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只要我改变自己作文,你为什么不改,不公平。。。?

你认为没错是你的立场,我认为不能接受是我观点。要主张什么权利那是你自己的权利,但是不能有此就让别人丧失权利。权利不是仅只在北京主张,在自己的家乡,别的地方都应该主张。我觉得不舒服应该选择离开,你觉得不舒服为什么不选择离开,而是嚷着不公平,要改变呢?_回龙观社区网
《野猪乐园》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等&&&&级:资深长老
经&验&值:15885
魅&力&值:376
龙&&&&币:15504
积&&&&分:11193.2
注册日期:
你认为没错是你的立场,我认为不能接受是我观点。要主张什么权利那是你自己的权利,但是不能有此就让别人丧失权利。权利不是仅只在北京主张,在自己的家乡,别的地方都应该主张。我觉得不舒服应该选择离开,你觉得不舒服为什么不选择离开,而是嚷着不公平,要改变呢?
如果真是人权至上的改革家,那就不是选择性主张,而是无论在哪里,在什么位置都是这个主张。外来人员,尤其是底层生活不易,但是不是有此就可以放弃一切准则的理由。更不是有此就理直气壮的驱逐本土人士的理由。让人家本土人士受不了就走,爱哪儿哪儿去的说法,接受不了。(此文由舞动的水在 14:37:51编辑过)
--缘深缘浅,路长路短,遇见就好。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387次 &&
&相关文章:
-&(48字节&阅读:1206次&跟贴:96
-&(阅读:125次& 09:57)
-&(阅读:68次& 09:57)
-&(阅读:72次& 09:59)
-&(阅读:100次& 09:58)
-&(阅读:77次& 10:00)
-&(阅读:71次& 10:21)
-&(阅读:72次& 10:42)
-&(阅读:104次& 10:04)
-&(阅读:82次& 09:58)
-&(阅读:72次& 10:00)
-&(阅读:80次& 10:02)
-&(阅读:70次& 10:03)
-&(阅读:80次& 10:05)
-&(阅读:88次& 10:00)
-&(阅读:74次& 10:01)
-&(阅读:82次& 10:04)
-&(阅读:94次& 10:06)
-&(阅读:86次& 10:11)
-&(阅读:69次& 10:15)
-&(阅读:69次& 10:17)
-&(阅读:73次& 10:22)
-&(阅读:60次& 10:24)
-&(阅读:76次& 10:29)
-&(阅读:46次& 14:03)
-&(阅读:63次& 10:07)
-&(阅读:80次& 10:12)
-&(阅读:78次& 10:17)
-&(阅读:64次& 10:18)
-&(阅读:88次& 10:07)
-&(阅读:106次& 10:13)
-&(阅读:85次& 10:16)
-&(阅读:64次& 10:20)
-&(阅读:98次& 11:02)
-&(阅读:76次& 10:00)
-&(阅读:80次& 10:02)
-&(阅读:78次& 10:07)
-&(阅读:77次& 10:12)
-&(阅读:71次& 10:30)
-&(321字节&阅读:172次& 11:09)
-&(243字节&阅读:177次& 12:18)
-&(1703字节&阅读:99次& 13:00)
-&(378字节&阅读:378次& 14:25)
-&(2600字节&阅读:64次& 16:11)
-&(609字节&阅读:107次& 18:08)
-&(36字节&阅读:52次& 18:23)
-&(阅读:21次& 18:27)
-&(阅读:81次& 12:26)
-&(阅读:32次& 10:17)
-&(阅读:87次& 09:59)
-&(阅读:68次& 10:04)
-&(阅读:91次& 10:24)
-&(阅读:61次& 10:49)
-&(阅读:34次& 10:28)
-&(阅读:82次& 10:04)
-&(阅读:29次& 10:23)
-&(阅读:254次& 10:29)
-&(240字节&阅读:80次& 10:39)
-&(阅读:62次& 10:51)
-&(阅读:61次& 10:34)
-&(阅读:47次& 10:38)
-&(108字节&阅读:118次& 10:43)
-&(阅读:86次& 10:44)
-&(阅读:119次& 11:00)
-&(阅读:229次& 11:15)
-&(阅读:39次& 11:22)
-&(阅读:32次& 11:30)
-&(阅读:53次& 11:39)
-&(阅读:87次& 12:05)
-&(阅读:51次& 12:34)
-&(阅读:23次& 14:01)
-&(阅读:65次& 10:46)
-&(阅读:79次& 11:01)
-&(阅读:22次& 12:31)
-&(阅读:57次& 11:02)
-&(阅读:59次& 11:16)
-&(阅读:42次& 06:33)
-&(阅读:49次& 11:05)
-&(阅读:41次& 11:10)
-&(阅读:64次& 11:14)
-&(阅读:49次& 11:18)
-&(阅读:41次& 12:25)
