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艾滋病感染几率常见的机会性感染?

& 艾滋病症状
艾滋病症状专家赵红心:艾滋病机会性感染可以治愈
核心提示:
本文主要由专家分析艾滋病的机会性感染如何可以治愈。
  主持人:说到鸡尾酒疗法,可能大家多多少少都听说过,它究竟代表了一个什么样的含义,怎样对病毒发挥作用的呢?
  赵红心:鸡尾酒疗法是我们俗称的疗法。它主要根据药物不同的组合原则,把3到4种药组合在一起,具有强大的抗病毒作用,所以,我们才把它叫做高效的抗逆转病毒的治疗,俗称鸡尾酒疗法。
  目前抗逆转病毒的药物,根据病毒复制的五个环节已经研发出了四类药物,也就是说这四类药物是作用于病毒复制的不同的环节。比方说,从病毒进入细胞这个过程我们已经有一个药,叫做T20,也叫做融合抑制剂,会阻止病毒,不让病毒进入细胞,这是阻止病毒进入的过程。
  第二个过程,也就是病毒进入细胞之后,因为我们谈到是一个逆转的病毒,它是一个RNA的病毒,要想完成病毒的复制必须要逆转路程。DNA的病毒从RNA到DNA的过程我们把它叫作逆转录,在逆转录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两种药物。一种药物叫做核苷类逆转录酶的抑制剂,另一种药物叫做非核苷类逆转录酶的抑制剂,它主要阻断从RNA到DNA的一个转录过程。
  第三个环节,也就是说病毒的DNA要整合到我们宿主细胞的DNA里面,把这个过程叫做整合的过程。整合的过程我们也有一些药物进入了一期和二期临床试验,叫做整合酶抑制剂。当然这期我们还没有一个完整的药物问世。
  第四个过程,也就是说,病毒借助深入的DNA要合成一些蛋白、酶、肽类,而这些蛋白和肽类是合成病毒的一些主要的原料,它必须要经过一个蛋白酶来把它进行切割或者整装,这个过程叫做蛋白酶的一个修复过程。我们在这个环节里,发现了一种药物叫做蛋白酶抑制剂,可以阻断把已经完成的一些颗粒或者是一些病毒的蛋白或者酶来进行切割,也就是说阻断了病毒成熟的过程,这就叫做蛋白酶的抑制剂。这个药物我们已经研发成功而且有大量的蛋白酶抑制剂问世。
  第五个环节,也就是当病毒合成完之后,又有一个出芽要出到细胞的外面再去感染其它的细胞,我们把这个过程叫做出芽。这个过程,我们还没有新药问世。主要是抑制病毒的复制,我们总的叫法也是从来不说把这个病毒清除,我们一直在说抑制病毒的复制或者叫做最大限度的抑制病毒的复制。
  主持人:说到治疗时期,既然它能阻断病毒的复制,为什么不从一检查出来病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就开始使用呢?
  赵红心:这就谈到治疗的时机,为什么说我们要终身服用,因为我们清除的这些病毒是血浆中的病毒,而真正要进入细胞非常非常的难。也就是说,所有的药物要进入细胞尤其是要进入细胞的核内非常的困难。
  可能大家听到了我们在谈到病毒复制的环节里面有一个环节,就是病毒的DNA整合到束组的DNA里面的时候,我们的药很难达到这个部位,所以说这部分前病毒,也就是整合在束组的DNA里面的这个前病毒它就潜伏下来了,它处于一个潜伏的状态。一旦耽误了免疫功能激活甚至有问题的时候它会出来作乱,也就是说,我们把它叫做潜伏的感染。我们并不能一下子完全清除这个病毒。为什么说这就是长期的治疗,根据这一个数学的模式,这就是说国外的一个科学家做了一个叫做数学的模式来计算,我们要想根据每个环节,一个环节一个环节计算的话,要想把所有的病毒清除需要73年的时间。所以,这就是我们为什么终身的治疗,可能它的机理或者说它的计算也来源于此。
 关注艾滋病 关爱生命&&&
(实习编辑:吴春丽)
常见症状: 并发症状: 相关检查: 推荐用药:
适用于HIV感染的成人及12岁以上...[]
推荐医院:推荐医生:
2下一页尾页
这些疾病都不是你要找的? 用工具试试!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扫一扫”分享
目自1985年发现第一例艾滋病病人以来,中国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43.4万,其中死亡8.8万。艾滋病似乎成无需百度便知晓的疾病名词。然而,艾滋病真的是大众熟知且重视的疾病吗? []
在线咨询(向医生免费提问)
请在此提交您的问题,即有万名医生10分钟内为您解答
答你所问,名医在线近距离。
求医就诊小贴士
肿瘤的真相与误区
妇产大解密
糖叔的甜蜜私厨
皮肤大件事
白癜风是属于一种比较顽固的皮肤疾病,一般白癜风在早期患…… []
在我国的中医院校经常能看到一批批外国医生围着中国医生学…… []
你了解子宫内膜异位症吗?它是一位擅长伪装的病魔,它最爱…… []
包皮过长,会导致龟头过于敏感,从而引发早泄等疾病。…… []
Reyataz(atazanavir,阿扎那韦)于2003年上市,联合低剂量药代动力学增强剂ritonavir(利托那韦)及其他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用于HIV-1感染者的治疗。单选题 艾滋病常见的机会性感染?_百度知道
单选题 艾滋病常见的机会性感染?
