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术后食谱出现侧上肢淋巴水肿,中医怎么治疗?

临床报道:疏肝通络中药配合理疗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疗效观察 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
Time: 07:36:14
来源:(1.北京师范大学医院,北京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肿瘤科,北京 100010)
作者:高甦1,王笑民2,杨国旺2,富琦2,肖凤红2,赵文硕2
【关键词】& 乳腺癌;上肢淋巴水肿;术后并发症;疏肝通络;中医疗法
  手术是目前乳腺癌首选治疗方法,但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高达50%~70%[1-2],可导致外观异常、乏力、反复感染和上肢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对此,西医治疗效果欠理想,而中医药对缓解临床症状确有一定疗效。2007年10月-2008年10月,笔者对75例乳腺癌术后出现上肢淋巴水肿的患者以疏肝通络汤联合理疗与单纯理疗相比较进行随机临床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纳入标准  ①年龄18~75岁;②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术后出现上肢淋巴水肿;③Karnofsky(KPS)评分大于60分;④血常规及心、肝、肾功能基本正常;⑤3个月之内未接受放化疗;⑥预计生存期大于2个月;⑦符合气滞血瘀证辨证标准[3];⑧有客观(可测量或可评价的)观察指标。  1.2 排除标准  ①在3个月内曾接受放化疗及其他特殊抗肿瘤治疗者;②患肢肿瘤转移、淋巴结转移、深静脉血栓者;③合并心、肝、肾严重损害或骨髓功能异常者;④病危或临终患者或有明显恶液质者;⑤孕妇及哺乳期妇女;⑥不能合作的患者;⑦有相关药物过敏者;⑧不符合上述入选标准者。  1.3 一般资料  75例均为在北京中医医院肿瘤科就诊的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38例,年龄33~67岁,平均(51.1&10.6)岁;对照组37例,年龄31~64岁,平均(48.0&10.6)岁。2组患者年龄构成、水肿程度及水肿发生时间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治疗组口服疏肝通络汤联合理疗;对照组予单纯理疗。治疗1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估。  理疗方案:使用日本枥木日东工器株式会社生产气压泵治疗机,型号MEDOMER MB-2000A。每日1次,每次15 min,4周为1个疗程。  疏肝通络汤药物组成:柴胡10 g,郁金10 g,15 g,路路通10 g,络石藤30 g,海风藤30 g,车前草15 g,车前子15 g,水蛭3 g,桂枝10 g,鸡血藤30 g。每日1剂,水煎早晚各服用200 mL,连服4周。  2.2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  2.2.1 患侧肢体治疗前后周径变化  比较治疗前后患侧与健侧上肢周径差值的变化。评价标准[4]:治疗后患侧与健侧差值较治疗前减少75%以上为优良;治疗后患侧与健侧差值较治疗前减少50%~75%为良好;治疗后患侧与健侧差值较治疗前减少25%~50%为有效;治疗后患侧与健侧差值较治疗前减少25%以下为无效。  2.2.2 生活质量  比较治疗前后KPS评分的变化。评价标准[5]:KPS评分升高10分及以上为改善;降低10分及以上为恶化;升高不足10分或降低不足10分均视为稳定。  2.2.3 中医证候改善情况  比较治疗前后气滞血瘀证候(脘腹胀痛、情绪抑郁或烦躁易怒及舌黯、脉涩)积分的变化。评价标准[5]:按照无、轻度、中度、重度分别计0、1、2、3分,计算证候总积分,并计算疗效指数[(疗前积分-疗后积分)/疗前积分&100%]。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值比治疗前积分值下降&70%者为显著改善;积分值下降&30%者为部分改善;积分无变化者为无改善。总改善率=显著改善+部分改善。  2.2.4 安全性指标  全部患者治疗前后行血、尿、便常规及肝、肾功能和心电图各1次,以观察治疗对造血系统、心、肝、肾功能及消化道的影响。治疗前后行上肢动静脉超声检查各1次,以了解血流情况,除外深静脉血栓、肿瘤转移。  2.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优良+良好+有效)分别为92.11%、72.97%,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治疗组治疗前后患肢周径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表1 2组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疗效比较表2 2组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治疗前后肢体周径差值比较  3.2 生活质量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中,KPS评分好转者21例,稳定者12例,恶化5例;对照组患者中KPS评分好转者16例,稳定者10例,恶化11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疏肝通络汤联合理疗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3.3 中医证候改善情况  (见表3)表3 2组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3.4 安全性观察  2组患者治疗后均未出现肝、肾功能损害,未见明显心电改变及恶心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治疗期间2组患者患肢均未见深静脉血栓、肿瘤转移。  4 讨论  笔者依据&水入于经,其血乃成&、&血不利则为水&等理论,认为乳腺癌术后瘀血停积,阻滞上肢经脉,影响津液的输布,使水湿外溢,溢于肌肤而发生水肿。乳腺癌疾病本身可以引起许多常见的心理问题,焦虑、抑郁、恐惧和担忧是乳腺癌患者常见的心理反应,加之手术及放化疗等损伤导致患肢淋巴水肿,使机体处于肝气郁结、气滞血瘀的病理状态,容易发生胁肋胀痛、脘痞腹胀、烦躁抑郁、局部感觉活动异常等一系列症候群。故本病的病机特点是瘀血阻络为主,肝气郁滞为辅,阴阳失衡,气血不和。  