-&(阅读:78次& 12:30)
-&(阅读:33次& 20:24)
-&(阅读:35次& 20:33)
-&(阅读:30次& 21:00)
-&(阅读:40次& 20:47)
-&(阅读:42次& 20:55)
-&(阅读:59次& 21:06)
-&(阅读:50次& 22:52)
-&(阅读:27次& 22:53)
-&(78字节&阅读:92次& 06:44)
-&(7字节&阅读:46次& 23:33)
-&(171字节&阅读:84次& 01:04)
-&(阅读:114次& 09:56)
-&(阅读:88次& 10:21)
-&(159字节&阅读:28次& 10:36)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记住密码:
京ICP证040069号 昌公网安备号 法律顾问:《你为什么感到社会不公平》 -
人生是不公平的,习惯去接受它吧。——微软公司董事长 比尔·盖茨“命运”两个字,不同的人总有不同的理解。很多成功人士喜欢说是他们的“运气”好,而有些不大舒畅的朋友就总是抱怨自己的“命”不济,抱怨命运不公,抱怨社会不公平,等等。&  亲爱的朋友,如果你现在正在抱怨社会不公平,正在抱怨老板不公平,正在抱怨老公、老婆、老爸、老妈、同事、客户……对,那,就赶紧一口气读完《你为什么感到社会不公平》,你一定会觉得释然。人生如战场,要想在事业中获得成功,不仅要积极防御,更要主动出击,如果想靠撤赢战争,几率是非常小的。——
《你为什么感到社会不公平》 -
比尔盖茨说:“人生是不公平的,习惯去接受它吧。”世界上从来就没有公平的理想国,只有幻想公平的乌托邦,作为现代的都市人,要时时刻刻明白这一点,以平常心接受现实,否则,就会陷入无穷无尽的烦恼之中。那么如何才能在不公平的社会中找到自我,平衡心态,通向成功?本书通过大量实际通的案例,分析出如何在现实社会中面对遭遇的不公平,打开心结,找到平衡的心态,以平常心、进取心来改变自己的生活和工作,通向成功的彼岸。
《你为什么感到社会不公平》 -
钢,太极创新管理专家。资深财经评率人,畅销书作者、策划人,电视栏目及论坛嘉宾主持,职场及就业指导专家。合作&所在团队:新生代大师许文胜先生顾问团队成员,北京博士德管理顾问公司资深顾问,清华大学国际院特聘教授。著书:《要努力的工作&更要聪明的工作》、《工作就是生意》、《名家对话职场7方面》、《老板这边,员工那边》、《普通人不普通的6种模式》、《未来10年热门职业》等。董一鸣,资深人力资源专家、国学与中西文化专家。曾任摩托罗拉(中国)电子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项目经理,通用电气传感与测量集团大中国区人力资源经理,美国特雷克斯公司中国区人力资源总监。现为职场类杂志自由撰稿人、企业管理咨询师、职业培训师。
《你为什么感到社会不公平》 -
第一章 世界上有过乌托邦,可从来没有过绝对的公平
1.社会从来就没有绝对的公平
2.富人为什么富,穷人为什么穷
3.在大叫不公平之前,想一想你付出了多少汗水
4.没能力的人才会抱怨社会没有给他想要的那份公平
第二章 把封闭的心门敞开,改变生活先要感恩生活
1.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2.少一点期待,就多一点满足
3.忘记该忘记的,接受要接受的
4.善待他人,善待自己
第三章 社会不因抱怨而动容,只因努力而改变
1.抱怨的时候,你正损失着一去不复返的青春
2.无路可走的人总是那些不下工夫
3.改变你的想法,就会改变你的世界
4.没有怀才不遇,只有寻找机遇
5.老板都有血泪史,没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
第四章 山不过来你过去,让不公平在你面前低头
1.一切从自身开始,所有阿题都自己扛
2.压力是威长的开始,用经历书写简历
3.,百炼才能威钢
4.永不言弃,从绝望中寻找希望
第五章 ,只有自己才能拯救自己
1.视野有多大,事业就有多大
2.因能力而改变,因适合而选择
3.相信自己,更要知道相信自已什么
4.别无选择,同自己作战
第六章 战争不是素撤退打赢的,用行动创造价值
1.要奋青不要愤青,专注地去做自己喜欢的事
2.诚信和执著就是你的竞争力
3.赚钱就是硬道理,用业绩说话
4.绝不逃避,承担职责
第七章 只要你是勤奋的,你就是被老天偏爱的
1.老天爷从不愚弄头脑简单的人
2.接受工作的全部,不只是益处和快乐
3.和团队共成长,让你的世界更和谐
4.边干边学,摆脱
5.干一行爱一行,把优秀作为习惯
《你为什么感到社会不公平》 -
  1.社会从来就没有绝对的公平
  没有公平不公平,关键是你想要什么
  世上没有绝对的公平。如果真的绝对公平了,反而是另一种不公平。人生来就有很多的不公平,出生背景不同、家庭关系不同、受教育的程度不同。最让人们感到心里不平衡的、最要命的是,从前跟我在一个锅里吃饭的人,今天吃的不一样了,一起工作他升官了,同样做生意他发财了,都没有背景关系他事事顺利、我处处碰壁……比尔·盖茨说:“社会是不公平的,我们要试着接受他。”
