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营销药食棕簧两用床垫怎么样的药材的前景怎么样?...

年中药材市场走势分析
&&&&&&&&& &&&
&|&&|&&|&&|&&|&&|&&|&&|&&|&&|&&|&
您现在的位置:&&>>&&>>&&>>&&>>&文章正文
中医中药导航:
中药市场导航:
中药论坛导航:
年中药材市场走势分析
年中药材市场走势分析
到或或或看看!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不详
&相 关 文 章
  2007年――2008年的中药市场,在亚洲经济逐渐复苏、我国加入“世贸”等利好条件下,将呈现六大趋势。
  一、我国加入“世贸”后,企业不断转换策略,适应竞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中药商业企业为了适应竞争,不断改进营销策略。在买方市场继续存在的条件下,“以销定购”、“多品种少数量”仍将成为众多企业的主要经营方式。为了抢占市场份额,不少企业广建购销网络,实行薄利多销,以缓解“生意难做”的冲击。转制企业一改过去“三不、一靠”(不重视信息、不收购地产药材、不进药材市场、等靠政府出政策)的状态,深入市场,积极经营,因而大多数转制企业由于转盈。
  二、国际市场上出口向好的市场转活。在历史上广州是中药材进出口的大港口。港、澳回归后有力地促进中药走向世界。扩大中药材出口在去年进展较快。据了解广州中药材仓贮中心成立仅9个月便有16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洽谈贸易,出口额达2亿多元。随着亚洲各国经济好转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6年的各种经验积累,预计中药材出口将继续转好。
  三、种植户种植大宗家种药材货源将持续宽松。家种大宗药材中的川芎、麦冬、白术、元胡、生地等品种生产周期短,收入高:特别是江浙一带农户有高产和压货沽经验更会持续种植。
  四 、中药野生药材受资源的制约将继续畅销。野生品种如北柴胡、北胆草、北细辛、黄芩、小秦艽、茜草根、薤白、野天麻、国产枣仁、山桃仁、萸肉、草果、草莞、荆芥穗、石斛、夏枯球等受资源和自然灾害影响将继续畅销,价格升多降少。优质出口品种更为吃香。
  五、药食两用药材零售转畅 。随着城镇医疗制度改革和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药食两用药材在零售上日益活跃。据经营者反映近年来,他经营在高档次的虫草、雪蛤羔(田鸡油)、海龙、海马、茸片等品种零售额约占有销售额的1/3强,常用的药食两用品种如党参、西洋参、沙参、太子参、田七、当归、黄芪、川贝、白芍、川芎、白芷、怀山、桔梗、玉竹片、巴戟、板蓝根、首乌、砂姜、百合、莲子、枸杞、砂仁、猫爪草、大海、使君子等品种也呈畅销趋势。因为药材市场的零售价格要比药店(医院药房)售价低。
  六、药价瞬息万变,增大了炒药的风险性,有人说炒药如炒股。这个比喻有相似,又不相似。相[1]&&
文章为整理,或来自网络,内容仅供访问者参考,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转载请注明出处!互动交流请进!