根据以上病因病机,采用疏肝理气、活血通络为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第一大法,中药活血与理气并重,以期全面改善患者的气滞血瘀状态。疏肝通络汤方中柴胡、郁金、、路路通、络石藤、海风藤、车前草、车前子、水蛭、桂枝、鸡血藤。方中柴胡、郁金,为条达肝气、疏肝解郁之要药;、鸡血藤活血养血;路路通、络石藤、海风藤、桂枝祛湿温阳、通经活络;车前草、车前子清利水湿;水蛭破血祛瘀、消癥散积。全方共奏疏肝理气、活血化瘀、利水通脉之功,体现了气血双调的组方原则。  本研究以疏肝通络汤配合理疗与单纯理疗相比较,从水肿缓解情况、KPS评分的变化、气滞血瘀证候改善情况以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等几方面对疏肝通络汤的疗效作出客观评价。结果表明,进行理疗同时口服疏肝通络汤可以缓解水肿、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尤其可以明显改善轻中度水肿及其气滞血瘀证候,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理疗组。2组治疗后血象、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患肢血流情况等方面无明显变化,提示该治疗方法安全无明显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 唐武军,王笑民.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诊疗现状分析[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68-71.  [2] 杨金镛,崔自介.普通外科诊疗术后并发症及处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9.  [3] 国家技术监督局.GB/7:中医临床诊疗术语[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7.  [4] 李佩文,邹丽琰.乳腺癌综合诊疗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
本文来自网络,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不代表本网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免费下载PDF全文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中医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中医园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中医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一般都来源于网络分享,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内容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相关资料下载
相关在线视频
相关中医知识
中医园手机平台
手机扫一扫
关注中医园微信号您的位置: &
地奥司明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疗效观察
副标题: 地奥司明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疗效观察
作者:杨艳辉 整理
来源:医学论坛网
此文章来源于
  近日,长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研究人员发表论文,旨在观察治疗术后上肢的效果。研究指出,地奥司明可促进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消退,能改善临床症状。该文发表在2013年第18期《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上。
  将30例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5例给予抬高患肢、肢体锻炼、按摩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地奥司明口服15&d。观察2组疗效。
  治疗后2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上肢水肿明显消退,治疗组更为明显(P均&0.05)。
  相关链接:&&&&
地奥司明,乳腺癌,淋巴水肿
推荐名医专家
职称: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科室:
职称: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科室:
职称:医院:中日友好医院科室:
职称:医院: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科室:
职称:医院:卫生部北京医院科室:
用户名:&&
&新闻阅读排行榜
战略合作伙伴
广告条款 |
copyright(C)中国医学论坛报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
*我要反馈:
姓&&&&名:
邮&&&&箱: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危险因素分析--《第二军医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
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危险因素分析
【摘要】:
研究背景: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最近的估计,每年中国新发女性乳腺癌病例达12.6万,占全部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的14%;死亡3.66万,占所有女性恶性肿瘤死亡的8%[1]:中国乳腺癌发病率每年约增长3%。乳腺癌的生存率高-乳腺癌是治愈率最高的癌症,相对于其它肿瘤,乳腺癌患者术后生存期较长,文献报道早期乳腺癌术后5年生存率达85.16%[3]。然而,上肢淋巴水肿是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常见并发症,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10-35%[4]患者出现上肢水肿,就上肢淋巴水肿的风险因素,国内外做了许多研究,但结果不一,分歧较大:B(o|¨)hler FK,Rhomberg W,Doringer W.等指出,高血压是ALND后上肢淋巴水肿的风险因素:Mak SS,Yeo W等认为:伤口炎性感染、年龄为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风险因素;炎性感染、术侧为优势侧、肥胖、年龄增长是上肢淋巴水肿加剧的潜在风险因素;体重指数超标是上肢淋巴水肿的风险因素,即便是在低体重指数人群中亦是如此。Meeske KA,Sullivan-Halley J等指出,术后上肢淋巴水肿与发病年龄(每增加1年,OR增高0.96,95%CI=0.93-0.99),高血压史(OR=2.31;95%CI=1.38-3.88),肥胖(BMI/=30,OR=2.48;95%CI=1.05-5.84);术中切除10个或以上淋巴结(OR=2.16:95%CI=1.12-4.17);并建议控制体重、血压,行前哨淋巴结活检等措施,降低术后上肢淋巴水肿风险。
研究方法:抽取60例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患者,通过上门或电话询问方式来进行调查,统计可能与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相关的8个因素(变量):年龄、临床分期、是否放疗、是否出现延迟愈合/感染/积液等术后其它并发症、术后上肢功能锻炼、是否是优势侧,平时是否参加体育锻炼,是否有高血压等合并症。对所得到的调查结果数据,采用SPSS13.0分析软件以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分析。
结果:四项因素是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同侧上肢淋巴水肿的关联因素:分别为:1、是否放疗(OR=8.966)2、延迟愈合/感染/积液等其它术后并发症(OR=8.493)3、术后上肢功能锻炼(OR=O.194)4、高血压(OR=5.609)。
结论:放疗、其它术后并发症、高血压为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风险因素,而术后上肢功能锻炼为术后水肿的保护因素。1、放疗是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最大风险因素:放疗后,由于微细的淋巴管狭窄或闭塞和皮下组织发生纤维化,明显限制了淋巴液回流,可诱发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有资料表明,放疗后上肢水肿发生率可达35%,所以应严格掌握术后放疗指征—虽然目前并没有最终形成统一的乳癌术后放疗指征,比较统一的做法是:对于保乳手术,腋窝淋巴结阴性则行乳房照射;腋窝淋巴结转移大于等于四个则行乳房及锁骨上照射;对于改良根治术,腋窝淋巴结转移大于等于四个或肿瘤本身大于5cm(T3)或肿瘤有皮肤/胸壁侵犯或肿瘤边缘未切干净的,予胸壁及锁骨上照射;腋窝淋巴结未能彻底清扫,加做腋窝照射。对于乳癌术后腋窝淋巴结转移一至三个的术后放疗,目前尚未有定论。具体术后放疗原则见2008乳腺癌NCCN。放疗后加强皮肤护理,注意局部卫生,穿柔软内衣,避免放疗部位皮肤破溃感染。放疗后上肢淋巴水肿,应采用物理治疗等非手术治疗,严重者行淋巴管一静脉吻合或者显微手术淋巴结移植等手术治疗。2、延迟愈合/感染/积液等术后其它并发症的出现说明局部全身/抵抗力较差,或者治疗不当:一旦出现伤口延迟愈合/感染/积液,将进一步降低局部抵抗力,并可能诱发上肢淋巴水肿。手术后伤口愈合不良使功能锻炼不能正常进行,或患者不敢进行上肢锻炼,都影响了上肢功能的恢复。3、高血压及降压药对淋巴回流及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影响:高血压时水钠潴留,细胞外液量增加,患者接受腋窝淋巴结清扫后,局部淋巴回流功能下降,导致上肢淋巴水肿;高血压并发心功能不全时静脉压力增高,淋巴回流不畅,回吸收减少,可造成下肢水肿,更容易诱发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的上肢淋巴水肿。钙离子拮抗剂(CCB)显著扩张毛细血管前微血管,致毛细血管静水压升高,单用可诱发水肿。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s)和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ARBs)扩张毛细血管后微血管。因此,高血压患者术后应更加严格控制血压;钙离子拮抗剂(CCB)更易诱发术后上肢淋巴水肿,避免单独应用,应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及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ARB)联合应用。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第二军医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09【分类号】:R737.9【目录】:
中文摘要6-8
英文摘要8-10
缩略词表10-11
课题设计与方法12-15
一、课题设计12-13
(一) 课题目的12-13
(二) 可能风险因素的入选思路13
二、资料与方法13-15
(一) 一般资料13
(二) 水肿测量方法13
(三) 水肿标准及判定13-14
(四) 分析方法14-15
分析与讨论16-22
一、放疗16-18
(一) 保乳术后辅助放疗16-17
(二) 乳房切除手术后辅助放射治疗17-18
二、伤口延迟愈合/感染/积液等术后其它并发症18
三、高血压及降压药对淋巴回流及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影响18-20
(一) 高血压对淋巴回流及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影响18-19
(二) 降压药对淋巴回流及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影响19-20
四、术后功能锻炼(保护因素)20-21
五、优势手与淋巴水肿(阴性结果讨论)21-22
附录1 logistic回归结果22-34
附录2 上肢淋巴水肿危险因素资料统计34-36
附录3 病例资料36-39
文献综述39-48
参考文献45-48