  其实,人的一生实际上就是欲望不断产生和满足的过程。名欲、利欲、权欲,伴随着人的快乐、痛苦、荣辱,甚至生死。最欣赏那句小品里的台词:“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干自己的事,下自己的蛋,让别人羡慕去吧。”社会没有公平不公平,关键是你的心态,看你自己想要什么。
  世界上的事从来都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有所施才有所获。只有有了对于生活、对于工作的付出,才有可能得到期望的回报。
  因为在2006年出现在胡润百富榜的第一位,几乎在一夜之间,张茵这个名字红遍了大江南北。
  与那些依靠高新技术上榜的富豪不同,张茵从事的是废纸回收再生产,这也是张茵引起人们好奇的原因之一。
  出生于20世纪50年代军人家庭的张茵,幼时家境清贫,1982年大学毕业之后,张茵先在工厂做会计,随后又在一家贸易公司做包装纸的业务。
  1985年,张茵来到香港,在一家中外合资贸易公司担任会计。一年以后,这家公司倒闭了。此时摆在张茵面前有两种选择:回广东,或者留下创业。面对失业困境的张茵经过慎重的思考,决定留下来创业。
  创业之初,张茵面对资金缺乏、资源困乏的双重局面,只能从低端做起,她做起了废纸回收的生意。张茵从一开始就坚持品质第一,改变香港过去往纸浆里面掺水的做法。但这也触犯了同行业的利益,她被认为是违反了“行规”,甚至因此接到黑社会的恐吓电话,张茵陷入困境之中,感到了社会带来的不公平。但张茵没有退缩,更没有抱怨,而是以她的公道和诚实经营,迅速在香港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收废纸的那些人都愿意跟她做生意。
  经过几年的发展,张茵摆脱了早期创业的艰难局面,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和资源。把早前生活带给她的困境和不公平待遇甩在了身后。随着公司的发展,香港的废纸回收已经不能满足业务需求,1990年,张茵把目光投向了大洋彼岸——美国。移居美国后张茵创建了美国中南有限公司(America&Chung&Nam)。
  1996年,中国的高档包装纸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尤其高级牛卡纸几乎全部从国外进口,张茵及时抓住了这一历史性机遇。决定建立东莞玖龙纸业有限公司,主要生产高档牛卡纸。她投资1.1亿美元于1996年12月开始了一期工程的建设;1999年7月,张茵继续注资1.1亿美元,进行二期工程扩建;2006年继续注资1亿多美元,进行三期工程扩建,届时东莞纸业的生产规模将超过100万吨,成为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巨型包装用纸生产企业之一。
  事业越做越大、道路越走越宽的张茵,生活在她面前变得公平起来。
  现买生活中,有的人利用自己占有的社会资源,迅速过上了令人羡慕的生活,而一无所有、没有任何资源的人,则要认清生活中存在的不公平,把自己的劣势变成努力奋斗的动力,发挥自己的长处,寻找机会,坚持自己想干的事情,终究可以扭转你所认为的不公平。
  承认生活并不公平这一事实的一个好处便是,它能激励我们去尽己所能,而不再自我感伤。我们知道让每件事情完美并不是“生活的使命”,而是我们自己对生活的挑战。
  承认生活并不公平这一事实并不意味着我们不必尽己所能去改善生活,去改变整个世界,恰恰相反,它正表明我们应该努力做好分内的事,争取更大的成功。承认生活是不公平的客观事实,并接受这不可避免的现实,放弃抱怨、沮丧,以平常心、进取心对待生活,不公平也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其实社会没有公平不公平,关键是你想要什么、付出了什么。
  把不公平的生活甩在身后
  生活从来没有绝对公平的理想国。这着实让人不愉快,但这的确是实情。我们许多人所犯的一个错误便是为自己、为他人所受到的不公平感到遗憾,认为生活应该是公平的,或者认为终有一天会是公平的,于是抱怨、叹息、等待……其实生活本来就不是绝对公平的,现在不是,将来也不是,一味地沉浸在探究生活的公平与不公平中,将会虚度时光,陷入困境。只有正视这种现实,努力生活,努力工作,才会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公平,把不公平甩在身后。
  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企业的铁饭碗被打破,很多工人下了岗。有的人下岗后就不断地沉沦,靠着微薄的补助生活,不断地抱怨社会的不公平,怀念着以前铁饭碗时期的美好时光。而夫妇下岗后却重新开启了另外的生活,虽然他们也经历了失败、彷徨、愤懑,但他们最后成功了,他们用付出使自己的生活变得公平了。
  在四川双流县,流传一个笑话段子:天上的飞机声,地下的稀饭声。前者说的是成都双流国际机场的飞机声,后者指从一家名叫“李姐稀饭店”里传出来的喝稀饭声。据说,一到吃饭时间,上千的食客挤满大院,男女老少齐刷刷地喝起稀饭,霎时,“呼呼”声大作,场面蔚为壮观。所以,有人戏称“李姐稀饭店”里喝稀饭的声音“连飞机上的人都听得到”!
