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室消毒360隔离模式是什么措施是什么?

医院供应室消毒隔离工作的管理--《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年04期
医院供应室消毒隔离工作的管理
【摘要】:目的加强供应室及各科室消毒隔离的管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充分发挥科室感染管理小组的作用,认真履行科室二级质量控制的职责,加强消毒隔离工作的管理,注重护理人员的培训,加大工作流程落实情况的督察,严格把关各项工作环节,细节。结果各项管理措施到位,各项工作达标,有效地避免院内感染的发生。结论院领导的重视,充分发挥各科室感染管理小组的职能,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加大督察力度,落实奖惩制度,才能持久有效的做好医院供应室及各科室消毒隔离工作。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R197.32【正文快照】:
消毒隔离在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消毒要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医院感染管理中需要进一步加强的环节,医院供应室的核心工作是保证无菌物品的质量,必须以做好消毒隔离工作为前提,以抓住流程的管理为基础,以监测的结果为保障,一直以来,我院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周平;刘莹;宋玉波;;[J];全科护理;2008年35期
吴世华;黄立华;;[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年1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黄晓明;;[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6年04期
杨琍琦,何源沁,魏雪芳;[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孙红梅;[J];安徽医药;2003年03期
李小红;[J];安徽医药;2005年04期
郑丽英;徐红英;;[J];安徽医药;2006年09期
吴锡娟;何为;;[J];安徽医药;2008年05期
朱晓佳;黄晓琴;汪玉霞;;[J];安庆医学;2008年01期
朱晓佳;黄晓琴;邵美满;;[J];安庆医学;2008年01期
李莉;朱琳;;[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李培杰,高青华,邵廷亮;[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修英菊;赵文波;;[A];吉林省护理学会外科学护理分会第十五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胡建军;;[A];第二十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三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C];2004年
彭振丽;罗彦丽;申慧蓉;孟炜丽;董桂英;时艳华;;[A];第二十二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五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6年
林玉琼;;[A];玉溪市医学会第九届口腔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史天陆;姜玲;孙言才;杜德才;黄强;;[A];2010年临床药学学术年会暨第六届临床药师论坛论文集[C];2010年
张文悦;翟所迪;张慧英;赵心懋;毛玉丹;杨光;;[A];2006第六届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陈莉华;张泽波;;[A];2010年度全国医药学术论文交流会暨临床药学与药学服务研究进展培训班论文集[C];2010年
裴霞;;[A];华东地区第十次流行病学学术会议暨华东地区流行病学学术会议20周年庆典论文集[C];2010年
李鸿宝;;[A];中华医学会第一届全国公共卫生学术会议暨第四届中国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汇编[C];2009年
舒明蓉;王星月;;[A];中华预防医学会消毒分会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高斌;[D];天津医科大学;2009年
凌继红;[D];天津大学;2005年
胡国清;[D];中南大学;2006年
亓春花;[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宋艳萍;[D];泰山医学院;2010年
吴玮玮;[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黎李萍;[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司艳辉;[D];暨南大学;2011年
吴颖其;[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古力巴旦木.艾则孜;[D];新疆医科大学;2011年
汤璐瑜;[D];第三军医大学;2011年
彭友彬;[D];汕头大学;2011年
梁新亮;[D];郑州大学;2010年
于子旭;[D];山东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刘正杰;;[J];中国医疗前沿;2008年22期
姚善珍;;[J];人民军医;1986年01期
刘淑欣;;[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1989年04期
于静;葛文松;;[J];齐鲁护理杂志;2006年19期
张高坤;杨清波;于慧萍;;[J];医药世界;2007年01期