&栏目热门文章
548464511016656424252195220206311348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 &文章录入:天涯&&&&责任编辑:天涯&
&频道热门文章
61117959621026962162114651526410355114
13064961236471313822237111357533512931330
177971710513892123249208907089738199
62466107307427262614249324382180
92088973819972026525633061244171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欢迎进入-||中国最大搜索热门:
客服电话:400-123-123
河北围场县:发展中药材 促经济转型升级
中药材,中药材价格,价格
围场着力实施基地拓展、市场营销、科技服务、品牌打造四大攻坚战,大力发展中草药种植,全力推进产业转型、农民增收步伐。力争到2015年,将围场建成全省中药材生产加工出口重点县、最大的&道地药材&生产基地县。&
打好基地拓展战役。该县依托天原药业、保承中草药、金奥兽药等药材企业,将黄芪、黄芩、苍术等地道药材作为优势品种重点培育,扩大以药食两用药材、传统道地药材为主的围场传统优势的中药材专业生产基地面积。加大技术管理力度,进一步研究野生药材育种、驯化、人工栽培技术,开展苗种复壮,培育优良品种繁育基地。新上一批特色龙头,引进发展一批科技含量高、产品效益好、辐射带动强、发展潜力大的中药材精深加工企业,全面提升中药材加工业水平。   
打造技术服务平台。以中药材种植基地、加工企业为依托,深化与中医药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的合作,建立中药材仿野生驯化种植、中药饮片加工、中药制剂研发、中药新药研发、中药提取和精制等技术创新平台,建设一批现代中药材产业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加快推进县域中药材和中成药品种、技术更新转化步伐。   
拓展营销网络渠道。在中药材主产区建立集现货交易、电子商务、物流配送、安全检测为一体的大型交易市场。在中药材种植面积较大乡镇建立专业收购网点,形成一级市场带动二级市场,连接各收购网点的购销网络。培育市场服务主体,大力培养和发展中药材专业合作社和经纪人队伍,发展企业带动型、能人领办型、村集体联合组建型等多种形式的专业合作社,拓宽和搞活中药材销售。   
加大品牌建设力度。引导龙头企业加大科研开发力度,培育自主品牌,走品牌化发展之路。积极申报无公害中药材产地认证工作,提高中药材系列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加强中药材保健品与医药产品的开发,培育一批具有一定科技含量的中药龙头产品,逐步形成围场中药特色品牌,提升产品竞争力。
本文为康美中药网(.cn)转载文章,若文章作者或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认为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致电:0。
品种关键词文章
网友昵称:&nbsp
文明回复,理性发言
(请发言,并遵守)
列表加载中....
列表加载中....
客服咨询:
友链合作:
内容合作:――文章详细
您的位置:首页 > 规划 > 文章内容
恩施州药业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14:17:00   来源:
  一、恩施州概况
  湖北恩施州,是全国最年轻的少数民族自治州,长江中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我国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沟通的桥头堡,集“老、少、边、山、穷”于一身。恩施州属亚热带季风山地气候,垂直差异明显,整体特征为气候温和,降雨充沛,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寡照多雾。全州土壤类型复杂,土地种类众多,土壤养分含量高,酸碱度适中,质地良好,适宜多种植物生长,素有“华中药库”、“中国硒都”、“鄂西林海”、“华中植物园”之称。
  二、恩施州药业产业建设现状
  1、产业建设的主要成就。
  一是药业工业架构初成雏形。全州基本形成医药化工、中成药制剂、饮片加工、医药保健、药材生产和药材营销企业的网络格局,引领药业产业化发展。