  这家稀饭店的老板就是李春花。她与丈夫辜强都是重庆市仁寿县城关镇人。夫妻俩曾在同一家工厂上班,因企业不景气,1992年他们双双下岗。
  1999年3月,李春花夫妻俩来到了成都,决定在双流机场附近的双流县城卖稀饭。他们在双流县城棠中路找到了一个只有6平方米的门面,花3000元的年租金租了下来。他们总共投入了1.5万元,稀饭店总算开张了。
  李春花夫妻俩起早贪黑地干,但稀饭店的生意并不好。开张三个月,就亏了3000多元。李春花意识到必须要变,不变只有死路一条。
  但怎么变呢?晚上收工后,夫妻俩躺在几条板凳拼起来的“床”上琢磨开了。李春花自言自语地说:“早上喝稀饭是中国人的传统,那么改在中午或者晚上喝稀饭行不行呢?”“是啊!
  为什么不能把稀饭当成正餐做呢!”丈夫也兴奋起来。思路一打开,两个人便顺着这个方向热烈探讨起来。最后夫妻俩决定:把稀饭做成正餐,推出营养可口的“荤稀饭”。
  第二天,他们就开始分头行动一起来:丈夫辜强负责搞“研究”,就是熬稀饭;李春花继续研究“战略”。为了创建属于自己的稀饭品牌,她给自己的稀饭取了一个通俗易记的名字——李姐稀饭大王。
  夫妻俩各司其职.配合默契。为了创建“稀饭大王”的品牌,辜强在几个月时间内,便研究出了十几种荤稀饭。同时,负青外联的李春花又在做了一系列广告,大胆提出“改变稀饭传统喝法,把稀饭当成正餐,把稀饭当成营养餐”的新餐饮理念。这一招还真灵,许多人纷纷赶来“李姐稀饭大王”想尝尝鲜,瞧个究竞。客人们吃完后个个赞不绝口,都觉得稀奇,因为他们从来都没见过稀饭也可以做出这么多花样来。这样一传十,十传百,没过多久,小店的客人就比原来多了好几倍,并且点名要品尝那些特色稀饭。从此,他们的生意越做越红火。
  丈夫辜强把稀饭的品种由原来的十几个发展到二十多个,并且还请教了许多老中医,从而成功研制出了开胃健脾稀饭、清热解毒稀饭、美容养颜稀饭等具有药用价值的稀饭。
  2001年,夫妻俩积累了不少资金,开了几家分店。李春花还跟随社会形势,注册了“李姐稀饭大王”的商标。
  李春花靠卖稀饭为自己营造了一片新的天地,她的名字也香飘整个双流县城。
  如果你拥有了让生活变得公平的资本,你的生活就会改变。要获得“资本”就要付出汗水,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做到了这一点,你就掌握了生活的主动权,生活就总是呈现公平的一面。
  这是因为许多不公平的经历,我们是无法逃避的,也是无法选择的。我们只能接受已经存在的事实并进行自我调整,抗拒不但可能毁了自己的生活,并且可能会使自己精神崩溃。因此,人在无法改变不公和不幸的厄运时,要学会接受它、适应它,把不公平的现状甩在身后,就会创造不一样的生活,从而获得成功。
  学会适应生活
  世界是竞争的矛盾体,公平是相对的,不公平才是真理。因此,我们要学会承受,承受不公平的折磨,这样我们才能够感到平衡。
  适应是主动性的。生活不会因为我们的意愿发生改变。生存和竞争永远是生活的真正主题,生活不可能时时处处都去适应你,也不可能为了适应你而发生改变。既然无法让生活适应自己,那么你就必须学会去适应生活。
  有这样一个故事。
  在一个草原上,有一只狼,每天它都可以悠闲地捕捉一只羚羊来作为自己的食物。有一天,狐狸对狼说:“知道吗?狮子要来了!”“来就来吧,我们是同类,它不会伤害我的。”可是当狮子真的来了之后,狼发现,这个草原不再是它的世界了,它甚至无法轻易捕捉到一只羚羊来填饱肚子。原来当狮子来了之后,因为面临更大的威胁,羚羊开始拼命地练习奔跑。现在,狼的速度已经很难超过羚羊的速度,它当然就难以捕捉到羚羊了。如果不能跑得更快,狼最终将被淘汰出草原。
  现在的社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也在不断地加速。在这样一个竞争的社会里,要想一劳永逸,让生活来适应我们,是不可能的。也许有人会选择逃避,可以选择另外一个没有狮子的草原,继续称王。但如果再来一个狮子怎么办?继续逃避?继续漂泊?其实,在你选择逃避和漂泊的过程中,你也在适应着变化。有过感情经历的人都知道,当逐渐了解对方的时候,就会发现对方身上这样那样的毛病。你会怎么做?如果彼此是真心相爱的话,当然会不断地去适应他(她)。因为,即使换了一个伴侣,他(她)身上同样也是会有缺点暴露出来的。人没有十全十美的,两个人能走到一起,就是因为彼此适应了对方。