B巨细胞病毒感染
C卡波西肉瘤
D卡氏肺囊虫性肺炎
E白色念珠菌感染
我有更好的答案
你可以去“老李艾滋病试纸网”了解一下。里面有很多有关艾滋的资料。对你会有帮助的。
答案是全选ABCDE艾滋病症状咨询——艾检网
向医生提问
完善患者资料:*性别: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艾滋病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艾滋病急性症状期间 淋巴结是全身肿大还是局部肿大?
艾滋病急性症状期间 淋巴结是全身肿大还是局部肿大?
09-06-24 & 发布
全身对称性肿大,主要是掖下,颈后和颌下,还有腹股沟最明显,另外肿大的淋巴有1厘米大小,坚硬,可移动.曹教授说的98%的人没有急性期的表现的,而且表现也不会只有某个特定的,是一系列的,感冒,发烧,淋巴结肿大等...如果没高危请不要胡乱猜想,如果有还要具体分析,感染率有的不是很高的.真担心就六周后去检测下不就行了 急性HIV感染临床表现 1,有发热,乏力,咽痛,全身不适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2,个别有头痛,皮疹,脑膜炎或急性多发性神经炎 3,颈,腋及枕部有肿大的淋巴结类似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4,肝脾肿大 艾滋病期 1,原因不明的持续不规则发热38度以上,大于一个月 2,慢性腹泻次数多于3次/日,大于一个月 3,6个月之内体重下降10%以上 4,反复发作的口腔白念珠茵感染 5,反复发作的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或带状疱疹病毒感染 6,肺孢子虫肺炎(PCP) 7,反复发作的细菌性肺炎 8,活动性肺结核或非结核分枝杆茵病 9,深部真茵感染 10,中枢神经系统占位性病变 11,中青年人出现痴呆 12,活动性巨细胞病毒感染 13,弓形虫脑病 14,青霉茵感染 15,反复发生的败血症 16,皮肤粘膜或内脏的卡波氏肉瘤,淋巴瘤。 诊断标准:有流行病学史,实验室检查HIV抗体阳性,加上述各项中的任何一项即可诊断为艾滋病。 确诊艾滋病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到防疫站去检测HIV抗体,现在国家对这方面的保密工作做得很好,如果你不放心的话,你可以匿名去检测。或者电话向所在防疫站或疾病控制中心咨询一下。艾滋病窗口期: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不能仅凭一些症状就论定为艾滋病。艾滋病的确诊主要是检测体内的HIV。如果血液中能检测出HIV才能确诊。HIV感染后,潜伏期2---10年,感染后经过短暂急性感染症状后即转入较长时期的无症状阶段,直到机体免疫能力崩溃而进入感染晚期。艾滋病实际上是HIV感染的晚期阶段。 急性HIV感染临床表现 1,有发热,乏力,咽痛,全身不适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2,个别有头痛,皮疹,脑膜炎或急性多发性神经炎 3,颈,腋及枕部有肿大的淋巴结类似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4,肝脾肿大 艾滋病期 1,原因不明的持续不规则发热38度以上,大于一个月 2,慢性腹泻次数多于3次/日,大于一个月 3,6个月之内体重下降10%以上 4,反复发作的口腔白念珠茵感染 5,反复发作的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或带状疱疹病毒感染 6,肺孢子虫肺炎(PCP) 7,反复发作的细菌性肺炎 8,活动性肺结核或非结核分枝杆茵病 9,深部真茵感染 10,中枢神经系统占位性病变 11,中青年人出现痴呆 12,活动性巨细胞病毒感染 13,弓形虫脑病 14,青霉茵感染 15,反复发生的败血症 16,皮肤粘膜或内脏的卡波氏肉瘤,淋巴瘤。 