  二是药材基地建设初成规模。通过发挥龙头企业、退耕还林工程和招商引资三大作用,“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普遍形成,一批地道药材特色产业经济带初具规模。全州现有各类药材留存面积120万亩,其中木本药材83万亩,草本药材37万亩。2003年,全州实现各类药材销售收入2.28亿元,为农民增加纯收入4600万元。
  三是科技兴药不断进步。全州初步建成地道药材生态环境检测、规范化种植、安全性质量指标评价三大技术平台,系统开展了12个地道药材品种的规范化种植(GAP)试验示范研究,取得重大进展。在研发创新上,八峰药化L型氨基酸生产工艺居国际领先水平;中药材组培快繁研究取得技术突破;大批地道药材野转家试验成功,一批优质地道药材进入国家原产地域保护程序。
  四是经营流通不断搞活。建立了地道药材展示信息服务中心,建立了“恩施中药材网站”,培育了利川汪营黄连交易市场等地道药材产地农贸集市,一批营销龙头企业、行业协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和生产营销大户快速发展,生产经营流通不断搞活。
  2、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是地方财力有限,产业投入不足。目前恩施州在科技创新和大项目拉动中药材资源开发上,还没有上规模、上等级,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财政困难,企业实力有限。中药材生产成本高,项目建设前期投入大,造成一部分刚刚起步的企业在资金周转上存在较大困难。
  二是企业规模较小,拉动能力不强。恩施州医药企业比较分散,部分企业规模小,产品科技含量低,缺少特色名牌产品,企业效益不高,导致中药材原料需求有限,缺乏有力的市场驱动和产业引导。大量药材以外销为主,由于运价、市场营销方面的成本较高,削弱了恩施州中药材的市场竞争力。同时原料外销异地,也丧失了就地加工转化升值,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机会。这是当前恩施州药业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之一。
  三是技术含量不高,培训推广不够。总体来看,全州中药材种植养殖零星分散,部分药材生产专业户规模偏小,生产经营粗放,品种混杂,种养管理水平不高,相当部分处于自然生产状态,缺乏技术指导,产量质量不高,综合效益较差。
  四是缺乏专业市场,导向作用不灵。恩施州地处武陵山腹地,周边半径1000多公里之内,没有一个完善的中药材专业市场,再加上缺乏稳定、专业的营销队伍,常常形成“有药无市”的局面,导致农民卖药难的现象时有发生。由于市场信息不畅,价格信号不灵,市场对生产的导向作用减弱,生产盲目性较大,产品与市场脱节。
  三、恩施药业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1、发展机遇重大。
  ――2004年,恩施州药业产业化建设获准进入了国家西部开发“十一五”重点项目规划编制笼子。
  ――全州各县市均为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工程等林业生态重点工程建设区,为发展森林药材、繁养药用动物、开展林药间作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
  2、自然条件优越。
  ――气候适药:恩施州气候类型多样,且随海拔高程变化呈明显垂直分布的生态小气候,可分为温热较湿、温暖湿润、温和湿润、温凉潮湿和冷凉过湿五种小气候类型,日照、雨量、气温、土壤极适合各类名贵中药材生长,我国南北分布的大部分药用动植物均有适生地带。
  ――土地丰富:全州适宜药材生产的区域在1000万亩以上,土层深厚、土质疏松、湿润,富含腐殖质和有机质,尤其土壤富硒,可生产全国独一无二的富硒药材。
  ――生态优良:全州森林覆盖率高达67%,加之工业化程度较低,生态环境优良。
  3、品种资源丰富。
  恩施州药用资源丰富,名贵珍稀药材遍及全州,目前已知的药用植物186科,854属,2088种,约占全国11146种的18.7%,超过同纬度其它地区收载的品种数;形成商品的中药材300多种,常年收购品种285种,占全国收购品种总数的48%。其中厚朴质量居全国第一位,产量居全国第二位,黄连和党参、当归和杜仲产量分别居全国第四和第五位。特别是黄连、续断、厚朴、木瓜、杜仲、黄柏、独活、天麻、玄参、党参、贝母、白术、当归等品种,栽培历史悠久,临床疗效显著,享誉国内外。
  4、基础设施逐步完备。
  ――全州公路通车在册里程达8182公里,已经实现乡乡通路和路面黑色化,全州90%左右的行政村通路,基本形成了公路交通网络;水路运输主要通过长江水道与外地相连,航空运输已开通恩施至宜昌、武汉和重庆等航线。
  ――全州8县市均开通了光纤通讯,所有乡镇开通了程控直拨、图文传真和移动电话,基本形成了具有九十年代初世界先进水平的通讯网络。