  生活就是这样,人们不断地面临变化,不断地发现问题,然后再不断地去适应这种变化。如果不能适应这个变化,那么就只能为生活所抛弃。所以,有人说“生活就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正视现实吧,与其说我们处在一个生机勃勃的时代,不如说我们处在一个生存的时代、淘汰的时代。在淘汰中求生存,在适应中求发展,无论对于个人还是团队来说,都是如此。即使淘汰充满着残酷和无情,但我们却不能不承认,正是残酷的淘汰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任何人要想在社会中保持自己的优势,就必须不停地淘汰不适合自身发展的各种落后因素,这样,才能持续保持先进,才能生存下去,才能不断地发展,才能适应变化无常的生活。
  某公司司机班的一群司机,由于白天奔波运输,很累很辛苦,他们总是抱怨生活,为什么别人的工作轻松自在,自己却辛苦劳累,于是在休息时总是以打牌或去卡拉OK打发时间,抒发愤懑。唯有一位年轻的司机不和他们为伍,因此被全体司机班的人看不起,因为他每天都快乐地把车擦洗干净,认真地跑每一趟运输任务,并在开车时听国际英语电台,休息时拿着中学英语课本、《新概念英语》苦读,还趁公司其他部门外语特棒的同事工作不忙的时候客气地请教语法和纠正发音。几年后,他突然辞职了,做了隔壁一家港资公司的对外联络员。其他所有司机听到这个消息,那嘴巴张的,下巴都快掉了。
  像这群司机一样,感到生活的无趣却不想办法适应并改变它。而是放纵沉沦,最终,将不会有任何提升和改变。只有年轻的司机明白生活的真谛:不抱怨,适应它并努力改变它。面对生活,我们首先要认识生活的客观存在,学会适应,不是随波逐流,而是要在此基础上抓住时机,充实自己,优化自己,这样,才有机会改变现状,寻找到新的、公平的生活。
  每个人所处的地域、空间以及所面对的对象都在不断地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你所接触的人会越来越多,眼界也会越来越宽阔。碰到任何事情首先是要想到适应它,然后再想办法改变自己、改变生活。个人的路想要走得宽一点,就要把心放下来,去适应生活,不断进取,这样,你的路才会走得更宽、更远!
  老孙说:美女,你也觉得不公平?
  一位年轻漂亮的美国女孩在美国一家大型网上论坛金融版上发表了这样一个问题帖:我怎样才能?
  “我下面要说的都是心里话。本人25岁,非常漂亮,谈吐文雅,有品位,想嫁给年薪50万美元的人。你也许会说我贪心,但在纽约年薪100万才算是中产,本人的要求其实不高。
  “这个版上有没有年薪超过50万的人?你们都结婚了吗?我想请教各位一个问题——怎样才能嫁给你们这样的有钱人?我约会过的人中,最有钱的年薪25万,这似乎是我的上限。要住进纽约中央公园以西的高尚住宅区,年薪25万远远不够。我是来诚心诚意请教的。有几个具体的问题:一、有钱的单身汉一般都在哪里消磨时光(请列出酒吧、饭店、健身房的名字和详细地址)?二、我应该把目标定在哪个年龄段?三、为什么有些富豪的妻子看起来相貌平平?我见过有些女孩,长相如同白开水,毫无吸引人的地方,但她们却能嫁入豪门,而单身酒吧里那些迷死人的美女却运气不佳。四、你们怎么决定谁能做妻子,谁只能做女朋友(我现在的目标是结婚)?”——波尔斯女士
  下面是一个华尔街金融家的回帖
  “亲爱的波尔斯:我怀着极大的兴趣看完了贵帖,相信不少女士也有跟你类似的疑问。让我以一个投资专家的身份,对你的处境做一分析。我年薪超过50万,符合你的择偶标准,所以请相信我并不是在浪费大家的时间。
  “从生意人的角度来看,跟你结婚是个糟糕的经营决策,道理再明白不过,请听我解释。抛开细枝末节,你所说的其实是一笔简单的‘财’‘貌’交易:甲方提供迷人的外表,乙方出钱,公平交易,童叟无欺。但是,这里有个致使的问题,你的美貌会消逝,但我的钱却不会无缘无敌减少。事实上,我的收入很可能会逐年递增,但你不可能一年比一年漂亮。
为本词条添加和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您也可以使用以下网站账号登录: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10次
参与编辑人数:4位
最近更新时间: 15:26:41
贡献光荣榜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你为什么作弊? | 科学人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你为什么作弊?
