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前后交叉韧带重建建术后的问题

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侯之启大夫本人发表
膝关节前叉韧带撕裂一定要做重建手术吗?
状态:就诊前
咨询标题:膝关节前叉韧带撕裂一定要做重建手术吗?
膝关节前叉韧带撕裂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就诊医院等):
7月9日羽毛球运动时扭伤膝关节,现不能行走,MR结果是膝关节前叉韧带撕裂,现医生说要做韧带重建手术
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是否一定要做重建手术?能否用保守治疗?有每有撕裂多少要做,撕裂多少可以不做的说法?
G***发表于
交叉韧带损伤后,关节稳定性收到影响。理论上一定要做。也可以不做,但是你要付出代价。天下没有既损伤又没影响的伤。代价就是你的关节磨损加快,什么速度很难说。目前的扭伤会好的,只是时间问题。如果不做,那你就保持基本走路,锻炼选择游泳,避免冲击性的运动。
(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
指导下进行!)
侯之启大夫本人
状态:就诊前
谢谢候医生百忙给予答复.我还想问这种手术成功百分比有多少?听说有很多例是做完恢复不好的,甚至有一例是你们医院做的,现已定为残废了.我很担心,很有阴影.不好意思,我直说是希望解除困惑.
状态:就诊前
真情寄语:
送一朵美丽的鲜花给您,感谢您的无私帮助。
这种手术成功率95%以上,我当主任以来还不知道有过这种手术失败后成为残废的,还希望你告诉我,我可以想办法解决。
(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
指导下进行!)
侯之启大夫本人
状态:就诊前
是一年前在你们医院做的手术,病人是机关单位的,现在还在做物理治疗.
你是说熊鹰吗?她是感染,那是另外一回事。感染比率万分之几,但是没有感染率零的医院。
(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
指导下进行!)
侯之启大夫本人
投诉类型:
投诉说明:(200个汉字以内)
侯之启大夫的信息
擅长手术:人工全膝关节置换、单髁膝关节置换、全髋关节置换、全肩和半肩关节置换、关节镜下膝关节前后交叉...
侯之启,男,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教授,现工作于广州市正骨医院膝关节外科和广州市第一人民医...
骨关节科可通话专家
上海长海医院
关节骨病外科
副主任医师
上海长海医院
关节骨病外科
江苏省人民医院
北大人民医院
骨关节中心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骨关节外科
副主任医师
骨科关节组
骨科关节组
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
微创关节外科
北大人民医院
骨关节中心
中医研究院骨伤医院
好大夫在线电话咨询服务----> 根据次日膝关节肿胀的程度调整冰敷的次数
根据次日膝关节肿胀的程度调整冰敷的次数
&&&&&&&&&&&&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期常见问题及注意事项&&&&发表时间:发表者:马勇(访问人次:3839)&&&&&&&&&&&&北医三院运动医学研究所的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都会收到一份《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方案》,上面详细列举了术后各个时间段的康复内容。事实上,即便有这个康复计划,患者朋友还是会遇到很多问题和困扰。在门诊复查和术后患者电话咨询中,我发现了不少问题,现将此类问题做一总结并提出注意事项,以供参考。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科马勇&&&&&&&&一、术后常见症状&&&&&&&&1.后方疼痛&&&&&&&&现在前交叉韧带重建的主流技术是用自体N绳肌腱。