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苍山县人民医院王晓青

沂水县依托基地品牌建设做大做强生姜产业
生姜是沂水县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种植历史悠久,可追溯到 17世纪六十年代,常年种植6万亩左右,2010年发展到8万亩,主要品种莱芜大姜和缅姜,平均亩产3.5吨,最高单产可达6.5 吨。全县年产生姜28万吨左右,产值 14亿元。其中姚店子、院东头、许家湖三个乡镇为集中产区,这三个乡镇几乎村村种植生姜,常年面积稳定在5万亩左右,农民收入的60%来源于生姜产业,生姜已成为当地农业支柱产业。
1、组织引导促发展
近年来,由于生姜市场行情持续走好,农民发展生姜生产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为保护和促进这一优势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打造产业航母,提升市场竞争力,今年上半年,县政府组织生姜主产乡镇党委政府、产业主管部门、生姜加工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负责人代表召开座谈会,共商生姜产业做大做强大计,座谈会就扩大基地规模,依托合作社开展农资集中配送和产前、产中、产后系列服务,以及开展横向联合达成了共识。成立了由49家生姜专业合作社、16家洗姜厂、6家加工出口企业、1家基层供销社、1家资金互助社共同参与的 “沂水县强农生姜产业联合会”。注册了“沂强牌”生姜,申报了绿色食品认证和国家地理标志保护认证。联合会为会内 20326户农户提供“产、供、销”一条龙服务,真正实现了我县生姜产业的产业化、规模化发展。
2、依托基地抓管理
沂水县生姜主产,由于连年种植,病虫害较为严重,特别是姜瘟病更是生姜生产的灾害性病害,为预防病虫害发生,生产中群众大量用药,严重影响了生姜的质量。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县农业主管部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生姜主产区的姚店子镇和许家湖镇分别建立了水旺庄优质出口生姜示范基地和众诚生姜示范基地。在基地上全面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通过采取一系列关键技术措施,降低肥残、药残,依靠科技提升生姜内在质量,通过示范带动生姜产业再振雄风。水旺庄优质出口生姜示范基地是永强蔬菜食品公司依托沂水县永强蔬菜专业合作社在西水旺庄、东水旺庄和埠前庄3个生姜种植专业村建成的,基地面积2812亩,平均亩产生姜4吨,年产生姜11248吨。该基地2009年开始建设,建在地势较高的丘陵地带,充分利用了地势高排水便利,通风好,病害轻的优势。基地管理按出口基地标准要求,划分责任区,每个小区面积100亩,小区有管理责任人,负责本小区生产管理,配备植保员,指导小区农药、化肥的使用,并做好使用登记。按照“十二有”和“六个百分之百”基地标准,规范基地生产。
3、壮大龙头强产业
龙头企业是实现产业牵动力的核心。目前全县从事生姜加工的龙头企业22 家,其中有自营出口权的企业13 家,开展进口国认证的企业3 家,龙头企业建立核心示范基地13 处,面积 3.2万亩,年加工出口生姜20 万吨,创汇4000多万美元。一是龙头企业带动生姜产业的形成。我县生姜龙头企业的发展为区域经济、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奠定了基础,加快了土地的合理流转和规模化经营,带动了生姜产业链的形成,推动了生姜生产向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目前全县生姜面积8万亩,其中姚店子、许家湖、院东头三个乡镇为集中产区,常年种植面积5万亩,22家生姜加工龙头企业分布在这3个乡镇。二是龙头企业带动生姜市场的延伸。龙头企业作为连接农民与市场的桥梁,生产和销售的纽带,把“产加销”变成“销加产”环环相扣形成产业链。目前全县有13家自营出口权的企业,3家开展进出口国认证的企业,年加工出口生姜20万吨,创汇4000多万美元,产品远销欧盟、韩国、日本、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三是龙头企业带动生姜标准化生产。目前全县龙头企业已建立生姜核心示范基地13处,面积3.2万亩。
4、依靠科技增效益