诊断标准:有流行病学史,实验室检查HIV抗体阳性,加上述各项中的任何一项即可诊断为艾滋病。 确诊艾滋病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到防疫站去检测HIV抗体,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急性期淋巴肿大,大小一厘米左右,外表红肿,可明显看得出来,对称性的,按压有痛感.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爱滋病的症状和诊断 )、艾滋病的国际诊断标准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大部分病人在艾滋病感染初期没有任何症状。此后,7至8年内将有50%人发展为艾滋病。 一、 艾滋病的国际诊断标准 艾滋病的诊断标准国际上常用的有美国疾病控制中心的分类和Walter Reed的分类。其最主要的条件是卡波氏肉瘤和机会性感染。实验诊断为CD4细胞下降和艾滋病毒抗体阳性。 美国疾病控制中心于1991年11月发布公告称:自日发布公告称:自1992年4月开始,采用新的艾滋病诊断标准——特别强调CD4细胞数,指出“凡CD4细胞数低于200/微升者,不论有无症状,均被认定为艾滋病人”。此定义简单、明确,但尚未成为国际公认标准。 2)、中国艾滋病的诊断标准 中国目前艾滋病的诊断标准是:血液检查艾滋病抗体阳性,又具有下述症状中任何一项者,可确诊为艾滋病人。 1、 近期内(3至6个月)体重减轻10%以上,且持续发热达38摄氏度。 2、 近期内(3至6个月)体重减轻10%以上,且持续腹泻(每日达3至5次)一个月以上。 3、 卡氏肺囊虫肺炎。 4、 卡波氏肉瘤。 5、 明显的真菌或其他机会性感染。 3)、艾滋病的临床分期 1、 急性期 大部分病人在艾滋病感染初期,没有任何症状。但有一部分病人在感染数天至3个月后,有如流行性流感冒样或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样症状:发热、赛战、关节疼、肌肉痛、呕吐、腹泻、喉痛等,一般在艾滋病毒感染后2至8周出皮疹,血中出现艾滋病毒抗体。最长约半年后出现抗体。 2、 无症状感染期 在急性期后,没有临床症状,为无症状的健康人,但体内有艾滋病毒,又称为艾滋病潜伏期。此后,8年内将有50%的人发展为艾滋病。有报告称,1至7年内从感染病毒到发病,其比例依次为1.5%,5%,10%,15%,25%,30%和40%。儿童艾滋病潜伏期短,平均为12个月。这时用很敏感的方法检测艾滋病感染者浆中的病毒核醒量,可预测5年内发病的机率。 3、 艾滋病前期 无症状感染期之后,出现明显的与艾滋病有关的症状和体征,有人称之为艾滋病相关综合征,也有人称之为持续性全身性淋巴腺病等。主要表现在:持续性的淋巴腺肿大,开始于颈部,其次为腋、腹股沟淋巴结等。一般少有两处以上淋巴结肿大者。体重减轻10%以上。周期性发热(38摄氏度左右),常持续数月。夜间盗汗。发生单纯疱疹病毒、白色念珠菌(属真菌类)等各种感染。 4、 艾滋病期 由于免疫系统被严重破坏,各种致命性机会感染、肿瘤等极易发生。病变可表面在肺、口腔、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心脏、肾脏、眼、关节、皮肤等等。已发生机会性感染者,平均存活期为9个月。 肺部病变 约半数的艾滋病患者是以肺部症状为初期表现的。最常见的是卡氏肺囊虫肺炎。患者表现为持续性咳嗽等。此外,还会发生巨细胞病毒性肺炎、结核杆菌肺炎、细菌性肺炎、肺卡波氏肉瘤等等。 皮肤病变 皮肤病变可能直接由艾滋病毒引起,也可能由于免疫缺陷所导致的机会性感染或其他原因引起。