术后的这种疼痛一般为取腱时取腱器造成皮下组织、深筋膜等损伤引起,表现为大腿后方或者膝关节后方疼痛。此类疼痛一般持续至术后1周左右,也有患者根本就没有此类疼痛。有时会有少量出血渗至皮下也会有刺激从而产生疼痛。患者可以自己观察,若看到大腿后方或者膝关节后方的皮下有淤血,轻度压痛,没有明显肿胀,就是正常现象。这种疼痛较轻或仅有压痛,一般在术后1周左右出现,会持续3-4周。&&&&&&&&2.体温升高&&&&&&&&术后体温轻度升高,在38℃以内,持续不过4天,一般为术后吸收热,属正常情况。如果体温超过38℃或体温尽管在37.5℃左右但持续时间大于4天,要警惕术后感染或呼吸道等感染,需尽快就医。&&&&&&&&3.关节肿胀&&&&&&&&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膝关节一般都会有肿胀,因软骨等损伤的程度不同,肿胀的程度也不一样。较轻的患者在术后4-6周肿胀就会好转,一般在术后3个月内可以消肿,如果软骨损伤较重,术后6-8个月膝关节肿胀的患者也有。一般建议3个月以上膝关节没有消肿的患者要及时就医。膝关节肿胀一般为积液引起,若感觉膝关节肿胀很明显、张力很大(有时会伴有体温升高),应看门诊,由手术医生根据情况决定是否要穿刺抽液及加压包扎等。3个月以内的轻度肿胀,若正在进行膝关节屈膝等角度康复,可加强冰敷(详见后述)。若膝关节活动度已经恢复,可以外用关节洗药、口服扶他林等进行消炎,同时加强膝关节肌力练习(详见后述)。&&&&&&&&4.内踝淤血&&&&&&&&重建前交叉韧带取腱处或者骨道口会有少量出血,出血量若在20-30ml以上则不能在其附近吸收。不能吸收的出血会沿着皮下与深筋膜之间的间隙向下流之内踝处停留,慢慢渗出,在皮下形成青紫等淤血的表现,按之有轻度疼痛。这种现象一般在术后7-10天出现,持续3-4周。有时淤血也会在胫骨前方或者表现为胫骨前方的肿胀等,可局部热敷、加强踝泵练习,促进其吸收。&&&&&&&&5.皮肤麻木&&&&&&&&这种麻木的特殊区域是取腱切口的前下外侧或者小腿内侧,其它区域麻木需就医。此类皮肤麻木的原因为取N绳肌腱时隐神经损伤,有临床研究认为取腱时用斜切口可以减少隐神经的损伤,但仍不能有效避免。这种麻木不会对患者的生活造成影响,但是会引起轻度不适或恐慌。大部分麻木感在术后3个月-6个月恢复,恢复初期可有局部皮肤的虫咬感或者发痒的感觉,不必担心;有的要延续到术后1年左右才可恢复。&&&&&&&&6.行走不利&&&&&&&&所谓行走不利即是行走时有“瘸”的现象。一般多见于术后膝关节伸直受限,术后早期有些患者往往注重于屈膝练习,伸直往往差3-5°,这样患者在行走时患膝会“拖后腿”,造成瘸的现象。这种情况应该到门诊找手术医生,由医生除外其它导致膝关节伸直受限的原因后及时加强伸直练习。还有两种情况:一是患膝关节周围肌肉萎缩,解决方法是加强力量练习。二是合并软骨修复、半月板缝合等手术,负重行走较一般重建手术延后,解决方法是适当增加行走时间,找双下肢平衡的感觉。&&&&&&&&行走不利的另外一个常见现象是膝关节屈伸时灵活度不够,这种情形一般在术后2个月左右膝关节活动度完全恢复后表现尤其明显,与患者此时的期望值较高有关。正常的灵活度不够一般在活动后会有好转,术后5个月左右时,膝关节的灵活度一般会完全恢复正常。&&&&&&&&&&&&&&&&二、康复时的常见问题及注意事项&&&&&&&&1.支具佩带&&&&&&&&北医三院运动医学研究所的前交叉韧带术后佩带支具俗称“弯夹板”。夹板的使用一般需严格按照康复要求进行,第一个月24小时佩带,第二个月晚上睡觉时可拆下,第三个月出门行走时需佩带。有些膝关节肌肉力量较好的患者,应由医生决定是否提前结束夹板的使用。夹板的主要作用是维持膝关节的稳定,保护重建韧带,避免使其受到过度牵拉;当然,保护过度了,膝关节肌肉就会萎缩,这两者之间的权衡须与医生商讨。&&&&&&&&佩带支具的常见问题是“下坠”。解决的经验来自患者:用一折叠毛巾包绕内踝上方一周,然后将最下方的尼龙搭扣在毛巾上裹紧,依次从下往上系紧尼龙搭扣。&&&&&&&&2.屈膝练习&&&&&&&&屈膝时会产生疼痛,因人而异。严格按照康复程序练习的患者,一般不会有问题。同时行半月板缝合、内侧副韧带等膝关节其它稳定结构修复手术的患者,屈膝会有一些困难,疼痛的程度稍重,要有毅力。需要注意的是,屈膝练习时,从伸直到既定屈膝角度不要太快,一般进行时间为10-20分钟,到了既定角度,要停留10分钟,停留时即可开始冰敷。