一是大力实施技术培训工程。以县农业推广中心、以乡镇农技站为纽带、以基地技术员为基础的三级科技服务体系,为全县生姜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提供了有力保证。二是全面实施标准化栽培技术。示范基地设立配方施肥肥效对比试验、氯化苦处理土壤防治姜瘟病示范区、遮阳网应用示范区、黄色粘虫板应用区、频振式杀虫灯应用区等5处试验示范区。技术规程从选种、催芽、选地、播种、施肥、培土、病虫防治、收获、贮藏等各环节都确定明确的标准,通过宣传、培训和示范、引导,全县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推广应用面积达4万亩以上,平均亩产4.5吨。  
5、创优品牌拓市场
永强蔬菜有限公司生产的“沂强”牌生姜、宏华蔬菜有限公司的“宏华”牌生姜、德农生姜加工厂的“德农”牌生姜、万德大地有机食品有限公司的“万德”牌有机生姜等,这些品牌产品都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的覆盖率和竞争力。充分发挥生姜联合会的作用,并着力整合品牌,力争形成“以大带小,以强带弱”的品牌带动效应,并积极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尽快生产出绿色、优质的各类生姜产品,打造新的品牌,有效发挥品牌优势,从而带动生姜产业发展实现新的突破。 (沂水县农业局基地品牌办公室)
蒙阴县果品基地品牌建设结硕果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蒙阴县立足优势全力抓好果品品牌基地建设,大大推进了果品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为止,全县已建成果品精品示范基地32处,面积26.7万亩;申请三品认证30多个,其中绿色食品认证6个、无公害认证24个。蒙阴蜜桃 被国家工商局登记注册为地理商标,大大提升了蒙阴果品特别是蒙阴蜜桃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到目前为止:果品销售18亿斤,产值27亿元,其中蜜桃16.5亿斤,产值24.5亿元。其主要做法:&& &一是领导重视,健立工作机制。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基地品牌建设,成立了由县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县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农产品基地品牌建设的协调、指导、督促、考核。果业局研究制定了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果品基地品牌建设的任务目标、责任分工和政策措施,成立相应的领导和工作机构,指定专人负责,层层分解任务,全力抓好落实。并专门研究制定了考核实施细则, 实行奖罚分明,确保任务保质保量如期完成。
二、品牌建设与园区建设相结合,带动全县果业生产上水平。今年我们确立了18处果树精品示范园区,果品示范基地32处,面积达26.7万亩,占全县果园面集的25%。重点抓了桃花园、万家沟、温村、旺庄、毛坪、杏大、六大精品园区,以此辐射带动其他园区建设和果品产业的发展,其中,万家沟蜜桃精品生产园、花果庄苹果出口园区已被农业部命名为国家级标准果园和苹果出口基地。通过精品示范园区的示范带动,今年果品质量得到明显提升,精品果率达65%,优质果率达到了85%以上,果品价格不断攀升,今年蜜桃最高价达6.4元/kg,信浓红苹果10.0元/kg,板栗11.6元/kg,均创历史新高,平均果品价格比去年提高30%果农收入得到大幅度提高。如:岱崮镇井旺庄村1300口人,人均果品面积2.5亩,人均果品收入15000元,有20户果品收入10万元以上
三、品牌建设与果品专业合作社建设相结合,加速果品生产标准化进程。通过合作社把果农组织起来,实行了技术管理、物资供应、品牌包装、果品销售四个统一,加快了果品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步伐。全县在工商局注册的果品专业合作社170余家。合作社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申请注册产品商标、三品认证和果品出口认证,加大了企业宣传和品牌宣传。今年合作社建立果品生产基地2.8万亩,联合果农实行资金互助、银行贷款、争取农业项目,用于基地建设,总投入资金达5600余万元。其中旺庄果品专业合作社建立蜜桃生产基地1.5万亩,生产设施配套资金投入560万元,1500吨恒温库和办公大楼450万元,配置了气象预测设备和果品检测设备,销售果品达到1500万公斤。有三个果品品种获得绿色食品认证,有5000亩果园进入有机转化期。野店镇宗路果品专业合作社,吸收入社员750户,达3000多人,建立苹果出口基地5000亩面积上万亩,建成1.5万吨果品气调库2座,并获得了果品出口自主权,成为我县第一个具有果品出口权的企业,极大提高了果品附加值。