冯德春;;[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年25期
黄肖玲;黎惠意;;[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年02期
陈雅芬;[J];现代预防医学;2000年02期
李正荣;耿玲;费爱爱;;[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年14期
钟永红;万丽华;;[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韩淑霞;;[A];中华护理学会2009全国医院感染新进展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王京枝;毛雪梅;庞小娟;;[A];全国第四届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胡志红;莫道荣;吴建新;;[A];中华护理学会2009全国五官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邹燕;;[A];全国第四届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战贤梅;孙亚慧;朱秀芬;孙克;张倩文;;[A];新世纪预防医学面临的挑战——中华预防医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仲艳;樊丽洁;赵红;李海英;卢玉杰;李楠;冯嘉蕾;;[A];中华护理学会第11届全国骨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刘雅;;[A];中华医院管理学会第十一届全国医院感染管理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4年
刘金芳;;[A];全国第12届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上册)[C];2008年
范秋萍;孙培宗;马希涛;;[A];中华医院管理学会第十届全国医院感染管理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3年
石月欣;李美英;;[A];全国第三届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高易生;[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柏劲松;[N];人民政协报;2003年
林杉;[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王有;[N];农民日报;2003年
金永红;[N];健康报;2005年
吴君竹;[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7年
记者 黎蘅 通讯员 栗莉、贺小伶;[N];广州日报;2003年
山东省莒县城阳兽医站 赵庆侠;[N];河北农民报;2006年
山东省沂水县职教中心高级兽医师
李连任;[N];河南科技报;2008年
张磊;[N];大庆日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杨远荣;[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刘本来;[D];新疆医科大学;2009年
李新英;[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邹丽华;[D];南方医科大学;2010年
马怡怡;[D];复旦大学;2009年
鲍三月;[D];第三军医大学;2007年
邓乃梅;[D];山东大学;2012年
李林;[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梁雅;[D];南方医科大学;2012年
吕嘉品;[D];复旦大学;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供应室消毒隔离制度_百度知道
供应室消毒隔离制度
医院供应室消毒隔离制度是哪些内容
这是我在网上找到的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一、供应室周围环境应整洁,无污染源。严格区分无菌区、清洁区、污染区,路线采用强制通过的方式,不准逆行。严格区分无菌物品、清洁物品和污染物品,流水操作不逆行。消毒与未消毒物品须严格分开放置,并有明显标志,各个区域有专用抹布和拖把,不得交叉使用。二、工作人员操作前后认真洗手;必须熟练掌握各类物品的消毒、洗刷、清洁和灭菌的方法程序和质量要求以及各类物品的性能、保养方法和使用范围。三、供应室工人必须经培训后方可上岗,消毒员应持有上岗证。四、供应室内保持清洁、整齐,墙上无灰尘、霉点、裂缝、蜘蛛网。每天用消毒液擦拭各个工作室内物体表面一次,地面用消毒液拖地,每周一次大扫除。五、无菌物品收发、污染物品的接收,均应有单独窗口和专职人员。六、送回供应室的医疗器械,必须先用多酶液浸泡后再洗净擦干,经高压蒸气灭菌后备用。七、下收下送配有专人分别负责无菌物品的发送、污染物品的接收。下送车有明显标志,每次收发回来应用消毒液擦拭下送车,每周用消毒液彻底擦拭。八、压力蒸汽灭菌操作程序严格按照《消毒技术规范》执行。使用时必须进行工艺监测、化学监测、生物监测。工艺监测必须每锅进行;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每日灭菌前进行B-D试验,排气系统正常方可使用;生物监测每月进行一次,所有的监测必须作好详细记录,资料保存3年。九、已灭菌物品应立即存放于无菌间。无菌室应干燥通风,排气扇向外排风,室内、柜内清洁,无积灰。十、进入无菌室前要洗手、戴口罩、更衣换鞋。十一、无菌物品接收时,应检查无菌包标记是否完整、包布是否清洁干燥。十二、灭菌合格物品必须有明确的灭菌标识和有效期,专室专柜存放,并且有效期不得超过七天。过期或有污染可疑的必须重新灭菌。十三、无菌室每天空气消毒两次,每次60分钟,并有记录。十四、供应室室内组装间、无菌间必须每月做空气监测一次;各区域的物表、工作人员的手必须每月进行一次微生物监测。所有的监测必须作好详细记录,资料保存3年备查。十五、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须拆除外包装后,方可进入无菌室单独存放,并严格按照一次性医疗用品管理办法实施管理。
其他类似问题