我们为什么会作弊?欺骗?不诚信?作弊的理论 影响因素 如何防止作弊?自我控制
图片来源:
(文/MARIA KONNIKOVA)当学生在考场里坐下时,他就知道如何去作弊。但他怎样决定是不是要真的去作弊呢?逻辑推理?一时冲动? 对血液里的肾上腺素和大脑中的多巴胺的下意识反应? 作弊之举从来没断过,但作弊者到底为什么决定要这么做呢?
心理学家劳伦斯·科尔伯格(Lawrence Kohlberg)认为,作弊是由我们的道德发展程度决定的:发展得越高级,就越不可能作弊。据科尔伯格所述,随着年龄增长,我们会经历六个阶段;在这个过程里,我们的自负逐渐变少,能更熟练地对道德方面的问题进行理性思考。我们在发展中每前进一步,作弊的可能性就减少一些。换句话说,作弊就是缺乏道德毅力和教育的结果。后来有人提出异议,认为人们是根据情况选择是否作弊的。在1996年,心理学家、经济学家乔治· 洛文斯坦(George Loewenstein)提出了一个冰冷、理性的公式:人们比较采取不道德行动带来的利益和需要承担的成本,然后做出相应决定。同年,心理学家大卫·梅西克(David Messick)和麦克斯·贝泽曼(Max Bazerman)针锋相对地提出一个缺少了一些精确性但更为感性的理论。他们主张,作弊是一个高度主观的推理过程的结果;这个过程包括三种变量:我们如何看待世界、如何看待他人、如何看待自己。八年后,贝泽曼又增补了他当年的观点。他说,在大多数情况下,作弊与否的决定是在我们的潜意识层面做出的。它是各种情境力量作用的结果,而我们很难感知到这些力量也有可能根本就感觉不到。
情境的作用
大多数对作弊的现代研究探索的是情境对行为的微妙影响,正是这些小因素构成了我们每天做选择时的复杂背景。在实验室里,一种典型的用于测量作弊行为的方法是将受试者置于这样的情境下——人们认为他们的行为都是匿名的,不会被抓到。当然,在现实中,他们的行为是会被别人看到的。结果证明,几乎任何人在行为线索(behavioral cue)存在时都会作弊,哪怕这线索是细微的,是意识所觉察不到的。例如,一组心理学家在一系列的发现,照明程度会影响作弊行为。在其中一项研究中,在光线昏暗的房间里的实验参加者比在明亮房间里的参加者作弊更多。虽然这两组学生在同一套数学题上的表现一样好,但根据较暗房间里的学生的自我报告,他们平均比另一组多正确解出四道题——从而多得到1.85美元,因为他们每给出一个正确答案就能得到报酬。作者认为,黑暗创造出了“虚幻的匿名感”:即使实际上你在黑暗中并不比在光亮下隐匿得更深,你也会觉得好像是这样;这使你更容易表现出在不具备这种条件时不会表现出来的行为。
匿名感会让一个人更有可能作弊。图片来源:shutterstock
许多类似的效应也在各种似乎并不与作弊直接相关的环境因素中观察到了。例如,当我们在中时,就会采取更多的作弊行为。(杂乱环境是指有更多的社会反常行为的印记的环境——如垃圾、涂鸦、瓦砾等等。)当资源足够满足需求时,就更容易作弊;因为资源充足,我们会认为自己的行为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反正每个人都能得到好处,我多拿一点也无妨)。仅仅是一份强调决定论的声明——其中说,我们的行为是基因和环境,而不是自由意志的结果——也能让我们作弊。当我们觉得自己处在有权力的地位时,作弊的可能性。心理学家安迪·雅普(Andy Yap)、达纳·卡尼(Dana Carney)和同事们进行的表明,处在伸展力量性姿态中的人——比如站立时两脚与肩同宽,双手放在臀部——不管自觉不自觉,都更容易偷钱或在测试中作弊。在模拟驾驶中,当他们坐在宽大的、能伸开身体的汽车座椅中时,他们更容易违反交通规则,而窄小的座椅则会起到相反效果。在现实世界中的版本是:司机座位更宽阔的汽车违规并排停车的可能性更大。上个月在《心理科学(Psychological Science)》杂志上发表的甚至表明,对权力和成就的社会共同价值观本身就可以导致作弊:它们创造出一种竞争心态,反过来使我们更有可能采取不道德的自我推销行为。这些发现呼应了:同“掌握”的目标相比,更注重结果而不是理解的“成就”的目标会增加作弊。
