的体重问题。遗憾的是,大部分减肥训练营是不欢迎高血压、心脏病、精神病和糖尿病患者的,即便有过上述病史的也不能参加。因此,糖尿病患者想控制体重,只能依靠自己的努力和坚持。
二、糖尿病患者减肥的方法和原则
常有人如此询问:糖尿病患者减肥有没有什么总体的方法和原则呢?其实,糖尿病患者的饮食习惯和肥胖者的饮食习惯完全吻合,一个有助于糖尿病患者的健康饮食习惯和一个帮助人减肥的饮食习惯几乎是一样的。但是从减肥本身来看,控制自己的食欲是一件痛苦的事,从某种角度来说甚至有点违背天理和人的本性。你想啊,明明心中想吃,却偏偏要控制自己的嘴巴——因此有人说,能成功减肥的人,很多事情都能办得好。
确实,真正下定决心减肥是痛苦的,需要非凡的意志力,不像有的书中说得那么简单。某些减肥训练营招揽学员的时候总是一副无所不能的口气:报名来我这儿,保证能轻松减肥,快乐减肥——其实这是不现实的。
糖友如是说
我在床头放一本相关的书,不断给自己敲响警钟,不停地给自己灌输减肥的思想。另外,保持一个愉快的心情也很重要,心情愉快了,才能迸发出更多的动力,才能看到希望和未来。
一些糖友在减肥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坚持运动了一段时间之后,虽然运动量较之前明显增加,但是体重并没有明显降低。对此,他感到非常疑惑。
实际上,不仅是糖尿病患者,很多为了保持体形、追求健康的减肥者也遇到过同样或类似的问题。这是因为在减肥过程中会遇到一个脂肪平衡期。人体有一个记忆机制,运动到一定程度它就会回忆过去的状况。在平衡期时,体重下降会放缓,甚至会小幅回弹。
另外,从运动本身来看,只有达到一定的时间和强度,效果才能显现出来。例如从代谢的角度讲,运动三十分钟以上人体才开始消耗脂肪,三十分钟之内消耗的是碳水化合物,因此至少得运动四十分钟以上,才能起到辅助减肥的作用,连续性越强,效果就越明显,所谓持之以恒,就是这个道理。
当然,强度是要因人而异的。有的人只需散步便可微微出汗,也有的人结合慢走、快走和健身器械才能大汗淋漓,无论如何,只要身体舒适,运动量有所保证,都能起到减肥的效果。
由于糖尿病患者与普通减肥者不同,因此必须坚持一些基本原则:一要定期监测自己的血糖,留意是否有低血糖的症状;二要注意循序渐进,不要走极端,一般一个月最多减6斤(1斤约等于0.5千克)就可以了;三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减肥方式,冒用一些不适合自己身体的方式是有风险的。
总之,减肥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程,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更是一项刻不容缓的征程。虽然肥胖很危险,但是只要坚持不懈,运用正确的方法,理想的成效是可期的。
糖尿病患者的减肥原则:
1)选择适合自己的减肥方式;
2)身体减重要循序渐进;
3)定期监测血糖;
4)配合合理的饮食。
  血糖高就一定是糖尿病吗?
为什么有些人空腹血糖比较正常,却是糖尿病患者呢?
确诊之前,有的人是多饮、多食、多尿和消瘦,有的人是疲倦,还有的人根本感觉不到症状,这些问题应该如何正确理解和解读呢?
如何才能确诊糖尿病?它有哪些有效的检查指标?
糖尿病又分哪些常见的类型?
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开始新的一章,进一步了解糖尿病。
1.没“三多一少”的症状,不等于没有糖尿病
叶先生是一位2型糖尿病患者,1995年确诊,当时连40岁都不到。如今二十年过去,他已是一位“资深”糖友。叶先生家中共有兄弟三人,他排行第二。哥哥没有糖尿病,他和弟弟则成了不幸的人。亲人当中,父母及其他直系长辈都没有糖尿病史,显然他和弟弟患病与遗传关系不大。
说到自己患病的原因,他坚信是源于免疫力下降。他说他那时生活没有规律,经常暴饮暴食、熬夜,时间一长,免疫力急剧下降,身边的朋友无论谁伤风咳嗽,他绝对逃脱不了。至此,他才意识到应该去医院做一次检查,结果惊诧地发现了患病的事实。第一次血检,他空腹血糖值高达13毫摩尔/升(正常人在3.89-6.1毫摩尔/升之间)。医生建议他控制甜食,一个星期后再来复诊,结果第二次的数值更高:14毫摩尔/升。医生不得不告诉他一个残酷的事实:你这肯定就是糖尿病了!