伸直后,可用手揉捏膝关节上、内、外肌肉,感知其僵硬程度并与对侧做对比,若有僵硬,可自行按摩使之放松。&&&&&&&&屈膝练习最重要的就是放松,有的患者放松很好,屈膝就会很顺利,屈膝时疼痛轻微,屈膝完毕疼痛即止。有的患者比较紧张,主要是怕痛,屈膝就会有困难。后一类患者如果较长时间都不能学会放松,导致屈膝进程过缓,主要表现为每次屈膝时都会“很痛”,屈膝之后膝关节的疼痛时间大于5分钟,需及时求助手术医生。前一类患者也不要操之过急,屈膝进程太快,尤其是术后6周左右时,易使重建韧带发生松弛。需要注意的是,术后6周时,部分患者自我感觉很好,能够戴着支具或者不佩戴支具进行慢跑或快跑等,很是危险。&&&&&&&&3.学会冰敷&&&&&&&&冰敷与屈膝进程密切相关。屈膝时及屈膝后均要冰敷。&&&&&&&&准备冰袋:超市购物的大塑料袋,内装水600ml-800ml,置入冰块,冰块与水的比例约1:1,上述冰水混合物的量可根据膝关节大小自行调整。扎紧袋口,尽量排除口袋内空气,这样冰袋容易贴服。&&&&&&&&冰敷部位:膝关节前方、内外侧。屈膝练习时疼痛的部位一定要纳入冰敷。&&&&&&&&注意事项:冰袋与皮肤之间用一毛巾相隔;术后不久的患者,伤口有敷料覆盖,冰敷时须将敷料拆除一部分,保留2-3层纱布(代替前述“毛巾”)即可,纱布与冰袋之间可放置一层保鲜膜防水;每次冰敷持续20分钟左右,头次冰敷可能要持续25-30分钟,这样会感觉到整个关节内部都“凉透”;皮肤冰痛持续5分钟要停止冰敷,防止冻伤;两次冰敷间隔40-60分钟,一次屈膝练习后冰敷6次;根据次日膝关节肿胀的程度调整冰敷的次数,逐渐掌握适应自己的冰敷次数,屈膝练习期间以膝关节轻度肿胀(可在复查时让医生协助判断)或者不肿为宜。&&&&&&&&4.静蹲练习&&&&&&&&静蹲不仅可以练习膝关节周围的肌肉力量,正确的静蹲姿势及时长对腰椎、颈椎等都有好处。正确的静蹲姿势康复方案中有,这里所要强调的是:1.静蹲之前一般要经历一段时间直抬腿练习,注意增加直抬腿的时间和负荷(在小腿上加重物),一般推荐直抬腿将患膝肌肉力量达到正常的80%以上再进行静蹲练习。2.静蹲时,后背不能倚在墙上,不能让墙分担体重!3.膝关节屈曲角度不要太大,除了少数肌肉力量较强的患者,一般膝关节屈曲不要超过60°。4.静蹲时,腰挺直、头后伸,除了膝关节肌肉紧张外,身体其余部分均须放松。5.练习后,膝关节前方、内侧肌肉疼痛是练习姿势正确的有效证据。请注意,静蹲后膝关节内疼痛加重是异常表现,会对膝关节造成损伤,加重髌股关节软骨病变。凡出现这种情况,要注意改变方式:一是患膝肌肉力量改善不够,要加强直抬腿练习。二是静蹲时未避开痛点。6.静蹲的时间必须要节节提高,不能停滞不前,这样肌力才会顺利增长。7.练习时可用种种娱乐方法来转移疲劳,比如说看电视、电影,听音乐、听有声小说等等。&&&&&&&&5.关节内响&&&&&&&&膝关节活动度练习顺利后期,开始正常行走了。有一些患者会发现膝关节内会有响声,有些响声较小,只能感觉到,有一些患者响声较大,为明确的弹响。响声的原因很多,半月板切除、脂肪垫区瘢痕化、肌肉萎缩都是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常见的弹响原因。这些,通过肌肉力量练习及关节活动适应性训练都可以纠正,大部分患者发现弹响的时间为术后1个月左右,术后6个月左右就可渐趋消失。&&&&&&&&需要说明的是,髌股关节软骨损伤等是导致膝关节弹响的病理性临床症状。这在手术记录当中可以查阅,此类患者一般会伴有膝前区的疼痛、酸胀等不适,上下楼尤其明显。有这些临床表现的患者须经常与医生沟通,及时获得征对髌骨软化症的治疗措施。&&&&&&&&6.肌肉挛缩&&&&&&&&术后6周左右,少数患者在作主动屈膝时会闻及大腿后方的响声,随之发现该部位“包块”或者“凹陷”。此为半腱肌的肌腱被取后,肌肉主动收缩时缺乏远端肌腱对抗,半腱肌本身与周围肌肉等结构粘连不够牢靠或者肌肉本身相对强壮导致。作者本人在今年发现一例。我所医生调查显示此类情况发生率较低,此前有记忆的大概2-3例,但不排除有问题未就诊者。查阅文献见一篇报道,23例患者中有2例发生半腱肌挛缩,其余半腱肌腱可再生,术后的屈膝肌力有差异,但术后膝关节运动功能无显著差异。发生此类问题后,建议患者首先找医生门诊检查明确诊断以便获得及时的应对措施。&&&&&&&&&&&&&&&&运动医学的手术患者在术后基本上都会经历一个康复过程。我的体会是患者和医生的及时、全面、有效的交流最为重要。患者如果不能及时提供信息或者医生获得信息不全,对康复进程都会带来不好的影响。医生不是患者,当然也就不能体会到康复进程中的点点滴滴,所以有效的沟通是相辅相成、互相提高的过程。&&&&&&&&分享给好友:
All Rights Reserved 图宝贝
本站声明:本站所转载之内容,无任何商业意图,如本网站转载稿件涉及版权、著作权等问题,请您来函与本站管理员取得联系,友情链接请加QQ,要求PR 或者 BR >=2(联系方式:QQ )前交叉韧带重建三年
后,漫漫无期的康复生活,让我从一个诚惶诚恐的无知小子,到现在基本可以正常运动的淡定男人,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心理逐渐成熟,屡次被打击,消极,被鼓励,积极,反复的一个过程。
我谈谈几个患者们都比较关心的问题:
一、运动损伤(扭伤、摔伤)后的诊断方法:膝关节积液严重,无法行动,有绞索或者卡住的感觉,走路困难,都是症状的表现,这个时候一定要去做一个核磁共振成像诊断,查清楚是半月板的损伤程度以及十字韧带的撕裂程度,不可自我以为,没有科学精确的影像资料,即使水平再高的专家医生也不敢妄下结论。
二、关于如何治疗的问题:在核磁共振成像诊断出来后,去水平较高的专科医院进行专家咨询,看看专家的意见,是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一般半月板1度损伤是可以保守治疗的,2度以上就必须手术了,一因为半月板损伤后充血,是无法自愈的,时间越长,损伤越严重;关于十字韧带损伤,可以分部分撕裂和完全断裂,部分撕裂可以保守或者手术缝合,但是目前我碰到的患者们基本都是完全断裂,这样就需要手术进行重建了,至于材料的选择我们还是建议是自体重建,一般选择腘縄肌进行重建。但是如何治疗还是要以专家为主,我是在北医三院(运动医学专科)做的手术。
三、关于术后康复的过程:重建术后,要从零开始,从最基本的角度练习、静力练习开始,这是一个很漫长很艰辛的一个过程,需要付出大量的汗水和辛苦。手术时间,建议在7到8月份,这样3个月的康复时间,在夏天和秋季,不存在冬天天冷,导致关节炎的产生。其实只要按要求进行练习,不会发生膝关节粘连的症状,至于屈曲角度能否达到全角度,这个要看个人的情况了,其实我到现在也没有全角度,但是基本不影响。因为毕竟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太一样。
四、关于术后的肌力联系的重要性,角度练习往往被患者们作为一个重中之重,但是作为过来人,我要说,角度只要正常练习,基本都可以,但是力量很重要。越到后来,时间越长越重要。因为做重建手术的患者绝大多数都想术后还能进行运动,特别是球类运动,但是没有强壮的肌肉支撑,韧带还是会断裂,膝关节还是不稳定,所以,肌力练习一定不要轻视,至于康复初期的静力练习,那只是缓解你肌肉萎缩的速度,对你肌肉的增长几乎没有什么作用,待10个月以后,可以进行开链练习了,到健身房进行专门的肌力练习,是必要的。
五、我现在可以正常进行球类对抗,但是很谨慎,不敢过多的带球和过猛的对抗。我曾经2年的时间里,几乎每天1个小时的慢跑,绝对的有氧运动,身体体重控制很好,但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过度的有氧运动,有两个弊端:一是导致肌肉减少,二是倒是肌肉疲劳,慢慢的,我认识到重要性了。所以科学的方法是:一周3-4次慢跑,每次30-50分钟,同时结合有氧运动,一定要进行全身的肌肉力量练习,即无氧运动。
总而言之,患者们要放平心态,按照计划,一步一步练习,一定会恢复的差不多,肌力练习要坚持住。
推荐阅读:关节镜下前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疗效探讨--《生物技术世界》2013年04期
关节镜下前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疗效探讨
【摘要】: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提高康复疗效的方法。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32例前叉韧带损伤患者,在关节镜下进行韧带重建术,术后制定系统的康复训练计划,并严格按计划实施康复训练。结果:32例前叉韧带损伤关节镜下韧带重建术患者无并发症发生,术后6个月和12个月膝关节稳定性与活动度好,均能进行正常生活和工作,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平均分别为(94.6±2.3)分和(93.8±3.4)分,优良率达96.1%和94.8%。结论:系统的的康复训练计划和严格按计划实施康复训练可有效缩短患肢功能恢复时间,防止并发症发生,是前叉韧带重建术后良好功能恢复的重要保证。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R473.6【正文快照】:
前叉韧带损伤日益增多,患者伤后大多表现为关节疼痛,稳定性差等特点,严重影响患者正常活动。关节镜下前叉韧带重建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术后患者若不积极、严格配合康复训练,则可能导致重建后的韧带松弛或拉长,甚至断裂,进而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严重影响手术治疗效果。患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黄天带;;[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3年02期
何舜瑜;钟小芳;;[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年19期
郑锋;;[J];内蒙古中医药;2011年18期
顾莉华;徐玉萍;王蓓琳;郑昱新;刘印文;顾新丰;詹红生;石印玉;;[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2年11期
程小芸;方梅;郑粤湘;黄丽容;李小容;温秀梅;;[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方菊飞;余宁先;卢春秀;杨梅;;[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年05期
任丽;叶霞;李伶俐;侯晓玲;王小芳;宁宁;;[J];华西医学;2012年05期
王振玲;;[J];医药论坛杂志;2010年02期
祝涛;;[J];全科护理;2011年13期
高静;苏晓军;;[J];临床护理杂志;2012年01期
张丽平;;[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年08期
郭哲;陈辉海;汪光烨;王辉;毛路;童立;权良钟;;[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2年02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袁梅梅;;[J];护士进修杂志;2007年24期
吴阳;陈世益;蒋佳;;[J];国际骨科学杂志;2011年01期
张三英;魏艳林;陈淑杰;张青春;白小花;耿美景;;[J];航空航天医药;2010年12期
范英华;[J];护理学杂志;2003年02期
徐瑞璟;陈叶玲;方杜娟;罗凯燕;;[J];护理学杂志;2011年24期
贾瑛;李晓宁;;[J];华西医学;2010年02期
李芳;韩瑜;潘玲玲;;[J];疾病监测与控制;2009年04期
李晓华;;[J];吉林医学;2010年17期
程杏云;[J];中国临床医学;2004年03期
刘亮;蒋青;陈东阳;;[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9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彭群;;[J];实用临床医学;2011年06期
王振玲;;[J];医药论坛杂志;2010年04期
姜果;崔快;;[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年05期
朱燕;;[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吴玉宝;李向东;;[J];吉林医学;2009年19期
蒋俊梅;;[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张巧娥;杨巧巧;;[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8年04期