四、品牌建设与科技创新相结合,提高果业生产科技含量,建设蒙阴精品果业。在抓好果农科技培训的同时,积极与国内外大专院校、科技院所建立联系,紧跟果业科技发展新潮流。先后于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兴城果树研究所、山东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农科院果树研究所、山东农业大学、农业大学等国内知名院所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特别是国家苹果、桃产业体系相继把蒙阴划为基地县以来,在专家教授的帮助指导下,引进果树优良品种40多个,新建高标准集约化密植示范园四处,安装(太阳能、普通)杀虫灯500盏,投放粘虫板、诱捕器二十万余个;一批科研成果相继获奖,其中获省级成果奖四项,市级成果将十二项,科技发明奖三项,大批的科技论文也相继在各大专业刊物发表。随着一大批新技术、新成果的、新品种的推广应用,全县果园管理水平和果品质量得到了很大提高。蒙阴正逐步成为全国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科技实验和成果推广的中心
五、品牌建设与举办桃花节、赛果会活动相结合,建设蒙阴果品知名品牌。今年我们成功举办了蒙阴县第六届桃花旅游节和第三届赛桃会,期间还举办了摄影展、围棋赛、果乡游、赛歌会等活动。赛桃会评出桃王奖一个,金奖三个,银奖十二个。桃王在现场拍卖,拍卖成交价5000元。国家桃产业体系首席科学家姜泉研究员亲临现场指导,山东新闻、乡村季风、齐鲁晚报、沂蒙晚报等新闻媒体给予了充分的宣传报道。桃花节和赛桃会的成功举办,极大宣传了蒙阴、宣传了蒙阴果品,使蒙阴果业的整体形象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在做好广泛宣传的同时培育造就了以“蒙阴蜜桃”为母品牌,以“沂蒙六姐妹”、“蒙山金桥”、“蒙山脆”、“古道沟”“绿润”等一批知名的子品牌。在今年全市举行的农产品知名品牌评比中,我县杏山园果品专业合作社的“蒙荫”牌蜜桃获得临沂市首届沂蒙优质农产品十佳品牌称号;旺庄果品专业合作社的“蒙山脆”牌蜜桃、绿润食品有限公司的“绿润”牌板栗分获临沂市首届沂蒙优质农产品知名品牌称号。(蒙阴县果业局)
沂水县扎实做好秸秆禁烧工作
为切实维护秋收期间环境安全,保障大气环境质量,沂水县早行动、严要求,全力做好秸秆禁烧工作。
一、组织领导到位。县里成立了以分管县长为组长,农业、环保、交通、行政执法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禁烧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全天盯守和局领导轮流带班制度。领导小组成员做到“五到位”即领导指挥到位、检查工作到位、政策措施到位、责任落实到位、宣传指导到位,从组织领导上保障解决今秋秸秆禁烧问题。
二、宣传发动到位。通过出动宣传车、发放宣传材料、田间安置禁烧警示牌等各种形式,大力宣传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的重要意义以及技术措施,使广大农民真正认识到焚烧秸秆的严重危害。据统计,现已悬挂横幅1500余幅,印发明白纸15万份,张贴通告2600余张,出动了宣传车51车次进行宣传。
三、技术推广到位。大力推广秸秆还田等技术,做好秸秆气化、秸秆沤肥、青贮和工业原料开发等多种形式的综合利用,不断扩大秸秆综合利用面积。通过推广、使用新技术,实现秸秆资源化,变废为宝,以用促禁。大力发展秸秆还田机械和秸秆青贮氨化技术,大力推进机械作业,扩大秸秆还田量。充分利用秸秆机械粉碎还田规模大、易操作、见效快的特点,大力推进机械粉碎秸秆还田工作力度,确保秸秆机械还田质量。
四、监督考核到位。农业、环保、公安、行政执法等部门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加强秸秆禁烧监督管理工作。关键时期实行24小时不间断巡逻检查,对城镇周边、交通干线等重点实施范围内固定专人,严防死守,确保不发生焚烧作物秸秆行为。对发现的焚烧作物秸秆行为,立即责令停止,对直接责任人进行教育或处罚;对造成重大污染事故、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导致人身伤亡的,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沂水县农业局)
沂水县玉米高产创建项目顺利通过专家组验收