糖友如是说
“三多一少”的症状我一直没有出现过,但是并不等于我就没有糖尿病。
糖尿病不会毫无缘由地来,也不可能毫无征兆地出现。实际上,叶先生在确诊之前,身体上已经出现多种征兆。例如不能挨饿,饿就会打哆嗦,身体冒虚汗,一点劲儿都没有。这是典型的低血糖症状。当时,他对糖尿病可谓一无所知,只当是自己运动量大,加之熬夜和喝夜茶的缘故。其他一些在当时看来有些奇怪的症状,其实叶先生也是注意到了的,但是他万万没有将之与糖尿病联系起来。说来可笑,当时能吃能喝却不长胖的他,引起很多人的羡慕。如今,羡慕早已被无奈代替,其中或许还掺杂着一丝懊悔。
“我没发现糖尿病早期症状,因为它不影响吃、不影响玩。”
“其实是有的,我们一直强调糖尿病早期是有症状的。如果你能早点发现,早期是可逆的。”
与叶先生相似,千千万万的糖尿病患者在确诊前都出现过早期症状,但他们大多也与叶先生一样视若无睹。那么,糖尿病常见的早期症状有哪些呢?
身体乏力。由于人体内的葡萄糖不能完全氧化,意味着人体无法充分利用葡萄糖,也不能有效地释放出能量。加之电解质失衡、组织失水等,身体会显得乏力,精神时常萎靡。
视力变化。由于高血糖导致晶体渗透压改变,引起晶体屈光度变化,人的视力也会随之产生较大的变化。视力下降或模糊,甚至由近视变为远视,或者远视转为近视,都是屡见不鲜的症状。不过,一旦血糖获得良好控制,视力可较快恢复正常。
体重下降。由于胰岛素缺乏,或者胰岛素抵抗,人体难以充分利用葡萄糖产生的能量,使得脂肪和蛋白质分解加强,消耗过多后呈负氮平衡,导致体重逐渐下降,甚至出现消瘦现象。
饥饿感强。由于体内较大部分糖分作为尿糖被排出体外,人体难以吸收得到足够的热量维持身体的基本需求,身体就会不停地发出饥饿的信号,导致食量大增。但即便如此,仍时常有明显的饥饿感。
手脚麻痹。长期处于高血糖症状,可能会导致手脚部位出现血管病变,引发手脚部位供血障碍,进而导致手脚麻木。
除了上述症状,还可能出现心情抑郁、状态不好,或者精神不佳、昏昏沉沉,又或者引发胆道感染、尿路感染等。总之,出现这些状况可得注意了,最好去医院检查一下,以免病情进一步恶化,甚至导致多种并发症。
至于大部分糖友早已耳熟能详的“多饮、多食、多尿和消瘦”的典型症状,尤其是像上述案例中的叶先生那样血糖浓度高达13毫摩尔/升的情况,那就更是确信无疑了。
当然,谁也不愿意在自己身上发现糖尿病的典型症状,对糖尿病的前期症状也是唯恐避之不及,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个人从此时此刻开始,做好糖尿病的预防工作。
糖尿病早期症状主要包括:
1)“多饮、多食、多尿和消瘦”等典型症状;
2)尿有异味、尿量增多或尿频;
3)腹部肥胖、四肢消瘦;
4)餐前有头昏、心慌等低血糖症状;
5)心情烦躁、缺乏兴趣;
6)疲劳,特别是下肢乏力。
2.测血糖只是确诊的标准之一
前文我们聊到了糖尿病的典型症状及前期的不典型症状,一般而言,一旦出现疑似症状,我们应该立即前往医院作科学的诊断,以确定自己的状况,为后期的治疗早作准备。那么,糖尿病的确诊需要经过哪些科学的检测呢?