我们无论在身体上还是精神上感觉劳累时,也更容易作弊。在2011年由认知心理学家弗兰切斯卡·吉诺(Francesca Gina)和丹·艾瑞里(Dan Ariely)领导的中,研究人员要求学生观看视频,一组什么也不做,一组要主动忽略掉同时出现在屏幕上的单词。需要努力忽略单词的学生在随后的解决问题的任务中作弊远远多于另一组。睡眠不足导致:劳累的人在工作环境中变得更容易作弊。我们昏昏欲睡或精疲力竭时并不会自发地去作弊;这其中的原理是,当作弊的机会出现时,我们更有可能去利用它,因为我们的。在标准化考试中作弊的原因之一会不会可能就是这个?这类考试大多在周六一大早举行,而这正是学生们最缺觉的时候。
最有害的是,作弊行为可以自我强化。我们在作弊时有一种将这种行为合理化的倾向。我们不能改变过去,所以就改变自己的态度,合理化自己的行动;这种调整虽然可能会使我们感觉好一些,也让我们更容易再次作弊:我们作弊,把它合理化,接受它,再次作弊。哈佛大学表明,在假设场景下和真实世界的任务中,行为不诚实的人都更有可能将道德从环境中分离,忘记荣誉准则等道德规则。看起来,作弊可能会导致自我合理化,产生对道德信息的临时阻断。
如何防止作弊?
幸运的是,对防止作弊来说,同样的道理也适用:环境中看似与诚信无关却能引发自我反省的小变化可以降低人们作弊的可能性。例如,如果我们知道自己正在被监视,就不太可能表现得不诚实。哪怕细微的监视迹象也是有说服力的: 或眼睛的图片可以减少作弊。在,同花卉海报相比,在海报里的眼睛注视下的人们向钱箱里多放了三倍的钱。虽然荣誉准则或其他道德行为标准自身可能不足以减少作弊行为,但在将人们置于可能作弊的环境下之前,它确实有助于向他们的头脑里灌输这类规范。心理学家尼娜·马扎尔(Nina Mazar)和同事们发现,学生写下十诫,就降低了作弊率,不论他们是不是真的记得其中的任何一条戒律,甚至他们是不是信教都没有关系。这种现象被称为“仅仅提醒的效果(mere reminder effect)”。同样,当学生在试卷页首看到一条短短的荣誉准则声明后(“我明白,这个简短的调查在麻省理工学院荣誉系统覆盖范围之内”),作弊行为也减少了。即使回忆过去的不道德行为,也能降低他们在未来作弊的可能性。
老大哥在看着你,你还敢作弊么?图片来源:shutterstock
社会规范(social norm)也在是否作弊的选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果作弊看起来是被广泛接受的行为,人们就更可能不诚实;反之亦然。在,北卡罗莱纳大学教堂山分校(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和杜克大学(Duke University)的心理学家发现,如果有人明显作弊了——以比诚实作答快得多的速度完成一项解决问题的任务——那么同处一室的其他人将更容易作弊,但这只在当他们视作弊者为跟自己类似的人时才能发生。如果作弊者似乎跟他们不一样——在实验中,如果他穿了对头学校的T恤——那么学生就不太可能作弊。不过,那些将作弊看作性格和道德发展问题的早期理论家可能也没有完全说错。不管发生什么情况,似乎有些人就是从不作弊。在吉诺和艾瑞里2011年对自我控制和精神疲劳的中,一些人不管有多累也不作弊。将诚实、公平和同情等性格看得更重要的人维持着对作弊诱惑的免疫。换句话说,一部坚固的道德指南针可以指引一个人安全地穿过满墙涂鸦的昏暗房间。
本文编译自The New Yorker Elements:INSIDE THE CHEATER’S MIND
你可能感兴趣
法理学硕士
问:为什么你会作弊?答:因为我不会回答还想通过考试
引用 的话:开卷考试杜绝作弊?只要开卷不包括别人的卷子,就不能杜绝作弊……
无语的是当你不支持别人作弊的时候会遭到唾弃
显示所有评论
全部评论(44)
开卷考试杜绝作弊?来自
引用 的话:开卷考试杜绝作弊?只要开卷不包括别人的卷子,就不能杜绝作弊……
要回答这个问题,请先看这两篇报道:《中国青年报》:全国网络智力运动会竟成作弊乐土新华社:网赛须守“底线”,规则拒绝“裸奔”
无语的是当你不支持别人作弊的时候会遭到唾弃
原来是因为我累了而不是因为我懒啊……= _ ="
法理学硕士