9月30日,由市农技中心陈淑钦主任带队的市农委玉米高产创建专家验收组对沂水玉米高产创建示范片进行了现场实打验收。验收组在听取情况介绍、审查初测资料的基础上,按照玉米高产创建测产验收办法的规定步骤和程序,在“十、百、万”亩高产田每种类型随机抽查复测3个点,每点收获0.1亩,测产结果均超过农业部规定的产量目标,顺利通过验收。
自承担农业部玉米高产创建工作以来,沂水县把实施玉米高产创建项目作为提高玉米种植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来抓。具体工作中,落实各项技术措施,制定了玉米高产创建实施方案和栽培技术规程,明确了创建目标、主推品种和主推技术;重点抓了十亩高产攻关田和百亩高产攻关示范方,开展了优良品种及配套技术的试验示范,落实了“一增四改”高产栽培技术(合理增加种植密度、改种耐密型品种、改套种为直播、改粗放用肥为配方施肥、改人工种植为机械化作业)、病虫草害综合防治、适时晚收等技术措施;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指导,对攻关地块的品种、施肥、播种等技术环节进行了逐项落实,保证了各项技术措施落实到位,为玉米优质高产打下了坚实基础。(王晓青)
沂水县“四到位”全力做好三秋工作
“三秋”生产一季管两年,既是确保秋季丰收、实现全年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关键环节,又是换季倒茬、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实现明年夏粮丰收的关键时机。日前,沂水县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在行动上做好准备,切实把各项工作部署到位,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完成“三秋”各项工作。
一、组织领导到位。针对今年三秋工作实际,以小麦良种补贴和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实施为突破口,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三秋工作。同时,县农业局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分管局长任副组长,农技站、植保站、土肥站等站室负责人为成员的“三秋”工作督导小组,负责“三秋”生产的指导和协调调度,为抓好“三秋”生产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技术指导到位。根据沂水实际,有针对性地制定了《沂水县小麦秋种技术意见》,及时下发到各个乡镇。围绕2010年三秋工作总体要求,组织农技专家以落实“双晚”技术、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小麦精播半精播、测土配方施肥等良种良法配套技术为重点内容,深入田间地头,对广大农民进行全面培训,确保秋种技术要点指导到人、落实到田。同时,通过制作播放电视专题片、发放技术明白纸等形式搞好秋种技术宣传培训。截至目前,共制作电视节目3期,培训人员5000余人,印发夏玉米晚收技术、小麦主推品种及主推技术等明白纸10000余份。
三、秋种物资供应到位。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的原则,根据我县小麦种植实际,最终确定临麦2号、济麦22、烟农24、泰农18等4个品种作为今年小麦主推品种,供种企业筹备小麦良种2700余吨。组织供种企业实行送种到户服务上门制度,确保小麦良种及时送到农户手中。为保证秋季农业生产用肥,县农业部门提前筹划,周密部署,及时把农户需肥信息反馈到配方肥生产企业,保证配方肥供应。通过镇、村两级配方肥服务网点,及时把配方肥配送到农户手中,目前已完成配方肥供肥840余吨,有机肥<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5 FONT-FAMILY: 仿宋_GB吨。
四、农资市场监管到位。入秋以来,沂水县农业行政执法大队加大农资市场整治力度,加强对全县种子、农药、化肥的监管,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农资生产经营行为,为秋种工作保驾护航。9月份以来,共出动执法人员200余人次,对全县300余家农资经营户进行严查,有力的保护了农民群众的合法利益。
据统计,截止目前全县玉米收获面积达18.5万亩,小麦播种已达4.3万亩,分别占到全部面积的39.3%,8.9%。(孟庆果 王晓青)
临沭县玉米高产创建活动成效显著
、超试6号等;推广普及沟施垄种宽窄行、两膜栽培、精细播种、合理密植、测土配方施肥、病虫综合防治、科学化学除草、化学防控防倒伏、叶面喷肥等技术。经项目验收组测产,十亩高产攻关田、百亩示范方、千亩示范方、万亩示范方均达到或超过项目建设标准。&&&&&&