一、尿糖检测
早期医疗条件落后的时候,验尿是最为常用的检测方法。当一个人尿里有糖的时候,就会觉察到小便特别黏稠、味重,不小心滴到地上,踩起来黏糊糊的,总有蚂蚁爬。出现上述症状,通常认为糖尿病已经挺严重了。
在农村或者一些不发达的城市,尿糖曾是主要的检测手段,不过由于手段较为单一和落后,时常有误判的时候。因为在很多情况下,尿里虽有尿糖,但并不是得了糖尿病。例如,肺结核患者吃抗结核药会出现尿糖,妊娠的妇女也可能会出现尿糖,而老年人及患肾脏疾病者的肾糖阈升高,也会导致血糖超过正常标准。
因此,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对糖尿病认识的逐步深入,尿糖如今只作为一个筛查的标准而存在,不能作为糖尿病的诊断指标。当然,它在用于糖尿病控制情况的监测和提示方面,仍然具有一定的作用和意义。
二、血糖检测
相对于尿糖检测而言,血糖检测就科学合理得多了。借助于血糖检测,糖尿病通常都能确诊下来。根据世界卫生组织1999年推荐的诊疗标准:
具有典型症状(多饮、多食、多尿和消瘦):
空腹血糖≥7.0毫摩尔/升,或者餐后血糖≥11.1毫摩尔/升,可以确诊为糖尿病。
没有典型症状:
仅空腹血糖≥7.0毫摩尔/升,或者餐后血糖≥11.1毫摩尔/升,应再重复一次,如果仍然达到以上数值,加做糖耐量实验,2小时血糖≥11.1毫摩尔/升,可以确诊为糖尿病。
血糖有高血糖和低血糖之分。通常人们都认为,糖尿病是以血糖升高为主的疾病,血糖低一点要比高一点好。其实事实恰恰相反,低血糖比高血糖更危险。这是因为,高血糖对人体的危害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通常要经过几年甚至数十年才能看到明显的后果。低血糖则截然不同,它对人体的危害可能发生在短暂的几个小时之内,有时甚至是致命性的。尤例如老年糖尿病,低血糖容易诱发脑卒中、心肌梗死等,持续的低血糖会对大脑产生不可逆的损害,心脏功能也会因此出现异常。因此,作为糖尿病急性并发症之一的低血糖症,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在检测血糖的实践中,时常会出现一个奇怪的现象:高血糖的人没有糖尿病,低血糖的人反倒有糖尿病。这是因为在现实中,部分高血糖可能是由别的原因引起的,例如甲亢。甲亢属于超高代谢症候群,容易引起高血糖,甲亢治疗好了血糖就会恢复正常。因此,血糖高的人不一定都有糖尿病。低血糖则不然。虽然低血糖也可能出自别的原因,例如营养不良。但是放在现今社会,有几个人会营养不良呢?除非一些特殊情况,否则低血糖很可能就是糖尿病的前兆。
“现在社会,你觉得谁可能营养不良吗?”