供应室的相关知识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nginx/1.4.1&&&&参见附件(2kb)。&&&&
摘要 目的:总结消毒供应室中消毒隔离的有效措施。方法:通过消毒供应室日常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制定防范措施,细化工作流程,不断组织学习和总结改进工作,使消毒隔离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结果:提高了护理人员思想意识和知识水平,控制了污染的扩散和传播机会,保证了无菌物品的质量,保护了工作人员的自身健康。结论:重视供应室的消毒隔离,制定完善的、细化的防范措施,严格执行相关制度,是保证无菌物品质量和安全使用,实现自我保护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消毒隔离;意识;制度;质量;消毒供应室
&&&&文章编号:09)09-1347-03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消毒供应中心是全院医疗护理用品消毒灭菌的场所,也是全院污染器械集中的地方,不论是保证无菌物品质量,还是防止院内交叉感染,以及保护工作人员本身,消毒隔离工作都显得非常重要。我院自2006年开始从各科分散消毒处理转变为将全院手术器械、诊疗护理中的可复用器械集中到消毒供应室统一处理。消毒供应室负责全院复用器械的回收、清洗、消毒、灭菌、无菌物品的发放工作,是医院内感染的高危科室。是医院感染管理的一个重点部门,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环节之一。本文就消毒隔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相应措施加以论述。
&&&&1 存在问题
&&&&1.1消毒隔离知识不足:工作模式的改变。工作范围的扩展,医疗物品的消毒灭菌供应已向着专业方向发展。原有的思维方式已跟不上形势的要求,护理人员的不稳定性,对消毒供应室工作的认识不足,对所涉及的消毒隔离的知识掌握不够。
&&&&1.2环境保护和用具保护意识不强:医务人员医院感染意识淡薄,在操作中缺乏消毒隔离意识。临床科室用过的器械随意、敞开放置:下收人员从取污器械、搬运、关门均戴同一双手套操作。未注意车门把手的保护、在病区清点器械、污染器械盛装过满、搬运时蔽开、污水从车内溢漏;污染区工作期间穿着防护服随意走动、分类用的手套与清洗用的手套无分开、分类完毕未及时清理垃圾、消毒分类台、冲洗池和手套,器械浸泡消毒前未监测消毒液浓度。分类前未准备好盛装用具、器械串子。盛装着污染器械的容器置于存放清洁物品的区域,用完未及时消毒清洗,未严格控制浸泡消毒时间,未直接接触病人的槽、盅与污染的器械混放,分类台上污水滴落地上等。
&&&&1.3自我防护意识差:工作人员未严格着装:不穿防水衣、防水鞋,分类、清洗器械时不戴双层胶手套。不戴口罩、面罩或眼罩,每项操作完毕未洗手。
&&&&1.4执行制度不严:表现在包装台面不整洁,检查器械清洁度不认真,敷料包装与器械包装同室同时间进行,过期器械未重新清洗,未按要求装载,无菌物品御载时未充分散热造成湿包。启闭式容器未认真检查是否关严密。洗手依从性较差。操作前未严格清洗双手,接触无菌物品前未严格洗手或用消毒液消毒手;车内无菌物品放置无统一,造成用手接触的机会增加:到病区发放无菌物品时无菌垫巾未垫好,取出柜的无菌包未用又放回。
&&&&1.5手卫生中的特殊性:严格执行七步洗手法洗手。再用消毒毛巾抹干手后细菌培养,由于个体的差异,有些人结果仍超标。
&&&&2 整改措施
&&&&2.1优化流程,严格4区划分,并做好清洁区、污染区、无菌区的严格界定,各区域间建立实际隔离屏障。保证流程从污到洁不逆行,各区物品专用不跨区。并设置洗手干手设施,安装感应水龙头,保证各类必配防护用品。进入污染区、无菌区必须在缓冲间洗手、更鞋、更衣,通过卫生处理使缓冲间起到隔离污染的屏障作用。污染物品、清洁物品、无菌物品、人行各通道明确并严格分开。
&&&&2.2按照消毒供应室的评审验收要求以及实际工作情况,制定各室间操作流程和消毒隔离要求,并将流程细化到每一个操作步骤,加强重点环节。
&&&&2.2.1取消在病区清点交接污染器械,细化回收流程。病区医护人员用过器械应作初步冲洗后置人防水胶袋或有盖塑料箱中密闭保存。供应室工作人员到病区,先接收污染程度轻的盛装无菌物品的贮槽、盅、盒、持物品盅及过期物品等,确认交接单上登记种类及数量准确后签名;徒手打开回收车的上层门,戴上薄膜手套将这些物品收入上层中,脱手套关门并开下层柜门,取科室标识牌,戴上一次性乳胶手套,将牌置于病区盛装用过器械的密闭胶袋或箱中,将密闭袋或箱放入下层柜的大塑料箱中放好,脱去手套弃于感染性废物中,消毒双手关柜门,推车至下科室。
&&&&2.2.2污物御载流程与回收要求相同。对污染程度轻的物品与污染器械严格分开放置在分类台上。
&&&&2.2.3器械分类及清洗时消毒隔离。工作人员穿防护衣、口罩、帽子、防水胶鞋、面罩,戴乳胶手套后外戴厚质的长口黄色橡胶手套,准备好器械分类需要的相关用具。先将污染程度轻的物品等直接清洗;再进行污染器械分类,此时用大方盆盛托,防污水流往他处,逐袋、逐箱按科清点分类,注意锐器和精细器械的保护和防自身伤害。用具一经接触污染物品后只能在污染区域放置,或随器械浸泡消毒,或分类完毕与黄色胶手套等统一用消毒液浸泡或抹拭处理,分类人员亦在指定范围内活动。分类清点各科室器械数量时另一人记录,分类完毕,及时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抹分类台、冲洗池,浸泡消毒盛具、大方盆及用过的黄色胶手套,自捞起浸泡消毒好的器械和清洗器械用红色橡胶手套。浸泡消毒时用定时报警器及时提醒,严格控制浸泡消毒时间,以免时间不足影响效果或时间过长损坏器械。戴黄色橡胶手套的手不得触及浸泡消毒池盖及其他清洁物品与清洁区域。
&&&&2.2.4进入清洗间、包装间、灭菌间工作均严格入室洗手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门诊消毒隔离制度制度,隔离,消毒,消毒隔离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门诊消毒隔离制度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360隔离模式是什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