余名农技专家,举办农民技术讲座28场次,直接培训农民1800人次,印发玉米高产创建技术资料1万余份。确保了“良种良法”到户,“技术指导”到田,真正把玉米高产创建活动落到实处。通过玉米高产创建,提高了全县15万亩玉米种植水平,促进了优质、高产玉米新品种的推广。规格玉米种植面积达85%,良种覆盖率达100%,全县玉米单产产量较去年增幅5%,农民亩增收节支50元以上。(临沭县农业局 姚 德)
市农委督导组检查河东三秋生产工作
10月2日,市农委副主任曹首娟、生产指导科科长李朝恒来河东区督导检查三秋生产工作,区农业局局长丁永信、副局长张宝贵陪同。
检查组首先听取了河东区三秋生产工作情况汇报,详细了解了河东区三秋生产进展、小麦良种补贴、高产创建等工作开展情况,实地到太平、八湖、相公查看了河东区三秋生产现场。曹首娟指出,抓好秋种生产直接关系明年夏粮收成,关系全年粮食和农业的发展。要强化技术指导服务,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有关会议精神,切实强化组织领导,加大工作力度,完善技术服务。农业部门要围绕三秋生产的主要任务,组织干部和技术人员包乡镇、抓示范、抓重点,明确分工,责任到人,确保秋粮适时收获,颗粒归仓;指导农民抢墒播种,提高秋种质量,为明年夏粮丰收打下良好的基础。(河东区农业局)
市农委三秋生产督导组到郯城县督导
&10月2日,市农委三秋生产督导组在副主任张明利带领下来郯城督导三秋生产,县农业局局长孟进华等陪同。
督导组先后来到泉源乡五湖村西玉米秸秆还田和水稻高产创建现场。在听取汇报后,对该县三秋生产进度表示满意,督导组向村民详细了解了秸秆还田实施、小麦播种量等情况,细致查看了土壤墒情、耕作深度等,对该县玉米秸秆还田面积和标准给予了高度评价,对当前水稻长势给予充分肯定。
督导组强调,丰收在即,三秋生产仍要紧抓不懈,要加强农资市场监管,保障农民用上放心的种子、化肥、农药,为秋种护好航;要抽调农技人员深入田间,根据墒情、气候指导秋种,为农民当好参谋,搞好服务,保障三秋生产圆满结束。(郯城县农业局)
市农委“三秋”生产督导组莅临沂水检查指导工作
10月5日,由市农委副主任曹首娟带队的全市“三秋”农业生产督导组来沂水进行现场指导和督导,县政府赵常胜副县长、县农业局孙作军局长陪同进行了实地查看。督导组先后到许家湖镇的小麦高产创建现场、土地流转、玉米秸秆还田现场和四十里堡镇旱地小麦高产攻关现场、大沟麦生产现场进行了指导。
为加快“三秋”农业生产进度,提高“三秋”农业工作质量,入秋以来,沂水县早部署、早安排,9月14日就组织召开了全县秋种及优质农产品基地品牌建设工作会议,制定下发了《2010年秋种工作的通知》和《沂水县2010年秋种技术意见》,实行了农口部门主要负责人、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包扶乡镇抓“三秋”生产目标责任制,重点加强了对小麦高产创建、小麦良种补贴项目、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有机质提升工程项目、优质农产品基地品牌建设等秋季农业生产的技术培训指导和农情调度,全力为“三秋”农业生产开展搞好服务。具体工作中,紧紧围绕小麦高产创建项目实施,把小麦良种补贴、测土配方施肥普及示范县、有机质提升工程、农技推广示范县、优质农产品基地品牌建设等工作有机结合,抓好主体培训,主推品种、主推技术的推广应用,抓住秋季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机,及时搞好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用地规划、土地流转等工作。到目前,全县计划播种的44万亩小麦,已腾茬70%以上,已播种18.1万亩,整体进度和质量好于预期。
曹主任对沂水县的“三秋”农业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沂水县对“三秋”农业生产高度重视 、精心组织,各项工作有条不紊扎实开展,特别将农业重点项目实施与产业结构调整等结合,依托农业项目实施,着力提高“三秋”工作的科技含量,提早谋划明年农业工作的做法,值得学习和借鉴,同时,要求抓住当前土壤墒情较好的有利时机,充分发挥大型农业机械的作用,加快“三秋”生产工作进度,为夺取明年农业丰产丰收,实现农民持续增收,切实发挥应有的作用。(沂水县农业局& 张敬友)
市农委副主任张明利到苍山检查指导三秋生产工作
10月5日,市农委督导组在张明利副主任的带领下,到苍山县指导三秋生产。