“只有大病初愈或身体极度虚弱的人,才有可能营养不良。”
三、糖耐量检测
如果对血糖检测结果有所怀疑,那么还有一种方法可以进一步验证,那就是糖耐量检测。
糖耐量检测是通过口服一定量的葡萄糖,根据血糖浓度的变化来了解胰岛细胞的功能,进而明确有无糖尿病的方法。
  它的原理是,正常人服用一定量的葡萄糖后,血糖浓度会暂时性升高(一般不超过8.9毫摩尔/升),不过通常在2个小时之内又会恢复到正常空腹水平。服用葡萄糖后,间隔一定时间测定血糖和尿糖,观察血液中葡萄糖水平及有无尿糖出现,这就是所谓的糖耐量检测。如果人体糖代谢失常,服入葡萄糖后血糖浓度会急剧升高,并且短时间内不能恢复到正常空腹水平,那么就是糖耐量失常。至此,糖尿病便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做糖耐量检测之前,相关准备工作是必不可少的。譬如糖耐量检测前三天要保证规律饮食,控制糖类的摄入量;抽血过程中必须禁烟禁茶禁咖啡;此外还要避免精神紧张、保持情绪稳定等。
对于徘徊在糖尿病边缘的人们而言,无论是试验前的准备,还是试验中的等候,都是一段煎熬的时光。如果糖耐量检测的最终结果显示是糖尿病前期,那么大可开怀大笑一番,因为前期是可以治愈的;如果确诊迈入糖友的行列,那么意味着人生也迈入“新阶段”了。
糖耐量检测指标:
1)空腹:3.9~6.1毫摩尔/升;
2)餐后两小时:<7.8毫摩尔/升;
3)餐后三小时:3.9~6.1毫摩尔/升。
四、胰岛功能检测
胰岛功能检查通常是在确诊糖尿病之后进行的,主要包括胰岛素、C肽、血糖测定。其中,胰岛素来自人体中胰腺组织的分泌,其作用是促进肝脏、肌肉和脂肪等组织摄取、利用葡萄糖,是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C肽是胰岛素时段下的肽段,不被肝脏蛋白酶破坏,检测胰岛素的同时测定血中的C肽含量,能够真实地反映胰岛的分泌功能;血糖测定可间接地反映胰岛素的功能。
检查胰岛功能,主要作用有以下几点:
其一,确诊是否患有糖尿病。例如有的人血糖偏高,但是并无糖尿病,通过胰岛功能检查便可准确地予以排除。
其二,判断糖尿病的类型。糖尿病主要分为四类,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和妊娠糖尿病。不同类型糖尿病,胰岛素的特点是有差别的。
其三,判断糖尿病病情的轻或重。检查胰岛功能,就可以根据胰岛素的分泌情况加以准确判断。
其四,便于医生指导治疗方案、指导用药。了解胰岛素功能的实际情况,医生才能有的放矢地展开治疗工作。
总之,胰岛功能检测是糖尿病确诊后必不可少的一项检查。通过胰岛功能检测,医生可以判定糖尿病的临床分型、鉴别低血糖的原因、了解患者的胰岛功能,如此不仅为临床提供了诊疗依据,而且便于制订科学、合理、精细的治疗方案。
3.不同类型糖尿病的特点和病因
按照病因分类,糖尿病可分为原发性糖尿病、继发性糖尿病和其他原因引起的糖尿病。在临床中,通常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以糖尿病病因学分类为基础的分类法,主要把糖尿病分为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和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四类。
一、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原名成人发病型糖尿病,发病年龄大多在35岁之后,在各种类型的糖尿病患者当中,2型糖尿病的占比超过90%。
2型糖尿病患者并非不能分泌胰岛素,只不过分泌胰岛素的能力不太正常,大多表现为分泌不够,所以称之为胰岛素相对缺乏。实际上,部分患者甚至胰岛素分泌过多,但是胰岛素的作用效果很差,因此患者依然表现为胰岛素相对缺乏。对此,患者可以通过口服药物刺激体内胰岛素的分泌,后期部分患者则需要使用胰岛素进行治疗。
2型糖尿病又有轻度、中度和重度之分,如果不接受合理的治疗,三者之间会有一个量变到质变、逐步加重的恶化过程。
临床表现方面,2型糖尿病中的一部分患者以胰岛素抵抗为主,早期症状并不明显,仅表现出轻度乏力、口渴等,在明确诊断之前有发生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的可能,进行科学的饮食治疗,或者有针对性地服用降糖药便可见效;另一部分患者以胰岛素分泌缺陷为主,在临床上必须补充外源性胰岛素。
2型糖尿病的病因较为复杂,主要有以下几种:
1)遗传的因素。2型糖尿病有明显的遗传性,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患病率往往高出无病史者数倍甚至数十倍。其中部分致病的基因已被科学家确定,部分还处于研究阶段。