  ――恩施州水能资源丰富,水电装机容量已达78万千瓦,实现药业产业工业化的能源供给充足。
  ――恩施航空港扩建工程已经竣工并投入使用,宜万铁路、沪渝西高速公路均将在“十一五”中期全面贯通,交通基础设施将进一步改善,交通瓶颈的制约将彻底根除。
  5、市场前景广阔。
  恩施州生态环境好,无污染,药材品质优良,地道药材众多,兼有“富硒”品牌,开发用途广泛,因此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优势和开发前景。
  6、发展环境宽松。
  恩施州享受西部大开发、少数民族和贫困地区等优惠政策。同时,恩施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药业产业化建设,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药业产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对药业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为项目建设提供了具体的政策支持。
  7、发展氛围浓厚。
  恩施州从州到县市都组建了药业产业化领导小组和药业产业化办公室,负责统筹协调、产业指导和综合服务等工作,并加大药业产业宣传力度,强化舆论引导,营造了良好的产业发展氛围,农民种药积极性进一步高涨,民营企业踊跃投身药业,近百家民营企业成为恩施州药业产业建设的中坚力量。
  8、比较优势明显。
  农民种植药材亩收入一般在1000元以上,是一般粮食作物收入的5倍左右,部分品种可高达万元,药材生产已成为农村经济增长、农民增加收入的一个新的途径和亮点。
  四、恩施州药业产业发展规划
  1、规划指导思想和原则。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围绕全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目标,抓住西部开发的重大机遇,坚持和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用现代工业化理念谋划药业发展,以市场为导向,以品种为核心,以基地为基础,以科技为支撑,以企业为依托,加快推进药业产业化进程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税的“三赢”目标。发展药业产业应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不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做到当前利益与长远发展相结合,产业发展与生态建设相结合,保护森林资源,实现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产业建设中注重粮食安全,不损害基本农田;
――坚持为农民增收的原则。按照“公司+基地+农户”产业化经营思路,从市场、技术、信息各方面建立药农利益保障机制;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树立大开发、大产业、大流通、大市场的观念,找准产业优势,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坚持适地适药的原则。遵循中药材的地理学和原产地原理,按照立地条件,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突出地域特色,发挥比较优势,实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和社会化服务;
――坚持龙头带动的原则。实施品牌战略,扶持龙头企业,打造药业“航空母舰”;
――坚持突出民族医药特色的原则。打“恩施”牌,发展“恩施”药材,逐步建立土家医药体系;
――兼顾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原则,力争对产业发展的整体、宏观上具有科学的指导性,又在中、微观上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2、规划发展目标。
  “十一五”期末,恩施州将培植10个以上产值过亿元的药业龙头企业,建成“产、学、研”一体化的科技型骨干企业群,形成中药材生产、科研、加工、营销一条龙的产业链;创建10个以上在国内外有影响的中药材名优品牌;药材生产专业乡镇达到30个,药材基地达到500万亩,药用动物饲养量达到200万条(只);全州药业年产值达到50亿元,年均出口创汇2亿美元,年均为国家财政提供税收3.5亿元,全州农民人均每年增收过千元;“十一五”期间基本实现恩施州现代化中药材生产体系、研究开发体系、现代制药生产体系、药业产业化服务保障体系和市场综合服务网络的“四大体系,一个网络”的战略构想。