指导组一行先后到神山、磨山、长城、南桥等乡镇察看了秋收秋种进度。张明利副主任对苍山县三秋生产的各项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对加快秋播进度,提高播种质量,提出了一系列指导性意见。要求苍山要抓住当前三秋生产的关键时节,利用现在墒情好的有利时机,加大秋收秋种的工作力度,确保播种质量,加快秋种进度,为明年的夏粮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今年三秋以来,苍山县精心组织,强化措施,狠抓落实,“三秋”生产工作扎实有序推进。目前,全县完成秋收面积109万亩,腾茬103万亩,机耕87万亩,秋播56万亩。(苍山县农业局)
郯城县旱作农业项目土地平整工作全面展开
&10月1日,泉源乡五湖村西湖片,数十台旋耕机、推土机正紧张忙碌着,利用亚行贷款旱作农业可持续发展郯城项目区土地平整工作在该地块全面展开。县政府副县长解广琴,县郯南农场党委书记、农业局局长孟进华亲临现场检查指导。
该项目实施地分别在泉源、重坊等六乡镇,计划投资5284.8万元,其中申请利用亚行贷款2672万元,由山东正德食品有限公司承担并实施。根据项目规划,将在泉源乡建设灌排渠系3千米,田间砂石路5千米,建成优质玉米基地6万亩。通过优质玉米基地建设和旱作农业配套设施建设,将全面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减轻土壤退化,提高土壤肥力,达到提高项目区综合生产能力、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目标。截止目前,已完成土地平整面积1.8万亩。 (郯城县农业局)
临沭县全力抓好秋季农业生产
入秋以来,临沭县积极部署,全面抓好秋季农业生产工作,据统计,该县今年秋收面积达82.84万亩,秋种面积57.8万亩。截止目前,全县已收作物面积62.24万亩,其中花生43.5万亩,玉米14.5万亩,大豆4万亩;完成秋种腾茬45万亩,整地30万亩,小麦播种面积已过20万亩,占全县播种面积的40%以上。该县主要采取了四项措施:
一是加强农技培训。抽调农技、土肥、植保等12名专业技术骨干组成6个秋种培训宣讲团,巡回到各乡镇、村街、田间地头和农户家里进行培训宣讲,重点培训宣讲了良种良法配套、小麦高产栽培、测土配方施肥、宽幅播种、秸杆还田等技术,有力地促进了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机具的推广应用。入秋以来,全县共举办培训班16期,培训农民1.2万人次。
二是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宣传发动农民加快秋收秋种进度,全县共悬挂条幅43条,启动宣传车6台,印发《小麦高产技术规程》6000份、张贴测土配方施肥宣传挂图2000份、小麦宽幅精播挂图5000份,发放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2.6万张、拍摄电视专题片1部。全县70%以上的小麦将在适宜播期内播种,50%以上的地块在最佳播种期内播种,其中机机播面积约占90%以上。
三是抓好高产创建。在曹庄镇、店头镇建立了2个10亩高产攻关田、3个百亩示范方、2个万亩核心示范区,项目区深耕、秸秆还田、播后镇压、施肥建议卡入户率、测土配方施肥、增施商品有机肥均达100%。同时,结合项目实施,免费发放给农户种子3000公斤,肥料20吨,小麦宽幅精播机9台。
四是抓好农资调配。及时调配良种450多万公斤,化肥3万吨,农药300吨,满足秋种所需。同时,组织农资执法人员开展农资打假活动,9月份以来,共出动执法检查人员150多人次,重点检查农资生产企业及经营户200多家,查获不符合规定的种子500多公斤,假农药600多公斤,不合格化肥30吨,切实维护了农民群众的利益。(临沭县农业局 姚德)
苍山县农广校积极组织开展秋种技术培训指导
&&& 苍山县农广校根据“三秋”生产的进度,及时组织成立了七个秋种技术指导工作小组,筹备化肥50多吨,印制了多种秋种技术明白纸和小册子,结合全县农技示范县项目实施,组织技术人员,放弃节假日休息时间,深入到村、示范户、田间地头、集贸市场,通过通过组织培训班、开展集市集市咨询、实行面对面的技术指导。截止目前,共组织技术人员开展培训21场次、组织集市技术咨询89次、下发《小麦秋种技术要点》、《小麦高产技术规程》《小麦高产示范技术问答》小册子、明白纸49万余份,深受农民欢迎。(苍山县农广校)
Copyright (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临沂市分公司  
广告业务联系电话:2631 IDC业务咨询电话:企业大全,企业黄页,商贸供求网公司名录-
企业黄页&&企业名录,企业大全,找企业就上搜商贸供求网-&&&&用户名: 密 码:
商贸供求网 -企业黄页,企业名录,找企业尽在商贸供求网-
赞助商广告:
->->企业黄页
&& 相关公司推荐
按地区划分
赞助商广告
- - - - - - - - -