2)生活方式的因素。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长期摄入过多的热量或者饮食结构不合理,就会导致肥胖。如果同时又缺乏足够的运动,胰岛素抵抗就会出现并持续加重,进而导致胰岛素分泌缺乏,最终引发2型糖尿病。
3)年龄的因素。多数2型糖尿病发病于35岁之后,超过半数发病时年龄在55岁以上,这与年纪增大导致体质下降、高血压或高血糖等有密切的关系。
除了上述几种因素外,还有很多因素都在影响着糖尿病的发病率。迄今为止,人类无法控制遗传基因,也就是说我们还无法干预遗传因素对糖尿病的影响。但是,除去遗传因素之外,其他因素我们都能进行干预,从而降低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
二、1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原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多是儿童和青少年,各个年龄段都有可能发病,占所有糖尿病的5%-10%。
1型糖尿病是一种非常危险的病症,由于它起病急剧,体内胰岛素绝对不足,容易发生酮症酸中毒,只有使用胰岛素进行治疗才能获得满意的疗效,否则将会危及生命。
临床表现方面,1型糖尿病的第一特点便是多发病于儿童或青少年期,其他年龄段也不少见,其中更年期较为常见;第二个特点是发病往往比较急骤,出现多食、多饮、多尿,以及体重急剧下降等明显症状,甚至有人首次发病便出现酮症酸中毒;第三个特点是所有患者都必须使用胰岛素治疗,因为1型糖尿病是胰岛素绝对不足,这也是它又称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缘故。
1型糖尿病的前期症状有:
1)严重的感冒、腹泻、扁桃体炎;
2)口渴、乏力、烦躁、睡眠不好;
4)睡眠不好、情绪异常。
1型糖尿病的病因也较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1)遗传因素。数据显示,有1型糖尿病家族史的,譬如父母一方或者双方有1型糖尿病史,那么与没有家族史的人相比更易患上此病。科学家经过多年研究,证明遗传缺陷是1型糖尿病的发病基础。
2)自身免疫系统缺陷。人体部分免疫系统缺陷会损害分泌胰岛素的β细胞,使之难以正常分泌胰岛素。在1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液中,专家已经查出了诸如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抗体)、胰岛细胞抗体(ICA抗体)等多种自身免疫抗体。
3)病毒感染。研究发现,不少1型糖尿病患者发病前都有病毒感染史,例如会引起流行性腮腺炎和风疹的病毒,还有会引起脊髓灰质炎的柯萨奇病毒,都能在1型糖尿病发病过程中发挥作用。
此外,氧自由基、灭鼠药等生活环境因素,也可能引起1型糖尿病。例如中国农村的青少年患1型糖尿病的病例非常少,这可能与生活环境、饮食环境以及经常参加劳作有关。而在美国费城,儿童1型糖尿病的发病率是其他地区的四倍,可能是由其工业环境、空气污染引起的。
作为临床上最为常见的糖尿病,1型糖尿病与2型糖尿病有一些区别:①1型糖尿病的发病与HLA抗原有关,2型糖尿病与HLA抗原没有关系;②1型糖尿病体内可检出GAD等特异性抗体,2型糖尿病抗体呈阴性;③2型糖尿病体内胰岛素相对不足,通常情况下无需外来胰岛素,1型糖尿病则是胰岛素绝对不足,必须终身使用外来胰岛素进行治疗;④1型糖尿病通常发病较急,容易发生酮症酸中毒,2型糖尿病没有此类情况,发病通常较缓。
三、妊娠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是指孕妇在妊娠期发生或发现的不同程度的葡萄糖耐量异常或糖尿病,有2%-3%的女性在怀孕期间会发生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主要与遗传、生活方式、年龄等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临床表现有多饮、多食、多尿、生殖系统假丝酵母菌感染反复发作、体重超过90千克等。约有三成的妊娠糖尿病会转化为慢性的2型糖尿病,对胎儿、孕妇都有不利的影响。
四、特殊类型糖尿病
特殊类型糖尿病更为少见,几乎已经到了可以“忽略不计”的地步。它是指由于已知的原发病所致的慢性高血糖状态。作为一种并发症,特殊类型糖尿病有近百种病因和发病机制。
总之,了解糖尿病的类型及其特点、病因等,对于我们全面认识糖尿病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开展科学合理的治疗也极具指导价值。}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胰岛素 血糖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