  3、发展思路和工作重点。
(1)以市场为导向,以品种为核心,以基地为基础,建设现代化的中药材生产体系。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品种为核心,以基地为基础,以经济利益为纽带,以科技为依托,按照GAP的种养管理规范要求,建立中药材骨干品种商品生产基地,搞好种养规划和品种选择,推进现代化中药材生产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我州传统地道药材优势,提高科技含量,规范基地建设和品种生产,创造条件抢注优质地道中药材品牌商标,并根据市场需求开发新品种。按照中药材产地适宜性原则,因地制宜,合理布局,遵循药材的地理学和原产地原理,选择品种最适宜生产地区建立基地。
  ----着力开发传统名优地道药材和大宗药材,以GAP试验示范基地的品种及其它有较好经济效益和开发前景且资源丰富的药用动植物品种为重点,按照本州气候垂直差异变化特征,突出三大产业带区建设(海拔800米以下的低山区,海拔800-1200米的中山区,海拔1200米以上的高山区),生产优质中药材,打造名优品牌,人有我优,人优我特。
  ----鼓励药业企业建立优质中药材生产基地,因地制宜发展以地道药材为主的商品药材、药化原料药材和药食两用绿色药材生产基地。扶持开发能力强、基础条件好、发展速度快的龙头企业建设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的中药材生产基地。鼓励药业企业建设地道药材优质种苗生产基地,确保基地建设种苗质量和品种的纯度。
----依托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工程等林业重点工程建设,与林业“七大产业”建设相结合,着力发展森林药材和动物类药材基地。
  ----实行“公司+基地+农户+专业技术协会”的产业化运行方式。建立完善激励机制,从政策、资金、技术上予以倾斜,培植一批药材生产专业乡镇、专业村和生产经营大户,促进其形成规模和特色。
  ----加大力度进行地道药材品种的种质鉴定和有效成份含量的检测,建立地道药材有效成份含量标准数据库,建立地道药材检测中心实验室,建立地道药材原产地种源基地,加强野生地道药材资源保护。
  ----积极开展地道药材原产地保护和申报,建立珍稀濒危药用资源的植物园区和开展保护研究,加强资源保护,合理开发利用。
  ----着力开展药材产地加工、深加工,提高附加值,减少运输成本。
(2)以企业为龙头,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建设现代化药业工业体系。
  ----推进市场机制下的企业兼并重组,逐步形成一批产品新颖、技术先进、装备精良、管理有素、扩张能力强的药业骨干企业,促进其成为药业产业化的主体。支持有条件的企业采取资产重组、兼并、项目联结、委托加工、分组核算等方式,增强核心竞争力。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以资本和技术成果为纽带,形成“技、工、贸、农”一条龙、“产、学、研”一体化的产业联合体。引导中小型企业与龙头企业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延长产业链。以现有地道药材GAP基地为主体,创造条件,逐步构筑中药药源生产产业集团。
  ----加大药业工业企业建设力度。采取得力措施,尽快完成八峰药化药用L型氨基酸生产线建设,尽快完成现有制药企业GMP改造。力争到2010年底前,建成8至10家产值过亿元,集中药饮片(含单味中药超微粉)生产、中间体生产、功能保健品(氨基酸及其它保健品)生产和中西成药生产的骨干企业群,所有药业工业企业全部通过GMP达标认证。
  ----加强对药用动植物的系列产品深度开发和综合利用。充分利用恩施州富硒和无污染的绿色药用动植物,开发功能性、保健性食品(包括饮品)和绿色食品包装材料等,提高药用动植物的经济效益和利用价值。
  ----加强州内民间医药文化、饮片炮制技术的挖掘、整理,培养饮片炮制技术人才,加快促进土家医药文化与药业工业的渗透,逐步构建土家药研究开发体系和生产体系,使土家药文化发扬光大。
  ----增强创新意识,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加大新药研发力度。开展现有名牌产品的系列品种、改进品种的开发,增加产品的附加值;针对市场需求,加强对治疗疑难病症新药的研制,如抗癌药、肝病药、胃病药、糖尿病药、妇科药、艾滋病药、老年性疾病药等。
(3)以市场为依托,建立市场信息服务网络。
  ----建立药材贸易大市场。以杨明药业、州地道药材展示信息服务中心、恩施武陵集团为依托,组织专班,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恩施州地道药材交易市场项目建设的申报工作。力争“十一五”期间,建成一个武陵山区乃至华中地区中药材集散地的恩施药材交易市场。