Copyright(C)2008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页面设计及创意版权归
独立所有、严禁剽窃
咨询邮箱: 特别提醒:会员若发布违规产品则移交执法部门处理,敬请洁身自爱!
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ICP备号 互联网信息服务资格证书(浙)-经营性-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该企业负责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建议使用IE6.0以上,的分辨率浏览本站 苏ICP备号山东防痨协会网
| 关于协会
关于表彰山东防痨协会2006年学术会议优秀论文的决定
各地防痨协会及有关单位:
&&&& 2006年3月山东防痨协会下发了2006年学术会议征文通知。通知下发后,全省防痨专业技术人员积极响应,截止7月底,共收到论文192篇。为调动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积极性,促进学术水平,提高全省防痨科技创新能力,经专家认真评审,决定对51篇优秀论文作者予以表彰奖励。另授予菏泽市防痨协会、山东省胸科医院、临沂市防痨协会、潍坊市结核病防治中心和青岛市胸科医院优秀组织奖。
&&&&希望受表彰的单位和个人珍惜荣誉,戒骄戒躁,再接再厉,继续加强对结核病防治工作的实施性研究,多出精品。希望各市防痨协会和各有关单位广大防痨工作者向这些获奖单位和同志学习,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活动,为全省结核病防治工作再上新台阶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 2006年月9月9日
附:山东防痨协会2006年学术会议获奖论文名单
山东防痨协会2006年学术年会
优秀论文获奖名单
1.&血清CA125水平测定对菌阴肺结核诊断及疗效的临床意义……邹悦&& 青岛市胸科医院胸三科
2.&&干扰素-γ雾化吸入治疗初治涂阳和复治多耐药肺结核病的临床研究…………………林存智 青岛市胸科医院结核科
3.&螺旋藻加甘露聚糖肽对复治肺结核辅助治疗的观察…………………古颖春&& 青岛市胸科医院
4.&胸腔内注射尿激酶治疗包裹性积液的临床研究……………………田红& 青岛市胸科医院
5.&红霉素辅助治疗复治肺结核疗效观察……………………………姚艳红& 青岛市胸科医院
6.&老年肺结核误诊、漏诊48例临床分析……………………………孙丽梅&& 青岛市胸科医院
7.&病灶清除同期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赵明伟& 青岛市胸科医院
8.&初治肺结核患者外周血sFas、sFasL测定的临床意义研究……………宫希涛& 青岛市胸科医院胸内科
9.&年度青岛地区结核分支杆菌耐药情况分析…………华裕忠&& 青岛市胸科医院
10.&结核分支杆菌在密集人群中感染的调查与分析………………林存智& 青岛胸科医院
11.&结核外科治疗围手术期护理……………………邹少木&&&&&& 青岛市胸科医院
12.&心理护理对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依从性的临床影响―附40例病例分析……张海燕& 青岛胸科医院结核内科
13.&肺结核病人医院感染多发部位调查分析……………………闫丽平& 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
14.&喘患者吸入哮糖皮质激素对肺结核(治愈)安全性的长期观察……杨国儒&&&&& 潍坊第二人民医院
15.&抗结核药物对乙肝病毒感染者肝功能的影响……………………姜艳&& 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
16.&肺食管癌同期手术探讨………………………………郑立军& 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胸外科
17.&潍坊市实施FIDELIS项目情况分析…………赵彦执&&&& 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结防中心
18.&如何做好专科医院肺结核病人转诊转报工作……………高纪平&& 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
山东省胸科医院
19. HIV/AIDS人群预防性抗结核治疗研究现况…………………………邱丽华& 山东省胸科医院
20.&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临床特征与病理观察(附5例分析) …王洪云& 山东省胸科医院