霉菌性、原虫性感染甚为常见,皮肤表征变化多端,而其复杂性恰有助于艾滋病的诊断。常表现为皮肤癣菌症、皮下结节、尖锐温疣、局部性蜂窝组织炎、溃疡、严重的带状疱疹。35%的艾滋病人有卡波氏肉瘤,表现在皮肤上为棕色或蓝色皮肤斑,在肺、淋巴结及内脏也有卡波氏肉瘤。患卡波氏肉瘤者平均存活期为2年。另外,艾滋病人发生淋巴瘤的危险性较正常人高100倍。 口腔病变 口腔病变在艾滋病及艾滋病前期时常发生。其中以白色念珠菌感染、单纯性疱疹病毒感染、EB病毒感染、卡波氏肉瘤、淋巴瘤最为常见。 消化系统病变 消化系统为艾滋病机会性感染的常见部位。侵害胃肠道的病原为阿米巴、隐孢子球虫(此两种属寄生虫类);白色念珠菌;痢疾杆菌、结核杆菌(此两种属细菌类);巨细胞病毒等,表现为较严重的腹泻,有的类似霍乱。长期持续发病,可因衰竭而死亡。感染所致的肛门慢性溃疡,可视为艾滋病的特征之一。 神经系统病变 90%的艾滋病人在不同病理时期有神经系统症状。其中艾滋病脑炎是由艾滋病毒侵入神经组织引起的,特点是进行性的认识能力受损,25%~50~的病人伴有运动及行为异常。脑病发生后从严重痴呆到死亡不超过6个月。巨细胞病毒感染、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弓形体感染、梅毒感染等等,都会造成脑炎。其他社经系统病变还有脑肿瘤、脑出血、脑梗塞、带状疱疹性神经根炎等。 心血管系统病变 艾滋病毒、巨细胞病毒、链球菌、结核菌、疱疹病毒感染及卡波氏肉瘤都可引起脑血管病变。各种机会性感染引起的心肌炎更为多见。有报告称:年,经尸体解剖的71例艾滋病病例中,竟有37例患心肌炎。 内分泌系统病变 见有胞腺、脑下垂体、甲状腺、胰腺、肾上腺等方面的病变。睾丸病变可使精子生成减少或缺乏。若发生在早期,还可见睾丸萎缩现象,而使性欲减退。艾滋病的内分泌病变并非罕见,可有两种以上并发。 肾脏病变 约10%~30%的艾滋病人有肾机能障碍,最常见者为肾小管坏死,早期为蛋白尿,晚期为尿毒症终末期肾病变。 眼科病变 症状轻微者可能仅有结膜炎,严重者会丧失视力。并可发生恶性肿瘤。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艾滋病的常见症状 许多受艾滋病病毒感染的人在潜伏期没有任何自觉症状,但也有一部分人在感染早期(病毒复制开始阶段,感染后2-4周,介于5天-3月)可以出现非特异性的急性HIV感染综合征,表现似单核细胞增多症:发烧、盗汗、头晕、无力、咽痛、不适、肌痛、头痛、关节痛、躯干丘斑疹、腹泻、淋巴结病(主要累及腋窝、枕部及颈部淋巴结,也可出现全身淋巴结肿大,可持续存在数月,甚至数年)等类似“感冒”的症状,有些人还可发生腹泻。这种症状通常持续1-2周后就会消失,此后病人便转入无症状的潜伏期。它与EB病毒引起的单核细胞增多症主要鉴别是:突然发作、扁桃体基本正常、常见口腔溃疡、皮疹及腹泻,此外还可能出现无菌性脑膜炎、外周神经症、脑病、脾肿大等。原发急性感染的检出主要靠检查HIV抗体。随后感染者进入长期无症状潜伏期,此时病毒复制处于低水平状态。在某些因素作用下病毒复制被激活,由于病毒大量增殖,损伤机体的淋巴细胞,从而逐步增强免疫缺陷,感染者呈现艾滋相关综合征,最后转成艾滋病。潜伏期病人的血液中有艾滋病病毒,血清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查呈阳性反应,这样的人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称艾滋病病毒携带者,简称带毒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很强的传染性,是传播艾滋病最重要的传染源。 HIV引起缓慢渐进性感染,具有很长无症潜状期,平均潜伏期7-10年,每年约4-10%发展为艾滋病,12年内发病率65%,15年内95%,少数在感染后17年仍未发病;发病后病程平均为1年半。