参考文献48-51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说明51-52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玲;李惠萍;王本忠;;[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2年13期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刘庆丰,周翔,韦强,陈石海,黎冻,殷国前,莫海雁,廖明德;[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韩华,潘辅全;[J];海南医学;2005年09期
刘润梅;[J];人民军医;2003年02期
胡伟新;张炯;陈惠萍;;[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07年03期
林善锬;[J];中华内科杂志;1996年02期
王亮;何裕隆;张常华;詹文华;蔡世荣;吴晖;彭建军;;[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7年11期
邵志敏;余科达;;[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7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梅青;;[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5年06期
吴宝潮;王筝;汪海仪;徐江;李勇;;[J];安徽医学;2012年04期
胡卫东,杨国樑,袁宏银,张峰;[J];癌症;1999年05期
张旭,杨名添,戎铁华,曾灿光,马国伟;[J];癌症;2001年11期
吴家豪;何劲松;倪勇;王先明;;[J];癌症;2010年02期
张荣新,戴邦朝,王圣应,李同度;[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张燕;李珺;;[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曹明智;[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青晓;程蕾;;[J];北方药学;2011年12期
茹融融;;[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蔡剑虹;;[A];第七届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外治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白广德;;[A];第七届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外治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洪宋贞;;[A];第十二次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乳房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孙海斌;郑晓芙;张剑;孙科;;[A];2009年“临床诊断和治疗新进展研究”暨“全国肿瘤病理诊断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蔡剑虹;;[A];2007中华中医药学会外治分会第五次学会年会学术文集[C];2007年
蒋笑怡;卓睿;;[A];第十一届全国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乳腺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卓睿;柴妤;;[A];第十一届全国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乳腺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柳伟明;洪顺飞;;[A];肿瘤化学治疗新进展学习班资料汇编[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汤轶波;[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王彤光;[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李培英;[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1年
蔡从中;[D];重庆大学;2003年
王瑞平;[D];天津大学;2003年
蔡景龙;[D];山东大学;2004年
周鸿鹰;[D];四川大学;2004年
马翔;[D];新疆医科大学;2007年
张科伟;[D];吉林大学;2008年
崔巍;[D];中国医科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高莉莉;[D];南京医科大学;2009年
郑杜香;[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陈翰翰;[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许啊清;[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黄燕萍;[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谢永进;[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1年
聂应芳;[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李本珊;[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严鹏伟;[D];南京医科大学;2011年
樱峰;[D];新疆医科大学;2011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陈德谊;[J];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2001年03期
杨思凤,李凤英,鞠青;[J];河北医学;2004年01期
谢明均;;[J];泸州医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廖光冲;吕书勤;陆明;;[J];内蒙古中医药;2010年07期
张韶光;席如光;丁言朕;;[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1年07期
杨潜;苏东玮;施俊义;盛湲;;[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9年16期