21.&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灌注及栓塞术治疗肺结核大咯血36例效果评价………荣学东& 山东省胸科医院
22.肺动静脉瘘长期误诊为肺结核12例情况分析………………………郭新美& 山东省胸科医院
23.&肋间神经压榨止痛的实验与临床研究……………………………姜文航& 山东省胸科医院
24.&腺苷脱氨酶检测对结核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张景洪& 山东省胸科医院
25.&支气管内膜结核螺旋CT表现……………………………………宋强&&& 山东省胸科医院
26.&建立并实施专科医院结核病人信息登记统计及转报工作制度的探索………单淑香 山东省胸科医院
27.腰椎结核手术后的护理要点………………………………………杨玉美& 山东省胸科医院
28.老年肺结核的临床特点及护理……………………………………王晓青& 山东省胸科医院
29.构建和谐护患关系的新探索……………………………………曹庆臣&& 山东省胸科医院
30.老年肺结核合并糖尿病临床分析……………………………邵明堂&& 枣庄市王开传染病医院
31.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100例细胞学检查结果分析…………………刘文& 枣庄市传染病医院
32.复发性老年肺结核78例临床特点分析………………鲁付荣&&&&&&& 菏泽市传染病医院
33.耐多药肺结核治疗临床研究……………………………………高凤亭&& 菏泽市传染医院
34.力克肺疾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近期疗效观察……………张喜云& 菏泽市传染病医院
35.巨野县CIDA/WHO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三年效果分析………刘来欣& 巨野县结核病防治所
36. 认真做好病情的观察………………………………………………………于丽燕& 菏泽市传染医院
37.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沟通技巧……………………………………杨文静&& 菏泽市传染病医院
38.&氟嗪酸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疗效分析…………………………燕太义&&& 临沂胸科医院
39.&微波辅助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疗效观察……………………张涛& 临沂市胸科医院
40.&胸腔内注射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赵琪&& 临沂胸科医院
41.&在综合医院设立结核病门诊提高病人发现效果评价……………周福家& 临沂市胸科医院
42.&山东省临沂市实施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中期效果评价…………………马云波 临沂市胸科医院
43.&加强结防机构与综合医院合作提高肺结核病人发现效果分析…………陈向君& 苍山县结核病防治所
44.&淄博市开展痰涂片盲法复检工作情况分析……………李源&& 淄博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45.&CT检查在脑结核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王克善&& 泰安市结核病防治院
46.&泰安市结核病防治规划()中期执行情况……张福业& 泰安市结防中心
47.&健康教育在肺结核病人督导管理中的作用探讨………… 杜静&& 泰安市结核病防治中心
48.&肺结核大咯血的先兆表现及护理干预………………………郭秀兰&& 泰安市结核病防治院
49.&平阴县FIDELIS结核病控制项目效果分析…………………苗万平& 平阴县卫生防疫站
50.&年济南市结核病疫情监测分析…………………李化新&& 济南市结核病防治所
莒县《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五年效果分析……………钟京明& 莒县结核病防治所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防痨协会 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苍山县人民医院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