  ----建立县市药材仓储市场。“十一五”期间,各县市着力改善药材仓储条件,扶持 1至2家营销龙头企业,培育县市药材市场,提高药材初加工质量。
  ----建设市场信息服务网络。充分利用信息网络功能,加强数据库建设,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发展药业电子商务,开展全方位的网络信息化经营服务;按照GS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在部分有条件的地区扶持一批骨干医药商业企业,运用连锁经营、网络销售等多种形式,规范和发展医药营销网络,努力开拓州内外乃至国内外医药市场。
  ----建立统一管理的地产药材购销网络,实施龙头企业带动战略,按照集团式经营、连锁式管理、规范化运作、一条龙服务的总体构想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要求,以民营化为取向,适时组建恩施州地道药材集团公司。
(4)以州内涉药研究机构为依托,建立药业科技服务和研发网络。
  ----以州内涉药研究机构为依托,紧密联系省内外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等,建立药业科技培训中心,由州药业产业化办公室主管,市场化运作,跨部门、多行业合作,逐步延伸到重点村和基地,形成覆盖全州的技术培训和科技推广网络,培育共用技术平台,构筑产业化服务体系的主体。
  ----深入开展地
道药材标准化研究,建立地道药材规范化生产技术、有效成分含量、产品质量标准、开发利用价值和前景等数据库,展现恩施地产药材特色,打造“恩施药材”品牌。
----促进中成药生产骨干企业与州内外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建立长期稳定的研发协作关系,共同发展,实现双赢。通过项目争取和与企业联合,拓宽研究开发领域,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4、建设项目规划。
  恩施州“十一五”期间规划建设项目76个,总投资253788万元,其中,论证和筛选重点项目31个,总投资141722万元。
  ----药材基地建设:以优势地道药材、药化原料药材和药食两用品种为建设重点,年产值达到30亿元以上,为全州农民人均年增收800-1000元。筛选建设项目24个,重点发展以鸡爪黄连、中国板党、五鹤续断、石窑当归、竹节人参、鸡腿白术、红车轴草、青蒿、独活、玄参、紫油厚朴、皱皮木瓜、黄柏、杜仲、金钱白花蛇、鹿等70个药材品种为主的药材基地。
  ――种子种苗基地项目6个,科研示范项目8个,资源保护项目3个。包括配套种子种苗基地建设、科研示范基地建设、中药材组培快繁研究、新药研发、科技培训体系建设、土家民族药品开发、药材质量标准的研究与制定;开展中药材野生资源保护和争取国家原产地域保护工作等。
  ――药业工业建设:到“十一五”期末,全州药业工业产值达到25亿元,出口创汇1亿美元以上,在药业产业中的比重超过40%,并带动药材基地稳步增长,促进基地结构调整。力争在2020年前,全州药业工业产值达到50亿元,出口创汇3亿美元。筛选建设项目25个,其中:医药化工项目3个,即药用L型氨基酸系列产品生产,施恩堂制药公司老产品二次开发及新药研发,咸丰福海生物制品公司中药材消毒制品技术改造;医药中间体提取项目17个,包括建设青蒿素、有机硒蛋白、银杏黄酮、茄尼醇、鹰嘴豆芽素等医药中间体提取生产线和生产企业;中药饮片及中药超微粉生产项目5个。
  ――医药保健品综合开发项目7个,包括南沙参、山药、板党、凤头姜、藤茶等保健食品、饮品等深度开发。
  ――药业营销网络建设项目3个,建设药业物流配送中心、药材交易大市场和药业信息网络等。
  五、恩施州药业产业建设政策与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保障药业产业快速协调发展。
  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加快药业产业发展作为调整经济结构、发展特色经济、培育支柱产业、加快农民致富的一件大事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各级建立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全力抓、其他领导和有关部门配合抓、工作部门具体抓的药业产业化领导工作机制。各级领导要经常深入药业产业企业调查研究,加强协调,切实为药业产业发展排忧解难。
  州药业产业化领导小组负责做好全州药业产业化发展的宏观指导和综合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统筹协调、产业指导和综合服务等工作。各县市药业产业化领导小组和办公室,负责抓好本地区的药业产业发展工作。