陆永奎;陈闯;张作军;谭志强;陈蔚;黎汉忠;黄智芬;;[J];临床医药实践;2006年06期
肖崇本,赵三斌,王青;[J];陕西肿瘤医学;2002年03期
宋虎元,吴涛;[J];现代肿瘤医学;2003年05期
黄关立;吕世旭;郝儒田;张筱骅;;[J];外科理论与实践;2011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晓军;[D];第四军医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磊,左文述;[J];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1999年06期
李建章,刘保池,李孟圈;[J];河南医科大学学报;1993年02期
李圣利,陈守正,王善良,曹卫刚,王炜,张涤生;[J];上海医学;2000年07期
宋业光;赵宇;;[J];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1995年01期
陈勇龙,干季良,张涤生,李圣利;[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1996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俊;[J];现代医药卫生;2003年03期
王维志;桂明亮;董洪荣;战红艳;王晓琰;;[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年08期
张作峰;[J];山东医药;2004年09期
刘庆丰,周翔,韦强,陈石海,黎冻,殷国前,莫海雁,廖明德;[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5年05期
蔡仁祥,干季良,关文祥,张涤生;[J];中华理疗杂志;1996年01期
杨世林;程守服;;[J];河南外科学杂志;2008年01期
赵雅荣;隋文慧;邹玉红;;[J];护理学杂志;2008年20期
许正国;刘加升;张立光;蔡敬国;;[J];光明中医;2011年02期
刘荫华;刘倩;徐玲;;[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1年01期
杨潜;苏东玮;施俊义;盛湲;;[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9年1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白广德;;[A];全国中医外治发展论坛暨全国第六次中医外治学术年会与技术展示论文集[C];2009年
张玲玲;王艳丽;周蓓芳;;[A];中华护理学会2009全国外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张莹莹;肖雪梅;侯颖;;[A];全国肿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宋娟;吴彩娥;杨晓萍;;[A];全国肿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盛立军;;[A];山东省第四届“CSCO——山东”首届肿瘤化疗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9年
张玲玲;贾金芳;闫妍;;[A];中华护理学会第2届护理学术年会暨“医改新政下护理改革之路”系列研讨会(六)暨全国护理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研讨会暨全国自然灾害护理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张玲玲;贾金芳;闫妍;;[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肿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朱世杰;贾立群;李佩文;;[A];2010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大会摘要集[C];2010年
杨鑫;董巧铃;王晓红;;[A];中华医学会第14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铁华;;[A];全国肿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邵娟;[N];大众卫生报;2004年
王纯;[N];健康时报;2003年
于尔辛;[N];健康时报;2005年
陆德铭 记录者:高秀飞(上海中医药大学06级博士);[N];上海中医药报;2009年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裴晓华;[N];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
唐汉钧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张中桥;[N];中国医药报;2002年
陆德铭(教授);[N];上海中医药报;2002年
白春梅;[N];家庭医生报;2008年
黄馨;[N];保健时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郭莉;[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周卫兵;[D];复旦大学;2007年
陈佳艺;[D];复旦大学;2008年
范志民;[D];吉林大学;2004年
吴向华;[D];广西医科大学;2009年
刘海泉;[D];复旦大学;2011年
张珺;[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杨潜;[D];第二军医大学;2009年
高甦;[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张玄;[D];山东大学;2008年
李思蒙;[D];浙江中医药大学;2012年
景娜;[D];山西医科大学;2012年
沈仲明;[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邢亚峰;[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李超;[D];山东大学;2009年
李晓军;[D];第四军医大学;2004年
赵倩;[D];新疆医科大学;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治疗护理进展--《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年36期
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治疗护理进展