问:为什么你会作弊?答:因为我不会回答还想通过考试
考场之内皆兄弟来自
为什么作弊?因为不想被老爹暴捶一顿……多简单的道理……为什么之前不好好读书?因为不想被拉我出去玩的兄弟暴捶一顿………………为什么不暴捶回去??因为我天生个子小身体弱打不过…………所以你看,作弊是天生因素导致的,这没办法的呀~~~~
作弊这事情和道德没有必然联系吧……应该和自身条件有关,比如可能挂科的会作弊,当然非常想得高分的也有作弊的趋势。另外,还有泄题这种事,一般都是没有得到题目的人会一直在说很不公平,然后拿到题目的人默不作声。要想要不作弊,首先考试题目应该比较合理吧,然后考试环境应该相对公平吧,对于作弊的惩罚应该比较严厉吧╮(╯_╰)╭。
好像至今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作弊过很大的原因是懒……——————————————研究过如何在考场上隐秘的传递信息(我研究的时候并没有打算尝试)。如果只是传递简单的选择题的话还是很好办到的,可以利用一些如咳嗽、文具摆放位置、坐姿、敲击响动对答案进行编码发送。
有道理,有些人就算全都不会也不会作弊。不过,是在相当理想的环境下。但是如果老师要特不人性,还特没水平,不及格就怎样怎样的,那作弊就是让自己处境不麻烦的合适之举了。来自
我的老师挺好的。来自
其实直接动机很简单,就是你有些题目不会做了,而又想把他做了去拿得分数,这样无非是为了及格或者拿得高分,而我就是为了想拿高分同时又不会挂科......
应付考试而已,谁想挂科啊,有些科目就是不愿意学
“大多数人都会说为了让考试过呗!”其实我也是。但是从今天开始我不想作弊了……大话不说了自己知道就行了
引用 的话:像至今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作弊过很大的原因是懒……——————————————研究过如何在考场上隐秘的传递信息(我研究的时候并没有打算尝试)。如果只是传递简单的选择题的话还是很好办到的,可以利用...老师也不是猪啊
作弊根本不算什么,算什么的时没作好弊的
这侧面反映了某朝的道德建设还需要12分努力
上大学后我还真基本上没作弊过。。。。除了那一次,无关紧要的科目,全班都在看,基本上算开卷考了
老大哥在看着你!!!来自
为什么要作弊?因为我不想拿C-然后重修啊.为什么不好好学?因为我课太多没发门门都好好学(而且有些课真不是好好学就能学出来的啊)
没作弊过。因为高考前是觉得高考作弊难度太高。。。高考后是完全连作弊都懒了。。。大概还是取决于风险与回报吧。
引用文章内容:作弊就是缺乏道德毅力和教育的结果我觉得还是缺乏对于即将来临考试的信心才会导致更多的作弊行为之类的
长这么大没一次作弊成功!虽然很少作弊,但是每次被提醒-_-b学不会的技能,只能老老实实做人!来自
我讨厌作弊,但是必须作弊。来自
作弊的意义和贷款差不多。考试时知识不够用了,就从各种渠道借来知识,以达到表面上情况正常的目的。之所以说是借,因为作弊来的知识是不属于自己的,只能暂时救急。作弊之后,必须把这部分知识复习,相当于还回去,否则下次还要作弊。鉴于大多数人的自觉性。。。还是不要作弊为好来自
这个问题研究倒是挺奇怪,以前都不会想那么多。以前上学的时候,根本没有作弊的这个想法。尤其是学习不错的情况下,不会这么想,作弊是一种会让人脸红而且觉得欺骗自己行为的事情,老师一直说,怎么说呢,就是一种好学生的自我约束心理,一直到学到英语不及格,都不敢想作弊。只是后来突然就放开了,感觉不受道德谴责了,反而就看的轻了。后来做过几次,就是考试的时候看过几道选择题,一直到发了试卷很久之后,都对自己说,这不是你自己做出来的,惭愧感自己知道
从来鄙视作弊,全是因为爱作弊的人老来骚扰我。还有老师们的欲加之罪,更加促使我成为一个道德完美的人物。环境使然罢。反正不可能做破罐破摔的事。
有从来没有作弊过的人么?我指的不仅仅是考试呢。
显示所有评论
(C)2015果壳网&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改变自己作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