  各级相关部门要切实增强服务意识,积极支持药业产业化发展。发改委(发改局)负责药业产业化重大项目的申报、管理和资金的争取、协调到位工作;经委(经贸局)、药监局负责指导、服务药业生产企业落实GMP改造和相关的技术改造;药监局负责指导生产、经营企业各种药品的达标认证工作,协助抓好药材贸易市场项目申报及相关工作;供销社抓好有条件的乡、村地道药材专业合作社的组建及流通服务工作;科技局负责指导和支持企业技术创新,争取各级科研项目对药业产业化的支持和投入,抓好地道药材GAP研究与示范基地建设;卫生局负责抓好民族药品研究、开发和推广,支持全州制药产品在州内市场的销售;农业局、林业局负责全州药材生产基地建设的规划和服务指导工作,推行“绿色证书”制度;民委、扶贫办、各金融单位、财政等部门要为药业产业化发展提供项目和资金支持;公安、工商、质监、税务、物价、国土、建设等部门要为药业产业化发展创造宽松环境。药业产业化领导小组办公室拟定具体的考核办法,强化目标管理,确保工作落实。
  2、落实优惠政策,为药业产业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
  认真落实国家西部大开发、国家支持中药现代化发展、扶持高新技术企业、少数民族自治、扶贫开发、退耕还林以及招商引资等方面的税收优惠政策,为药业产业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
  进一步规范各项收费行为,杜绝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等违法违规行为;对药业企业和个人一律取消法定收费项目以外的任何收费;上级规定的收费项目一律按下限收取;对从事药材种植的企业和个人,在税费政策许可的范围内可减免的一律减免;对从事药材经销和药品生产的企业,企业所得税按国家赋予民族自治地区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企业和民族自治地区经济发展有关税收政策规定,争取省政府予以减免。对发展中药、民族药业方面的技术转让、技术开发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收入免征营业税;对转制进入中药产业的科研机构,凡符合企业所得税返还条件的,其企业所得税及科研开发自用土地的城镇土地使用税实行全额返还。
  3、拓展筹资渠道,解决药业产业发展“瓶颈问题”。
  利用自身优势结合国家产业导向,抓住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机遇,努力争取国家投资,并用好管好项目资金,确保专款专用,加强监管,充分发挥项目资金的效益。
  加大银企合作,通过政府贴息、信用担保等方式,争取金融机构增加对药业产业的信贷规模。对从事中药材生产、药材经销和药业加工的企业或个人,商业银行在商业信贷原则指导下,积极开展授信贷款、质押贷款和贴息贷款等业务,开辟药业产业贷款的“绿色通道”,提供优质信贷服务,扩大信贷投资,支持扩大生产和经营规模。
  充分利用市场化手段,拓宽药业产业化融资渠道,吸引社会资金投入。鼓励和支持企业创造条件,发行债券和股票,进入国际国内资本市场融资,筹集发展资金。落实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以优势项目和现有企业为依托,探索以合资产业基金、风险投资基金、转让经营权、出售股权、收购、租赁、兼并重组等方式引进外资。创造宽松环境,扶持和加快民营经济发展,鼓励民营资本投入药业产业化建设。
  各级财政每年按比例安排一定资金,设立药业产业发展资金,用于药业产业发展的先期投入和重点项目扶持及奖励。各涉农资金管理部门将管理使用的专项发展(项目)资金,按照“统一规划、渠道不变、性质不变、集中使用、提高效益”的原则,集中一部分统筹用于支持药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药材基地建设。
  充分利用退耕还林政策,加大木本药材资源的开发、扶持力度,提高经济林中的木本药材份额,逐步形成以药材种植业和其他经济林共同发展的产业格局。
  4、实施科技兴药,提高药业产业科技含量。
  设立“药业产业化专家顾问团”,聘请知名专家作为药业产业化技术顾问,为药业产业化发展提供咨询服务。
  加大与科研院所的合作,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以资本和技术成果为纽带,形成“技、工、贸、农”一条龙、“产、学、研”一体化的产业联合体;加大科研成果转化和新产品开发以及以药材为原料的系列产品深度开发。