【摘要】:正每年中国新发女性乳腺癌病例达12.6万,占全部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的14%;死亡3.66万,占所有女性恶性肿瘤死亡的8%[1],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手术治疗是该病的首选方法。上肢淋巴水肿是乳腺癌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发生率为10%~37%[2-4],大多数发生在术后1 a之内,少数发生在术后数年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R473.73【正文快照】:
每年中国新发女性乳腺癌病例达12.6万,占全部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的14%;死亡3.66万,占所有女性恶性肿瘤死亡的8%[1],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手术治疗是该病的首选方法。上肢淋巴水肿是乳腺癌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发生率为10%~37%[2-4],大多数发生在术后1 a之内,少数发生在术后数年甚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石远程;仲香兰;刘兴燕;林琳;;[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欧明辉,戈小虎;[J];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2005年01期
李珍;刘永存;钟小玲;;[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段艳芹;李惠萍;;[J];护理学报;2010年05期
段艳芹;李惠萍;;[J];护理学报;2010年07期
李圣利,陈守正,王善良,曹卫刚,王炜,张涤生;[J];上海医学;2000年07期
吴俊清;;[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9年11期
杨潜;苏东玮;施俊义;盛湲;;[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9年16期
陈锦坚;罗爱萍;何颜英;邓顺华;李春梅;刘莉萍;张清;;[J];护理研究;2010年10期
陆永奎;陈闯;张作军;谭志强;陈蔚;黎汉忠;黄智芬;;[J];临床医药实践;2006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陈萍;朱四清;;[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吴素英;毛秀娟;;[J];安徽医药;2007年02期
邱晓光,刘永平,蒲庆田,顾庆焕,韩建军;[J];癌症;2002年11期
王曦,梁卫江,朱振宇,杨名添,曾益新;[J];癌症;2004年S1期
陈捷鑫;林鹏;樊卫;吴秋良;肖平;王军业;张旭;李小东;解明然;;[J];癌症;2007年02期
刘爱国,梅蔚德,许健健,喻平;[J];癌症进展;2004年04期
孙太明;王芳;张征;;[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郑健,李海如,陈亚明,唐桂红,胥亚兰;[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04年02期
刘国樑;陈晓燕;秦明照;梁颖慧;;[J];北京医学;2010年11期
,梁瑞芳;[J];包头医学;200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孙倩;张聪建;熊彦;董婷;;[A];2007年贵州省医学会超声学分会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高春晖;张文清;贾岩峰;于洋;刘杰;;[A];第五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七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国际肿瘤细胞与基因治疗学会会议、第二届中日肿瘤介入治疗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马榕;孙靖中;张凯;刘文君;高海东;;[A];山东抗癌协会普外肿瘤专业委员会第三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张靖博;陈宝文;王小丽;孙燕;李澄;孙红光;;[A];第二届全国乳腺影像诊断与技术应用研讨会暨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7年
洪宋贞;朱华宇;林毅;;[A];第十一届全国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乳腺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殷玉琨;李静蔚;;[A];第十一届全国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乳腺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卓睿;;[A];第十一届全国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乳腺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马红梅;楼丽华;;[A];第十一届全国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乳腺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许美凤;王苹;;[A];第十一届全国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乳腺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薛晓红;;[A];第十一届全国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乳腺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珺;[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张晓清;[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贺礼;[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孔凡君;[D];第四军医大学;2010年