李森田;单淑兰;张达夫;赵秀泉;;[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8年02期
陆春芳;刘景瑞;;[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9年24期
章亚青;黄长明;;[J];实用骨科杂志;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周凤华;张志强;;[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朱策;张宏艳;张玉红;;[A];全国第10届骨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朱策;张宏艳;张玉红;;[A];全国外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王予彬;王惠芳;李国平;朱文辉;崔芳;卢亮宇;孙文琳;袁锋;;[A];中国康复医学会运动疗法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选编[C];2007年
肖薇;;[A];2009第一届贵州骨科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黄丽华;罗学会;;[A];全国第12届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上册)[C];2008年
张英霞;田华;佟春雁;;[A];全国第九届骨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郑艳;仲肇平;姚陆丰;彭琳瑞;严友梅;;[A];2009年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肖薇;;[A];第六届西部骨科论坛暨贵州省骨科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刘昆;;[A];第六次全国运动疗法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李静;[N];健康报;2007年
浙江省人民医院康复科副主任医师 叶祥明 宋黎胜整理;[N];健康报;2009年
孔令敏;[N];健康报;2006年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主任医师
宋为群;[N];健康报;2008年
衣晓峰?靳万庆;[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空军杭州疗养院老年病科主治医师
高春东;[N];中国老年报;2002年
杨解林?白跃宏;[N];家庭医生报;2008年
沙兆华;[N];湖南日报;2008年
翟旺;[N];保健时报;2005年
;[N];家庭医生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余茜;[D];第三军医大学;2002年
张辉;[D];中国医科大学;2007年
孙嘉利;[D];南方医科大学;2008年
白玉龙;[D];复旦大学;2007年
钱春荣;[D];第三军医大学;2011年
蒋小剑;[D];中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徐凛;[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李先花;[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李俊峰;[D];山西医科大学;2004年
张松涛;[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吕晓波;[D];山西医科大学;2004年
朱彦伟;[D];山西医科大学;2009年
黄培杰;[D];复旦大学;2008年
何翠菊;[D];中国医科大学;2002年
杜国庆;[D];中国医科大学;2005年
杨龙;[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后交叉韧带重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