  继续加强GAP基地建设力度,积极申报GAP基地建设项目;积极申报和组织实施省级和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计划、星火计划、火炬计划、中小型科技企业创新基金、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新产品试制计划等。
  以科技服务为重点,依托涉药科研单位和湖北民族学院等大专院校,着力建设药业科技服务体系和民族医药研究体系,加大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和指导,特别是要使每个药农户有一个以上的科技明白人,全面提高药业产业科技含量。
  5、着力扶持产业龙头,加强产业带动能力。
  实行“公司+基地+农户+专业技术协会”的产业化运行方式,建立完善激励机制,从政策、资金、技术上予以倾斜,培植一批药材生产重点乡镇、专业村和生产经营大户,促进其形成规模和特色。
  采取重点服务、项目倾斜、政策支持、税收优惠、人才机制、激励机制等有效措施,推动药业企业快速发展,做大做强,尤其是重点扶持科技型企业发展,以形成药业龙头。
  帮助中小民营企业从技术、设备、人才等方面,提高民营企业驾御市场的能力,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和新产品研究开发能力,逐步提高民营经济比重。
  探索化学药品生产企业与中药生产企业联合的途径,中西结合,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中药生产要向集约化方向发展,不同企业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寻找共同发展的道路。
  6、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实施品牌战略。
  立足国内,瞄准国际;内抓质量,外树形象;充分运用优势,努力改变劣势,以增强产品竞争力为主要目标,积极开拓市场,争取足够的市场份额。
  以GAP基地认证为契机,申请注册恩施州中药材商标,树立“恩施药”、“土家药”、“生态药”品牌,并利用各种媒体,加强品牌宣传,提高知名度。加大新药研制力度,重视老产品的二次开发,对新药和国家中药保护品种,要加强市场开发,扩大生产,把政策用足,把产品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特、人特我优”,以市场为导向,及时把握市场信息,根据市场需求,指导企业和药农发展生产,选准发展品种,调整产业结构。
  7、加强药业“绿色通道”建设,积极培育和规范药业市场。
  依法对药材经销加强监管,加大执法力度,规范和整顿药材流通秩序,杜绝假冒伪劣药材的产生,维护恩施地道药材品质和声誉。
  依法对木本药材的采伐加强管理,确保药材品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加强对药材种植过程中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的技术指导,生产“绿色”药材。
  为州内外药业经销商提供优质、快捷、便利服务,打造药材“绿色通道”。整合州内药材购销市场,杜绝恶性竞争,引导建立行业协会,促进行业自律。
  加强对生产企业原料药材质量、投料的监督。将药品的事后管理转变为事前管理,中成药的名优生产企业及名牌产品所需的原料药材,必须到优质地道药材生产基地定点采购,严格检验;鼓励中成药生产企业,直接和地道药材生产基地挂钩,建立比较稳定的购销渠道,保证优质原料药材的生产与供应。
  8、保障药农利益,激发人民群众发展药业的积极性。
  凡与农民联合办中药材基地的企业必须与农户签订协议,发展订单药业,企业必须承诺回收产品的保护价,市场风险主要由企业承担,确保农民生产的药材销路。药业产业化办公室和有关部门将监督企业与农民联合种植协议的执行。
  多方筹集资金,支持农民发展地道药材生产。由企业争取的项目投资,企业承贷承还,并为农民提供优质种苗和肥料等先期投入,企业回收产品时收回投资;政府和相关部门争取各种扶贫项目,通过扶贫到户,支持农民发展地道药材;协调金融部门给农民提供小额支农贷款。
  建立现代信息网络,利用各种传媒和宣传渠道,加强信息传递,使广大药农、种植大户和企业及时了解市场信息和技术信息。
  开展技术研究,加强技术服务,提高药农生产水平。鼓励农、林、药技术人员为农民发展地道药材提供技术服务,对有突出贡献的技术人员给予奖励。拓宽技术推广渠道,常年对农民进行实用技术培训;建立优质良种培育基地和高效试验示范基地,为农民提供优质优良种苗,为农民发展药材生产提供示范和学习参观场所。
  加强药材收购市场管理和药材收购价格监督,确保药农生产的药材卖出公平合理的价格。
来源网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药食两用的药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