宋昌龙;[D];吉林大学;2009年
叶云;[D];南方医科大学;2010年
范志民;[D];吉林大学;2004年
王瑞平;[D];天津大学;2003年
刘晓安;[D];南京医科大学;2005年
马榕;[D];山东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戴弘季;[D];天津医科大学;2008年
曲歌;[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张芬;[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牟洁;[D];山东大学;2010年
秦川;[D];浙江大学;2010年
汪湍;[D];新疆医科大学;2010年
姜涛;[D];新疆医科大学;2010年
何雁;[D];宁夏医科大学;2010年
吕鹏威;[D];郑州大学;2009年
王志民;[D];郑州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邓芬;徐友娣;王娟;;[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8年12期
钱妍,何卫权,陆瑞光;[J];护士进修杂志;2004年07期
胡雁;;[J];护士进修杂志;2006年07期
徐波;;[J];护理管理杂志;2005年11期
宗智敏;阳世伟;李戎;罗坤妍;雷钊慧;谢莎;王先明;;[J];现代护理;2006年04期
朱惠群;;[J];护理与康复;2008年08期
毕娜,宋利群,黄津芳,刘玉莹,谭敬华,张莉莉;[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3年06期
张秀英;张继红;王圣芳;胡立菊;;[J];家庭护士;2006年20期
吴刚;门翔;;[J];中原医刊;2006年01期
庞永慧;陈振兰;葛德湘;曾珊;;[J];护理学报;2007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周海燕;胡昕;;[J];全科护理;2010年27期
赵京霞;凌瑞;王岭;杨华;张红菊;;[J];护理研究;2006年02期
黎春芳;;[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年04期
韩瑜;崔春丽;王宝娥;;[J];青海医药杂志;2010年01期
陈淑霞;;[J];医学动物防制;2010年07期
任玉娥;何卿琼;;[J];宁夏医学杂志;2010年08期
顾俐芳;[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1994年01期
刘艳华,王红,张润芝;[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2年09期
邓曙华;;[J];基层医学论坛;2010年06期
马肖梅;马颖才;;[J];青海医药杂志;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玲玲;王艳丽;周蓓芳;;[A];中华护理学会2009全国外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张玲玲;贾金芳;闫妍;;[A];中华护理学会第2届护理学术年会暨“医改新政下护理改革之路”系列研讨会(六)暨全国护理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研讨会暨全国自然灾害护理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杨晓蓉;;[A];全国第四届骨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陈丽菁;罗莹;;[A];全国心脏内、外科专科护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铁华;;[A];全国肿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张玲玲;王艳丽;周蓓芳;;[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肿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韩立丽;;[A];全国内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全国心脏内、外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全国第8届糖尿病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全国第8届血液净化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王建梅;;[A];全国心脏内、外科专科护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沈晓如;;[A];全国内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田惠荣;;[A];全国肿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于尔辛;[N];健康时报;2005年
王纯;[N];健康时报;2003年
;[N];医药经济报;2009年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理疗科副教授
整理;[N];健康报;2008年
陈潇;[N];河南日报;2005年
王晓;[N];家庭医生报;2005年
黎宁;[N];卫生与生活报;2006年
陈志春;[N];家庭医生报;2007年
张绍彬;[N];健康报;2007年
文娟;[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裘佳佳;[D];复旦大学;2008年
黄晓燕;[D];复旦大学;2009年
曾艳丽;[D];新疆医科大学;2009年
陆箴琦;[D];复旦大学;2008年
周丽娟;[D];中南大学;2009年
周希;[D];复旦大学;2009年
杜富秀;[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7年
李西霞;[D];山东大学;2006年
杨海兵;[D];新疆医科大学;2009年
隋东明;[D];吉林大学;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乳腺癌术后食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