在很长的潜伏期中,感染者虽然没有自觉症状,外表一如常人,但全身免疫系统仍在继续受到艾滋病病毒的破坏,到免疫系统功能再也不能维持最低的防御能力时,多种对正常人不会引起疾病的病原微生物便会使患者发生条件性感染,引起脑、肺、胃肠道和其他部位的病变及症状。一些恶性肿瘤也因患者抵抗力极度低下而产生。艾滋病人的症状因为发生条件性感染的内脏和发生肿瘤的部位不同,表现为多种多样。 常见的症状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一般性症状 持续发烧、虚弱、盗汗、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体重下降在三个月之内可达10%以上,最多可降低40%,病人消瘦特别明显。 (2)呼吸道症状 长期咳嗽、胸痛、呼吸困难、严重时痰中带血。 (3)消化道症状 食欲下降、厌食、恶心、呕吐、腹泻、严重时可便血。通常用于治疗消化道感染的药物对这种腹泻无效。 (4)神经系统症状 头晕、头痛、反应迟钝、智力减退、精神异常、抽风、偏瘫、痴呆等。 (5)皮肤和粘膜损害 弥漫性丘疹、带状疱疹、口腔和咽部粘膜炎症及溃烂。 (6)肿瘤 可出现多种恶性肿瘤,位于体表的卡波希氏肉瘤可见红色或紫红色的斑疹、丘疹和浸润性肿块。 所以,艾滋病的症状是非常复杂的。 临床常分三期。首先隐性期,感染病毒后,患者出现发热,头痛,恶心,脾肿大持续3~14天,症状自行消失,进入无症状期,受感染后2个月抗体即转为阳性。若全身淋巴结再次肿大,发热、腹泻均超过1月以上为第二期,接下来为第三期,配偶双方都染上艾滋病毒。一期一般无症状,对性欲无影响,可过性生活,但性交的时间、性交次数不宜过长过多。若一方未受感染,应禁止性生活,决不能再感染上病毒。二、三期患者已有多种临床症状,心理上遭受严重打击,性欲被强烈抑制。治疗艾滋病无特效药物,目前应用的药物,对性功能又有抑制作用,因此,二、三期应减少性生活,以治疗为主。 1990年世界卫生组织将HIV感染分成临床四期: 一、无症状期一-无明显症状或有迁延性淋巴结肿大。 二、轻症期一-体重减轻<10%,轻度皮肤粘膜损害如皮炎、痒疹、霉菌性指甲感染、口腔溃疡、口角炎、反复发作上呼吸道感染。淋巴细胞总数>2000/mm3,CD4细胞500mm3。 三、中症期-一消耗性症侯群:体重减轻>10%,原因不明发热>1月,原因不明腹泻>1月,口腔炎,口腔粘膜白斑、肺结核等。淋巴细胞总数/mm3,CD4细胞200-500/mm3。 四、重症期一-消耗性症侯群加重,各种继发感染,各种继发肿瘤,原因不明运动障碍等。淋巴细胞总数〈1000/mm3,CD4细胞〈200/mm3(降至100左右,病人最多再存活1年)。 AIDS 的 病 理 改 变 AIDS是由HIV感染所致,常继发机会性感染和恶性肿瘤,死亡率很高,病理改变可分三大类: 1.免疫缺陷的形态表现,主要见于淋巴结、胸腺、脾及其它淋巴样组织,表现为淋巴细胞显著减少,淋巴滤泡和生发中心缺如。 2.机会性感染:最常见的是巨细胞病毒(CMV)和卡氏囊虫肺炎(PCP),也是AIDS病人的最主要死因。 3.肿瘤:最常见为卡波西氏肉瘤KS,目前认为是诊断AIDS的标记性病变,可广泛分布于体表任何部位或体内任何器官。其次为非何杰金氏恶性淋巴瘤,具有组织学分化低,恶性度高的特征。 综合有关资料,迄今为止,AIDS的病理形态学尚未发现明显的特异性改变,但有其特点。诊断AIDS必须结合病史、临床表现、细胞免疫缺陷的实验室依据、以及重要的血清HIV抗体阳性结果,而病理形态变化对AIDS的确诊,无疑也有着重要意义。 不一定,但是大多数会伴有淋巴结肿大,一般用手能摸到就是肿大,而不需要用眼睛看出来。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艾滋病感染几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